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25篇帖子。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49 24
(轉載紐約時報中文網)「全民居者有其屋」:新加坡如何建立公共住房系統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1樓 發表于:2024-5-31 19:18
3月,新加坡市中心。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2樓 發表于:2024-5-31 19:18
60年前剛剛成為一個獨立國家時,新加坡是東南亞最貧窮的城市之一。當時四分之三的居民居住在過度擁擠和骯髒的貧民窟中。那些破爛的鐵皮房子被稱為「佔屋」。
如今,新加坡是一座富裕的現代化城市,600萬人口中約有一半居住在政府建造的優質高層公寓中。與大多數人對公共住房項目的印象完全不同,這些受到補貼的公寓通常光線明亮、通風良好。這些公寓大多數實際上都是由居住者擁有,表明了這些房屋價格的可承受程度。
但過去15年來,二級市場的價格飆升了80%。截至5月初,其中54套公寓的售價超過135萬新加坡元(約合100萬美元)。這些公寓之所以受到追捧,是因為面積大、位置優越,而且仍然比類似面積的私人公寓便宜。
儘管這些價值上百萬美元的公寓只佔所有交易的一小部分,但它們仍令許多新加坡人開始浮想聯翩,並加劇了人們對世界上最昂貴的城市之一的住房負擔能力的擔憂。一些居民還擔心他們的公寓價值會下降,因為這些單位是按99年契約出售的,最終必須歸還給政府。
關於新加坡公共住房系統,以下是你需要了的信息。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3樓 發表于:2024-5-31 19:18
3月,新加坡建屋發展局的未來公共房屋規劃及新組屋的模型。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4樓 發表于:2024-5-31 19:18
一處新組屋的精裝修樣板間。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5樓 發表于:2024-5-31 19:19
公屋大廈。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6樓 發表于:2024-5-31 19:19
鼓勵鄰居之間的對話。
隨著時間的推移,新加坡建屋發展局的住房項目已經建造了數十萬套公寓。這些開發項目被規劃成「新市鎮」,即擁有餐館、商店、學校和宗教機構的獨立社區。市鎮中心通常設有診所、公車站、地鐵站或購物中心。
為了滿足不同家庭的需求和預算,新加坡建造並銷售各種被稱為建屋發展局組屋的公寓。這些建築物的高度各不相同,但通常公寓的面積從32平方米到130平方米不等,大的戶型有三室兩衛。還有適合家族幾代人同住的四室三衛戶型,面積為115平方米。
許多業主對自己的房屋感到非常自豪,其內部裝飾經常出現在新加坡的室內設計雜誌上。
這些公寓分別在寬闊的走廊兩側,大約有六到八個單位,旨在鼓勵鄰居之間的交談。每個街區的底層都有一個「空層」,這是一個開放空間,孩子們可以在這裡玩捉迷藏,居民可以與鄰居互動。
這些場地往往十分乾淨且維護良好,較舊的大樓定期會進行整修。「這就是為什麼與世界其他地方的公共住房項目不同,我們的組屋永遠不會變成貧民區或貧民窟,」本月卸任總理職務的李顯龍在向全國發表的最後一次重要講話中表示。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7樓 發表于:2024-5-31 19:19
The Pinnacle@Duxton是一處50層高的住宅大廈,坐落在市中心,毗鄰商務區。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8樓 發表于:2024-5-31 19:19
公屋大樓的公共設施,這些區域可供兒童聚集玩耍。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9樓 發表于:2024-5-31 19:19
一名女性走過一個名叫The Peak@Toa Payoh大樓的公共區域。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10樓 發表于:2024-5-31 19:19
但部長們此前曾明確表示,電梯等設施的升級取決於對執政的人民行動黨在選舉中的支持率。該黨自新加坡獨立以來一直執政。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11樓 發表于:2024-5-31 19:19
與國家的成功密不可分。
新加坡在20世紀40年代末開始建造保障性住房。在接下來的十年裡建造了2萬套補貼公寓,但它們幾乎不能滿足當時大約160萬人的需求,這些人仍然住在棚戶區。1960年建屋發展局組屋計劃開始後,又新建了3.1萬套公寓。
1964年,政府推出居者有其屋計劃,成為新加坡公共住房政策的基石。新加坡開國元勛李光耀認為,在這個沒有共同歷史的移民國家,擁有住房將讓每個公民都有自己的一份根基。
幾年後,為了幫助更多的人擁有自己的房子,當局允許公民使用他們在政府退休基金中的儲蓄,來支付公寓的首付款和每月按揭分期付款。它還引入了其他項目和贈款來幫助低收入家庭。到1985年,幾乎每個新加坡人都住在自己的房子裡。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12樓 發表于:2024-5-31 19:19
政府努力平抑房價。

去年,政府推出了更多的住房補貼,幫助首次購房者和家庭在二級市場購買住房。現任總理黃循財當時承認,一些新加坡人想購買二手房作為自己的首套房,但發現價格太高。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13樓 發表于:2024-5-31 19:20
