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載知乎)职场中,安静的辞职成为离职人群的主流。不争取、不反抗,甚至完全不表态就悄悄离开,为什么会这样呢?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导致员工安静辞职的原因有如下几个: 员工感到报酬过低; 员工感到工作过多; 员工感到始终未被认可; 员工感到他们在工作中找不到乐趣; 员工感到他们牺牲了太多的个人生活; 你会在什么情况下,选择安静离职呢?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老叔杂货铺:
题主在问题描述中,罗列了他认为导致安静离职的原因: 员工感到报酬过低; 员工感到工作过多; 员工感到始终未被认可; 员工感到他们在工作中找不到乐趣; 员工感到他们牺牲了太多的个人生活; 我完全认同这是导致员工离职的原因,但却与“安静地离开”没有直接的关系。 与“老一辈”截然不同,现在的年轻人更“拎得清”,更超然一些。打工者更多的态度是,公司就是一个挣取生活费和锻炼挣取更多生活费能力的一个临时场所。 它不是家、不是学校,不是朋友圈,在这里只遵循最基本的社交基本准则,没有亲情、友情、爱情…只有一起共事的关系。 当员工决定离开时,那仅剩的共事关系也即将消失。这时,安静地离开是最优选,对自己和他人来说,都是最舒服的过程。 走的人不留恋原来的公司,说实话公司和留下来的人对走的人也没什么留恋的。就像一对互相无感的相亲对象,一拍两散。 在九零后的打工人中,这样的安静离职者格外地普遍。前一段时间,公司部门里有三位九零后离职,都是几天后听同事说:“唉,你知道那谁谁辞职了么?” 就算在外企里标配的Farewell email,也没有见他们发一个。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月光穿池水无声曲则全:
安静辞职,不争取、不反抗,这说明是一切正常,都是常态。 辞职者心态好,没有太多的要求,所辞单位看来也不错,一切按制度执行。 有人说恋人分手,告别恋情,一旦一方有所求,那就把恋情搞变味了。辞职也同样,不必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听风语者:
1 不被认可 2.在工作中找不到乐趣,且提出的意见得不到采纳。 3.对公司的未来没有信心。 4.对老板的做事方法,做人方法不认可,动不动就拿考核说事。感觉别人就是为了赚着点底薪,拿了刀子杀了他一眼滴。 5.可能是岗位不匹配,或许真的是能力不足,这也是离职的必然之路。 安静辞职很正常,谁辞职会大张旗鼓的呢?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那你觉得应该怎么样呢,离职大闹办公室或者离职抱头痛哭互诉衷肠么?如果本身团队和管理造成的氛围和能力素质问题就是你离职的原因,这种时候你不快速安静地离开,你要怎么阐述清楚这种原因呢,而且真的有必要么 多经历几家公司你就知道了,有些公司能从小到大成长起来是真的有他强悍的地方,不仅仅是业务,有些公司一直稳定的弱鸡也是真的有它强悍的地方,不仅仅是垃圾 别在工作里放感情,你想说的别人未必不知道,想叫醒装睡的人也要看自己有没有那个资格呗 挣钱糊口而已,拎得清比较重要 作者:知乎用户mterjB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6040126/answer/2757980393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爱笑的王阿哥:
自己作为一个工作多年的程序员,已经成功离职很多次,也算得上“离职小能手”了啊。 每一次选择离职无外乎两个原因:1.是工资涨不上去,被吊打严重。2.是在公司进步太慢,在待下去就要废掉了,只能通过离职倒逼自己成长与进步。 职场中离职的人,大多数都是选择安安静静的走,很多人只有在走的那一刻你才知道他要离职,甚至有些人突然退群了,你才会翻找是谁有不吭声的走了。 人在职场,都是成年人,大家都比较成熟,也没有太多情感牵扯。 关系好的自然会知道你要走,关系一般的同事,又何必告诉他呢。 说白了,对很多同事来说,当你离开的那一刻,就是你们的永别。 关系要好的同事,可能还会联系一下,说道说道各自最近的情况。但是时间久了,联系也会少了,慢慢也就淡了。 所以,能不打扰就不打扰吧,安安静静的来,安安静静的走吧!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无盐不上西楼:
