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43篇帖子。 字體大小:較小 - 100% (默認)▼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47 42
(轉載知乎)如何评价葡萄牙独裁者萨拉查以及在他统治下的”新国家”(Estado Novo)时代的葡萄牙?
項目副經理 二十二級
1樓 發表于:2024-12-29 22:22

在一则”独夫们最爱的食物“的轶闻中描述萨拉查的文字如下:
”3 极端节省萨拉查
萨拉查觉得自己对葡萄牙全心全意,根本没时间娶妻成家。他平时吃的饭由管家Dona Maria负责。

萨拉查对食物和酒的开销非常克制,早餐只是咖啡/茶配白吐司,不加奶油也不配黄油。午饭先喝火鸡碎肉汤或者鱼骨汤,有时甚至是白菜汤。


他最喜欢吃烤沙丁鱼配眉豆,因为能够勾起小时候贫穷的回忆,那时候家里穷,一条沙丁鱼还要和手足分食。”
但是关于他的资料网上能搜到的寥寥无几。
或者说可以简单介绍一下你所认识的萨拉查(以下中文资料整理自网络)。
一个私生活低调,生性孤独生活简朴,为了管理国家甚至一生未娶;倾向君主制,掌权后建立了法西斯性质的国家体制,支持佛朗哥的西班牙政权但在二战时却保持中立;独裁统治西班牙三十年之久,却被称为没有独裁者的独裁制国家,在2007年被媒体评委“最伟大的葡萄牙人”的独裁者。

項目副經理 二十二級
2樓 發表于:2024-12-29 22:22

作者:自由枪骑兵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96258/answer/3904078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安东尼萨拉查独特的人格和统治方式使得他在独裁者中独树一帜,这一点令我非常感兴趣。我曾在大约一年前写过一篇讨论安东尼萨拉查的小文,愿与题主分享。

————————————————————分割线————————————————————

安东尼奥·萨拉查博士(1889-1970)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独裁者。在二十世纪的独裁者中,算得上独树一帜。他身上散发出来的这种独特气质,主要来源于他的身份,他的治国方式和他的结局。

(萨拉查博士还是很有气质的)

在讨论萨拉查之前,让我们稍微回顾一下二十世纪初葡萄牙的历史。二十世纪初,葡萄牙在大航海时代的荣光早已堕落殆尽。16世纪曾被西班牙联合统治,恢复独立后,从18世纪初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葡萄牙追随英国加入哈布斯堡

阵营开始,葡萄牙就沦为了英国的附庸。19世纪初拿破仑攻占里斯本,葡萄牙王室迁往巴西。19世纪三十年代,巴西独立。经过这一些系列的折腾,葡萄牙沦为了英国羽翼下的小邦。在英国人最擅长的“分而治之”的手段操弄下,国内政治斗争频繁,经济发展缓慢。因此,进入二十世纪后成为欧洲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之一。

萨拉查的发迹史

1910年革命在葡萄牙建立了共和国。但由于积弊久远,新生的民主政体运行得很不稳当。16年内举行了6次议会选举,8次总统选举,共有45届内阁执政。由于议会制度未能解决国内问题,又兼受彼时欧洲流行的右翼思潮影响,1926年葡萄牙爆发了军事政变。政变上台的军人政府多是武夫出身,尽管获得了大多数社会阶层的支持,但是治国乏术。1927年和1928年的财政赤字比共和国末年分别高出425%和60%。整个葡萄牙经济已处在崩溃的边缘。在这种情况下,萨拉查作为救世主登上了葡萄牙的历史舞台。

萨拉查于1889年出生于葡萄牙中部内陆的一个传统而又保守的农村家庭。由于家境并不富裕,他只能上不要学费的教会学校,在那里他接受了系统而完整的天主教教育。中学毕业后他考取了科英布拉大学

,本科学习的是法律,研究生考的则是经济学,最后他取得了政治经济学及金融学博士的学位,并留校任教。之后,他多次在各种报刊上发表文章,阐述自己对葡萄牙经济现状的见解,抨击政府的经济政策,深得右派保守势力的好感。他也参与到了天主教民主学术中心和葡萄牙天主教中心党的活动中去,并且于1921年作为天主教中心党的代表参与了吉马良斯市的市议会选举。但很快他便发现民主政治根本不对他的口味。他很快辞去了议员的职务,回到大学继续当他的老师。

直到1926年军事政变成功后,政变领袖卡伯萨达斯曾经试图邀请萨拉查参与到政府的财政工作中去,萨拉查便试着在政府呆了一阵子。十三天之后,他又撂了挑子,理由是种种限制太多,他无法完全贯彻他的经济理念。1928年,无计可施的将军又对萨拉查发出了邀请,希望他担任财政部长一职。这回萨拉查提出了条件,让我当财政部长可以,但是要满足我的要求。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4月27日,他正式就职。“我十分清楚我想要什么以及我将往何处去。”他就职演说上的这句话成为了葡萄牙现代史上的一个转折点。第二年,葡萄牙的财政便“扭亏为盈”,不仅消除了高额赤字,还一举实现了盈余!从此以后直到萨拉查去世,葡萄牙再也没有出现过财政赤字。“安东尼奥,你是上帝派来拯救葡萄牙的英雄!”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将军也松了一口气。

萨拉查作为一名经济学教授,挽救葡萄牙财政的方法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1、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和建立严格的货币管理措施,其严格到几乎每一笔财政支出都必须要他亲自审阅并审批通过(幸好葡萄牙是一个小国);2、加大税收。在他执政的第一年年末,葡萄牙财政15年来第一次出现盈余,盈余约27.5万孔多。如此卓有成效的政绩使得萨拉查成为葡萄牙的“救世主”。

高超的能力和崇高的声望很快带给萨拉查巨大的权力,其威望甚至超过了政变领袖们。这一切使得萨拉查——这个理想主义的学者意识到自己有机会也有能力将自己这个积贫积弱的祖国改造成一个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的国家。1930年,萨拉查

组建了自己的政党国民同盟,1932年,萨拉查就任总理——事实上,终其一生,萨拉查从未担任过总统,1933年,萨拉查宣布通过选举(当然是经过操纵的),在葡萄牙建立了一个由国民同盟

一党执政的国家,从此确立了自己的终身统治。

萨拉查的治国方式

萨拉查在葡萄牙建立的既非一个典型的(即德、意式的)法西斯国家,也非一个共产党的阶级斗争式的国家,而是一个充满学者气息,理想主义和保守主义气息的合作主义(corporatism)国家。

作为一位接受过系统教会教育的保守经济学家,萨拉查和许多其他同时代的欧洲天主教学者一样,信奉合作主义。合作主义和社会主义一样,强调社会正义,却反对阶级斗争和废除私有制。而是提倡各阶级之间的团结合作,其具体办法是将一国的社会经济按照不同行业组成各种各样的利益团体(协会),有这些协会代表通过协商来共同解决问题。合作主义哲学的基础是天主教,天主教提倡和谐和合作的精神,教导人们尊重和维护上帝创造的“自然秩序”,而国家的任务就在于维护这种神圣的自然秩序。所以,合作主义既反对破坏自然秩序的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也反对违背自然秩序的自由资本主义。

萨拉查在合作主义的基础上还混入了一些他自己和葡萄牙特有的哲学理念,比如葡萄牙独特的民族主义(大航海时代的“伟大精神”,和其他根植于天主教传统的葡萄牙“光荣传统”),以及一些不仇外的,温和的和保守的指导思想(包括宗教理想主义和对德意法西斯式的整体主义的警惕,萨拉查甚至还在1936年镇压过一场整体主义的暴动)。

基于这些基础,萨拉查在国内成立了很多合作社,比如工人协会,雇主协会,自由职业者协会,农民协会,地主协会,农业工作者协会等等。

当然,我们也无意美化萨拉查作为一个独裁者的残酷一面。

1936年,准军事组织“葡萄牙军团”和“葡萄牙青少年”相继宣告成立。前者由狂热的法西斯分子自愿参与,性质类似于纳粹党早期的冲锋队,后者则是强迫在校中小学生参加,意在向青少年灌输法西斯极权主义思想。天主教则是萨拉查用来麻痹人民的工具。从上到下,从国家机器到意识形态,一套完整的法西斯政权建立了起来。

萨拉查还组建了特务组织“国家监视与防卫警察”,后该组织在1945年改组为“国家防卫国际警察”(PIDE),主要职能就是暗中搜捕持不同政见者。该组织还专门从德国和意大利聘请教官,以专门教授折磨人的技巧。在这四十年之内,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偶尔冲口而出的话而死在了PIDE 的拳头皮鞭之下,更别说葡萄牙共产党的党员们了。城市里面是PIDE神出鬼没,乡村地区则是国民警卫队(GNR)横冲直撞。这个组织早在共和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主要就是负责乡村和边境治安的。现在则沦为了独裁统治的走狗。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下,萨拉查安心的治理着这个西欧偏安一隅的小国。

尽管萨拉查的统治包含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由于过度的理想主义和固步自封,在其统治的三十多年间,葡萄牙的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的状态。直到20世纪70年代,仍是西欧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之一。

萨拉查的性格和结局

萨拉查是个很奇怪很特别的独裁者。在有生之年,他虽然残酷迫害政治犯,压制言论自由,极力保全自己的位置;但是他却从来不以权谋私,不贪污,不受贿,也不给自己家族的人安插职务。独裁几十年,他还是过着普普通通的日子,衣食住行一点也不讲究奢华。萨拉查穿戴简朴,总是身着黑衣,尽管是葡萄牙的实际最高统治者,却总是要求别人称呼自己“部长先生”。萨拉查习惯于深居简出,非常喜欢独处,爱好记录和分析以及冥想。终其一生,萨拉查始终没有结婚。从方方面面看,他很像一个理想主义和一心要把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家”建设好的偏执狂。身上还保留有牧师般的虔敬和学者的思考方式和气质。

萨拉查1970年在批阅文件时跌倒受重伤,1972年逝世。在他逝世前,他将权力交给了同为大学教授出身的马尔塞罗·卡埃塔诺

。曾在里斯本大学

教授历史的卡埃诺塔在继任后逐步推行民主化和自由化的政策,但仍保持了相当的独裁统治,1974年,左派发动了军事政变,这场军事政变因为参与的士兵用康乃馨代替子弹而得名“康乃馨革命”,结束了葡萄牙维持了两代的“教授独裁”。

萨拉查虽然是一个坚定的独裁者,但其身上浓重的神学气息和学者气息,以及他孤独的个性使他在独裁者群列中独树一帜,也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了政治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最后补充一点:据说J.K.罗琳在《哈利波特》里给斯莱特林

学院的创始人取名萨拉查·斯莱特林

就是受了安东尼奥·萨拉查的启发。仔细想想,斯莱特林的气质还真的很像萨拉查博士。)


参考资料:

《葡萄牙现代史纲要》 【苏】格·尼·科洛米耶茨 著

葡萄牙独裁时代:

http://history.chinaiiss.com/html/20071/20/a350b.html

《病夫治国》试读 

http://book.douban.com/reading/10135198/

《浅析葡萄牙合作主义国家的起源和特征》 刊于《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第27卷第4期 罗毅

http://www.docin.com/p-372622499.html

項目副經理 二十二級
3樓 發表于:2024-12-29 22:22

作者:波菲里奥迪亚斯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96258/answer/151779665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萨拉查统治前期稳定了旧共和国以来葡萄牙的社会秩序,但是较为保守的统治模式以及对殖民地劳民伤财的战争使得葡萄牙长期发展停滞不前,而且最后导致了新国家的终结。

葡萄牙在19世纪进行了内战,在英、法等国支持下,玛利亚二世的自由派战胜了米格尔的保守派,获得胜利,葡萄牙在19世纪也因为自由主义改革,经历了社会经济发展,比如关闭修道院、出售教会土地、自由贸易等,,其实从数据上在欧洲也比较好看,比如铁路里程,还有葡萄牙的财政收入也在19世纪中期超过了巴西独立之前的水平。

然而葡萄牙经济上受到英国控制,许多民族工业无法与英国竞争,依赖廉价的英国工业品,经济上很大程度依靠葡萄酒、酒桶软木、沙丁鱼等初级产品的出口。而且1890年,由于英国禁止葡萄牙向非洲内陆扩张,反英情绪高涨,要求摆脱英国控制。而且葡萄牙内部社会矛盾加剧,也有许多共和派和无政府主义者逐渐不能容忍君主制。

1908年,葡萄牙国王和王子相继遇刺身亡,使得君主制摇摇欲坠,最终1910年的革命使得葡萄牙成为了当时欧洲为数不多的共和国之一。

旧共和国成立后,采取一系列反封建专制、反教权主义的政策,进一步削弱教会在本土和殖民地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职能,加强世俗国家对社会的管理与干预。然而旧共和国在推翻君主制后,缺乏合法性也缺乏对社会的控制能力,新旧变化期间,许多习惯传统生活方式的人不满这些变革,使得政局混乱,政变频发,短短18年换了多个总统。当然一战中,葡萄牙在西线的损失惨重也加剧了矛盾,经济上持续对英国的依附,葡萄牙农业的贫穷、工业的落后也加剧了旧共和国的动荡不安。

1926年新共和国取代了混乱的旧共和国时期,新共和国的特点就是国家对社会经济高度的指导和干预。其实从19世纪后期,葡萄牙王国就开始加强对工业、农业、渔业经济的统制干预。一战时期,旧共和国也加强了国家对进出口、航运等方面的控制。还有旧共和国最强大的独裁者:西顿尼斯将军统治时期,也加强对农业的保护与补助。而新共和国继续并高度发挥了19世纪后期以来葡萄牙国家机器强化的趋势。

萨拉查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脱颖而出,此时葡萄牙正经历1929年大萧条,英国受到冲击,很快蔓延到经济上高度依附英国的葡萄牙。萨拉查对经济有一定了解,担任财政部长,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指导干预,加强国家对关键产业、银行、铁路的控制与管理,对民族工业、农业进行保护,提高关税,加强对农业产品价格的调控,保障粮食供应,减少对英国的依赖,增加新的贸易伙伴(德国、意大利等)。可以说让葡萄牙在经济上减轻了大萧条的影响,缓解了旧共和国以来的混乱局面,使得葡萄牙逐渐走向稳定。

萨拉查的统治被一些学者视为法西斯主义,但也有学者认为,从现代法西斯主义注重动员群众来看,萨拉查反而是反对动员群众,严格限制团体的。比如新共和国,萨拉查曾经组建类似意大利、德国的法西斯青年准军事组织,黑衣社,但是后来发现黑衣社在国内、国际政治上较为激进,而且有威胁其统治的危险,就将其解散了。通过一番权力斗争,萨拉查在1930-1933年左右担任总理,在之后的四十余年中,开始了事实上对葡萄牙的威权统治,有时候也让总统多放权,但是他本人一直是幕后的操纵者。

可以说萨拉查的统治,以及对葡萄牙的有效控制,很大程度得益于保守主义的倾向。萨拉查并不全面相信经济发展可以带来合法性,而是认为对社会经济的控制,让其限制在一定的发展程度,维持旧秩序更有利于葡萄牙的稳定。

萨拉查的理想,正如20世纪30年代其他反自由主义的威权主义国家,比如邻居佛朗哥的西班牙(50年代以前),是反对自由主义、工业化带来的危险,维持一个农业传统道德为基础的社会秩序。比如工业上,尽管保护民族工业和提高关税,萨拉查不发展那些大规模的重工业,防止出现一个庞大的工业无产阶级,工业长期限制在初级产品加工和轻工业上。

农业上,萨拉查以天主教维护传统秩序,甚至有意保留了许多大庄园的封建残余,要求农民对地主无偿服役。人口大部分的农民来说,萨拉查的统治充满了贫穷,但萨拉查也用国家力量控制农产品价格,提高关税防止廉价农业品与本土农业竞争,维持农村传统生活的稳定,防止产生大量失去土地的无产者。

从政治上,萨拉查奉行当时20世纪30-40年代欧洲甚至世界威权主义的“合作主义”理念,希望国家能够调节阶级矛盾,实现阶级合作。从国家的主权与政权的合法性上,萨拉查将旧共和国时代的“人民的支持与个体权利”,变为新共和国时代的“民族国家共同的历史与传统”,并且让国家控制下的各行各业的法团,而不是民众选举的代表来成为议会成员。

