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載知乎)为什么韩国sky高校录取率(2%)高于中国985录取率(1.62%),但韩国高中看似更卷?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momo: 新加坡top2高校录取率接近20%,然后新加坡家长一天抱怨新加坡教育内卷:
“别看nus和ntu录取率高,考不上med和law,还怎么活!” 黄豆汗
“你知道小六分流吗!” 黄豆汗
“你知道孩子做ppt要做到12点吗!” 黄豆汗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欲三更:
如果你觉得韩国的高考已经很easy了,那韩国的就业市场更是easy模式中的easy模式。
韩国排名前30名的“大手企业”,每年校招的数量大约占应届毕业生的6%,而韩国985 sky的录取比例是2%,就算加上硕士博士,以及kaist这样的科研机构,名企的粥还是远多于名校的僧。
韩国大手企业的待遇还是不错的,韩国500人以上的中大企业校招起薪大约20万人民币(韩国物价高,20万其实并不算多),而大手企业大约能翻一倍给到40万,像三星这种头部公司能给到大约50万。
这么看的话,韩国高考的卷,卷的性价比还是很高的——卷度一般,收益可观。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一直住顶楼:
说穿了,蛮夷小国没见过世面。美国人还觉得吃不上鲜肉就是经济危机了呢。
就像日本人吹自己当年加班多一样,放到东大也就图一乐。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作者:勇武的加兰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0533644/answer/2884308130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题其实是有很明确答案的,多年前我就跟韩国人聊过。 他们那个大学录取是比较美式的,国家标量成绩+面试+过往经历,相比国内普高绝大多数人的一锤子买卖是更加多样化的。 从我听他讲的感受来看,整体压力是没有中国高的,因为中国高考的特殊性,大部分高分段的人要绷到最后一刻。韩国人的录取方式根据贫富,天资,学习资源当然还有各种努力的区别在平时就逐渐分化了,很难存在说你高二一本高三拼一把上211985这种。 但是说实话他们那个教育体制对学生的时间管理和家庭支持压力更大,比如为了考sky,你得去在高中考压雅思和托福。东亚考生缺乏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口语和写作都需要专门报班去学,这就导致中国那种寄宿制高中全包一把梭的培养方式在这里搞不通,必须要学生,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地持续支持才能造就这样的学生。 比如他听到中国高考成绩比较好的高中都是寄宿制学校,他就问我那各种活动和补习怎么参加呢?我告诉他补习就在学校晚上,没有什么课外活动需要参加。这就是区别。他为了进Sky,高中的时候要去学托福,要去练体育还要去做义工。你表面上看着是没有晚自习天天坐到11点这么苦,但是人家16 17岁天天这跑那儿跑,也是另一种卷。 还有一点,他自己给我提的,比较贫困的学生因为没有经济条件进行大量的补习,只能自己搜肠刮肚地四处想办法进行苦学,这种对人的精神压力确实也是很大的。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Sarcasm:
因为韩国人觉得这不正常, 需要喊出来. 而天朝嘛.. 高中生这点儿破事, 也算吃苦? 需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啊.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zll:
你自己已经给出答案了,你说哪卷? sky在韩国的相对值,对标中国是清北,至少是c9的水平,比985还要高。 为什么你觉得韩国更卷?因为韩国人叫的响,你听的到。韩国的声音在世界上比中国强势,就这么简单。因为世界主流媒体让更多的韩国声音发出来,仅此而已。 你所知道的“真相”,只是能喊出来的真相,与真实的情况并不一致。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阿伦桑:
上面钱辰Chen Qian说对了,美国亚裔上学是天堂模式,别说加州这么多亚裔的地方了,其他州的那些公立旗舰对亚裔来说也是有手就能上,竞争压力放在国内比重本都不如。 加州就更不用说,除了那些小学校和Stanford Caltech,UCLA和Berkeley都是相对好进的,而且进不了也没啥,UCSB UCSD不见得差多少,这几家收生快两三万亚裔了,加州美高才多少亚裔?录取率高到爆炸了,而且再不行读两年cc再去Berkeley一样可以。 教育资源和北京上海差了上千倍的级别,完全是一个天一个地。 加拿大也是教育资源比较充沛的,普通亚裔上个多大滑铁卢没任何问题,没听过死活考不上的。 香港会稍微卷点,但是也保证了一年四万多适龄的本地学生,三千多能上港大,八千能上港三。 新加坡就更好了,适龄人口才三万多,NUS和NTU录了整整一万人,还没算头部一大堆出国的。 韩国这种2%录取率和当地的经济水平是完全不匹配的,纯属是没苦硬吃,被老儒家洗脑洗坏了。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许愿池里的达文西:
按照韩国的统计,高中生每天学习13小时,睡觉5小时,那么剩下的6个小时干嘛去了?每天早七晚五写三个小时作业这不太正常了吗?人家韩国人觉得自己卷是跟欧洲美日英法比,你跟人家共情个毛线啊?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作者:赤色青年马斯克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0533644/answer/2687585230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个录取率还不能这样对比,因为韩国是12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也是义务教育,基本上人人都能上高中,而中国义务教育毕业生只有一半人上高中,真实情况是韩国SKY录取率比中国985录取率高三倍左右 
总而言之,就是韩国的内卷是为了阶级跃迁,而中国的内卷是为了生存,中国学生卷到985电气本硕也是一群人去四线城市电网当个蓝领工人,哪儿怕头部钢厂都不缺985和211的,而在韩国无论什么性质的蓝领工人都吸引不到韩国大学生(至少知名学府的毕业生肯定吸引不到),浦项和釜山的钢厂可能薪资也不逊色韩国白领,也能达到韩国平均水平,但是几乎没有多少本地大学生愿意去,很多都是由东北人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来承担了,同样日本也是如此,丰田本田的工厂每个月加班到月休四天也能年入四五百万日元,其实比很多院卒起薪都高了,但是还是没有本地学部卒去干,所以说发达国家的内卷和中国就不要相提并论了,别说北美,就算是韩国人家想获得中国人卷到硕士学位才换来的工作那也是轻而易举的,我这可不是夸张,国内很多国企工厂的工人不乏211硕士了,本质上就是薪水高点的操作工罢了,同样薪资的工人在日韩也不过是高中生或者短大和专门学校的毕业生干的,也不要提生活成本,觉得发达地区生活成本高所以生活质量低的大概率没出过县城,哪儿怕不出国去一线城市看看也不至于下这个结论,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国家只要关税不是很高,注定享受的工业品物价不会远超中国的,日韩本土农产品贵但是他们跟中国一样,也能进口阿根廷和澳洲的牛肉,这意味着他们想过上廉价的低质量生活也不难,只要住单间不买房,然后吃饭吃进口肉类,用Made in China的工业品就行(因为中国鼓励出口整个出口退税政策,可能同样工业品在海外售价还没在本土高呢),人家看上去卷但是人家也能选择不内卷的佛系生活,韩国随便找一家制造业工厂当工人月入300万韩元也不难,韩国非首尔地区40万韩币完全可以租一个20平的人才公寓,平时吃吃喝喝最多也就60万韩元,工厂往往还包吃住,可能这点成本都省下去了,反观中国,对于一线城市以外的人来说,有得选吗?年轻人回安徽四线城市家门口工厂月入三四千这叫躺平?只能称之为苟活罢了,很多中国年轻人被躺平文学荼毒忽悠了,以为小城市能躺平,事实上只有小城市婆罗门能躺平,没背景没资源没家底还是“穷则走他乡”,就算奔着955工作制也是越发达的城市越容易提供双休的工作 说点题外话,评论区割裂感比较浓,争执的声音很激烈,其实我也能理解,中国很大,大到你在中国能看到世界上最富裕的群体和堪比东南亚的穷人,有的人觉得发达经济体不过如此,生活也就那样,我也能理解,你们可能并不是牵强附会,因为很多内地二线城市的婆罗门刹帝利家庭也就觉得上海生活也就那样,一套房600万,买套房得拿他们在二线城市名下的三套房来换,划不来,回二线城市他们父母给他们安排月薪七千的闲职,跑上海自己打拼也就月入一万出头还没有任何靠山,父母人脉用不上一切还都得从头再来,就算在上海月薪又如何,两万那还没自己父母俩公务员个人退休金高,不如回家躺平,但是,上海对于从内地农业县出来的穷人来说,已经好太多了,房租再高跟他们也没关系,来沪打工一个月包吃住,大学生月薪上万包吃住一年还能省一点钱,还能保证双休,如果回到内地老家农业县呢?父母没资源自己没背景,有的农村出来的连县城都房子都没法给孩子留下,去县城找工作发现连个民营化工厂的操作工大家都趋之若鹜,因为全县除了体制内只有这个单位给员工缴纳五险(没有一金),别看这个民营化工厂副操作一个月到手4500块,近两年来入职的本科生都不胜枚举,大学生进去清一色得四班三倒,熬到头了终于混个常日班也是月休四天而已(单休都悬双休更无法保障),一看工资熬了十几年才到手七千块,还没大学毕业去上海攒得多. 