《肖申克的救赎》 里说:“任何一个你不喜欢又离不开的地方,任何一种你不喜欢又摆脱不了的生活,就是监狱”
所以,离开一个让自己痛苦的环境就是自我救赎。
1.争取和反抗,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存质量。争取和沟通的前提是对这个环境还抱有期望。
2.不争取,不反抗,是因为发现争取和反抗,不仅不能改善,反而会让自己的处境变得更糟。
3.争取和抗争,也是一种交流和沟通,交流和沟通的前提是这个环境值得。如果不值得,那就没有必要沟通。毕竟,不是所有人都配得起你的回应。
不是所有人都配得起你的回应0 赞同 · 0 评论文章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一般来说你入职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你离职的时候大差不差也就是那个样子。 如果你入职的时候有一个很正式的欢迎仪式,你离职的时候大概率也会有的。比如入职的时候HR把你带到你领导的工位或者办公室把你移交给你的新领导,你的新领导立刻召集团队成员把你介绍给我大家,对你的加入表示欢迎。那么等你离职的时候你的领导估计也会利用早会或者别的场合正式宣告一下你的事情,同时给你一些祝福的客套话。如果你刚入职的时候有人给你很温馨体贴的帮助,让你顺利过渡并进入工作状态的话,你离职的时候大概率也会有人给你一些温馨难忘的记忆。 如果你入职的时候冷冷清清,HR把你交给新领导,新领导给你指指新工位,剩下的就靠你自己发挥了。你傍边工位的同事甚至都不好奇傍边来了个新人。如果是这种情况,你离职的时候大概率就是默默办完手续然后自己离开了。 很多时候其实这只是企业文化,跟你在公司的处境没有太大的关系。走得很安静并不代表关系很好的同事以后就联系不上了。走得很热闹也不代表之前不怎么说话的同事以后会经常唠嗑。 作者:微风小镇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6040126/answer/2797346111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狐狸君:
安静地选择离职,或许只是失望过去归于平淡的选择罢了。
公司差的时候,员工也会变得爱吐槽。有一次我们部门几个人出去聚餐,吃完饭的话题不外乎就是吐槽公司,一边吐槽公司越来越不赚钱,一边吐槽自己的绩效多么多么低。
而我们其中一个女生,她一声不吭,默默地喝着饮料,听着我们吐槽。
第二天回办公室,我们其余几个人又继续正常工作。虽然嘴上骂着公司,但骂归骂,行情不好还是得苟着继续干活。
然而那个星期最后一天,那个在聚餐不怎么说话的女生,提了离职。
当时我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是有点意外。我们拉着她到茶水间问原因。后面才知道,原来是聚餐那天听到我们吐槽后,她觉得自己的绩效已经是垫底的了,再看我们那些高提成的还在吐槽钱少,回去之后就坚定了离职的想法。
对于很多人来说,一边吐槽公司一边喊着离职,可能只是为了心理进行宣泄,情绪过了之后还是得好好工作。但对于一些本就已经有意离开的人来说,可能内心正处于一种摇摆不定的状态,不知道是否应该马上提离职,也不喜欢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很多时候,这类人缺的就是一个契机,或者一个给自己离开的理由,当有了这样一个契机或理由的时候,就会毅然选择离开,任何人都劝不动。所以你会发现,那些嘴上喊离职的,往往只是为了发泄下情绪;而已经有意向想离职的人,往往不愿意主动把想法说出来,一旦听到别人话语里某个引起他共鸣的吐槽点,就会坚定自己离职的决心,然后安静地选择离开。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生死看淡,命运由天。
多说无益,且行且珍惜!
有两种人最无奈吧?
第一 刚进企业,血气方刚。
发现了很多问题,彻夜无眠写解决方案,一心想让企业好,结果被漠视;
出了很多好主意,各方佐证,数据收集,可行性报告一大堆,结果不被采纳;
挣了很多钱,为了证明自己,不断突破业绩,明明比老员工优秀,结果被排挤。
没人替自己说话,失落无助,一颗赤诚之心,被磕碰的稀碎。
好吧,我这么拼命,都得不到重视,你们就这样吧,老子不陪了...
第二 资深老员工,想实现个人理想。
等了好久,该是自己的还是没得到;
努力了好久,该出头还是没出头;
忍耐了好久,该来的还是会来。
在企业越长,越容易看得清,心如明镜,火眼金睛。
慢慢发现,说了也没用,做了也无果。
小人依然得志,好人持续凋零。
也该为自己想想了...