可以说萨拉查的统治,是以牺牲社会经济进步,维持传统秩序的方式进行的,但是他不能永远统治这个“世外葡萄园”,因为二战、冷战造成了国际形势的剧变,不可避免影响葡萄牙国内局势。

二战期间,萨拉查保持中立,但亲轴心国,获得了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的武器援助,也通过他们训练军队。后期,见到轴心国逐渐战败,萨拉查只好与盟军改善关系,在出口钨矿、允许使用亚速尔群岛海军基地等方面让步,随着冷战开始,萨拉查在购买武器上、训练军队上也向同样反对苏联的美国、西欧靠拢。

葡萄牙作为相对落后的国家,为了增强军事力量,维持对本土和殖民地的统治,必须向先进国家学习。然而在美国、西欧接受训练的葡萄牙军官,许多人不可避免地接受了二战以来的民主、自由等思想,开始秘密建立组织反对萨拉查的威权统治。萨拉查在这方面也很谨慎,不仅进行宣传,试图加强对军人的控制,而且解除了许多被怀疑反对自己的军官的职务,甚至把他们送上军事法庭。

然而殖民地局势的变化,使得萨拉查想要维持传统秩序的幻想彻底破灭了,不得不做出妥协让步。

葡萄牙作为最早的殖民帝国,19世纪在非洲内陆进行扩张,在二战后仍有安哥拉、莫桑比克、佛得角、圣多美、几内亚比绍等殖民地,还有东南亚的东帝汶,中国的澳门以及印度的果阿。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1961年印度总理尼赫鲁下令出兵占领果阿。

同时非洲安哥拉、莫桑比克等殖民地人民也受到鼓舞,在新独立的非洲其他国家的泛非主义影响下,还有苏联、中国等国支持下,进行了反对葡萄牙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

其实从1910年旧共和国建立后,按照旧共和国精英们的发展思路,殖民地被授予更多的自治权,在各个区域当地的葡萄牙移民有自治议会进行管理,而且给予许多当地受葡萄牙学校教育的精英参政议政的自治权利。然而从萨拉查的新共和国以来,加强中央集权,加强葡萄牙国家对殖民地的管控。殖民地的分成了更加细碎的行政区域,由葡萄牙中央政府指派的官员进行统治,许多自治权被取消了。

萨拉查认为非洲的殖民地,是葡萄牙稳定的关键,加强了对非洲殖民地的经济建设,比如发展种植园经济出口剑麻、棉花、咖啡等作物,在莫桑比克建立大规模的水电站,并且组织移民工人前往发达的英国殖民地南非进行劳务输出。萨拉查大量组织移民,比如贫穷的农民前往非洲殖民地定居开垦土地,缓解国内矛盾,并且授予国内和政府有密切联系的大公司开发各种资源的特权,当然也是这些大公司从殖民统治中获得最多的利益。

而对于非洲当地人,萨拉查的统治加剧了压迫,萨拉查时期殖民地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很大发展,虽然废除了强制劳动,但非洲当地人仍然被要求在矿山、种植园、铁路做事实上的强制劳动,报酬极低、工作环境极其恶劣,当地人和其他非洲国家都对非洲劳动者的待遇极其不满,反对殖民统治。而葡萄牙萨拉查时期虽然与一些当地精英合作,希望他们接受葡萄牙文化教育,进行文化同化,然而这些人比起大部分非洲人还是太少。

可以说独立战争时期,安哥拉、莫桑比克当地人不仅进行独立的民族革命,也进行社会革命,在冷战背景下,他们受到苏联、中国影响,许多人是倾向社会主义的。而美国为了防止苏联在非洲的扩张,与南非等国联合起来支援葡萄牙,葡属非洲的独立战争与后来的内战成为冷战的重要部分。

萨拉查时期葡萄牙的长期落后,使得葡萄牙殖民军队腐败低效,甚至因为苏联援助AK47步枪等武器,曾经在装备上落后于起义者。但是萨拉查加强军事建设,获得资本主义阵营的援助,并且大量从葡萄牙本土派兵压制起义,使得局势陷入僵局,起义者无法攻陷城市,葡萄牙军队也无法消灭荒木丛(Bush)的起义者。

如果没有殖民战争,也许萨拉查的“世外葡萄园”能够继续下去,然而殖民战争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仅加重了葡萄牙人民的负担,而且迫使萨拉查政权进行变革,这样破坏了其维持稳定的基础。

从军事上,受到美国训练的葡萄牙军官,又开始秘密反对萨拉查的威权统治,希望建立民主政权。也有许多军官受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影响,希望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上,到了70年代,Caetano执政后,开始大幅度转变传统的统制经济,实行自由市场化,吸引国外投资,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这种做法试图挽救葡萄牙因为殖民战争衰落的经济,但是殖民战争继续进行就无法做到。而且由于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干预和保护减少,农业、工业甚至军队的从业者们,无法与国外竞争,物价飞涨,工资减少,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生活水平下降,使得之前在传统秩序下不那么反对萨拉查的人,因为传统生活方式受到冲击,开始对萨拉查无法容忍。

到了1974年,在军人和人民中,形成了一个共识,认为殖民战争对葡萄牙有害无益,长期的战争不仅耗尽了葡萄牙的人力物力,而且只让萨拉查等统治阶级和大公司获利,本土的人民和大量在非洲作战的士兵则生活在绝望之中。只有结束萨拉查政权与殖民战争,才能给葡萄牙带来新生。于是康乃馨革命发生了,偏左翼的军人政变结束了萨拉查四十余年的统治。

1975年葡萄牙新政府允许了葡萄牙各殖民的独立,此时政局混乱,在极右翼与极左翼的政变失败后,葡萄牙逐渐形成一个联合政府,开始民主化,不过因为萨拉查时期军队的强大,军人在议会的特权以及军费开支被长期保持,以稳定人心。

可以说安哥拉、莫桑比克的独立战争,是压倒萨拉查政权的最后稻草。萨拉查不愿殖民地独立,但是为了维护殖民统治的成本是高昂的。这样高昂的成本就迫使葡萄牙为了打败非洲起义者和苏联、中国的支持,就必须在军事、经济上现代化,然而现代化又与萨拉查理想的传统秩序相悖,最终军事上美国影响增加,经济上接受自由市场经济,彻底摧毁了萨拉查通过国家力量维持的传统秩序的基础。


項目副經理 二十二級
4樓 發表于:2024-12-29 22:23

作者:鲁米采伕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96258/answer/147266886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敢想像吗?60年代初的葡萄牙,人均收入竟然比中国强不了太多。他们每天平均工资是19元(埃斯库多),而一公斤肉价就得18元。工人没有任何福利,没有退休金,人们很难不失业。

葡萄牙,本是一个公认的擅长生存之道的小国,而且做为出色的航海民族,它的国民们在天赋、进取心和才智上,在世界上也是靠前的,他们对世界的攫取曾经非常惊人。

可是到了萨拉查手里,人们就很少看到葡萄牙社会焕发出活力与智慧了。

萨拉查这个人,有点像中国的王莽。

直到今天,葡萄牙民众对他的感情依然复杂而矛盾,在2007年,葡萄牙分别进行了两项调查,即:谁是最伟大的葡萄牙人?谁又是最糟糕的葡萄牙人? 非常讽刺,民调的结果是萨拉查兼具最伟大与最糟糕两个头衔。

要说伟大,萨拉查自幼刻苦学习,受过良好的教育,是位兼通政治与经济的博士。而且,他异常勤奋,平均每天工作17个小时。要知道,当时穷苦人在上流社会当女佣一天累死累活也不过工作16个小时,萨拉查的“敬业”程度简直不可想像,盛产工作狂的日本好像还没哪个首相有这种精神。在军人政府把国家搞得赤字飞升,民众忍无可忍的时候,做为军政府的财长,他出色的终结了困扰葡萄牙多年的赤字,甚至还破天荒的创造出盈余,赢得了巨大威信,成为总理。在初政的日子里,他发挥才干,使葡萄牙经济长期稳定(虽然是低水平的)。又善于团结教会、大资产阶级、军队这三大力量,掌握了话语权,把自己包装成葡萄牙的拯救者,最终大权独揽。

他长期位居权力巅峰,却清心寡欲,不以公器国柄私授亲人;他相貌英俊,教养良好,却终身不婚;生活方面像个清教徒一般过份的简朴,尤其是吃饭穿衣,据说他的早餐连奶油和黄油都舍不得放。而且,这个人性格孤僻,爱好阅读,研究哲学,没有不良嗜好,平日深居简出,很少露面,颇有点神秘主义教主的风范。

要说糟糕,那就是他统治下的葡萄牙贫穷落后得简直不像是欧洲国家。

按说,以他上述的私德和自律,对于众多独裁者来说,是罕见的,难得的。萨拉查又是典型的“学者治国”,连他的政治密友们也多是像他这样的经济、法律方面的教授。这样的人,这样的班子,外加葡萄牙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及比本土大22倍的广阔的、资源丰富的殖民地,还有巴西这样的大亲戚帮衬(光是侨汇收入就很可观),这样一个西欧小国没有理由搞不好!

可现实呢?若想见识一下中世纪社会是什么样子,就去萨拉查的葡萄牙吧。在法国记者和瑞士学者的眼里,萨拉查统治的葡萄牙被跟佛朗哥的西班牙并列,简直像个与世隔绝的监狱:

“1960年,第一批欧洲避暑者首次穿越比利牛斯山,通向大西洋和地中海的金色的、空旷的海滩寻找 阳光。他们通过颠跛危险的道路穿越两个国家,在二十世纪发现了中世纪,两个民族跟在西方世界屁股后面苟延残喘,人口增长率最低,与技术进步彻底隔绝,只能出口汗水和臂膀,去干那种人们最不愿干的收入菲薄的工作”----《病夫治国》

在这里,自由主义被连根拔起,民众原有的选举权被剥夺,反对党派全部取缔,不同政见者被追捕,被处死,被投入监狱,被拷打,被流放。地方主义被攻击,新闻自由受到限制。社会氛围笼罩在恐怖统治下,人人自危,国民可能会因为一两句话而获罪,以致惨死在独裁政府的暴力下,就连乞丐也会被认为有碍于葡萄牙的脸面而被关起来。乡村里,则是国民警卫队横行无忌,如同中国明代的厂卫一般,底层民众只能麻木愚昧的生活着。

葡萄牙过去是军人独裁,但军人们热衷于权力、金钱和女人,对社会管得宽松疏懒,倒是萨拉查这文人独裁,却把恐怖和禁锢做到了极致。

其实拿它跟西班牙比都很抬举它了。比起经历了残酷内战,又被法西斯独裁的邻居西班牙来说,葡萄牙还要寒酸得多。以社会发展指数而言,1982年欧共体国家平均以100为标准值,西班牙是55,爱尔兰58,连希腊也有45,而葡萄牙,仅仅是26。至于同西德的128、法国114、英国98,意大利70,丹麦126比起来,不知差了几个世界。

按照欧共体1988年的标准,西班牙人口有57%生活在落后地区,22%的人口生活的工业衰退区。而葡萄牙干脆100%的人口都处在落后地区。

西班牙的城市化率尚且达到77%,葡萄牙只有31%。

萨拉查独居在埃斯多里宫,这座宫殿俯视着首都里斯本。匍匐在他脚下这座城市,曾是欧洲最繁荣富庶的都市,如今早就沦为时代的弃儿,70%的住宅没有电灯,86%没有自来水,但这并不妨碍他统治葡萄牙长达36年。离首都稍远的地区,甚至大量农民家庭还打着赤脚生活。

那时的整个欧洲,正经历着经济奇迹,连南斯拉夫、保加利亚这些东欧穷国在苏联体制下都实现了翻身,一片欣欣向荣,萨拉查却把国家弄成这样,这是为什么?

说来说去,还是私心二字。

萨拉查为了个人的长久独裁,不惜扼杀民族的进步。他之所以长期统治,靠的是两手:一是花大笔资金赎买军队,一个900多万人口的小国,养兵竟达20多万。那时的中国有8亿人口,养兵600万;“先军政治”的老大:苏联,人口2.4亿,养兵330万,论人口与士兵的比例,中苏都比葡萄牙好看。萨拉查不光浪费大量民财供养冗兵,还特别向将官们发放优厚补贴,换取他们不干政,交出指挥权。二是愚民政策,利用葡萄牙普通民众愚昧、能忍受贫穷又容易满足,而且迷信的弱点,进行控制。

萨拉查对葡萄牙至少犯下三大罪过:1,故意限制国民教育,耽误葡萄牙几代人。 2,放任外国资本涌入,使葡萄牙工商业长期失去保护,缺乏竞争力。 3,在英法等强国都在去殖民地化的大潮下,死硬的坚持殖民主义,浪费仅剩的民脂民膏去镇压殖民地的独立运动。

特别是第一项,是他最不可饶恕之处。作为专家教授出身的他,本人就是依靠教育改变了命运,也深知教育对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却为了一己之私,故意限制百姓受教育的人数。

虽然知乎有几篇回答指出,葡萄牙落后是因为它的经济被英国控制,其实既夸大了外部因素,更不是自身落后的理由,最根本的原因是葡萄牙的教育落后,落后到极点。

虽说萨拉查曾经锐意扫盲,把文盲率从20世纪初的80%减少到50%左右,但也仅此而已了,他无意让中下层平民受到进一步的教育。

前面不是说了吗,萨拉查的一大政绩就是终结了财政赤字,但手法却是牺牲平民的“开源节流”,“节流”第一刀就挥向国民教育。直接把新建小学、中学的拔款全部砍光,对于正常国家来说,这已够怵目惊心了,他还顺手砍掉大学里的法律系、哲学系,甚至连他一生最美好的回忆:渡过大学生涯的科英布拉市也不放过,直接废掉那里的高等师范学校,以“节约经费”。

萨拉查为国家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六年发展计划”,每年投入约合一亿多英镑的建设经费,却只把其中1%用于技术教育和科研。而对于基础教育,依旧一毛不拔。

去葡萄牙的英国人简直懵了,在一个普遍实行免费教育的西方世界,居然还有这样的奇葩国度:全国没有一所公立幼儿园(1978年才诞生),小学教育令人发指:80%的儿童到了11岁就得辍学,早早流向社会去当童工。政府只负担7--11岁的儿童的免费教育,而且还得学生自备书本。

而且,这种“免费教育”的教学质量极差,有一半学生在11岁无法取得离校合格证。政府只对建立类似于希特勒青年团的“葡萄牙青少年”这种法西斯洗脑组织而上心。

而中学,在绝大多数葡萄牙人眼里就是“高等学府”,因为只有6分之1的孩子能有幸踏入中学的大门。可即使进去了,又是另一种煎熬,因为所有中学都收费。哪怕最便宜的中学每年收费也至少合160英国先令,这当然不包括学生的生活费用。对英国人的收入来说不算什么(虽然英国中学是免费的),但对葡萄牙人来说却是负担。一般的城市职员或匠人,一年工资大约合3650先令,但他们要花一多半的钱应付食物开支,再除去其他生存花费,余钱就很少了。而占劳动力大头的葡萄牙农民或佃农(所谓的农业工人),一年总收入也才1800多先令,更腾不出这笔钱。还不要说即使节衣缩食省出钱来又如何?葡萄牙这个960万人口的国家,一共也才50所中学。至于大学,就更是普通人可望不可及的悬在半空中的圣殿,全国只有三座城市有大学。

中学以上的教育,在葡萄牙实际成了上层阶级子女的特权,平民百姓上升通道被封闭,阶级固化得令人吃惊。

正是因为扼杀教育,社会严重缺乏人才和技术的驱动,一个和平了近两个世纪,又有广阔殖民地可供榨汁的葡萄牙,沦为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发电量最低、人口死亡率最高、近一半的国民吃玉米面包,还常不得不用板栗、榛子充饥的国度。

