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97篇帖子。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2323 96
(轉載知乎)在东京大学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1樓 發表于:2024-6-5 20:24
东京大学也就是「東京大学」(University of Tokyo)。

例如:


学校的特点,与国内环境的对比

老师们或者教授们给你的印象

同学们的状态

学校的实力

印象深刻的事情

就业前景

欢迎自由发挥。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2樓 發表于:2024-6-5 20:25
作者:范子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147528/answer/2712689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怒答一记。本人东大修士(相当于硕士)二年级,社会基磐(相当于土木工程)专业。
1学校的特点
东大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国际化程度高。感觉即使刨去最大的留学生主体,中国留学生,东大的外国人还是比国内清华北大要高(凭感觉而已,没有用真实数据验证)。尤其是我们专业,留学生比日本学生要多,课基本上都是英语的。
东大对于留学生很友好,有各种各样针对留学生的活动,比如international lunch table,大家自带便当坐在一起聊天,也有不少想练英语或者想交外国朋友的日本学生参加。
东大的校园很美。四月的樱花,十一月的银杏,经常会看到来东大写生的老人,和成群来参观的中学生。
2老师或教授给我的印象
首先,要分上课和在研究室两种情况来说。
上课:我觉得日本教授对课程准备得很充分,每堂课大部分教授会打印好ppt上课发给你,有的老师甚至会彩打。第一次上课还会给出详细的课程安排,包括这学期每次上课他会讲的内容,哪天会考试在学期初都已经计划好了,然后基本上严格按照计划来。
但是,这并不代表课上得很好。总体感觉这边会讲课的老师不多,有些老师虽然很牛,但是把课讲得生动有趣,条理清楚的至少在我们系真心不多。
研究:我觉得从我个人经历和朋友的经历来看,东大的教授分成两种,比较传统和比较开放的。比较传统的日本人其实内心会有排外的思想,即使看他招了不少外国学生,但实际外国学生的日子不好过。传统还表现在研究思路上,可能会纠结在一个很小的问题上不能自拔,而缺少一个宏观的把握,很容易走进死胡同。有过留学经历的教授想法会比较西化,一般会比较开放一些,但是要求可能又会比较高,你要做就做最顶尖的世界上没有人敢去做的研究,而不是灌水做些缝缝补补的工作。有朋友对次痛苦不堪。
教授的研究经费一般很足,硬件条件感觉甩国内几条街。所以客观条件比国内科研环境要好很多。而且这边的教授和企业的合作很多,能够做出一些真正对工业界有实际意义的研究来。
另外,教授push的push得极凶,天天得来研究室,不来给你打电话的这种也有,放养式的你只要能定期能有些成果不管你每天干什么的也有。个人比较喜欢后者,我教授大概就是后者的极端。
3同学们的状态
首先,给我第一印象是,日本学生很少有打成一片的那种感觉。这大概是他们租房或者跟父母住的比较多,即使住宿舍,也是一人一间,所以没有国内的宿舍文化。但是,与之相悖的是大家过得貌似很集体,放假之前大家甚至要商量哪天一起返校,如果有人想提前两天回来都会让大家觉得很不舒服。吃饭也很讲究大家一起去吃,很少能看到一个人去吃饭的日本学生(据说是会被认为没有朋友)。
日本学生的精神状态总让我有种说不出来的矛盾感,大部分时间给我的感觉都有点没朝气,感觉每天在混日子。但是又总会时常有些颠覆我的认识的人和事情。比如我的入学时候帮我办手续的一个日本学生,他自己去学了开飞机。比如研究室一个大四学生,在一个卫星开源的项目里是一个骨干,参与发射过卫星。总让你觉得,他们还是挺牛的。但是看他们平时状态,又觉得不象那么牛的人啊。另外,东大的留学生,尤其是我身边的印度人,孟加拉人,巴基斯坦人,斯里兰卡人和东南亚人,大多感觉很有朝气,很热情,很有想法,打起交道来也更舒服。
4学校的实力
从日本国内来说,东大的地位就像国内清华北大一样。曾经和社会上的日本人聊过天,感觉一说自己是东大的,对方眼神一下子就不一样了。
国际上的影响力来说,东大各方面排名也很高,基本上稳坐亚洲第一把交椅。所以实力上虽然和欧美一流名校还有差距,但绝对实力不俗。
以上仅代表个人看法,本人日语较差(走的英语项目),所以可能对日本学生的了解还有不足。说的不对的地方,还望指正。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3樓 發表于:2024-6-5 20:26
作者:楞次定律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147528/answer/11215067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小透明一个,吃饱了撑着,来答此题。饭后闲聊,如有炮轰,敬请玻璃心。
坐标本乡校区,我在东大的生活绝对是非典型的,属于一心想做科研,对日本文化无爱甚至反感,莫名其妙来的日本的,社交极少的小透明。无意反对上面朋友圈摄影大赛的选手,只是就自己的体验给大家提供一些不同的视角。
作为一个工科小硕,我进来的时候脑子里都是发文章,所以什么美丽的银杏啊历史悠久的安田讲堂三四郎池全都没有入我的狗眼。校园祭社团生活也是基本与我无关。非日语项目,日常生活就是上课搞实验,偶尔健身房撸撸铁游个泳。所以我无意说东大的好话,相反,任何机会我都要破除「东大生」这种封建迷信的光环,告诉你们园子里的傻叉和园子外的傻叉都是一个样。一样吃着泡面咖喱饭,一样操着屌丝的心,笑点和工作效率一样低。
科研风气
日本的科研风气确实和美国不一样,包括课题选择上,规模上等等。比如可以惊奇地发现某研究室好几年都不发文章,也不是什么热门方向,就一直和某公司合作在某种化学材料上面磨啊磨。当然也有国际知名的社交大组,名字也是响当当老板每天忙得见不到真人。所以嘛搞科研这方面,真实的体验还是看老板,different lab different style.
语言壁垒
日本人那英语不是英语水平低,日本人是真不会说英语啊。其实口音都是小事情,关键是根本不肯说,所以沟通才有问题。有个东西如果你用日语问嘛其实里面大有学问,但是日本人的脑回路就是“啊呀哟这个东东西西我用英语也解释不清楚玩意他再问我更深入的我就更解释不清楚了那岂不是麻烦大了我还是假装根本什么问题也没有好了啊哟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呢”然后产出就是:“okok, I think, it is ok."
实验室构成
像我们组就是不push,课题可以从组里正在做的几个方向里自己选,然后自己定计划。当然想独立门户搞新的(尤其是理论/模拟)方面的也行,不过就没人带。当然已有的方向也没人带。我们组出现了一个前辈和后背的交接断层,再加上(个人认为)收了很多乱(yin)七(du)八(a)糟(san)的人嘛所以搞得风气很坏,加上日本人英语烂外国人比例又不少,互相没有沟通,大老板束之高阁,小老板自由放养,所以很不成体统。
仪器经费
放养归放养,毕竟大国立学校大课题组,仪器绝对是用得爽。以前在香港只能大家排队用连年检都排不出时间的仪器现在也能用。其实我这种穷地方来的,看见硕士生竟然能自己有个座位有个抽屉都已经惊呆了(真容易满足啊)。年末了小老板发邮件:我们的经费还有xxx没用完大家看看有没有什么要买的(那个,我这么起早贪黑的给发点儿工资成吗?_? )。
校园生活
校园生活,对我而言就是没有的。其实来留学还是来吃喝玩的居多,像我这样脑子被门挤了自虐的比较少。所以晚上打开朋友圈经常就是根据季节一波波的樱花银杏北海道吃吃喝喝夹娃娃机。当然日本人也是插科打诨的一大堆,每天端个茶杯中午从十一点聊到下午两点。结伴吃个泡面,实验室里面酱油味海鲜味此起彼伏,然后下午两点印度大哥再喷着迷之古龙水拎着浓厚南印度咖喱大饼登场。德高望重的日本博后从隔壁过来用微波炉讲冷笑话,不明就里的做毕设本科生跟着捧场,那么半个小时又在呵呵中度过了。所以也拜托大家不要把日本工科男想得太学霸,他们和学霸的共同特点可能只是不爱洗澡而已。天天睡到自然醒,关键时刻上点心绝对能毕业的。
其他的东西就见仁见智了,一山更比一山高。像“古银杏树好粗哦”“毕业论文好长哦”这种评价,我只能说那是因为你没见过更粗的和更长的。
话说回来
不过如果你想好好干,资源和支持还是能找的到的。那么就是靠自己了。靠自己这点世界各地都一样吧?说实话环境不好都是借口,如果一个人本身是开挂的那放哪都能捣鼓点东西出来。更何况是顶着东大的光环,坐着国立的座位,吹着中央的空调,用着日本的仪器。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4樓 發表于:2024-6-5 20:27
作者:Tina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147528/answer/2721641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跟上面“怒答一记”的王师弟一个专业,工科中的文科,奇葩中的战斗机。我们专业可能不普遍适用于整个东大,但也有很多相通的特点吧。
1.学校的特点,与国内环境的对比
其一是日本学生男女比例失调严重,需要靠留学生来平衡男女比例。我们系这届三十人左右,日本人18人中只有1个女生,其他8个女生都是留学生。本科曾在国内某所以男女比例失调著称的五道口男子学院,和东大对比起来,简直是天堂。有一次上一门三十人的课,只有我一个人是女生,因为是TA想退也退不了只能硬着头皮撑下来。
其二是自由。国内有辅导员,团委,学生会,还有宿舍,感觉同学之间关系很紧密。而这边没有班级的概念,到修一下学期或者修二没有课了,大家见面也很少;加上我们系比较偏管理,大家不用做实验,平时也不去研究室。所以大家都基本自由地安排着生活,导致了我们系很多奇葩,奇葩内容在第3点有详细描述。
2.老师们或者教授们给你的印象
有很多来头大但是低调的老师,比如国际能源署的前署长田中伸男,这点和国内牛校有牛师差不多。然后就是东大老师风格迥异。
老板和其他的名校教授一样,知识渊博,思维严谨。但是对学生放任自由,跟学生也没有什么代沟,经常中午跑到研究室或者打视频会议到研究室找学生吃饭或者找学生闲聊,比如kara的全名、宗教的历史、养金鱼、尺八都能聊一番。大家也非常随意地去老师办公室喝咖啡吃冰淇淋还有各种OB带来的おみやげ。他以前是摇滚乐队主唱,有一次我们主办的学会之后各国的参加者一起去k歌,他一展歌喉,高音尖锐而震撼。(不过以前本科的老板也做过乐队主唱,没有听过他唱歌,不过我猜他应该走的一定是小虎队风格的。)
不过也有コミ障(沟通障碍)的老师,今年刚好轮到某老师做毕业致辞,给我们颁发完毕业证后,他打开一个几十页的PPT,说“这是我前几天在某个学会上做的发表”,然后讲了其中几页。我一直云里雾里的,不知道他为什么要给我们讲PPT,也没有仔细听。甚至想起了小学学的“最后一课”,心想他是不是舍不得我们,要给我们上最后一课呢。后来问起其他的同学,他们告诉我,他本来应该做毕业致辞的,可能没有可说的了吧。
3.同学们的状态
因为很自由,老师也很放任,所以我们系有各种奇葩。据说最开始的时候有一堆成绩不好但是属于体育系的,这些人现在都成为栋梁,包括国会委员,所以老师收学生也不看成绩;前几年的学生一半以上都去了那几家外资投行和咨询;最近这几年是各种休学的,休学一年去创业的、去留学留学之后又去海外实习的、去US跳街舞的、去某中东国家做生意的、在家专门学尺八的。
研究室也极其自由,除了有书柜和电脑之外,还有一张大桌子和一块小小的空地,偶尔会打羽毛球、乒乓球,还有人练倒立。还有wii,用视频会议的电视可以玩超级玛丽。还有一张床,通宵的人“络绎不绝”。有一次大家开玩笑说,再安上一个shower room就十全十美了。
大家都说日本大学生不学习,但是很多人都会说一句,东大除外。东大的人还是很认真学习的,大家虽然玩的厉害,学习工作起来也是很积极拼命的,和国内同学的努力程度一样 。而且玩得越厉害的人,学起来越是认真。
4.学校的实力
上面师弟也说到,学校的服务思路不对。跟老师聊过,他说东大基本没有什么学生服务。东大最重要的学生服务是招生组,而东大招生组最重要的工作是把最优秀的学生进来,选进来了你们自由发展吧。不过日本学生从小就是ゆっとり教育,自由惯了,进了大学不适应、找不到目标的人倒是很少听到。所以所幸的是选来的这些学生很多都高度自觉,即使没有学校统一的领路人也自由恣意的茁壮成长。
东大在亚洲排名一直在变动,但是在日本绝对第一,毕业了也可以在日本找到很好的工作。
就职活动时看过某咨询公司的招人情况,每年招10个,基本4个东大、4个京都大学、2个早稻田庆应一桥的。
还有日本参众两院议员共722人,其中东大出身最多,138人左右,占了19%。(之后是早稻田庆应,各80多人)不过也因为东大人数太多,据说政府中的东大人不是互相帮助而是互相拖对方的后腿。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5樓 發表于:2024-6-5 20:28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147528/answer/2712045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一次遇到有勇气回答的问题啊!作为补充简单说一下个人的体会~
排版无力,有逻辑不清楚的地方欢迎指正批评讨论(=゚ω゚)ノ 权当抛砖引玉吧~
我的情况是国内高中毕业之后来日本考上的本科,现在大三,专业是药学部。
所以对读研读博的情况不太清楚,对国内大学的情况也不怎么了解(突然感觉好无力),以下都是截止目前的个人感受。
-------------------------------------------
回答题主列出的问题:
1.学校的特点,与国内环境的对比
「环境」的范围很广啊…擅自分下面两方面简单说说了:
1)校园
关于面积和校区分布就不赘述了。大致印象是风景不错,治安不错,银杏树很多。
经常有来见学的中学生和旅游团,有坐在地上写生的老人,有遛狗遛孩子野餐的市民。野生动物(乌鸦、麻雀、鸽子、猫)也很多。
2)教学
(其实我无法准确定义教学环境是什么…大概说一下课程情况吧)
大一大二(严格说来是大一到大二上学期)的课在稍微小一些的駒場校区上,除必修之外,可以自由选择很多包含天文地理社会人文的科目。
里面颇有一些有意思或者有特点的,较国内来说更加开放一些吧,但涉及较浅。个人感觉大一大二这些课主要在于培养兴趣,包含的专业知识不是很多。
2.老师们或者教授们给你的印象
如楼上的匿名前辈所说,表面上看不出,但上网一查发现极其牛的教授真的很多。走廊里擦肩而过的老头,十几年前全世界第一个在荧光显微镜
里利用了全反射
,现在已经推广到世界,如此种种。
不过必须补充一句,搞研究厉害的教授,不代表上课讲的明白。有相当多在自己领域里带头的教授,其实并没有把知识系统且由浅入深地传达明白。
当然,可能大学需要的就是这样,要想学好都要自己做大量的课外学习(/ _ ; )
3.同学们的状态
本科生的话,有人每天兢兢业业地上课,有人以社团、打工、活动为追求。
说实话,东大
这个牌子,在日本可谓是一层相当闪亮的包装,所以考上了东大就混吃混喝混到毕业,找一个大公司的体面工作的人一点都不少。努力的人还是有,随便混混的人更有,当然只是在东大内部相对而言。
4.学校的实力
包含的太多了啊,综合实力可以说是日本的头名吧…
5.印象深刻的事情
说个最近的吧。
药学部进了专业课之后,每天下午都要做实验,前几天刚做完两个月的有机化学。里面用到各种器具,其中有一种容量100ml的茄形烧瓶
,分广口和窄口两种。
然后某一天学部开party(在大学经常有这样的活动,吃吃喝喝玩玩闹闹,其实不是那么有意义),他们设计了一个答题环节,一个男生被抽中。他需要给出几个选项,让大家猜他最喜欢的实验器具是什么,选项里就有这两种广口和窄口的烧瓶。
然后一大帮男生起哄道:重点是广口还是窄口吧!哈哈哈!
虽然很多人没听懂,但我一下就听懂了。东大的男生有时候很学术,但也和这个年纪的很多人一样具有发达的猥琐神经。