为什么公司永远都问不到员工离职的真实原因?3 赞同 · 0 评论回答
作者:餐饮掌门人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6040126/answer/275768349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小鱼仙境:
成熟冷静思考之后的决定吧。对未来在公司的前景没有期待,不会想着再去争取什么。一旦做了决定,对于碰到的不公也不会再想着反抗。心理上,一只脚已经是跨出公司的大门的赶脚。 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未来的工作设想当中。一旦找到自己心仪的机会,毫不犹豫马上离开。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游走天涯:
我离职都是悄悄离开
原因:
1、这个时候了,公司希望你悄悄走,不要涣散军心,你也要识相。
2、离开一个单位,要迅速切割所有感情纠缠,以便放空自己,迎接新的挑战。
3、有一个领导离开宿迁前往云南履新,欢送轰轰烈烈,几年后进监狱了。凡是大张旗鼓搞这种万民空巷送别的,没有几个有好下场。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作者:芦苇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6040126/answer/277497535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哀莫大于心死,我选择默默离开是因为心中无法排解的郁闷、无奈和对公司彻底的绝望。无法在沉默中爆发,只能在沉默中离开!
我曾经在世界500强国企工作15年,从事管理岗位,当时年龄30岁出头,人力资源部门主管的助理,上下级关系融洽,工作小有成就,领导重视、同事认可,貌似前途光明、未来可期。工资待遇在当地算得上中上水平,有车有房,没有贷款和债务,生活稳定!
即便如此,我不顾家人的反对、领导的挽留和同事的奉劝,于2015年毅然决然选择了辞职。
当时我所在公司的状况简单概括下就是:一群60年代的领导,坐在70年代的办公室里,吹着80年代的牛逼!70后们在喝茶而且要泡上枸杞人参、养生,混日子等退休;80后们在喝酒、每次喝的烂醉、托关系忙着提拔;90后们在井下一线干着最苦最累的体力劳动看不到出头之日。简单阐述一下我离职的原因:
首先,这家老国企工资分配还在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标准,基本工资真的差距不大,最低岗位的普通员工和最高级别的总经理相差不到1000块钱,而且员工每年还能涨工资,而总经理的基本工资大多已经定格了,员工的的基本工资跟领导是在缩小的,看到这里别忙着喷我。您往下看,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国企在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改革,早就已经面目全非,在基本工资之外,增加了绩效工资、效益奖金、安全奖金等等项目,起初员工是支持的,毕竟增加了员工的收入,领导多分一点,工人少分一点,差距不大,还能接受。进入二十一世纪,领导们的各项奖金像坐了火箭一样,一飞冲天,处级年收入动辄三四十万,科级也普遍达到十万,重要岗位的能拿到近二十万,普通员工的收入一如既往的稳定,拿到手不到五万,地面低岗位的年轻员工年收入不到三万。更加不幸的是,这个差距还在不断的扩大。
其次,这家老国企的选人用人制度几乎是几十年不变,拿着八九十年代的文件修改一下学历标准和发布时间,放到今天依然能用,无非卡着各种条条框框,如:工龄、年龄、学历、职称、是不是党员这几项指标,符合条件的员工自愿报名应聘,人力资源部门组织考试,成绩达标的员工再接受职工的投票,选出得票高、成绩好的两、三个人选报给总经理办公室,由公司领导班子开会研究确定最终的人选。方案定的公平公正,严肃严谨。但是具体实施起来却是精彩纷呈,如果公司的一些管理岗位出现空缺,一般情况下总经理都会有内定的人选,人力资源部门进行一系列的暗箱操作,无论如何也要确保领导内定的人成功当选。如果年龄超了,可以改档案,这个不看身份证,以档案年龄为准;学历不够,可以改档案,塞上假的学历材料,包括假的毕业证。这些都是小儿科,有段子说,某些领导的人事档案除了性别是真的,其它都是假的,这绝非危言耸听!考试环节,提前给内定的人透漏笔试和面试的考题和标准答案,如果人太笨,知道答案了还考不了高分,人力资源部的人偷梁换柱,做一份高分的试卷给替换一下。职工投票环节就更有意思了,领导提前找参与投票的职工谈话,确保把内定的人选上去,一般职工也明白,只要跟这个人没有什么“深仇大恨”,总会给领导面子的,领导让选谁就选谁。如果这家伙的人缘太差,职工不买账就是不选他,也难不住万能的人力资源部,继续暗度陈仓,唱票环节像变魔术一样,神不知鬼不觉用早已准备好的写着“同意”的选票替换出“不同意”的选票,随后大大方方的公之于众,反正是不记名投票,不怕翻旧账。
