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3篇帖子。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22 2
(轉載中央廣播電台)丘成桐:中國數學落後美國80年 批評學界重物質獎賞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1樓 發表于:2024-5-9 19:26
享譽國際的美籍華裔數學家、中研院院士丘成桐。(資料照片/CNA)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2樓 發表于:2024-5-9 19:26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享譽國際的美籍華裔數學家丘成桐在最新一場演講中再次指出,中國數學學術環境存在重大問題,導致中國數學發展水平落後於上世紀40年代的美國,落後約80年。他認為,中國學界過分追逐物質獎賞,年長學者掌控評比機制,年輕學者不敢創新,是造成落後的主因。
據報導,上月底丘成桐在深圳華中科技大學演講時,以「中國數學的現狀和將來」為題直言不諱指出中國學術界的種種弊病。他說,儘管深圳、上海、杭州等地為學者提供高薪資和住房津貼,但同時也奪走了獨樹一幟的志氣,大家都在為「帽子」奮鬥。
此外,中國學術評比和晉升主要由資深學者把持,年輕人不敢違逆,生怕新知識流行後自己失去立足之地。丘成桐坦言,這種環境令年輕學者被迫因循守舊,無法專注前沿研究領域,造成中國數學發展遠遠落後於美國。  
事實上,丘成桐並非頭一次對中國學界的弊病提出質疑和批評。據報導,去年他在上海復旦大學也發表過同名演講,呼籲重視激發學者好奇心,而非操縱利益誘導。
不少學者認同了丘成桐的看法。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吳昊表示,美國年輕人可自由選擇研究方向,而中國年輕人若選擇不當將影響收入,更必須花費大量時間去搞好關係。
喬治華盛頓大學另一位教授Ren Xiaofeng的學生回中國後也感同身受。他說,中國高校(大學)科研經費來源單一,年輕學者如數年內無法獲得資金支援,恐難以為繼。反觀美國,即便一時無資助,透過「終身教職」機制仍可勉強維生。
在美國任職的黃女士(化名)也指出,中國學界受種種指標要求束縛,無形中扼殺了創新空間。而美國相對來說更重視學術自由。
報導指出,丘成桐長期關注中國數學發展,自上世紀70年代建立了逾8處中國數學研究所。但在他邀請全球頂尖學者評選出的85篇最新重要論文中,僅有6篇來自中國學者,其餘均出自美國教授之手。  
現年75歲的丘成桐出生於廣東汕頭,在香港成長的丘成桐是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982年獲菲爾茲獎(被視為數學界諾貝爾獎)後曾長期在哈佛等美國知名學府執教,2022年退休後加盟北京清華大學數學科學中心。

Copy Link
Facebook
Line
Twitter
WhatsApp
Email
Print
LinkedIn
Plurk

WeChat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3樓 發表于:2024-5-9 19:27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22 回複數:2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4-5-9 19:27
 
©2010-2024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