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共發了57篇帖子。 字體大小:較小 - 100% (默認)▼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461 56
(轉載知乎)一个穷小子在东亚三国中哪一个国家考上本国no.1大学(清北,东大,首尔大)本科后阶级晋升最容易?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樓 發表于:2025-4-22 18:53

穷小子定义为家庭仅仅只能提供上述这些大学学费及住宿费(在中国就是父母能提供学费6k+住宿费2k,在日本方面能提供学费2w等)

原先的阶级与翻身后的阶级用算社会前百分之几来描述

可按照王牌专业(清北cs/金融,东大理三,首尔医)

普通专业,应该是非cs的理工科

没前途的莫名其妙的专业

这三类分别阐述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樓 發表于:2025-4-22 18:54
作者:如月千早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4123211/answer/150674232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韩国上首尔国立大学,大概和在中国上普通的一流A类大学差不多。

韩国的国情和日本、中国都不一样,韩国的高等教育率世界第一,15岁以上的高等教育率高达30.04%,年轻世代的本科率更是已经接近70%。因为网上的统计数据也比较旧了,当今的实际本科率很可能已经超过70%了。

中国的15岁以上高等教育率是2.75%,年轻世代高等教育率在50%左右。这是因为中国1977年才恢复高考,1999年大学才扩招,在这之前没多少人能上大学。中国年轻世代高等教育率50%这个数字是包含了大量的大专学生的,而韩国的70%只包含本科及以上学生。


接近70%是什么概念?我们拿中国高考来看一下。使用全国一卷的安徽省,只要考440分(理科)就可以排到前30%,这个分数铁定大专,在人均985的“知乎精英”的眼里,这些人可是妥妥的学渣。30%就已经这么低了,那70%呢?

(表格来自知乎答主Zpuzzle的答案,河南和安徽均使用全国一卷)

这就意味着在韩国,只要智力正常,人人躺着都能上本科。上本科只能说明你接受了最基本的教育,根本不算什么稀罕事,大街上随便揪个人都至少是本科,扫地的大妈、送外卖的快递员、你身边能想象到的任何人,他们都至少有本科学历。

而本科学历人口过剩,就意味着在韩国即使考进名牌大学,也只是能走到韩国社会的中游、中上游位置。放在中国大概相当于下图所示的橙色部分,连红色都还达不到。

(此处指的是在人群之中的百分比位置,和收入数字无关,收入数字韩国是远超中国的)

韩国就职会用“SKY(首尔国立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卡人,有这些学校的学历,也只是说明能去个相对体面的企业而已,想直接进入中产阶级走向人生巅峰那真是想多了(人上人专业除外)。另外,韩国比较重视专业,即使在同一个学校,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之间的地位也是天渊之别(毕业收入越高越热门),不像中国有一堆人前仆后继地往生化环材里跳。

国内这类相对体面的企业是什么呢?华为,国内211及以上学校任何一所每年都有好多去的;阿里腾讯,985或强211的CS出身想进去也不算太困难;各种国企央企,一般有个末流985就基本能过学历关了,如果被刷了也不是因为学历。首尔国立大学在韩国发挥的也是类似的作用,所以它虽然是朝鲜民族最高学府,但也是没办法直接对标北清的。

国内上个地方大学,起码在地方能找到工作。像河北大学,虽然既不是985也不是211更不是一流大学,但是在保定、石家庄、唐山这种河北本地的城市找工作已经足够了。韩国上个地方大学,在地方都很难找到工作,哪怕小城市的就业市场都不缺SKY出身的毕业生。

更加难受的一点是,韩国就职的时候,连你在哪个高中都要看,相当于中国这边看“第一学历”,只不过中国只追溯到本科,韩国则要追溯到高中。如果出身于名门外国语高中,就比出身于下贱的偏远公立高中要高贵得多,找到工作的概率也会更大。而好的高中,往往学费也不菲,这就导致穷人几乎上不了好高中,而且即使从垃圾高中考到顶尖大学,仍然会遭遇相当的歧视。

EBS有系列纪录片,讲述了韩国的教育体制,可以在B站搜索观看。

日本和韩国的区别在于日本的大学总数更多,大概是韩国的2.5倍左右(包括短期大学),所以东京大学

在日本的地位要比首尔国立大学在韩国的地位相对更高一些,起码你在日本说自己是东大毕业生,周围的人肯定是要赞叹一番的。再加上东京大学赤门会营造的校友圈子在社会各界的影响力,它在日本的地位相当于北京大学在中国的地位。(但是用京都大学

对标清华大学就不算特别合适,因为校风差异比较大;用东工大

对标清华又显得清华地位不够,毕竟清华能和北大并肩,东工大却不能和东大同列)

由于日本的高等教育率也不比韩国低多少(由上图可知只低9%),所以如果读了偏差值很低的大学,像日经大什么的,照样完犊子。

日本和韩国的共同特点是极端推崇临床医学,医学院的学生都是人上人上人,录取难度也远远凌驾于其它的专业,毕业以后的收入和社会地位也对其它职业有压倒性优势。韩国的这种风气是在日本侵略朝鲜之后受到了日本的影响,同理,台湾也极度推崇临床医学。

日韩医生高收入的来源是严格管控准入门槛,把医生的总数量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彰显其稀缺价值。

中国如果能考上北京大学或者清华大学(非定向生),几乎是必定能阶级晋升(如果你考上之前是社会底层的话),不说出人头地,至少能找到一份相当体面的工作,有些特定岗位是只有北清本科出身才有资格应聘的。而且北清5000-5300元/年的学费,750-1200元/年的住宿费,可以说是极其低廉。哪怕这点钱也负担不起,还有贫困助学金等项目,反正只要能考上就不会让你上不起学。

韩国和日本的国立大学也有类似的助学项目,就是确保考生能考上就能上得起学,但前提是你得先考上。

看上去是不是觉得中国这边晋升的幅度更大一些?但是不要忽略一个事实:在韩国或日本,哪怕阶级不晋升,一直在底层做最低收入的工作,其生活水准仍然要高于中国。

韩国最贫困的道——全罗南道,其人均收入也远远凌驾于中国最富裕的县——北京市西城区。而相比于中国的贫困县,更是有十倍以上的压倒性差距。



前面提到了,韩国和日本如果不读好大学的话,很难找到像样的工作。但是他们“不像样的工作”收入都比中国“像样的工作”的收入更高,哪怕在便利店打工都有60-70元(人民币)的时薪,这才是问题的根源。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3樓 發表于:2025-4-22 18:55

