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47篇帖子。 字體大小:較小 - 100% (默認)▼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210 146
(轉載知乎)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愿意吃苦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樓 發表于:2025-8-24 19:45

在过去,“吃苦耐劳”一直被视为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甚至是一种美德。但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躺平”、“不加班”、“不拼命”,对传统意义上的“吃苦”表示抗拒。

有人说这是年轻人变得懒惰、不思进取;也有人认为,是因为他们早已看透了“努力≠回报”的现实,不愿再为低性价比的生活方式买单。

在职场上,“吃苦”常常意味着超时工作、低薪高压、情绪劳动;在生活中,“吃苦”也未必带来更好的未来,反而可能透支健康、错失自我。

那么问题来了——
今天的年轻人真的不愿意吃苦了吗?
是缺乏奋斗精神,还是对“苦”本身有了更清醒的认知?
“吃苦”到底还是不是一种值得被推崇的价值?

欢迎分享你的看法。你如何定义“吃苦”?你是否还愿意为了理想去吃苦?或者你曾在哪一刻决定“不再吃这份苦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2樓 發表于:2025-8-24 19:46

四两:


年轻不愿吃苦了,是因为什么?

因为有人窃取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实,

因为当人民用肩膀和信任将他们托举起来之后,

他们不仅没有带动后富者,

反而开始垄断生产资料,

无情剥削无产阶级的剩余价值,

如今条条大路都不通罗马,

除非生在罗马,

吃苦干嘛?

帮老板再买一栋美国别墅?一辆德国奔驰?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3樓 發表于:2025-8-24 19:46
作者:今晚打老虎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9268098453730067/answer/194070134845158714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就是懒,现在的价值观变了,不光是年轻人的

你理解不了有人四十多岁一个月都赚不到一千块,不是因为身体原因,地域环境,一千块也谈不上吃什么苦,再低的工价100元一天,也就是10天的事情,就是单纯的懒。

有钱睡日租房,没钱睡公园,天天泡面,这种苦就吃的嘎嘎香。

让他上班就是,下雨天不去了,太阳太晒不去了,天气太冷适合睡觉。夜班受不了,站班腿受不了,走动岗位腿受不了,坐班流水线赶不上节奏,没有女的不想做,全是大妈不想做,工期太长做不了,不能抽烟不干,不能玩手机不干


能做的去不了,太远了,三五公里都嫌远,走路不行,公交站要等,附近共享车不好找,最好就是在他家门口就能上班。

昨天还有个说是小舅子过生日,要赶到另一个城市陪他吃饭,半个月没上班了,打车到另一个城市陪一个年轻人过生日。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4樓 發表于:2025-8-24 19:46

承诺一变再变,分配一拖再拖,当初愿意吃苦都想着未来有希望,往后的人不用再吃苦受累了,都朝着这个目标发展,万万没想到一代人吃苦,二代人还是吃苦,三代人还要吃苦,那些利益与资源被上层人划分,你们还有良心吗?还有信用吗?有脸说现在年轻人不愿意吃苦?让现在年轻人吃苦你们继续享受?何不食肉糜一样。



作者:摩根兄弟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9268098453730067/answer/194193401716433769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5樓 發表于:2025-8-24 19:46

Jerry Leibniz:


这个很搞笑。

中国嘲笑美国白人根本不愿意进厂,没法制造业回流maga,但其实中国年轻人也没人愿意进厂上工地(尤其是看到上一代进厂的恶果:尘肺病,化工污染,爆炸,工业绞肉机)。

这是对的,抵制工贼从你我做起,等工厂招不到人螺旋通缩死光了,本来就产能过剩,正常工厂建起来了再说吧。

别把年轻人当傻子,我前天就遇到做工程破产的60多岁外地老爷子开滴滴还债呢,抵押两套房两辆车还欠银行600万,还在缅怀自己做老板时期大家捧着他的好日子呢,说什么抖音68级给主播刷了一千万,然后破产之后一年中每天想死。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6樓 發表于:2025-8-24 19:47
作者:准胜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9268098453730067/answer/194147833859929747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私企干过

