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21篇帖子。 字體大小:較小 - 100% (默認)▼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88 20
(轉載知乎)在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就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樓 發表于:2025-5-12 18:47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樓 發表于:2025-5-12 18:48
作者:Shirley学姐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166720/answer/71541302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因为欧洲留学的经历,我身旁有一堆来自欧洲各地的小伙伴们,所以凡是这种问题总是忍不住要邀请他们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属于他们的主观又客观的体验,今天就邀请到了我们的妞妞来分享她在荷兰乌特勒支大学的独特旅程,至于为什么独特,还得往下看哦!




Hi大家好!我是New,来自浙江省的一个小城市。我高中做了件冒险的事情,那就是不顾老师的反对从最好的理科班转到了文科班,为我比较不寻常的求学之路埋下伏笔。高考超了省一本线20几分,但对于想要去上海念书的浙江人来说,这个分数实在是高不成低不就。于是我也填报了台湾高校的志愿,最终顺利被私校Top5的英国语文学系录取。

在台湾上大学的四年里,主修英文之余,我也修习了文化创意产业学分学程。除了练就一口连台湾人都难以分辨的台湾腔以外,也参加了不少活动和实习,认识许多优秀的朋友。德国国际志工,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和国际少年运动会外语志工,文创园区的实习,微博自媒体实习和一个旅行自媒体的实习。这些慢慢积累的活动,无意之间竟成为了我申请荷兰硕士的契机。

要去留学的万千理由

之所以选择留学,一是因为台湾私立大学虽然在台湾排名不错,但回到大陆却不太突出;其二原因是英文专业作为本科背景,只是一个工具,在职场中并没有太大的竞争力。因此希望可以通过一个硕士学位学习更多具体的知识,同时也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有了留学的决心,接下来要想的也是最难的部分:去哪里,读什么。由于家庭条件也仅属于中等水平,学费及生活费便成为了我的第一考量。和爸妈商量觉得,日本或者荷兰的英文授课硕士是不错的选择。日本,私立研究所一学期学费约6-7万人民币,生活费可能较高但也远不及英美;荷兰,大部分硕士学制一年,学费一年约1万5欧元左右,生活费也远低于英美。决定了方向,接下来就是读什么。我的兴趣是偏文化交流,文化艺术管理或者传媒类。但硕士转专业其实是有难度的,除非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或相关实习经历。在经过一番搜索和询问之后,目标锁定在三个学校三个专业:早稻田大学国际交流科

(国際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研究科Graduat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cultural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 荷兰奈梅亨大学创意产业硕士

(MA Creative Industries )和荷兰乌特勒支大学跨文化交流硕士

(MA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来全世界最自由的国家读硕士吧!

在日本和荷兰之间,最后选择了荷兰其实是因为荷兰申请期比较早,在大四上学期结束前就投完申请,2-3月陆续发放结果。而日本3-4月开始申请,6月统一出结果,万一没上,等于当年的申请季已结束就没有别的机会了。当初申请时就想,如果没有收到荷兰的offer再申请日本的。因为最后收到两个荷兰的offer,这边就只介绍为什么选择了荷兰。

荷兰位于欧洲西偏北部,是著名的亚欧大陆桥的欧洲始发点,与德国、比利时接壤。还是欧盟和北约创始国之一,也是申根公约

、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

等国际组织的成员。荷兰以宽容的社会风气而闻名,在对待毒品、性交易和堕胎的法律是全世界最为自由化的。荷兰也是全球第一个同性婚姻与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在2019年全球幸福指数排名中名列第六。虽然官方语言是荷兰语,但95%以上的荷兰人都可以讲很好的英文。除了文字说明看不懂之外,在荷兰留学和生活用英语完全是没有问题的。在荷兰读书并顺利毕业的留学生,都可以在三年内申请为期一年的“求职年”,在这一年中,可以找工作或实习但不需要雇主为你申请工作证,相比英美,这样的工作政策对留学生来说确实是非常好的一个海外工作机会!荷兰的生活费,学校会要求中国学生除了学费之外,先将一年的生活费汇给学校作为财产证明,这一笔费用大约在1万欧元左右,会在开学后取得荷兰银行卡后退还至你的卡里。

来了荷兰之后,不出意外,身边的荷兰人都高的不得了,自行车也是。没有自行车在荷兰就像没有双脚一样,很多时候是不方便的,因此买一辆适合自己身高的自行车是开学前的首要任务哈哈哈!

同样在意料之中的即是荷兰人的英文能力,可以说是接近英语国家的水平,日常交流完全没有问题。在荷兰比较麻烦的是没有移动支付,没办法做到只带一只手机出门,但办了荷兰借记卡之后还是比较方便的。讲了这么多的荷兰的好处,也不得不提一提最难以琢磨的荷兰的天气。荷兰人常常说,一天可以有四个季节的天气,此话真的不假。早上出门还阳光明媚,也许五分钟之后开始刮起了大风,半小时之后下起了磅礴大雨,运气再不好还会遇上冰雹。荷兰人却也还能在雨中骑车,面对中小雨几乎不需要打雨伞。虽然在台北也常常遇到这样的天气,但荷兰的风速有时候简直是台风前夕的级别,最好的建议就是出门前关注天气预报,哪怕只有20%的降雨机率,还是带把伞或穿着防水外套出门吧!

