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匿名用户:
很忙,很困难,很痛苦。这是一个不太聪明的对物理很有兴趣的普通留学生的故事。
我在2020年从索邦大学考入巴黎高师,目前攻读本科最后一年的学位,物理和数学双专业。其实,只要这一句话,就已经能轻松锁定我的身份了。但我只是想找个树洞,说出心里的故事,获得一些安慰和鼓励。所以,即使你根据表述认出了我,也请把这些当作一个陌生人的故事。当成虚构的也行。
小时候多多少少是看到知乎关于巴黎高师的段子而了解这个学校的,后来被同学怂恿着就去报了名。妈妈听说我要考这个学校,还因为百度百科上“不颁发文凭”的描述而吓到,以为我被骗了。
现在,我终于也有机会听到别人口中那句“师范不错,当老师挺好”了,科教不分家,老师这个身份就挺酷的,感觉会很荣耀。打算回国后被问起就说:“我就读于一个师范学校,物理专业”。也就不用再费脑筋解释半天索邦大学的历史渊源,法国物理的科研水平,最后也只能收到对方一知半解的一句“哦,这样啊。”
只可惜,就读高师以来,还没机会回国,没有被当成师范学生的机会。今年也不知道能不能飞回去。机票真的很贵,还要各种手续,各种政策。
对了,我希望看到这条回答后不会有人来问我申请的经验,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被看上了哪一点,恐怕主要还是靠运气。当时真的抱着玩玩的心态考的,在我心中,索邦和高师的区别并不大。索邦大学的师资力量非常优秀,我也适应了这个学校的一切,高师的录取确实让我猝不及防。这就好像,爸妈暑假带你去一个新学校参观,不知怎么的,下学期开学书包都准备好了,突然就告诉你要转学了,一切都要重新适应。以至于,我直到今天,一年过去了,也没能习惯自己作为高师生这个身份,总觉得现在应该还在索邦读本科最后一年才对。
一方面,是不适应变化;另一方面,还是因为缺乏自我认同。当时有一位同学和我一起考高师,我非常敬佩他的能力,平时在大学我不懂的他都能给我讲解。可是,因为发挥失误,老师没有了解他的实力,却被不知为何被我的表现蛊惑了。即使这个同学一直和我说没关系,他觉得我本来很厉害。一年过去了,我还是会有一种自己占了他的名额的愧疚感。就像上面总有回答说去高师的都是天才牛人,不,我是漏网之鱼,我很愚钝。我觉得自己完全配不上牛人这个标签。
就,这一年,挺糟糕的。上述两点可能只是外因,我内心的焦虑和悲观的状态,让我总觉得自己哪里出问题了。我听说疫情的反反复复,很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问题。我可能也是其中一个吧,确实有那种一眼望不到头的绝望感:病例日增上万,医院ICU占用率超过100%,回国的机票,更是贵的离谱,还要迎接国内的歧视性眼光。
尤其上半学期,有那么一个时期,我完全无法集中注意力,有时做什么都没动力,在只能在床上躺尸刷手机,我不确定手机是否造成了我进一步的注意力问题。是的,我曾经严重手机上瘾,很难受,越看越难受,越难受越做不了其他的事。我很想学习,我很爱学习,学习真的是让我快乐的。但是,真的会完全找不回状态,很可怕啊!
我小时候主要的兴趣是物理,我常说物理是我的初恋,最初选择来法国,也是因为一个搞物理的导师的人格魅力,就拍脑袋决定了。至于选择读双专业,是因为到了法国后,学校的物理课比较基础,我听说数学对物理学家很重要,便从零开始顺便学数学。以后同时可以拿两个本科文凭,听起来蛮酷的。差不多,这几年都在出轨数学吧。觉得数学也非常可爱,物理也非常优雅,却哪边都还没找到让我眼前一亮的具体的研究方向,因此,只能继续脚踏两条船。
出于同样的原因,我选择去高师后继续学双专业。事后我才知道,我选到了“全法最顶尖学校里最难的专业”,老师安慰我时是这样说的。“哪怕数学物理基础最好的那批同学,读这个专业也会觉得辛苦。”
是的,显然,我还不够。可以说是脑力不够,可以说是时间不够,可以说是基础不够,可以说是胆量不够,可以说是自律不够,也可以说是状态不够。总之,我成为了困难学生,我很内向,没认识几个新同学,而刚开学两周就重启的封城更让我的学业雪上加霜。原本就很难的内容,一旦落下就开启了滚雪球。总之,上学期的物理低空飘过,数学面临补考。很羞耻,因为在法国只要拿一半的分数就能及格了。
我真的一直是个心态很好的人。我对竞争没有兴趣,我能接纳自己的愚钝。我也没有非要成为xx学家的执念。只是,总觉得自己糟糕的状态对不起我敬仰的知识,对不起身边人的期待,对不起先人的劳动。面对着精彩的劳动成果,我却理解不了他的含义,学了忘,忘了学。数学不再是那个小白兔,物理也时不时的和我闹脾气。压力很大。
差不多…目前就是一个在海外留学的普通学渣吧。暂且不去考虑未来,当下,我过得并不好。
很奇怪,中学时候的一些记忆也在最近集中的涌出来,很难受。梦里,我总会重新处在高中的大教室里,被老师点名,劝我多花时间在语文上,劝我不要再在竞赛上浪费时间了,劝我提高高考成绩,劝我考个好学校。
