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22篇帖子。 字體大小:較小 - 100% (默認)▼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26 21
(轉載BBC中文網)疫情五年後:從「離散中國」到「理想中國」,知識分子「潤」到海外的生存與夢想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樓 發表于:2025-1-26 21:02

五年過去了,武漢封城的記憶依然深刻,新冠疫情成為改變無數人命運的分水嶺。

對李麥子也一樣,她原本沒打算離開中國,但疫情推了她一把。

2022年疫情高峰期,她還在北京一家留學仲介工作。一天,為了拿到24小時核酸檢測證明進入公司,她和同事找了兩小時才找到就近的檢測點,眼前是三公里長的隊伍。當時,防控政策朝令夕改,他們原本持有的72小時檢測證明失效,讓所有人措手不及。

「我覺得這個國家瘋了,」她對BBC中文說。

35歲的李麥子是中國知名「女權五姊妹」之一,曾多次組織街頭行動為女性和LGBT群體發聲,近年來頻遭打壓。

她說,疫情期間社會管控層層加碼,凸顯出權力迅速集中,緊縮的公民社會更加萎靡,這迫使她最終做出決定:離開中國。2023年7月,她到了美國,目前定居紐約,成為疫情後大批移居海外的中國知識分子與中產人士中的一員。

五年來,疫情帶來的深遠影響仍在發酵,從嚴格的資訊封鎖,到變幻莫測的封城、隔離,加上經濟持續放緩,催生了越來越多的出走者。

在美國等地,新的「離散中國」社群迅速形成。而像李麥子這樣的行動者,正在異鄉努力重啟生活,建造他們心中的「理想中國」。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樓 發表于:2025-1-26 21:02

圖像來源,BBC NEWS CHINESE

圖像加註文字,中國女權行動者李麥子在疫情期間備受約束,她覺得「這個國家瘋了」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3樓 發表于:2025-1-26 21:02

離開中國的最後一根稻草

李麥子說,疫情期間,她的室友因涉及參與「四通橋事件」被警方帶走。她受到牽連,被員警密切監視,行動受到限制。

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大召開前夕,當局加強封控,一些城市強制全員檢測、隔離,食品和藥品短缺,民怨沸騰。13日,在北京四通橋上,一名抗議者掛起橫幅「不要核酸要吃飯,不要文革要改革,不要封控要自由,不要領袖要選票」,被稱為「四通橋事件」。

之後全國各地出現更多抗議活動,包括備受關注的「白紙運動」。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4樓 發表于:2025-1-26 21:02

圖像來源,BBC NEWS CHINESE

圖像加註文字,李麥子和她的伴侶被迫低調舉行了婚禮,隨後移居到美國紐約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5樓 發表于:2025-1-26 21:02

公民社會受打壓之際,迫使李麥子離開中國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一件私人事件。

2022年夏天,她打算與女友結婚。消息傳出去後,遭到國保騷擾。

當時李麥子還在上班,在樓道裡接到國保電話,被告知不准結婚,她「整個人就崩潰了」,泣不成聲地問對方:「我現在都不上街了,為什麼結婚都不行?」

中國法律並不承認同性婚姻,她們在網上辦理美國猶他州的結婚登記,原本計劃邀請100人參加婚禮,但最終低調處理,改為線上儀式,只有30多人參加。隨後,李麥子跟隨留學的伴侶一起離開中國,到紐約定居。

「警察的手伸到我的個人生活裡,無孔不入,」她說。身為行動者,她早就知道近年來中國公民社會發生的急劇變化,但沒有想到,個人生活也成了掌權者控制的一部分。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6樓 發表于:2025-1-26 21:02


Play video, "中国“清零”三年 从“毫不动摇”到“与病毒共存”", 節目全長 14,24

14:24

音頻加註文字,中國的三年抗疫:如何從「清零」走向「與病毒共存」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7樓 發表于:2025-1-26 21:02

中國在2022年11月底解除封控政策,大批民眾陸續離開中國。有人感知到政治高壓,還有人對經濟復蘇乏力感到絕望。2023年第二季度GDP僅成長了0.8%,6月公佈的青年失業率達到21.3%,創歷史新低。