作者:知乎用户Fc2zE1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4123211/answer/150829247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毫无疑问东大。

从日本教育压力来说,在社会上的看法是“能上大学很好、不能上大学也行”。因此,学生的压力不算特别大。像早大里面浪了三四年才读本科的大有人在,但是在国内复读三四年的压力大家可以脑补体会一下。在这种条件之下即便一战东大没有成功,二战、三战周围的压力和自身压力也不会像国内这么大,对于考试的心态来说会更加轻松一些。

准备就职的的时候,在国内,即便你是清北毕业,你还得面临来自top级美本、英本的竞争压力。东大在整个日本的就业市场上是碾压级别的。除开专业不对口的情况下,基本上好好准备、投了简历就会有后续。最重要的一点,日本就业市场是不看GPA的,不会让你提交GPA报告。

在日本就职,除了能被称作“先生”的职业需要完全对口的专业以外,其他的专业在就职的时候都是被简单粗暴地划分成了“文系”和“理系”。而真正需要专业对口的还是“理系”里面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只要你能进东大,你极大概率不会在就职的时候被卡专业。

同时,日本就职的时候有一个OB·OG交流制度,且在日本越大的企业里面越容易通过学校派系进入公司。因此,这个也是为什么早庆虽然排名不高,但是就业力极强的原因。东大生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学校声誉,基本上在各种规模的公司里面都会有校友。一旦能进到OB·OG环节,找对关系找对人,基本就稳了。

———2020.10.10.更新———

有朋友在说日本下限不会太低,这一点我认同。因为这个不低的下限,日本人即便碌碌无为也不至于过得很惨。东京大学毕业相当于给你在这个不低的下限上又兜了一个更高的底,保证你能够进一个大公司。如果这个公司是日本公司,那基本上你还能被终身雇佣,这可是日本派遣员工(合同工/外包员工)羡慕不来的。

———2020.10.18.更新———

不要再告诉我在日本打工会让你过上很好的生活了。日本均时薪最高的东京也就才1100JPY,但是四大卒(四年制大学毕业生)的月均薪是300K JPY。按照标准工作时间180hrs/mth的来算,四大卒的时薪是1.7K,1.1K的就不要碰瓷了。如果觉得这0.6K的差距不多,得再想一下正式员工和派遣员工谁会拿到每年都会有的bonus。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4樓 發表于:2025-4-22 18:55

弹吉他的胖达:


东大。

其他大学你进入是获取一个可能提升自身阶级的学习机会,然而学得好不好还得考虑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准确来说是内卷化的进程决定了你爬升阶级的相对位置。

但是东大是获取一个直接提升阶级的身份(生态位)。

以东大的法务部举例


《日本官吏与公务员制度史 1868-2005》

日本选拔高等文官考试

中,东大合格人数占总人数的62.5%,超过了半壁江山,其他国家凑在一起也打不过东大。

感谢

@轻萌小说

的资料提供。

为什么日剧中很多精英会帖上东大的标签,而国产剧精英一般是虚构的大学?6331 赞同 · 385 评论回答

请看《日本官吏与公务员制度史 1868-2005》第159页

正如前面所说,截至1981年,在高等文官行政科考试或外交科考试合格,后来任过各省大臣或内阁总理大臣的148人中,东大法学部出身者124人,加上东大经济学部出身者5人,东大文学部出身者2人,三者合计共131人,约占合格者总人数的88%。


请看《日本官吏与公务员制度史 1868-2005》第161页

日本学者松村岐夫

在《战后日本的官僚制度》一书中,在谈到高级官僚的出身学校时说:任何的国家都有培养高级官僚的“尖子学校”存在,因此特定的大学补给大部分高级官僚的实例并不少见。

但即使像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其毕业生在高级官僚中所占的比率,按照某种方法计算共占68.5%,然而东京大学则占79.3%,可见其就职高级官僚的比率是特别高的。

日本的高级文官类似于《是,大臣》里的公务员。汉弗莱爵士 !

广告

日本官吏与公务员制度史(1868-2005)

京东

¥71.50

去购买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5樓 發表于:2025-4-22 18:55

那必然是东大

穷小子就算在国内考上了清北你卷的过卷王们吗。进了清北你的GPA能拼过学霸学神吗?就算成绩好点,富裕家庭子弟靠社会关系大一大二就能找到实习,毕业就甩别人一条街了,穷小子能吗?

相比之下在日本,至少没有内卷压力,有了东大本科学历就够找好工作了,你的GPA甚至都不重要。


人在清北你不努努力毕业都不容易呢。而日本大学的学业压力比国内小多了,即使是东大也是只要不太混都能轻松毕业的程度,找工作也不太看你的GPA,等于你有文凭会交流就行了,而且是本科!本科文凭都能找到很好的工作了。不仅省力还省时,这跟国内比起来简直不要太容易了好吗。

而且日本现在人口减少,大学生数量也在减少,比起国内大学生不断增多越来越不值钱的现状比起来压力是真的小得多。

再说说收入差距的问题,日本中产阶级以上的收入比国内中产以上阶级的平均收入要高太多了,很多人以为日本物价贵,实际上东京物价再高也就最多是国内大城市的两倍左右,甚至跟某些一线城市差不多(平均收入却能差个三四倍),关键国内一线城市房价居然比东京还高啊,这算下来日本就比国内消费能力强太多了。就算你是清北的学生毕业,要是你在一线城市工作又没有房的话你还不是得成为房奴。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4123211/answer/150796708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6樓 發表于:2025-4-22 18:56

作者:艾享实验室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4123211/answer/155667055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题目中的”穷小子“,”东大“,”翻身“等关键词让我想到了辣个男人——本山勝寛

图源:Youtube

毕竟本山勝寛就是凭借这三个标签成为日本知名畅销书作家的。

本山勝寛正是题主描述的那种穷小子,甚至比题主所说的还要穷一点:没有钱上补习班、没有钱请家教,甚至家庭无法为他cover大学学费及住宿费,保守估计是日本社会的后10%。但也就是这样一个穷小子,先是在贫穷到需要自己打工的生活境态下,凭借超强的自学能力从模拟考试E判定(合格可能性为零)到一举考上东大!简直就是现实版・单人模式・”龙樱“!

