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4篇帖子。 字體大小:較小 - 100% (默認)▼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50 13
(轉載知乎)印度尼西亚目前人口已经达到2.8亿,为什么鲜少听说印尼人移民到国外?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樓 發表于:2025-9-6 21:27

按理来说印尼虽然不算太落后,但也只是中等收入国家,但是很少有听说印尼人移民发达国家,除了以前殖民过印尼的荷兰还有日本(但也只是打工),原因是什么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2樓 發表于:2025-9-6 21:28
作者:豆扑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890121585094030265/answer/193621965363557249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个问题出来的时机……比较巧妙,毕竟以 #kaburajadulu 为代表的印尼 Gen Z 润学,确实是在今年(2025)才爆发成为显学(在此之前,印尼大学生留学率长期低于千分之五在全亚洲倒数,主要去向除了邻国新马,宗教交流密切的沙特、埃及、土耳其之外,在西方世界最常见也最容易拿到奖学金的目标国其实是澳大利亚);对于搞留学项目搞劳务培训外包的同学们,这里面肯定是有钱好赚的。目前日本、韩国、澳洲的"特定技能签证" (日本SSW, Specified Skilled Worker,韩国E9,澳洲SMP) 和德语区的带薪学徒制 Ausbildung 政策 在印尼都已经提前抢跑,大受欢迎,领先几个身位了

我个人来看的话,2025年的印尼润学,体感上是比较接近2010年左右,贝卢斯科尼执政晚期的意大利润学 ("Arrivederci, Italia") ,很多平民人家的做题家小孩,学霸十几年,全 A 毕业雄心勃勃地走出校门,却发现整个社会早已为养老金和裙带关系分光舔净,年轻人没有发言权,更没有接力棒;抬头一看,自家总理是tm黑手党出身的电视大亨,这日子还能过?

印尼小孩现在从学校出来,左右上下看一圈的观感,也差不多就是这个感觉;尤其是虽然这几年经济发展数字上看算是不错,社会上多出来的高质量正式工作岗位却没依比例增加太多。今年五月份 在Bekasi 一个 job fair 上人山人海的 求职地狱 场面一度成为各大社媒头条 meme。政治氛围方面,从佐科来到 Prabowo时代,在年轻人眼中更是大踏步开倒车,旧秩序回潮,#IndonesiaGelap 过不下去啦!

意大利人跟印尼人一样,对家庭、对社区的归属感特别强,年轻人背井离乡的心理阻力格外高。然而在贝卢斯科尼时代,天才小孩自觉热爱变成负担,回报遥遥无期,继续留下无非是徒然消耗。在那样的氛围下,很多人选择悄然出走,去荷兰、去北美、去巴西阿根廷、去上海。而2010 年代恰好是全球化中后期的红利期,那个时代的职场入门仍然欢迎 global mobility 和多元背景,所以这一代肯出门闯的意大利小孩算是比较容易吃时代红利的;前面引文里就有人说“在意大利,我三十岁还像个实习生;在海外,我三十岁已经领导团队”

时过境迁,2025这一代印尼小朋友作为所谓 digital natives,小时候(手机里看到的)世界很大,长大了发现真实世界里,属于自己的成长空间越来越小。不过毕竟前辈在海外的学费还没交够,很多幻觉和路径,还需要多几代人亲身试错、慢慢摸清;所以虽然现在全球右转,移民窗口收缩,印尼本地高学历青年的留学和移民意愿还是持续高涨,争上末班车。所谓 幻觉未破,门票已涨

(2025-08-06原文到此为止)

=================

以下8月12日补充:

这篇热度有点超出我预料了,毕竟知乎这个环境里,把印尼人当人看的帖子都蛮少遇到的。路过的朋友、点过赞的朋友 欢迎进评论区聊一下 为啥你会关心印尼小孩移不移民这种话题

碰巧的是,就在前文写作后,在印尼本地有一起急剧发酵的文化 -> 社会 -> 政治新闻 就是 海贼王 草帽旗帜的线下病毒式大流行 相关报道

为什么要在这篇提呢 - 各位记不记得路飞哥的名言是啥?