劳动生产率低下的葡萄牙,中农比欧洲的小农还穷,至于贫农简直跟乞丐差不多,大部分没有土地。所谓的工业基本是手工业,高级一点的是加工业。葡萄牙人的工资只有欧洲资姓国家的三分之一甚至十五分之一。

他们每年吃到的肉、牛奶、糖只有西欧和北欧国家的一半甚至十分之一。

而六七十年代,同样搞独裁统治的朴正熙却创造了“汉江奇迹”,偏安于中国台湾省的蒋记政权,也迎来了经济起飞。哪怕佛朗哥的西班牙,也在钢铁、造船、汽车、机械领域取得可观的成绩。只葡萄牙, 因为萨拉查的政策,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没有出路,只好上百万的去美洲,去非洲、去法国打苦工。

那个年代正是葡萄牙的生育高峰期,每年新增2万多青壮人口,可流失出国的反倒有4万。今天欧洲的难民危机对于法国只算小儿科,因为早在六十年代,巴黎郊外就有一个庞大的葡人“难民营”,搞得法国廉价劳力人满为患。不断涌来的葡人又只好继续背景离乡往中、北欧跑。可对萨拉查来说,却是一举三得,既消除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又加强了对殖民地的控制,还能带来大笔侨汇收入。

这还不够,殖民地的黑人更是他输出苦力赚钱的绝好对像,每年都有50万以上的黑人被当成奴隶般的劳工出口到各国,赚取工资的差额。比如葡萄牙把10万莫桑比克劳力输出到南非,当局从每个人身上可以赚到5.2美元的工钱。这就是葡萄牙弥补巨额外贸亏空的方式。

只有萨拉查死掉,葡萄牙和它的广大非洲殖民地才有命运转折可言。

1972年萨拉查病死,1974年就爆发了著名的“康乃馨革命”,开始进行一系列改弦更张。被萨拉查残酷统治的安哥拉、莫桑比克等殖民地也迎来了独立自主,走向了新的发展道路。

当然,命运改变最快的是葡萄牙,到1986年,葡萄牙被欧共体接纳,迎来彻底翻身,特别是教育,历经改革有了长足发展。从那时起,葡萄牙才算真正与发展中国家甩开了距离。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葡萄牙与希腊这两个典型的“欧猪国家”的对比。

1976年,葡萄牙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1690美元;希腊却有2590美元。而到了2000年,葡萄牙达到1.15万美元,比起希腊的1.2万美元已基本没有差距。值得点赞的是教育投入,葡萄牙从小学到高中全部免费,希腊还只能做到小学到初中免费。葡萄牙在欧共体的经济结构改革和巨额补贴之下,在教育的进步与开放的旅游业、服务业帮助下,扭转了命运,不再是“大西洋岸边的贫民院”,终于过上了欧洲水平的生活。


項目副經理 二十二級
5樓 發表于:2024-12-29 22:23

作者:寺内正道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96258/answer/263003934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个身在欧洲的非洲国家(指经济水平,1960年葡萄牙人均年收入为160美元,与之相比土耳其是219美元,美国则是1453美元。GDP不到32亿美金,世界排名比同年的尼日利亚和刚果(金)还低),各方面看都和西方阵营的政治风气格格不入的国家。

这个国家的几个显著特点是:

1、教权统治。

虽然名义上,萨拉查在1940年同梵蒂冈签订协议确认了葡萄牙的政教分离原则,然而实际上,这个政教分离协议却是大量废除了葡萄牙第一共和国时期的反教权政策。因为通过这个协议,天主教会获得垄断公立学校宗教教育的控制权,规定全国的孩子都必须接受宗教教育;同时教会还获得了对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垄断权。此外,教会可以开办自己的教育机构。此外教会对葡萄牙社会的影响还不限于包括:禁止在教堂结婚的夫妻离婚、赋予教会拥有和收回不动产的权利、教会可以免除税收并获得国家大量补助、教士在军队任职、主教由教皇任命、禁止堕胎和个人自由等等。

比较鲜明的教权统治表现包括但不限于:1933年开始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审查全国范围的出版物,以便保护社会“真理”“公正”,对违反天主教教义的书籍报刊全部进行封禁删除;对学校课程重新设置,禁止学术自由,和天主教教义犯冲突的内容全删掉,在学校课堂里必须挂十字架和设置道德教育教师;和教皇签署协定,全面恢复教会在第一共和国时期被剥夺的自治权;全面归还共和国时期被没收的教会财产等等。

导致了今天葡萄牙的天主教右翼势力依旧很强大。

2、葡萄牙特色的法西斯主义政治体制。

包括而不限于:全面否定一切个人自由,取缔所有党派;在纳粹德国和法西斯意大利的指导帮助下建立秘密警察制度,对国内所有的“危险分子”进行镇压,流放关押在远离本土的亚速尔群岛、东帝汶和佛得角的集中营;议会的所有议员全都属于全国唯一的政党,其成分由大地主阶级、社会贤达和公务员组成的“全国联盟”,充当萨拉查钦点的政治工具;政府统制经济,一切经济命脉的进出口全由萨拉查集团垄断;颁布《劳动法》,宣布社会利益高于群体利益,群体利益高于工人个人利益,因此禁止工人罢工,但同时也禁止厂主关闭工厂,规定在国家监督下通过集体谈判解决劳资纠纷(就是法西斯意大利那套)。政治体制政府为最高权力机关,高于议会。等等。

PS:说到葡萄牙新国家时期政府高于议会的政治体制问题,这个新国家时期的宪政也比较有特色。众所周知萨拉查的正式职务是总理而不是总统。他在被任命为总理之前,其身份是他自己组建的“全国政治委员会”的首脑,负责制定“新国家”宪法。这个于1933年通过的“新国家”宪法也比较有特色,是参考了葡萄牙1826年宪章、1911年宪法和德国魏玛宪法的某些原则融合后的产物,是民主自由原则和专制主义原则互相妥协的这么一个东西。

按照新国家宪法,葡萄牙国家最高权利属于政府而不是议会,而且规定政府权利是总统和总理共享。总统通过直接选举产生,任期7年。虽然表面上看总统权力更大,有权任命总理。但实际操作上整个新国家时期总统只是礼仪性质的虚职,真正选择谁当总统的权力在总理萨拉查手中。

新国家的宪法赋予总理广泛的任免权,所有的部长只对总理,也就是萨拉查负责,而萨拉查对部长的任免全看自己。如此一来只要没有萨拉查的同意,内阁就没法行使任何权力。外加体制要求议会低于政府,而总理可以不经过议会行使任何职权,可以命令议会休会,所以议会只有协商性质。萨拉查就是通过这么一套体制设计,达成了自己身为总理却可以独裁国家的目的。

此外新国家宪法里还有一个机构叫“社团院”,分别代表各行各业,准确说是工业、商业、农业、军队、教会、官僚机构和地方政府,共选出150个代表组成,;理论上它负责社会各行业政治协商,实际上和议会一样,没有任何实权,只能起到咨询作用,只能听命与萨拉查。

此外,新国家宪法虽然名义上有选举权,但是另规定了一条,家庭是社会基本单位,只有每个家庭的一家之主才有投票权,所以普选权实际上也是被废除的。

3、勇于对抗英美列强的外交(指坚决抵制反殖民主义浪潮,为了维护殖民地不惜和英美这俩北约大佬对着干的勇气)

萨拉查和隔壁弗朗哥一样,这个“新国家”葡萄牙在二战的时候和轴心国阵营贴贴,因此而二战后被国际社会孤立。但是萨拉查政权的孤立,完全是他自己作的。本来二战以后,美国并不在乎你是不是专制独裁法西斯,只要你反苏反共你就是美国人民的好朋友,因此把葡萄牙拉进了北约。然而呢?萨拉查不仅不感恩反而觉得美国和英国很烦。

英国自古以来就是葡萄牙的后台和老大哥,历史上数次帮助葡萄牙维持了民族独立,但是在葡印果阿战争的时候,西方世界压根就不想为了葡萄牙这个LOWB国家出头,更何况印度的后台是苏联,因此坚决不下水,所以英国禁止葡萄牙使用英国在印度的空军基地运输士兵,这让萨拉查很气愤,脑子一热就要报复英国,在1964年支持津巴布韦的反英独立运动,气的英国把贝拉港给封锁了免得葡萄牙给罗德西亚的叛军运石油,英葡这个“最古老的联盟”就让萨拉查给搞黄了;

而美国呢,当初捏着鼻子去援助葡萄牙这个法西斯国家,好拉它进北约,一起构筑反共阵线。但是萨拉查这小朋友一点不给美国老大哥省心,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非洲独立浪潮风起云涌的时候,葡萄牙的萨拉查政权非要逆历史潮流而行,坚持在非洲的殖民战争,对其殖民地的解放运动进行镇压。而二战后非洲和中东的民族自决和解放浪潮,其背后最大的后台就是美国和苏联,这俩国家为了肢解英法的旧殖民体系没少出力,然而葡萄牙一点不顾非洲那些独立运动背后有美国大哥的影子坚持镇压,美国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气的在联合国和苏联一起多次投票反对葡萄牙在殖民地的镇压政策。而萨拉查呢?也硬气的很,威胁要停止美国在葡萄牙的军事基地的条约。如果这样,那美国的目的就本末倒置了,只好改变政策,从此在联合国在针对反对葡萄牙在殖民地镇压的决议只投弃权和反对票了,并且为了反共大计,在顶着国内骂声一片的情况下继续援助葡萄牙。历史证明最终葡萄牙新国家也没辜负美国的容忍,毕竟在第四次中东战争时,面对阿拉伯联盟的石油禁运威胁,一大票欧洲国家都吓得赶紧和以色列划清界限不准美国用自己的基地援助以色列,这时候虽然萨拉查已经脑溢血挂了,但是小弟还在,葡萄牙同意开放空军基地帮美国转运援助以色列最终顶住了埃叙联军的进攻,美帝国主义也算没白因为替萨拉查出头而挨的一片骂声了。

而事实上,葡萄牙的新国家体制,其实就毁在了萨拉查集团顽冥不化的殖民地政策上了。因为康乃馨革命最直接的导火索就是殖民地镇压战争的全面失败。

非洲的独立浪潮乃是大势所趋,英法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尚且无可奈何,何况葡萄牙这种贫穷的农业国?而“新国家”政权逆历史潮流而动,坚持镇压,让葡萄牙军队面临连续的失败和损失,这让军队产生极大的不满情绪。在安哥拉,鉴于独立斗争的起义军过于强大,里斯本政府在1967年开始“反叛乱”战略,类似于日本当年在东北搞的归屯并户一样,截止1974年革命发生前,安哥拉有一百多万农民被这个政策搞的流离失所,这反而更加刺激了安哥拉的独立运动的壮大;在莫桑比克,6万葡萄牙军队为了保护一万葡萄牙殖民者疲于奔命;在几内亚和佛得角,三万的葡萄牙军队打不过一万人的游击队;葡萄牙本来就是穷国,而70年代初在非洲不见成效的殖民战争每年消耗了葡萄牙国家预算的一半以上。每4个成年的葡萄牙男性就得有一个人去当兵服役打仗,并且在非洲前线伤亡惨重。到了1973年,已经有超过一万一千人葡萄牙军人在非洲的镇压游击队战争中死亡,按人口比例来说,其死亡率比美军在越南战争最激烈时还高。

代价昂贵又血腥,而且丝毫不见希望的战争让葡萄牙军队士气低落又沮丧。而且还有一点,葡萄牙军队仗没少打,而“新国家”对士兵又极其抠门,葡萄牙军队的薪资非常低,而萨拉查时期,为了解决军官收入低的一个解决办法是:积极鼓励军官们迎娶有钱的资产阶级家庭的千金小姐来解决自身的囊中羞涩问题。萨拉查脑溢血后,葡萄牙军队又面对繁重的非洲殖民战争,接班的卡埃塔诺为了解决70年代初严重的经济问题,开始大规模借贷和扩大进口来暂时缓解社会矛盾,让70年代初的葡萄牙社会短暂的浮现出繁荣景象,但这是虚假的表象,它很快就被73年石油危机打回原形,严重的通货膨胀让广大葡萄牙民众生活十分艰难,并且导致了在葡萄牙历史上很罕见的大规模罢工。

而葡萄牙的殖民军队,尤其是中下层官兵一方面因为通胀让自己微薄的收入进一步缩水,导致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一方面目睹自己流血流汗保护的葡萄牙殖民商人们赚的盆满钵满,却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外加对殖民战争的悲观失望情绪。长期的厌战情绪、压抑和不满积累起来,革命形势就形成了。

1974年2月,葡萄牙驻几内亚总司令安东尼奥.斯皮诺拉将军发表了《葡萄牙的未来》一书,指出应该结束葡萄牙现行的殖民制度,改行联邦制来解决问题,这引起了广大对战争深恶痛绝的官兵们的欢迎,他们便开始密谋策划发动起义。1974年3月14日,因为和最高的卡埃塔诺政府唱反调,斯皮诺拉将军被解职,这直接引爆了军队的愤怒情绪。16日就发生了第一次军人起义,但是被镇压下去了。但是新国家体制已经走到了尽头。4月25日零点25分,葡萄牙里斯本广播电台播放《高山之歌》,向里斯本及周围的军队发出了执行军事政变计划的信号,经过了一天的行动,只遇到了安全警察部队轻微的抵抗,起义部队陆续占领了关键部委、广播电台、邮局、机场和电信机构,到了傍晚,卡埃塔诺向军方投降,第二天卡埃塔诺总理和托马斯总统流亡巴西,政权移交给了斯皮诺拉将军和科斯塔.戈麦斯领导的救国委员会,“新国家”体制就这样灭亡了,第二共和国宣告成立。


总体来说,萨拉查是一个驭权手段高明的独裁者,然而他为了维护自己的法西斯统治,把葡萄牙变成了一个教权横行的、无论政治自由、个人自由、文化思想自由皆无的、通过殖民战争和秘密警察所维护的、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国家经济搞得连一些非洲国家都不如的程度的样子,这种人不是葡萄牙的民族罪人又是什么呢?


