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0篇帖子。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145 9
(轉載Yahoo新聞)六四 35|裝甲車駐銅鑼灣 警阻記者live 三木做行為藝術遭廿警帶走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1樓 發表于:2024-6-4 21:48
明天為六四 35 年,警察日以繼夜在銅鑼灣駐重兵。下午,崇光百貨外等「核心地帶」,平均約每隔十步見警蹤。入夜,警力再明顯大增,裝甲車泊巴士站、反恐特勤隊高調巡邏。黃昏時分,有警員要求在現場採訪的記者,提供地址等資料,也有記者做現場報道(做Live),被警方阻止,指會「影到警方部署」。晚上,行為藝術家三木現身銅鑼灣駱克道,做出喝酒及祭酒手勢、用手劃出「八九六四」,兩分鐘後他被逾 20 警員包圍,並帶上警車離去。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2樓 發表于:2024-6-4 21:48
三木空手畫「八九六四」 廿警拉橙帶押上警車
行為藝術家三木現身銅鑼灣駱克道,做出喝酒及祭酒手勢、用手劃出「八九六四」,期間不發一言,兩分鐘後他被逾 20 警員包圍,並帶上警車離去。
過去六四前夕會到銅鑼表演行為藝術「悼六四」的藝術家「三木」陳式森,今晚大約九時抵達駱克道。身穿白衣、拿著一個印有「Let kids be kids」帆布袋的三木,在場做出喝空氣酒和祭酒的手勢,然後用單手劃出「八九六四」,期間沒有發言。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3樓 發表于:2024-6-4 21:48
警:一男子造成混亂 已無條件獲准離開
之後他沿駱克道往東角道方向,步行了數步,超過 20 名警員趕至,包圍及截查三木,並拉起橙帶分隔他與途人及記者,有警員在場錄影。大約5分鐘,他被帶上警車離開。警方發言人表示,在銅鑼灣東角道巡邏期間,發現一名男子在現場出現,並造成混亂,所以截停他,帶回警署調查。經調查後,該名男子經已無條件獲准離開。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4樓 發表于:2024-6-4 21:49
「劉公子」現身銅鑼灣 指出來「出來行街消費」,不會入維園
晚上8時15分,「劍齒虎」裝甲車於怡和街出現,停泊半分鐘後離開。反恐特勤隊在崇光百貨門外巡邏。曾支持反修例的商人「劉公子」劉定成,晚上現身銅鑼灣,近年六四,他都會到銅鑼灣「行街」。他表示,自己今晚路過此地,並不會進入維園,「有家鄉市集無謂行入去,冇咁嘅雅興,橫風橫雨冇意思」。他指,自己的家很「敏感」,「好多蛇蟲鼠蟻」,故會「避而不行」。他說,自己出來行街消費,平時也會到維園跑步,將繼續做自己,「每日都係咁過,唔好理佢咩日子」。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5樓 發表于:2024-6-4 21:49
集誌社檔案 六四見證者陳清華 一個人的海濱悼念

1989年,陳清華是香港專上學生聯會的代表,當年他在北京,見證六四事件。他每年都會到中聯辦外,或附近的地方,燒衣悼念,為逝者祈禱。陳清華今(3日)晚,在社交媒體發文表示,自己已是第三年,一個人,來到同一個海濱。他表示,風雨中未能燃起燭光,「唯有亮著小燈,遙向千里之外為已逝的英靈默禱」。

晚上約九時發文,他表示,選在此時,因「35年那夜響起的第一槍,就在此際」。在海邊架起十子架,放上「人民不會忘記」的標語,他表示,要在「這權力象徵外的海濱,面向正北方向的位置」,微聲禱告,願「35 年前捨身於北京的英靈,他們的事跡仍在人類共同的記憶中被存承」。

他在禱文中又指,「縱使有更多的提示要我們緘默、甚至有權作祢的代表者,呼籲我們要「寬恕」加害者」,「我們在此地此際,只容獨個兒的,在暗處默禱盼望⋯」。今年是 23 條立法後首個六四,陳清華表示,連「敏感的日子」竟也宣之於政府官員之口了,一如那些年北京官方所言「發生在春夏之交的風波」,妨如一切正時光倒流。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6樓 發表于:2024-6-4 21:49
警要求採訪記者提供住址 警指依法處理
記者黃昏時分在場採訪,有警察要求記者提供電話、公司地址、住址等資料。《集誌社》向警方查詢,為何要求在場採訪的記者提供地址,警方採取任何行動,會按實際情況,依法處理。對於在採訪工作期間,警員要求記者提供個人住址、公司地址。記協主席陳朗昇批評做法不合理、無必要,認為警員應提供正當理由,向記者解釋為何需要上述資訊,又稱記協正嘗試透過不同渠道了解相關理由。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7樓 發表于:2024-6-4 21:49
記者做live受阻
此外,有傳媒進行即時報道(live)時,被警方阻止。現場的警員說:「唔好再 live,影到警方部署,妨礙警員執行職務」。
集誌社檔案 警察通例:不影響行動效率下,不應妨礙傳媒攝錄

目前,所有警員均受《警察通例》約束,通例針對警員服裝、警署日常事務、警員與市民和傳媒關係等方面均有著墨。其中,《警察通例》第 39 章「警察與市民和傳播媒介的關係」列明,人員在不影響行動效率的情況下,應以互諒互讓的態度,盡量配合傳媒工作;以及不應妨礙傳媒的攝錄工作。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8樓 發表于:2024-6-4 21:49
銅鑼灣核心地帶 每隔十步見警蹤
而在下午三時許,在記利佐治街及怡和街,有超過 30 名警員駐守。有警員記錄在場記者的個人資料,並查詢是否在等候某位行為藝術家到場。下午二時許,崇光百貨門外,有19名警員駐守。在對面的怡和街,泊有警方衝鋒車、豬籠車,12 名警員駐守在一間小食店門口,金百利廣場對出亦有五名軍裝警。而在較早時段,一度有超過 20 名警員,「一字排開」打橫駐守在小食店門口。同時有食環署人員在場。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9樓 發表于:2024-6-4 21:49
告士打道近維園位置,警車亦較昨日多,泊有一部警用巴士、一部戰術巴士及一部衝鋒車。維園噴水池有兩名警員駐守。由記利佐治街至百德新街的一段路,每行約十步,就看見警蹤。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10樓 發表于:2024-6-4 21:49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145 回複數:9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4-6-4 21:49
 
©2010-2024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