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36篇帖子。 字體大小:較小 - 100% (默認)▼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43 35
(轉載知乎)2024年,在中国内地做博士后,可能的结局是怎样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樓 發表于:2025-4-23 17:41

国内较好学校的博士后经历对今后就业、评职称有用吗,发展作用如何?谢谢各位!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樓 發表于:2025-4-23 17:42

作者:fakewhatever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2909830/answer/308505691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人在中国大陆做博后,整体上是中下策,具体原因有如下:



在大陆博后,即使你是海外念的博士学位,即使你手里有几篇领域top期刊,手里有几个省部级甚至博新计划,你出站后很可能很多学校(211级别)只能给你讲师。因为特聘通道基本上是为海外博后开放的,有限的特聘一般也是海外博士。其次这种特聘是校聘,本质上是讲师,这一点与海外回来的严重不同,他们的特聘一般是有高级职称的评书的
在大陆做博后,学校基本会要求博士毕业后3年内的才能能进站,也就是你顶多做两轮博后或者一轮博后延期一年。这一点与民族整体的文化价值观不符,属于不该存在的中国特色奇葩要求。因为这条规则,你的博后单位和团队的选择非常重要,因为你的博后很可能就一次机会
985和顶尖211招聘年轻人基本要求有3年连续的海外经历,也就是有能力去评海外优青。如果你是大陆的博士毕业,如果你不是在你想要入职的高校做博后,那么很可能你将来入职只能找普通211及以下的高校
这几年学术通货膨胀,在大陆单位和海外单位是一样的,都很夸张。大部分国内老板会挽留你留校博后,如果你是留在你博士团队做的博后的话,如果你博士项目做不出领域top期刊,很可能你博后也做不出。从这个维度上来说,出国可能不伤你博士导师感情一些,否则的话,极其容易伤感情
在大陆做博后,目前很多单位开的工资可以达到30+,当然985和一些好的所里可能还是20+; 整体上来说,大陆的博后待遇基本优于或不次于海外单位。所以如果你是一个纯粹的人

如果你是已经在或者即将选择在大陆做博后的年轻人,那么我会劝你摆正心态,博后规划分3种:(ii) 争取留校;(ii) 成果和项目为主,不追求留校;(iii) 纯过渡性质,出站之后准备躺平

情况(i)争取留校:

大部分有博后工作站的高校或研究所都有留校通道,每个学校不一样,每换一个校长以及学术通货膨胀等都会改变具体留校规则。所以,进站之前或进站后,你可以联系学院负责人事的老师,她熟悉当年度最准确的博后留校标准。举一个例子:上海非985,目前博后留校没有讲师通道,必须要直接评上副研才能留校。评上副研理工科至少需要两个省部级及以上项目+博士毕业之后很多篇(如8篇)一作或通讯论文。所以很多人会为了项目或论文而延期出站。论文好搞,因为团队leader总会愿意帮你,但是项目只能靠自己,因为大部分博导自己也缺项目。最后,你懂的,你最多延期一年,代价是你失去了第二站博后的机会。

情况(ii) 成果和项目为主,不追求留校:

如果你博士项目做不出领域top期刊,强烈建议你去985平台的顶尖研究团队。这些团队能够动用的资源,基本能接近一个中上水平211学校的一个系的资源。当然,这些团队很可能有10个左右的博后….

情况(iii) 纯过渡性质,出站之后准备躺平:

你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城市好点,然后尽可能高的工资。很多学校的博后待遇是你的合作导师的经费定的,如果你导愿意给你提供超过学校要求的最低基础工资,那么学校很可能会一比一配套,于是你的工资可以达到30+。当然部分人选择留博士团队做博后,你的导师可能还是把你当作博士生,只给你博士生的补助,这样你的综合待遇就是20+。


一些经验,眼界不高,不一定有参考价值,求不喜勿喷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3樓 發表于:2025-4-23 17:42