(日常淋雨骑车)

常常有人问我,英国和荷兰哪里好。如果单看城市的话,英国就像是香港,荷兰就像是台北。英国机会很多但节奏快,消费高,生活压力大;而荷兰生活较安逸,消费在欧洲属中偏高但远低于北欧,节奏很慢,但机会较英国来说显得稍微少一点。如果要读商科且家庭条件允许的话,选择英美排名较高的学校或许还不错;但对于文科和一些理工类的专业,荷兰却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当然,荷兰也有不错的商学院!)

<img src="https://pica.zhimg.com/50/v2-2deeaef387a557ae39349a299e252e1b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36" data-rawheight="498" data-original-token="v2-dcb5c2d96954952accca0ef77a2314dc"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x.zhimg.com/50/v2-e0799e9e15655759816a2af59205abce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6" data-original="https://pica.zhimg.com/v2-2deeaef387a557ae39349a299e252e1b_r.jpg?source=1def8aca"/>

Master Ur future

位于荷兰中部的乌特勒支市(Utrecht)是荷兰交通系统上相当重要的枢纽,虽然名列荷兰第四大城,但旧城区仍保留了数百年不变的风光,处处弥漫着一股幽静沉稳的气息。

而创建于1636年的乌特勒支大学(Utrecht University)是荷兰最古老的大学之一。至今为止,乌特勒支大学共培养出12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 15 位斯宾诺莎奖获得者。乌特勒支大学是有“欧洲常春藤

”之称的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成员之一。在2016年NTU大学排名中名列世界第三十六,全荷第一。由于我是属于人文学院,各个教室分散在位于市中心的各种老建筑中,非常有浓郁的欧洲学府感。经济学院比较常在距离市中心校区10分钟的campus上课,理工学科在距离市中心骑车20分钟的科学园区(Science Park)上课和做实验,学校也有市中心和science park两个图书馆,设备齐全,英文资源也很多,还有讨论室,电脑可以租借,也可以预约参加一些workshop作为课余补充。

science park 图书馆


市中心图书馆

UU真的很学术很学术很学术!!一定要强调这一点,经过生命科学和经济学院及文学院的不专业测评,大家都一致觉得UU真的非常重视学术水平,所以刚开学的时候,大家都被震慑到了。阅读写作或是计算量都很大,讲求的是真正理解文献及方法,虽然刚开学的时候一度想要退学因为压力真的很大,但撑过来之后发现,其实前面所学的内容在后面写论文的时候都是非常有用的。所以建议想要申请UU的学弟妹们,一定要好好利用暑假读一些文献 (开学前各系都会寄一个reading list给大家,千万不容小觑,这是血的教训),并且练好自己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班上或是系上的华人真的少得可怜,千万不要想着可以和讲中文的人组队。当然这一切,虽然很难,但撑过来之后你一定会觉得感激UU的高标准严要求!在日后的学习中简直受益匪浅~

一个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兴专业

我选的专业隶属于人文学院(humanity),中文叫做跨文化交流,是一个非常宽泛的研究领域,研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如何以相似和不同的方式进行交流,以及他们如何努力跨文化交流。跨文化交流除了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通俗来说就是如果你和外国人打交道(由于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流。这个新兴专业正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适应这样一个日益发达的跨文化国际交往和人际交往的需要应运而生的。

本科系相关课程有跨文化(商业)咨询,跨文化调解,跨文化企业及沟通等,可以根据你擅长的语言选择track (荷兰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法语和英语等),由于非英文母语,所以我选择的是multilingual track的英文组,在申请的时候所有文书都是用英文写的,之后的课程及论文也是以英文为书面语。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可以是文教类,如在文化交流产业工作,学校国际处或对外汉语教学,翻译(口笔译),外交,也可以是(跨国)商业咨询。

UU的跨文化交流是一年制硕士,一共分为四个Block,每个学期约8-10周,前两个是上课学习理论知识和case study,第三个学期是写论文,第四个学期是实习并写实习研究报告。

第四个学期安排实习其实是我选择UU的跨文化交流最大的原因,因为少有文科类硕士是在一年的学制内还能有实践经验。实习是大家各自申请的,学校会提供一些参考资讯,但主要还是看个人的兴趣和选择。有一些同学也选择了离开荷兰去别的国家实习,所以其实安排上非常灵活,主要是希望大家可以将所学运用在实际工作中,并能初步了解自己未来的求职方向。在荷兰找实习如果不会荷兰语基本不会有太大问题,但如果想投荷兰小企业的话,会荷兰语比较加分。刚开始找实习的时候很多公司都没有回信,最后收到了南航阿姆办事处和一家荷兰文化交流公司的offer,最后选择荷兰的公司实习,因为还是希望可以练英文以及体验不一样的工作模式。在实习期间我的日常工作主要负责荷兰和中国中学生的交流项目,公司很小但氛围很好,大家都可以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非常自由,也让我渐渐找到自己未来的求职方向。 