工作能力太强,容易被老板压榨,

工作能力太弱,又容易被老板辞退

吃得苦中苦,活越来越多

所以当年轻人,就要顺势而为,把控中庸之道。

进退张弛有度,人生如鱼得水

你看,老板就在我对面巡视财务报表,但是我游戏停了就输了


——————大伙别再纠结游戏出装和老板为什么发现不了我打游戏了,他心里明镜似的。

游戏出装版本,这也是很久前的事了,当时我也是工地项目的一个关键岗位,活干完了我还有文职活,老板基本不咋管我了,而且工作坦荡。但凡贪一分钱或者差他一点事,我都不敢这么狂

我之前也挺能吃苦的,不过我一个普通人,吃苦为了挣钱,我吃了一堆苦你给我来一句辛苦了或者口头嘉奖是几个意思?

咱说当年《亮剑》

李云龙加班三天三夜,打完平安县旅长还奖励他一包烟抽呢

随之而来的就是发现你能干,就给你安排更多活,然后:还得是你啊,我最器重的就是你了!你就为了公司多辛苦辛苦奉献奉献。

忙到后半夜凌晨,忘了当日下班打卡,加班费没有,10号那天发现考勤上还TM扣钱了。 这一天也挺憋屈。后期才开始摆烂,问我啥我就不会,留一手关键时候能上得了台面就够用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7樓 發表于:2025-8-24 19:47

怒云:


老一辈的吃苦:放牛放羊种田上午8.9点在田里干活到下午3.4点,吃过午饭还能睡个午觉。冬天不用干活偶尔出去捡个柴火。

年轻人吃不了一点苦:两班倒原地站12个小时,手不能停,腰要一直扭来扭去,月休两天。或者送外卖早上5.6点跑到晚上11点,风雨无阻。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8樓 發表于:2025-8-24 19:47

虎妞是头猪:


现在年轻人并非不愿吃苦,而是对“苦”有新定义。社会发展使物质充裕,基础生活保障完善,不必为生存吃过多苦。教育革新培养自主意识,他们拒绝无意义内耗,追求精神满足。而且信息发达带来多样机会,传统吃苦模式与回报不对等,他们更愿为目标有价值地吃苦 。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9樓 發表于:2025-8-24 19:47

知乎用户MCvxvh:


因为发现吃苦没用,越吃苦越多。反而是父母辈这一代,吃尽了改革开放的红利,房价上涨,学历值钱,所以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吃苦就能赚钱上。第二是网络发达了,看清了有人在替你岁月静好的事实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0樓 發表于:2025-8-24 19:47

我的老家,老一辈人迷信。

后山上有个菩萨庙,曾经香火非常兴盛。老家人都以为虔诚的跪拜菩萨,会得到好运。

我奶奶小时候就经常拿村里面的两家人的事迹来教育我。

第一家人姓王。王叔他从十岁开始,每天早上七点都去跪拜菩萨,非要跪一个小时,到差不多九点才肯下山务农,干完一天的活,他也得要去菩萨庙磕十个头才肯回家休息。可是王叔这个人命苦。他在中年的时候,唯一的儿子出车祸死了。他的老伴承受不了丧子之痛,半年以后撒手人寰。我奶奶每次讲完他的故事都要告诫我:“虽然老王天天上山,但他一定心不够虔诚,所以才会遭此大难,你一定要虔诚啊。”

第二家人姓张。张叔很有本事。大约30多年以前就靠做生意发了财。后面在城里买了车和房,举家搬走了,也就逢年过节才会偶尔回来一趟,回村来基本也就是收拾收拾老房子,拜访一下邻居街坊,当天来当天走,自然是没有什么时间上山拜菩萨的。我奶奶每次讲完他的故事就要告诫我:“虽然他们没有上山,但是肯定是因为心里特别虔诚,才有今天的好事的,你一定要虔诚啊。”



