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5篇帖子。 字體大小:較小 - 100% (默認)▼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180 4
台灣地震|震源深度15.5公里屬極淺地震 為何越淺破壞力越大? | 香港01
項目副經理 二十二級
1樓 發表于:2024-4-3 16:03
台灣中央氣象署表示,台灣東部海域今日(3 日)上午 7 時 58分發生7.2級地震,震源深度為15.5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據指出,全台均有震感,台北市、新竹等地震感強感;其中,台北地區的震感持續一分多鐘。台灣氣象署地震中心表示,這是為自1999年台灣「921大地震」後最大的地震規模。
項目副經理 二十二級
2樓 發表于:2024-4-3 16:04
菲律賓海板塊的交界處


台灣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交界處。兩個板塊的相互擠壓形成了許多斷層,帶來頻繁的地震活動。據《國家地理》雜誌,台灣每年平均約有18,500次的大小地震。台灣經濟部2012年中央地質調查顯示,台灣有33條活動斷層和4條存疑性斷層。
事實上,從1500萬年前開始,菲律賓海板塊就不斷地朝西北方向移動,如今仍以每年7至8厘米的速度,向着歐亞板塊邁進。在台灣的東北方,菲律賓海板塊的西緣沿着琉球海溝俯衝到歐亞板塊之下,形成一道向西北傾斜的隱沒帶。根據台灣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指,此次地震的震中便在菲律賽海板塊隱沒處,由於這個地區能量累積快速,未來3、4天可能會有規模6.5以上至7.0級的餘震。

項目副經理 二十二級
3樓 發表于:2024-4-3 16:04
4月3日,台灣東海岸在發生地震期間,一楝建築物有碎片從高處掉落。(Reuters)
項目副經理 二十二級
4樓 發表于:2024-4-3 16:04
淺層地震危害性最大?地震的震源指地表以下的斷層發生錯動的起始點,正是這種錯動引發了地震。而由震源垂直投射到地表、位於震源正上方的位置則被稱為震中。
根據台灣中央氣象局,地震的震源可能在地殼表面至地下700公里的深度範圍,根據不同深度可分為四類:震源深度在0至30公里者稱為「極淺地震」;在30至70公里者稱為「淺層地震」;在70至300公里者稱為「中層地震」;在300至700公里之地震為「深層地震」。
一般來說,在同一個地震規模下,震源深度越淺,地震的破壞性越大。這是因為當震源距離地面越近時,地震能量傳送時間就越短,抵達地面時能量衰減越少,因此地面搖晃也更劇烈;反之,震源距離地面越遠,能量傳送的時間長、衰減較多,破壞性小。
此次地震震源深度為15.5公里,屬於極淺地震。台灣1999年發生的「921大地震」震級達7.3,震源深度僅為8公里,震中則在台灣中部山區,因此造成災情慘重。是故,今次地震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項目副經理 二十二級
5樓 發表于:2024-4-3 16:05
7級地震能量近似16顆原子彈此次地震震級為7.2(台灣稱芮氏規模),在距離震中100公里處,地震儀記錄到最大水平位移為1微米的地震震級為0,由此演算出地震規模。根據台灣中央氣象局,一場7.0級地震所釋放的能量相當於476,879噸TNT,若以每顆原子彈爆炸能量相當於3萬頓TNT計算,其能量與15.9顆廣島原子彈相當。
原文網址: 台灣地震|震源深度15.5公里屬極淺地震 為何越淺破壞力越大?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06704?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180 回複數:4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4-4-3 16:05
 
©2010-2024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