申请过程介绍

跨文化交流硕士的申请材料:(全部都是英文文件,官网有格式可以下载)

1. 毕业证书(若未毕业可以先请本科学校提供将会毕业的证明)

2. 成绩单

3. 推荐信2封

4. 动机信

5. 研究计划(200字)

6. 本科相关课程简介

7. 本科还未完成的课程清单

8. 语言成绩:雅思(总分至少6.5,写作不低于6分)

托福(总分至少93,小分最低至少为:阅读23/听力22/口说20/写作17)

申请时间:每年的10月1日至次年4月1日

申请流程:

1. 先在Studielink注册账号,选择学校和项目,并完成基本资料申请表格

2. 完成步骤1后会收到来自OSIRIS Online Application的邮件,也就是在这个系统里提交申请资料,也可以在这里查询申请状态

3. 需支付申请费(依每年标准)

4. 中国学生需同时申请Nuffic Certificate(签证用)

根据上面列出的申请细节,我的经验是最晚要在大四上语言成绩达标,然后在大四的寒假前提交申请。Nuffic证书可以在申请学校的同时申请以避开7-8月的签证高峰期。UU比较看重本科课程以及学术能力,所以尽量在相关课程介绍里面提及跨文化的内容,在动机信里展现自己的跨文化经历(这时候国际志工的经验就显得非常突出了)和学术能力。另外,跨文化交流硕士不要求本科是211或者985的学历哦~(现在有没有感觉很有吸引力了?哈哈哈)


在UU读书是非常大的挑战,但一定要相信自己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UU的学术排名在世界上是非常高的,整个乌特勒支,或者说荷兰的环境都很适合个人自由发展。在荷兰的这一年我觉得个人有很大的收获,除了英文能力和学术知识,在三观及批判性思维上,都得到了提升。总之欢迎更多的小伙伴来咨询申请荷兰这边的硕士项目哦,相信你也不会后悔的!!!

谢谢我们妞超详细的介绍,从她的介绍中也能看出来专属于乌特勒支大学学子身上那种严谨,多方面思考思维方式。大家看的过不过瘾?下面 有更详细客观的乌特勒支大学的介绍链接,可以继续看起来呀!

小雪在路上:欧洲留学介绍手册—荷兰乌特勒支大学11 赞同 · 0 评论文章


怎么说呢,还是我一直以来的观点,留学是一种态度,是走向成熟的历练,很少听到因为出国留学而后悔的,却听说太多因为错过留学的机会而遗憾的。只要你敢,只要你想,就有机会,而机会来了,就是你该把握的时候。所以,如果你看到了我们的故事收到了启发,那么加油吧!少年们!向你疯狂热爱的事情冲吧!

如果你还想看到更多关于专业,申请以及生活类的分享,请点个赞看让我看到哦!有什么问题也可以随时留言cue我,也都会尽力回答的!


去荷兰留学,你后悔吗?135 赞同 · 73 评论回答

在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71 赞同 · 10 评论回答

小雪在路上:在比利时留学,感受不一样的精彩62 赞同 · 27 评论文章

小雪在路上:选择欧盟EM项目的7个理由和个人体验82 赞同 · 34 评论文章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3樓 發表于:2025-5-12 18:48
作者:S.Sha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166720/answer/6883002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我介绍之前我先讲一件事情。

有一个叫下XX荷兰的微信公众号,最近一段时间在撰写推荐荷兰名校的文章。第一次推的是阿姆斯特丹大学,看完了我没说话。第二次推的是伊拉斯姆斯大学,我就跟编辑私信说写UU哦。编辑说好呀,他们是根据校友推荐顺序来的,说我是第一个推荐UU的。然后一直写到delft我终于忍不住了,飚了一次。写完UU之后,我说谢谢。编辑说:哈哈哈,希望你们能够推得过代尔夫特。我说:别指望,我们UU人没delft多。

世界排名UU一直跻身前一百,欧洲一直流传荷兰第一的高校。因为阿姆斯特丹的原因uva可能更具名气,第一第二也没什么好争的。关于学校排名,也确实没什么意思,按下不表了。

大学校orientationday的时候,大家都跑到Uithof校区的教学楼参加,那楼后来也成了我的考试楼,期末期中都要去那里考试。学校老同学给新同学发了小册子、U盘、水杯还有书包。上面印有UU的校训,翻译成中文特霸气:法承于天,普照世人。U盘是真的挺好看的,但是头不太牢靠,被我弄丢了,回国之后又发现弄丢了U盘,心里很生气很惋惜。不过书包很丑就是了哈哈哈,最后我也没带回国。

大会上,老师让大家举手示意来自哪大洲,欧洲居多是肯定的了。亚洲只有少少人。

各个学院接下来还有独立的orientation,法学院上课在市区drift,于是我们的开学日就安排在市区的礼堂里。

简而言之,法学院的亚洲人相对较少。economic of law这个系有五个中国人,而我们公法系只有两个人。跟英美等主流国家院校扎推的中国学生人数相比,UU确实是低调到没有很多中国人知晓。

2013年International Student的入学雅思成绩要求只有6.5,但是殊不知中国学生的英语实在太差了(喂说好的中国人学霸梗呢),于是第二年申请据说上调到了7.