第三,国有企业虽然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严谨的监督机制,但由于一把手的权力过大,制度流程往往流于形式,监督监管更是形同虚设。有一次,公司社会层面招聘员工,人力资源部对报名人员情况进行逐一审核,筛选出一个肺结核患者和一个尿毒症患者,这种人肯定不能录用,汇报领导后,总经理的电话打来了,要求重新修改查体报告,隐瞒患病事实,办理入职手续,原来这俩人一个是总经理老婆的亲外甥,一个是总经理的老乡。肺结核被安排到了质监部门,基本属于事少钱多无责任类型,尿毒症直接特批,休长期病假,不上班白拿工资,而且医疗费报销的那种!其余符合招聘条件的员工,统统安排到一线从事重体力劳动。
在国企工作的这十五年,尽管在外界看来工作稳定,前途光明,实际上颤颤兢兢、如履薄冰。时时刻刻感到心灰意冷,很多事情明知不对,但又不得不做,而且要昧着良心去做,内心纠结、矛盾,经常进行强烈的思想斗争。终于有一天,领导授意我做一些事情,严重侵犯到一些员工切身利益,我像往常一样,表面平静,但是没有按照他的意思去办,而是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维护了那部分员工的利益,事后,我的内心无比的畅快,面对领导的歇斯底里的批评和质问,我拿出准备已久的辞职报告,交给目瞪口呆的领导,毅然决然的转身离去!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日言:
一切的抱怨是因为还有期待,一切的意见是还想改变,总是得不到改善或是转变,就会心灰意冷。当决定离职了这些期待也就不重要了,话不多说三言两句,因为和自己没关系了,爱改变不改变、爱有期待没期待,看上去都能看的开了,其实是心走了,挥一挥衣袖不带有一丝留恋。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泻药。
问题就在于抗争有什么用呢?要么成为出头鸟,的确可能抗争了会争取来一些东西,但是获益的可能是后来者、要么自己很难出头,说是世界很大,但是其实圈子很小,连谈恋爱都找不到人,走来走去就在一个圈子里混着,抗争一把后面圈子里都知道了怎么办?有几个人能由此一帆风顺?大约05或者06年左右北京外企圈疯传的H字头米企瑞贝卡邮件事件,抗争够牛的吧,结果如何?记得有记者追踪采访时她说她已经找不到工作了……
只能换个角度安慰自己说,恶人自有恶人除吧……
作者:晕晕的菜花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6040126/answer/279234085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我觉得题主说的这种情况,有是有,但是不多。最起码我们身边这种情况就很少。 你看到别人安静的、悄无声息、不声不响的收拾工位,交接工作。其实,人家已经跟hr或者跟公司已经达成了和解,该拿的补偿,该折扣的年假和奖金都谈好了,所以才有表面上的安静的离职。 大环境不好,主动或着被动的离职都有。主动离职的我们就不说了,这年头要不是找好了下家或者家底子殷实谁会想不开主动去离职。 被动的离职,肯定都是拿到了合适的补偿条件才会走人。即使是平时表现再和气的员工,要想一分钱不花的主动辞退别人也不会同意的。尤其是现在这个阶段,谁会和钱过不去? 我们公司之前还想着通过抓别人工作中的失误或者考勤上的迟到早退来和别人谈辞退。最终目的就是想少给或者不给离职补偿,后来发现压根没有用,的时候该赔多少还是要赔多少!后来干脆简单化了,直接谈补偿标准,双方都能接受的情况下,谈好直接走人。 现实职场里面,只要不是主动辞职,安静的走人是做不到的。 作者:青云陌上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6040126/answer/2819141353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莱莱:
问题中说:职场中,安静的辞职成为离职人群的主流。不反抗,甚至完全不表态就悄悄离开。 其实这一拨人大部分是争取过的,是反抗过的,或许是争取的不明显,你没有察觉;有反抗,也或你根本没有注意到。 我有个朋友,就称A,下面说说她的例子: A在他们部门承担着1/3的工作量,部门总共有6个人,A属于闷头做事的人,一般看到领导啥的最多问声好,平常部门、公司聚餐都是离老板领导坐得越远越好,敬酒如果还有一个人没有敬,那么A一定不会敬。而她们公司来了一个新人B,来的第一天给各个部门都买的小零食,大家由此都对B产生了印象,都知道某科室来了B,给部门领导也是泡茶、跑腿啥的,实质性干的工作很少。等到发工资的时候,有几年工作经验的A和新人B的工资是一样的,A开始偶尔的给领导提自己的工作量太大了,但是领导的话是坚持一下,大家工作量都大,就这样打发了A。提了几次依然是这样的效果,A开始慢慢的了解其他工作,看到了合适自己的工作就迅速的提交了辞职报告,领导接到A的辞职报告还说,咋之前都没有听你说过呢?你是对哪方面不太满意吗?我们可以谈谈。A果断的说没有不满意的,只是公司的发展方向和我个人的发展方向不一样。 在这个例子中,你说A是安静的离开吗?是没有反抗吗?其实都有,只是领导并不曾在意。 若是领导希望你留在公司,那么在你提出问题后,是否该考虑一下员工是感到报酬过低?感到工作过多?感到始终未被认可?感到他们在工作中找不到乐趣?感到他们牺牲了太多的个人生活?积极解决他们的问题;若是领导觉得你在与不在一样,那么久另提别论了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不安静离开,难道还要给全体发封邮件写个信,噼里啪啦来一堆文字伤春悲秋一下么?