从东大工学部システム創成学科(属于题主定义的普通专业)毕业之后,又进了哈佛攻读国际教育政策学,拿下硕士学位。最后回到日本就职于日本最大的非营利性机构日本財団,同时基于自己的经历和学习方法出版了好几本畅销书。目前以慈善界精英和畅销书作家的双重身份活跃于各界,保守估计是日本社会的前20%,应该算是实现题主所说的阶级晋升了。

图源:Study Hacker

虽说本山勝寛的书籍也有被翻译成中文出版,但相信大家对这个名字还是比较陌生的。以下我通过时间顺序简单整理一下他”穷小子翻身“的经历:

1981年 出生

1993年 母亲去世,经历贫穷而自卑的青春期

1996年 从事慈善工作的父亲以志愿者身份出国(发展中国家);不久后生活费中断,哥哥也高中退学离开了家

1997年 在乌冬店打工维持自己和妹妹的生活,临近高三决定考东大,放弃了打工

1998年 东大模拟考试得到E判定(合格可能性为零)凭借打工积蓄和高中的贷款型奖学金(1w4000日元每月)维持生活。没有钱上补习班或者参加函授教育,但凭借超强的规划意识和自学能力,成绩开始飞速提升

1999年 考入东大理科一类,却付不起入学金

1999~ 2003年 在东大就读于工学部システム創成学科,靠着奖学金和打夜工支持生活

2003~2006年 gap year,探寻自我,留学游历韩国、美国,获得神学硕士。期间,还将托福CBT(满分300)成绩从180提升到273,考过了韩语六级,西班牙语五级

2006年 考入哈佛,攻读国际教育政策学硕士

2007年 哈佛毕业回到日本,就职于日本財団。同年出版『お金がなくても東大合格、英語がダメでもハーバード留学、僕の独学戦記』一书

2008年 出版『16倍速勉強法―「東大」「ハーバード」ダブル合格』一书

2009年 出版『マンガで鍛える読書力』一书

2010年 出版『「東大」「ハーバード」流・16倍速仕事術 「掛け算」で成果を伸ばす』一书

2011年 出版『YouTube英語勉強法』一书

2012年 出版『頭がよくなる! マンガ勉強法』一书

2015年 出版『ハーバード合格 16倍速英語勉強法』一书

2016年 出版『一生伸び続ける人の学び方』一书,同年多次出境TBS综艺NEWSな2人

2017年 出版『最強の独学術~自力であらゆる目標を達成する「勝利のバイブル」 』一书

2018年 出版『今こそ「奨学金」の本当の話をしよう』,『最強の暗記術』两本书

2019年 出版『そうゾウくんとえほんづくり』一书

2020年 作为畅销书作家、博主以及日本財団子どもサポートチーム和人材開発チーム的leader,活跃于日本各界

* 以上内容主要基于本山勝寛的博客:まなブロ by 教育イノベーター本山勝寛 ,以及维基百科。

这里解释一下大家可能疑惑的几个点(如果有其他疑惑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指出~):



日本的奖学金分为给与型和贷与型(贷款型),后者是需要领受者在具备经济能力的时候偿还的,本山在高中时期接受的奖学金就是后者;
日本大学有入学金,一般金额相当于半年的学费,贫困且成绩优异的同学可以申请学费减免和入学金减免,但是日本学生申请成功的概率很低(留学生会比较高)
日本的高中生和大学生打工都非常普遍的,餐饮或者便利店的时薪一般在900-1200日元

无论是在中日韩哪个国家,通过大学四年实现阶级晋升都是很难的。但考上名校仍然是小镇做题家们最好的出路。

今天只举了一个东大‧普通专业的例子,可能有一点点跑题了,之后想到其他的例子我也会再补充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7樓 發表于:2025-4-22 18:56

100%日本。

甚至不用东大,但必须学医。

有东大的实力地方国立医学部随便上吧?

日本所有大学的医学部,医师执照考试通过率都在95%以上,也就是说只要别太堕落成为执照医师板上钉钉。

然后再做几年研修医,有一定临床经验以后就可以疯狂捞钱了。

我目前在东大医学系研究课读博,和研究室里的几位医生聊过,他们去诊所出诊的时薪是15000日元(750元人民币),年收入接近100万人民币轻轻松松。有了一定本金自己开诊所后,这个收入年薪还能翻倍。而且这几位医生还都不是排名特别靠前的医学部毕业的,博士才来的东大。

退一步讲,哪怕不提工资,只要你在日本是医生,日本人就会默认你和政客,律师,公司社长是一个阶级的,都是超级精英。

这算是跨越阶级了吧?



作者:Ryumeishin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4123211/answer/189692477350791773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8樓 發表于:2025-4-22 18:56

作者:知乎用户9hejaq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4123211/answer/238571716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无聊的人畅享着这几个顶大学生的未来。顶大的学生忙着升学run欧美。

这几个大学里run欧美最少的就是东大了。run的比率不说百分百和学校自身实力硬相关,至少东大去首尔和清北的很少吧。因为自己本校就有诺奖级别的在也没必要出去。而且国内一直面临的问题都是顶尖企业太少,sky加上韩国那个科技大学叫啥忘了姑且叫kt,这帮人毕业出来找工作还得看社会资本厚不厚(当然了说的是好工作,勉强加个成均馆)东大京大出来的能选择的好企业太多了。而且东大和清北首尔大不同的是东大不依赖医科一样有好前程的更多。东大历史系读博士到最后run到地方帝大或者本校留着也没问题,但是清北首尔大这类专业的面对的竞争压力几乎难以想象。清北本校本硕博除极个别专业以外面对海外顶大牛剑哈佛mit的人都在抖(现代科学大多都是这几所,有点夸张其实不抖但是还是难)

就说个笑话就好了,东大的女生联谊很少说自己是东大的,说自己在东京读大学的多。你说自己是东大的除了一桥庆应京大的以外都没法和你没有心里隔阂地对谈了(特色)。上交复旦的总不至于和清北的联谊会自卑吧?但是日本和东大女生联谊你不是顶大或者地方国立的医生之类的那是真的矮一头。

清北的要么毕业直接国子监奔体制内要么升学要么奔私企,国内其实机会还是很大的你不至于动不动就撞见。这也给清北远好于首尔大的体验。

这几所大学里首尔大相对最惨,因为国情不同。但不是说他惨就说明他菜啊,他惨是因为韩国国内市场小,能提供的优质岗位就那些,司法考试过了你总不能因为他是延世的就把他枪毙了给你岗位吧?