作者:湘南海鸥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2909830/answer/328294653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现在科研环境和以前不一样了,要以前,肯定是出国,国内做不出什么工作。但现在国内科研环境也不错了,尤其是一些985中科院水平环境比日本澳洲和欧洲小国好多了,高质量的科研产出也世界前几名了。中国科研方面比美国还是有大差距,但不见得比日本欧洲差,尤其是近几年美国收割了欧洲和日本,那边经济不大行了,未来恐怕也难逃美国影响。对于没成果的普通博士,出国选择余地不多,很多只能去国外垃圾课题组,我的观点不如在国内找个好地方

现在好点的单位招人才,也没那么看海外经历了,主要还是看科研成果,像以前那种空有个海外博后经历但啥成果没有还能找到教职的时代不存在了。国家的人才项目也对国内评选更公平了,不管是海外优青还是国内优青,对文章要求和待遇都差不多了。

国内博后一定要选好平台(公共仪器平台都没有的垃圾地方看都别看),大牛老板(四青起步,往下的看也别看),一线学校(双一流是底线,往下的广告点都不要点),发达城市(普通博士工资税前30万很普遍,出成果奖励另算)。

国内博后的优势是早抱大腿,早适应科研环境,现在去美国博后想留在美国也不容易了,大部分还是要回国的,回国从头开始,终归需要有大佬支持的,单打独斗很难做大做强,现在国内也卷,没点人脉回国很难生存,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是空有学术能力就行的。如果在国内大佬手下博后,出了成果大佬也很开心,出站工作这一路会助你顺很多,相当于博后期间就建立了人脉。国内找大佬博后的位置还挺好找的,很多院士课题组都没那么难进,要是在海外就没那么容易了,美国院士课题组没一流的成果很难进的。国内打听消息也方便,课题组坑不坑,你坐个高铁直接去实验室里问问,总能问出个蛛丝马迹和暗示。国内博后缺点是国内垃圾学校多,而且很会忽悠,容易被骗进垃圾地方,垃圾地方不止科研效率极低,待遇也是假的。所以再次提醒大家,垃圾学校不要去,垃圾老板不要选,不要信什么出站能留校,师资博后都是骗人的,现在都流行非升即走了,老板都是六年签合同的,谁能保证你能留校。

国外的优势是学术平台更好出成果更容易,能更快的出成果人才引进回国,直接有地方有职称有学生,如果能35岁左右回来拿到海外优青,那就是年轻有为衣食无优。国外的科研环境也简单,没国内一些垃圾学校的各种手续,今天买东西明天就到货了,科研效率高。国外合作环境好,大项目要不同领域合作,国内找人合作太复杂,又是抢第一单位又是效率低不认真做之类的,找人合作耗费心神。文章也容易投,例如美国的期刊编辑经常开会认识美国的pi,国外也是人情世故,熟人发文章就是容易些。国外有很多世界顶尖大牛,尤其是美国集中了世界顶尖人才,能去这种课题组经历过眼界会开阔很多。因此要出国的原则是要选学术平台比国内好很多的地方,选择国外大佬。不要去和国内水平差不多的,不要选择国外不知名没成果的导师,不要为了出国而出国,出国的目的就是要做出世界一流成果,见识世界一流水平,你们看看最近几年回来的海外优青,基本都是出自国外大佬实验室,很少有从小实验室回来的。出国的缺点就是如果没成果回国更难,还不如本土的好歹有些人脉好找工作,大家可以自行搜索下美国有很多“千老”,大家看得到人才引进回来的,却没看到更多的是千老,如今国内形势不同了,不是空有个经历就能回来的,尤其是没成果的垃圾实验室出来的博后,回来挺难的。国外有很多坑人的地方,在国外打听消息也困难,不小心进了大坑人生地不熟跳出来也难,这里要提醒大家,去海外要擦亮眼睛,即便是美国的顶尖大学里大坑课题组也非常多,轻则浪费时间,重则抑郁损失健康。尤其对于没成果的普通博士,出国想找大牛老板挺困难的,于是好多人就出国去了垃圾实验室,这种情况我是建议不如在国内找个好点的。此外,国外做的好,回国后反而失败的也不在少数,在国外做的好,可能是老板比较牛有影响力,国外做博后科研环境很单纯,国外投文章容易。回国后单打独斗,没有大佬支撑,不适应国内规则,自己当老板杂事多,也挺艰难的。当老板和当博后差别非常大,国内在大佬手下博后变成老板的能更好适应,跟着大佬能很快学习当老板的规则,自己独立后,相当于有了新手老板保护期。

