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4篇帖子。 字體大小:較小 - 100% (默認)▼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7 3
(轉載rfi)關稅:中國譴責特朗普“恐嚇”,誓言報復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樓 發表于:2025-4-3 22:56

據《費加羅報》亞洲特派員Sébastien Falletti發來長篇報道表示,針對關稅,中國譴責美國總統特朗普“恐嚇 ”,並誓言採取報復措施。與此同時,北京寄望於與亞洲和歐洲建立更緊密的關係,以應對美國對其徵收的54%的關稅。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樓 發表于:2025-4-3 22:56

報道首先指出,特朗普給中國的喘息時間還不到100天。4月2日,在白宮玫瑰園,美國總統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發起了大規模關稅攻勢,這是他全球貿易戰的優先目標。這位“美國優先”的倡導者手持一張圖表,宣布對中國產品徵收34%的額外關稅,疊加他上任頭幾周即已徵收的20%,針對這個亞洲巨人的關稅壁壘將提高到驚人的54%,比同一天對歐盟和日本實施的嚴厲措施高出一倍多。

這一稅率接近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承諾的60%,當時,他經常抨擊中國是美國的主要對手。特朗普宣稱:“我非常尊重習近平主席和中國,但他們從我們這裡拿走了太多好處”,並譴責了他所認為的世界工廠的不公平做法。他為新關稅辯解,指責中國根據一種不透明的計算方法,將“貨幣操縱”和其他變相壁壘考慮在內,從美國勒索了相當於67%的關稅。

美國還宣布終止對中國小額包裹的關稅減免,使得上述徵稅變得更加沉重。此外,北京還遭美國對委內瑞拉石油徵稅波及。但讓人稍感安慰的是,中國的亞洲競爭對手也受到了白宮的重擊,中國鄰居的競爭優勢被剷除,從而削弱了圍堵巨人的效應,為其在亞洲後院提供了一條林蔭大道。民主治理的台灣受到的打擊幾乎與中國大陸一樣嚴重,達到32%。

報道續指,在擁護保護主義總統所宣布的“解放日”炮火中,東亞的出口經濟體受到的打擊最大。東南亞快速增長的“小龍”也受到了沉重打擊,其中越南的關稅稅率為46%,柬埔寨為49%,汽車代工中心泰國為36%。就連他的“朋友”印度總理莫迪也被徵收26%的關稅,印尼則被徵收32%。軍事盟國日本和韓國也未能倖免,儘管東京與首爾試圖安撫華盛頓,但仍分別被徵收24%和25%的關稅。作為世界經濟之肺的地區股市在開盤時暴跌,尤其是香港股市下跌了 2.4%,一連串的壞消息甚至超過了最悲觀的預測。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3樓 發表于:2025-4-3 22:56

中國商務部4月3日發表聲明,立即“強烈”譴責這些“單邊恫嚇做法”,並誓言採取報復行動“捍衛自身利益”。中國“敦促”美國“取消”這些不符合“國際法規則”、“嚴重”損害中國“利益”的“所謂對等關稅”。報道表示,共產主義政權披着自由貿易捍衛者的外衣,譴責華盛頓轉向保護主義,將其視為全球化的新麻煩製造者和美國資本主義窮途末路的象徵。“歷史證明,新關稅解決不了美國的問題。這不僅會損害他們的利益,還會危及全球經濟和供應鏈的穩定”,世界工廠如此抨擊道,中國擔心脫鉤會使其全球化的核心地位備受威脅。

報道提到,這場新貿易戰的範圍比特朗普第一任期內發動的貿易戰更廣,而中國正處於一個微妙的時刻,因其經濟增長正陷入結構性放緩,處於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最低水平。中國政府承諾2025年的GDP增長為5%,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對這一數字提出質疑,但這一數字僅是中國經濟起飛高峰期2007年的三分之一。在房地產行業陷入危機、國內消費處於低谷之際,世界領先經濟體設置的關稅壁壘將嚴重打擊帶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出口。蒙田研究所特別顧問戈德門(François Godement)說:“中國人很擔心,因為他們在出口方面很脆弱。根據MERICS智庫的數據,2024年出口佔GDP的30%,這是自1997年以來的最大份額,與2019年相比躍升了38%。”

儘管中國政府正大展拳腳,宣稱採取“反制措施”,但由於中國經濟對外國市場的依賴性日益劇增,其選擇是有限的。報道引述摩根士丹利指出,這些關稅將對中國的經濟增長產生影響,因為中國高度依賴出口,尤其是對北美市場的出口。世界貿易的普遍放緩也將對中國經濟產生影響。

面對特朗普的攻勢,北京有反擊的箭矢,但弓弩卻也脆弱。去年向華盛頓出口了價值4390億美元的產品。MERICS說:“他們將採取有針對性的手段,特別是針對農產品和重要礦產的措施,以擊中要害。甚至在特朗普關稅戰之前,北京就已宣布對半導體和電池生產所需的關鍵金屬實施一系列出口限制,而這些物資絕大多數由中國集團主導。北京還可以掌控地緣政治的按鈕,如正在台灣沿海進行的軍事演習,或最近香港長江和記暫停向美國貝萊德公司出售巴拿馬港口。

但中國不能轉向保護主義,否則就有可能終結自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受益匪淺的全球化。相反,中國正寄希望於加強與受到特朗普攻勢打擊的其他國家的貿易關係,以減輕打擊。從歐洲到亞洲,這位巨人正在重新發起魅力攻勢,將自己塑造成一個可靠、穩定的合作夥伴,並披上多邊主義和自由主義擁護者的外衣。它正在重新啟動與東京和首爾的三邊貿易談判,推遲對白蘭地的報復措施,以軟化法國和歐洲。

《費加羅報》報道總結說,本月,習近平將出訪已成為其最大貿易夥伴的東南亞,並將利用美國蠻橫的關稅攻勢向馬來西亞、越南和柬埔寨施以援手。中國絕對有能力突破美國的圍欄佔據這塊空地,發揮自己的影響力。但前提是這些國家不效仿美國,以保護自己免受未來“第二次中國衝擊”的傷害,因為它們擔心受惠於政府補貼的中國產品會大量湧入自家尋找新的銷路。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4樓 發表于:2025-4-3 22:57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7 回複數:3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5-4-3 22:57
 
©2010-2025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