項目副經理 二十二級
6樓 發表于:2024-12-29 22:23

一个老太太亲口说的:我来自南部,小时候限制人口流动不允许外地人随意进里斯本,如果我一个小姑娘就这么不开手续证明来了警察看到我会说,你来首都干嘛,没事儿回去。

她还说取消了独裁后社会有了很好的明显的改变,医疗提升了,基建也搞起来了,独裁时代有些发展但不能跟独裁时代结束后到今天的进步程度相比较



作者:肥猪1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96258/answer/85664247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項目副經理 二十二級
7樓 發表于:2024-12-29 22:23

作者:辰清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96258/answer/168794003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个做梦的人,他做的不是未来的白日梦,进步梦,而是旧日的帝国梦,“安定”梦。

如果给他写一部传记,最好的标题就是《国父还是独裁者——安东尼奥•萨拉查传》,事实上,他两个都是(既是现代葡萄牙的塑造者和“护国公”,也是一个威权屑壬),又两个都不全是:论对葡萄牙的历史意义他压不过若昂一世,论独裁他又仅仅止步于传统权威型缝合一点个人卡里斯玛,并不是真法西斯,甚至不是民粹型纯卡里斯玛。

他是一个标准的精英,在20世纪10年代那个时候,上过大学,还是经济和财政学(先后为学士,博士,教授。不过后来的历史证明他在大学主要学了知识和理论,但是理想和观念上他始终是一个没有任何丑闻的自律的但极端保守的“中世纪天主教司铎”状态)。也是一个标准的保守派(他这样的并不是法西斯,真正的保守派的道德是非常高尚且固执死板的,而且经常忽视技术发展,且不一定很极端种族主义。标准的法西斯则是道德洼地+崇尚新技术和人种优劣论,比较像极端版的社达)。他笃信天主教,反堕胎,反同性性行为,反自杀,反离婚,甚至自己个人生活反烟酒和拒绝正常的婚姻本身,所以他没有孩子,也没有妻族子弟之类的“鸡犬升天”,如此也就不存在“任人唯亲”一说。其个人生活极其简单,时间非常规律而穿戴和饮食则非常简朴随意。是一个传统保守派看来非常高尚的人,而且不是装的,是真的一生如此(至少目前披露的资料没有出现任何丑闻)。擅长教书,擅长权术(政斗和垄断权力),擅长制订财政计划,擅长和其他高级知识分子内部交流和单独交往。但是他不擅长煽动公众情绪(这一点也很不法西斯,法西斯经常是通过民粹或者军变上台的,萨拉查并不。另外由于他笃信天主教,他也是反对无神论和崇拜偶像的,这个偶像包括活着的凡人,也就是说这方面他也不认同当时的苏德极权模式。也因为天主教信仰,他在原则上是认同博爱的,虽然他专断而且反自由反民主,也杀了葡萄牙国内的至少上千名反对者,晚年还发动战争妄图保住殖民地。但他在信仰和道德上终究是不能接受极左极右比如朱加十维利、希独睾、日本军部在大清洗和波罗的海、反犹集中营和东欧、南京和东南亚做的那些反人类罪行的),不擅长公共社交,不擅长顺应历史趋势而为,且旗帜鲜明的反对殖民地独立和政 经 法 教(politic,economy,constitution,education这四项现代化社会的根基要素)等一切现代化改革,因此也拖累了军队装备的现代化,所以导致葡萄牙军队最后也比较落后。

他的一生是标准的保守派学者和高尚纯粹的基督徒的一生。但他的统治是完全的字面意义上的“反动”和“权威主义”。

其实这样一个知识丰富但是不擅宣传,思维敏锐但是观念反动,道德高尚但是保守,有权术有小圈子但是性格孤僻没有大社交,理性反民粹但是专制且拒绝进步,爱国但是没能让国家变得强大进步,理想主义偏偏又怀念着过去而不是憧憬着未来的人。是非常不符合现代西方政治中那些煽动民众,揭露矛盾,忽悠选票等等上台技巧(当然这些总比全小将这类东方和拉美国家靠军队上台的好。非洲那种前现代社会更别提了),同时主张进步主义,干预经济,产业升级,探索宇宙,环保,高税收高福利,平衡社会,平等自由全球化等等这些主流特色的。

所以也就是机缘巧合,葡萄牙自己面临的社会问题和风气使然,在1930年代出了这么一个,并且竟然还能在其他国家已经现代化,就算是专制也是现代的各种极左极右思想专制以后,维持住一个漫长的(这个模式持续40年),远没有极左极右那么残忍(害人数量还是少多了)但是比现代极左右还保守反进步的统治(教科书式保守反动)。以后任何主要现代国家中估计都不会再有萨拉查这样奇特的领导人了。

他是一个有理想的人,所以他于任何财富和美色都不贪不占,但他的理想没有能够给他的国家带来自由和富强。他是一个比较现实的、有理性的人,所以他没有煽动民粹情绪,参加大战或为了自己的梦想杀太多人,但他的行为大部分都不符合社会进步的方向。他是一个有道德,有理性,有理财能力的渎菜者,但是偏偏除了道德和理性(尤其是对内压制民粹和对外坚守中立,就算是用渎菜手段做的,也是功劳)以外,没有一处是对的。甚至他的理财手段,因为过于专断和保守(他要求所有支出都必须本人通过,而且既低预算又低福利,他更多是用节流而不是开源和发展现代化产业来改革财政,脑袋里还是少举债少赤字少融资少发福利那一套),在解决了经济危机以后,在和平发展时期,也变得不合时宜了。何况一个连科技和军工都不怎么发展的“古老国家“,在他晚年突然又想武力镇压殖民地独立,军费突然提高和大量征发兵役,不失败才怪。

PS:对葡萄牙来说他最大的一个纯正面功劳是彻底的没有卷入二战,也没发生任何本土的战争,他统治期间,就算加上后来他非要武力保留殖民地死的人,葡萄牙因为战争死亡的人数也赶不上其他任何大国二战或者内战死人的零头。

如果不懂葡语的话,推荐阅读某不存在百科(Wk)的繁体中文版萨拉查词条,内容基本是按照葡文版和英文版Wk翻译过来的,是用多数华人能认识的文字写的最详细的网络版Salazar介绍了。基本上把他的一生经历,他的“伟大和反动”都写出来了。而且基本没有极右或者极左的引导性添油加醋。读完可以大概对此公有个认识和个人判断。

以上写于2021.1.20左右

———————手动分割线———————

补充一条:萨拉查是为数不多的,在非宪政国家,成功建立文官政府的,虽然说他自己也是专制。

一般来说,在前现代国家(也就是从奴隶制直到近代君主专制和fxs等等任何radical party’s regime),文人(古代的文官,现代的选举政客和不参与政治的普通教授们)和公务员(古代称为“吏”),是斗不过正统世袭君主,旧贵族,垄断寡头,军头这些人的。虽然前者更会治国。因为非宪法国家不讲游戏规则,或者说社会和政治运转的规则没有明确写出来,由全民公认,全民担保。而且文人和文官会治国会立法,不代表就会练兵或者会开公司获取资本。再加上纯文人容易理想主义上头,也就有可能不那么真的能管好现实事务,结果就被君主,贵族,寡头,军头篡夺或者压着打。但萨拉查做到了,建立一个文官的政府。讽刺的是,他恰恰是用控制经济和财税,控制思想,极端保守,反对制订同时代(其他现代西欧国家)的宪法做到的。而没有靠现代化改革来做到。也没有靠对外扩张来拉拢军队(1928年到二战结束的1950年代,整个统治前期,他的外交都是非常明智的)。就是靠天主教信仰,专制和思想固化,以及一点民族主义(和其他极右政权,那些真法西斯比,萨拉查算是很不民粹,很不极端民族的了)。这是世界政治史上一朵奇葩。【清朝并不是,清朝是君主专制的政权,不是文官真的做主,而且清朝比萨拉查更黑暗保守,压制思想得多】。因为现代其他所有正常的文官政府,都是现代宪法的确立和选举,公务人员考试等制度带来的。

【防杠:我这里面说的文官和文人是指文史法专业人士,现代欧洲和北美主要国家的大部分政客,公务员,法官都可以算。并不是指“会作诗文的人”,更不是指网络键盘侠。所以不存在“军头和寡头比文官对政治更专业”这种可能,这里面说的现代文官就是比军头寡头和多数爵位贵族(所谓旧贵族)对治国更专业】

不过,我并不觉得萨拉查好,他在抑制军方篡权和法西斯极右组织,极左组织的同时,也在扼杀葡萄牙的正常发展进步。所以还是现代化改革和正常的现代文官政府更好。萨拉查只是比军头僭主,财阀寡头,法西斯,苏式这些政权好罢了。


话说,萨拉查博士这种很鉴的屑(人格高尚却是反动毒菜者),和约翰逊密特朗这种很屑的鉴(阴险狡诈或多变,但思想进步而且尊重民权)正好相反。如果说一个评语:那就是我非常希望我有萨拉查这样的私交朋友,但绝对不想生活在总理萨拉查的统治下,而我比较希望生活在林登约翰逊的美国,非常希望生活在密特朗时代的法国本土,但是绝对不想身边有LBJ和密特朗这样的“朋友”。


項目副經理 二十二級
8樓 發表于:2024-12-29 22:24

哈萨维.诺亚:


先谈谈新国家体制(Estado Novo),有时间再说说萨拉查博士这个人。

一脸人畜无害的考迪罗

新国家体制正如萨拉查政权的口号“Deus, Pátria e Família(上帝、祖国、家庭)”,是通过与教会合作重建葡萄牙的天主教社会,依靠军队的支持来稳定祖国政治和安全,以家庭组成政治与社会的基本单位建立法团政治从而保证萨拉查

本人对权力的垄断。

可以看出,萨拉查这一套组合拳虽然有着墨索里尼和隔壁何塞

的影子,但更多的是对19世纪布拉干萨王朝

的复古。这就是萨拉查不支持复辟但他一直得到君主主义者尤其是前国王曼努埃尔

支持的原因,依他理想建立的新国家就是没有国王的葡萄牙王国,而萨拉查本人就是这个君主立宪国的首相。在这个新国家里军队与教会是政权的两大支柱,法团政治则取代了君权神授

成为权力合法性的来源。

一、新国家的外在-教会

萨拉查早年为成为司铎曾在神学院

接受8年教育,他一生也都恪守着基督徒戒律。但实际上他一直坚持教会的作用是社会的,而不是政治的。在第一共和国时期教会作为旧势力遭到共和主义者们沉重的打击,而萨拉查执政后他改变做法既保护教会免遭共和主义者的攻击并恢复了教会的一定特权,但又禁止天主教建立政党危及政教分离

原则。他的出身及其努力得到时任教皇庇护十二世

的高度评价,并在1940年与教廷谈判达成了协约,使教会可以建立和维持私立学校,并且重新恢复公立学校内神学的教授,同时禁止信奉正统婚姻的天主教徒进行民事离婚。这一系列措施恢复了教会过去在葡萄牙人生活中的中心地位,天主教道德重新战胜了喧嚣一时的自由主义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61年正统婚姻的数量已经达到全国婚姻总数的91%。

教会遵从了萨拉查的意愿远离政治,萨拉查的回报则是交由教会来主宰社会的意识形态,教会为成年人和年轻人运作社会团体,籍此成为了新国家体制下“有限多元化”的主要支柱。

二、新国家的内核-军队

直到74年武装部队运动发起康乃馨革命,新国家体制的三位总统全部是将军,甚至革命后第三共和国的前三位总统也是将军,可以说军人在葡萄牙就从未离开政权核心。

第一共和国倒台于葡军的军事政变,1928年萨拉查博士在军政府任上担任财政部长,其过人的能力和谦逊温和的品格得到总统卡尔莫纳元帅的信任,这样在1932年才正式确立起卡尔莫纳总统-萨拉查总理二元共治的新国家体制(早期欧美观察依旧认为是军政府换皮)。

新国家宪法以魏玛为师,总统有权解除总理职务并任命新总理。但卡尔莫纳元帅正如魏玛

的兴登堡,年老不能视事全权委托萨拉查办理,而萨拉查则一如巴伐利亚下士对老元帅事事恭顺,直到51年元帅任上去世。此时他凭借和平稳定统治20年已经建立起足够威望,但他还是选择与军队合作,提名洛佩斯

上将继任总统。而洛佩斯上将正值壮年,上任后开始与萨拉查斗法,1958年总统选举萨拉查于是选择温和的海军部长托马斯替换洛佩斯,洛佩斯一怒之下与反对派合流,成了1961年宪法coupd'etat驱萨运动的后台。葡军内的反萨人士也不在少数,不论是死于PIDE谋杀的萨拉查政敌德尔加多

将军,还是坚持殖民地问题非军事问题的戈麦斯

上校(后来的总统)。最后也正是不满殖民地战争越南化,葡军内部中下级左翼军官掀起武装部队运动结束了新国家。

三、国就是家,新国家就是新家国

新国家反映在萨拉查自己身上,他一生未婚无子女,他作为男性家长以为了家庭的名义在家中一手遮天,强迫其他人服从。在政治上也是以国家的名义坚决禁党,他自己建立的国民联盟一直以无党派自居,虽然网罗了各色人才,实际上却成了他的政协。他虽然师从意西搞所谓超出阶层仅代表国家利益的法团,但本质是套皮,政治的中心从来没有转移到法团议会,不论是国民大会还是法团议会最终都是实现他个人专制的机器。到了统治末期,为了阻止德尔加多将军当选,更是直接把总统选举转移到国民大会和法团议会,彻底变成体育馆总统了。

萨拉查没有子女,正如新国家没有未来。为卡尔莫纳

和萨拉查两人量身打造的体制,在两位逝去后就注定消散。

項目副經理 二十二級
9樓 發表于:2024-12-29 22:24

作者:知乎用户Q9YB2B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96258/answer/7077803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楼上的几位同学对萨拉查的内政介绍的已经够详细了。我在这里主要补充一下萨拉查的对外战争。

与萨拉查在内政,尤其是经济问题上的精明睿智相比,我觉得萨拉查在殖民地问题上就显得固执保守甚至可以说是愚蠢短视的。二战后殖民地独立运动方兴未艾,到了六十年代,甚至连英法这样的巨型殖民帝国都已经意识到再想保持殖民地不但在军事上,而且在经济上也是不再可行的。约翰牛老奸巨猾,几乎是兵不血刃的就从各殖民地主动撤军;高卢雄鸡反应相对迟钝,但在越南和阿尔及利亚吃了两回苦头之后也终于明白大势所趋,戴高乐上台后开始与各殖民地和平分手。而此时葡萄牙这个在军事上顶多算是欧洲三流的小国却蹦出来,逆历史潮流而动,声称要留在非洲做保卫基督文明和文化的最后一个天使。这就真真是显得夜郎自大,自不量力了。

早在50年代中后期,在葡萄牙的非洲殖民地安哥拉、莫桑比克和几内亚比绍等国就出现了一些要求独立的民族主义政党。本来也就是搞搞宣传,发动游行示威,希望通过和平方式争取独立。但葡萄牙殖民当局的反应是:将本土的秘密警察调到殖民地,加强控制镇压。将其领袖逮捕入狱,对示威者大开杀戒。萨拉查更公开宣称葡没有殖民地,只有“海外省”,以抗拒国际舆论。结果和平道路被堵死,殖民地人民只能走上武装反抗的道路。

61年安人运和安解阵首先在安哥拉发动大规模的武装起义,紧接着63年几佛独立党在几内亚比绍也发起了武装斗争,然后64年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又发起了莫桑比克独立战争,至此,整个葡萄牙的非洲殖民帝国可以说是一片烽火。

萨拉查对此的反应是一方面亲自兼任国防部长,出动大军对非洲人的反抗进行残酷镇压,另一方面实行怀柔,在名义上承认殖民地人民为葡萄牙公民,增加非洲人在葡萄牙国民议会中的议席,在殖民地发展教育、建筑城市住宅、增建医院、修筑公路。同时对各反抗武装之间及支持其的非洲邻国之间进行分化瓦解,甚至不惜使出暗杀行刺的手段,刺杀了莫解阵领袖爱德华·孟德兰,千方百计扼杀反抗运动。

战争初期,孱弱的葡萄牙军队用其一战时期遗留下来的毛瑟枪和老式双翼机等武器对付用弓箭砍刀武装起来的非洲人还能游刃有余,但是随着六十年代中期后,中苏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对各国解放组织军援力度的不断加大,面对使用冲锋枪火箭炮等新式武器的非洲游击队,葡萄牙殖民军就日益力不从心了。为了换装直升机装甲车等新式武器,葡萄牙的军费连年增加,最终高达葡萄牙整个财政预算的44%,葡萄牙的二十万军队中,有十六万被部署到非洲,3万3千多人伤亡,8万多人生病,因为兵源紧张而被迫不断延长服役期限,引发了国内各界民众的广泛不满。工人、青年、学生等各阶层群众广泛开展罢工、罢课、游行示威,反对继续镇压非洲民族解放运动,要求民主与自由。被派往非洲的葡萄牙士兵及下级军官越来越多地采取集体逃跑、拒绝上船出发、甚至起义等方式,反对政府在非洲进行的殖民战争。

可以说,正是因为萨拉查政府顽固的坚持将这场无望的战争进行到底,才榨干了葡萄牙的荷包,耗尽了葡萄牙的鲜血,也葬送了萨拉查几十年统治所积累下来的硕果,最终引发了康乃馨革命,结束了葡萄牙的军事独裁。

要说萨拉查这么精明的人,在殖民地问题上为何会如此看不开,我觉得抛开利益的考虑,从他的最后一个天使等宗教话语的表述看,又是他的天主教情怀在作祟。我觉得萨拉查和希特勒与罗伯斯庇尔一样都是有着圣人情节的清教徒式的独裁者,这种人的一大毛病就是过于理想主义,总把理想放在对现实的考量之上,所以虽然偶有精明算计的地方,但还是难以克服自己不接地气的毛病。萨拉查这位基督教最后的天使,和他的前辈,被称为天主教最后的骑士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一样,最终都是被自己的理想所累,从这点看,他远不如他的另一位兼具神学气息和学者气息,孤独而自控的政治家前辈,我最欣赏的两位法国政治家之一,红衣主教黎塞留!