我深深认为,是老师们集体反应中国学生挂科率很高,所以学校给提高了要求。

为什么呢?我接下来给你说说。

一学年总共四个block,前三个block是修课,每个block修两门。有国际公法总论

和模拟法庭

必修课,也有人权法和海洋法

等选修课。最后一个block是论文。

看起来仿佛不难阿,比起在本科每个学期多起来的时候要修到七八门课,这个有什么难的呢。

但是作为一个雅思只有6.5的英语渣,简直就是太幼稚了。

大课整个系一起上,老师有好多个,负责不同的部分。小课是老师自己负责,有时候两个老师合作,有时候导师和博士生合作,有时候是导师自己抗。

总论上完没多久,组织了一次期中考试,期间不定期要交作业,作业每次要评分纳入最后成绩考核。海洋法没多久写小论文并且要presentation.最后期末考试。

人权法课下有作业,模拟法庭要写几万字的英文诉状,还要模拟……法庭。

安全法要写合作论文,转型正义和善治要参加讲座和写感受,写论文答辩还要准备考试。

最后要写一万五千字的毕业论文。

课程还是很紧的哦。

海洋法最后我挂科了,结果半个月准备补考,为了不滞留UU我背完了整部海洋法公约去口试补考。

在补考的过程中,长得像罗本的老师说:真的,因为你的英文太weak了,我们担心不能理解你的答案,所以选择口试这个形式。

我说:好的,大王。开始吧。

要读的书,要看的笔记,要理解的法条,卷帙浩繁。

根本不是所谓的混混就能过去。阿真是一把辛酸泪,不说了。

法学院全部课程和经济学院的部分课程一般上课在市区,但是其他系都在爱淘佛和UCU。

就像所有国外大学一样,UUZeist部分并没有明确的校区界限,马路左右都有教学楼,要分辨看有没有UU的太阳标志就明了了。爱淘佛也没有。但UCU有大门,有围墙。

UU人宿舍分布在不同校区的周边,我住在ZEIST,其他住宿区我只去过爱淘佛。UU和一个叫作SSH的公司合作,SSH负责国际学生的住宿。ZEIST是偏远地区,从宿舍到drift我要骑四十分钟单车。上课我就迎着大风骑阿骑,骑到图书馆下面的停车场。

图书馆下面的停车场可不是汽车停车场,是专业的自行车停车场。

我从来没使用过拉下来一条轨道把车弄上去的那个车位,因为我觉得有点太重了。

有时候风雨太大了,可以乘巴士上学。1.47欧一趟。站台有巴士到站电子时刻表。

说到我们学校的图书馆,那可是惊为天人。市区图书馆基调是白色的,而爱淘佛图书馆基调是黑色的。酷到不行。一入学要跟前台办一张图书卡,借书什么的可以到前台刷。自己还书可以去图书馆门口的机器还掉。在网上你可以查询书目,如果图书馆有,我就可以直接去借阅。网站上也可以直接浏览自己的借书记录和还书日期,非常方便。

学习资源相当丰富,你需要担心的只是这么好的资源你根本读不完而已。

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但UU给我的体验很难完全说清楚。

总结一下:严格 认真 自由 痛苦 

额,最后一点是真的,没开玩笑。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4樓 發表于:2025-5-12 18:49

作者:Nemo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166720/answer/9302599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科在读马上毕业。既然有人说了master那我说说本科好了。

专业为Economics and Business Economics

 .

看到这个问题真是欲语泪先流。我们UU终于出现在大知乎里了。

本科的话大概只有经济学,文理学院,还有什么医药学吧是英文授课可能这两年又出新的了。话说现在入学条件越来越严了,本科雅思

就要求7.

研究生还有些中国人,本科真,的,很,少。 我们这一届差不多十几个中国人,全年级大概400多人吧。我们下一届只有五个中国人,下下届,不算交换生

的话,没有中国人。(微笑)

学业真,的,很,重。 不过上课并不多,烦心的是各种project。除此之外,我们一年四个学期,几乎每学期还有期中考试,(可以理解为月考。。。)记得刚刚来的时候听闻UU毕业率40%,最近正好毕业论文选题,发现写毕业论文的只有200人不到的样子。。。= =。 延毕的很多然后很多荷兰人都是自己退了。 但作为中国人,努努力按时毕业还是可以的。不过很心痛啊!虽然UU综排还行但是经济学专排不高啊!然而我们真的真的很苦啊!!!QAQ

不好说性价比,因为学费相对少所以没什么可抱怨的。但很难拿高分。难拿高分就申不到英美好学校只能继续在荷兰读master。。。所以想把UU作为本科跳板的,得好好考虑下。

但整体来说,乌特勒支是个很美的地方。这个学校也教了我很多。本科第三年有很多交换机会,基本任何能想到的国家都有。因为中国人少所以做project跟各个国家的人在一起,能学到很多。

最后附上校训: May the sun of rightness enlighten us..

