第三大新消費領域則是國貨美妝崛起,是「成分創新 + 流量紅利 + 懂年輕人」的三重勝利。2023 年國貨美妝市佔率首次超國際品牌,達 50.4%,2024 年進一步擴大至 55.74%。
高端代表毛戈平,八年五度衝擊 IPO 後終於在去年底上市。作為「高端國貨美妝前十唯一國產品牌」,毛戈平營收保持 30% 以上增長,上市後股價最高漲 3.38 倍。保養品領域則圍繞「成分」競爭,重組膠原蛋白龍頭鉅子生物,2022 年以來營收成長率維持 50%,但今年上半年因與玻尿酸的爭議,成長降至 22.5% ,股價從 85 港元跌至 48 港元,玻尿酸龍頭華熙生物則受牽連,2023-2024 年營收、淨利雙降,今年 3 月趙燕重回一線改革後,第二季淨利反彈 20.9%。
在天然植物萃取領域,林清軒以高山紅山茶花萃取物為核心,2022-2024 年營收複合成長率 (CAGR)32.3%,明星產品精華油佔從 31.5% 升至 37%,但過度依賴單品的風險待解,植物醫師專注高山植物護膚,以 4328 家線下門市(佔 75.9%) 為核心,去年營收 21.56 億元,IPO 募資將用於線上線下融合。
中金研報指出,新消費的核心是滿足「實用 + 情緒」的多元需求,以新科技、新模式創新。
相聚資本總經理梁輝則提醒,投資新消費要「看擴張故事能否兌現,既要追蹤數據,也要理解產品與競爭格局」。
不過,對於賽道內的公司來說,風險從未消失;泡泡瑪特估值回調、52TOYS 的授權風險、鉅子生物的成分爭議、霸王茶姬的單店下滑,但不可否認的是,新消費已成為消費市場的「發動機」。
從「買性價比」到「買情緒」,從「模仿國際品牌」到「引領成分創新」,新消費的故事還在繼續。華源證券指出,國貨品牌崛起是長期趨勢,未來 5 到 10 年替代過程將持續。而誰能抓住年輕人的心,誰就能在這場消費革命中笑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