那些劝说,是真实发生过的,“我只是喜欢知识,我不喜欢成绩和排名。我有我自己的人生,考去哪里都能发光。适合的学校,才是好学校。”那时候,成绩中游的我,是这样坚定地和老师争辩的。现在,我在梦里,却反而没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来反驳他们:我已经不是受指挥的高中生了,本科都快毕业了,我过得很好。
因为我过得并不好。
我和心爱的物理产生了摩擦。我搞丢了那份狂妄,我甚至开始害怕挂科,开始害怕不能毕业。真正的我,走丢了。
我也不知道啊,尽管过的很糟,我想自己还是有希望的,我还有能力调整。我能总结出自己的思维误区,就能想办法走出这样的焦虑。
爸爸会提醒我最初选择学物理的动机,和我说大师都是一点点养成的。导师会和我举例,向我说明学业的挫折并不是学术的终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还有那么一些朋友会有求必应,可以随时拜访。
还记得那个把我吸引来法国的导师,在我很焦虑的一天晚上,刚好给我发了一封邮件:“很久没听说你的消息了,你过得还好吗,新学校还适应吗,有交到朋友吗?”我不会忘记那一刻。
我觉得自己会重新站起来的,我会爬出负面情绪的深渊的,我会找回学习的节奏的。我还希望有一天,我们会摘下口罩上街,会删除统计疫情数据的app。餐厅照常营业,博物馆重新开放,一切都回归以往的节奏。
就当是脑子之前出差了吧,希望自己能慢慢调整回来,不再依赖手机,然后能找回那个坚定的自己。毕竟,最开始的双专业是我选的,我这样的榆木脑袋要是能成功毕业,这个成就足够我吹一辈子了,要是真的过不了,就重读嘛,法国教育的容错率还是相当高的,不会被退学。
朋友,如果可以,请给我一些鼓励和建议,尤其是时间管理和情绪管理。其他的以后看心情更新。
啊对了,因为今年过的太糟了,甚至没有勇气在生日的时候发票圈辞旧迎新。就在这里补一个吧:过去的不完美就让他过去吧,从新的一岁开始,找回自己!
还是把这当成一个匿名树洞吧,如果你认出我了,也不要来告诉我,更不要告诉其他人。谢谢。
4月14日傍晚
--分割线--
一周过去了,更新一下状态。
真的感谢鼓励和干货。之前晒出自己的经历也确实是抱着一种发泄的心态。想要以此为契机找回状态。也给追更的小伙伴体验一下养成系(?)的快乐。
这几天心情真的好了超级多!大概是闷在心里的压力说出来后反而轻松了很多,学习效率也增加了。
评论都看过了,但我不知道怎么回复,一条条回过去就违背节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初衷了。反正我随便写写吧。
之前提到的那个我觉得很优秀的同学今年考研申请到了一样很优秀的学校。可能就只是缘分吧,我刚好和高师有缘分,就过来了。
我确实是一个缺乏自信的人。学术上其实还好,自己本来不是聪慧的类型,没有学术成就的欲求就没有失望。只是小时候社交能力真的非常非常低,所以真的没少在学校挨骂受排挤。小时候就确实会觉得自己“天生劣等人,给人添麻烦,不配活着”的那种。(父母对我非常好!但那时候太小,不知道可以告诉父母,也不知道这样想是不对的。)
现实中要诉说自己的困扰其实很困难,人和人的想法各不相同,有时候对方会难以共情。然后现在的(中国学生)社交氛围下,大佬卖弱,真的弱者失去话语权。所以要找到人倾诉且不被认为是自谦。很困难。
最近高师交到了那么两三个新的法国朋友(不知为啥都是妹子,可能是学校里妹子少所以容易相互吸引吧),学术上都很厉害,尤其学习习惯很值得我学习。这样感觉就好很多了。疫情影响下人际关系真的受很大影响,以前一起食堂吃吃饭就可以认识一个小圈子,现在基本只能一个个认识。
这周是假期,因为假期回来就要面临三科的数学补考,所以…尽力而为吧。数学好难啊T^T明天上午约了同学辅导我。
但是手机上瘾还是比较严重,早上起床迷迷糊糊会玩手机费掉一个上午(毫无收获的那种),昨天认认真真学习了5小时,今天也差不多。和过去都专注能力肯定不能比,希望接下来每天的完全专注时间能只增不减。
重在过程,重在过程。挂科不要紧,努力本身也是个有趣的过程。
希望一周后我的专注时间能达到每天8小时。
4月21日晚。
--分割线--
现实是,我平均下来大概每天能认真学习4小时。状态还是会波动。手机还是会上瘾。没有进步,还是暂且把每天5小时的学习时间稳住吧。
下周有3个补考,两个期末考。还有一个和老师的meeting。会非常忙。
其中的一门补考复习的差不多了,剩下两门还没开始看,算上双休还剩4天。瑟瑟发抖。
后天终于能去见心理医生了,本来约在上周五的,被医生咕咕到了这周(他突然要去开会)。从没看过心理医生,比较担心踩雷,略焦虑。(小时候学校的心理老师水平太拉跨了导致我对心理医生的信任很低)大概打算重新开始高功能孤独症的确诊之路。这个话题就和高师无关了。
疫情方面,机票还没开始买,虽然是打算回国的。学期结束后还有一个月的必修实习,估计要飞也得七月中旬了。爷爷微信问我打疫苗的事情,只能回复说法国先从年龄大的开始,还没轮到我。
4月28日晚。
--分割线--
没啥要补充的,只不过是心理医生踩雷了。有点气。下次果断换人!