这还是有学历的前提下,没大学学历的贫困县农村中年更惨,40岁在县城工作,大概率只能打零工,小县城的服务员一个月2500块全年无休无社保,8107工作制,年龄大找关系都没法进县城的民营化工厂,哪儿怕是操作工对于他们都是香饽饽,不当服务员只能进小作坊,小县城小作坊别看工资一个月就2700块(无休息日,日薪90块),但是就这工资都不能按月发放,月结都做不到只能年结,我家里亲戚年龄大了回老家县里打零工一年半,能按时月结工资的工作只有中通快递,每份工作都是一个月两千来块,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去上海工地干小工日薪都280块了,还包吃住,他们眼里的上海和合肥长沙双公务员家庭眼里的上海自然有差别 以上就是为何评论区如此割裂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阶级与地区发展水平不同导致的,评论区觉得韩国差劲的极大概率是中国一线城市出身,再不济也是二线城市中产,对她们来说看待韩国就像内地二线城市婆罗门看一线城市一样,而穷人看待韩国就像贫困县的农村户籍青年看待一线城市,反正在哪儿里都是一无所有,不如选择一个挣钱多的地方 ------------更新分割线------------- 随手写的回答没想到火了,评论区争执依旧很激烈,也不难理解,我梳理一下我的观点,回归一下主题 首先,从表面上来看,韩国高中并没有中国卷,如果你拿韩国成堆补习班来跟安徽四线城市从不补习比较论证,那不如说上海比安徽上大学难(尽管安徽高考不限制户籍,也没见上海人跑安徽高考),课外补习班多前提是你有课外时间,上海补习班多的前提上海的中学生周末双休且周一到周五晚上5点就放学了,内地像安徽普遍8107工作制,很多高中也就周六放一个晚自习,根本不可能也没时间补课 其次,韩国就业也并没有中国卷,日韩的公务员考试报录比都是网上可查,另外韩国九级公务员(对应中国乡镇街道办公务员)是允许高中学历报考的,考虑到韩国人人都能读高中,基本上可以推出结论,韩国公务员考试所有年轻人均有机会参加,即便如此,2023年首尔地区的九级公务员报录比为20.5比1,2019年全韩国公务员考试据传报考人数近20万人,录取人数仅仅4954人,约等于50比1,但是对应的是中国2019年国考报录比63比1,2024年为86比1,此数据还有上升的趋势 至于当一名医生,韩国确实比中国卷很多,那是因为韩国医生是工薪阶层收入的10倍,人家年薪3亿韩元,妥妥是阶级跃迁,跟中国的医生性质不同,中国医学院上岸难度也远低于韩国,网上很多人说韩国人进财阀企业多么多么不容易,其实韩国财阀企业就相当于中国的烟草电网(准确说是烟草电网中上梯队,比如云南的烟草系统和江浙鲁冀北的电网),只是垄断的制造业供应业企业罢了,薪水高一些稳定一些罢了,真正人上人还是医生和检察官 最后,我觉得发达经济体老百姓下限比较高这句话并不难理解,韩国躺平确实是比国内大多数二三线城市容易,中国经济体量大高薪人才比韩国多很正常,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卷不能只看高端岗位,中国现在就业市场已经是从高端竞争转入中低端竞争了,我以前读书时没人看得上电厂运行值的工作的(倒班的蓝领),现在211本甚至211硕都涌入电厂生产一线了,几年前兴许我会说中国内卷低于韩国,现在我只能讲两国殊途同归,不愧都是儒家文化圈,都是一个样子,只是韩国步入发达经济体了躺平相对更容易罢了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主要就是韩国家长和媒体贩卖焦虑。
新加坡就这么多人,家长还在贩卖上新国大太卷。
加州500万亚裔,撑死一年7、8万应届亚裔高中生吧(很多移民的亚裔高中不是在美国读的),伯克利一年录取至少5000本州亚裔学生。录取率远高于在中国考985和韩国考sky的比例。再加上斯坦福、UCLA、UCSD、USC….怎么都比上985容易无数倍。就这样还有家长贩卖焦虑说加州上学难,而他们当年自己都是北清华五 SKY IIT卷出来的。
作者:钱辰Chen Qian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0533644/answer/8997320259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当一个笨蛋:
我只说一点嗷,在抖音上刷到的韩国来中国的留学生,就没几个华五以下的,车银优 的弟弟上的是复旦,基本佑利上的是南大,直接给我看红温了  我同学跟我说,他上的是我们区排第四的高中,一般能上个一本已经算是尖子生了,这个学校出的唯一一个北大的还是个韩国人。我在抖音真的很难看到低于华五的韩国留学生。中国人去韩国有几个能上sky的。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喵蕉君的小号:
因为南朝鲜池子小,每年的体面岗位就那么点,刚好够SKY毕业生和二代用。 中国体量巨大,本地211也不难找到体面工作,比如苏大法学院毕业生在苏州找个二流往上的律所是不难的。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作者:HCl真好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0533644/answer/8986941026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真的非常反感这种拿录取率来比较内卷程度的做法,
照这种讲法,上世纪中国的录取率更低,那上世纪的学生是不是比现在的卷?可拉倒吧,上世纪的学生比现在的轻松多了,人家再累那也是上课累,但人家有周末,还没补习班。我们县城的高中还有农忙假,让学生们回去帮家里收水稻,但村里哪舍得让金贵的高中生下地干活,就是白给的假期。我去东北上学听老师说那边之前有白菜假,也是类似的。现在国内哪个高中有这个?
内卷程度当然和人口数量录取率有关系,但也要分清哪些是真内卷哪些是凑热闹的吧。比如国内的内卷,至少有一半是凑热闹的,他们中考考完就退出内卷了,高考工厂和他们没关系。但韩国不是,韩国普高率大概是八成,相比于中国,韩国成绩处在中下游的学生(50%-80%)还要多卷三年的。做个粗略的计算,只针对普高学生,中国普高学生上985的几率是3.2%,而韩国普高学生上sky大学的几率是2.5%。
而且,韩国的sky大学,只留了20%的名额给高考学生。
怕某些群体看漏了,再重申一遍,只有20%的学生是高考进sky的!
那其他80%的学生是怎么来的?靠随时选考来啊,这个随时选考呢,说好听点叫自主招生,说难听点就是保送。这里面水深的很,韩国人自己也统计过,那些靠随时选考进sky大学的学生,大多来自于首尔江南区。中国之前也吃过自主招生的亏,招了一堆关系户进北约大学华约大学,后来学聪明了,改成强基计划了,好了不少。
那我们再来算一下,韩国普通家庭学子进入sky大学的录取率是多少:0.2x2.5%=0.5%,这个录取率和C9对河南学生的录取率差不多,其他省份比这个要高多了。
我想这大概解释了为啥韩国人那么卷了吧。
虽然随时录取里面的水很深,但我还是要夸一夸韩国,毕竟随时录取那也是考的嘛,在明面上还是留了点面子在的。隔壁日本,早稻田大学附属的初中直升高中,高中直升大学,连考都不考了!同时因为这帮保送生非富即贵,所以他们自成圈子,管自己叫‘内部生’,歧视高考考进来的‘外部生’,差生歧视好生,放我老家浙江,有哪个富二代敢这么干会被他爸爸拿毛竹打个鲜血淋漓,但在日本却如同自然规律一般正常,比如说皇太子20分成绩去筑波大学。所以说内卷也有内卷的好啊,至少不会出现这么倒反天罡的事情来。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呜喵呜喵:
我要是韩国人我卷个锤子,韩国人的收入在韩国虽然购买力感人,但是绝对数值还是不错的,再加上韩国同美国的番宗关系,移民美加澳压根没有中国人这么多麻烦。 韩国人再怎么卷SKY都解决不了小小的贫瘠的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挤满了5200万人口这一事实,再怎么卷也改变不了自己的首都兼绝对的经济中心离军事控制线只有40公里导致男性必须服兵役这一事实。这些东西不是韩国人卷就能解决的。 考上SKY又能怎么样?富润美加澳,中润华日,底层润东南亚才是正途。一辈子挤在下头半岛南部才是真浪费生命。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西夏张元:
我记得知乎上有高中生问 为啥上学这么苦
下面高赞是 你有农民工苦么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haohaoh4:
一般人吃苦,吃多了会觉得累,觉得累会喊。 有些人吃苦,吃多了只会出现幻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韩国是发达国家,大多数家庭都有资源投入到教育里,参与竞争的人太多了…… 有个反例,就是古代科举,每个省每三年才几十个举人,举人论稀缺度,相当于现在清北的优秀毕业生,也即平庸的清北人都没资格和举人相比,但古代科举没让人感觉卷,因为那时候全民都穷,有资源供养脱产读书人的家庭,至少也得富农甚至地主……也即过去读书人的家庭出身,换现在都差不多是周公子和鲶鱼小姐级别了……因为参与竞争的人太少,所以虽然科举录取率极低,比清北还低一个数量级,但没让人感觉那么卷…… 中国这边,比较接近的就是江浙沪等包邮发达地区的孩子了,虽然这些地区的重点高校很多,名校录取率远高于不发达地区,但因为有钱人实在太多,不惜代价投入资源去卷,所以给网友感觉这些地区更加卷…… 而不发达地区,名义录取率虽然很低,但因为穷苦家庭太多,事实上很多考生都是气氛组,陪伴式应考,压根没投入多少资源精力在应试上,真正all in的职业玩家不多,所以实际上也没多卷…… 作者:KiKy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0533644/answer/26885051531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独卧孤舟上: 拿韩国和整个中国比是错的。