国内医生属于特殊国情,日韩医生和司法考试合格者人上人。国内人太多加上人太少,较真吧有特色做不到按规矩来,人均资源很低,人又多,所以待遇不如日韩。不较真吧,你会发现顶大毕业的人哪哪都能去。

本科后晋升最容易的一定是清北,题目已经说了考进以后。事实上清北首尔大东大考进本身只要是穷人就已经阶级跃升了,区别是你想爬多高。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9樓 發表于:2025-4-22 18:57

偶们:


感觉日本普通人和精英的工资差别没有很大 很难说是两个阶级啊

普通人年薪500万日币 精英们也就1000万日币 这算两个阶级吗

除非你是医生或者律师 东大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医学部法学部的

在中国一个5000 一个50000 那么看上去就不是一个阶级的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0樓 發表于:2025-4-22 18:57

Chrm:


我当年算过。本科的话,以考生中比例计算,在日本考东大难度和在中国考一所中下游985差不多,也和在北京考清北差不多。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1樓 發表于:2025-4-22 18:57
作者:blueseason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4123211/answer/150814874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国内最容易。

用不着去论证高等教育普及率高的多的日韩,只需要看国家统计局2019年数据就行了。国内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以上就是top 5%,月收入2万元以上就是top 万分之五的群体。

月收入5000就不用拿清北来比较了,是个大学生工作两三年真不难实现,日韩的底子就不用想普通大学生也能轻易top 5%了。

月收入2万,还是不用拿清北作比较,大部分一线城市的211以上毕业生,工作十年都能达到,二三线城市里也有相当多的大国企或者大公司985毕业生干十年也可以做到。

下边是就这事展开深入分析文章的截图,来自财新app《月收入不足千元,这6亿人都在哪|观点精选 观点·聚焦 2020/6/3 10:30》: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2樓 發表于:2025-4-22 18:58

Aoi Erika:


韩国的高等教育率普及的太厉害了,所以说考上首尔大虽然很难,但是对于真正的所谓阶级提升作用有限。

这里值得比较的是中国跟日本,中国你考上清北基本上能参加中央选调,最低也是从一个副处级开始,如果是像北京,上海这种大都会,副处级不是很起眼,但是要是小地方的话,一个副处还是很厉害的,而且不管是进入业界还是学术界,清北永远都是最厉害的那个招牌(除非某些学科在其他的学校是全国乃至全球第一),只不过在国内,除了清北之外,还有所谓华五不一定就说出来就比清北差。

日本的情况属于这样,虽然说有7个旧帝国大学名义上是同一level的,但是东京大学,和其他的六所帝国大学不是一个物种。国内top1有两个,清华北大,这两个基本上不分伯仲。但是日本不一样,虽然说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经常并列,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东京大学的认可度上,是超过京都大学的(学术界除外,特别是数学界)。

在日本想步入政坛,基本上都是东京大学出身,东京大学一个校的人数就比其他所有的学校加起来要多,排名第二的是京都大学,不过也是难以望东京大学项背的。

所以本质上,在日本考上东京大学,几乎等同于跨越阶层,当然了,芥川龙之介那种属于特例。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3樓 發表于:2025-4-22 18:58

月溪川的朦胧诗:


其实国内跃升阶级是最容易的。

但国内低的阶级实在太低,以至于跃升了好几个阶级以后生活状况还是不太行。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4樓 發表于:2025-4-22 18:58

箴言书:


东大,其他学校就是纯粹的名校,东京大学是伪装成大学的国子监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5樓 發表于:2025-4-22 18:58

第一,本科首选清北王牌专业,本科是专业的基础教育,中国的公立高等教育是全世界中性价比很高的教育。专业比学校重要。

第二,医学类专业,全世界都是限制招收外国人的,不论是美国日本英国,都是学生本人学霸+学费昂贵(对家长有要求),所以读国外医学类专业要考虑父母的支付能力,就算是为第三世界培养红色医生的古巴,读完本科,也需要50∽60万人民币+7年(西语1年+临床医学5年+见习1年)。除非能申请到全额奖学金。



作者:茄子炒豆角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4123211/answer/233432154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6樓 發表于:2025-4-22 18:59

论程度显然是清北,因为中国的穷人太多,阶层分化很大,穷小子的起点低,比较容易跨越很多个阶层。

但是论绝对生活质量那就是日韩了。拿买房来说,东京房价是北上深的一半,毕业起薪6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0万元,清北毕业20w+,清北买房难度是东大的四倍。

以身边的例子来看,也是如此,清北毕业留在北京各大央企或互联网公司,仅靠自己的收入(忽略婚姻等机遇)在四十岁以后才可能勉强奋斗到有车有房的程度,而且普遍996, 工作压力很大。



作者:一季斑驳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4123211/answer/151318013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7樓 發表于:2025-4-22 18:59

作者:Nihil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4123211/answer/152612492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首先一个问题是各国企业对顶尖名校的毕业生的态度。韩国的财阀尤其注重学生是否名校出身,要有S.K.Y(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的出身才能进入这些大公司,但SKY毕业后不一定就能进财阀。清华北大毕业生一般都能找到不错的工作(但清华北大的本科生毕业后大部分都会深造),但在中国,难以看到有企业非清华北大不收的,尤其是现在有大量留学生回流。事实上我工作过的一间期货公司中北京大学法学院的硕士就和其他二流大学的毕业生一起工作,在公司的机会不见得更好。日本东京大学的法学毕业生在政界占统治地位,其他大学的毕业生很难挤进去(听说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在中国官场也是一路绿灯)。