此外,我个人,仅仅凭个人见过的环境,认为,恐怕只有美国值得去,出成果概率是最大的。强烈不推荐去澳洲和欧洲小国博后,那边工作节奏慢,生活是真幸福,但就是出成果太慢了,如果你想定居在那可以去,如果你还想回来万万不能去,去了那就根本就适应不了国内的卷了,别说高校了,连企业都难进。我个人也不建议去日本,日本明显在走下坡路了,我是相信不远中国在成果转化方面会赶超日本的,现在去日本等几年博后回来可能发现在国内已经没优势了。英国也在下坡,但底子厚,还是可以去的。还有,如果在美国不慎变成了千老,我是建议是在美国拿绿卡然后去工业,不要回来了,国内太卷了,大龄无成果的回来很难生存。

最后,如果不是对科研有兴趣,哪的博后都不建议去,不管国内国外,博后都很卷的,博后就是用时间换成果,换不来成果就老了,谁还要呀,现在年轻人这么多

————————

补充判断垃圾学校的小贴士:

1. 该机构科研琐事多不多,例如有些单位,买个试剂审批手续一大堆,甚至还有专门验货的行政人员,我听到都震惊了,这种地方有什么精力做科研。相比中科院和一些985科研手续非常精简,一切为科研效率服务,这种才是做科研的地方。

2.如果每年入站手续办理就固定的那么几个时间点,这种学校也不要去,说明博后少,中科院博后入站都是随时的没有固定时间。

3.无纸化线上办理手续的发达程度。手续大量需要人工纸质材料手签字的地方,科研效率也很低。现在好多一线985都线上办理手续了,签字可用电子签,入站离校基本都是先走线上程序,最后完成了交原件即可,这种地方的科研效率往往很高。

4.越是好学校博后出站越没要求,不需要文章不需要基金,不用退工资。越是垃圾学校出站要求越多,因此凡是那些出站要求苛刻的地方看都不要看,就是个大坑,万不要去这种垃圾地方,待遇多半是假的,人财两空。

5.博后一定要以出科研成果为目的,万万不要轻信留校谎言,凡是以留校为首要吸引博后方式的学校都不值得去。大家自行搜索下,甚至有个985都用过这套路

6.招聘广告上不敢写最低工资多少的多半是坑,什么最高可达多少多少都是骗人的,搞不好是底薪5万,科研奖励25万,专坑小朋友

7.以上tips都是参考,最准的还是亲自去看看,和课题组的学生聊聊,都是中国人,有啥不好意思问的

———————

2024年底补充

今年是可能是企业就业不太行,国内高校博后数量暴涨,博后更卷了,所以一定要想清楚,对学术没兴趣的不要盲目博后,容易耽误自己的青春,不如早点去企业赚钱,或者考公。高校做学术也很卷的,压力不比企业小,没兴趣走不远的

———————

2025年初补充

美国川普上台砍了美国经费,这样一来,美国的一般课题组都不建议去了,不如在国内找大牛。但美国的好课题组一直都是很有钱的,是值得去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4樓 發表于:2025-4-23 17:42

作者:零下一度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2909830/answer/355912498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可能的结局取决于你的论文和合作导师,我说自己见过的几个例子,你衡量一下:

A本科双非,大连理工博士毕业,进入浙大院士组做博后,论文发表4A3B,21年出站去了华南理工做副教授。

B本科211,东北大学博士毕业,进入浙大院士组做博后,论文发表3A3B,22年出站去了东南大学做副研究员。

C本科211,中科大博士毕业,在杰青大老板组里做博后,论文发表3A4B,拿到青基但是留科失败,出站去了合工大做助理教授,需要拿到面上才能竞聘副教授。

D本科985,上海交大博士毕业,在某国重实验室做博后。该实验室人员众多,虽然大老板是院士但属于挂名,几乎没见过面更不可能给推荐。论文发表3A4B,23年出站后屡次求职未果,最终在上交老板的帮忙下去了上海理工做讲师。

