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不靠谱的糖饼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45801709701039355/answer/194582062245530873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考虑到电子发票报销,以XML文件为基准,PDF仅是作为佐证材料,希望未来的电子发票PDF比例可以更协调、样式可以更美观一些,在特定时期可以采取不同背景图案、文创体裁促进铁路文化的发展,如有适当的纸质凭证就更好了。
由于2012年之前的车票因为到站收票等原因,未能保留下来,所以本文从2012年开始,以年为单位复盘。
2012年:第一次为了坐车而坐车
2012年7月15日,石家庄-藁城往返。这次出行纯属是为了去藁城转一圈,当时还是从旧石家庄站经石德线往藁城,如今车票上的两趟管内普通快车已停运,旧石家庄站已关闭,藁城站也已停办旅客乘降。目前河北省有利用石德铁路
开行市郊列车的计划,希望藁城站能早日恢复旅客乘降。

2013年,直达票取消有效期后第一次张通票及中转签字
2013年2月17日,舒兰-吉林-口前。这张票算是妙手偶得,当时4362次到达吉林之后直接变换车次担当K7376去大连,于是就买了通票。列车上还问我车上补价还是下车补,因为心疼两块钱手续费,就下车去售票处签了一张。
口前是永吉县
的县城,也是我第一次乘坐火车的地方,我对这个车站感情深厚。但沈阳局集团公司以疫情为名将口前站旅客列车削减至0.5对,又以年客流量不足5000人为名,于6月25日起取消了永吉县所有车站的旅客乘降业务。然而在疫情以前的2018年,口前站凭借3趟列车实现客运收入 539.8万元,是年计划的131%,客发送人数3.7万人,是年计划的181%。沈阳局先削减列车、后说客流不足,真的是吃相难看。

2014年,第一张到达补计算机票
2014年10月5日,上安-石家庄北。这张票其实也是有问题的,上安站是不办理客运业务的乘降所,但是列车补票均按照井陉至石家庄北补票,使得每人每票多收2元手续费。反正到站也要收手续费,于是没有在车上补,而是下车到补票处补了一张。同行的朋友主动补票还被石家庄北站收了1元加罚,与值班员理论了半天终于把那一块钱退回来了。

2015年,“不可能的到站”
2015年12月5日,三家店-官厅(西)。丰沙线上下行线因年代及地形原因,部分车站是分设的,其中以官厅、官厅西这一组规模最大。丰沙线下行车路过的是官厅西站,但《铁路客运运价里程表》及铁路售票系统内将官厅和官厅西视作一站,均按照官厅站计算里程及票价。由此,出现了这张三家店-官厅的补票。2016年,TRS系统内增加了官厅西站,使得可以购买到到站为官厅西站的车票,这种“不可能的到站”也在丰沙线上成为了历史。

2016年,第一张铁路客运杂费收据
2016年8月4日,亚复-吉林。因亚复站客运上按乘降所办理,无人售票,在列车上也没找到补票员,于是下车主动补票,吉林站使用杂费收据办理。本票仍有缺憾:核收种别“客快票价”误写为“客票票价”、经办人未使用规定名章。

2017年,赠票夜走拉滨线
K2038/5次曾长期是拉滨线拉法至舒兰段的唯一一趟下行客车,趁着问卷中奖,兑换了一张敦化至拉林的卧铺,解锁了这段线路。K2038/5/6/7次列车2019年1月改经吉、舒,不再经由拉法;2021年1月停运,从此五常口再无直通客车。

2018年,大石头南变大石头难
2018年7月19日,吉林-大石头南,中铁银通卡
乘车。2018年4月10日起,长珲城际线大石头南站开始办理客运业务。由于走得匆促,没有提前订票,到吉林站后凭中铁银通卡取了席位号,乘坐C1005次列车去大石头南站。到了大石头南站后出站闸机不识别中铁银通卡,无法出站。经与车站工作人员沟通,才发现当年长珲城际线中铁银通卡改造时候把当时不办理客运业务的大石头南站略过了。于是工作人员开具了客运记录,并告知可到延吉车务段管内办理银通卡业务的车站处理不完整交易。