欢迎大家来!

最后附张自己拍的utrecht城市照。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5樓 發表于:2025-5-12 18:51
作者:小污婆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166720/answer/8774360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泻药,你真的很了解我。
我先占个位置,等我16年fall入学以后再详细回答。
(今天我交完了这个period的一门课的两篇book review,拿到了两周前提交的另一门课的poster成绩,还提交了这门课的Second draft paper。在图书馆里坐着突然想起来了这个问题,忍着澎湃的心情上来回答一下。)

先介绍一下背景好了,本人211非985,目前在uu读Research Master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Science,因为是研究型,所以要读两年。班里17个人,除了另外一个中国女生,一个丹麦女生,一个哥伦比亚男生,剩下都是荷兰人。

最近总是时常会想起去年这会儿,还在国内,过得浑浑噩噩考着雅思,准备着research master的面试,不知道等着自己的是什么。过年拿到了offer和scholarship的时候正在重庆吃着火锅,再后来半年真的叫玩了个美,毕业论文一下子就水过了还拿了优秀,开开心心追了当时考雅思欠下的所有美剧,整个暑假都把西安吃了个遍。两个月前在西安看了最后一次日落,来到了uu。
说实话,如果真有一个问题叫 在乌特勒支生活是什么样的体验,我可能不会回答,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不!知!道!我就只知道在uu读书的体验,大部分我都在家-学校-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生活着。

我不想过分渲染我们这个program的辛苦程度,只简单呈现一下数据:
这个block两门课,一共15ects。每节课每周上一次,一次4个小时。
每门课每周读一本书,一本书在200页以上的厚度。也就是一周7天,共快500页。500页是什么概念呢,我的做法是:一小时读10页,一天保证有效学习至少8小时,一天就是80页,一周至少保证学习5天以上,就可以保证400页内容了。(至于一小时10页书,考雅思三篇阅读以做题为目的用时一小时,现在不但要提速还要以理解为目的)
书单如下: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C. Wright Mill
If Mayors Ruled the World : Dysfunctional Nations, Rising Cities Benjamin R. Barber
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Karl Popper
Making Social Science Matter Bent Flyvbjerg
Reforms at Risk Patashnik, Eric M.
Seeing Like a State : How Certain Schemes to Improve the Human Condition Have Failed James C. Scott

当时我身边人问我最多的问题就是,这么多书简单读一下就行了,为什么要都读呢?这就涉及到我们这两门课的上课形式了。简单介绍一门,另一门类似:

全班分为5个group,每个group每周扮演以下角色: chair, author, criticism, writing exercise, feedback.比方说我第一周是author第二周就是criticism…每个角色的任务是什么呢?每节课就是一个debate,chair组主持,第一环节author和criticis进行debate,第二环节writing exercise加入debate。全场结束feedback进行点评。简单来说,每个人都要发言,都要参与到这个形式中,也就是说,如果我不好好读书,这节课我一句话都可能插不上,而平时表现是计入最后成绩的。(除非我可以顶着给中国人丢脸的压力去跑龙套)


在uu最大的体验就是学生在每节课的参与度真的太高了,基本不可能水过去。教授一节课说的话还没我多,大多数时间都在靠自己探索研究发现。教授真的就只是引导性的提供以下思路,其余的就靠个人学习能力了,

这是最开始的一个月,然后到了期中考前,我们有一门课的assignment是已经读了的三本书的conference poster。也就是说我学个文科,还要会做设计。

那段时间我不但要保证基础的每天阅读时间,还要抽时间出来做poster。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把自己的生物钟调整为晚上11点睡早上5点起。(对女生来说熬夜既不要脸还不要命啊)。适应以后觉得早起的效率要远远高于熬夜。

最近呢,基本结课了。就剩一篇15页以上的final paper和两本书的review。感觉竟然轻松了很多,但是写paper也挺痛苦就不多说了。毕竟这一条所有出国留学的都懂。

昨天uu的17年新生群里有个小朋友说看似乎15ects=400个小时学习。虽然不太确定这是不是官方数据,但是对我个人而言,的确是这样的。这学期15ects拿的我几乎快吐血,而且成绩还不算好。

我记得读popper那本书里量子力学的时候自己哭过,我也记得在图书馆赶ddl的时候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连水都不喝,记得最开始不适应这个强度的学习的时候跟男朋友分了手可是我甚至忙的都没工夫伤心,记得教授对于我一点点进步的夸奖,记得同学每次贴心的为了解释和帮助。

最高赞的学姐写的最后两个字:痛苦。我只想说,没错。(她和我室友读的同一个专业,法学的苦我也懂)

每天骑车回家路上看着月亮都很想家,因为辛苦到自己已经觉得快要崩溃了。(我另一个小伙伴跟我说,她已经学到骑车出门都想被车轧过去的地步了)可是我还是要灌一个鸡汤,现在这样清心寡欲的生活,真的让我在短短两个月成长了很多,这个体验我无法言语描述,但是我一点都不后悔。可以说我觉得来uu读RESMA是我做出的最棒的一个决定。我最大的心得就是,你的潜能是无限的,uu就是一个完全帮助你发掘潜力的地方。没有你做不到的,只有你不想去争取的,在以前我是不能完全理解这句话的。