許多人利用留下、經商或工作簽證移居海外;還有一些人鋌而走險,穿越中南美洲以俗稱「走線」方式偷渡去美國。據報道,2023年前9個月,美國邊境巡邏隊逮捕了22,187名從墨西哥入境的中國公民。這是2022年同期數字的13倍。

投資移民公司 Henley & Partners 的報告顯示,中國在2023年有13,800位高淨值人士離境,成為全球高淨值人士(擁有至少100萬美元資產的人)外流最多的國家;預計2024年將有15,200人外流,創下歷史新高。

該公司分析稱,這一趨勢從2022年下半年疫情有所改善之後就開始了,在整個2023年都很明顯。中國經濟發展軌跡的不確定性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是這些有錢人離開故土的首要原因,而美國是首選目的地。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吳木鑾對BBC說:「中國在控制疫情期間暴露出重大的公共治理危機,一些政策並非依照科學制定,而更多是通過權力手段推動,令民眾無所適從。」

他表示,中國當局對死亡人數等資訊不透明處理,疫情期間動輒封鎖小區、限制人身自由,疫情後也沒有徹底反思,令許多人對中國的體制感到絕望,因此選擇離開。

「不管是知識分子、高淨值人士,還是底層民眾,都經歷了政治和經濟上最糟糕的時期,他們對未來感到焦慮,不再保有信心。」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8樓 發表于:2025-1-26 21:03

圖像來源,BBC NEWS CHINESE

圖像加註文字,中國獨立記者江雪覺得,疫情後當局對言論的控制「明顯加強」了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9樓 發表于:2025-1-26 21:03

來自西安的江雪在疫情期間的遭遇迫使她逃離中國,這位資深記者目前在華盛頓。

2020年4月4日清明節,中國國務院宣佈舉行全國哀悼活動,對抗疫情犧牲的民眾表達哀悼。江雪寫下評論文章《在國家哀悼日,我拒絕加入被安排的合唱》,在外網發表。沒過不久,員警就上門傳喚,把她帶到警局去做筆錄。

「那其實就是一個正常的評論,之前寫人權律師也沒有上門過,」江雪對BBC中文說。

江雪在上世紀90年代末入行,在一家著名市場化媒體擔任記者和評論員。彼時中國,市場化媒體蒸蒸日上,她對強拆、腐敗、環境等社會問題都進行過調查報道。2014年,她轉做獨立記者。

到了2021年底,西安官員擔心該市出現隱性傳播鏈,下令1300萬居民居家隔離。突如其來的禁令讓許多居民措手不及,封城前,當地超市和市場出現恐慌搶購,手機上的通行程式崩潰,導致有必要出行的數萬人無法通勤。

江雪把封城前後十天的見聞寫成《長安十日》,在社交媒體上發佈。

「這是2021年12月31日。舊年的最後一個黃昏,暮色即將降臨。從陽台上看出去,大街上空寂無人。這城市不再有車水馬龍的傍晚,死一般的寂靜讓人感到荒謬而又有一絲恐懼。」文章開頭這樣寫道。

《長安十日》發佈後反響很大,江雪說微信公眾號上收到成千上萬條留言。但沒過幾天,文章就被各平台封鎖。

江雪說,疫情前她就觸及過敏感議題,對於當權者或許比《長安十日》更批判,但時過境遷,紅線似乎有了變化。

「我不是異議分子,而是媒體人,這是專業和本分,覺得有些事情重要就去報道,」她說。不僅她自己,她的很多朋友都感到,「在大環境壓縮後,活得很痛苦、很壓抑」。

快50歲的江雪最終也選擇出走。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0樓 發表于:2025-1-26 21:03


Play video, "「遣返」陰影下,紐約唐人街的中國走線客", 節目全長 13,43

13:43

音頻加註文字,「遣返」陰影下,紐約唐人街的中國走線客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1樓 發表于:2025-1-26 21:03