另一个问题是专业问题。这可能差异很大(但其实谈论本科专业没什么意义,清华北大的本科毕业生大部分都会读硕士或出国)。近年北京大学的最高分的本科专业应是元培学院和光华管理学院,(其他专业的也可能想读一个国家发展研究院的经济学双学位)。甚至清华大学高分学生也有选择国际金融班而非理工类的。清华北大学生本科毕业后大部分都会深造,人文学科的本科生若不走学术道路,可能会去读一个经济管理或法学的硕士;是甚至理工生也会去读经济管理的,但其实理工类研究生毕业后到金融企业在各名校也是常见的。日本韩国的医学生经艰苦的学习和实习后取得的医师资格,应该是受人尊敬的。中国的医学生只读本科的话地位低下,即使几经辛苦拿了医学博士由于体制问题也未必有很好的工资收入(灰色收入奖金另说),更不见得受人尊敬。日本很多公司是不看重学生专业的,他们把一批应届毕业生招进企业中再去培训,专业与工作可以是不相关的,再论资排辈地晋升。在中国,名校的人文学科博士生若不留校,找工作一般也能找到(甚至老师也会给研究生介绍工作),但韩国的人文学科(如历史学)的博士,可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去给高考生作名牌大学入学试的辅导。

最后说到阶层问题。阶层只有在一个体系中才有意义,如韩国SKY与财阀员工的出身让人与其他人区分开来;在中国的企业中,清华北大的出身并不会让你获得这样的地位,在应聘中比留学回来的学生有一点优势,但进入公司后还是看能力。在日本的企业讲求论资排辈、年功序列,同一所企业中有能力的人只是晋升得快一些(但随着终身雇佣制的打破,日后可能会出现改变)。谈论韩国的人均收入怎样高过中国是没意义的(其实我怀疑中韩收入数据经购买力调整后是否仍有那么大差距)。日本的农村生活水平当然高过中国的农村,但日本农村的年轻人还是大量流入城市打工;虽然日本的劳动派遣工的待遇很差,但也是相对而言,日本现在有不少人自认为是“穷忙”族的,其实正是自己和其他人比较的结果。正如有人说法国只有两个地方,巴黎和外省;在日本除东京、大版几个大城市外,其余地方都被视为乡下;在韩国首尔首都圈也明显高其他地方一等;但中国的北上广深不见得有这样的地位。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8樓 發表于:2025-4-22 19:00

作者:不动如山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4123211/answer/152714840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定义什么叫“阶级晋升”。

我们首先观察到一个成年人所从事的职业有差异,假设一个人的阶层主要由他的职业确定,起码要从这几个属性考察其对阶层定位的影响:收益、成本、稀缺程度、社会影响力、资源调动能力,当我们在讨论一个人的阶层的时候无非也就是在谈论这些东西。

收益:包括了显性收益和硬性收益。显性的包括工资奖金投资收益等,隐性的就包括了各种隐性福利、工作环境、灰色收入。显性收益我们勉强可以通过统计局数据得以查阅,隐性收益显然是无法得知的,并且随着社会阶层的提高,隐性收益的占比或许比显性收益还要更大,所以这部分更加不可量化。

成本:主要是我们为了获取上述收益需要付出的东西。首先就是工作时间,同样的收入,996显然就远比40小时工作制的性价比差,然而没有一个公司的员工加班时间是被明确统计上报的,毕竟福报厂的员工都热爱工作,996属于“自愿”加班,甚至连企业都“无法”准确统计员工加班时间。其次就是通勤成本,有人下楼走两步就上班,有人的通勤时间甚至跟上班时间差不多,如何衡量?最后就是假期长短,我把它算到成本里面,因为假期越多说明你付出的时间成本越少。在这方面显然教师具有很大优势,除了法定假、年休假、还有寒暑假。

稀缺程度:菊厂、鹅厂、福报厂虽然收入不低,但因为员工动辄十几万,因此从稀缺性上说似乎就比同等收入水平的演员、投行顾问、金融民工要差很多,毕竟B格不够,而B格甚至是衡量一个人阶层很重要的因素呢。

社会影响力:粗略对比一下,鹅厂CFO的年收入大约跟周杰伦在一个档次上,然而他们的社会影响力显然不能同日而语,毕竟大部分人连鹅厂CFO名字叫什么都不知道,那么他们的社会阶层显然也是周杰伦更高。然而这个社会影响力因素如何量化?

资源调动能力:略。

我们列了五个决定社会阶层的因素,除了显性的工资收入,大部分都很难量化,从而也就使得排序变得不可能,无法排序自然也就无法通过所谓的百分比来确定一个人的阶层,从而阶层晋升看起来更像一个伪命题。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一个健康的社会,价值判断应该是非常多元化的,绝对不是钱这一个标准所能概括。在东亚三国一个穷小子进入了顶级大学,极大概率上毕业后解决物质资源的稀缺应该是没问题的。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取得成功,那还要看你怎么去定义成功,而成功实际上是一个价值判断。上面对种种资源的量化还只是站在个人的角度考虑,更重要的是不是还要考虑对社会和人类的贡献?拍一部票房上百亿的电影和带领100万人脱贫致富谁的贡献更大?全面考虑,我认为顶级大学给一个人最重要的教育是眼界的提高,让我们认识这个无限丰富的世界,摆脱资源和信息稀缺带来的“管窥”效应,避免被僵化的阶层和成功思维束缚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无视阶层说不定才是实现阶层晋升的最好手段,多读书多思考也许会给你带来比清北毕业证更大的惊喜。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9樓 發表于:2025-4-22 19:00

首尔医毕业男孩,长得不丑的话,按照现在韩国社会的结婚市场情况,找个略有实力的人家女儿结婚还算不难的,然后自己出来执业开医院,生活就很舒服了,不需要像CS/金融那样“上进”。

清北的CS/金融的话,应该还是要靠自身努力和机缘的,仅仅是找到略有实力的结婚对象,是无法轻松的过剩下的日子的,还是要奋斗一段时间,除非找到非常有实力的家庭。

东大理三不是很清楚,请大家补充。



作者:高兴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4123211/answer/151166426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0樓 發表于:2025-4-22 19:00