韩国的体量也就只有中国一个省份大小,应该拿中国的一个省比。
东大这边考不上985去不了大厂还有很多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北上广呆不下去还有很多堪堪的新一线、二线城市。
韩国那边在首尔呆不下去,第二大城市是釜山,然后就没有理想的大城市了。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韩国的卷,相当于全中国都能考上高中,都能上大学,大学入学率高达90%,连扫垃圾,开出租,在便利店打工的就是大学生。你一旦考不上大学就是最底层。 在中国,你能考上大学,就等于超过同龄的一半人了,相当于你就能享受到低端人口给你带来的红利。这两种卷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对了,这个问题我以前回答过,还是看看之前的回答把。其他高赞回答也很有借鉴。 韩国是不是这个世界上最卷的国家?335 赞同 · 73 评论回答 作者:排骨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0533644/answer/2731040421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在青岛和一个韩国人交流过,他说韩国中学的学习强度很高,每天从八点学到二十一点,有时候周末只能休息一天。 但是这样的作息在几乎所有中国学校都是迟到早退的。就单单山东的中学,要求凌晨五点起床上课,一个月休两三天的学校比比皆是,甚至不是高三,甚至不是高中。 所以说他们的“卷”和我们的“卷”不是一个程度。我们的下限太低了。 作者:九格良肆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0533644/answer/27505317383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天天摸鱼小厚子: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主观印象从来不与客观划等号,美国人还觉得五天八小时都是剥削呢,这搁东大得是福利拉满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因为考不上sky人生就完了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36971646332507
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36971646332507
之前在微博上看到个文章里面有句话印象很深
你没进sky(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这辈子注定必须努力到要死。
中国完全不是这样,哪怕读个二本也是拿到了职场入场券(某微博大V语)
艰难不艰难?艰难。
卷不卷?卷。
但是双一流也一样卷啊,决不是说非双一流人生就完蛋了,西政和华政他们还自嘲是四非呢
作者:萌之检事正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0533644/answer/2750797648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啥都不知道:
地狱笑话 卷成这样了还要互相比较谁比谁更卷 应得的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千年郡县的好处。国土辽阔的好处。 大部分人一辈子都不会出省生活。 不必在意90%的国土面积上的情况。 只需要考虑一省一县范围过活。 因为足够大,允许你切割现实,偏安一隅,只顾眼前。 宏观统计、总体平均这种东西,太容易骗人了。 作为对比,看看坡县吧。 纵然你无意逐鹿,但你想避而不言的东西,就在步行半小时的距离之内,要如何装作视而不见。 作者:qwer123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0533644/answer/27239776494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作者:哈哈哈哈不郁闷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0533644/answer/90004644874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说一个很反常识的事实, 现实中,越无知、越落后的地区越不卷。 