拜托,职场很现实的,日常大家笑脸相迎、职业互吹大多都是基于工作的原因,离职后还会有多少人记得你?既然要走就潇洒的走,以后江湖再见还是佳话。
都成年人了,别太把自己当根葱,公司离了谁都照样转,你没自己想的那么重要。
作者:唯咖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6040126/answer/283407358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有句话说的好,确定想要离职,都是悄无声息的。像这种题材对应离职的人群应该都是做了有很长一段时间段的工作,要不然怎么会有不甘和反抗呢,但同样也反映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对这个公司已经毫无留恋了,工作几年看得到头,对自身没有上升空间,毫无发展可言,亦或者是对这个工作已经索然无味,同事相处不很愉快,领导没有重视自己的能力等等之类都是有迹可循的。那同样为什么不争不抢悄无声息,因为已经做了十分的打算,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所以该走就走没有什么可喧闹的。 作者:有点甜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6040126/answer/2837175156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WangsGreenP:
职场文化:
1.조용한 퇴직
最近蛮流行的一种“조용한 퇴직 ”quiet quitting。
직장 내에서 맡은 일에만 집중하고 그 이상의 회사 일에는 관심을 갖지 않겠다는 업무 풍조를 뜻한다. 회사를 퇴직하겠다는 단어 그대로의 의미가 아니라 퇴사는 하지 않되 그에 준하는 태도로 업무에 임하겠다는 뜻에 가깝다. 업무 성과에 몰두해 일에만 집중하는 대신에 일상의 다른 부분에도 시간과 에너지를 쏟겠다는 것이다.
简单来说就是,不是真的辞职,而是在职期间尽可能的将担任的工作量&责任最小化,把生活的中心集中在职场外,尽可能的在职场内最小化的消耗脑力&能量。
之前有看到有在韩国上班的小伙伴调侃过韩国同事会尽可能的把自己的工作范围划分清楚。
其实我不想过于评价这样文化,但是就我七年期间的旁观者来看,原因也蛮简单的,因为韩国企业中70~80%为中小企业+创业型企业(Start-Up)(普遍为IT等技术性公司接到大企业的投资,比较代表性的有제니代言的마켓컬리目前收到8928억+投资金额,以及全面都在使用的배달의민족 目前收到358억+投资金额),而作为韩国人在经历了学历内卷后又要马不停蹄的备战就业内卷,然而父母那辈的人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的薪资差异仅为5%~10%,而现在中小企业即使职位为科长,次长,组长可能薪资水平仅仅和大企业的新入职员或是代理工资相差不多,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的薪资差异已经达到了30%。
所以,作为MZ时代的韩国职场人,看着公司里的年纪大资历高的长辈,却没有什么可羡慕的,反而通过社交媒体软件在下班后做一做个人博主,或是去健身房各种提升自己的活动投资自己,才算是现实的最好的选择。
有的人会吐槽现在的20~30代,不懂得忍耐心因为抖音短视频的影响,其实并不是如此,反而因为20~30代在公司已经看到了未来自己的样子(科长+次长+组长),反而没了期待,所以选择多面性的更多的活在当下。
尤其美国科技业也好,国内的大厂辞退也好,韩国也是,因为下半年经济一直衰退的趋势,很多人语言明年的经济情况会比今年更加糟糕,并且这样的情况最少持续3年。因此,韩国职场也出现了,很多资金运转不行的中小企业大批量的倒闭关门或是全面裁员。
唯一还算欣慰的是,韩国政府针对被辞退的人,有相关的失业金支援,所以有一部分已经选择听天命,在公司劝退的情形下,选择接受被辞退领导+1或是+2的安慰金+政府每月提供的失业金,作为缓冲生活费。
2.狼性职场 젊은 꼰대
젊은 꼰대는 상사를 ‘꼰대’라고 비난하면서 정작 자신은 후배에게 권위적으로 구는 20~30대를 의미한다.