4月30日。
--分割线--
这周…考完了。emmm喜忧参半吧,不过努力过了。补考给不给过要看缘分了。老师也尽力帮我了,但实力确实有差距。很累。
不记得哪一天了,忘写日期
--分割线--
新学期开始两周了。
暑假回国了6周,虽然其中4周都在隔离,但和父母的相处也让我找回了初心。嗯,我父母是鼓励大师,他们不在意我的成绩,只希望我快乐。所以,我也想通了,我还是以自己快乐为目标吧!
原本打算出发回法前一天顺路去一个医院确诊孤独症的(国内能确诊的地方很少),但刚好重病,就只能安心养病,否则飞机都上不了。又一次约了法国的心理医生,这次约了私人医生,一次要几百欧,可以专业看承认孤独症相关,希望能解决孤独症确诊这个心结,并且能给我的焦虑情况做个评估。缺点就是,约到了10月底。总之就是又贵又难约。
其实之前纠结过要不要休学一年调整状态,顺带自学补补去年落下的课。和系主任,各科老师,实习导师沟通过。最后还是决定,继续就读物理系研一。
开学的时候数学复分析的补考就直接放弃了。因为没有准备好。这样的话,终究双专业只能拿物理单科文凭了。算了,算了。我也不是读数学的料。
这学期几乎所有的课都在线下上课,从疫情角度来说有风险,但从心理来说,治愈了我很多。下课了也可以听到同学的欢声笑语,感觉好多了。
和个人生涯导师商量之下定下了这学期的选课,目标从尽可能学的更多变成了先培养信心。放弃了广相这样我认为自己可能会学的比较吃力的课。完全按照我是否有把握学会来选课。
这样看来,以后很可能会做量子物理的方向,也就是我的导师自己的领域。他告诉我他这个领域并不需要那么多的物理硬课。因此,问题不大。不过考虑到自己并不喜欢量子信息量子计算这种太过于技术性的,总之走过去再说吧。感觉这个方向的好处就是可实验可理论,可应用可抽象。给我更多的选择空间。
概率、对称、相变这三门偏数学的课对我来说相比于去年轻松了很多。看到有的零基础的物理同学很努力的试图理解,而我能轻松跟上进度,想想觉得虽然我没达到数学系本科毕业的要求,但还是学会了不少东西的呢。
对了,这学期给自己的三个目标,也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1.不在床上使用手机。
2.不旷课。就算听不懂也要出场。
3.每周运动三次。
总体来说属于要做到并不是很困难的内容。但一旦做到对我也会有很大帮助。这学期,一课都不能落下!希望能完成蜕变。成为一个合格的物理学生。
9月14日
--分割线--
这不知不觉是开学第六周了。
第五周末尾的时候情绪问题又反复了,还生了一次重病。很痛苦。又翘课了四次。
在那之前都还行。
就有时候会突然觉得压力好大。然后也会特别害怕像去年那样滑坡。状态不好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哪儿都做得不好,然后陷入自责深渊进而形成恶性循环。结果就是在床上空虚躺一上午。
稳住啊!稳住啊!今年有很多朋友都有和他们保持联系。自己感觉这一波再慢慢补回来,只要把落下的课补上就行。
加油。大不了留级!
10月5日
--分割--
下周有几门半学期的课要结课考试了。但我落下了很多课(因为各种身心原因)。这个双休日加油补吧。
前几天去预诊断了孤独症。不出意料地符合相关特质。面对医生意见,我非常的平静。至少他告诉我我没有多虑。
然后也约了下一次的更进一步,更准确的量表。
总之。终于找到懂行的医生了。感动。
感觉状态好了很多。焦虑大幅度减少。
加油。
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