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載聯合新聞網)北京迎政經轉折/四中全會 打經濟燈轉政治向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中國大陸今個10月特別,即中共政治節日十一,與中國傳統節日中秋,同在月初的「黃金周」中, 在雙節之外,還有一件政治大事,即中共召開二十屆四中全會,這次中共中全會將是一次打經濟燈、轉政治向的會議。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中共將在10月召開二十屆四中全會,預計將打破往屆慣例,討論新的五年計畫。圖為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3日於天安門出席閱兵儀式。(美聯社)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中共中央五年一屆,通常一年一次中全會,每次中全會都有傳統的議題方向,比如三中全會談改革、四中全會談黨建治國、五中全會定規畫。今次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民間原以為會解決中共黨的組織機構,特別是軍隊和軍委的問題,誰料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定調,四中全會「研究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五五規畫的建議」。更具體的說法,是要為中國式現代化全局擘畫新藍圖,透過第十五個五年規畫明確未來五年發展路徑。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打破往年慣例 四中全議五年規畫 中共主要透過制定和實施五年規畫來治國理政,這由中共建政後模仿蘇聯式的五年計畫轉型而來。慣例上,中共在五年規畫的最後一年,由國務院委託發改委起草規畫草案,幾次的修改,最後形成綱要徵求意見稿及中共中央關於五年規畫的建議,在次年3月提交全國人大,人大接受執政黨的建議及審議通過綱要草案,會後實施。因而今次中共四中全議五年規畫是打破慣例,加快節奏之舉。 觀察中共今次舉措,有三段歷史可回顧,一是江澤民和胡錦濤主政期,通常把四中全會安排為強化中共黨建,通過相關決定的會議;二是習近平主政後,四中全會不再議黨建,而談治國,所以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是作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是研究「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其三,中共四中全會專門討論五年規畫,也有先例,是正好40年前的中共十二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七個五年計畫的建議(草案)」。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打破了近年慣例,提前議決五年規畫,官式的說法是要為中國式現代化全局擘畫新藍圖,透過第十五個五年規畫明確未來五年發展路徑。這一說法說服力不足夠,如果從國際國內及中共黨內的三方面背景去觀察,應是另有需要。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內外時局複雜 中期綱要增確定性 第一個背景是國際背景,按照習近平的最新說法,是「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不穩定、不確定、難預料因素明顯增多」,既然如此,中共需要增加確定性,力求穩定,而透過五年規畫乃至十年為期的中期發展綱要 ,以此來打出經濟燈號的確定性。 五年規畫因何可帶來確定性呢,這就事關第二個背景,即中國大陸持續多年經濟下行,現在又實質進入通縮,如果加上貿易戰和關稅戰,要走出經濟泥沼不易,內部共識也是「存量政策」無力回天,需要新的經濟政策和方針,走出新的經濟路向,而只有五年規畫能妥善地完成這一任務,也即打出明確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燈號。 第三個背景是中共黨內政治背景。中共確實面臨政治發展和權力重組的考驗,今年多個省級地方諸候被帶走調查、最高級別的將領成批落馬。一屆中共中央委員那麼多人出事,也是前所未見。這樣一來,必須有相應的政治解決,但又面臨國際國內特殊的背景,不便做大手術,在鞏固中共黨的領導權、鞏固中共要長期執政的政權最高要求下,中共最高層的拆解方案,正是對外打出經濟燈號的同時,悄然作出政治轉向。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習首位論打前哨 預示鞏固最高權力 也正在1985年9月的中共十二屆四中全會上,中共不僅提早通過五年規畫建議,還討論確定了進一步實現中央領導機構成員新老交替的原則,鄧小平在那次會議上講四個問題,其中一個是新老幹部的合作與交替,一批元老會後退出中央機構。40年前的四中,在核心議題與今次四中相近。但今次中共四中,不見得有新老交替的討論,反而有最高權力進一步鞏固的動向。 就在8月底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不大受到重視的一個動向,是在審議「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工作條例」中,提出「堅持把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放在首位」。這是一個全新的政治提法,不僅不再提馬恩列斯毛,也不再說甚麼江的 「三個代表」、胡的「科學發展觀」,更重要是「首位論」是四中全會的前哨,更是中共二十一大的先聲。這可能就是今次中共四中,要預示的政治新路。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