E本科211,中南大学院士组博士毕业,在本组做博后拿到博新计划,论文发表4A6B,22年出站后留中南大学做助理教授,两年内拿到青基后升任副教授。

F本科双非,华科杰青组博士毕业,去海外博后三年,论文发表8A6B,23年拿到海外优青后回华科直接任教授,加入杰青老板组。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到,在国内做博后的上限也可以很高(入职985),但前提一定得是院士杰青组且论文发表出色;在国外做博后的下限会高一些,若论文出色的话上限极高,例如拿到海优项目在清北华五以外的985都能任教授。即使论文不出色,还可以凭借海外的博后经历找海外排名在QS100至400的高校入职,顺带润出去,这是在国内做博后不具备的优势(狗头)。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5樓 發表于:2025-4-23 17:42

路兔子:


现在不大行了,临时工性质日益凸显。我北理工做的博士后,目前正准备出站,浪费了三年时间,没钱也没有任何资源。当初不顾导师劝阻被骗来北理工,后悔也没用了。顺便说一句,出站的文章还是求博士导师让做的实验。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6樓 發表于:2025-4-23 17:42

如果国内老板是院士,长江,杰青,优青等大佬,可以在国内做博后,干得好可以留下,大佬也可以推荐就业。否则,不推荐在国内做博后,1.没有海外经历,虽然现在海外经历不是必要了,但是申请国家,省级人才帽子还是有优势。2.国内博后手续比较繁琐,入站,中期考核,出站答辩都是必要的,老板不爽可以卡你。3.时间固定,必须干满至少一站博后(2-3年)才给出站证明,有些学校甚至必须做两站博后,退站没有博后出站证明,甚至要退回大部分福利和待遇。在海外博后是一份很普通的工作,拿到offer随时来,想走随时走。




作者:追风筝的人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2909830/answer/308640863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7樓 發表于:2025-4-23 17:43

性别?婚否?年龄上看,你还有赌一把大招的机会(博后发大文章)。

归根结底是就业,就业无怪乎是钱,职称,编制(稳定性),发展。四个能占一个就可以考虑,两个及以上就不用犹豫。清华博后只能押宝大文章,也就是发展,不过几率多大,要你自己权衡。

一本看起来平台也可以,也算占了发展,如果剩下三个,比如给你副高,或者编制,或者钱很多(年薪,不说安家费那些虚东西)。建议一本。



作者:嗯好的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2909830/answer/129923529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8樓 發表于:2025-4-23 17:43

作者:春耒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2909830/answer/355787753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5年更新,普通人不要在国内做博后!

周围见过所有的博后,都是在没完没了的写项目,有的人一年写了10个本子,一个都中不了。

但是完全没有时间去搞科研。

如果有人想在博后期间提升自己的科研,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博后就是个写手,课题组不会给你时间和钱去安心做科研的。博后的工资大部分政府补贴的,课题组一年就出5-6W,所以很多课题组完全就是没什么钱,招博后来写本子。

耽误这两年对后续职业生涯很不利。做博后之前一定要考察好,发现有坑,没有好的课题,就赶紧撤吧。



过来人建议,

不要在国内博后,我这两年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

1,工资,美加澳工资均高于国内,深圳现在就30W打包。医院可能会高点

2,科研水平,你查下nature index, NCS 或10分以上期刊,美国发文量基本是中国的3倍左右。这是2023年的情况。如果学术上还有追求,想出好文章,美国好文章的概率会好一些。

3,拿帽子优势大点。科研界还是那样,外来和尚好念经。国外有两篇大子刊,海优帽子基本就稳了,回来直接正高,干嘛还要在国内卷博后?