作者:trill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9268098453730067/answer/192987291175534690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1樓 發表于:2025-8-24 19:48

先辈们要紧牙关带着伤痛,顶着炮火和追兵走出草地时,是内心有着坚定的信仰和对创造一个新世界的憧憬和希望。而今天哪?当你麻木的站在流水线前,面对传送带上一件件物品时,当你在烈日下,站在尘土飞扬的工地时。当你骑着电动车,面对着手机上不断提示的超时警告时,告诉我,你的心里在想什么?



作者:相国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9268098453730067/answer/193020158185856622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2樓 發表于:2025-8-24 19:48


虹间梦:


如果我们的努力

让我们后来的人吃苦,还让他们学吃苦。

那我宁愿死了,不在这个世界留着。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3樓 發表于:2025-8-24 19:48

jojo:


因为他们年轻

他们处在看山不是山的阶段

他们普遍读过几年书,又读的大部分都是些工具书

他们满嘴人间清醒,又没想过他们来人间才几年,他们的父辈无论学历高低,比他们多活几十年,但认知水平远不如他们通透,还在古板迂腐的前朝旧事里执迷。

从古至今,人间从来没变过,因为一个时代和另外一个时代,科技水平,意识形态,社会生产力,可能有天差地别。

但,人性,恒古不变。人类的智商,也从未有本质的变化,几千年前那些不识字的人,并不比你学过函数懂得力学的人,智商低。

你只是站在几千年人类文明的肩膀上,按部就班的复制前人的思想。

并不比千年前学习打猎摘果等难度高。

所以说人类本质上还是一个丛林法则,吃苦耐劳是丛林法则里亘古不变的优选路径。我们不可能打的过老虎(时代,社会意识形态,生产力生产关系),但是,老虎来了,我比的就是跑的比你快,这就是我活下去的简单逻辑。

为什么吃苦,就这么简单。

如果你双手一摊,跟我说这叫内卷,并振臂高呼,大义凛然,义愤填膺。

我说,你跟老虎说去,我跟你说人话,你不听。

你跟虎聊去,你猜它听不听?万一呢?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4樓 發表于:2025-8-24 19:48

波澜不惊:


有苦我不吃,累活我不干。

人生不过3万天,能混一天算一天。

人生自古最忌满,半富半贫最平安,

无人扶我青云志,反正我也上不去。

与其逼自己一把,不如放自己一马。

挺好 !

负重前行的人少了,岁月静好的人急了。

社会的进步,也需要这代不愿吃苦的年轻人来推动。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5樓 發表于:2025-8-24 19:48


DO VIS:


在任何时代,吃苦都不是美德

没有人喜欢吃苦,尤其是没有回报的苦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6樓 發表于:2025-8-24 19:48

不接你们这些老登的盘了就开始说年轻人不愿意吃苦了?




作者:异域风情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9268098453730067/answer/194216802604991731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7樓 發表于:2025-8-24 19:49


继行:


实话说谁也不愿意吃苦。只是现在的小孩家里条件好一些,有倚仗罢了。

昨天跟修车小哥聊天。他家装修房子,父母不帮忙。他白天休一天车,晚上回家扛沙子水泥。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8樓 發表于:2025-8-24 19:49

纷纷乱红中:


哪个老登愿意吃苦、喜欢吃苦,请站出来,我这儿有很多苦可以吃,我可以分给您。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9樓 發表于:2025-8-24 19:49

旁观者常乐:


先苦后甜,会觉得特别的甜。

先甜后苦,会觉得特别的苦。

现在极力抗拒吃苦的年轻人,基本都是从蜜罐浸着中过来的。

所以,他们是很不愿意吃苦的。

但是很可惜,生活中的苦,该来还是要来的。

父母基本都是会更早离开的,父母离开后,年轻人始终是要走出蜜罐去面对生活的苦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20樓 發表于:2025-8-24 19:49

夏夕空:


如果我的祖辈父辈吃苦到死还是为了子孙后代继续吃苦,你告诉我他们吃苦的意义何在?

