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圓近幾周走弱,扭轉了川普就職典禮後的走強態勢,全球投資者對波濤洶湧的關稅談判以及川普政策將如何重塑全球貿易的不確定性進行博弈。在美中同意暫時互降關稅,引發美元看跌押注逆轉後,僅周一日圓就下跌逾2%,逼近150關口。
如果日圓兌美元跌至180,甚至接近200,那就將跌到金融史教科書中所見的水平——上一次日圓觸及200是在1986年,即《廣場協議》簽署一年後,該協議旨在推動美元兌日圓等主要貨幣貶值。而日圓走強拖累了日本出口導向型經濟,迫使日本出台刺激措施,這又助長了市場泡沫。1990年前後泡沫破裂,導致股市投資者倒退了數十年。
儘管日本基準股指已經回到泡沫破裂前的水平,日圓也跌到了那個時代的水平,但日本經濟自泡沫時期以來幾十年的變化也是讓該國富人不安的原因之一。
日本曾被視為超級經濟大國,其電子產品和汽車出口的成長似乎勢不可擋,但現在卻面臨著人口減少的難題,而且大多數創新都出現在美國和中國等地。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日本國內通膨在大部分時間裡一直處於低位甚至為零,目前該國通膨回升,而其他已開發國家的通膨則在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