另外一点就是,因为毕竟不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生活起来也许没有那么方便,超市啊银行啥的都是荷兰语。授课也是英语没有问题,可是如果没有国际生在跟前,大家还是倾向用母语交流的,这个在我们的课后小组讨论有遇到过,不过荷兰同学都很nice我到了就会自然切换成英语。总的来说,荷兰人的英语普及度和使用能力真的不愧是欧陆最强。

从单纯的学习角度来概括一下:

每个院系有自己的独立的学院楼,分布在Utrecht不同的地方。

图书馆的餐厅吃的是猪食。

打印机很好用,一张单面0.03eur, 双面0.05eur(我的每本书都是印出来的,那个阅读节奏实在买不起了,实在网上找不到资源的我选择某宝,马云爸爸强上天)

网络使用无限制,eduroam

全欧洲通用,目前下载的电影啥的没被禁过(下载有个卵用又没时间看= =)。

市中心图书馆座位比较少,考试月需要抢,听说Uithof

座位多,离我家有点远没去过。

平常图书馆8点开到晚上10点半,考试月延长到凌晨1点。(特别不爽,干嘛不直接开通宵简直是逼人熬夜)

可以随便借书,网上预约借书比较方便,就不用专门去找书了,会有工作人员专门把你约的书放在一个架子上,去找自己名字就可以了。

图书馆停车很方便,楼上学姐说太重的二层停车架我用过,哈哈可能我壮如牛吧,实在没有地方停的时候只能扛上去了。

(这一部分的体验我还会在日后一边体验一边补充的)

我在微博发过一段话,来uu以前我出国的小伙伴每天都在蓝天白云的玩耍,我说他们那才叫出国留学,我就叫出国搬砖。我不见天日在图书馆读书,几乎没有社交。学习真的是一件孤独寂寞的事情,等你来了uu对这句话可能会有更特别的理解。

长夜漫漫,这毕竟才两个月,未来还有五个block等着自己,和一篇要写半年的毕业thesis。这个答案我会认真回答到毕业的!


(最后放两张最近的乌村吧,拍照和做饭是我仅剩的自娱自乐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6樓 發表于:2025-5-12 18:52

作者:劉阳河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166720/answer/61409441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说下PhD交换吧

当时是去3个月,也是另外一所非国内高校,交换到UU

做科研的话,和上面这些ba/master痛苦的确是没啥一样的。。每天都过得很美滋滋。。压力也不大。。。

因为一个是我目标就是发个paper,时间自己掌握。另外我已经有个详细的study plan才来的,还是挺可行的一个计划。

时间的话,我是每天早8点起,晚10-11点睡。标准的养老生活作息。。

大概8点30到办公室,工作到12点。1点半工作到6点,回家做/吃饭,晚上8点工作到10点左右。

以上就是学习的所有内容。。


下面是生活方面

先说上下学住行方面,UU大部分学生都住在学校周围5公里范围内,最多一般也就10公里。所以骑车是主要的上下学工具。起码我所在的时候,没见过学校范围内丢车的,还算不错。

荷兰骑行很舒服,utrecht尤其舒服,自行车道路优先级最高,红绿灯只要没车都能过。我每天10多分钟就能骑行5公里多,一身大棉袄加26女车。。。均速达到20超级轻松。(当然,第一周差点没累死。。20分钟都骑不到),这在国内是不敢想的速度。。国内我可以35,但是那都是穿着骑行服还骑着fitting合适的变速车。。。

荷兰骑车不怕你均速低,只怕你红绿灯停的多,重新起步真的太浪费体力了。。毕竟车不行。。以尽量选一条没红绿灯的,保持就好。

荷兰车大多都是国内那种26或者28的车,车比较一般,没啥人公路和山地,都是最简单的那种车。

但是车况大部分不错。毕竟这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大学bus站也算方便,不过那个到达时间,看看就好。。一般用9292,但是很不准确。。尤其是高峰期,我个人一般是高峰期提前5分钟到,早上提前3分钟到,比较合适。还有就是千万别坐反了。。

荷兰有种公交,是到站后,停5分钟,自动换牌子,之后再走。所以看到你的车,没到你要去的地方就停,别慌。。看看方向对不对,对的话就等着就行。



之后是吃,国人应该是最关心的

UU的话,食堂主要是医院那个比较大,大概是有10-20种面包,2种汤(超级好喝。。绝对不是国内那种糊弄事的汤)2-3种其余主食,10个左右的肉菜,10多种沙拉,以及各种奶制品等等(我从来不碰,所以不是很了解)