还是不注名好:


考上清北和考上东京大学、首尔大学的难度是完全不一样的,毕竟录取人数和总人口的比例摆在那里。

baseline比例不一样,那自然最后的阶级晋升也不一样。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1樓 發表于:2025-4-22 19:00

鼠式侦察车:


B乎果然都是做题家思维。

穷小子与其拼命补课博得一丝希望考本国名校,还不如去加拿大澳洲读college毕业后当瓦工电工。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2樓 發表于:2025-4-22 19:01

某匿名用户:


那肯定是东大理三。。。

你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概念,全日本最天才的100人。未来年收妥妥最少2000w日元+打底

清北金融cs不出国的前提下不管是进BAT还是FLAG/JPM GS 都是到不了这个数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3樓 發表于:2025-4-22 19:01

林川杰:


跑个题,靠学历提高阶级太慢了,靠颜值快一些。211本科加吴亦凡的脸搞定厅官女儿感觉问题不大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4樓 發表于:2025-4-22 19:02

某匿名用户:


东大基本毕业就能保证一个不错的生活。

清北可以在收你极其廉价的学费的同时给你阶层迅速跃迁的机会(注意是机会),但是能不能抓住还要看你大学的努力,看清北学霸努力程度就知道了。

如果极度贫困且希望阶层迅速跃迁,并且确定大学可以比别人优秀时,选清北。

其他时候选东大。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5樓 發表于:2025-4-22 19:02

悠然听风:


东京大学。

日本最难考的两所学校,应该是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了。

清北的话,一流的清北学生好像硕士期间就都出国了,至于学校内各个学院有没有鄙视链,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说。

至于首尔大学,能考上首尔大学,在南韩那种门阀盛行的国家,想来阶级应该本来就很高吧。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6樓 發表于:2025-4-22 19:02

某匿名用户:


穷小子与穷小子是不同的,以中国最穷的那一批穷小子水平来看,别说上清北了,就是随便上个一线城市的大学出来送外卖也比其他两国穷小子跨的步子大。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7樓 發表于:2025-4-22 19:02

想飞的苹果:


穷小子也分很多类,比如矮丑穷,还是虽穷但高帅。后者在哪个国家都很容易晋升,前者在哪个国家都很可能和一般大学生差不多。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8樓 發表于:2025-4-22 19:03

石擎:


不同时期情况不同。国内,大陆改革开放早期,大学毕业生占人口比率低,含金量高,和哪个大学毕业关系相对小,而且当时非大学毕业生创业发展成功的很多。

当然,要成为杰出人才,人类知识界精英,学术精英、科学精英,确实是南大、北大、中科大

优势明显。主流大学毕业生水平排名,南北科三大主流顶尖大学明显位居第一层次。

另外,要进入高薪金融投行等岗位工作,确实名校有优势。亚洲大学排名是怎样的?比如,国际投行最青睐的亚洲名校,中国大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印度理工学院等。中科大毕业留学美国在金融行业发展也非常有优势。按2007年的一个报道,中国科大校友总会的统计资料显示,大概有近500位科大人在华尔街的舞台上驰骋,在华尔街华人圈子里,约30%都是科大校友。ˇ 虽然统计未必准确,但一定程度说明其优势。改革开放恢复高考早期考入中科大是最难的。不过,有的未必需要大学本科上名校。

现在呢?

现在和过去相比情况发生了变化。过去大学毕业生就是社会前百分之一之类的人才,现在有普及大学教育的趋势了,因此毕业于什么层次的大学更加重要,还有学历层次的竞争攀升,硕士、博士。

大学本科能上什么层次的大学,和过去相比也有变化。和现在不同,过去贫寒家庭子女考上名牌大学相对没有大的劣势。

现在相比而言,国内不同职业收入差距虽然和过去相比有所缩小,但和日本等相比不同职业收入差距仍然很大。为什么现在国内考生追捧名校计算机人工智能等专业?只有这些专业毕业获得的收入才有比较大的可能让一个外地的年轻人能够相对比较容易地在大城市立足,卖房安家。即使是名牌大学毕业,很多专业的不少毕业生在大城市立足都很困难。高薪互联网大厂并不需要很高的阶级就能达到比较高的收入。而有的行业虽然职位阶级很高,但收入未必很高。不同行业的收入差距大。土木建筑过去是热门专业,现在成了冷门专业,但如果在其他一些国家比如日本等,收入不低。

中国的开放性远强于日本,也强于韩国。日本等级制度比较根深蒂固,东京大学

以及京都大学

等在日本的地位长期稳固。韩国高校的竞争性、格局变动性也强于日本。当然,和日本的都市格局也有关系,东京都市圈在日本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占据有不可动摇的地位,这也是东京大学地位稳固的一大原因。

在日本,东京大学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其次是京都大学。

在韩国,首尔国立大学虽然是第一综合性大学名校,但是实际整体水平不如韩国科学技术院

,而且也没有韩国科学技术院的一些特权,比如韩国科学技术院是韩国唯一博士生可以免兵役的学校。ˇ 再比如,成均馆大学这些年明显呈上升趋势,这种竞争变动虽然不如中国,但强于日本。


中国最顶尖高校是哪所?在中国,首先,大陆、台湾、港澳高校不同时期的水平差别很大。台湾大学曾经是中国第一大学,但现在以学术、科研水平而言可能已经逐渐有不小差距。

全国顶级名校有哪几所?就大陆来说,不同高校变动也很大。例如,清华大学尽管是工科第一大学,但是,按主流大学标准,清华大学本科毕业生水平进不了第一层次,而985建设、高校大合并以后,清华大学转型发展,高校大合并以来大学毕业生水平,可能清华大学已经能够和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相提并论,处于同一层次。

