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62篇帖子。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840 61
(轉載知乎)如何看待“青海6名领导干部违规聚餐饮酒,有人死亡”这一通报,酒文化在体制内高层也无法避免吗?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樓 發表于:2024-3-30 22:53
题主本人也进入体制内有几个年头了,只不过是在基层,对人情社会中的酒文化还能够理解。留意到通报中的几乎都是实职正厅的部门主要负责人,而且是在党校学习期间,在宿舍内大量饮酒,这种情形未免有些少见。是否酒文化在体制内高层也同样盛行呢?这里面有什么深层次原因吗?是否有可行的解决措施呢?料想这次是否会开展公务员工作日饮酒的整治行动?会取得实质性成效吗?欢迎大家讨论。
通报内容如下: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2樓 發表于:2024-3-30 22:53
某知乎用戶:


一下子空了六个正厅实职,估计上上下下有七八十人能进一步,堪比小换届,难得啊。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3樓 發表于:2024-3-30 22:53
某知乎用戶:


这样的事件再多一些,年轻人的上升通道不就空出来了吗?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4樓 發表于:2024-3-30 22:53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8174442/answer/300842762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青海本地干部回答。
这个事情在去年12月发生后,很快就在青海官场上传开了。毕竟圈子不大,而且性质这么特殊。传言的细节也都与现在的官宣基本一致。
补充一下细节。
1、为啥人均一斤多点就把这些久经考验
的领导放翻成这样?当时西宁正处在疫情三年来最严重的一波传播中,而且在疫情最高峰放开了管控,领导们或刚阳康,或正在阳性中,这个DeBuff极大影响了战斗力和身体承受能力。但具体到每个人还是因人而异,秘书长只是缺席了第二天的会议;李厅长当晚被抢救,第二天仍去了海东下乡;书记就直接阵亡了。
2、为啥是由中纪委提级审查调查?这次事件不涉及中管干部,完全在省纪委监委职责权限内。一是影响太恶劣,这个不用赘述。二是事情发生后的冷处理,捂着盖子不让人知道、不让人说,大事化小的态度让中央很不满意。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5樓 發表于:2024-3-30 22:54
博雅白马​:


说实话,答主看这样的新闻,第一时间关注的是这群混蛋是怎么被问责的。
组局者师存武
,省政府秘书长,正常情况下退休前是有机会搞到副部级待遇的,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如果仅仅只有这一违纪行为,这个处分档次是顶格了。
提供白酒者李青川,省农业厅厅长,留党察看两年、政务撤职,党纪政务处分一并搞,这是该事件责任第二重的当事人。
其他几位正厅大员,处分档次在留党察看一年、政务撤职。其中一位只是撤职,略轻一些,估计区别在于主观态度。这件事后,他们就是个副厅级干部了。
相关责任人也被问责,通报没细说。比如那些帮师存武安排饭菜的,帮李青川拿酒的,看起来有点冤,因为他们不敢不干。但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也该汲取教训才是。
其实看完这个新闻,第一感受是挺纳闷的。噫?那个州委书记呢,难道不问责了吗?
后来才发现,到天堂报到的原来是他。
嗯,符合法定免责条件。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6樓 發表于:2024-3-30 22:54
哞哞哞:


最新行测题目:
从上述通报看,死亡的是( )
A师某;B王某;C洪某;D以上都不是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7樓 發表于:2024-3-30 22:55
作者:deemer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8174442/answer/300731515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几位干部,大多是1966年前后出生。算起来事发时约为:
55-56岁。
你说他们平时不知道一丁点儿养生事项?我是不信的。但他们又不得不喝,不能不尽兴地喝。
官场酒局不但具有社交属性,还肩负着社会治理的特殊职能——在喝酒过程中,上级可以获得对下级的基本印象(知道名字、职务、工作分工),甚至于产生初步的信任(例如认为下级在喝酒过程中态度实在、本分肯干等)。这种快速灵活、低成本且又不违规的信任构建,是官场酒局的最显著的社交功能,也是酒文化长盛不衰的最根本原因。
6名厅官喝7瓶白酒致1人死亡,官场酒文化为何屡禁不衰?❶ 难过的水沟
1952年,中央党校拟在西苑自得园
(南院)扩建50间平房。但由于原址地下水位太高,扩建工作直到1963年才得以完工。为了避免积水问题,南院某些地段的围墙内侧特意加挖了排水沟。
若干年后,中央党校各地进修/培训的学员特别珍惜共同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大家谈到兴头处,难免激情四射地去校外餐馆聚会,聊天喝酒之余还能加深感情,等尽兴后再翻墙进入校内。
然鹅,大部分学员对于地形不太熟悉,翻墙时往往低估了排水沟的威力,落脚时伤害+50%不说,严重时还会遭到钝击伤害(崴到脚)。
直到某一年,鉴于某位翻墙时骨折的学员直接被开除,中央党校宣布了严格的纪律,加强了对学员的管理,内容包括而不只限于“学习考勤制度
、课堂督查制度、情况通报制度、外出请假制度”,以及最直接的:
培训/学习期间不得饮酒。据说,当时流行一个段子是,学员们用“难过”造句,最引发众人共鸣的是:
围墙下的排水沟不深,但你知道我很难过。
2012年底,中央党校响应中央发布的“八项规定”,制定了“学员管理十条规定”。《学习时报》曾刊发了《中央党校严抓学员落实“八项规定”侧记》,形象地描述了“党校学员从对党校严禁吃请表示不理解到由衷拥护,学风和学员的精神面貌有了显著改善”:
一开始有的学员是不太理解这种安排的,他们觉得,为了遵守“八项规定”而杜绝吃请,同学间连互相熟悉的机会都没有了,不利于大家之间的交流沟通。
但很快他们发现,“八项规定”对他们是一种保护。能够自上而下地杜绝酒场的应酬,身体变好了,可用于读书思考的时间增加了,课堂上的学习也更加精力充沛。再次然鹅,2023年4月27日,中央纪监委网站发布了一则通报,青海省6名厅级官员在培训期间喝掉7瓶白酒,第二天,海北藏族自治州委书记多杰
在学员宿舍被发现死亡。
多杰同志以生命向其他学员发出警示:
八项规定不只是限制干部,同时也在保护干部。