3,其实跟第2条类似,这几年看遍本领域的好文章,基本通讯就那么几个人,老外通讯认可度高很多,有10分的差距。说明国外文章还是好发些

4,国内如果进不了院士、杰青组,就不要去了。没资源,没条件,没经费浪费时间

5,如果有家庭具体情况,也可考虑国内,毕竟要生活。

综上,为了学术,或者帽子,亦或者工资、海外经历,还是推荐国外博后,国内瞎卷没啥意义。

不要动不动过分自信、听其他人说东升西降,国外也没有余粮之类的,海外经历还是重要的。很多人才项目还是看海外经历的

以上均为个人摸爬滚打后的想法,别杠,杠就是你对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9樓 發表于:2025-4-23 17:43

作者:圆辰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2909830/answer/329141469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无论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做博士后,对求职和评职称之类有用的,都是研究成果。现在都 2023 年了,谁还稀罕“在国外留过学”这样的称谓?周围也确实有一些在国内做博士后,并在 985高校或中科院研究所找到教职的朋友。

真正值得考虑的问题不是国内国外之分,而是想清楚自己究竟要做什么事情、研究什么问题。然后再据此列出合适的研究组,逐一去求职即可。反之,如果你只是想找个位置,昧着良心说对其研究感兴趣并拿到了 offer,那么当 PI 交给你的课题和你自己想做的事情不一致,而且研究不能一帆风顺时,你就会有一种被当成“耗材”的糟糕体验。

所以,如果做完博士还不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么,那就干脆不要读博后。有个博士学位在手,能找的工作还是挺多的,虽然看起来没有稳定的饭票,但一般而言旱涝平均下来,收入水平还是会比留在学术界更高的。如果想好了自己想做什么样的学术,那问题的关键不是 国内or 国外,而是研究组 PI 的水平(包括做学问和做人),以及评估自己在这个研究组里能得到什么样的成长。

至于求职和评职称,其实未来工作单位真正在意的,大概率是你拿项目、拿经费的能力。海外经历啊、文章啊、帽子啊,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都是为了拿项目、拿经费这一最终目的铺垫用的。毕竟你申请到了钱,所在单位才能从中获取管理费,大家才能快乐地拿绩效恰饭。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0樓 發表于:2025-4-23 17:43

如果老师你很熟或者业内口碑非常好,那么你可以仔细考虑

但是如果是一个你不了解情况的导师和组里,慎重。

前几年有个国内985的老师,经费很多,开会做完报告跟我聊天。

他一开口就是很不屑的说刚面试了一个博后,一开口就给他要十八万年薪,一个刚毕业的博士凭啥值这个钱,然而他自己连他自己组里的仪器和研究的范围都不是很清楚。

我听他唠叨了一通以后,只是淡淡说了一句:“我博士第一年税后大概每年可以拿到二十一万,按当年汇率的话。”

他就没再说什么了。

如果你不幸到了这样老师的组里,以后的发展和科研会是啥样,可想而知了。



作者:八云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2909830/answer/191934336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1樓 發表于:2025-4-23 17:43

Amos:


建议先直接找教职试试,你会发现哪儿哪儿都是人。。我发现没找工作的,还对自己的学历和成果有某种幻想。。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2樓 發表于:2025-4-23 17:44

大黄猫:


毫无疑问,占坑再说。你能去清华做博后,显然已经和那边导师有联系了,占上坑了以后再交流都好说。 要是不占坑,按现在科研人才的供应速度,过两年还有没有机会很难说了。 也许现在人家博士毕业就要,等你出站了只要海外博后了,等你海外再读一个回来又只要青千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3樓 發表于:2025-4-23 17:44

作者:留德华叫兽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2909830/answer/328084692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国内做博后怎么样

对于这类问题

我一贯的态度就是因人而异

之前我回答过类似问题

知乎热议|博士毕业是去国外做博后还是在国内做博后?

