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營管理簽證持有者 過半為中國人
日本的經營管理簽證設立於2015年,原本目的在於鼓勵擁有優秀創意的外國人在日本創辦新創企業,藉機帶動經濟成長。然而,近年出現不少以移民日本為目的而設立「紙上公司」,經營民宿等業務的案例,其正當性已在日本國會等引發討論。
根據日本出入國在留管理廳資料,截至2024年底,總計有21740人持有經營管理簽證,其中超過半數為中國人。中國社群媒體微博上,也經常能看到該簽證相關貼文,包括「性價比超高的日本移居捷徑」、「能享受高品質教育與完善醫療」、「享有日本所有特權」。
中國人成立紙上公司 經營民宿取得永住權 松村指出,利用該簽證的典型移居方式大致如下:中國人仍住在中國,以500萬日圓作為資本金,在日本設立一家「紙上公司」。接著購買民宿物件,並以該公司名義經營。但實際經營交由代辦業者負責,藉此累積公司的經營實績,並嘗試取得經營管理簽證。藉由此簽證,最長可在5年內自由出入日本並停留,家屬也更容易獲得居留資格。若事業內容無問題,日後甚至能申請永住權。
「以大阪為例,這些中資企業在登記簿上所記載的事業目的,多數是民宿經營、不動產業、旅行業」。大阪市內擁有眾多無年度營業天數限制的「特區民宿」。在日本約6300間特區民宿之中,高達約95%集中在大阪市。根據松村的調查,截至8月底,該市特區民宿中至少約48%由中國人或中資企業經營。 提高簽證門檻能防中國人潤日?學者這麼說 對於日本政府提高資本金門檻,松村擔心會影響真正優秀的經營人才留在日本之餘,也認為擋不住中國人的「潤日潮」。他指出,若要移民新加坡,取得簽證的條件之一是必須投資約2.5億日圓(約5090萬元新台幣)。相比之下,日本的「3000萬日圓」門檻金額,對於阻止移居意圖而言可說是微妙的數字。他認為資金充裕的中國人今後仍會持續投資日本不動產,並以取得經營管理簽證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