項目副經理 二十二級
10樓 發表于:2024-12-29 22:24

作者:远山微明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96258/answer/171003594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萨拉查和任何一位独裁者一样,手上沾满了鲜血,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是一位特别的独裁者,无论是其简朴的生活方式,还是他施政中蕴含的理想主义色彩,都有别于一般的独裁者,而他过于理想主义的政策和顽固不放弃殖民地的战略,又造成了葡萄牙的长期落后,他的理想王国在他死后数年也翻天覆地,不复原本样貌。

安东尼奥·德·奥利维拉·萨拉查出生于1889年。他早年在一个传统、保守的农业家庭长大,接受了神学教育。中学毕业后他考取了科英布拉大学

,先后学习法律和经济,毕业后留校担任政治经济学教授。在从政前,他多次在报刊上发表文章,阐述自己对葡萄牙经济的见解和改进方案,并抨击政府的经济政策。他很早就被视为天主教右派视为理想代表。1912年,他与平·贡萨尔维斯·塞莱热拉在科英布拉大学创建了一个倾向君主制的政治组织——天主教民主学院中心(简称CADC)。1921年,他作为“天主教中心”的代表当选为吉马良斯市议员。但他随后因排斥民主政治辞去了议员职务,他的这种对民主政治的厌恶延续了一生。
1926年,军政首领卡尔莫纳

曾邀请萨拉查加入政府,但萨拉查因为受到颇多桎梏,辞去了职务。1928年,面临前所未有的财政赤字,卡尔莫奈再次邀请萨拉查加入政府,并希望他出任财政部长。萨拉查提出:”让我当财政部长可以,但是要满足我的要求。“在这一要求的到满足后,他正式就职。“我十分清楚我想要什么以及我将往何处去。”他在就职演说中如此说道。1929年,葡萄牙的财政实现了盈余。萨拉查在政府中的地位得到了巩固,萨拉查在葡萄牙人中的声望也迅速上升。

萨拉查的经济政策很大程度上沿袭了19世纪后期以来的趋势。在19世纪后期,葡萄牙王国开始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将工业、农业的生产部分置于控制之下。旧共和国再加入一战后,和英法等国一样,对进出口、航运、工农业生产等方面进行高度统制。西顿尼斯将军和新共和国延续了这一趋势,而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在战后几乎完全放松了管制,对农业进行补助以调节生产,增大了国家机器在经济中的作用。

萨拉查博士

萨拉查继续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指导干预。他的经济干预计划和罗斯福新政

有诸多相似之处,他加强了国家对银行、铁路等关键行业的控制,提高关税以保护本土工农业,通过农业补助、调控生产的手段调节农产品价格,。在对外方面,萨拉查致力于减少葡萄牙对英国的依赖,和意大利等国发展新的贸易关系。1929年起,葡萄牙受到了大萧条的影响,这些具有先见之明的措施减轻了大萧条对葡萄牙的打击,让葡萄牙率先走出了危机。
在财政方面,萨拉查主要通过两个措施稳定财政。一是减少财政支出并建立严格的货币管理体系,这一举措严格到几乎每一笔财政支出都要向萨拉查申报,由他亲自审理。二是加大税收。这两项措施成功地解决了长期困扰葡萄牙的财政问题。
他奇迹般的成就带来了无限的声望和权威,他的声望甚至盖过了军政领袖们,而他对政府财政的绝对控制使他逐步攫取了实权。这一切使萨拉查走向了最高权力的位置。1930年,萨拉查组建了自己的政党国民同盟,而彼时”天主教民主学院中心”已经逐渐控制了政府。1932年,萨拉查就任总理,1933年,一次全民选举(自然是操纵下的)在葡萄牙确立了国民同盟一党执政,从此确立了萨拉查的终身统治。
在国内,萨拉查传统上被认为是一位法西斯独裁者。他在统治前期也确实曾效仿过德国和意大利,建立了准军事组织“葡萄牙军团”和“葡萄牙青少年”、职工会、黑衣社等具有浓厚法西斯色彩的组织。但萨拉查并没有接受法西斯主义,他注重维护天主教传统和种植园制度,把葡萄牙建设为一个合作主义国家。 合作主义带有一定的社会主义色彩,但更类似于原始社会主义或农业共产主义,并带有浓厚宗教色彩。合作主义强调社会正义,但反对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而是提倡通过阶级之间的合作来实现。在经济上,它要求按不同行业组成协会,遇到问题时由这些协会的代表协商解决,并保留了大庄园的封建残余。在宗教上,它提倡天主教,通过天主教蕴含的和谐精神号召人们精诚合作,维护上帝创造的“自然秩序”。
萨拉查在其整个统治时期都注重维护这种“合作主义”体系,另葡萄牙笼罩在宗教理想主义和保守的传统氛围下。萨拉查在国内成立了很多合作社,包括地主协会,农民协会,工人协会等。萨拉查对德意法西斯主义采取警惕的态度,甚至镇压了一次法西斯整体主义运动。农业上,萨拉查维护传统秩序,有意保留了大庄园的封建残余,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依旧存在。在萨拉查的统治期间,葡萄牙的农民始终占人口多数,他们的生活水平远低于法国和英国的农民,但萨拉查也通过高关税来减少廉价进口农业品的竞争并以国家力量提升农产品价格,避免农民破产甚至失去土地。政治上,萨拉查时期葡萄牙由各行各业的法团选举议员,以“葡萄牙国家的历史与传统”为政权的根本,通过国家力量协调阶级矛盾。
萨拉查的对外政策起初倾向于轴心国。二战期间,萨拉查名义上保持中立,但和轴心国较为接近,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则帮助葡萄牙训练军队并提供武器装备。在二战后期,萨拉查逐渐倒向同盟国,停止向德国出口钨矿,允许同盟国使用亚速尔群岛

海军基地。不过,萨拉查和德意的亲近是相对上的,希特勒对萨拉查的中立并不满意,甚至在1940 年 11 月 12 日下令执行代号为 “菲利克斯

” 的行动,意图袭击葡萄牙,但最终未能实施。但葡萄牙始终和柏林保持着商业联系,直到英美施加外交压力。总体而言,萨拉查的中立政策另葡萄牙避免了冲突,并从战争中获取了利益。二战结束后,虽然葡萄牙本国距离苏联较远,但战略位置较为重要,并且萨拉查本人持反共态度,这促使葡萄牙加入了北约,和西欧与美国较为接近。 
但同时,萨拉查作为一位独裁者,其独裁、恐怖的一面不可否认。
萨拉查在教育中灌输极权主义思想,并以天主教麻痹人民。萨拉查还组建了特务组织“国家监视与防卫警察”,后改组为“国家防卫国际警察”(PIDE),这个组织主要负责在城市里抓捕不同政见者,即使是一时冲口说出一句带有激进政治思想的话也有可能遭到逮捕。该组织还曾向德国和意大利聘请教官。乡村地区则由国民警卫队(GNR)进行管理。这个组织原本负责乡村和边境治安,在萨拉查执政后沦为独裁统治的工具。
萨拉查的统治固然维护了葡萄牙长期的稳定,但他保守顽固的经济政策和过于理想主义的政治体制导致葡萄牙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他反对自由主义、土地改革和工业化,限制重工业的发展,致力于维持以农业传统道德为基础的社会。 原本,这样一个“封建社会主义”或合作主义的样本可以继续维系,但萨拉查除了上述思想外,还继承了葡萄牙的“大航海”精神和帝国理想。从务实的角度来说,萨拉查认为非洲的殖民地对葡萄牙至关重要。他一方面加强了对非洲殖民地的建设,在莫桑比克建立大规模的水电站,发展种植园,组织移民前往南非等地进行劳务输出,组织国内贫困的葡萄牙农民前往非洲殖民地谋取生计,给予和政府联系密切的大公司以特权,另一方面,萨拉查加重了对非洲当地人的剥削。萨拉查时期名义上废除了强制劳动,但非洲当地人实际上依旧被迫在劳动条件恶劣的矿山、铁路、种植园工作,却仅能获得极低的报酬。而萨拉查时期同化当地人民的政策一直不甚成功,被同化人口比例不超过1%。这导致各个殖民地反对葡萄牙统治的浪潮不曾停歇。 在去殖民化的浪潮中,萨拉查通过宣布各个殖民地都是“海外省”,将殖民地问题变为内政问题,在法理上避免了国际社会的压力。通过这一途径,葡萄牙保留了安哥拉、莫桑比克、佛得角、圣多美、几内亚比绍

、东南亚的东帝汶,中国的澳门以及葡属印度等殖民地。但名义上成为葡萄牙公民的殖民地人民事实上并未享有平等地位,殖民地内部的斗争并未停歇,葡萄牙的这一举措也不可能消除所有外来压力。为了维护殖民地,葡萄牙投入巨资,不惜对抗印度的封锁,但在短暂的战争后被迫撤离葡属印度。 真正拖垮葡萄牙的是非洲的殖民地战争。萨拉查时期葡萄牙长期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使葡萄牙军队变得低效腐败,在殖民地人民得到来自苏联的援助后,甚至一度处于劣势。为了维系在殖民地的统治,萨拉查一方面延续分化政策,另一方面被迫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派遣数额庞大的远征军前往非洲,并从美国和英法接收了大量武器装备,派出军官前往欧美学习。得到强化与补充的葡萄牙军队得以成功守住城市地区,乡村地区却始终在独立武装的掌控下,葡萄牙被迫在非洲驻扎十几万军队和独立武装长期对抗。
这样长期的消耗战拖垮了葡萄牙的经济,甚至连原有的稳定都难以维系。在欧美培训的军官则不可避免地吸收了民主思想,萨拉查被迫在军队收紧控制,防止出现不稳定因素。这一系列变动削弱了萨拉查的统治基础。在萨拉查逝世的时候,葡萄牙国内已经风起云涌,其继任者希望通过自由化改革来提振经济,但顽固继续殖民地战争使局部的改革难以奏效,贸然的改革又使新政府失去了原本的支持者,在随即到来的康乃馨革命中黯然下台,萨拉查早已千疮百孔的理想王国宣告终结。 就萨拉查本人而言,他是一个很特别的人。 从他的功绩来说,如果没有他早年就任财政部长时期成功的改革,葡萄牙的乱局仍将持续,但他固步自封和过于理想主义的经济、政治政策,虽然稳定了葡萄牙,却导致了葡萄牙的长期落后,而他错误的殖民地政策更是导致葡萄牙濒于崩溃。 从他个人特质来说,他和任何一位独裁者一样,手上沾着鲜血,他残酷迫害政治犯,建立特务政治和警察王国,取消言论自由,拒绝民主选举,连续执掌葡萄牙数十年直至逝世。但他几乎从不追求个人享受,生活方式极其朴素,不贪污,不受贿,一生未婚,也从不发展家族势力。他虽然实际执掌葡萄牙,但他除短暂出任代总统外一直担任总理,要求别人称呼自己为“部长先生”。从各种方面看,萨拉查更像一个卢梭式的理想主义者,一心将自己的理想蓝图付之实践,为之不惜代价。终其一生,他深居简出,喜好独处、分析、冥想, 不断构思着他的“理想王国”。他学者般的气质和牧师般的虔诚,让他的执政时期更像是带着理想气质的专家治国——当这份蓝图正在付之实践的时候,每个人都会选择身在纽约或伦敦读着报纸上葡萄牙的新闻,但当它化为泡影之后,却忍不住回过头再看两眼。

項目副經理 二十二級
11樓 發表于:2024-12-29 22:25

一代完人洪承畴:


萨拉查其人其政


一九七四年四月二十五日的尉官运动,结束了统治葡萄牙四十年的萨拉查政权。在葡国空前庆祝石竹花革命胜利十四周年之际谈论萨拉查,似乎有点不合时宜。不过,要较为全面地理解“四·二五”革命的意义,不能不对葡萄牙近代史作一个简单的回顾。 动荡不安的第一共和国 二十世纪初叶,沉浮起伏,挣扎斗争了近一个世纪,尤其一八四八年法国革命后得到深化的共和思想,在保守、落后的葡萄牙趋向成熟并深入人心。一九一○年十月五日,共和党势力首次压倒君主立宪等传统势力,建立了葡萄牙第一个共和国,结束了七个多世纪的君主立宪制度。

然而,第一共和国的命运却坷坎不定。共和国宪法规定,政府建立在议会和总统的信任的基础上。共和党夺取政权后,内部即发生分歧。其他政党也伺机而起,争权夺利。尽管铁腕人物阿丰索·戈斯达一九一三年执政后,暂时控制政局,平衡了财政预算,但是,教会的势力依然十分强大而顽固,而人民笃信宗教且思想保守,戈斯达的改革施政计划难以执行。特别是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葡国因为非洲殖民地而捲入战争,遭到人民极力反对,而参战士兵也士气低落。且当时物价飞涨,政府失去仅存的声誉和支持。各政党没有章程,缺乏意识形态的指导,只晓得互相倾轧。继阿丰索·戈斯达落台后,政府生生灭灭,如走马花灯。仅仅十六年时间,共和国政治舞台上就经过了八位总统和五十个政府,有的政府寿命仅得一天。

一九一七年底,士多纽·百斯少校发起军事政变,并于次年当选为共和国主席,成立欧洲第一个法西斯政权,暂时稳住了政局。但是,战后的局势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变得更加恶劣。仅一九二○年,就有八个政府登台倒台,政党斗争越来越激烈,政治谋杀层出不穷。国家的经济财政和社会形势日益恶化,人民逐渐对共和国失去希望,相信“只有独裁可以拯救我们。”一九二六年五月二十八日,高美士·达·戈斯达得到北部和中部军队的支持,顺应潮流,发动军事政变,并轻而易举取得胜利。不久,第一共和国寿终正寝,由此开始了七年的军事独裁。


萨拉查初出茅芦

所谓军人独裁,乃指国家从地方到中央的权力,全部掌握在军人,尤其是中、下层军官手中。形成一个地地道道的“军人苏维埃”。军人,出于天职,只会打仗,并不懂治理国家,这样,便引出萨拉查的故事。

安东尼奥·德·奥利维拉·萨拉查一八八九年四月二十八日出生在上贝拉省介于科英布拉和维塞乌两市之间的维米埃罗村。像北、中部其他贫穷人家的孩子一样,幼年赴维塞乌一所教会学校就读。十八岁,在科英布拉大学修完法律课程,二十五岁时完成博士论文,一直被认为是品学兼优的学生。 萨拉查二十一岁始执教鞭。他的学生无不承认这位年轻的教授思路清晰、概念明确,非但对经济、财政问题处理有方,而且对自己应用的原理深有把握。这些学生中,不少进入军界,后成为军事独裁政权的一员。当时政权的强人——战争部长意欲改变政府形象,在一批军官的大力支持下,遂遣人往科英布拉请萨拉查出掌财政部。

有十多年教授财政经验的萨拉查,同时是葡萄牙天主教中心负责人。或许出于一种强烈的宗教意识和义务感,他早就想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只是等候良机。战争部长派人与他密谈时,他提出要实际掌握整个政府的施政方针。尽管名义上相当于总理的内阁部长会议主席可由战争部长担任,但只有给他施政的权力和自由,才能把葡萄牙从危机中拯救过来。

军人们并不那么爽快地交出权力。但是,尉官苏维埃政府除开维持不安的社会秩序,对日益恶化的财经残局束手无策,而国外的援助又被切断。一九二八年三月二十五日,卡尔蒙纳将军当选为总统,任命了新的政府。经过一番谈判,终于说服萨拉查接受邀请出任财政部长。萨拉查上任次日,方满三十八岁


整顿经济平衡预算

就职演讲词中,萨拉查说:“我深知自己需要甚么,深知欲往何处。”这句脍炙人口的话语,体现了他的思想和性格。 接管财政的头一年,他充满信心,因为他不仅坚信科学,还深信上帝并没有抛弃葡国。他如此自信,一开始便显露出独断专横的一面。尤其是初期采用家庭主妇那样简单的办法,大刀阔斧缩减财政支出,停顿了很多进行着的项目,招致左中右各派的批评和指责。似乎众人都怀疑,“制订一个预算案容易,实施起来就另一回事了。”然而,一年后,他成功了,财政预算奇迹般达到了平衡。一九二九年底,国家财政首次出现顺差,债务减少,财政收入趋向正常,企业家信心恢复,资本回流。这时,人民也慢慢发现,政府中有那么一位能人