出发吧!向着伟大航路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3樓 發表于:2025-9-6 21:28

其实也不是少,至少澳洲不少,只不过跟华人比不了。

一方面是因为印尼保守而且整体还是比较穷的,大部分人负担不起去发达国家的启动资金。我之前带爸妈去印尼旅游,玩了一圈以后开玩笑说你们两以后待这算了,中国的退休金在这里可以租一个大别墅请五个仆人了。。。

另一方面其实很多中国人没有意识到,中国人移民发达国家在世界上算是比较容易的,除了美国的绿卡出生地排期,没有任何发达国家对正常移民的中国人(打黑工的不算)有什么卡人的政策。某些发达国家(韩国日本新加坡)甚至暗地里对中国人有绿灯。

至于MSL国家,看似欧美发达国家天天关心他们的民众,实际上除了少部分难民,大部分这些国家的人想技术移民真的比中国人难。



作者:Yorha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890121585094030265/answer/193596479078791204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4樓 發表于:2025-9-6 21:29

1.首先是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穆斯林国家,穆斯林家庭观念强又保守,而且移民到别国文化差异也比较大。

2.印尼这几年经济正处于一个经济腾飞的时间吧,底层而言有岗位饿不死,而对于中产的话,这也正好是他们的创业增加收入的好时机。

3.平时我们常说的最喜欢移民的国家:印度、菲律宾。他们的英文普及度都极高,也使得当润人更容易,印尼的英文普及度在东南亚国家里算末尾了。

4.吃苦耐劳这一块,印尼人显然不如中国人和印度人(某一些)。



作者:成dio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890121585094030265/answer/193584196917263995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5樓 發表于:2025-9-6 21:29

Travis L:


印尼是穆斯林国家,他们移民的主要方向是欧洲,以及自以为是欧洲的土澳

都不说近些年,美国从七八十年代起就是全世界对穆斯林最不友好第二位的国家

第一是谁都知道吧

当眼里只有美国是发达国家的时候,误解就会一大堆一大堆地往外跳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6樓 發表于:2025-9-6 21:29

mingle:


马来西亚那边印尼移民不少,之前看马来西亚华人的一个视频,说是每年新引入的外劳(其实就是印尼穆斯林)人数已经超过华人新生儿了,这些人也很容易获得马来西亚身份。其实穆斯林群体还是倾向于移民到其他穆斯林国家,移民欧美的本身就是不太虔诚的那批人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7樓 發表于:2025-9-6 21:30

我在印尼几年

你只是自己看到的罢了,这边其实有很多人移民到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还有澳洲,马来,新加坡

只是你不知道不代表没有

另外主要原因是太穷了,就像你问穷人为什么不吃大龙虾一样?

像央视问你幸福吗一样?

你只能回答你姓周

这TM扯淡的事

你到你们村或小区问问那些社会最底层的人,问问他们为什么不去移民?

碰到不礼貌的早就生殖器问候了,礼貌点的像看猴一样看你

一天天的,咱吃饱了撑得没事干就去意淫下自己吧



作者:文不白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890121585094030265/answer/193644931378708670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8樓 發表于:2025-9-6 21:30

某御坂的白井黑子:


因为不知名而已,我业主的体系里,就有一些东南亚名字,一看就是绿,一问基本都是印尼人。

中文说的一点问题都没有,为业主工作普遍超过10年,专门负责南海和中东方面的项目。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9樓 發表于:2025-9-6 21:30

枝江行台:


谢邀,因为印尼是前荷兰殖民地,印尼人也只听得懂荷兰语。

印尼爪哇人讲的爪哇语,印度人讲的泰米尔语,马来人讲的马来语,巽他人讲的巽他语,华人讲的粤语闽南语客家话,土著讲的各类小语种在世界范围内使用频率不高,移民的话语言障碍比较大。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0樓 發表于:2025-9-6 21:30

Huangc:


印尼作为一个贫穷的伊斯兰国家,本身移民到其他国家就很困难。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1樓 發表于:2025-9-6 21:30

y7501:


香港,日本还少了的印尼人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2樓 發表于:2025-9-6 21:31