做不做博后,在哪里做博后

更多的是看自己当前实际需求

和一个综合衡量后的性价比


首先

如果自己觉得博士期间的成果不够

还是想要继续提升科研水平

那么尽量不要在国内做博后

国内导师大部分致力于当“老板”

招博后目的更多比较“功利”

出于较功利的目的

很难在此期间“心无旁骛”地做出好成果


其次

如果是想近水楼台先得月

想借着博后跟大佬搞搞关系留校任教

那也一定要找准关键位置的大佬

不是所有人都能帮你留校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本人业绩还不错

但是博士毕业时没有见刊

等着业绩出来后立马能有个小飞跃

那么选择国内博后先“占坑”

一边等业绩一边试试水

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最近

博后圈里还发现了青椒的影子

青椒做博后

如果是奔着提升科研水平的目的

那么还是首推去本专业学术大佬(通常在国外)

如果是奔着日后跳槽

那么可以选择国内大佬拜拜山头搞搞关系

为以后学术圈铺平道路


最后

博士后是一份工作

博士毕业通常也30而立的人了

很多博士做博后之时也都拖家带口的

工资待遇也理应成为考虑的重要因素

欧美博士后普遍5-10w美元的年薪

相较于国内15-30w人民币还是有着更大吸引力的

知乎视频22.7 万播放 · 197 赞同视频



虽然近些年国内博后的待遇确实上去了

有一些高校的待遇非常诱人

但结合我了解到的情况

国内博后很多时候“水很深”

部分高校的出站要求非常高

对于出不了站的博后

甚至要求退还部分福利待遇

我们都知道科研工作不确定性很大

大部分情况下可能是“事倍功半”

所以没有成果是常态

这就导致国内某些高校的博后“亚历山大”

不论精神还是物质上


总结下来

我认为如果是刚毕业的博士想做博后

欧美高校是第一选择

如果是已入职的青椒

可以选择国内博后找大佬刷刷好感

我的同名公众Hao每天都会推荐全球博后职位

有兴趣的小伙伴欢迎关注

也欢迎点击下方链接

博后 |美国西北大学招收博士后

通过文末加入【全球博后申请群】交流~

知乎视频18.6 万播放 · 293 赞同视频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4樓 發表于:2025-4-23 17:44

喵喵不理你:


现在头部学校的情况是出站很容易,但是留下本校的可能性基本没有。

然后如果积攒了一些文章,可以去更差的学校。做博后在站期间可以赚取比同等职位更高的薪酬,可以延迟年龄限制,例如现在很多地方博士毕业要求32,博后能延到35甚至更多一些。可以拿到某些地方的户口。

但是博后的时间通常很短,要选择不差钱的大组,尽快灌水,多出文章。

反正国内博后放以前我是很不赞成的,但是如今很多人没有选择的余地。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5樓 發表于:2025-4-23 17:45

伽德罗楠:


毫无疑问,清华博士后,我之前一个师兄,和你的经历一摸一样,他选择了清华博士后,现在是211副教授,山东省青年泰山。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6樓 發表于:2025-4-23 17:45

菜菜:


现在高校越来越难进了,如果博士期间积累很多,博后跟的组很强,有信心在博后期间发出几篇高水平文章,可以考虑博后;否则,建议占坑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7樓 發表于:2025-4-23 17:45

燕子:


有用,国内目前鼓励做博后,对评职称有用,出站以后还可以配偶和子女随迁进京,全国博士后都有这个待遇

最新最全!博士后配偶子女随迁政策流程 - 知乎

燕子:最新最全!博士后配偶子女随迁政策流程7 赞同 · 7 评论文章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8樓 發表于:2025-4-23 17:46

美国留学咨询:


如果博士在国内读的,如果能如果能直接找到工作那最好直接工作。如果博士在国外读的,在国内读一个博士后可以抱一个大腿。这样的话,对于以后的职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好处。目前国内博士后的工资水平都差不多。基本维持在30万,上下左右和美国中部的水平差不多。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9樓 發表于:2025-4-23 17:46

我觉得这要看你对自己科研能力的评估以及你博士期间科研成果的情况,如果你科研实力很强,目前的研究方向前景很好,很需要一个好平台,那么清华应该能满足你对跳板的需求,跟着大佬混一混(前提是大佬才值得跟着混),自己努力冲一下。但如果自觉得科研实力一般,那还是尽早占坑,因为博士后出站很容易,很少听说谁出不了站的,但是出站的目的不还是为了就业么,要是这两年没弄出个啥名堂,清华出来又咋样,更何况是博士后清华并不是本硕清华,形势一年一个变吧,这是我的直观感受,仅供参考。