大学毕业生水平,这里说的是大学本科毕业生水平。研究生水平的情况有的差别很大。博士水平和学校水平的关系小于大学本科毕业生水平和学校水平的关系。例如,兰州大学本科毕业生水平进不了前五,但是,博士水平,杰青三十年,大学博士水平排名,兰州大学高居第三,明显高于本科毕业生水平排名第八。这是数量比较大的主流指标,有很大的代表性。这种计算方法参照现在的博士生规模,2018年录取博士生人数,清华大学由于博士生规模过大,造成博士杰青比率排名没能进入前四。如果参照对应期间的博士生规模呢?没有对应数据。找到一个2006年的博士生规模数据,参照计算,则博士杰青比率排名,则前四大学清华南大北大兰大代替了南大北大兰大中科大。综合两种计算方式,则南大北大兰大清华名列前四,中科大第五,港科大第六。

全国大学博士水平排名如何?
大学博士毕业生水平指标
杰青校友比率
杰青三十年,历年(1994-2023年)入选国家杰青,2024年统计
部分高校排名
历年(截止2023年)国家杰青高校(含合并院校)博士校友比率指数
1 南京大学 150/1131/0.1326+150/645/0.2350=1.000+0.989=1.989=>100.0
2 北京大学 238/2130/0.1326+238/1031/0. 2325 =0.842+0.982=1.824/1.989=>91.7
3 兰州大学 (0.1035/0.1326 + 0.2061/0.2350)/2/0.009947=83.3 #
4 清华大学 (0.0809/0.1326 + 0.2350/0.2350)/2/0.009947=80.9 #
5 中国科技大学 166/1803≈0.0921=>69.5
* 6 香港科技大学33/633/0.6≈0.0869=>65.5


学校规模对学校毕业生含金量有相当的影响。 兰州大学或者香港科技大学博士杰青总数排名并不高,但由于博士生规模小,因而博士杰青比率排名高。

本科生也是同样的道理。规模大,含金量则会相对低。就实质来说,学生规模大往往造成教学质量降低。例如,兰州大学萃英班评价怎么样?社会知名度高吗?就业上有优势吗?由于兰州大学萃英学院规模小,人数少,倾注教学等资源,有非常大的优势,学院毕业生整体平均水平应该高于北大、清华等校毕业生整体平均水平。

八大名校中,哪所大学第五?主流指标,大学本科毕业,从截止目前的表现来看,兰州大学、吉林大学都有和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争夺第五的位置的可能。而第一、第二,很大可能不是一般人认为的清华、北大,而可能是南大、中科大,北大可能第三,清华可能第四。

南科北清复开兰吉八大名校,如何评价?

大学本科毕业生杰青数和师资杰青数对比,可以看到,吉林大学、兰州大学等净输出的本科毕业生杰青最多。如果考虑毕业生规模,兰州大学可能第一。这里面有两校师资实力下降的因素。而净收入清华大学第一,以及北京大学虽然输出第一但净输入却排名第三,原因是两校师资实力增强太大。这意味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地位高的杰出教授中相当多一部分吉林大学、兰州大学等名校的本科毕业生。尽管兰州大学、吉林大学师资科研水平相对不高,但是由于校风沿袭等因素造成仍然具有较高的毕业生水平,加上毕业生的良好声誉,仍然很受青睐。当然,像吉林大学由于毕业生规模太大,可能整体上会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但对于部分优秀学生特别是传统王牌专业的优秀学生来说,可能升学就业发展依然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吉林大学或许也有拔尖班,一定程度能类比兰州大学萃英班。

如果说兰州大学、吉林大学或者南开大学等能和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争夺内地大学本科毕业生水平第五的位置,那么,前四顶尖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那个第一?和台湾大学或者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相比如何?和韩国首尔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相比如何?

自然科学、科技类院校方面,中国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韩国科学技术院相比如何?中国科技大学目前是否能说已经居于第一的水平?香港科技大学在香港第一,韩国科学技术院在韩国第一,应该是没问题的。在台湾,尽管台湾大学总体上拥有无与伦比的实力地位,但是,自然科学水平方面,新竹清华大学等是台湾大学的有力竞争者,就像社会科学方面政治大学等是台湾大学的有力竞争者。

内地大学,社会科学,文科,如何?

内地院校文科的情况和理工科格局有很大不同。

改革开放恢复高考早期十来年,大学水平声誉形象、高考录取分数,总体上,理科、理工科方面,中国科技大学第一,而文科方面,中国人民大学第一,或略超北京大学。这是形象水平,不是实际水平。实际学术水平,理科、理工科方面,显然中科大不如南大、北大,而人大不如北大。现在呢?现在,中科大实际水平追赶上来了的,但形象水平下降了。而文科方面,大学文科水平,可能南大、北大前二,人大第三。南大文科可能有较大提升,尽管和院系调整前、民国时期的地位可能有很大差距,但可能已经基本第一,或者说和北大不相上下。

文科实际学术水平,南大、北大、人大、北师大名列前四应该是比较明显的,即使考虑误差因素。然而,形象水平,或者说,大学排行榜宣传信息等等再次的虚假印象,可能并非如此。另外,985建设以后,清华、北大几乎取得了不可匹敌的前二大学的形象,即使原来在政府部分就业最有优势的人大,也已经不如清华北大。有些方面的排名虽然可能影响大,但能反映大学毕业生水平吗?例如,民国大学政界校友,一届中央委员,北大、清华排名落后,是否说明北大、清华毕业生水平不行?学术实力水平声誉地位,才真正代表大学实力水平声誉地位。

一个涵盖文理工农医各大科的主流指标,长特,按照一种计算,大学本科毕业生长特比率,人大名列第六,北师大名列第十一。

大学毕业生长特比率排名
部分主流大学毕业生长特校友比率参考指数
改革开放恢复高考以来全国部分高校(含合并院校)
本科毕业生长江学者校友占对应学生比率参考指数
排序 大学 截止2018年本科毕业生长特数 参考当前年份录取本科生人数 理工类(理工农医)比例 长特校友比率参考指数
1 北京大学 106 3920 0.65 3.849%
2 南京大学 76 3328 0.55 3.698%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9 1869 0.95 2.738%
4 清华大学 79 3800 0.85 2.383%
5 复旦大学 59 3747 0.65 2.241%
6 中国人民大学 11 2868 0.05 1.992%
7 浙江大学 80 6274 0.80 1.536%
8 南开大学 36 4138 0.55 1.409%
9 武汉大学 72 7226 0.75 1.265%
10 山东大学 54 5464 0.75 1.255%
11 北京师范大学 18 2575 0.50 1.216%
……

如果计算方法比较合理,那么,如果仅仅文科呢?