刚刚提到的职场文化可能会让人误会,那韩国人职场不内卷吗?并不是,对于可以支付高薪资的企业,还是蛮卷的。不!是超卷的。
젊은 꼰대
젊은 꼰대는 상사를 ‘꼰대’라고 비난하면서 정작 자신은 후배에게 권위적으로 구는 20~30대를 의미한다.
就我个人的真是体验,我这个人好强并且也蛮有受虐倾向的,就是不安于现状喜欢给自己压力在绝境中寻生的变态型人格。原本在一家对外出口贸易咨询公司,努力做了两年后得到认可,升职为科长,管理一个全球对外贸易咨询的小团队(9名),但是做久了发现因为承包的是政府支援的项目,所以参与项目的企业负责人大多也不对我们报以期待,双方默认式的“按流程进行”,在进行了十几个大大小小的项目后,感觉到了巨大的无力感,也深刻的感受到了这份工作的瓶颈,那时候吐槽过这个公司真的还蛮适合养老的,在冷静思考我的职业生涯后我跳槽了,入职了一家销售额蛮高的公司,当时就狠狠地感受到了完全不一样的职场文化,也通过短短的工作期间我自己的멘털 算是有了质的飞跃。
首先,狼性公司特点之一薪资非常优越,当时刚毕业的大学生的薪资标准和一般大企业薪资水平类似。也是因为高薪资,所以入职的人学历&能力都蛮强的。这也算是好坏参半,因为即使入职的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但是因为毕业于名牌高校光环+社交能力&执行能力确实非常强,但也因此会出现젊은 꼰대 。因为原本在韩国名牌学校的大门带给了有些人(这里强调的是有些人,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我只说一下我遇到的情况,当时入职的公司也有对这个公司只抱着体验心态的人所以没有恶性竞争)优越感,并且出众的外貌更是给有的人加冕了皇冠。(我个人观点,韩国入职也蛮看外貌的,不是说只看外貌,但是不得不承认出众的外貌会让人入职的可能性提高)。
所以这里给一个建议,如果希望通过一个公司的作为薪资上升的跳板可以选择这种薪资高(退职率也极其高)的公司,如果可以挺个3~6个月也不错。因为客观来说,不管你个人能力多强,猎头公司也好还有你今后要入职的公司,衡量你的薪资70~80基于你前公司的名声&销售,以及你的薪资情况。
但是真的要想清楚,因为原本是创业型公司,人事部门以及公司管理体系极为不健全,但伴随着巨大的销售额,所以压力就落到了每个!是每一个职员的身上,所以在你认为跳板是你入职的最关键理由时,相应的你要有强大的意志力,即使面对有些人恶意的言语,以及团体抱团孤立你,用业绩施压你等这些有可能出现的极其恶劣情况,你也要一一接招,学会忍耐,蓄势待发。
最近有在读的一本书《트렌드 코리아 2023》作者:김난도 전미영 최지혜 이수진 권정윤 이주영 이향은 한다혜 이혜원 추예린 。
书中从各个行业方面的现象系统的整理和分析2023年的流行趋势,其中有一个关键词是
<오피스 빅뱅 Arrival of a New Office Culture:’office big bang’> <办公室的大爆炸(变革)>
文中有提到,在办公室的大爆炸(变革)中,最凸显的现象是“离职(辞职)热潮”The Great Resignation。
原因在于疫情期间,让许多上班族不仅适应了新的工作方式,并且找到了提升自己劳动价值的其他工作方式。
随着新一代进入劳动市场,“公司的发展等同于我个人的发展”,“与组织保持一致”,“组织的发展比我个人的职业发展更为重要”这样的观念开始逐渐发生变化,开始更加重视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当代人对于离职(辞职)的态度也正在发生变化,比如油管开始出现关于离职的vlog视频,美国主动离职的人数2022年3月达到454万人,2022年4月达到440万人,创历史数据的最高水平。
劳动市场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公司职员不仅考虑薪酬的多少,是否拥有良好的办公用环境也成为考虑的因素。在公司外获得的劳动收入或尽早的退出劳动市场等,打破原有的固定的劳动工作时间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不了:
因为心累。 工作不开心。 不论是忙到飞起,还是摸鱼躲懒,眼睁睁看着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却感受不到作为一个人的价值有什么提升。 尤其上班后的时间走得飞快,电脑一开一合一整天就过去了,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一交一整年就没有了。 每天做的都是螺丝钉一般的工作,不仅没有主导环境的能力,还让环境逼迫着改变了形状。 生活不开心。 再清闲无聊的工作,只要发了工资,那大多是要定点定时上下班的。 就跟装了发条的玩偶一样,几点起床、几点吃饭都被规定好了,交给私人生活的时间零零散散,集中不了注意力做些日积月累从量变达到质变的事情。 