作者:达莲捷萍耶娃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2909830/answer/129856690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0樓 發表于:2025-4-23 17:46

吃货彪彪:


室友去清华做博后,回北理做了副教授,也挺好的吧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1樓 發表于:2025-4-23 17:46

某匿名用户:


非常坑

如何看待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要求退站博士后退还在校期间所有工资以及福利待遇?2187 关注 · 234 回答问题

如何看待博士后退站被要求退工资?367 关注 · 23 回答问题

给诸位博士和博士后提个醒,东南大学这波…​

www.zhihu.com/pin/1301154403526332416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2樓 發表于:2025-4-23 17:47


张继英:


如果不是牛校牛组好人,还是先占坑吧,博后可以回头做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3樓 發表于:2025-4-23 17:47


辛瓜地菩提:


问题现在是不做不行啊,今年感觉最好的教职也就是讲师加博后双身份,去任何学校都是先做博后再竞聘啊。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4樓 發表于:2025-4-23 17:47

怎么说呢。

如果背景很强,博士与博后老板都很强,而且受老板赏识,国内博后的奖励和帽子应该都能拿个遍。这个可以参见最近比较火的清华施教授,如果不是被锤学术问题,就真是土博和土博后天花板了。出站后,哪怕留不下来,去其他学校,让老板出面,985学校应该问题不大。就是自己别太挑剔。

如果实力很强,但背景不强,努努力,可以拿到青基和博士后面上这样的成果,出站后,不挑剔,找个教职问题不大。但学校层次很难比博后学校好。其实这种出国是最有性价比的,有很大机会翻身的!



作者:Liu66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2909830/answer/355973987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5樓 發表于:2025-4-23 17:48

森森Techdaily:


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李磊副教授理论计算课题组,主要从事计算方法开发、催化机理、纳米材料动力学行为等研究方向。本课题组同时参与建设深圳市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平台,负责建设专用材料数据库,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大数据+人工智能”研究范式的工作流程。现拟招收博士后研究员若干名,欢迎有意者咨询申请。


课题组负责人介绍

李磊副教授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获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化学博士学位,期间在曾晓成教授课题组从事界面化学领域的理论研究工作。随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Graeme Henkelman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专注于催化反应机理研究、纳米材料动力学行为及计算方法开发方面的工作,期间主导开发了机器学习软件PyAMFF(将与Graeme Henkelman教授课题组共同维护开发)。迄今已发表SCI论文篇数30+,期刊包括Proc. Natl. Acad. Sci. USA 、J. Am. Chem. Soc.、Nano Lett.、ACS Catalysis、Adv. Sci、Nanoscale、Chem. Commun.等。详细论文发表情况可见Google Scholar主页: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53tQiDsAAAAJ&hl=en

或ORCID:https://orcid.org/0000-0003-2882-2447

课题组近期成果:

(1) Huang, L.; Chen, J.; Xu, Y.; Huang, Y.; Shen, S.; Wang, Z.; Li, L.*; Zhong, W.* Ni-Fe Synergic Effect in Fe-NiOHx Boosting Oyxgen Evolution under Large Current Density Enabled by the “in situ self-corrosion” Strategy, J. Mater. Chem. A, 2022, DOI: 10.1039/d2ta05391h.

(2)Zhou, C.; Li, B.; Zhang, J.; Henkelman, G.; Francisco, J. S.*; Li, L.* Resolving the Amine-promoted Hydrolysis Mechanism of N2O5 under Tropospheric Conditions, 2022,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22, 119, e2205668119.

(3)Li, B.; Kumar, M.; Zhou, C.; Li, L.*; Francisco, J. S.* Mechanistic Insights into Criegee Intermediate–Hydroperoxyl Radical Chemistry. J. Am. Chem. Soc., 2022, 144, 14740-14747.