SkyVille@Dawson開發項目中的一套公寓。公共住房單元從單間到三居室不等。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14樓 發表于:2024-5-31 19:20
公共住宅樓樓層之間的綠化景觀。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15樓 發表于:2024-5-31 19:20
SkyVille@Dawson的公共空間被樹木和灌木環繞。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16樓 發表于:2024-5-31 19:20
去年8月,前總理李顯龍宣布,為了應對優越地段公寓的高需求,政府將出台新規定,限制銷售。它們將於今年下半年生效。這些優越地段公寓的業主只有在居住10年之後才能出售。此外,政府將對二級市場的買家設定收入上限,與政府對新公寓買家的限制保持一致。
新加坡建屋發展局在聲明中表示,2021年以來,該局已實施了三輪降溫措施,導致2023年轉售價格漲幅放緩至4.9%,而2022年為10.4%。該機構表示,由於新房供應充足,預計房地產市場「將在未來一年繼續企穩」。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17樓 發表于:2024-5-31 19:20
很少有購房者需要支付大量現金。
政府通常會提出新項目,然後讓潛在買家抽籤。這些公寓被稱為「預購組屋」(BTO),往往供不應求。然後,抽籤抽中的申請者可以在擬議的地塊選擇公寓的位置和大小。當買家簽約購買了大約70%的單位後,施工建設就會開始。去年,等待公寓完工的時間中位數為三年10個月。
由於許多新加坡人用政府管理的退休基金中的儲蓄來買房,所以很少有人需要拿出很多現金。根據家庭收入的不同,符合條件的首次購房者家庭可以獲得最高8萬新加坡元(合6萬美元)的住房補貼。
政府在新加坡西部出售的一套兩居室公寓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售價約為20.2萬新加坡元(合15萬美元)。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18樓 發表于:2024-5-31 19:20
對買家有限制。
新加坡政府利用公共住房激勵措施來鼓勵家庭組建和種族融合。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19樓 發表于:2024-5-31 19:20
一家人走過公寓樓遊樂場附近的通廊。直到最近,單身成年人還沒有資格購買公共住房單元,但政府今年將放寬這一限制。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20樓 發表于:2024-5-31 19:20
公寓門口擺滿了鞋子。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21樓 發表于:2024-5-31 19:21
配額制確保了每個建築群都有不同種族的人居住。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22樓 發表于:2024-5-31 19:21
它對誰可以申請預購組屋有著嚴格的規定:已婚或訂婚的新加坡異性戀夫婦;有子女的夫婦;希望與父母同住的夫婦;還有失去雙親的兄弟姐妹。這些公寓的購買者必須在其中居住至少五年才能出售。
多年來,政府不允許單身人士購買這樣的公寓,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逐漸放寬了規定。去年8月,李顯龍說,從今年下半年開始,35歲及以上的單身人士可以在任何地點購買一居室公寓。此前,這些人只被允許在設施較少的十幾個開發項目中買房。
1989年,政府頒佈了一項政策,要求每個街區或社區對城市中的所有主要族群——華人、馬來人和印度人——都有最低配額,以防止形成種族聚居地。
現任總統尚達曼在2015年表示,「社會的自然運行」會導致「不信任、不安、偏執,以及我們今天在世界上許多國家看到的諸多現象」。
「在新加坡,最具干涉性的社會政策,結果卻成了最重要的政策,」他還說。
「一旦人們住在一起,他們不僅僅是每天一起走過走廊,坐同一部電梯上上下下,」他說。「他們的孩子進入同一所幼稚園,同一所小學。」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23樓 發表于:2024-5-31 19:21
這座公共住宅樓有幾十層,反映了新加坡土地稀缺的現狀。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24樓 發表于:2024-5-31 19:21
攝影:Chang W. Lee
黃瑞黎(Sui-Lee Wee)是《紐約時報》東南亞分社社長,領導對該地區11個國家的報導。點擊此處查看更多關於她的信息。
Chang W. Lee擔任時報攝影師已有30年,報導世界各地的事件。他目前駐首爾。歡迎在Instagram上關注他:@nytchangster。點擊查看更多關於他的信息。
翻譯:紐約時報中文網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25樓 發表于:2024-5-31 19:21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49 回複數:24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4-5-31 19:21
 
©2010-2024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