不过,一个指标,特别是像人大、北师大总数不多,可能代表性弱,而且文科、理工科权重对计算结果影响大,因此未必能够准确反映情况。

尽管人大作为社科类院校,文科为主的院校,在理工科竞争方面基本上没有位置,但是在广义文科、社科方面却居于强势地位,可能质量水平前三,而总量实力第一,在政府法律、经济金融等方面或许具有最大的校友影响力。

2023年中国大学排名如何?

内地人文社科主流指标,人文社科索引CSSCI,总量,人大第一,人均,人大第三。

人文社科索引CSSCI排名
全国部分高校人文社科索引CSSCI收录论文数
# 大学 中文人文社科引文索引CSSCI(2021年论文数+2022年论文数+2023年年均论文数
1 中国人民大学 (2537+2414+2219) /3 = 7170/3 = 2390
2 北京大学 (1864+1686+1556)/3 = 5160/3 = 1720
3 南京大学 (1659+1543+1429) /3 = 4631/3 = 1544
4 北京师范大学 (1405+1390+1372)/3/1196 = 4167/3 1389
……


人文社科索引CSSCI人均排名
全国部分高校人文社科索引CSSCI收录论文人均(师均)数
# 大学 中文人文社科引文索引CSSCI(2021年论文数+2022年论文数+2023年论文数)/3/人文社科活动人员数 = 人均论文数
1 南京大学 (1659+1543+1429) /3/1060 = 1.456
2 中国人民大学 (2537+2414+2219) /3/1721 = 1.389
3 北京大学 (1864+1686+1556)/3/1456 = 1.169
4 北京师范大学 (1405+1390+1372)/3/1196 = 1.161

北师大则在人文、教育领域具有非常高的地位。

台湾高校的情况和大陆有相似的地方。实际上,民国三十八年前后渡迁,台湾师范由于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师范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等校部分师生校友的到来,汇聚了相当多的教育精英。北京师范大学在大陆的地位一定程度类似台湾师范大学在台湾的地位。政治大学在台复校,而在大陆取代中央政治大学的,可以说是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大学的格局和日本以及韩国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韩国,延世大学可以说代表西方势力,而成均馆大学的衰落则是华夏势力、儒家势力或者说传统朝鲜实力的衰落,受到集团资助后又逐渐崛起,高丽大学等则代表韩国政府支持的民间办学力量,汉城国立大学即首尔国立大学则源自近代新学如汉城师范学校等多所院校,经过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帝国大学等的发展,韩国独立后组建汉城国立大学,发展为现在的首尔大学,拥有无可匹敌的综合实力。伴随韩国科技产业的发展,韩国科学技术院等多所高水平官立科技学院的建立,还有像私立浦项科技大学等,为韩国科技工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成为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支撑韩国跻身国际科技工业前列地位。

日本有很多国立大学,也有很多私立大学,其中不少在相应方面具有比较高的水平声誉,七所旧帝国大学综合实力强,尤其东京大学,地位最高,而京都大学以及名古屋大学

、大阪大学

、东北大学

、北海道大学、九州大学

都比较高的地位。京都大学一些方面不逊色东京大学。名古屋大学也有突出表现。截止2022年,2000年以来诺贝尔奖获得者统计,高校毕业校友诺贝尔奖获奖者人数, 东京大学 6人和加州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并列第七,而名古屋大学 5人和牛津大学、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并列第十。 因此,培养日本最顶尖人才,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都在最重要方面有一些不逊色于东京大学的表现。

中国内地大学,相比如何?

中国最低调的985大学有哪几所?

中国最低调、历史地位最高的大学,目前仍然具有顶级水平的大学,南京大学。

中国名校传承脉络,南京大学 -> 清华大学 -> 北京大学 传承,南清北一脉,还有南科科一脉,南雍-中科大-国科大,以及南台一脉,南雍-台大,都有其超群绝伦的辉煌。

如何评价南京大学“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所谓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是根据结论提出来的。

中国长期非常高调、目前水平顶级的大学,中国科技大学。

如果说内地水平第一的大学是南京大学基本没有疑问,那么,说内地趋势水平第一的大学是中国科技大学,也基本没什么疑问。

至于一般大学排行榜上高居前二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如何?是否真的是内地实际水平最高的两所大学?怎样看待形形色色的大学排行榜?

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之后,才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不仅教学、毕业生水平,而且科研水平,以及决定学校水平的师资水平,也基本上如此。

比如,师资,高端杰出人才,比如,院士,如何评价 2023 年中国内地院士增选名单?院士师资比率,可能目前南京大学第一,这是连续几届院士增选比较低迷情况的结果,由此可以对比原来南京大学的地位。而杰青师资比率,则可能目前中国科技大学第一。杰青三十年,大学师资水平,中科大遥遥领先,其他几大名校都相形见绌,连南大也不例外。而几年前,大学杰青师资比率,虽然中科大也是第一,但是和南大差不多。增高如此迅猛?什么原因?

整体师资水平,可以不仅看高端杰出人才,也可以看中坚人才。全国高校近三年新增中坚人才,趋势水平,三年新增中坚人才占师资比率水平,中科大和南大第一、第二。而清华和北大第三、第四。

大学整体水平反映在各大科水平上。质量水平和总量实力不是一回事。例如,工科总量实力第一的大学是清华大学,应该没有疑问。工科质量水平呢?在中国最好的工科大学是不是北大?工科水平最高的大学是哪所大学?很可能,是南京大学,毕竟学校整体水平第一,当然,也有可能是中国科技大学。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9樓 發表于:2025-4-22 19:03

Gator:


应该是东大最为容易。

日本的贫富差距要比中韩两国小得多,而且财富的代际相关性也小。

同时日本又非常重视学历。在求职中,学历发挥的作用更大。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30樓 發表于:2025-4-22 19:03

coffee candy:


首尔大会让穷小子接触到社会top

但没有家里的帮助 前辈的照顾 自己还抓不住机会

也就是个中产了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461 回複數:56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5-4-22 19:10
 
©2010-2025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