我爷爷那辈,简单举个例子,山腰处垦了一片地,黄土地嘛怕雨水,那咋办呐?

从河道里搬石头上去垒好坡,这样就不那么怕滑坡了,石头不能太小,小了散架,越大越好。大几十斤百十来斤硬靠人力搬,一个不小心连人带石头滚下坡,要几千块才能护好这片地,给现在的年轻人一块石头五百元都不受这罪,你当大石头齐齐整整就在某一块呆着等你搬啊?有的方正的适合做地基的早被人搬走了,你得走很远的路才能找到一两块。

庄稼缺水了咋办呐?某个山坳处有山泉水,去挑,十几里去吧。

冬天刨地,老撅把砸在地皮上几乎震断手,西伯利亚种土豆那是整小日本的招。

这些只是咱随口一说,平常日子里一两项要干的营生。

我爸年轻时在私人矿场干活,从不计时,就看天气,天亮开工天黑下工,不论寒暑,就凿石头嘛,每天回家都是一个土人,左胳膊永远也伸不直了,哪怕他将来躺在棺材里,他的胳膊也是弯的。

我爷爷奶奶养育大了七个子女,个个成家立业。

我爸爸养育大了两个儿子,只是二儿子是个赌鬼,连累了一家人。

我也不是娇生惯养大的,身为九零后也比现在的零零后多吃过一些苦,但只靠我一人,我自问没有能养活一大家子的能力。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达,竟然还在鼓吹吃苦那一套,三代人一百多年。

我爷爷生于清帝退位那一年,我是长在红旗下的接班人,历经三个朝代。

班没接到,但苦是可以预见的还没吃完,我们还是被自诩最强大最先进的组织领导着,主旋律还是中国人不怕吃苦那一套。

实在太可乐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21樓 發表于:2025-8-24 19:50

山北:


不得不说这个问题,好重的爹味!

愿意吃苦就有吃不完的苦

吃苦要吃有价值的,有成长值的苦,不是没苦硬吃

人长脑子是解决问题的,而不是来体验味觉刺激的

一味的重复模仿吃苦不解决问题,吃那种苦有什么意义?

感觉到苦的时候就应该停止,这么多年进化出来的本能就是趋利避害。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22樓 發表于:2025-8-24 19:50

作者:花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9268098453730067/answer/194160867857999534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非但不是年轻人不愿意吃苦,而是00后这一代的苦不见得比70.80少。从工地到外卖,从滴滴到快递。越来越多高学历高知识的年轻人在加入无产阶级,在接替老一辈工农的锤子镰刀。但他们成长阶段面对的是初步完成工业化,正在步入现代化的中国,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引导的人类文明新的工业革命,互联网时代。是不同于老一辈人在改革开放遇到的时代浪潮,那时候面临的技术革新,理念转变,并不像00后所面对的巨变。当时的特定历史时期,很多时候就算路线出问题了,只要脑子转的过弯,道德下限拉的下去,你就能成功,时代的潮头有着大把的机遇,那时候但凡胆子大点的,现在都是中产。同样的,时代的一粒尘埃砸到普通人身上都是大山。以往的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时代红利。这一批00后,除了那些摇花手的,直播炒作,带货的。大多数吃到的唯一福利就是外卖大战了。大多数00后们过得怎么样,不是取决于自己努不努力,而是取决于他们的父母,在80,90年代吃到红利没。