--------------------------------------------
第一次答题没有经验,希望能起到参考作用吧,以上~
欢迎批评指正m(_ _)m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6樓 發表于:2024-6-5 20:28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147528/answer/36889040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4月新入生,刚入学2周,如某前辈所言,感受最深莫过于尊重二字。无论是事务室的工作人员,教授,甚至是学校的保洁人员,所有人都是彬彬有礼,这与大多数国内院校工作人员或是老师居高临下的态度很不一样,总之,非常享受日本人的服务态度,如沐春风。
讲完这,再讲讲自己的研究室生活吧。我去年做了一个重要选择就是弃情理选工学,原因无非有二,最大原因是感谢教授的知遇之恩,二是自己确实希望做偏向实际的应用而不是枯燥的纯理论研究。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情理毕竟有他的底蕴(用很多朋友的话说就是情理高大上),师资水平还是实验室牛人以及国际视野我觉得都是相对较好的。情理比较注重的是学生的英语水平,就像情理里面的CS专攻,冬入试直接给出的入试条件是托福90以上,所以向我们这些日语麻麻地的外国人去情理不会有太多影响。但是我目前的实验室是纯日语实验室,完全不用英语。老师当时在面试就说了我们实验室对日语要求很高,而且也劝我改成4月入学好学学日语。但是我完全高估了自己。进了实验室第一天就被各种打击,实验室日本人说的都听不懂,只听懂一些无关紧要的片段词,实验室氛围很好,很活跃,但是我只能像一个局外人一样默默的坐在那儿尴尬。实验室之前都有外国人的,但都是日语6得和日本人一样的中国人,我现在在实验室就成了另类,老师担心的对象。自己也曾想和日本人打好关系,奈何真的很难,其实日本人并非不想理你。只是他们觉得和交流没问题的日本人之间交谈好过于和一个说的磕磕巴巴的外国人。我觉得也能理解吧。其实我的日语倒不是说不好,起码阅读没问题,日常生活没问题,但是和日本人比起来就是下手(没错,实验室的要求就是日语得和日本人一样)。老师说我的日语不好,单独找我谈心,希望我能勇敢和大家交流,不要选择逃避,不要给自己找理由。并且交代大家多多照顾我,真的是非常感谢我的老师,已经是研究生了,老师还像长辈一样这么关心我。
另外除了语言障碍外,出境尴尬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实验室在本专攻算是比较另类的存在,做的是AI的运用,国内过来的不外乎软件工程和计算机专业,和其他研究室的主题真是格格不入,这样我和本专攻的中国人似乎很难找到同盟,上课选的全是情理的课。而因为院系不同,和情理大本营也产生了隔阂。这样处于两边都没有归属感的尴尬境地。
有时候躺在床上,我会有点后悔,后悔当初填报志愿的时候除了第一志愿外,其他志愿都是乱填,搞得自己在情理没有兴趣的实验室可以选择只能选工学,后悔自己辛辛苦苦准备了一年的情理合格了竟然这么轻易就放弃,而选择目前让自己处境艰难的实验室。但世上没有后悔药,我既然选择了目前的实验室,除了翻过目前这座语言障碍的高山别无他法,既然老师这么格外关心我,我更不应该辜负他的期望,我应该为2年后的自己负责。
去年9月,我曾经写下,我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但是我希望2020年毕业的时候我能够真的问心无愧地对3年前的自己说:是的,你的选择真的没错。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7樓 發表于:2024-6-5 20:30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147528/answer/99047483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说东大越来越差,cs烂透的,可能和我读的不是一个东大。
研究生阶段决定你对学校认知的是研究室,不同的研究室体验是完全不同的。在我的视野中来看,东大无愧于世界一流学府的地位。
答主在东大读研,情报理工研究科,也就是计算机专业。来之前,原本是没有读博的想法,也自认为对科研没什么热情。但是现在已经坚定了在本研究室继续读博的想法。
老板每年收3个学生,现在研究生6人,博士生4人。
除了研一的,人均1.5篇顶会一作,人均谷歌,微软,adobe这一level的实习。研究经费多的花不完,本方向的各种会议就算你没有发表,单纯想去听听顺便逛逛欧洲,研究室也会全额报销路费住宿。氛围轻松,日常不要求去研究室,但是每个人2周轮到一次组会发表。
上课确实轻松,很多课都是不要求出勤的,但是课堂内容ppt和作业都和教学系统网站同步,提交作业是必须的。老师都会精心准备作业的代码材料,网站上下载下来做好了再上传提交。每学期花费在课程上的时间极少。
有人说硕士课程水,轻松,毕业容易。那是因为在日本,硕士的定位本来就不是学生,而是研究者。课时少,不要求出勤,轻松,是为了让你有更多的时间读论文做自己的研究做实验参加会议的。有些人对自己没有什么要求,抱着老师不让我做我就什么也不用做的学生心态,自然会觉得好毕业很轻松很水。
在我们研究室,人均1台价值不菲的计算服务器加超级计算机账号,浪费一分钟都觉得自己罪大恶极浪费了这个计算资源。


なんとなく人工知能や機械学習という流行りのキーワードで選んだだけの人、ほどほどの修士論文だけ書いて就職すればいいやと考えている人には辛い環境かもしれません。最近は研究室の人数もかなり多くなっており、指示待ちの人を面倒見ている余裕はなくなっています。这个是我修的一门课的老师,情报理工研究科-创造情报学
专攻的中山英树
老师在研究室网站上写给想要进入他们研究室的学生的话。
翻译一下就是
你觉得人工智能听着高大上就想来混个文凭去找工作的,来了也会过的很辛苦。现在研究室人也多了,那些只会听指示做事的,我也没闲功夫搭理你。


为了防止被熟人认出来,人数数据与真实数据略有偏差,但是关于论文和科研条件的数据完全真实。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8樓 發表于:2024-6-5 20:30
作者:介绍日本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147528/answer/13832465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之前的答案被举报了 泣
于是今天我带着毕业证明来的-------


-----------------------------------------------------原答案-----------------------------------------------------
こんにちは、INTRO-JAPANのhongです!

我是日本人,母校是东京大学,我来介绍一下东大
的特点!

以下只是我个人的一些见解,并不一定正确。

1人の卒業生として、周囲の人間を観察してきた感想です!

どんな生徒がいるの?