建設「離散家園」的堅定和掙扎

同樣決定出走的還有書商于淼。

他從上海移居到美國,在華盛頓開設中文書店季風書園。他一邊讀書,一邊申請傑出人才簽證,打算長期留下。

該獨立書店原本在上海創立,自于淼接手後就頻繁舉辦講座和論壇,有「精神地標」之稱。但過去十年,不斷有講座在壓力下被取消,書店業務也持續萎縮。

2018年,書店被迫關閉,于淼也被禁止在國內從事商業活動。一年後,他赴美國讀書,與家人一起住在佛羅里達州。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2樓 發表于:2025-1-26 21:03

圖像來源,BBC NEWS CHINESE

于淼希望把季風書園建成海外華人的精神家園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3樓 發表于:2025-1-26 21:03

他原本打算讀完政治學碩士就回中國,繼續出版或公益相關工作,但發現回不去了。

2022年初,于淼的妻子謝芳回上海照顧母親,期間經歷了封城。解封後她準備回美國時,卻在機場遭邊境人員攔截,官方要求以她自己的出境自由換取于淼回國接受調查。

「他們指控我在這邊(美國)用筆名發表政治評論文章,文章討論中國政策和中國領導人,」于淼接受BBC中文訪問時說。

事件獲《華爾街日報》等多家國際媒體報道。幾個月後,謝芳被放行,和丈夫在美國團聚。

但于淼意識到,「回中國變得不太可能了」。

「這邊(美國)或許能給我們更好的可能性,但更主要是,原來所居住的社會環境令我們越來越失望,甚至給我們越來越大的不安全感。」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4樓 發表于:2025-1-26 21:03

圖像來源,BBC NEWS CHINESE

季風書園不僅僅是書店,也是一個公共空間,吸引知識分子駐足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5樓 發表于:2025-1-26 21:04

季風書園自去年9月開業以來,已經舉辦了數十場講座,每個月幾乎有五場左右,包括加州克萊蒙特的政治學教授裴敏欣、華裔作家哈金、斯坦福大學國際研究所教授吳國光等。

不少人慕名而來。11月的一天,一名中國留學生專門從新澤西駕車四個多小時來到書店,一進門便和店員熱情地打招呼,說自己曾經在上海拜訪過季風,很慶幸它能在華盛頓「重生」,希望捐款支持書店的運營。

于淼說,開放多元的華盛頓給了季風書園足夠的包容,社區對華人書店的認可比他想像的還要好,房東老人在租約上多加了五年優先競標權。

「我覺得開始被社會接納了,跟來之前的想像還是有些不同,」于淼說。「當你覺得被一個整體社會所接受的時候,對國家、對身份的概念都會有不同認識。」

于淼做好了長期留下的打算。在這個書店進入寒冬、電子閱讀興起的時代,他把租約簽了十年,目前還沒有達到收支平衡,但他有信心吸引機構或社會大眾進行捐助,將書店發展成非盈利機構。

他說,書店填補了社群中的一些空白,希望能成為海外華人的「離散家園」,為他們提供精神生活的支柱,與此同時延伸出更大的可能性,「為形成更好的中國提供一些貢獻」。

說這些話時,他的表情堅定而自信,但在他內心深處,也有矛盾和掙扎。

「這會不會是一種幻覺?其實我心裡也沒底」,于淼說。「這是一種想像的空間,是自我賦予了它意義,事實上就是一種期盼,沒有根據的期盼。」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6樓 發表于:2025-1-26 21:04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根據調查,中國在2023是全球高淨值人士外流最多的國家,美國是首選目的地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7樓 發表于:2025-1-26 21:04

在紐約的女權活動者李麥子,正在用她的方式重建人生與社群。

11月一個傍晚,在紐約心臟曼哈頓一座不起眼的工業大樓裡,傳來一陣歌聲。一群年輕的聲音用中文歌唱:「哪朵玫瑰沒有荊棘,最好的報復是美麗,最美的盛開是反擊。」

這首歌是台灣歌手蔡依林的《玫瑰少年》,為酷兒群體而作。北京酷兒合唱團——曾在中國唯一能夠公開演出的LGBT合唱團——也演唱過這首歌。在這裡,唱歌的是一群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和新移民,領班的是李麥子。