由于他在整顿国家财政经济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萨拉查在政府的威望日益增高,被公认为内阁中唯一一个有头脑的部长,也是政府中的实权人物。其他部长,为了得到这位财神爷首肯拨款,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本部的工作,都将自己的施政大计与萨拉查商讨。殖民地部长因为跟他在某些方面未能达成一致,萨拉查毫不犹豫地在一九三○年接管了该部。后来《殖民地法》的产生,便源于此时。同年,正当他权力膨胀之时,政府发生危机。几乎是他——作为部长,选择了自己信得过的多明戈斯·德·奥利维拉将军作为自己的上司——部长会议主席,即总理。尽管因为时机不成熟,他未当上政府首脑,但是,他实现了一九二七年的梦想:真正掌握政府的实权。


掌管政府开始新政

一九三○年中,萨拉查巩固自己在政府的地位后,便着手通盘考虑内政:葡萄牙要结束过渡性的军事独裁,实行法治。

萨拉查的法治,乃建立一个强权政治。即是使政府摆脱国会的束缚,只对总统负责而无需得到国会的信任,以保证政府和政策的稳定性。同时,利用人民对政党斗争的反感心理,解散各政党,搞一个“民族联盟”,试图将所有希望参政的力量联合起来,以争取象征式选举的票数。 一九三二年五月,政府草拟的新宪法草案问世。不久,多明戈斯·德·奥利维拉将军看大势所趋,欲让出部长会议主席之职。尽管军方阻力重重,甚至发生叛乱,但萨拉查最后赢得多数军人支持,于同年七月五日就任新职。一九三三年三月,全民为宪法草案投票。结果是赞成票五十八万,弃权票四十二万。政府预见到公民对新宪法兴趣不大。事先颁发法令,将弃权票当成赞成票。新宪法便由“大多数票”通过,正式生效,从此结束军事独裁,开始长达四十二年的新政。



新政经济建设有所建树

新政施行头二十年,政府重点整顿了中央和地方行政,同时大力发展公共工程。财政和税收改革以及技术部门建制的完善,为公共工程创造了必要的投资条件。对外方面,萨拉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灵活机动地运用了葡国外交资源,严格保持中立,使葡国人民免受战祸。

如果说新政前期的公共工程主要集中在完善道路网络和水坝建设等方面,那么,后期完成的工程则更为广泛和大型:杜罗河桥(一九六三年)、特茹河桥(一九六六年)、国立图书馆(一九六八年)、里斯本司法法院大厦(一九七○年),还盖了一大批小学校。 除开公共工程,新政后期加速了工业化进程,这一进程在马尔歇罗·卡埃坦诺一九六八年接管政府后变得更为明显。西奈斯港口和工业中心,便是卡埃坦诺的建树,希望透过西奈斯工程,促进南部工业的全面发展。例如化学、冶金等工业,就是这一时期发展成长的。 然而,工业的发展并没有第一产业发展的伴随,特别是农业生产,几乎停滞不前。从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七一年,农业产值只从一千六百万康托增长到一千八百万康托,而工业产值却从一千九百万康托增长到六千四百万康托。即使如此,国民产值年均增长率也达到百分之七点五。


冷面无情的独裁者


恰如其他外省乡下人,萨拉查十分看重权力。上任初期,他感到逼切需要恢复名声丧尽的政府的威望;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一个文弱书生,资历不足而得不到足够的尊重,加上天生的羞怯性格,他跟人接触总是保持一定距离,言语冷淡,坚信自己的决定和判断。或许正是这些特点,能够在任初厉行节省公币,达到预算平衡,并逐渐建立起一套行政道德和纪律。

萨拉查在实行新政之前,就暴露出专断的一面,其表现如替换殖民地部长。独裁专制的形成,则是在制订新仙法那个时期及仙法生效之后。新宪法通过后,大大加强了政府的权力,几乎把总统和国会架空。政府拥有施政的绝对自由,国会几乎没法过问。国会一年办公两个月,成为现政的幌子。政府独裁的措施,可以概括为如下几条:

一、取消政党制度,建立民族联盟,实行一党专政。民族联盟并无真正决策权力,只对政府某些重大政策提出参考意见和建议。民族联盟是个非党非政的机构,不似德国和意大利的纳粹和法西斯政权,党政界限明确。

二、成立青年团,向年轻一代灌输专政思想,培养新政的信徒和接班人。青年团纪律严明,为宣传新政起到极大作用。

三、建立新闻检查制度,实行新闻封锁,连电影、电视、学校课本都受到全面检查,要人民“自得其乐”。被视为民族象征的贾梅士也不能幸免。《葡国魂》中《爱情岛》一节,因为有爱情描写,被认为意识不良而从中学课本删除掉。那段时期,葡国人只有三个“F”作为娱乐:法西斯、足球和“法度”。法西斯的代表是萨拉查,到处充斥着他的语录;足球和“法度”即葡国悲歌的两大偶像是尤塞比奥和阿玛丽娅·罗德里格斯,他们被看作民族英雄,是爱国的榜样。


四、以保护国家安全为名成立政治警察。几十年来,葡国人一听政治警察的名字,无不毛骨悚然。萨拉查紧紧抓住葡国人性情温和,安分守己,要求不高,不喜动乱等心理特点,从不进行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或血腥镇压,对广大群众通过宣传做说服工作,只控制住小部分可能对政权造成危害的人。杀人不见血的政治警察,便是执行者,通常深夜敲门。因此,时至今日,史学界对萨拉查政权是否法西斯政权这个问题仍存争议。萨拉查自己曾这样解释: “我们的专政,在集权、向某些民主原则宣战、民族主义的显著特点、对社会秩序的关注等方面,明显地接近法西斯主义。但是,在革新的进程中,则与之背道而行。法西斯专政趋向一种异教的凯撒式帝国独裁,趋向一个不知法制和伦理秩序界限的新政权,走向末日而不碰到迷惑和障碍。”

他还指出,墨索里尼是个百分之百的投机主义者,忽左忽右,飘晃不定,而这一切直接与他的出身,所受的教育有密切关系。

萨拉查的独裁,完全建立在个人的威信和集权之上。他不滥用暴力,而是像神父一样从精神上愚昧群众,灌输盲目的爱国主义思想。镇压反对派时,也偏爱神不知鬼不觉的秘密行动。作为政府首脑,他长期兼任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牢牢控制政权。权力斗争之际,他总是冷面无情的胜利者。连跟随他几十年并成为其继任人的马尔歇罗·卡埃坦诺也这么承认。一九五八年总统选举一段故事,很有代表性地说明了他此一性格。


当时届满的总统克拉威罗·罗伯斯将军,一直以为自己与萨拉查相处不错,而后者也有意无意地暗示他可能被民族联盟提名再次当选。但是,萨拉查听到罗伯斯将军抱怨他年老又体弱,应该让位给年轻人后,乃怀恨在心。但他深藏不露,直到选举前夕才逼罗伯斯不参选。罗伯斯感到自己被出卖,十分不满。他完全可以使用宪法赋于他的权力解除萨拉查的职务,且拥有军方支持,但他偏偏没有这么做,忍声吞气被萨拉查逼走,而夫人也愤恨而病故。

然而,萨拉查政权犹如其人,垂垂老矣。一九六一年十二月,印度兵占果阿,时值国际呼吁非殖民地化,葡外交节节失利。一九六二年一月,南部军事政变,反对新政。三、四月,学潮四起。紧接着,非洲各殖民地相继展开游击战,国内学潮到六十年代末更是彼起此落,层出不穷,令政府应接不暇。七十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直接波及葡国,殖民战争有增无减,人民怨声连天,内外受困的专制政府,日趋瓦解。一九七四年四月二十五日的尉官运动,轻而易擧地取得胜利,为新政——也可称为第二共和国高歌了送魂曲。第三共和国,像第一共和,在动乱中诞生。幸好,这次动乱只是意识形态的斗争,其果实乃皿煮沛蝤政权



上 法 院

第一次上法庭。作为安份守己者,自然不会被告,也不可能去告人。做法官或律师,暂时还不够格。原因是朋友的朋友,收到法院一张传票,要求他某日到某法院“报到”。由于语言不通,请我陪他走一趟。

事情可追溯到一年前。一天,这位朋友正在摆卖,几个税务警察走了过来。二十多个走私手表被查出,要没收。若似往常一样,依他们的暗示,干脆将手表送给他们,倒也平安无事了。无奈这位朋友那天心情不佳,佯作不知,漠视“老爷”们的暗示。太上皇头上动土,岂能容忍?于是,将他带到税务局,写了状子,要告他。他以为是没收手表的收据,反正手表都没有了,就草草签了字。

一年之后,粗心的秘书不知怎么翻起这个被各方遗忘掉的案子。法官压根对此案无兴趣,旁边美丽的金发书记员也无法令他睁开惺忪的双眼。验明被告身份,问了我的姓名、地址,以共和国名义任命了翻译,要我宣誓忠实地翻译他们的对话。

完成这套缛节,法官开始询问事情的来龙去脉,要被告忠实地回答。刚译罢,法官又补充:为节省时间,我知道的可以直接回答。这反而令我为难了:到底谁是被告?

实事求是将原委向法官申明之后,法官传原告。原告依法官要求,发誓供词全是真话。接着,开始讲述事情经过:那一天,他正在某街上摆卖……尚未入正题,法官打断原告,问“他”是谁?原告将我和朋友打量了半天,然后指向我。我忍不住和书记员一起笑了起来,一本正经的法官竟也笑颜逐开,纠正道:他是翻译,被告坐在旁边!

在法官示意下,泄了气的原告灰溜溜地离开了。法官问朋友还有什么补充。朋友觉察到他不耐烦的神态,识趣地说没有什么可补充的。法官转身问靜坐一旁的那位先生:“律师,你有什么要补充?”律师?法官似乎看出我狐疑的眼神,解释说,那是被告的律师。此时,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法庭还为被告代请律师!律师好像意识应“有所作为”,乃强调一点:被告摆卖时,处于失业状况。

十天后,我们去听宣判:“被告所为,证据确凿,已构成犯罪行为,本庭判决结果是:监禁一个月,相当于罚款六万八千二百士姑度。鉴于被告在葡时间短,言语不通,不懂有关法例,加上认罪态度良好,判决缓期两年执行,但需在十天内缴交律师费、翻译费和办案费共七千六百士姑度。

朋友对“监禁一个月,相当于罚款六万八千二百士姑度”一句不甚明,我也有点模糊。我有点不好意思地向法官请教。法官倒是很坦率:交罚款就可以了,不用去坐牢。

我发现,那天律师座位上换了另外一个人。出庭走出法庭时,粗心变细心的秘书跟了出来:翻译费我们按地址寄给你。此时方记得细节问题,太多谢了!幸好这儿不是巴西,否则,一千士姑度,本可买一公斤牛肉,一年后收到支票时,只能买一公斤荷兰薯了。还是朋友实在:

“等他们的翻译费?我才不会那么傻听他们话。我一分钱也不会缴交。这种事太多了,他们根本顾不过来。咱们还是去喝茶吧”。

法官的判决真冤枉他了。谁能说他不熟悉葡国呢?!



全国大罢工那天

三月廿八日星期一,是名副其实的星期天的继续。葡萄牙人没有往常周一的繁忙,在法律的保护下,继续做周末的美梦。这天是全国性总罢工,特殊的日子。

早上八、九点钟了,街上还是冷清清的,火车站没有往日来去匆匆川流不息的人潮,汽车站斩不断、理还乱的长龙也消失了。没有火车,没有巴士,没有电车,没有渡船。飞机大大减少了班次,被政府民事征用了的里斯本地下铁,九点多才懒洋洋不得已地打开出入口的大闸。

邮局关紧了大门。那些本想利用今日大假去排队的居民,叹了口气,上咖啡室聊天去了。幸好,咖啡店多为家庭式,工人不是老板,也是老板的亲朋,与劳工法无关。要不,所有咖啡店、餐馆都关门了,居民真不知如何度过这一天。

尽管没有往日那么齐全和准时,总算有报纸买。一些报纸因为本身印刷厂关门,只好求助于其他印刷厂。发行部门也受罢工影响,报纸迟迟才到读者手中,好在没什么订报纸的,否则,得过一天才能读到。

电视台部份工人声称要罢工,但电视竟如常播放。医院急诊和火葬场倒有最低服务,只是屠宰场的牛羊猪死得太惨,没人及时收尸。银行大多紧锁门户,靠自动提款机满足顾客。着急的是那些中了彩的玩友,不知到底可以拿到多少奖金。因为六合彩和足球彩票的发行者慈善会的工人罢工,统计工作推到次日。


罢工集中于大、中城市,重点在国营公司,尤其是交通、通讯、银行及保险部门。大多私人机构运作如常。政府徵用私人公司的汽车保证乘客最低流动,私人机构僱员可乘坐豪华旅游巴返工,的士佬似乎也对此兴趣不大,趁机多拉几个客。按摩中心更在报纸“严正声明”:二十八日照常开业。 总统苏亚雷斯在风景秀丽的星星山上坐山观虎斗。部长会议发言人说,内阁总部二百五十个公务员中,只有六人未上班,而国会罢工人数只有一成。总理席尔瓦更是从早到晚忙个不停,精神饱满从北到南参观工厂。总罢工?只不过是场政治游戏。某些工会领袖盗维护工人权益之名,借机提高个人声望,满足权欲——总理满不在乎地说——如果有总罢工,那就是我没看见,我相信葡萄牙人的觉悟。

不过,最忙的还是工会领导和积极分子。罢工前,散发、张贴近千万标语宣传品;罢工之际,又忙于统计响应参与罢工的工人的数字。在一些交通要津,挂着大招牌,某大公司工人百分之百响应罢工,某行业百分之九十关门大吉。初到葡国的外国游客,到银行吃闭门羹后出来乍一看招牌,以为那些数字是最新汇率,当银行也学习总统府开门办公,搬到街上营业呢! 下午,街上行人渐多,私家车穿梭往返。一次罢工,一场民间舞蹈的总汇演?四百万康托(二千八百万美元)的代价似乎大了些。政府与工会角力?胜者难王,败者不寇。且看劳工法修改案的命运了



无课可上与罢课

学生无课可上与罢课并存的现象,大概只能在葡萄牙发生。一方面,数以万计的中、小学生因为校方开学准备工作未就绪而困在家里翘首以待;另方面,里斯本大学却在罢课。

一拖再拖,十一月份都过去大半了,三万多中、小学生还在家等待开学通知。单单在大里斯本区,就有二十五家学校由于教学设备不足而大门紧闭。据称,这些学校共缺少一万五千套桌椅。家长和老师指责教育部忽视教育,教育部答覆“正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的同时,把责任推向某一家具公司。按合同,该公司应在八月底全部交货。公司解释道,生产线不足。

面对现状,对漫长的假期感到厌倦的某一中学的学生忍无可忍,扛着椅子和厨房乃至洗手间的板櫈,到学校门前示威,要求主管部门关注教学设施短缺的情况,要求尽快开学。而校方无可奈何地发表公告说,尽管他们不是责任承担者,但为给学生招致的不方便而深表歉意。

几乎与此同时,里斯本大学文学院学生会在耐性耗尽之后,决定进行为期两天的罢课。学生会简报社论指出,葡萄牙作为欧洲共同体的成员,教育却远远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制订教育政策的负责人似乎忘记了教育乃一个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础。此外,还要求增加教育经费,以聘请足够的教师。单单文学院,七千学生中就有近千人由于缺乏师资而无课可上。

罢课之前,学生会质询过院理事会。文学院把责任推向校方,而校方马上将球踢到教育部。教育部一如既往,保持沉默。当然,力量强大的学生会却不会因此而罢休。罢课期间,集会辩论并收集签名;罢课结束时,还要举行记者招待会,利用传播媒介发动公众舆论。