东京大学绝对是日本最难考的大学。

能考上东大的学生我觉得一般有两种。

第一种“虽然是普通高校出身,但是学校考试基本都是全年级第一”

第二种“出身于所有学生都以东大为目标的超级名校” 

而东大的学生,有大概一半都是东京周边的高校出身。

东京周边的超级名校有很多(麻布、开成、筑驹等等),

他们基本上从初中就开始为进东大而准备了。

而且他们的父母也大多是东大出身,基本都很有钱。笑

像漫画中经常出现的天才学生估计10%都没有吧。

大部分都是从初中时代努力过来的学生。

我觉得东大的氛围和普通大学没什么区别。

谈恋爱、积极参加部活、大家一起去迪士尼乐园happy……真的很普通。

……但是,

真的有很多有钱人。笑
グローバル化について

最近东大也为全球化实施了很多新政策。

比如秋季入学(日本一般4月入学);

面向海外留学生的“AO考试(并非笔试,是以面试和其他评价判定你是否可以入学的考试制度)”等等

说实话,我感觉东大的学生中,想去海外发展的学生相当少。

相比之下,像如早稻田
、庆应之类的私立大学(东大是国立大学
)的学生

对海外的容许度好像更高。

原因上,能从东大毕业,基本上想去日本的大企业工作都并非难事,

所以没有必要去困难重重的海外发展。

而早稻田和庆应
的学生更多,焦躁心驱使他们更要彰显自己的个性。

当然东大的中国留学生也很多,这里也有专门和留学生交流的场所。

因为我的母亲也是中国人,所以我也有幸参加过他们的饺子派对,过程十分愉快。

何を得られたのか

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人脉了。

仅仅一句我们是校友就可以让人和人稍微变得亲密。

我本身并不是很厉害的人,但受到周围天才的熏陶,

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也得到了他们很多的帮助。

直到现在我也觉得能和他们有所交集是非常棒的体验。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9樓 發表于:2024-6-5 20:31
作者:Summer Clover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147528/answer/3490198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他答案讲的很多了。我只补充一点细枝末节。
1)
东京大学是一所有传奇有故事的大学。
特别是对于日本来说,东大在日本人心中是一种符号,一种印记。
我与她结缘是因为川端康成。第一个用文学将我心灵击穿的人。
中学时代的某个夏天,我读到那本书的最后:
轮船开出下田的海面,伊豆半岛南端渐渐在后方消失,我一直凭倚着栏杆, 一心一意地眺望着海面上的大岛.我觉得跟舞女的离别仿佛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老婆婆怎么样啦?我探头向船舱里看,已经有好多人围坐在她身旁,似乎在百般安慰她.我安下心来,走进隔壁的船舱.相模滩
上风浪很大,一坐下来,就常常向左右歪倒. 船员在到处分发小铁盆.我枕着书包躺下了.头脑空空如也,没有了时间的感觉.泪水扑簌簌地滴在书包上,连脸颊都觉得凉了,只好把枕头翻转过来.我的身旁睡着一个少年.他是河津的一个工场老板的儿子,前往东京准备投考,看见我戴着第一高等学校
的学生帽,对我似乎很有好感.谈过几句话之后,他说:"您遇到什么不幸的事吗?"
  “不,刚刚和人告别."我非常坦率地说.让人家见到自己在流泪,我也满不在乎.我什么都不想,只想在安逸的满足中静睡.
——《伊豆的舞女》读完后,我也埋着头趴在课桌上,也和主人翁一样,满不在乎地哭着,只想在安逸的满足中静睡。
舞女也给我了原本我从不觉得会存在的美。
这就是第一次遇到那种忧伤的故事。
没想到这种情绪后来伴随了我许久。
在我遇到关于自己的故事时,那种情绪像海水般涌来,那种美丽、那种忧伤都像种子一样在身体生根发芽。
后来我到了东大,川端康成
那个时代还叫东京帝国大学,但是三四郎池还是那个三四郎池。
到学校的第一天,我在三四郎池和川端康成走过一样的路,小心翼翼地,生怕还有海棠花儿
睡着。


2)
文豪
首相
这幅海拔不少人都看过。
东大情报理工系
的招生海报。科技与美感兼具的品位。



3)最后,看我东大美如画。
都是东大今年的样子。
很高兴可以在这里度过一段美妙的学生时光。
经典美景。一进大门就能看到这个。
不少游客一进来就被震撼了。
蓝天与安田讲堂


我喜欢坐在这里看会儿书。

也有不少日本老人会来这儿画画。
东大
的建筑有着统一的风格和规划。
三四郎池

每一代东大人都曾驻步的地方。
芥川龙之介
、夏目漱石、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太宰治、大江健三郎...
没有提到的朝永振一郎之类名字不适合这种地方...



夜里的东大带着一种魔幻感。
放学时路过,夜里的法文馆。
这张非我作品,来自学校。
其他答案已经讨论了很多学习生活。
我在东大的生活算比较异类的,暂且就不爆了。
以上。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10樓 發表于:2024-6-5 20:31
嗯,不邀自来,就说些偏僻的东西吧。1.校园里有一只干脆面君出没,具体位置在连接工学部和农学部的天桥下面,一般要半夜十一点多才会遇到。
2.半夜一点以后会锁门,只能爬墙出去哦,最好翻墙的两个地点是弥生门左侧十米处,还有赤门旁边的铁栅栏
3.工学部垃圾房的密码是53da,懂日语的小盆友就明白其中的梗了
4.学校里的自动贩卖机比外面的贵十块钱


作者:Akkstiv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147528/answer/4649975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11樓 發表于:2024-6-5 20:32
一童天下​:


今天跑来了,要在这里呆五年。五年后我再来回答(如果我还用b乎)。
一路上是导师开车把我从成田机场送到东京大学柏校区留学生宿舍。车上两个半小时他给我就科研的问题好好上了一课。我非常感谢他。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12樓 發表于:2024-6-5 20:33
作者:新京报书评周刊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147528/answer/203495586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东京大学是日本的最高学府,东京大学的学生也拥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东大生”。从硕士到博士,青春年华大多在东京大学度过的我,每每经过庄严的“赤门”的时候,总怀有一份敬畏之心。

日本的最高学府

成立于1877年的东京大学,是日本明治维新后仿照西方大学制度创建的第一所大学,也是日本的最高学府。1886年明治政府颁布帝国大学令,东京大学成为了第一所“帝国大学”,从此被称为“东京帝国大学”,为当时九所帝国大学之首。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之后,帝国大学令被废除,东京大学恢复原名,仍然是日本学界当仁不让的龙头老大。

现今的东大学生总数约27000名,其中包括40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而中国留学生占到了留学生总数的60%以上。

科研方面,东京大学各学科专业发展均衡,化学、物理学、建筑学、药学、历史学、文学等领域都是名家辈出。从东大诞生的诺贝尔奖得主达11人,涵盖了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到文学乃至和平奖。作为日本早期的文学重镇,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都是东京大学的校友。

东京大学在日本地位崇高,更因为其是日本精英阶层最大的摇篮。据统计,一百多年来有16位首相和21位国会议长出自东大,掌握日本国家实际权力的政界、法律界、金融界的高官、高管大多数毕业于东大,许多知名企业的社长、CEO等也都是东大出身。

在日本,东京大学的学生拥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东大生”,这已经成为一个固有名词。

西洋近代与日本传统的结合

走进东大校园,会让人有一种肃穆庄重的感觉。核心的安田讲堂、各学部的主楼都是欧式建筑,高高的廊柱、深深的拱门,多为浅棕、米黄色系,有些温暖,却也带着些生人勿近的威严……这些建筑的设计基本都由日本建筑师完成,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内田祥三(东大工学部教授,曾任东大校长),是他定下了东大校园建筑的基调——“内田哥特式”。目前大多数建筑已经被列为日本的重要文化保护对象。

建校初期的东大曾经聘请过很多外籍教授,因此走在校园里不时能看到外国学者的铜像。从整个校园风格亦可看出,日本虽然身处“东洋”但一心向西方学习的态度,以及当年日本明治维新的确是下了很大力气要“脱亚入欧”。

东大校园里有很多近百岁的银杏树,高大耸立,占据了校内的几条主干道,东大的校徽就是由银杏黄和淡蓝色的两片银杏叶所组成。从正门通往安田讲堂的宽阔的石砖路,每到深秋季节,金黄色的银杏叶在阳光下闪烁着熠熠光芒,待到秋风吹过,又是金毯铺地,和周边的欧式建筑交相辉映,总是能吸引很多游客。除了游客,还有很多绘画爱好者也在这里捕捉四季的灵动,一幅幅欧式风格的画作就此诞生。

但在这欧式的高大建筑之间,东大校园还保留了一份日本传统的韵味。东大标志性的大门“赤门”,虽不是正门,却是东大的象征之一。通身红漆的日式大门,是当年江户时代最大的藩地之一的加贺藩藩主为了迎娶德川幕府将军家的女儿而特地修建的御守殿门,曾被认定为日本“国宝”。

加贺藩在江户的宅邸已成为东大校区的一部分,所以本乡校区的一角仍保有日本庭园的旧貌。校园中心处有一片名曰“育德园心字池”的水塘,通称“三四郎池”,取自东大校友——日本文豪夏目漱石的代表作《三四郎》。这里曲径通幽,树木蓊蓊郁郁,不知百年来多少迷途的羔羊曾徘徊其间,苦苦思索着自身的前途、人类的命运、宇宙的奥妙……

做学问的安静之地

在寸土寸金的日本东京,很多大学实际上仅是几幢楼,而校园和居民区混在一起,缺少大学作为“象牙塔”的仪式感。相比之下,东京大学在市内的核心地带占有如此广大的专有土地实属难得。面积40余公顷的本乡校区之外,东大在东京市内和周边还有多处校区、校产,占地几公顷到几十公顷不等。但当看到“东京大学占地总面积超过3亿平方米,达到日本整个国土面积的0.1%”这一数据时,还是会让人大吃一惊。这实际上主要是因为东京大学的农学部在北海道拥有大片林场,这成功使得东京大学成为占地面积庞大的“土豪”学校。

平日里,东大校园颇为宁静。国内大学,几万学生的学习、生活皆在校园,超市、各类食堂、水果奶茶店、邮局等等一应俱全,校园往往很带生活化气息。而东京大学的校园内没有学生宿舍,学校仅仅就是学习和做研究的地方,因此也就少了很多烟火气,多了份肃穆之感。在东大图书馆,一进大门就是径直通向三楼的宽阔高耸的台阶,台阶上铺满红色地毯,让人油然而生“通往学术的殿堂”之敬畏感。

大多数时候,那些参天大树和古老的建筑们,就在那里安安静静地矗立着,睥睨着众生。当然东大也并非总是如此安静。到了一年一度的校园节“五月祭”的时候,各类学生社团可以在校园里公开表演、宣传,并摆上摊位,吆喝叫卖各种自制的美食,来自校外的游客也可以随意进出校园,参观、购物,每年那两三天里校园里热闹非凡,人声鼎沸。再有就是,每年3月中旬,东大本科招生发榜之日,被录取学生的考号会被整齐地书写在图书馆东侧临时架设的一排白板之上。聚集在榜单前的考生们紧张地搜索自己的考号,不时会有欢呼声传来,前来助兴的高年级学生,或是招揽会员的社团前辈们还会将一些考中的幸运儿高高抛起,把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这样的场面每年都出现在日本各大媒体之上。

追求男女平等之路

东京大学近3万人的学生规模颇为庞大。但从男女比例来看,男生还是占据压倒性的多数。这与传统意义上的理工科学校“男多女少”尚不一样,因为东京大学除了理工科,人文社会科学也很出色。延续了日本社会“重男轻女”的传统,战后开始允许女生入学的东大仍被认为是男性的天下,每年招收的女生比例很少超过20%。教师层面,女性教授的比例甚至不超过10%。

东京大学社会学部著名的上野千鹤子教授,就曾经在东京大学2019年的入学典礼上谈及了这个问题。男多女少并非因为女生在学业上不如男生,而主要由社会惯例对男女生的期待不同而造成。现实的改变需要从每一个人做起,从社会观念的变化做起。上野教授的发言虽然引起了日本社会的很大关注。作为日本学界的领头羊,2021年东京大学也终于诞生了女性副校长,领导体制中女性比例第一次超过了50%,但东京大学、日本社会要想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应该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东大本乡校区内没有学生宿舍,鲜为人知的是在校园东部的一角却有几幢女子宿舍。而这正是下面要介绍的东大附属医院(全称: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病院)的护士宿舍。正如东京大学代表着日本最高的学术水平,位于本乡校区东部,与校园融为一体的东大附属医院也是日本最顶尖的医院。

日本天皇家遇到了疑难杂症、重要手术,一般也会首选东大附属医院。平成天皇(现称:上皇)明仁的前列腺癌症手术、心脏搭桥手术,平成皇后(现称:上皇后)美智子的乳腺癌手术等,都在东京大学附属医院完成,而且手术都取得了成功。

不过,虽然属于顶尖科研级医院,东大附属医院对普通民众也是开放的。在就诊手续、收费标准等方面与日本普通的综合医院并无大的区别,凭着一般诊所或者小医院的介绍信就可以前往就诊。

东西方、现代与传统的融合是日本文化的主要基调之一,这在东京大学也有非常清晰的体现。东京大学作为日本最早的一所现代化大学,集结了日本最顶尖的人才,长期以来获得来自政府等丰厚的资金支持,让专家学者们可以潜心搞科研、做学问,得到傲人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良性循环。这是日本的基础研究扎实、诺贝尔奖获得者辈出的重要原因所在。
撰文 | 章蓉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13樓 發表于:2024-6-5 20:33
启程塾​:






本文由毕业于东京大学的启程塾
老师撰写。
提到东京大学你能想到哪些关键词呢?“赤门拉面”“本乡”“安田讲堂”......绝大多数同学印象中的东大可能仅仅只是对应在了本乡校区。今天启程君就带大家走进本乡、驹场
以及柏校区。
本乡校区
东京大学是日本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以及亚洲最早的西制大学之一,而本乡校区很大一部分是江户时代
的加贺官邸。校园里银杏树掩映着庄严典雅的西式建筑,漫步在其中完全沉浸在独特的人文气质和浓厚的学术氛围里。


本乡校区最文艺,最浪漫的地方就是三四郎池
了。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小说《三四郎》中对东京大学校内的建筑和景色进行了大篇幅的描写。主人公三四郎也是在校园内的“心形池”遇见了心爱的女主,美弥子



《三四郎》是的“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序曲,被喻为漱石文学中最出色的青春小说。小说描写了主人公三四郎从乡下毕业后成为来京大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感,作品通俗易懂充满知识性和趣味性,从更深层次展开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及对人生真义等的探求。后来学校为了纪念这部小说,也把心形池
更名为“三四郎”池。
与赤门同为东大象征的安田讲堂△这里是安田讲堂地下的中央食堂,因为是对外开放的,所以感兴趣的同学一定要去试试传说中的赤门拉面

东京大学四月入学式一般是在东京武道馆,火遍全网的上野千鹤子
教授就是在那里致辞的。
而十月入学式就会在安田讲堂内部举行。秋季入学几乎都是大学院生,其中过半是留学生。在东京大学交响乐团演奏校歌拉开帷幕,校长全程英文致辞,不止一次的提到中国元素,从学习中国文化到反哺汉语词汇,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中国文化的敬仰,在座的中国留学生们既感动又自豪。对于每个新生来说,这一刻如此梦幻。
看过《忠犬八公
》的同学应该会很熟悉下面这个位于弥生校区的雕像。
另外弥生校区距离本乡只隔一条路,所以一般都会统称为本乡。
驹场校区
从东大前站
出发→溜池山王→涩谷 →驹场东大前!我们顺利转到“宝藏”校区,由于学部生都会在这个校区生活一段时间,所以比起本乡这里会更有活力,像“駒場祭
”每年都会吸引大批学生参加,更是留学生了解日本校园文化非常好的机会。今年将会在11.22-24举办,届时同学们一定要去看看,晚秋的校园在银杏树的衬托下格外的美。
驹场校区在历史上曾被称为“驹场野”,曾是第8代德川将军吉宗
狩猎的场所。
东大春之樱柏校区
柏校区位于千叶县柏市
,是东京大学创造性领域的一处研究中心,主要机构有新领域创成研究科,物性研究科,宇宙线研究所。校区不包括任何本科生,主要是硕博研究生以及研究员。
校园毗邻柏之叶公园
,自然环境是真的不错,欢迎“下乡调研”。
夜晚灯火通明的数物连携宇宙研究中心柏校区最具现代感和设计感的场所就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梶田隆章
老师所在的宇宙射线研究所大楼。
梶田教授受业于知名物理学家小柴昌俊
、户冢洋二,他与户冢领导的实验于1998年证实中微子震荡
,2002年三人同获潘诺夫斯基实验粒子物理学奖。2015年梶田因“发现了中微子震荡,证明了中微子具有质量”与阿瑟·麦克唐纳
分享诺贝尔奖。
柏校区最美建筑——柏图书馆最让人意想不到是,大气海洋研究所楼下居然有一所海鲜居酒屋。里面据说还有500日元的铜板午餐。
无论是本乡校区的严肃典雅,还是驹场校区的樱花时节的热闹,还是柏校区的高大上,三处校所的不同魅力组成了一个不一样的东京大学。不知你喜欢东京大学的哪一个角落,哪一处美景,但这里,还有更多的美好等待着你的发现。期待大家的到来~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14樓 發表于:2024-6-5 20:33
作者:RunningVegeDog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147528/answer/9487034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继续更新,现在回国了,赶上时代潮流的末尾,当了一头风口飞猪,每天996加班到失联。


多年后被@就顺便补一下。现在已经转行炼丹,不得不说这个领域国内还是比日本强很多的_(:зゝ∠)_现在厚着脸皮满世界找大腿中。不过就算这样我还是很庆幸自己来了东大,要不是种种机缘巧合,我也不可能这么快这么坚定地转行炼丹。


最早应该是14年还是15年看到了这个问题,当时还是一只怀着憧憬并感觉东大遥不可及的小白。后来像我跟很多人讲过的段子一样,看完《龙樱》以后咸鱼拼死一跃,考了GRE,套磁IME无果以后强申TMI然后拿到了OFFER。现在来日本差不多一个月了,随便写点感想。
本科在一个被有些人谬赞学风好,校内中二少年也总爱吹什么安静的书桌,但我觉得很傻的学校读了四年。到这边来以后,觉得这边气氛还是不错的。大家都安安静静该干嘛干嘛,没人跑出来给你指手画脚。大概是我读的这个专业太水,或者社交圈几乎都是中国人的缘故,毕竟选的都是英文课,也不怎么去研究室,并不跟日本人打交道。工学系研究科的中国人很多,在工学部各个楼附近包括中央食堂听到中文都很常见。
校园里面景色不错,绿化做得很好,各种景观也错落有致;不少老建筑,带着年久失修的斑驳气息。安田讲堂门口的石头都被腐蚀得破破烂烂,第一食堂和银杏食堂也在幽深昏暗的地下,有种开灯防空洞关灯恐怖片场的感觉。有些稍微新一些的建筑,还有新建在老房子上面的,不过总地来说画风还是没那么突兀,可能是看多就习惯了。总之整体感觉就是基础设施陈旧,还好没有那么脏。最不爽的就是完全没有没有光鲜亮丽的大楼,也许是因为本乡这边是老校区的缘故。驹场那边还没在白天去过,不太清楚。
学校里到处都是银杏树,现在正好是银杏果成熟的季节,只要走近就能闻到烂掉的银杏果的臭味。今天上学的时候还捡到了树上掉下来的柿子。
某天上课(econometrics analysis)的时候老师也是我暂时的老板(虽然完全不管我而且我怀疑他至今还不认识我)在讲selection bias的时候,提到这玩意是他在芝加哥大学当AP的时候他的老板研究的东西,,然后他老板拿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感觉是人生中最接近诺贝尔奖的一次……
后来得知日语课上的同学,一个台湾boy的老板是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梶田隆章……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15樓 發表于:2024-6-5 20:34
作者:Suji Yan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147528/answer/7826464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是通过东大的 USTEP 去交换的。16年的3月底到的东大。


课程:
文科类没什么感受;部分课程非常有趣,站的立场跟美帝学校肯定不一样、特别是关于战后世界、冷战的。
CS,IT 类比较水(相对于 UIUC);我把一门 Simulation Method 换成了 UIUC 的 CS357,当时学校 CS 的人第一次换东大的课程于是同意了——区别在于,基本上没有 Project Based 的课程,没有写大作业的。
了解了一圈,CS 类课程的问题是,虽然基础很扎实,但是工程能力非常弱——怎么说呢,就是真的不会写代码的人大有人在。不过也可能我还没有接触多少东大本科 CS 的。本科生愿意做科研有写代码能力的真是少之又少。




创业氛围:
不太明显。在日本这样的想法非常的少,而东大
已经是少数有这样思潮的了。(慶應那种靠爹创业的没什么意思)大部分人对于产业变革处于一问三不知的阶段;女高中生创个业(靠爹)结果运作成大新闻…
当然也有非常牛逼的创业公司。基本上创始人的背景一定一大半来自海外。
上点图,关于吃吃喝喝…

komaba
门口的店。出校门五分钟。


孙文来过的松本楼
分店。本乡校区内。



还是第一家店。


嗯…

http://goo.gl/bmyUTB (二维码自动识别)


这个很有名的()

有没有18r呢…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16樓 發表于:2024-6-5 20:35
五水先生: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清早人烟稀少的时候就匆匆走进工学三号馆,夜幕降临后匆匆从弥生门离开。还没有仔细打量安田讲堂,7年时光已过。看着刚从驹场校区转来本乡,结束教养学部课程进入高年级的本科生,感叹自己已经成了奔三的大叔。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17樓 發表于:2024-6-5 20:35
作者:dawnred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147528/answer/6234537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今天第一天玩知乎 第一件事就是查关于母校的提问 果然发现了些同学 竟然还有拿真名注册的 顿时对知乎肃然起敬
本人东大本硕连读,所以并没有像从硕士或者博士起才读东大的同学那种处处留学生的感觉,对于留学生的组织和活动也不大了解,虽然很想参加,但位置总有些尴尬,周围从本科就一起读东大的朋友也不怎么参加留学生的活动,所以信息比较少。
东大本科留学生少,中国人就更少了,一届多也就十几二十个,所以同届无论哪个系肯定认识。但从硕士起一下子人数猛增,鱼龙混杂。好到清华北大差到感觉国内二本都能进的感觉。
在东大学习的感觉呢就觉得很自由,玩了6年⋯⋯个人感觉东大是给你一个很好的平台,想学习想研究的人可以尽情施展。有优秀的教授,高大上的图书馆,只要你有热情也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奋斗。但如果你不是奋斗型科研型,比如我这样的⋯⋯也可以很好混⋯⋯学习压力个人觉得不大(工学部)想混个文凭还是很轻松的,当然这个也分研究室,所以报考的时候最好摸清底细,有的研究室很轻松或者留学生多,有的就很认真努力,有的都是日本人留学生少,运气不好的话理科男生还不爱说话一天很沉默气氛就很压抑 >_<
就业的话个人觉得还是比较好就的,当然也看你想就什么公司。整体这几年日本经济恢复,求人数已经多于就职者了,就是说理论上讲所有毕业生都可以找到工作,但当然要想找好工作还是要努力的。投行咨询外企很难,就是拼实力呗,在哪都一样。理工科的话一般简历投个10家就能找到了,很多都是投个位数,我的话因为太懒,刚面试两家拿到offer就不再找了。东大的牌子在日本还是很有用的。但很多留学生都不打算在日本长干,因为日本这个社会适合生活不适合工作⋯⋯整体有些压抑。而且如果真的有实力比较拼的话在国内发展空间可能更大一点。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18樓 發表于:2024-6-5 20:36
作者:慎独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147528/answer/62626162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答主大三时在东大交换过一年,所以以下的感想仅代表一个交换生的想法,望读者周知。
总的来说,东大的本科学生应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日语授课的学生,另一类主要是英语授课的留学生。日语授课的学生也包括一些外国学生,这些留学生通过了正规的日语入校考试,因此入校后在课程上基本与日本学生无异。另一类是英语授课的学生,名为“PEAK”生,实质上是东大为响应(应付)日本政府G30项目而设立的外国留学生项目。PEAK生大部分都是英语授课,理论上来说,如果学生通过了日语N1考试的话,也是可以去修那些用日语授课的课程的。
东大
在PEAK项目上虽然付出了很大努力,但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来说还是有一些不利因素,主要体现在专业的规划上面。例如,东大的PEAK生只有两个专业可供选择:“一个是东亚研究,另一个是环境工程”。专业选择上的匮乏,可能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可能性。举个例子,因为很多欧美院校在研究生阶段,都是要考虑申请者在本科阶段的背景的,如果本硕专业不对口,那么即使在东大修的GPA再高,也不会在某些理想院校理想专业的考虑名单范围内。所以,如果要是想之后去欧美读金融,计算机等专业硕士的同学,选PEAK program前一定要三思。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东大的PEAK项目里,存在着大量可以刷分的水课。这是因为,每年来东大的交换生,修的所有的课都是与PEAK生共享的。学校考虑到交换生来一趟儿也不容易,因此不会故意卡学生成绩。因此,大部分课轻轻松松拿个A或者A+绝非难事。答主身边就有过很多PEAK生,毕业后去美帝TOP3读文科硕士的。虽然不能否认他们自身是极为努力的,但也应客观程度上承认,他们的确是占了该项目的便宜。
东大的大一大二学生都在駒場校区上课,大二大三学生都在本郷校区上课。因为较留学生,日本学生整体上读研的人少。因此,在本郷校区,会有一种一半都是外国留学生的即视感。
交换生来修课,一般来说,在东大取得的成绩是不会计入本校GPA里面的,只是会把在该校所修课程获得的学分带回本校,以便顺利毕业。但如果学生要是有继续深造的想法的话,在申请研究生时期,还是会需要该段学习经历的成绩单的。
基本上是不会有在领域里颇有名气的教授来当PEAK生和交换生的讲师的。相当一部分的讲师都是访问学者
性质的,亦或是客座教授。在日语语言课方面,大部分都是些合同工性质的讲师,甚至是非大学正规体系内的。来东大交换的学生,如果没有N1证书的话,只能选英语授课课程和日语语言课。英语课程包含的范围比较广,但缺点是深度都不太深。东大凭借自己的关系网络,也是有让外校学生惊羡的点。例如我们有些课的讲师,虽然没有博士学位,但是也都是在业界有着多年经验的精英。比如曾有现役日本政府外交人员和企业老总为我们授过课。
东大有众多的社团,但对于留学生而言,除非是日语极为流利,且有强烈的入社意愿的,可能能在社团方面混的如鱼得水。大部分交换生乃至peak生,多多少少都会有抱团的现象。学校也为交换生准备了一些活动,比如说组织安排学生去寺庙坐禅,抄写经文,乃至免费观看歌舞伎
表演等。还有专门为留学生设立的社团,包括组织留学生去近郊旅行甚至合宿等。
因为答主在交换期间,抱着想好好提高日语的想法,基本上修的课都是以日语语言课为主,所以全部的课都是在駒場
校区修,因此对本郷无感。每年十一月份,駒場都会有“駒場祭
”这样一个对外开放的祭り,会有很多的吃的玩的表演等。
駒場校区的林荫大道

