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3篇帖子。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138 2
(轉載美國之音中文網)台灣指控8家企非法經營中國將恢復對134項台灣產品徵收關稅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1樓 發表于:2024-5-31 23:02
台灣屏東的工人正在貨倉裡整理裝箱鳳梨。 (2021年3月16日)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2樓 發表于:2024-5-31 23:02
台灣執法部門週四(5月30日)傍晚指控,8家中企在台灣非法開展業務並試圖挖走科技人才,其中包括蘋果公司的中國供應商立訊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受到美國制裁的視訊監控設備製造商浙江大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隔不到一天,中國財政部週五(5月31日)上午則公佈,將於下個月中止對134項台灣進口產品的優惠關稅減讓、依現行規定重新徵收關稅,並指責台灣持續對中國商品實施「歧視性」的貿易禁止或限制措施。

台灣一直在加強阻止中國企業竊取技術和機密、挖走人才的秘密非法活動,以確保在高科技領域的競爭力。

台灣法務部調查局週四指出,自5月27日至30日在台北、新北、桃園及新竹地檢署指揮偵辦下,同步掃蕩8家違法中企或辦事處,稱這些中企以非法手段在台招募、挖角相關產業鏈人才,或以高薪挖角高科技產業工程師,或涉嫌指示竊取原公司營業秘密投靠中國。

根據該局,涉案8家中企包括立訊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盛泰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矽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禹創半導體(深圳)有限公司、中國海柔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杭州萬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南京初芯積體電路設計有限公司。

台灣調查局點名視訊監控設備廠商“浙江大華科技”,因協助中國共產黨侵害新疆少數民族人權,已經被美國政府制裁並列入軍火工業黑名單,該公司又涉嫌在台私設2處未經登記、沒有招牌的辦公室,試圖透過將其員工列為另一家公司的員工來規避調查,但未透露指控該公司的細節。

根據一項旨在保護美國通訊網路的2019年的法律,浙江大華科技於2021年3月被認定為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5家中企之一。

台灣檢方於2022年指控蘋果公司的中國供應商立訊精密竊取台灣競爭對手可成科技的商業機密,並挖走其員工以贏得蘋果的訂單,稱其已起訴了14人。此外,立訊精密也被美國數位媒體公司「資訊」(The Information)和來自科羅拉多州的共和黨聯邦眾議員巴克(Ken Buck)點名為涉及新疆強迫勞動的7家中企之一。

週五,中國財政部在官網公佈中止134項原產於台灣進口商品的關稅減讓,將於6月15日起生效,適用於從台灣進口的潤滑油基礎油等產品。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附錄顯示,將取消特殊稅率的134項台灣商品包括工具機、工業化學品、競賽自行車、部分紡織品等。

中國與台灣於2010年首次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中國去年12月暫停了ECFA項下部分產品的關稅減讓,但台灣財政部表示台灣尚未採取相應措施。

中國財政部公告指出:「台灣地區單方面對大陸產品出口採取歧視性的禁止、限制等措施,違反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規定。」

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表示,台灣單方面對大陸2500多種產品出口採取歧視性貿易限制,此舉違反了ECFA關於削減或取消關稅的規定。

陳斌華並稱,“賴清德當局頑固堅持'台獨'立場,拒不承認'九二共識'”,是大陸有關部門進一步中止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的根本原因。

對此,台灣陸委會主委邱垂正週五表達強烈抗議及不滿。他稱這次中國大陸再次以貿易制裁的理由、指台灣違反ECFA相關事由,無理且片面的中止我方134項ECFA早收清單關稅減讓,相關的後果應該由陸方來承擔。

陸委會在聲明中表示,ECFA協議自簽署以來,使雙方企業受益,「我們呼籲大陸通過不涉及政治前提的建設性對話處理分歧,並停止經濟和貿易壓力。」

近年來台海兩岸關係在高度緊張之際,北京對來自台灣的商品實施了貿易限制。去年,中國以「合理的生物安全預防措施」為由禁止從台灣進口芒果,並聲稱先前在運送的水果中發現害蟲。 2021年,中國有關部門在稱發現害蟲後暫停從台灣進口鳳梨,此舉引發台北譴責稱此舉是「出於政治驅動」。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和法新社的報導。)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3樓 發表于:2024-5-31 23:02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138 回複數:2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4-5-31 23:02
 
©2010-2024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