但凡多接触接触底层生活,劳苦大众。不会说的出来年轻人怎么不吃苦这句话。相反,年轻人的摆烂正是生不逢时的无声反抗。95后被时代抛弃,但是愿意上学的还是可以轻松的去读个大学顺利步入各行各业,很多人也还能赶上公务员缺口。即使不读书,各个行业依旧缺人,这是经济上行周期的末期福利。00后开局就是各种内卷,玩过泥巴打过手柄,用过翻盖机玩的转苹果。他们既是互联网时代受益的第一批年轻人,也是经历变革,见证变革的第一批年轻人。巨大的社会变革伴随着他们的成长,但成长过程中接受的教育,价值观念,工作经验,却并不完全适用了。

说的走资一点,以前的老师描述工人的时候是,你不好好读书,你就只有去搬砖。现在的00后,却是普遍读完了本科,大专,经历各种考验和内卷,出来还是“搬砖”。生不逢时在此刻具象化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23樓 發表于:2025-8-24 19:51

Alex:


因为以前吃苦,你能熬出来,现在吃苦就只是吃苦,还可能一夜之间钱被骗光,不吃苦没有钱挺好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24樓 發表于:2025-8-24 19:51

喝奶要喝长寿奶:


因为不好吃,也没回报……

什么,你觉得有回报?

那你去吃呗,你管别人呢……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25樓 發表于:2025-8-24 19:51

77号监听者:


烟会留向愿意抽烟的人

酒会流向愿意喝酒的人

辣会流向愿意吃辣的人

苦最终也只会流向愿意吃苦的人,这是最简单的供需关系,不会有例外。

有一坨翔,这个世界让我吃,我躲开,躲不掉宁死不屈,我只是躲了,又或者死了,这坨翔还在这,那是一定会有一个愿意吃翔的人把它吃掉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26樓 發表于:2025-8-24 19:51

践行者:


吃苦耐劳的前提是,有劳有得,劳得分配公平,日子有盼头。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27樓 發表于:2025-8-24 19:51

秋风客:


余华知道吧,余华在描述自己为什么走上写作道路时这样说过:余华走上文学道路是因为他在1978年参加工作时被分配到一个卫生院做牙医,他非常不喜欢这份工作。而当时县文化馆的人整天在大街上游玩,他觉得很不公平。因此,他开始写小说,小说发表得很顺利,最终调到了文化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文学道路。

两个点:第一个点分配工作,第二个点县文化馆的人每日状态。

这个叫老一辈人的爱“吃苦”,能“吃苦”。他们这一辈现在退休金至少上万,这个叫能吃苦。

而同时代那些种地的农民呢?他们退休金一月一千多,他们肯定没吃一点苦吧?他们种地应该纯纯在享受生活吧?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28樓 發表于:2025-8-24 19:52

任何生物都不喜欢吃苦,这是生物天性。

我们人类之所以能主动吃苦,是因为有一个回报的期望,为了更大的回报可以短时间内吃些苦,但是付出一定要比收获小,否则就是赔本。其他生物也是,狮子不会为了抓老鼠拼尽全力,因为付出的能量比得到的多,这么干的狮子都饿死了。

我们最喜欢的是不付出就能得到,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可惜做不到。那就尽可能少付出多得到,这个是人性的常态。

现在的人不愿意付出了,是因为他们收获的期望变小了,至于为什么收获期望变小了,这就是社会发展的规律了,我们实际已经走到类似封建时代严重的时期了,我们总是骄傲自己的发展速度,可这也让我们社会衰老速度变快了。按照规律发展, 我们要能缓解“土地兼并”,那我们就能延续,要是不能,那就很复杂了,恐怕我们担心就不是年轻人躺平的问题了。



作者:地产接盘侠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9268098453730067/answer/194271553187977275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29樓 發表于:2025-8-24 19:52


掘墓人:


一个新的科学真理取得胜利并不是通过让它的反对者们信服并看到真理的光明,而是通过这些反对者们最终死去,熟悉它的新一代成长起来。 ----普朗克科学定律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30樓 發表于:2025-8-24 19:52

黄悦8216:


不要随便下定义,我所见的很多人还是很乐意自主吃苦的,变着花样吃。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210 回複數:146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5-8-25 23:19
 
©2010-2025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