东京大学三鷹学生宿舍
宿舍篇
第一天到宿舍,实际上我是拒绝的。建造年份比我爸岁数都大,比上海的老破小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好在房间内部曾经整体重装过,加之日本人保洁意识很强,所以居住条件尚可。
学校宿舍收取的房租真的是很良心价了!一个月不算水电,也就11500日元,这点钱在东京都心
圈内也就是一晚的酒店钱。宿舍离吉祥寺駅和三鷹駅距离都差不太多,3-4km的样子。学校很鼓励学生骑车,不过坐公交也就十分钟的样子,整体来说还是比较方便的。尤其是吉祥寺
駅是井の頭線的起始站,所以去学校的駒場東大前駅,一条线直达而且有座,通勤都是很方便的。
学校房间内不安纱窗是值得吐槽的一点,导致一整个夏天我都不敢开窗,害怕处理不掉蚊子(毕竟窗前面就正对着一棵大树(>_<))整个夏天就只能用房间内的換気扇
来通风,导致空气不太新鲜。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东京夏天比较潮,床垫容易发霉,所以最好要准备一个床垫防霉板、置于床垫上。
对于三鷹的居民来说,周末要是没有特别的事儿,还真没有必要专程跑去新宿或者渋谷
。吉祥寺连续多年被评为“东京人最想住的街区”,可不是空口无凭的。吉祥寺作为交通枢纽,(中央線和井の頭線的交叉点,而且有直达羽田成田机场
的大巴)自然建立起了许多大的百货商场。位于駅对面的那条购物步行街,颇有大阪心斎橋的余韵。吉祥寺旁边的井の頭公園里有,吉卜力
的工作室。每年数以万计宫崎骏
的粉丝,来这里朝圣。而且还不是每个人都有买票的资格,但至少三鷹
市民是可以有买票上的优先许可的,答主就曾经帮别人买过票。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19樓 發表于:2024-6-5 20:37
作者:霓虹留学小花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147528/answer/226036221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
东京大学里,人又好看性格又好又聪明的人多了去了。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上帝为你打开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关上一扇窗”,但面对东大生,你就会感觉:这不是还有很多人门和窗户全都打开了吗!
“以高学历在一流企业工作→娶一位漂亮的老婆→生下漂亮的孩子→在富裕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为高学历→在一流企业工作…”这样循环到了第三周期,父母的容貌也好,家庭环境也富裕,孩子完美继承父母的容貌、头脑与良好性格的概率也会很高。
进入东京大学后,你会切实地感受到这种差距的再生产。请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接收“世界的不公平”。
二、
学生支援系统。
东京大学有在校内可以接受按摩、牙科检查等医疗福利的制度。也有健身房、游泳池、攀岩等运动设备。一部分是以低于市场很多的价格为学生提供,还有一部分是用税金来运营。
本郷保健センター体育设施
三、
东大的女生数量确实很少,可能只有不到两成,这还是综合了文理两方面的数据。文科的比例稍微好点,理工科女生少得令人绝望~
因为女生太少,对于男生来说“校园恋爱”变得可望而不可即。东大的各种社团也是竭尽全力地去跟校外的女孩子们进行联谊。若东大的男生既不参加校内社团也不积极地参与校外活动,那基本上大学四年就只能专心学习了。
据说东大为了照顾校内稀缺的女生资源同时也是吸引女生报考,最近开始有在为通学90分钟以上的在籍女生提供每月3万日元的通学补助金。
四、
文科的话(除了法学部)很多都是不会去大学院,但是东大理科80%以上都会继续升大学院。
如果想成为研究职位或大学老师的话,还要继续读博士课程。
五、
我没有去过三鹰寮,但是三鹰寮
的朋友给我说过那里环境还是挺差的。首先淋浴间非常小,,而且冷暖气也有些问题,没法调节温度,只设置了三个档,夏天热冬天冷。不过房租便宜嘛,不到9000日元
去之前建议先好好考察一下。本乡附近的追分寮
就很yyds。
六、
其实,“合格东大”、“我是东大生”、“东大毕业”这几个词本身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东大可能是日本第一,但在世界上的排名却是要打折扣的。虽然东大有全日本最高水准的教育环境,但能不能物尽其用地使用这些全凭个人。
进入东大
只是一个起点而非终点。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20樓 發表于:2024-6-5 20:39
作者:柠檬留学会社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147528/answer/191905115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根据题主的提问,结合我们在东京大学就读的学生的反馈,可以给题主解答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东京大学的实力,东京大学是世界顶尖研究型综合大学也是日本第一。2020年最新QS世界大学排名中东京大学第22。东大是国际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亚洲大学联盟,和国内指定国立大学、学术研究恳谈会、日本大学SGU项目领头者之一。相当于国内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这个水平。每年想考入东京大学的学生数不胜数,竞争也是相当惨烈。最近公布结果的东京大学IMe英文授课硕士申请,为啥你成功了,我没成功,咱们都是985咱们都是托福100+,我有GRE321你有GRE318。神仙打架也有输了的一方,一群神仙大学总用胜出的几个,还有明明胜出了缺挥一挥衣袖走人的。为啥呢?因为我还是想哥大。生活总是被现实敲醒。
工学研究科最看重的还是学生的出身校以及大学期间的绩点和研究业绩。其次,你语言能力是一个很好的敲门砖。 
总之,东京大学是一所注重学术声誉的大学,世界QS排名是柠檬留老师们一致认为靠谱的排名。多年来东京大学在学术声誉项目的得分均是100分(满分),如果仅仅看学术能力东京大学可以跻身世界前5哟。为了不断提升日本大学在世界学术方面的影响力,增加了G30/SGU(英文授课)项目也就是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
,让会英语,但是不懂日语的学生也可以凭借个人优秀能力进入日本第一的学术殿堂。
其次是学校的特点以及环境,东京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有两个国际机场(羽田机场
和成田机场)。
东京这座城市是现代与传统的动态混合体,这里有最新的技术与历史传统工艺。在这里,现代设计建筑与古庙并排而立,繁华的地铁与宁静的公园对望。我觉得住在东京每天都是一种新的体验。这座城市在过去15年里变得越来越多元文化,据2018年的统计东京现在大约有50万外国人居住在此。在东京大学就读,同学们除了正常课程外,还可以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东京大学有450多个学生组织,由学生管理,包括团队、个人运动和志愿工作,鼓励大家积极参加这些活动,使校园生活更加充满活力。
提到环境就不得不提及东京大学的住宿条件了。东京大学宿舍分为学校宿舍和民间宿舍两种。但是因宿舍有限,并不能保证人人都可以入住学校宿舍,宿舍优先正规生入住,之后才是研究生等非正规生。
目白台宿舍
(日语:目白台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レッジ)——该宿舍为2019年东大最新开设的宿舍
地址:东京都文京区目白台3-28-6
与各校区的距离:
本乡校区→电车20分钟
驹场校区→电车35分钟
柏校区→电车60分钟
房间类型:
1.分享型房间:共计704间,分为A・B类型和C・D・R・S类型。A・B房型有640个房间, 每个房间10平方米,其他四种房型是64个房间,房间面积为15平方米。卫生间,洗浴室,厨房,客厅为公用。
2,独立房型:共计151间,分为E、T、F、G、H・J、K、L、M・N多种房型。E房型为单身室,房间面积为15平方米;T房型也为单身室,房间面积为15平方米;F房型也为单身室,房型面积为18平方米;G、H・J、K、L、M・N房型既可以单身用也有夫妇用,房间面积分别为23、28、34、34、42平方米。
费用:不同户型费用不同,费用的大致为8-17万(包含管理费、光热水费、网费,不包含入寮费)
东京大学目白台宿舍部分房间的图片:
2.驹场本馆、B、C、D栋
(日语: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ロッジ 駒場ロッジ 本館、B棟、C棟
、D棟)
地址:东京都目黑区驹场4-5-29
与各校区的距离:
驹场校区→步行5分钟
驹场校区II→步行5分钟
白金校区→电车35分钟
本乡・弥生・浅野校区→电车45分钟~60分钟
费用:本馆→7.24万日元{包含清扫费(只交一次)、公共设施费、网费、光热水费},B、C、D栋→12.12万日元{包含清扫费(只交一次)、公共设施费、网费、光热水费}费}
3.驹场别馆宿舍
(日语: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ロッジ駒場ロッジ別館) 
地址:东京都目黑区
驹场4-6-29
与各校区的距离:
驹场校区1→步行5分钟
驹场校区II→步行1分钟 
白金校区→电车35分钟
本乡・弥生
・ 浅野校区→电车45分钟~60分钟
费用:清扫费→13,000日元(只交一次),设施使用费→49,800日元/月,公益费→2,000日元,光热水以及网费→10,800日元/月,所以,第一个月需要交纳的费用合计为75,600日元
东京大学驹场本馆及别馆部分房间图片:
4.白金台宿舍(日语: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ロッジ 白金台ロッジ)
地址:东京都港区
白金台4-6-41
与各校区的距离:
白金台校区→步行3分钟
驹场校区→电车35分钟
本乡・弥生・浅野
校区→电车40分~50分钟
房间类型:留学生用单身室有24间,外国人研究者用单身・夫妇、 留学生用夫妇室:63间
费用:不同房间类型费用不同,大致为5-6万日元
东京大学白金台宿舍部分房间图片:
另外柠檬讲一下东大各个校区主要学部及研究科:
本乡校区:法学政治学研究科・法学部、医学系研究科・医学部、医学部附属病院、工学系研究科・工学部、 人文社会系研究科・文学部、理学系研究科・理学部、经济学研究科・经济学部、教育学研究科・教育学部、药学系研究科・药学部、情报理工学系研究科、情报学
环・学际情报学府、公共政策学连携研究部・教育部为主
浅野校区:工学系研究科・工学部、理学系研究科・理学部为主
弥生校区: 农学生命科学研究科・农学部为主
小石川
地区: 理学系研究科附属植物园、综合研究博物馆
小石川分馆为主
驹场校区:综合文化研究科・教养学部、数理科学研究科为主
中野校区:教育学部附属中等教育学校为主
白金台校区:医科学研究所、同附属病院为主
说道最后,就是题主比较关心的就业前景问题了。2019年东京大学本科生就职情况调查如下图,就职于日本前400知名大企业人数有1540人,总计东京大学2019年毕业人数7985人。东大
毕业生都去哪儿了呢?多方查证,日本东大京大本科毕业生一是考虑继续升读硕士课程(修士),二是去考公务员。图中可以看出有,有2392人进入到大学院继续深造去了。
东京大学毕业生平均年收在729万日元,折合人民币大约43万人民币/年。收入最高的是30岁人群,东京大学毕业生中最高的有拿到年薪30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大约是180万元。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21樓 發表于:2024-6-5 20:40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147528/answer/2750483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嗯=w=因为被苏菲同学邀请了,所以也来回答一下。
关于东大的老师
认识我的小伙伴都知道,其实我是一个阳光笑容好少年。但是因为自己的导师比较奇葩,所以有一段时间负能量满满。那么,到底有多奇葩呢=w=答案是请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吧少年少女们!
除此之外,在东大遇到的老师大多是非常NICE的。隔壁研究室的老板是个特别和蔼的老爷爷,自己去医院做胃镜检查,回来的路上还特意买了泡芙神马的分给自己的学生吃简直是羡慕死个人儿。在其他专业上课的时候,也遇到了许多大牛老师但是人都很和蔼。看着我让人抓狂的日语写就的报告,还会写信鼓励你要加油学好日语之类的。学校里的办公人员也都很亲切,这点感觉国内的学校还是有一点差距的。
关于就业
因为自己接触的样本也比较少,所以也就不多做评价。不喜勿拍www就自己接受过的就职指导而言,老伯们虽然很热心很负责,不过确实已经落后时代了。还是上个世纪制造业年功序列的理论,有一点失望。每年东大都会有很多小伙伴会进不少好公司,不过感觉和早庆还是有一些差距,自己所在的公司里,东大的小伙伴们一般都是被培养成某方面的专家,而早庆的学生会更加被评价。
关于同学
毕业这么久了,如果说起日本的同学的话,还是最喜欢东大的小伙伴们。东大的小伙伴们里面有太多逗比和天然萌,每个人都很有意思。许多看起来很二逼的同学,其实你发掘一下会发现他们有着闪闪发光的一面。我觉得这一点是很难得的,而且通常每个人也都很努力,总有一方面会让你刮目相看。
关于学校
比起国内的学校来说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各种各样的活动也要丰富多彩很多。学校也很漂亮。另外因为是父母曾经的母校,所以有时候想起在同一个学校学习过,会觉得很神奇,也就更加多了一层亲近的感觉。
不过我还是更喜欢本科的母校。本科的母校很漂亮,当年的专业很小,但是很有家的感觉。老师们也都是一群逗比,未见得会有很高的学术水平,但是爱护学生,看的到内心的善良。wwwww当然也许是因为我更爱那里的饭菜,以及亲爱的小伙伴们,当然还有再也回不到过去的青春
www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22樓 發表于:2024-6-5 20:40
作者:東大日本秋武老师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147528/answer/20924293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个人体验,单纯讲,东大
的学生可分成,智商高的学生和和情商高的学生!
我说的是大学院,学部情况并不清楚。
智商高的人未必情商高,这也是为什么不少人会觉得,看起来真不咋地人也能考上东大的最大原因了!实际上,智商也太一般,情商也不咋地或低? 的人也不少……重点是,如果你认为东大毕业生真的都非常优秀,那就大错特错!如果没有实际体验这个真的很难解释清楚…也很有可能带来误会…
我的研究室严格来说是属于理科,但实际上是文理混合的研究室,我也是理科转文科。
每周都有一次小发表,每月都有一次大发表,大发表时别的专业的没啥太大关系的教授们也过来一起听,提问 我也没搞懂…有时候一发表好几个小时…不同专业根本听不懂!…不过不听也不是, 这样的也很难受……。
不过现在倒是觉得当时被迫参加的发表会挺有用,我平时升学指导会碰到各种专业的人,以前别的专业人的发表内容,答辩等多多少少给我不少的帮助。
再如,学习气氛中感觉大家天天都在忙着发表的PPT,再说,很多人研究课题都不一样,大家聊的也没有太多专业上的交流,也只有在发表会上被问到一些刁钻提问!
当时我们研究室,有不少吃喝的时候,经常大家凑钱点外卖,一般都是比萨 ,零食类,饮料,但酒类是很少买的,因为老们出差时都会带回来,很多国家的酒都尝试过了。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住在伊豆的教授带来了腌制的芥末叶子
,我头一次吃觉得太好吃啦,几乎都叫我吃掉了 还有一次是,喝了俄罗斯酒,酒里面还放进了辣椒面 忘记了什么味道……也许当天只看了没喝?记不起来了……。
还有一件事,很尴尬…我在同一个厕所里丢过三次钱包…因为里面有我的证件,每次都有人送到我的研究室来…当时因为有不少女孩纸们同一个研究室…很尴尬! 
至于,人际关系,彼此呵呵的关系吧……研究室里有一位是尼泊尔的国派博士,50多岁,研究日本的水库相关可题,发表时还喜欢用爱因斯坦公式,都用英语发表…太难我几乎听不懂 还有两个欧洲的,一个和我同期,波斯尼亚的人,听他说内战时被俘虏…… 不说了,还有一个是皮肤挺黑的,忘记了那个国家的,性格很好,笑呵呵的也是国派生,另外还有我和我朋友两个人是中国人,其他7个日本学生(3男4女),后来,又来了一位长春的国派生,一名女生,两名日本学生(一男一女)。平时关系也不知道如何形容…没有那么亲密接触,喝酒聚会什么的也没都是那种不冷不热的关系!刚进研究室的中国学生也许都会觉得很纳闷?看不懂? 
由于,每个人调查地不一样,调查内容也缺人手,我们研究室人一般都会一起去帮忙,都是教授开着小破车大家挤在一起去很远的调查地…在外边很辛苦……也很开心…下午天暗下来就结束,泡温泉♨️喝酒,也睡得早,第二天早上得起来爬山的! 日本各地去过很多地方,吃过不少好吃的东西。
……也不知道继续说什么好 想起什么写什么,很乱,请谅解……
东京大学2004年法人化之后,我感觉学生的整体质量相对下降了不少!最大的遗憾是,各个研究室里一大堆日语也结结巴巴,英语也不咋地,专业水平也感觉不到哪里好的研究生…国家拨款少了,招生人数也逐渐扩大了吧
++++++补充+++++++
入学东京大学之前需要提前知道的是什么?
入学东京大学之前需要提前知道的是什么?