课题组研究方向:


围绕“实现跨时间尺度的动力学模拟”,开发包括机器学习、力场拟合、动力学模拟方法在内的计算模拟方法;

运用动力学模拟、过渡态搜索、蒙特卡罗等方法,揭示与能源、环境相关的催化剂的作用机理;

开发“机器学习-数据库”模型,建立构效关系,实现催化剂的大通量筛选。

  

招聘岗位:

一、博士后

职位要求:


具有或即将获得化学、物理、材料或计算机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具有物理化学、计算化学、计算物理或机器学习相关背景;

在相关领域发表不少于2篇SCI论文,或在相关领域顶级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过学术论文;

掌握Python、C/C++、Fortran等其中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者优先;

熟悉机器学习相关框架(Pytorch或Tensorflow)者优先;

对理论计算研究工作充满热情,有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强烈的进取心,做事认真负责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岗位待遇:

(1)博士后聘用期两年,年薪33万元起,含广东省生活补贴15万元及深圳市生活补贴6万元,并按深圳市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博士后福利费参照学校教职工标准发放。

(2)特别优秀候选人可以申请校长卓越博士后,年薪可达50万元以上。(含广东省及深圳市在站生活补贴)。

(3)在站期间,可依托学校申请深圳市公租房,未依托学校使用深圳市公租房的博士后,可享受两年税前2800元/月的住房补贴。

(4)拥有优良的工作环境和境内外合作交流机会,博士后在站期间享受两年共计2.5万学术交流经费资助。

(5)课题组协助符合条件的博士后申请“广东省海外人才支持项目”。即在世界排名前200名的高校(不含境内,排名以上一年度泰晤士、USNEWS、QS和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为准)获得博士学位,在广东省博士后设站单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并承诺在站2年以上的博士后,申请成功后省财政给予每名进站博士后资助60万元生活补贴(与广东省及深圳市在站博士后生活补贴不同时享受);对获得本项目资助,出站后与广东省用人单位签订工作协议或劳动合同,并承诺连续在粤工作3年以上的博士后,省财政给予每人40万元住房补贴。

(6)博士后出站选择留深从事科研工作,且与本市企事业单位签订3年以上劳动(聘用)合同的,可以申请深圳市博士后留深来深科研资助。深圳市政府给予每人每年10万元科研资助,共资助3年(以深圳市最新申报要求为准)。

(7)根据《深圳市新引进博士人才生活补贴工作实施办法》规定,新引进博士人才生活补贴(10万元)与省市博士后在站生活补贴不同时享受。

注:特别优秀者可聘为研究助理教授(如编程能力突出等)

申请材料:


个人简历(包含文章发表列表)

两位海内外同行的推荐人联系方式

  

申请方式:

有意者请将相关材料发至lil33@sustech.edu.cn,注明姓名+应聘职位。

课题组网站:https://faculty.sustech.edu.cn/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6樓 發表于:2025-4-23 17:48

没有任何背景的信息,就这么一个宽泛的问题,任何确定性的建议都是不负责任的。其实每个人的所处的环境和经历不同,所做的选择肯定也会有所不同。

其他专业不清楚,我只说化学的。如果你想从事科研或者去工业界,国内的博士后经历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如果你暂时没更好的去处,仅仅是过渡或者为了进一步的积累资历,博后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作者:医药化学科普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2909830/answer/328991983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7樓 發表于:2025-4-23 17:48

小布:


稍微好点的学校都要求博后经历,

但是也要对自己有个清楚的认知,不能有明显的短板,例如:本科是否211以上,成果还不错(行业内的顶级期刊得有几篇吧?),出国经历,博士老板是否有头衔,博后合作老板是否有能力帮你留下....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8樓 發表于:2025-4-23 17:48

winder:


这个并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是国内大组有资源并且在博士期间有不错的产出且受老板器重,从晋升的角度考虑留下来并不是一个坏事。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9樓 發表于:2025-4-23 17:48

突突突突凸镜:


无非两种,留校(概率不足20%),二三流学校教职。都做了博后去企业应该不甘心吧!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30樓 發表于:2025-4-23 17:49


悠长假期:


这还用问?博后本质上是科研临时工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43 回複數:35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5-4-23 17:50
 
©2010-2025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