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年代上司高高在上,公司架構呈三角形,高層發司號令,中層上行下效,基層勤於執行。中高層擁有著行業所需的知識和經驗,所以判斷一般也比基層更加準確或者有遠見。工作內,上司是管理人;工作外,上司也是前輩智者。上司老細因而獲得下屬尊重。但今時今日新一代基層員工追求扁平架構,在工作上也希望得到更多機會參與決策。而事實上,很多技術上的工作,新一代基層員工的知識更加新,技巧更加純熟,中高層不得不重視他們的貢獻和參與,公司架構自然趨向扁平。所以,下屬要尊重上司,上司也要尊重下屬,指揮變成協商,指示變成建議,大家的地位趨向平等。
我主觀感覺到,以往矛盾主要歸根於薪酬待遇的勞資角力,在近幾年漸漸演變成階級仇視:基層員工討厭上司,不是因為上司太嚴苛或所給工資太低,而是認為自己無希望成為上司,於是演變成放棄,再演變成仇視。這種想法和仇富是一脈相成的。
若果人人都認為畢業後要入息要高於香港中位數,最好有人讓他指指點點,那麼誰人做那些入息中位數以下的工作?誰人又需要被人指指點點呢?看現在的走勢,基層工種已經出現僱主求人上班的狀況。幸好的是,有一批仍抱tqbu 舊日價值觀的人願意「哽這些豬頭骨」。這一批人,有部分是為人父母,在為了家庭辛苦工作之餘,也被子女質疑是社畜,兩邊不是人。
在十年八年之前,一個人如果在社會工作了十多年,履歷表卻一事無成,經常轉工,空窗期特別多,從未受賞識而被升職……等等。那麼這個人大概不會被老細高層栽培成為明日之星。所以在那些年,很大部分人畢業後都拼命工作,力爭上游,希望做出成績被人賞識。
然而在今時今日,隨着部分人崇尚躺平,舊時代價值觀中的爛 CV 必然越來越多。在無選擇之下,僱主找接班人時大概有三條路可以走:接受爛 CV;器重舊員工;尋找外地人才。當大批躺平一族開始面對生活壓力,希望改善生活質素之時,究竟可以在無佛處稱尊,還是被外來競爭者淘汰,這仍須拭目以待。
既然新思潮不甘於朝九晚六打一份牛工,作為僱主的又何須抱着舊思想勉強他們呢?職場缺乏新血不是個別公司的問題,而幾乎是整個香港職場的問題,換句話說,大家都不處於競爭性劣勢。處於劣勢的,不是新一代,不是舊一代,也不是你我,而是所有人加起來的香港。原文網址: 求職者更強勢、下屬「食住」上司?新時代下「它」才是最劣勢一方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32492?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