这个提问是Quora的提问,但我理解这不是如何考上东京大学的提问,而是考上后需要注意那些方面好的提问相关的提问,我用视频做了日文内容请参考。
我的回答单纯总结的话,就是
1,东大有东大的特色,身边都是东大学生和老师,首先习惯这里
2,东大特有的学术气氛,思想等并不是唯一正确的,甚至还有可能和社会的普遍常识有所错位,在平时的打工,生活交流等场合中,还有可能被人误解,曲解甚至排挤等也是有可能的,所以学习是注重沟通,交流很重要,
3,随着人工智能渗透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以往的常识也可能被颠覆,包括工作方式,所以,平时的学习中,多参加各自交流会说明会等很重要,
尤其在知识的学习上,除了自身专业,从一年级二年级的各种跨领域的知识点,教养知识也需要认真学习,在实际学习和沟通等方面,力求准确理解对方的想法立场等,并精准定位底层逻辑,揪出恰当的关键词来主子语言,反馈或提问对方,学会这种有效沟通,彼此收益的最佳沟通交流方式,对学习和未来工作也会以非常有帮助,我想也是学习的真正意义和方向,这不局限于东大生,大家一起加油!
东京大学研究科老师与大学院的关系是什么呢?0 赞同 · 0 评论回答21:29
<img src="https://picx.zhimg.com/50/v2-5077d25a3e3cfaccb9800bcb3ff194cb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117" data-rawheight="1001" data-original-token="v2-413f150d70d627dc2378aaadee81a26e"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x.zhimg.com/50/v2-60081d0e2265aef9eba8c1e26908be21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17" data-original="https://pica.zhimg.com/v2-5077d25a3e3cfaccb9800bcb3ff194cb_r.jpg?source=1def8aca"/>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23樓 發表于:2024-6-5 20:41
作者:C 桉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147528/answer/42447912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新加坡读研的第二个学期,去了东京大学参观,日本之行着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月的日本温度最低可到零下,通往富士山的道路,因未融化的积雪而被关闭。初到东京大学,寒意满满,没有满天飘落的银杏树叶,不见夏目漱石的三四郎池,留意的安田讲堂折射出我无法感同身受的历史文化。




只是落在,东京这座现代巨无霸中,东大无保留地吸收城市的光怪陆离,展示传统内敛的旧都文化,绽放无出其右的多元色彩。




东大俨然变成了芥川龙之介,太宰治,川端康成,上田敏等多位文学大家的理想国,激发了高畑勋的动画创作灵感,诞生了日本最多的诺贝尔奖得主。




在东大,最不缺的,就是奇迹。




有人曾问过如果不考虑就业环境,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带着高中文理分科没有选文的最大遗憾,在东大我收获了答案:我想在这里读一辈子的比较文学。




东大渗透着趣味性。日本的乌鸦喜欢啄人,在发生多次这样的事件后,东大校园内放置了乌鸦容易在哪袭击人的告示牌,像是国内大学期末考前的重点圈注说明。




东大的食堂,实现了机器收盘的自动化,节约了人力成本。大厅摆好了套餐模具的样式和价格,想吃哪种跟收银员说明标号付完款换取小票再到对应窗口领取即可,十足流程化。




我在京都大学也有过就餐,日本的清华北大给了我极佳的用餐体验,这是我去过的最安静的大学食堂。如若说亚洲最好的做研究的地方是哪,我会首推东大;如若选择理想的就业环境和氛围,我会首推大学职位亦或其它可以容纳下那份浮躁内心的安静之地。




不会多凑一份热闹,潜下心来专注自身,你收获了全宇宙。东大可以轻易地让你看清自己的渺小无力,这该是它的魅力。




日剧龙樱讲了一群落后的高中生在阿部宽的带领下顺利考入东京大学的故事,回新加坡后我特意找出来看了一遍。




东大这些年为国际化做出了很多努力,大量招收国际生,鼓励学生出国交换留学。日本的学生似乎不太想出国,受益于日本完善的福利制度,这点跟上海本地生不想报考省外大学有异曲同工之妙,有东大头衔的日本人想找个不错的工作也并非难事。




我没有经历东大的校园五月祭,没有看见校内的各种社团,它的传奇它的故事对短暂停留的我而言只是一场浮光掠影,却击穿了心灵。




应该再去日本,再去从安田会堂底下挖掘出来所建造的东大食堂,找个距离自助取餐比较近的位置坐下,点份赤门面,洒上七味粉,听听东大学子在安静地讨论着什么。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24樓 發表于:2024-6-5 20:56
作者:大原日语Yuki酱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147528/answer/68893696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咱们大原今年出了4位东大少年少女! ,我们请到了咱们的东大学霸团来做了一次小小的采访!首先就是我们的李颜秀
同学!