2015年婦女節前夕,李麥子和四名年輕女性因組織反性騷擾活動被拘留。在看守所裡,她把著名歌曲《你可聽到民眾呐喊》(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改編成中文,支撐她度過了一個多月難熬的日子。

李麥子說,她希望歌唱能為其他離散在海外的華人帶來力量和慰濟,或許也能成為一種長期影響中國的方式。

「想要運動可持續,首先人要可持續,」 她說。「我們也可以是政治性的,只不過我們先用唱歌的方式把大家團結起來。」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8樓 發表于:2025-1-26 21:04

圖像來源,BBC NEWS CHINESE

李麥子正在用唱歌重建人生和社群,她說:「想要運動可持續,首先人要可持續」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9樓 發表于:2025-1-26 21:04

她先是在社群媒體上註冊帳號,等粉絲累積到一定程度,開始發文招募合唱團成員,目前已經有30多人。她定期組織大家排練,還帶領合唱團參加表演。在一些特殊時期,他們通過歌聲表達立場。

沒錢怎麼辦?她自掏腰包。沒有團標怎麼辦?找中國國內的設計師幫忙。她似乎總是能找到解決辦法。目前她已經帶領合唱團進行了十幾次排練,大部分排練費用都由自己出,大概花費了1500美金;設計團標花費了約2000人民幣。

她打算把合唱團拓展至百人,組織自己的合唱演出,未來發展成為非營利機構,申請藝術基金來支持營運。

「As a woman, I have no country (身為女性,我沒有國家)」,李麥子說。她從英國作家維吉尼亞·伍爾夫(Virginia Woolf)那裡獲得靈感,認為社會運動不需要拘泥於國家,甚至不需要把自己限制在身份認同的政治裡。

有了在美國註冊結婚的經驗,她還幫助中國境內的LGBT人士辦理結婚業務,一方面緩解經濟上的壓力,另一方面間接影響著中國社會對於LGBT的意識。

「我能幫一對結婚,就能在國內產生一些影響,」她說。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0樓 發表于:2025-1-26 21:04

圖像來源,BBC NEWS CHINESE

江雪說,不能回歸故土,那就在海外安身立命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1樓 發表于:2025-1-26 21:05

對於資深獨立記者江雪,她覺得用「離散」來形容這個時代很恰當。

她說,原本中國還在蓬勃發展,社會上還是有許多機會和吸引力。但疫情後,經濟下行令普通人的生活都舉步維艱,因此選擇離開,她自己也「不知不覺在離散的途中」。

她為長期留下做著打算。她說,不能歸去,那就安身立命。

「先把自己的生活安定下來才好,不想讓自己很慘」,江雪說。她語帶憂傷,偶爾眼往窗外,陷入沉思。

原本待在中國媒體業的她沒有太多積蓄,到了美國,她依靠做編輯和研究工作生活,「各種打雜」。她自嘲道:「不管什麽宏大的敘事,首先生活下去再談理想。」

她沒有停下觀察和寫作,仍關注中國社會議題,包括近年來年輕人失業、經濟下行產生的各種問題。她也對中國公民社會抱有很大興趣,做一些回顧和研究,曾署名發表有關「白紙運動」的文章。

「我還是會繼續我的理想,如果還有理想可言的話」,江雪說。

她曾閲讀知名記者李大同的書《用新聞影響今天》,從中受到感召,明確了做媒體的初心。但逐漸,中國調查報道的空間越來越窄,許多優秀記者被迫轉行,甚至自身難保。

「就是覺得不甘心」,她說。

到了美國,受到地域所限,她失去了新聞工作需要的「在現場」——無法與受訪者面對面訪談,但獲得了更寬鬆的資訊源,以及「免於恐懼的自由」。

不過,中年被迫離開故土,她始終覺得「是羞恥的事情,飽含屈辱」。加上父母年事已高,江雪說,對家人的罪惡感是她無法言說的痛。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22樓 發表于:2025-1-26 21:05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26 回複數:21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5-1-26 21:05
 
©2010-2025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