白天的混沌,过了午夜12点可能就会变成emo缠绕,忙中偷闲喘的那几口气,轻易就会被碎片化的日常击碎。 工作没有成就感,生活没有。 越来越怀疑自己人世间走这一遭,不热烈地需要谁,也不被谁热烈地期待,在自己的人生大戏台上连甲乙丙丁的路人角色都捞不上一个,究竟有什么意义。 大抵能察觉自己状态不对,又实在没力气给自己打鸡血加油。 精神上的疲累就像沉重的铁链一样,束缚身体的行动。 只好跳出来,跳出当前的工作环境,改变重复的日常,用一段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来歇一歇或是闯一闯。 有些静默的离开,只是因为再待下去就来不及找回自己了。 相较而言,其它一切都不是那么重要。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鹿垚Hestia:
其实,职场中有很多人,在面临离职的时候,都是有选择的,只是有的人会选择不争取、不反抗,甚至默默地离开,选择了沉默,而有的人会选择主动出击,争取离职。那么,在现实职场中,到底有多少人是主动离职的呢?通常来讲,这里面的比例不会超过三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离职原因,二是离职理由。 一、离职原因分析 在职场中,有的人从进入公司就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有的人在工作中一直不太顺利的时候不会选择自我否定,而是选择更加积极的应对、改正;有的人从根本上就觉得公司没有自己想象中优秀,于是就选择了离开;有的人对公司没有期望或者觉得公司的工作没有发展就离开了;还有少数人选择了沉默或者不争取等等现象。在面对离职原因的时候不要一听就是“我不行”“我就这样走了”之类的话术。而是要分析出离职的原因和理由。如果只是从个人角度出发的话,一般来讲应该是“不合适”才对。如果真有一些特殊情况发生了以后才发现自己和公司之间存在着某种不太合理、不合适的地方;有些员工可能是受到公司内部环境的影响或者不适应;也有可能是自己想要辞职等等。这些原因造成了离职原因不能改变。而从客观情况来看的话,大多数人是想尽快离开岗位或者找到一个新工作了;也有一些人是在自己职业生涯的关键时期里选择了离职。因此发生辞职的原因也就不一样了。通常来讲也就有以下三种可能:第一种是自身性格不够成熟或者说有一些不够好等等问题;第二种是可能因为家庭问题或者生活压力太大等等原因才离职;第三种是没有合适公司继续在公司呆下去了。所以对于主动离职来说,这里面最常见最多的可能是以下几种原因:从以上两个方面来分析,导致很多人不主动选择分手的原因其实是有很多种的事情存在着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一些不一样、比较极端或特殊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也存在着一定比例:有的人因为做了一件让自己没有办法再坚持下去的事情就选择了离开公司;还有一些人甚至认为自己已经被公司给淘汰掉了,所以选择隐忍或者不去争取离职;还有一些同事是为了自身发展或者家庭需要等等……这些原因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很多的情况下导致最终辞职人群出现安静的情况缘由。 二、离职理由分析 对于职场中,有的人突然离职,其实是有原因的。比如年龄、家庭、身体、事业等原因。对于这些原因,我们需要详细地分析其中的原因。其实很多时候,也可以发现离职原因。首先就是公司业绩差,工作中你做不下去了,业绩差等等原因。这就是比较常见的原因。其次就是一些个人的原因,比如一些小挫折和困难等等。也有的人因为公司给的薪水低、福利少、待遇低等等……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对于部分人来说,他们就没有办法接受,所以会选择不说话就离职。对于公司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也不是什么损失了吧。那么他们主动提出辞职并不奇怪。只是从个人的角度来讲的话。我认为这是职场中比较普遍的离职理由。 三、如何避免离职 如果离职是因为自身原因而发生的,那么首先应该主动联系公司,说明自己是因为公司的利益受损或其它原因产生的离职,不能再继续在这家公司工作下去了,那么也可以选择另外一家公司来继续任职。或者如果公司对你没有任何意见,那也可以先辞职,待在公司等机会。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比较隐蔽的情况下,你是被辞退了。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一些技巧来避免这一点是很有必要的。如果选择沉默,那你就可以避免很多事情发生了;如果选择了沉默,那么辞职就成为了一种手段了。那么要如何避免呢?