2019年,第一次乘坐CR200J
及动车组二等卧
2019年3月25日,结束了在南京、上海的观光旅游,返程选择了CR200J担当的D710次列车。时刻不错,车也不错,票价也不错,就是包厢里某位大叔使用的红花油味道有亿点点大……

2020年,抢救性的通化之行
预料到通化站
及梅集线
将改线,十一假期专门去了一趟通化。本来想乘降一下东通化站,但正好赶上东通化施工改造,于是就去了一下水洞。水洞站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候车室只有十几平方米的小站居然还有室内卫生间。水洞站也将在2021年6月停办旅客乘降业务。取票的时候售票员吐槽:“你这票价都不够票纸钱。”然而根据《关于公布客票系统发展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这张票已经支付了0.5元的发展金用于印制车票、维护售票系统。

2021年,第一次使用代用票
2021年3月20日,黄土店-沙城。之前因为黄土店不售票,老年人出行不便,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记者同志聊了聊,受到了中国老龄协会有关同志的关注,之后又有热心网友向中国人民银行反映了黄土店站不接受现金的情况。受此影响,黄土店站自3月中旬开始发售代用票。但此票有一个问题:S2线车票有效期为当日使用一次有效,北京北直属站指导写法记载为“在当日内到有效”,使得车票产生旅客可以中途下车的歧义。

2022年,最后一张通票
2022年在是特殊历史时期内出行最少的一年,全年一共只有6张车票。这是当年国庆到涉县八路军129师纪念馆观光旅游时购买的通票。由于2023年1月1日起中国铁路不再发售通票,故这是本人使用的最后一张通票。

2023年,再次见到“已检”
根据工作安排,2023年8月至2025年2月外派北京,到北京时正赶上海河流域洪水的余波,京原、丰沙等线旅客列车停运。2023年11月16日,京原线
恢复旅客列车,于是乘坐6437次到乘降上万站。因上万站在客运上为旅客乘降所,在系统内其车票仍采取2020年4月29日之前纸质票和电子票并存且可单向转换的模式。这也是第一次拿到普速的“已检”票。后续乘降北京境内各旅客营业站和旅客乘降所事,在此不提。

2024年,久违的L字头列车
根据国铁北京局集团公司61004号客调命令通知,因汛期运输调整,京原线客车6437/6438次临时停运:2024年7月3日至7月31北京西开6437次停运。2024年7月4日至8月1日大涧开6438次停运。根据国铁北京局集团公司61035号客调命令通知,京原线加开临客L7655/6次
:2024年7月6日、7日北京西~涞源间加开临客L7655次;2024年7月6日、7日涞源~北京西间加开临客L7656次。
睽违多年的京原线白天列车及L字头列车再次开行,且正巧是个星期六,于是坐901路赶赴燕山,乘车到野三坡景区一游。得亏是首发当日迅速行动,因7月7日的L7655次运行至涞源站后,不再开行L7656次返回北京西,不少体验该车的真车迷被迫在涞源等站另寻返京方式。自此,L7655/6次如同幽灵一样不定期开行,让人摸不到头脑。
彩蛋:百里峡站的行程信息提示是2019版本的。

2024年番外:
因为一些机缘巧合,赴港办事,抽空参观了在港铁红磡站举办的“站见”铁路展,获赠香港铁路有限公司发行的“九广铁路
彩色塑胶单程车票”(成人单程票纪念版),得以一窥九广铁路上世纪车票设计语言。

2025年,在火车上睡得最好的一次
趁着五一假期,经梅河口、通化、鸭园、临江,到达鸭大线理论终点大栗子,参观了溥仪退位前的“行宫”。返程经江源、白山市、五女山、小市、本溪到沈阳,告别了旧通化站改线部分及沈丹线吴家屯改线部分。
虽然沿途风景很好,但是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返程的K54。上车前发现还有三张软卧,直接冲到办公席,果断拿下最后一张上铺。大概车还没到大成就睡着了,一直睡到北京站停稳,可以说是近三十年来在火车上睡得最安稳的一次。

2025年番外:
承
@中国铁路
铁道科学研究院、知乎
@知乎小红星
信任支持,2025年7月9日参加了2025 年第 12 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并乘坐了CR9001次和CR9006次测试列车。
具体情况详见:从 CR400 到 CR450,中国高铁有何改进?会如何影响未来出行方式?能代表世界高铁发展方向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