周天豪: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贫贱不能移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3樓 發表于:2025-9-6 21:31

作者:认蒸你就熟了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890121585094030265/answer/193645447392604244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印度尼西亚人口众多但移民国外较少,尤其是大规模移民发达国家的现象不常见,主要与经济因素、政策限制、文化与家庭纽带、社会观念、地理因素以及国际环境等方面有关,以下是详细介绍:


经济因素

国内经济增长提供机会:近年来,印度尼西亚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发展速度,国内市场不断扩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在一些新兴产业领域,如电子商务、数字经济、制造业等,印尼本地企业蓬勃发展,为民众提供了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和职业发展路径。例如,印尼的电商行业增长迅速,吸引了大量年轻人投身其中,他们更愿意在国内寻找发展机遇,而不是选择移民国外。

移民成本高昂:移民发达国家需要承担高昂的费用,包括签证申请费、移民中介费、生活安置费等。对于大多数印尼普通家庭来说,这是一笔难以承受的巨大开支。此外,移民后还需要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和就业竞争,存在一定的经济风险。因此,许多印尼人认为在国内发展是更为实际和安全的选择。

政策限制

发达国家移民政策收紧:随着全球人口流动的增加和安全问题的凸显,许多发达国家纷纷收紧了移民政策,提高了移民门槛。例如,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对移民的学历、技能、语言能力、工作经验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同时还设置了每年的移民配额限制。这使得印尼人移民这些国家的难度大大增加,能够成功移民的人数相对较少。

印尼国内政策限制:印尼政府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也对公民移民国外进行了一定的管理和限制。例如,对于一些关键行业和领域的人才,政府可能会采取措施鼓励他们留在国内发展,限制其移民国外。此外,印尼政府还加强了对海外务工人员的管理,规范劳务输出渠道,保障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人员的外流。

文化与家庭纽带

家庭观念强烈:印尼文化注重家庭和亲情,家庭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许多印尼人不愿意离开家人和熟悉的社区环境,到国外独自生活。他们认为,与家人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才是最重要的,即使国外有更好的发展机会,也不愿意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家庭团聚。

文化认同感强:印尼是一个拥有多元文化的国家,不同地区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印尼人对自己的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他们更愿意在国内传承和弘扬本国文化,而不是融入其他国家的文化环境。这种文化认同感也使得他们对移民国外的意愿相对较低。

社会观念

国内社会稳定:尽管印尼也存在一些社会问题,但总体来说,国内社会相对稳定,人民生活基本有保障。与一些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国家相比,印尼人更珍惜国内的和平与安宁,不愿意冒险移民到国外去面对不确定的未来。

对国外生活存在误解:部分印尼人对国外的生活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他们认为国外虽然经济发达,但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大,人际关系冷漠,不如国内生活舒适和自在。此外,一些媒体报道的国外犯罪事件、种族歧视等问题也让印尼人对移民国外产生了恐惧和担忧。

地理因素

国内地域广阔:印度尼西亚是一个由众多岛屿组成的国家,地域广阔,自然风光优美,资源丰富。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丰富的文化和地理差异,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生活选择。许多印尼人认为,在国内就可以体验到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风情,没有必要一定要移民到国外。

交通不便:印尼的岛屿之间交通相对不便,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员的流动。对于一些生活在偏远地区的印尼人来说,移民国外需要跨越遥远的距离和复杂的交通网络,增加了移民的难度和成本。

国际环境

全球移民竞争激烈: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的人都希望能够移民到发达国家,以获得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这使得移民市场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印尼人在与其他国家的移民申请者竞争时,可能并不具备明显的优势。例如,一些来自欧洲、亚洲其他发达国家的移民申请者,在语言能力、教育背景、专业技能等方面可能更具竞争力。

国际政治形势不稳定:当前,国际政治形势复杂多变,一些地区存在着冲突和紧张局势。这种不稳定的国际环境也让许多印尼人对移民国外持谨慎态度,他们担心移民后会受到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面临安全风险和不确定性。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4樓 發表于:2025-9-6 21:31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50 回複數:13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5-9-6 21:31
 
©2010-2025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