首先就要在公司中营造一个好的氛围,让大家都认为你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这样对你将来会非常有利;其次就是跟老板沟通你离职的原因;最后才是应该辞职的理由。否则的话,无论你怎么做都是徒劳的;最后就是如果选择了沉默的话(也可以选择离职),那么当你不说话或者是在表达出你已经离职之后再找工作或者已经选择离职时才会选择沉默时再选择沟通就太迟了。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作者:Steinbruenk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6040126/answer/276121350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因是,即便做过抗争,最后也是没有用。
员工感到报酬过低
这个原因,多数公司是不会给你解决的,我曾经在某交易所的技术公司就职,就遇到过这个情况,因为是签的技术公司,而不是交易所编制,薪资自然低。
然后,他们看我水平比周围人要好,就让我去做更加高级的职务,但问题就来了,合同没有重新签,薪资没做任何调整,而且到了一年的合同期,重新签合同,也没有做任何调整。
就这事,我反应给了技术公司的领导,所在交易所部门的部门领导,还有财务部领导,上述三个部门我打交道很多,也都认可给我增加薪水,但最后人力资源部被否定了。
所以,最后结果你能看到,折腾一圈还是要辞职,不过我在做这些的同时已经开始寻找工作机会,实际上差不多这个结果出来,我就拿到其他公司的offer了。
然后,请注意,这是在上海,如果是在一个工作机会不多的地方,只会更难,这是很简单的一个供求关系的问题。这是我所有工作经历中,抗争最强烈的一次。
员工感到工作过多
这个原因更不用提了,两份工作都经历过,一份是一个60岁退休的工作甩给我,一个是我在一个回答里面提到的,两个人离职人员的工作交给了我一个人,第一个说明不准备增加hc,也就还好他做的事不多,第二个,说明领导有问题,来人的速度没有走的快,他想的不是把这些工作做好,而是想的是,只要有人先接下来应付着就行。第二个我也抗争过,说事情多,也是没有任何结果。
其余几个原因基本一般并不是真正的离职原因,或者说跟上几个重复,就不说了。
总结就是,多数人抗争过无果,或者很多人由于看过别人抗争无果,于是乎,就不会抗争了,反正也是徒劳,如果在机会比较多的地方,还是自己另谋出路比较好,机会比较少的二三线城市,那就只能忍气吞声了。
后话,就算抗争成功了,难道不怕秋后算账么,就算不秋后算账,你心里真的觉得踏实吗?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笑容算法:
职场就是一个以物换物的地方,没有所谓的朋友之类的,如果你把这职场当成学校,那你就会吃很大亏,因为你不知道,你自认为好的同事会把你啥时候卖了,所以头脑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心态,悄悄地来了,悄悄地走……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无盐:
在国企十一年,收入待遇不错,我已经晋升到了经理职级,再没有了上升空间,我又是个不安于现状的人,正好弟弟准备承包公路工程,正合我意。立马写了辞职报告,分毫的犹豫都没有。
我们老总以为我满意当时的岗位,特别提醒我,想去局里面哪个办公室,和你姐说就可以。
彼时,我姐就在局里人事部负责,我想去哪个部门还真可以挑。谢绝了老总的好意,没敢说自己要去创业,就说要回老家父母身边,老总念这十一年我表现不差,批了辞职报告。
因为我负责部门的经济、工程及所有进出数据,所以,辞职必须等核对账目无误才可以走人。之前我的直接上司贪污公款买地买鱼塘,大家都以为我也在内,一核实,没有我和部门所有伙伴,真的只是直接上司的事。
当时,我就觉得不对劲,怎么进货价和卖价一个样,那公司怎么赚钱,我也和直接上司提过,他让我不用操心,会和局里面领导直接对接,我就没再说话,每个月交账局里面的人又不是瞎子,时间到了肯定得露馅。
于是,安心和局里面对账目,一个月后,账目一分不差。辞职第二天,弟弟开着车拉着我直接到工地,开始了我们的创业之旅。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幸福的志妈:
我曾待过一个公司,老板听信业务经理馋言,只要一个新业务员刚能上手,她就整天在老板面前说人家坏话,傻缺老板还就信,然后新人一个个都走了…
哀大莫过于心死,安静辞职的人相对更优秀但混蛋的领导糟糕的团队让他们看不到希望了!事实证明走的那些人在其他公司做的挺好,从此那个公司再也没添一名新业务员!
有些公司口口声声喊人难招,其实很多有内鬼在里面搅和,投资市场里有个现像叫“劣币驱逐良币”,同样适用于职场!
所以说千里马难寻,伯乐同样难寻,如果能碰到一家企业文化很好的公司一定要珍惜,但如果乌烟瘴气的就赶紧开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