以下就是新入学的她对东大的一些看法,希望能为好奇东大的同学提供信息。采访的完整内容可以点击知乎专栏文章:
YUKI:学霸频道 | 对谈大原的神仙东大少年少女们(1)6 赞同 · 0 评论文章1.
大原:正式进入东大一个月了,你觉得东大生活怎么样?和想象中差别大吗?
Shushu:因为之前一直感觉大学会是一个闲云野鹤
集散地(后来我知道那只是京大
),大家应该会更放松吧。结果我进了班级发现大家意外地很爱学习,开学一周以后就开始组织去图书馆开学习会了,上课我们班的同学们也都是在前排抱团,line的group里居然还要发上课的某道题的不同解法,学渣瑟瑟发抖……(当然也有可能是四月病?)不过想想毕竟是东京大学……能够理解了。
2.
大原:请评价一下东大的食堂.
Shushu:东大1、2年生的校区食堂又小菜品又少……本来人就很多,一到饭店排队都要累死,排完还找不到位置坐下……令人痛心。不过有一个食堂还蛮好吃的。
3.
大原:对东大的入学式有什么样的印象?
Shushu:啊……五神校长讲话的时候很不好意思,我是睡着了……(捂脸),然后在上野老师讲话的时候(有认真听),上野先生语调很平和,内容却存在这一种无形的力量。因为之前有从大原可爱的陈桑手里借过一本上野千鹤子
老师的【不惑的女权主义】,当时上野老师就用她的文字给我留下了强烈的印象。能够现场听到老师的祝词,真的是一种荣幸了。
4.
大原:东大的同学是不是像”东大方程式”里一样有趣?
Shushu:有趣的人很多,ky的人也很多!不过能进入东大的学生其实都是很有实力而且努力的,他们的兴趣爱好也多种多样。讲话有趣的人也很多,一句话可以用很夸张的修辞手法的,讲话内容可以从希腊文明讲到美国政治的……在这个学校里找到自己共同话题的人是我感觉很快乐的事了。然后有很多出身就很厉害的……如:庆应女子幼儿园
一直读到高中的……
5.
大原:东大有没有很神奇的社团?
Shushu:有“要把好吃的薯芋类推广出去”的社团,还有“橘子社团”(去橘子农场摘桔子卖橘子反正就是和橘子有关……),还有那种全是女装的社团……
6.
大原:你加入了什么社团?请介绍一下.
Shushu:啊……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准备加社团……之前有想去弓道同好会,但是听去了社团合宿的朋友描述,这个社团的性质还值得商榷……
7.
大原:对东大的课程和老师们的印象?目前最喜欢的课程是?最难的是?
Shushu:一年生课程自由度很少,必修很多,几乎什么都要学,然后外语重视度很高……东大老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上课方式,不过很多人一定都有自己专门研究的课题……而且一些看起来并不起眼的老师说不定就是业界大牛(我们有一个讲话语速很慢喜欢抄书的老师,结果是蛋白质机能研究领域里论文引用数全世界前三的那种……)。目前最喜欢的科目是一个叫人类文化学
的课,主要讲关于人类发展史和人何为人这个话题,算是我一周放松精神的好去处了。然后最难的课……我其实数理很薄弱,所以最近在不断和线代苦战,希望可以战胜它QAQ。
8.
大原:请给正在备考的大原的后辈们一些建议吧!
Shushu:在早期阶段多了解多看看,慢慢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并且在这个方向里深入,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情报。大学的老师们其实会希望找到那种自己有相对明确目标和有思想的学生。然后日语能力也会在考试当中起关键性作用,可能在准备留考的时候需要兼顾各个科目所以反而容易忽略日语的重要性,但在之后的二次考试当中,日语的好坏可能还真的会成为分水岭……然后就是有压力的时候记得随时去换换心情!!努力总会有回报的!!
我们总共问了Shushu同学20个问题,关于考学备考等更多内容可以点击以下链接到知乎专栏上看:
YUKI:学霸频道 | 对谈大原的神仙东大少年少女们(1)6 赞同 · 0 评论文章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25樓 發表于:2024-6-5 20:57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147528/answer/13850259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追加:喷子太多,如果各位不在东大或者不认识10个以上的东大中国留学生就不用再和我讨论中国留学生的生源好坏问题了。
又被喷子喷,我来重新界定一下生源的问题。我说的是平均数平均数平均数!!!
1. 前提1:我说的是整体情况,大家不需要给我举个案了,说你多么多么优秀,从非211脱颖而出之类的,我同样承认这样的人肯定存在,但是我说的是整体,我们比较的是中国留学生的平均数。同样对标比较的也是北美TOP10学校中国留学生的平均数。
2. 前提2:生源到底有没有意义,我觉得如果我们分析一个人,当然不能光靠出身就给人家判了死刑,但是当我们分析一个群体的时候出身是可以说明这个群体的整体素质的,就好比,非211可能是有好的学生,但是你要说某个非211学校学生整体比清北强,这显然不可能。
3. 结论:东大院生里的中国留学生无论平均数还是最低值都远远低于北美同档次的学校。至于说最高值,我看和芝加哥那是肯定比不了的。penn之类的或许吧。
本科生略好,但是也有限。同样对标的是北美同档次的学校。
附带说明
1. 如果各位认为所谓的顶尖学府就是日语好,或者托福过了100就可以来的话,那我也只能呵呵了。
2.原答案中的TOP8就是打个比方。可能也有一些也是TOP8 档次的。但是你说某些野鸡大学肯定算不上吧,可是留学生里这样的也不少哦。
3. 如果各位不愿意承认可以打听一下现在东大中国博士在学术界的就业情况。再和北美的比较一下。(业界的话没法比)
4. 长此以往,吃枣药丸。就我所在的学科,留日博士的声誉已经直线下降了。学校真是把宽进宽出落实到了实处。呵呵


5. 另外,各位不同意我观点的人,我有点好奇你们有没有见过同龄人中真正优秀的人。
--------------------------------- 看到各种说好的,我来讲讲不好的。
1. 本科生的学习氛围 日本的企业招人比较重视学校,但是不太关心成绩。所以我所在的学部的本科生可以说都是高考分数最高的那批学生,然而认真学习的屈指可数,当然这也没错了,反正也不做研究,成绩什么的也无所谓了,我在国内也当过助教,和国内本科生勤奋刻苦求知欲爆棚相比,我深深为日企的未来感到担忧。 当然认真学习的也有,但是比例很小。
2. 留学生的生源 就我比较熟悉的中国留学生群体来说, 中国留学生中两极分化极为严重,好的当然还是很不错的,今天青千也有好几个人入选。差的也是相当之差,感觉在国内也很难考上Top8(清北华五人大)的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居然也能到东大来。而且这样的人不要太多哦。
如果东大相当于美国综排10名左右的学校的话,大多数东大的中国留学生肯定是去不了UPenn、JHU之类的地方。(因为很多世界大学榜单会把东大放到20左右,那么差不多就是美国的10左右。当然每个人对排名的理解不一样,各位如果认为东大相当于美帝三五十的话,那我也没意见)
我个人对留学生的鱼龙混杂深表担忧,我所在的院系之前回国任教基本就是TOP4,现在有的博士连211都进不去了。生源注水的长期后果就是学校的声誉降低,目前在社会上还好,学术界已经逐渐开始对留日圈呵呵了。


3. 留学生的出路 可以说东大毕业去企业的话还是很容易的。而这种容易的背后,其实是咨询、投行之类的和国内同等level的高端工作,在日本远远比中国要容易找到的多。
如果想留在学术界,其实整体情况是越来越悲观了。当然这一方面和生源比较差有关,另一方面也和日本这边的培养模式有关。文科呢,完全是放养。理科呢,时间又太短。
4. 奇怪的奖助体系 除了文部省和极少数的几个财团奖学金是来日本之前就能定来的,多数奖学金都是入学之后才能确定。而美国也好,欧洲也好,基本上offer和钱是一起决定的,有没有钱来之前就能知道。对于我身边的很多人来说,人文社科的吧,日本有独特的学术传统,可能还真是一定得来日本,理工科的为什么不去英美呢,研究条件也好,钱也有保障。此外,日本的奖助体系中大量的奖学金都是由每个财团各自进行筛选的,很多人为了拿到奖学金不得不同时申请很多,每个财团也有繁重的奖学金审查工作,感觉就是浪费。
可以吐槽的地方还有很多。但是最后我还要说,东大的这个平台可以说不会限制任何人的发展,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就看自己了。
利益相关(为了防止被喷子人肉,稍微改一改)
我本人在国内也见过优秀学生啥样,在东大我所在的研究科也是传统优势学科,我也认识挺多中国留学生(各年龄段各学科),就我所在学科而言,我也接触过欧美的不少中国留学生。因为个人的兴趣,对其他学科的学界信息也略有了解。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26樓 發表于:2024-6-5 20:57
作者:隽永zZ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147528/answer/265784664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请自来。我来讲讲和国内校园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2022.12.16 更新 九、师生组内任务分工等
2022.09.05 更新
一、出勤
对于这边的第一体验:基本没人出勤。。。。
我这工位在地下室负一层,一个大房间加上我四张桌子,其他两个博士,一位实验师(兼秘书),还有就是我。基本上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我一个人。有的时候那位新入学的博一学生还来,另一位博士基本见不到人。这位实验师在楼上还有自己的办公室,下面除了做实验基本不会来,而且她还是兼职,一周只上3天班。至于教授么,几位教授都是偶尔来,他们对于学生没有任何考勤要求,每周只要保证组会那天早上一定出勤就行。
有一次周末教授过来看到我问我:你为什么每天都来,你没去秋叶原玩么,哪里好玩的可多了,我基本每天都是中午来,吃个饭下午三四点就下班了。
对于学院行政职员,基本上就是早上9.30-10点上班,下午4.30下班。这边每天晚上7点-早8点学院楼锁门,周末全天锁门,非上班时间想要进来需要去学院办公室打申请开通门禁卡权限。
学校食堂周六中午开门,下午不开,周日全天不开。
二、课题组人员
日本这边每个课题组基本上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课题组只有一位正教授,一位副教授,一位助教或讲师,一位实验师或者秘书,只有上一位退休和离职,下一位才有可能补位,但是也有可能面临校外人员竞聘。
日本这边为了防止“学术近亲繁殖”,所有毕业博士不得直接在本校任教,必须去校外任职,一定年限后再通过竞聘回来任职。此外,课题组还有一个特聘教授,是企业和课题组合作某个大项目,可以得到一个特聘正教授名额。
目前组内出现了3个正教授,一位是快要退休的实验室负责人,一位是即将接任的教授,在负责人退休前会转正教授,另一位是和企业合作的特聘正教授。
此外,课题组人数全部加起来和国内比还是很小,十几个人,其中近一半都是本科生。这点和国内完全不一样,日本这边本科就要进组,而且学籍上面也会写清楚 XX教授 研。
三、企业合作
对于日本高校来说,资金更多是来源于企业合作。
国内课题经费来自于两个方面:(1)纵向:基金、国家部委课题拨款;(2)横向:企业合作经费。
日本这边国家直接拨款基本上都是到学校用以学校公共建设,课题组基本都是和企业合作拿企业的钱,按照国内说法基本都是横向经费。因为日本高校教师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所以毕业生基本都直接选择去企业就业,对于企业来说高校就是为他们培养人才的后花园,也十分乐意和高校开展各种支援合作。
而在国内,高校和企业除了合作还存在竞争关系,尤其是纵向课题,高校和企业竞标。
目前在东大这边,企业更多会给高校很多技术支持,例如实验平台建设、定期交流与讲座。经常去看展板就能发现讲座更多的是企业,为了加强高校所欠缺的工程技术短板。
目前来看,日本这边高校和企业合作的关系确实能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
四、社会责任
对于高校在社会中所承担的责任,我觉得国内和日本这边最大的区别就是:日本高校会将最新研究向全社会公开,而国内民众是很难直接接触到高校和企业最前沿的研究都在做什么。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东京大学开放校园活动。每年都会有,所有课题组和实验室都像社会群众开放参观,课题组教授亲自给群众讲解自己目前做的最新研究,以及实验室内的各类设备,其中主要听众是初中生和高中生,以及个别家长。这在国内是完全不存在的。
此外,高校和企业还在定期举办各类全公开讲座。之前去东京自然科学博物馆,就能看到各个大学教授过来给幼儿园和小学的小朋友讲解地质和恐龙化石,在负一楼还有教授给幼儿园小朋友讲解什么是粒子对撞机。
按照日本人这边的想法,他们觉得我们企业和高校既然拿了社会纳税人的钱,那所有公民都有权利知道他们都在做什么。
五、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学位及职称
目前所在课题组没有明确的论文发表要求,硕士(修士)和博士可以不发表论文按时毕业,硕士(修士)2年,博士3年。日本这边也不需要发表SCI乃至其中顶刊,目前看了以往发表成果,很多相当厉害的研究都发表了本国期刊上。
日本这边和德国很像,有自己的论文数据库,并不一定都要走欧美那一套。
说个很奇怪的事情,在日本社会科学相比较自然科学类博士,反而是更难毕业或者无法毕业的,这与国内的情况完全相反。
理工科博士都可以不需要小论文,学位论文做完就能毕业,而社会科学对于小论文的要求很高。这也导致了很多社会科学类的博士生都是4年学满以后直接退学,拿一个结业证就走人了。奇怪的是,日本社会竟然承认你的博士学习经历,就业中依然可以按照博士来择业。更奇怪的是,东京大学作为法学顶梁柱,这边的教授和博导,一大堆自己都是结业的没有博士学位。
我还问了几个早稻田的同学,他们说他们那边也一样,基本没什么人能博士毕业。。。。。
六、师生关系
用一个词来形容师生关系,那就是“尊重”。
老师尊重学生,学生尊重老师。教授基本不会发脾气,和学生需要沟通都会提前预约,对于学生的自由时间绝不打扰(这主要是日本的民族习惯),因为教授不会给学生发钱,所以学生都要去打工。学生称呼教授除了老师以外主要称呼其为“先生/女士”,而教授叫自己的学生也是“XX先生/女士”。
七、图书馆
东大的图书馆和我在国内看到的图书馆完全不一样!
按照国内基本上是一个大学一个图书馆,所有资料文献和书籍全部都在里面。有的学校多个校区,分校区还会有自己的校图书馆。
东京大学的图书馆是按照学部、系、单独划分的。
以我所在的工学部(大学院工学系研究科)为例,本乡校区就有工学部的14号楼,每一栋楼都对应一个或者两个系。
基本上每个系自己楼内都有自己的图书馆,该图书馆只存放和本系相关的书籍、论文和学位论文。
日本这边确实很喜欢纸质档,对于出版的论文基本每期都会存放,此外以往毕业生的本科、硕士(修士)和博士学位论文都可以查到。
大概数了一下,东大这边工学部有10个图书馆,各学部图书馆加起来超过30个。此外每个校区还有自己的综合图书馆。
八、衣食住行
目前本乡校区有两个食堂,一个是在校区中央负一层的中央食堂,另一个是在医学部那边的第二食堂。一个词来形容东大的食堂那就是:“遭不住”。窗口简单的好像只有4个,一个卖拉面,一个卖小菜,一个卖盖饭,一个卖咖喱,基本万年不变的菜单,每个窗口也就4-5种菜品,吃过几次你就完全扛不住了。日本还有一种东西叫做生协,类似于国内的高校后勤公司,他们会发行定价股票,学生和老师可以购买60股共计2万4日元(1200RMB),办理一个实名生协卡,这个股票卡的唯一作用就是在学校食堂还有书店采购可以8折,最后你毕业或者离职可以全部返回2万4。好吧,这在国内是妥妥的非法集资。。。。
此外校园里还有移动餐车,世界各地各种风味,学校有5个摆摊定点,每周1-5中午每个定点一个餐车,下一周5个定点再转一边,也就是说你在一个定点可以把这25种都吃一遍。味道都很不错,价格略贵均价800日元左右(40RMB)
校内还有各种便利店,LAWSON和生协便利店,吃喝学习用品,办公用品,以及东大周边(衣服,玩偶,各类)都可以买到。在法学部楼下那边有一个打印店,东大专门开的用来卖近15年研究生考试真题,我之前好像在哪里都没见到过官方做这种生意的。。。。
东京大学校内没有学生宿舍和职工家属区,绝大部分学生都是校外租房或者在附近的寮内。据我了解日本的大学好像都没有校区内学生宿舍。
至于交通,东大门口主要是两条地铁:南北线的东大前站,在弥生校区门口。进入校区农学部那边天桥直接连接本乡校区。还有一条是大江户线的本乡三丁目站,出口在本乡校区最南边,和文学部离得近。
九、师生组内任务分工等
对于学生和教授在组内承担的任务安排,这一点和国内完全不一样,甚至到了我无法理解的地步。一句话总结就是:学生因为身份原因,不和课题组以外的人员交流,都是由教授完成,学生只和教授信息交流。
组内合作企业或者单位基本均为日本顶级企业或者公务部门,来校交流多为主管高层,所以在接待和项目交流的时候均为教授接待和对接,学生可能是身份差距,基本都不会参与。这样子的后果就是合作内容与需求还要教授再传递给学生,这就造成信息滞后的传递代差。
此外,学生也不会和校内行政人员直接联系,都是由课题组秘书或者教授亲自办理。例如之前某学生联系学院办理入学,学院行政人员直接联系到了课题组负责教授,要求负责教授自己用他的校内邮箱发件咨询办理。此外对于各种琐碎事情,学校也只会通知课题组负责教授。一个课题组只有一位正教授,所以其他教职人员和师生的事情都要由这个正教授来全权负责。整个校内行政运行效率低下。
还有一个让我难以理解的点:实验室内的所有操作,多为教授亲自完成,学生基本不上手。之前实验室内水电改造,设备安装,机械设备维护,都是周末教授本人来亲自完成,这一点让我极为震惊。此外,实验室的运行要求教授和实验师必须在场监督才能开展,这一点我觉得不错,毕竟学生操作存在很大安全隐患,而且按照安全规定,学生不是校内职员不得独自完成实验。但是!!为什么很多时候我看到都是教授周末一个人自己在做实验,学生一个都不来。。。。。
前几天组内一位女教授周末过来一个人做实验,开着自己的小MINI拉着一个几十公斤的设备,她一个人根本卸不下来,而且她也没有叫任何学生,我当时就很诧异为何如此,赶快去帮忙一起卸下来。
目前我看到的和国内真不一样:教授一个人把所有大小事都大包大揽,学生坐享其成。
===============.
先写这么多,以后想起来了再写吧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27樓 發表于:2024-6-5 20:57
鹿子:


体验很不错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28樓 發表于:2024-6-5 20:58
作者:纸一重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147528/answer/3553504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大的感觉,就是自由!第二个感觉,虽然每个校区的面积和国内很多占地豪迈的校园比起来不值一提,但是和所有小而精致的日式庭院一样,一年四季的美。惬意而舒服。
关于教授和学生的看法,还是觉得不管学校的排名高低,“人”肯定哪里都有好坏之分。
自己两年接触下来的教授人都是非常nice的,为人低调但是简历拉出来吓哭人的教授一堆,各种深藏不露,随便举个栗子,一个对我们特别温柔还给我们做饭吃的阿婆类型的教授,上课温柔语调平稳(但是内容还是很不错的),请我们去她老家的时候,住的是类似文化保护建筑的庭院,家里祖辈从明治维新开始就是出国留学回来发展日本农业和工业那种,老太太年轻的时候去美国学习,能喝酒,能飙车,追看rock concert冲进后台,经历能写一本青春小说能拍热血日剧,但是整个人又低调又包容。
这样的教授比比皆是,因为我们是文科类再加上项目组涉猎范围比较广,教授们性格也是各式各样,穿着拖鞋闭门研究日本面具的,一口醉人British educated accent的,东大本硕博土著拒绝说英语的,和我们一起喝酒喝到high太晚没电车回家打的花了一两万日元回家的(一千多RMB,住在埼玉
),还有兴致勃勃和我们项目组斯坦福黑哥一起去看AKB演唱会的,疯狂热爱邓小平的,热爱红星二锅头的,中文说得太溜以至于开学party上我当成了天朝同学的……
日本大学教授为大,为能够专注科研的教授提供了足够的安全感(对比天朝社科类教授也有论文指标来说),但是水水的教授也有的,保护教授某种程度上也给了混日子的人空间~不过教授有和我们提到过震后国家削减公立大学教授收入,虽然东大受到的影响不大,但是也有部分优秀教授会流向私立大学。
关于政治敏感的问题,我遇到的大多数教授会比较主动规避这样的问题,比方说中国学生在的时候会主动探讨一些日韩的历史问题,不过也碰到又教授会主动聊“日本的反战情绪更多来自于一种受过伤害之后的疼痛感”,学姐说遇到过主动挑衅的教授,但是相信应该是少数,可能法学院和政治学相关的会比较多的遇到这种类型的教授或者学生。
不过也有听过理工科的同胞们会抱怨教授比较push,压榨和实验室勾心斗角比较多,觉得这种都不能一概而论,还是要看自己遇到的教授和同学够不够好了。
至于同学,可爱的就更多啦。由于自己接触的比较多的都是硕士,说说硕士同学吧。我们项目组成功避免了大半留学生天朝籍的现状,所以感觉很有趣。主要需要澄清一点的就是关于日本人英语口音的误解,大部分人都觉得日本人口语都非常差,但是自己接触下来,优秀的人都非常优秀,即使口语比较吃亏一点的,词汇量和阅读也都非常厉害,就像天朝学英语的基数这么大,开口不尿的口语也是小部分,类比过去,优秀的日本学生英语真得超级赞Q-Q,我的女神不仅英语一口标准英腔,还法语顺溜,还学拉丁语。
选修过和本科生一起上的一门小说课,日本学生不太爱发言的情况也比较明显,上课互动和硕士课程比起来少多了,但是需要准备presentation的时候,日本学生看着闷闷的拖拖拉拉走上去,但是准备的材料丰富到吓死人,和一些欧美交流生叽里呱啦说了一堆没什么内容行程了比较鲜明的对比……
关于就业
据说就算是东大生,就职季也要投满四五十份简历才能拿到一个offer~
不过男女差别和文理差别很大,和国内也差不多吧。
一个搞性别研究的教授说,现在好多女生不乐意读东大,觉得不好嫁⊙﹏⊙,他们还曾经弄过一个项目去高中鼓励能上东大的女生勇敢的上东大,读理科!
剩下的………………我放图吧~
都是日常边走边忍不住拿出手机拍拍拍我东大怎么这么美!
呆多久还是觉得季节更迭非常美!
高大上的图书馆,常年宅在这里,而且不到考试期还是蛮空的【这么好的地方都不好好利用!!】
正面在修缮,放个侧面全景。
春天满地落英/樱,急死林黛玉
郁郁葱葱的夏天,芒种
是在komaba校区,夏至是在文京
本部
右下两张小图是文京校区的三四郎池,内有锦鲤野鸭以及夏天肆虐的蚊子,不过是安静的好去处,对面还有个小花架,非常日系小清新,经常中午在那边吃便当的时候碰到过来旅游的妹子们拍照……
最爱的秋天!特点就是东大的银杏
,人称银杏校,到处都是金黄色,外加满校园银杏臭。经常会遇到来学校写生的老爷爷老太太,支撑日本经济起飞的那一代老人是非常有活力的,好多志愿者团体的主力军也是他们!非常有礼貌而且会很客气的找你聊聊天,吃便当的时候坐在旁边看他们画画还有老爷爷老奶奶给我投喂食物!
飘雪的冬天
著名的赤门,另外三张都是komaba校区
美好的小凉亭,午饭,发呆,等人,聊天最爱!

东大弓道部的孩子们
虽然棒球队创下了70+不胜的记录,东大弓道部还是很不错的。

萌萌的手牵手兜球球雕像……
至于东大食堂,物美价廉,我这种对吃没什么要求的人觉得足够了,当然菜式还是单调了一些~
学校健身馆没得说,就是自己没有好好利用,强烈建议学弟学妹们去办年卡啊!!!!!!
总之自己的感受就是在东大
的日子还是非常幸福的,最自由的在当一个学生。虽然学校手续有时候会非常机械化,日本整个是一个对留学生很友好的国家,奖学金外加学费减免很好申请,现在的汇率折算下来一学期学费也没比国内贵多少。回想本科时期去开个英文成绩单被冷面姐姐折腾到不行,日本学校各种staff态度好到泪流。
说得好想去再读个博士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29樓 發表于:2024-6-5 20:58
417·POMME:


疫情当下,回了国就一直没回日本
基本上都在家里上着网课,这状态估计得持续到明年。
至于是什么体验,体验就是我感觉上了一个假的大学,云留学留了个铲铲。
(内心os:待在成都真开心)
哦对了,东京租的房子房租还交着,so sad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30樓 發表于:2024-6-5 20:59
衣见倾心​:


学校是好学校,可惜很多学生不太行。
日本的大环境也是,找工作的核心竞争力竟然是搞那些虚的,什么学生期间努力了什么之类的。大学院更甚,一共就两年,还入学就开始找工作。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2323 回複數:96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4-6-5 21:43
 
©2010-2024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