吃饭的话,一顿饭我饭量应该算比较大(每天疯狂骑车,晚上还经常要骑着去别的地方)一般要吃6-8欧。一顿饭1000+大卡左右热量吧。

作为参考,600-1000大卡热量的汉堡的话,这边大概是4-5欧一个。


主要食堂的话,东面校区的几乎所有人都是来这边吃。味道的话

面包我基本天天可颂,的确是好吃而且百吃不腻的东西。。不过这边难以吃到热的,所以和面包店还是比不了,但是当主食没问题

热狗的面包,这边做法以煎烤为主,就会导致非常硬。。个人是不爱吃

墨西哥的wrap类,都是凉的,不过味道还可以。

其余就是各种土豆类制品。。不敢吃太多碳水,所以基本上不碰。。而且馋了吃一次。

荷兰一般都是蛋黄酱mayo,不吃番茄酱,不过都是收费的。

汤上面说了,都超级好喝。。每天简直就是为了汤活。。各种胡椒,酸甜咸都非常丰富,里面配料十足。。

肉的话都是大肉。。按快收费。味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块3.1欧元。

蔬菜按盘收费,你要是爱吃可以吃一盘也就1欧,这个挺不错的,但是味道都是水煮的,怕缺Na的话,晚上回家自己做饭多加盐吧。。(不过别的味道都重,应该不会缺)

沙拉是分3个盒子,1-3刀不等。自己随便装。不过我不太喜欢吃这边的沙拉,切得都太细了,还不如去超市晚上回去自己做。

还一个就是越南菜,在bus station往西走一点,太甜,个人不是很喜欢。。因为我室友以前是越南人,吃他们正宗越南菜都是偏鲜和咸多,用骨头汤熬制的底去做PHO,但是这里感觉就是汤加了一堆甜的调料。。价格也不便宜,7-8欧吧

别的就是图书馆下面,有相对比较多吃饭的,但是相对来说主要是这边的三明治但是是国内的汉堡那种,价格会便宜一些,3-4欧。以前还有土耳其烤肉,不过最近据说没了。

其他就是各个楼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吃饭的,但是种类都偏少,你可以自己选择。不过PhD大部分都是自己带饭,所以吃的就不多了。


一些其余的

UU最有意思的,还是这边的建筑。大家可以上网自己去看看,我也算去过不少大学了,加拿大,美国,英国,国内,香港,法国,等等

这里是我去过的,建筑最现代化的一个,大量利用了不水平,大悬挑,弧形等等的造型,而且看着不少还是受力的。。第一天来这边我简直震惊了。。我是在做梦嘛?这些建筑简直就和漫画一样。。哦不,应该是漫画就和这些建筑一样。。

之前去新加坡已经挺吓人的了,据说是因为不用计算抗震而只要考虑风荷载就行。。

不知道他们抗震怎么算的。。而且大学旁边就是里德费尔德之家,走路/骑车/坐车过去都非常方便。。随时可以瞻仰大师的作品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7樓 發表于:2025-5-12 18:52

作者:航一天沢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166720/answer/171150650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属于de uithof 校区

因为目光短浅所以成功的没有延毕。

没有去Nioz实习,也没有去其他大学/研究所做guided research,就在自己学校甚至同一个课题组里蹲着了。选好导师和喜欢的项目真的很重要,直接关系到博士的研究方向……当然不读博就影响不大,但导师不好还是会影响你半年-一年论文时期的心情。

班里一半以上的同学都不是荷兰人,但课间听到的还是荷兰语多(包括同学去找教授问问题的时候)。十分后悔没有多和同学聚几次会,我的同学们真的每一位都非常非常好,温柔又善良。教学楼里免费咖啡海星,就是hot chocolate有点忒甜了,学会了喝茶加两格糖dddd。科学园的几个食堂都挺好吃,当然大部分中国同学的观点是宁愿自己带饭也不想吃食堂的面包:)EDUC食堂的vegetarian panini可真针不戳!但我永远爱VMB的食堂!

感觉研究生第二年几乎每天都很开心,有空就去逛博物馆(我爱博物馆卡),没空就在家宅着(我爱studio)。时不时还可以约上朋友下河划个船去国家公园蹬个车。除了疫情期间宅家过久,楼上楼下的噪音增多导致失眠脱发。

两年多几乎没遇到过不会说英语的人,导致每次说荷兰语稍微有点卡壳对方就立马切换成英语。坐公交,逛商场,买菜(超市、open market)沟通都很简单当然也有热心的服务员微笑不语并用鼓励的目光期盼你能想起来就在嘴边的荷兰语。

去周围国家都很方便,大巴,火车,飞机,说走就走(疫情之前)。赶在25岁之前赶紧拿着居住证把免费的博物馆都刷过!