能够区分出哪些学校是985、211高校的学生和家长,最少就已经超越了90%的家庭。 国内的很多高中生只是知道要读书,分数考得越高越好,一旦要涉及到具体学校和专业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两眼一黑,什么样的学校算好学校,好学校有哪一些,有什么兴趣应该学什么专业,绝大部分都是处于混沌模糊无知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学生为了一个虚幻的目标而学习,很容易陷入懈怠状态。其次,绝大部分的普高也没有教研水平,基本上就是一个考不上名校的二流三流老师带着一群低水平学生,找来一顿五花八门的名校模拟卷练习题,全部发给学生一顿瞎几把写,虽然说应试教育非常磨灭人性,但现实是,绝大部分的学校连最基本的应试教育都做不好,没有能够系统的去研究分析过高考,如何依据高考的指挥棒去针对性训练、提高的教学方法手段一点都没有。 这些学校和老师最多只能把学生送上本科线,剩下的完全只看学生自己的造化和悟性。 学生家长的思维多数在,能少花钱上大学就是好学校,能上个公办二本学校就是好学校。学生家长大多数都没有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能读个全日制本科以上的家长都是佼佼者了。 家长们对他的孩子到学校到底能够接受到什么水平的教育其实是一点都不关心,只知道能花很少的钱上大学非常值,自己已经完成了义务。家长们更关心的是,美国人上不起大学,韩国人吃不上肉,日本人吃不起饭。 家长们不会关心,自己的孩子每天要跟4-8名同学生活在一个十几平米的猪圈中,每天上课听着跟社会现实脱节的十几年前是PPT,其中,全部的课程内容有将近20-30%都是思政课。 孩子的能学习到了什么?能掌握了什么技能?孩子的未来前途能怎么发展?他们一点儿也不关心,他们一点儿也关心不了,他们一点儿也不能把握住自己的孩子的前途和未来。 他们每天都沉浸在网络手机输出的奶头乐产品,有源源不断吃不完的猪饲料,最终所有的人得出一个结论,两条腿好,四条腿坏。 如果有人跟你论证发达国家教育难的时候,绝大多数的人都能符合以上的形象刻画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Ngyuetnin:
中国的上层、中层最多只占20%人口 中国的媒体忽视底层 抖、快外的app的用户也忽视(抖的中上层用户聚集在一块,也忽视)。甚至在其中很有舆论影响力的倌吏教医家庭的人眼里只有自己 而韩国相反,媒体会关注、放大边缘人的遭遇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yzhyhl:
宣传问题,为了体现我国的成就,近几年的宣传倾向于将发达国家负面描绘,凭感觉凭猜测,而不是凭借数据。 结果突然哪一天看到了真实的数据对比就觉得和自己的记忆不符了。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这种玩法是小市民有一定经济盈余才能玩卷教育这种实际超长周期,本金都不一定能收回来的游戏,本质上就是一个大号的买包行为。国内比较像的是江苏,江苏录取率也是全国靠前的,不影响网络上认为江苏高考录取很卷。相比之下山河四省那种卷纯粹的磨时间看天赋抽卡的成分更重一些,对于天赋不怎么行的,家长也是识趣放弃了。河南的情况更接近“内卷”这词的本意,江苏更接近“内卷”这词在中文互联网这些年词义变迁以后的含义。
作者:当代煮肘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0533644/answer/2726690973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
不会翻身的咸鱼:
因为出路不一样。 韩国50%人口聚集在首都圈,30%人口聚集在釜山,韩国大部分学生约等于中国在北京上海出生的学生。 北京上海是个什么竞争环境呢?有房子出租的本地人天下第一,没有房子出租的本地人社会底层,没有个985学历进大厂难如登天,进不了大厂拿着几千万把工资养活自己困难。 本地人找不到好工作的大部分能靠外地人的房租回血,韩国没有外地人,大家都是本地人,回血的手段也没有了。 北京上海的高校和工作招聘还有本地人优待,在韩国通通没了,因为韩国没有外地人。 然后录取率是中国的全国平均值,北京上海的985录取率是7~5%。 在中国非京爷沪爷考不上好学校可以在从一线,二线,三线一路后退,终归找一个符合自己生活水平的城市过合适的生活。 韩国人只能在大城市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