幸好,罢课没有连累外国学生。然而,学生会积极分子还是敲了我们留学生课室的门,问我们是否知道罢课此事。他说,罢课不波及外国人,但欢迎外国学生参加他们的集会和签名运动,并耐心解释罢课意义所在。任课教师虽未言语,但明显可以看出,她因为课被打断而满脸不高兴。 无课可上和罢课,都是出于同一原因;扛着桌椅要求上课与游说罢课,亦是为着相同的目的。责任归谁,永远说不清楚。然而,受害者总是明确实在的


摩登总统与无上装

八月初,葡萄牙总统苏亚雷斯在南部阿尔加维度假。这原本是例行公事,平白无奇,却因为他在海滩上与无上装荷兰女模特儿握手交谈而轰动全球,世界不少大报都刊登了传真照片,港澳报纸亦不例外。而葡萄牙国内新闻界更借机大做文章,声称“我们拥有摩登总统”云云。如此区区小事,搞得满城风雨,决非孤立、偶然,而是有其历史背景和原因的。

直至今年夏天,葡萄牙依然是禁止在海滨浴场实行裸泳的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令那些主张裸体主义的人士大为不满。为此,他们便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指责政府,并要求修改一九四一年五月颁布、至今仍然有效的三一二四七号法令。该法令规定政府负责维护公共道德以及制订防止习俗堕落的措施,细节还指明男女泳装须符合官方标准,男性须着带有裤腿的短裤和内衣,而女性除要穿上述衣物外,还要外加一条裤,以免走光。

几十年来,社会已经得到预想不到的发展,人的思想亦发生了质的飞跃,但是,此法令却丝纹未动,一如既往地束缚着游客的自由,亦间接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值得可喜的是,葡萄牙人的实际行动反映出其日趋开放的思想。 度假胜地埃斯多里的港务官员说,两、三年前,他们尚时常收到投诉,尤其是那些思想保守的女士,抗议无上装海浴者将乳房公诸于众,伤害了女性尊严和人格,亦给她们的儿子带来不良影响。那时,官员们只好向当事人解释,告诉当事人有哪一位先生、哪一位女士提出抗议,劝她穿上比基尼的另一半。但是,习惯于此道的外国游客却若无其事,常令他们无可奈何


时至今日,葡萄牙人逐渐接受了无上装女郎在海滩游行示众的既成事实,而且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半裸泳乃至全裸泳的挑战,迫使保守势力江河日下,沉默不语,甚至连道学家们也习以为常,见惯不怪了。倒是那些港务官员左右为难,明知法令与社会进化背道而驰,自己亦不赞同,却又要执行。闭一只眼开一只眼吧,无上装就随它去了,一丝不挂还是要干涉的。

对那些自然主义者、尤其是女性裸体主义者来说,人们普遍认为无上装不仅是裸体合法化过程的突破性进展,更意味着性别歧视的末日即将来临。男人因为没有高耸的乳峰可以自然地除去上衣,而女性美丽的胸部却被社会划为禁区,要用衣物遮掩得密密实实。这是欠公平的。

女性乳房是哺乳工具,而人们却错误地把它们当作性器官看待。众所周知,非洲的女人经常是袒胸的,而在葡国内陆地区,女人在大庭广众下哺乳的现象到处可见。为什么偏偏沙滩里出现的无上装引起人们的争议呢?有人说,无上装带有色情味道,男人看见乳波臀浪而想入非非,但亦有人说,若隐若现的包装比裸露更能挑起男人的情欲;有人更提出高见,谓男女差别缩小,会令男人失去兴趣而造成性无能,而持反对意见的女性,则因“资本”不够雄厚,害怕货比货,从而产生强烈的嫉妒心理。其实,道理是很简单的:习惯使人们麻木不仁,然而,一旦习惯有所改变,我们就变得有点神经质了。 无上装和裸泳者队伍的日益壮大,将迫使政府修改法令。据说,正在休假的葡萄牙议会希望绿党或其他党尽快向政府提交法案,以便复会后拿到议会辩论通过


葡国华侨要学中文

里斯本一位年青华侨说,他要去意大利学中文。意大利有教授汉语学校,西班牙也有,更别提发达的法国了。只是地处欧洲边缘的葡萄牙,因为没有正式的华侨组织,中文学校自然只是奢谈的话题。几乎所有的中文学校,都是强大的华人团体为了不让后代忘记中华传统文化而开办维持的。

移民初期,华侨多忙于生计,难以将子孙教育提到议事日程。更有不少华侨,把刚出生的孩子寄养于外国人家庭,只在周末抱回尚未完全安定的家。孩子接受的启蒙教育,毫无疑问,是清一色西式的。三、四岁了,除开爸、妈等各种语言发音均相似的词汇,不会讲半句汉语。而华侨本身,当地语言说得比孩子的中文好不了多少,开始感到潜在的危机:沟通的困难。

“我得把孩子抱回来了。否则,再过几年,连父母他们都不认了。”一位华侨这样说,尽管他的环境还不甚安定。但是,满口洋话的孩子留恋养母且不说,共同生活多年的养母更是对孩子情深似海,恋恋不舍。 “你可以不付寄养费,让安娜在我这里多住些日子。”养母恳求着说。这位五十多岁的养母与丈夫和一个女儿住在一起。女儿已婚多年,但尚未有孩子。安娜出生后,从医生证明、出生纸、入籍手续,全由她一手操办。甚至连名字,有一半都是她起的,只在后面冠以生父的中国姓氏。据这位华侨朋友说,她视小安娜比亲生孙女还要亲,咳嗽一声,便要连夜带去医院诊病。尽管每月只收二万士姑度的寄养费,小安娜却是要什么有什么。这位华侨笑着说,回忆起遇见过的包租婆,根本想像不到会碰到这样的好人。 不单新移民,有的与葡人通婚的老华侨,也感到与从小接受西洋教育的儿女感情沟通困难。他们希望自己的后代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以期与自己更接近。尤为重要的,不数典忘祖。但如何?送到中国大陆或中国台湾去,自然是个办法,却非每人都有此经济条件。办一所中文学校,一是缺乏资讯,更关键的乃无人出面牵头组织。也有人说,华侨人数有限,难以维持一间学校(往往是一个班),但此理由论据不足。 在葡国,有美国文化中心、英国书院、德语学院、西班牙语学院,享誉世界的法语联盟更是遍布各地。这些机构,全是各国创办的,由国内提供师资和教学材料、设备。细小的葡国,派驻世界各地的讲师室也有一百多个,旨在传播其语言文化和辅导侨民教育。目前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正在几内亚等非洲前殖民地的语言争夺战,颇让人深思:世界最古老的中华文明,是否更应渗透到地球的每一角落?散居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尤应受益于中华文化并帮助她的传播




阻街女郎


在里斯本生活过的人,都不难碰到穿梭于街头巷尾的“流莺”。她们带着孩童般的微笑,本来应该坐在学校的课桌旁,如今却涂脂抹粉,穿着高跟鞋、紧身裤,四处招揽顾客。

尽管经济不甚景气,失业人数增加,她们的顾客仍旧出手大方,世界最古老的职业依然“蓬勃发展”。这种现象,引起许多社会人士忧心忡忡。步法国、巴西之后尘,葡萄牙在里斯本创立一个协会,称作“收容中心”。这个类似戒毒所的收容中心的建立完全是受宗教启示的产物,由慈善机构维持。自一九六七年起,收容中心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试图向这些女人提供机会以摆脱现状,放弃出卖肉体的生活。


中心不单为她们放弃卖肉生涯提供物质援助,还尽力医治其心灵的创伤。她们集中在一个工场,制作工艺品或电器零件,领取一份薪金。尽管工资微不足道,但她们仅需象征性缴交房租和伙食费,之所以不称作“补助”,是因为挣工资的目的是“让她们和其他人一样学会管理自己,让她们意识到金钱来之不易”。收容中心将她们安排在不同地方居住,使她们养成准时离开家门,赶乘公共汽车,按时上街购物的良好习惯。


靠肉体谋生的女孩子,普遍缺乏专业技能,很难找到新的职业,为此,收容中心开办了一所职业学校,由教育部派遣教师传授专业知识和技术。此外,还组织专家调查研究造成妓女生活的前因后果,分析社会环境对她们的影响。 有人说,妓女之所以不肯放弃卖肉生涯,是因为收入远高于其他任何职业,即是说,社会无法向她们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这个说法很难站得住脚跟,却又不无道理。妓女生活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世界里,却并不富裕。她们要付房租水电,雇保姆看孩子,还要时不时买几件鲜艳的衣服,甚至养一个“吃软饭”的——她们也是人,需要感情的慰藉。

即便如此,从事卖淫业的人数日趋增长。市场需求刺激供应的增长,但是,与其他行业相反,价格并不受“市场调节规律”的制约,不但不降,还不断上升。卖淫已经可悲地履行着一种社会功能——为某些不能解决性问题或夫妻关系不融洽的男人分愁解忧,亦为那些尚未成熟且担心受骗的顾客提供服务。妓女还会挖空心思变换花样吸引顾客。而投入此行的女孩的境况却是大致相同的:缺乏家庭温暖和父母的爱护、不幸的婚姻、家庭经济负担等。当然,虚荣心强,追求享受的事例,也决非无独有偶。但是,无论那一类人,其命运的归宿都是悲惨的


自由大道小心行

萨拉查独裁统治时期社会风气良好,社会秩序井然,至今仍令很多老人怀念感叹。尽管有识之士认为那仅是表面形势,人民耳不闻目不见,皆因新闻受到检查封锁,实际上远非如此。但民主制度实施后,大中城市大街小巷“莺歌燕舞”,倒是大家都不希望的,且成为众矢之的,市民纷纷谴责警方和市政当局无能。


自由大道是里斯本主要马路之一。在这个民主自由的国家,路经自由大道的不少游客却抱怨身不由己,原因是沿路“企街女郎”向他们献媚卖俏,令他们十分难为情。本来,妓女有执业自由,但过于竭诚拉客,虽不与职业道德相违,却是有碍于民主制度的。

里斯本的老居民称,自由大道神女云集,是近年的现象。她们原本多在“高区”、“总管”以及圣安娜广场古旧城区一带阴暗的街头巷尾兜客。大概年轻人容易接受现代民主思想,冲破黑暗涌往灯火通明的自由大道,把旧据点留给那些人老珠黄的老妓驻守,接待源源不断的黑皮肤的建筑工人。而她们则倚仗青春貌美,将工作对象转移到外国寻芳游客。

除开“大街”一处的性感女郎,自由大道的尽头——爱德华七世公园,还时常徘徊着随时向独守闺房的寡妇或春心犹存的老妇提供周到服务的男妓。里斯本人一说“爱德华七世公园”,听者就应明辨其含义。

此外,同在自由大道,介乎于阻街女郎和阻街男士势力范围之中间,生存着一批人妖,慰藉正常化了的变态男女。因此,仅在一条街上,品味俱全,应有尽有。对很多发达国家的游客来说,还可以说是价廉物美。 然而,里斯本名副其实的红灯区,则是座落在特茹河岸边的“苏特列码头”。别以为那灯红酒绿完全是泰国、南韩和日本水手的世界,没有出过航的不少中国侨民同样颇受欢迎,且向来被视作上宾,不购门票便可迳直进入任何一间酒吧。而可怜的非洲人却没有这般礼遇。一位暂时还是以摆摊卖货为生的华侨常客说,东方人出手大方而性格刚中带柔,是受那些多半是兼职中学生欢迎的原因。有的常客还由于过于热情奔放,拈花过多,招致吧女之间的互相嫉妒甚至斗殴而卷入感情纠纷。不过,人生地不熟的寻芳客,尽管不必为这个问题担忧,却需提防“高买”,切记细心存放好钱包证件。否则,次日醒来两袖清风之时,门外的警察是不甚理会的


爱情俱乐部生意兴隆

葡萄牙一个细小的国家,五十万失业大军的重压,连获得大多数选民支持的社会民主党政府也感到喘不过气来,纨袴子弟赚钱虽劳累伤神,但周末可以举办豪华“派对”,轻松神经;贫穷人家的女儿嘛,找不到工作就只好到爱情俱乐部去“充军”,做按摩女郎或陪酒女郎,替人消遣时光。对社会深有分析的人,不失时机开设爱情俱乐部、花酒吧、按摩院。一时间,变相色情“架步”恰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所谓爱情俱乐部,是帮助情人搭桥牵线的场所,不少尚带有婚姻介绍所性质。但实质上,其功能远非如此。加入此类俱乐部的人,多是有家室和一定社会地位的男士,不便随街吃零食,他们向俱乐部缴交入会费和月费之后,俱乐部便通过电话联络,应他们要求随时向他们派送“志愿女兵”。这些应征的女郎,与葡萄牙的消防队至今沿用“志愿消防员”称号、但实际上是受薪的一样,当然要收取报酬。与其说是志愿兵,不如称雇佣军,而俱乐部仅充当媒娘角色。前些时日,一份娱乐报刊的一名女记者微服轻访一个爱情俱乐部,出来时,已被聘为应召女郎,令她惊奇不已。手续很简单,只需留下联络电话。

花酒吧和部份迪斯科里面的陪酒女郎,倒是更为直接,无需介绍,更不必“买钟”,客人看得合意,随时可出街,是现成的交易。而按摩院除开提供此一方便,还多备有按摩室,就地解决。至于那些工作紧张,抽身不脱去现场挑肥拣瘦的人,尽可翻开报纸广告栏,挂个电话,可人儿在他指定的时间送货上门,无论他在家、写字楼还是酒店,不用跨出门口半步。略为破费,她们甚至可以做“秀”,供亲朋好友齐齐观赏,饱享眼福。富贵子弟结婚前的“单身告别礼”,就有大办此类“派对”的。


应召女郎多是失业或收入有限的年青妇女,包括家庭主妇出来兼职,以补家计,大、中学生也为数不少。警方对这一社会问题无可奈何,也有其苦衷。自一九六一年起,葡国就宣称灭绝卖淫现象。葡国的刑法,只制裁那些操纵、包藏妇女操丑业的皮条客或屋主。皮条客鲜有被人“出卖”,而房子多次易手,不易查出房主的下落,原来的东主甚至可能已作古。面对现实,警察唯有袖手旁观,有时还不得已给予“积极”合作,维持社会治安


引自

《葡萄牙印象》


作者简介:吴志良


項目副經理 二十二級
12樓 發表于:2024-12-29 22:25


愿公道永存世间:


萨拉查博士是一个“好人”

一个传统意义上,和秉持天主教价值观上的好人

萨拉查面对的是葡萄牙当时无比混乱的政治局面和财政赤字,而萨拉查博士将这两样都做的很好。一是他的出现稳定了葡萄牙混乱的政局,二是他确保了葡萄牙经济的正面增长

上面很多答案指责萨拉查,声称正是他的统治导致葡萄牙是欧洲最为贫穷的国家,横向对比当年的全斗焕的韩国都较之不如。

但是不要忽略,葡萄牙在萨拉查接手前,底子本身就是很贫穷的。你可以说萨拉查做的不够好,但你不能说是因为萨拉查葡萄牙经济才这么差。

再一个就是殖民地,这个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但你从他的发言中,你能看出来萨拉查

对非洲殖民地依旧有一种使命感,那种欧洲人刚刚踏足美洲和非洲,教化当地土著的使命感。

所以我说萨拉查是一个好人,他不是什么法西斯独裁者,他只是一个老旧的保守主义者,带着老欧洲16世纪的思想领导着葡萄牙

項目副經理 二十二級
13樓 發表于:2024-12-29 22:26

经济学教授独裁,完美演绎了赌徒谬误,鳄鱼法则,理性人=真空球形鸡。

连锁反应影响深远:革命后仓促撤军,小岛(没有游击队造反)也没要,几内亚湾油田留下来至少能把军费补回来。间接拖垮了布尔南非。100多万安哥拉白人和驻军返回葡萄牙,高压社会自由化过于迅速,葡萄牙成为欧洲海洛因最泛滥的地区,也开创性的提出了吸毒(不是贩毒)无罪化+社区支持+心理治疗+就业生活辅助的治理模式,效果远好于美国毒品战争监狱人口指数上涨,给40年后欧美各国治理更大规模的鸦片泛滥留下宝贵经验。