现在想想还是觉得UU真好,当初选择UU是正确的,不然可能会去Wagningen养鱼……

以上仅代表个人看法 不能代表所有学院的就读体验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8樓 發表于:2025-5-12 18:54

某匿名用户:


入学半年 硕士 两年制研究型

国际化真的是做的不好的地方 想来这里提升英语的同学最好还是去阿姆读书或者去英语国家

专业水平没话说,研究水平分教授分学院分研究所。

中国胃来了记得做饭。欧洲食物不敢评价(不是国内吃的那种西餐)

怎么说呢,适合想留在欧洲的人来读(留在这边读博或者工作)

想回国的还是去国际化水平高的地方吧。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9樓 發表于:2025-5-12 18:54

虽然还没有去UU 看着学姐学长们的经验帖 更加期待即将到来的全新生活 虽然内心更多的是忐忑…

[ 嘿哈 ] 还没有找到组织的小伙伴们快来这里~ 

大家可以微博搜索“荷兰乌特勒支大学”或微信公众号“荷兰乌特勒支大学”,获取更多信息。

2017年秋季入学的本、硕、博新生同学们快来加入“乌特勒支大学2017微信新生群”吧。不过为了防止群二维码被僵尸号、营销号滥扫滥用的情况,请大家先加新生群群主为好友,群主会定期拉大家进群。群主微信号:utrecht_dream。

如果你有意向申请UU也可以加上述微信,我们有一个专门供大家交流申请经验的微信群。

期待在UU相遇!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166720/answer/14918081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0樓 發表于:2025-5-12 18:56

某匿名用户:


少有的本科

中国人真的很少,学习真的累,生活真的单调,城市学校美美美~大二去香港交换了一下,简直爽翻天啊!

毕业留在荷兰找到好工作非常容易,回国就要考虑一下了,校友资源太少。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1樓 發表于:2025-5-12 19:06

正值期末周,下午刚考完一门试,当场得知成绩愤愤郁郁之时来答一波。

我好气啊,我本以为我准备得差不多了,上了考场,得嘞,我还差得远,有的题目MD这个东西上课提到过吗??考完当场出成绩,捞了个及格。

刚捞个及格??国内期末周 刷1夜,第二天90;搁这儿,每周都有作业,期末刷个2天1夜,第二天幸运地捞个及格...

怒而把楼上“操着卖白粉的心,赚着卖白菜的GPA”回答狠狠地赞了下。

我明儿还要交论文,深夜奋战中,交完就是周末,过完周末就要无缝衔接下一个Block。等我缓过这阵,我再来补充别的。我还是好气...



作者:月亮与婵娟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166720/answer/221918540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2樓 發表于:2025-5-12 19:07

操卖白粉的心,赚卖白菜的GPA。

(祝学弟学妹们学业顺利,前程似锦。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166720/answer/12126048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3樓 發表于:2025-5-12 19:10

果然UU几乎没什么中国人,连知乎上的信息都少的可怜。。。。

本人19fall入学,读的是一个硕士项目,比较奇葩,叫做science and business management,不知道有没有前辈读过或者有认识的人读过或者听说过这个专业的。。。。

我是在UU官网找到的这个项目,感觉介绍的还比较详细。招收的都是本科学数理化生计算机的学生,然而这个专业更像一个mini MBA而且强制性半年实习。看了一下介绍,之前的毕业生大多在Mckinsey,Boston,Accenture一类的咨询公司,还有在金融机构和FMCG做marketing的(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感觉还不错,然而我翻遍了Facebook,Linkedin甚至Quora也没找见一个读过这个项目的中国人。。。。(这个项目学费超贵,一年近20000欧)心里发慌

本科985化学大坑,还在某珠峰计划实验班,然鹅真心对科研无感。。。所以报了这个项目,未来希望留在欧洲(有德语荷兰语基础,还在学习),希望有前辈答疑解惑~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166720/answer/65231091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4樓 發表于:2025-5-12 19:42

辞达:


占坑。2019fall入读隶属人文大类下的research master,看自己能不能撑到2021年毕业吧。希望顺利毕业,别延毕!非欧盟学生咱真的掏不起学费。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5樓 發表于:2025-5-12 22:46

某匿名用户:


泻药!是个好学校!但是却有一种本科生的水平,正教授的心气!

申请研究生:拿到康奈尔,杜克,NYU的录取 - 托福110+

却莫名其妙的UU给拒了

真是奇葩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6樓 發表于:2025-5-12 22:47

某匿名用户:


泻药!是个好学校!但是却有一种本科生的水平,正教授的心气!

申请研究生:拿到康奈尔,杜克,NYU的录取 - 托福110+

却莫名其妙的UU给拒了

真是奇葩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7樓 發表于:2025-5-12 23:08

曾经的梦校之一。

大二时想从国内退学去UU重读本科,被家人以“没听说过,怀疑是野鸡”为理由拒绝(不知道该说什么)。硕士就读的专业UU世界排名在前十之内,希望博士能有机会去UU求学(如果我能受得了荷兰的纬度)。先占个坑,未来如果能够实现愿望再取匿。

利益相关:本科国内985,硕士澳洲八大。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166720/answer/96528089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8樓 發表于:2025-5-12 23:08

哈哈哈哈本人:


金融master入学1个月体验,累累累,做不完的作业看不完的书。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9樓 發表于:2025-5-12 23:08

SummerK:


占坑

已收offer 18年秋季入学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0樓 發表于:2025-5-12 23:08

Esinheim:


2021Fall Research Master

希望能找到组织……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1樓 發表于:2025-5-12 23:09
更多回答請見原問答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166720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88 回複數:20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5-5-12 23:09
 
©2010-2025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