仓促撤离留下混乱局面,游击队在美苏支持下内战一直打到2002年,最终以 MPLA 一党独大结束,当年逃到南非和葡萄牙的白人又大量返回安哥拉,在石油收入和中国土木建设的推动下创造了史无前例的房地产泡沫,罗安达房价比肩纽约,因为缺乏教育和基础设施投入,2011年开始陷入停滞,葡萄牙人纷纷破产失业,又灰头土脸的跑了回去。



作者:Blank Image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96258/answer/105198800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項目副經理 二十二級
14樓 發表于:2024-12-29 22:26

作者:tiger19981019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96258/answer/218989926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那么多人说萨拉查时期葡萄牙经济不行?葡萄牙的衰落完全拜第一共和国所赐,只要查一下数据就知道萨拉查掌权到康乃馨革命时期葡萄牙的经济增速只在弗朗哥

的西班牙和日本后面,反而是74年康乃馨革命后左派上台大量土改、经济管制和石油危机

+前殖民地难民导致经济停滞,还有人说60年代葡萄牙和中国差不多穷的,我都不知道到底是在黑谁

萨拉查是少见的经济学家独裁者,黑萨拉查

最不该黑的就是他的经济成就

項目副經理 二十二級
15樓 發表于:2024-12-29 22:26

他属于那种典型的“该死的时候不死的人”。

萨拉查在那一段最动荡的岁月稳定了国家的政局、保持了国家的和平,使人民远离战争,兢兢业业、谨慎廉洁。

如果他在40年代末、50年代初就死了,那他称得上是个“伟人”。

但好死不死,又执政了几十年,他异常保守的性格与做法,使得葡萄牙的经济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发展的年代根本没取得什么成就,对于葡萄牙落后的经济面貌,他难辞其咎。

其实近代中国有个和他很像的人,那就是民国初期执政新疆的督军杨增新。杨与他一样保守而谨慎,拒绝任何激进的改革,使新疆度过了民初那一段最动荡的时期,他死后,新疆顿时大乱。

可想而知,如果没有萨拉查这么个人,葡萄牙很可能像它的邻居西班牙一样:内战暴起、血流成河。



作者:滴山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96258/answer/229986802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項目副經理 二十二級
16樓 發表于:2024-12-29 22:26

当代军神的素描像:


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

挽救了国家灾难。

如果有一天我的国家处于当时葡萄牙的困境,

我也希望有一个这样的人来稳定局势。

項目副經理 二十二級
17樓 發表于:2024-12-29 22:27

萨拉查:葡萄牙的哲学王

不要忽视葡萄牙的历史、社会与民族性格。金家统治葡萄牙,估计也要仿效萨拉查。

西葡两国很“幸运”地在历史的节点被两位真正的爱国者统治,避免了gc化以及随之而来的道德瓦解,也避免了德国式法西斯化。萨拉查用右翼的官僚、教会压制左翼,以防gc,又用自身力量和普通民众压制右翼以防法西斯。既防极右,主要还是防止左。

实际上,常公凯申与佛朗哥有些许相似。无奈中国不是葡萄牙,自然结局不同。然而台湾还是能让蒋氏父子聊以自慰。

个人意见:这段时期的葡萄牙是“新葡萄牙”的奶妈,一个略显严厉却不可或缺的奶妈。




作者:张响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96258/answer/4076773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項目副經理 二十二級
18樓 發表于:2024-12-29 22:27

这人要是再当个几年兵,葡萄牙国王再给他点恩惠,又是个保皇头子模范

他那套天主教合作主义模范很有意思,但是还是少了点东西,那个东西就是一个超阶级的王室来保证各阶级利益的协调,就像佛朗茨调停马扎尔人跟捷克人一样,萨拉查扮演这个角色或许尚可,但是他“钦定”的“继承人“并没有阿维斯王朝甚至是哈布斯堡的高贵血统,又没有超然的功绩,这套合作主义失去了一个超阶级的中心最后的失败不就是必然的了吗?



作者:上厕所忘带纸了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96258/answer/152195627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項目副經理 二十二級
19樓 發表于:2024-12-29 22:27

莎莉Sally:


然后人民穷的和第三世界一样,普遍上不起学,找不到能糊口的工作,连球星小时候要依靠邻居的救济才能吃饱饭对吧。

項目副經理 二十二級
20樓 發表于:2024-12-29 22:27

Reuenthalzx:


只要缩减公共开支就能平衡预算,如果只会这一招未免对于科英布拉大学经济和金融学博士,政治经济学教授来说太简单了,要求太低了一点。

何况,由于坚持维持过时的殖民政策,晚年连财政平衡都无法维持了。


項目副經理 二十二級
21樓 發表于:2024-12-29 22:28


二哈:


萨拉查适合做神学家或文学家,不适合做统治者,

如果他选择做天主教神父,他会成为教皇,但他统治下的教会,他是当之无愧的圣徒,但各级主教的贪污腐败和性丑闻将层出不穷

項目副經理 二十二級
22樓 發表于:2024-12-29 22:28

红色绅士:


虽然萨拉查在政治上极其反动,但人格上无可挑剔。

項目副經理 二十二級
23樓 發表于:2024-12-29 22:28

作者:超还是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96258/answer/327590310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萨拉查和佛朗哥不同,弗朗哥是相信教权,并且利用教权。萨拉查完完全全就是一个神棍。说实话,弗朗哥尚且还算是法西斯萨拉查就完全算不上法西斯了,就是个大神棍。偏偏把这一套在西班牙和葡萄牙还十分受用,西班牙和葡萄牙本来就是一个教权十分稳固的国家。这是中国人无法想象的。不是每个国家都适合苏联那一套的,西班牙和葡萄牙这种极端教权国家,红色化?我估计英国法国德国甚至美国变红了,都还没有轮到西班牙和葡萄牙变红呢。

弗朗哥尚且说得上是极右翼分子,萨拉查极右翼的来其实也不是很反动。且无法否认的是,人家不仅真的很清廉,很无欲无求,人家是真的有才干的。很多人通过萨拉查掌政之后,葡萄牙经济的低迷当做是萨拉查的全部错误。可是首先,萨拉查在军人政府阶段就已经是当上财政部长,并且一举扭转了葡萄牙低迷的经济情况,身为文人的他却受军人政府的青睐。这只能说明,萨拉查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能力有水平的经济学家。拯救了当初葡萄牙低迷且接近崩溃的经济,使得葡萄牙能够扭转盈亏。关键是他理想中的体质实实在在是太保守,太保守了(这也是可以原谅的,毕竟在萨拉查之前就葡萄牙那个破政府换了100任总理了,追求稳定还是可以理解的),这个稳定的已经太极端了。他的问题是太执着,太执着于他心目中的地上天国,可是他从来没有想过他这个地上天国的体制是行不通的。不过他也给葡萄牙带来了几十年的稳定,而且躲开了二战的风波,保存了葡萄牙的中立和独立。而且葡萄牙经济低迷也不完全是他的锅,就用小约翰可汗一句话,在他执政之前,葡萄牙也是那么拉的。在他执政之后,葡萄牙还是那么拉,甚至葡萄牙还稳定了些,总的来说还是功过参半吧。葡萄牙人有这种投票也是正常的。



国内的问题呢,就是一听到独裁,一听到右翼,一听到教权,就觉得人家是坏的。可是,作为中国人,也是根本想象不到西班牙和葡萄牙对于教宗,对于教权的那种变态的迷信。所以,葡萄牙能产生这样的国家,也是可以理解的


項目副經理 二十二級
24樓 發表于:2024-12-29 22:29
作者:淮南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96258/answer/94294839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过去是地主们的皇帝治国

后来是商人们的首相治国

接着是政客们的总统治国

未来可能是知识分子的专家治国


虽然可能更容易走极端


項目副經理 二十二級
25樓 發表于:2024-12-29 22:29

八里土人:


恐怖,悲哀,已经开始刷dc光荣了

項目副經理 二十二級
26樓 發表于:2024-12-29 22:29

Dann Hiroaki:


新国家体制

一言以蔽之:中央集权的劳资协会主义(合作主义)

说的详细点就是:苏联经济的僵化体制,韩国财阀的垄断特权,法西斯政权的自由剥夺,中世纪欧洲的宗教封建,纳粹德国的镇压工具

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绝无仅有的观察样本罢了


項目副經理 二十二級
27樓 發表于:2024-12-29 22:29

作者:电子威尼斯共和国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96258/answer/319557863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首先,他终究不是君主


萨博士回答了一个问题,一个社会学问题,也是神学问题:公教徒、公教国家如何在合法君主缺位后面对世界。

在意识到他是一个公教徒后,当然要从罗马开始找他举措的源头嘛

”你们要繁殖传代“(创世纪,1:28)。这样,我们就有了家庭,一个人自己的家宅便是一个“社会”;这个社会人数诚然有限,但确是真正的“社会”,且早于任何种类的国家或民族,有它自身的权利与义务,对公家社会是完全独立的。因此,财产的权利既经证明为自然的属于个别的人,它就同时必须属于那个处在家长地位的人;我们总可以说,家长地位的人之应该享有此种权利,愈到他的地位加重了他的义务时,便愈属显然。……我们已经说过,一个家庭,就像一个国家一样,是一个真正的社会,由一个在它本身之内的权力来管理,那就是说,由父亲来管理。因此,祇要不超越一定的限度(这限度是是为了家庭存在的同一目的而规定的),家庭便至少应该享有跟国家同等的权利,可以选择并追求它的存在和它的正当自由所需要的一切事物。

……

有些人认为公家政府可以自作主张的闯入并干预家庭的家宅,这种观念实是一个严重而危险的错误……国家既不应废去父权,同时亦不应侵越父权。

……

*那什么*的主张,即财富之公有,实应被澈底弃绝,这已是明显的事;因为它会损害它原意所企图加惠的人,它会跟人类的自然权利相背驰,它会在社会中间造成紊乱与无秩序状态。因此,我们若要设法改善大众的生活,我们的第一个最基本原则,便是私有财产之不可侵犯。这个既经确定,我们就可以通一步指出,应该到那去发现我们所可找寻的补救办法。

……

关于目前所讨论的这个问题,最大的错误便是固执的认为阶级与阶级是天然互相仇视的,认为富人与穷人是天生下来就要互相斗争的。 这个观点可说是不合理且又错误之至,而真理恰好与之相反。 正如人体的对称乃是身体上的各部分配合所造成的结果一样,所以在一个国家之中,自然也规定着这两个阶级应该在和阶协调的状态下并存,可说彼此应该互相适应,这样才能维持那个政体的平衡。 每一方面都需要另一方面,资本没有劳动就没有办法,劳动没有资本亦然。 互相协调乃能造成愉快和良好秩序的结果,长期冲突必然会引起纠纷和暴乱。 现在,为要避免这一种斗争,为要使这种斗争成为不可能,天主教的办法却真是惊人而又多方面的。

……

宗教调和阶级:再没有一件东西能像宗教那样的有力,可以时时向两个阶级提醒它们相互的责任,特别是合乎公道的责任,并这样的使富人和贫人接近起来。

……

现在,如果社会需要治疗,除了回返到天主教生活和天主教制度以外,并没有别的方法可想……——通谕《新事》,良十三世


接下来,参照《工作》通谕和《社会事务的关切》通谕,我们理应补充一点︰*那什么*的根本错误,在本质上是属于人类学的。*那什么*理论视个别的人为社会有机体内的一项元素、一颗分子;故此,个人的利益完全从属于社会经济架构的运作。同样的,*那什么*的主张,个人利益之实现,与其自由抉择及其面对善恶时所运用的独特责任感毫无关系。职是之故,其作为人而判断善恶之主体地位已荡然无存;本来人之决定构成社会秩序,现在人却沦为社会上一系列关系而已。 就此对人的错误观念,接踵而来的是︰界定自由行使幅度之法律遭受歪曲,及私有财产受到反对。人如果连自己名下的一点点东西也遭剥夺,又无自由主动赚取自己的生活所需,便只能依存于社会机器,以及机器的操纵者。人因此而更难于发现自己作为人的应有尊严,真正的人类社群亦同样难于建立起来。 ——通谕《百年》,若望保禄二世

总结来说就是:

他(良十三世)既不求助于自由主义,亦不求助于社会主义。前者早已显得毫无能力替这个社会问题寻求正当解决,而后者所提供的补救办法,却比它所企图医治的罪恶更为可怕,其势非将人类社会拖入更大的危机不可。——通谕《四十年》,庇护十一世

萨博士:反自又反社,我将以老堡(指封建城堡)形态出击。


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将萨博士与佛朗哥做对比,除了西葡地理位置上的接近外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真正与萨博士思想接近的只有(不算罗马的话)奥地利的陶尔斐斯和许士尼格,在君主缺位后成为替代,带着对自由主义的反击,对“进步”的反击,对“革命”(不管是哪边的)的反击。

萨博士说:“我们反对阶级斗争、对宗教的颠覆和对国家的不忠诚;反对农奴制,反对唯物主义的生活观,反对强权。我们与当今所有众多的异端邪说相敌对,尤其是因为我们看不到通过它们的传播而积累了任何好处;因为他们宁愿通过破坏我们文明的基础来为新的野蛮行为服务......我们是反议会、反民主、反自由主义的,我们决心建立一个社团主义的国家。”

“葡萄牙正在经历一场精神复兴。这是一个奇迹。这个国家的灵魂在其人民的恩典中重生,他们正在所有生命的源头更新他们的能量。葡萄牙宪法虽然不是正式的天主教宪法,但以天主教原则为基础,保障家庭、教会和教育的自由,并通过这种自由鼓励他们成长。”里斯本主教,1938。


萨博士总结道:“中世纪的机制度证明了君主和臣民之间的合作能够产生平衡的社区,享受着自由和权威的好处。在传统的君主制下,强大的政府并不与公民自由背道而驰,公民自由在政治、经济生活和社会中确保了个人的权利。”

所以你要是问我:新国家体制能有未来吗?我看没有,只有传统的君主制才能在葡萄牙长久的留存下去,像过去十几个世纪那样,萨博士或许也注意到了这点……总之,他终究不是君主。


众所周知,欧洲所有最成功的国家都是君主制国家,在那里,自由比共和国要多。

……

在葡萄牙的三个共和国中,第一个是灾难,第二个是独裁,第三个则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如果这是我们想要的...... 

——弗朗西斯科·哈维尔·达米安·德·布拉干萨·范·乌登,米格尔一世的曾孙

值得注意的是,佛朗西斯科·范·乌登完全不是萨博士的反对者。他从1969年开始便在伞兵部队服役,参加了在安哥拉和莫桑比克的战争。并且他极度反对康乃馨革命,他是Exército de Libertação de Portugal的创建者之一,在1975年的Verão Quente中,支持对康米和其他lefty政党总部的袭击。

还有,佛朗西斯科·范·乌登的母亲在二战中的维也纳参加抵抗运动被盖世太保抓住判了死刑,是萨博士的介入求情才使她得以幸存。


P.S. 关于左或者右的问题。左右是形容现代人的,至少得是个法革以后的人,而萨博士,说他是→就像用左右去描述若昂一世一样荒谬。


項目副經理 二十二級
28樓 發表于:2024-12-29 22:30

时氏子虞:


别的不说,他在07年被葡萄牙人选为最伟大的葡萄牙人,可见他虽然是个独裁者但在葡萄牙人心目中地位还不低

項目副經理 二十二級
29樓 發表于:2024-12-29 22:30

某匿名用户:


他一个教授怎么到里斯本来了呢


項目副經理 二十二級
30樓 發表于:2024-12-29 22:30

听wo姐说:


01:03






葡萄牙独裁者安东尼奥·德奥利维拉·萨拉查,他从1932年到1968年统治葡萄牙达36年。

30年代的西班牙内战时,萨拉查派出志愿者协助弗朗哥政权。

二战中一方面保持中立提供亚速尔群岛作为同盟国基地,另一方面又亲近轴心国并维持自身法西斯独裁。

萨拉查是葡萄牙最负盛名的历史人物。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47 回複數:42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4-12-29 22:34
 
©2010-2025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