❷ 那些不得不喝的白酒
从通报中我们得知更多细节。
例如这次酒会的组局者是青海省政府秘书长师存武
,事后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提供白酒的省农业厅厅长李青川,事后被留党察看两年、政务撤职;而王学文、洪涛、陶永利
等厅级干部分别给予留党察看一年、政务撤职处分。
你说通报中漏掉了一位?那什么,不是已经在第二天发现死亡了嘛…
人艰不拆啊,大兄弟!
公开资料显示,这几位官员的年龄均在55岁左右,按理说已经到了重视养生的年纪;而且他们也不是“冷酒伤肝、热酒伤肺、无酒伤心”的烂酒鬼,为什么喝起酒来不要命呢?就不能少整两口吗?
很遗憾,在很多时候,官员饮酒是没法喊停的,这是盛行于中国官场的酒文化的潜规则。
2019年,中文核心期刊《社会学研究》
刊发了中央党校党建部副教授强舸的论文《制度环境与治理需要如何塑造中国官场的酒文化——基于县域官员饮酒行为的实证研究》(以下简称《酒》),从社会治理的角度对“不能不喝”的官场酒局
进行了实证研究。
我们根据该文的逻辑框架,对青海酒局
重新进行梳理。
这里先解释一下背景资料:
强舸教授之所以写出这样一篇有深度的论文,一方面是他在中央党校工作期间,为中青班、中央企业班、县委书记班、民族班等主体班次讲授多门课程,对官场酒文化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另一方面,是他曾在中央办公厅工作,也曾挂职任县委常委、副县长,对于制度环境及体制内官员的行为逻辑有较深入的认识。
强教授基于2011-2015年间全国十几个省份的观察和访谈(所有酒局均被严格限定为“酒桌上的所有人都具有官员身份”的公务酒局,涉及调研干部共112人),试图回答两个重要问题:
1,为什么中国官场会形成独特的酒文化?
2,在正式制度禁止,甚至官员自己也不情愿的情况下,为什么官场酒风还具有生命力?
(一)中国地方治理的困境
通常说来,中国的地方治理存在至少三方面的困境:
首先是金字塔层级结构信息不足。例如县级行政区辖区人口在数十万甚至百万以上,且职能部门众多,书记、县长、组织部长等实权领导甚至不认识需要他评价的干部,自然会造成提拔过程中的信息不足。
某位受访者对此解释道:
我分管领域的科级干部都认识,但有些副科干部并不熟。而对乡镇和不分管的委办局,正职我能对上脸,副职很多对不上号。不是说我官僚,一个县上千科级干部,很难都熟悉。可是,干部任用的时候,我在常委会上是要表态、投票的(W37,S3省某县县委常委,2014年9月)。而私下交往又饱受诟病,风险太高,多数官员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宁可婉拒。此时,公务酒局
中的接触就显得很重要:
在地方光干得好不够,领导管的人太多,可能都不知道有你这号人。我们在乡镇平常见领导机会有限,多数还是开会,这种场合也不可能有接触。好在书记一年总得来我们乡调研一两次,其他领导也会来,来了总得吃饭。酒桌上,我敬领导一次,领导回一次,随便再来几次,一场酒总有三四次接触。喝了酒都放松了,机会把握得好,拉着手和领导说几句真心话,能留一些好印象(W38,S3省某县某乡党委书记,2014年9月)。在喝酒过程中,上级可以获得对下级的基本印象(知道名字、职务、工作分工),甚至于产生初步的信任(例如认为下级在喝酒过程中态度实在、本分肯干等)。这种快速灵活、低成本且又不违规的信任构建,是官场酒局的最显著的社交功能。
青海酒局中,师存武、李青川、王学文曾在2011年间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搭班子”:
师存武于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任互助县委书记;
李青川于2011年6月至2014年3月任互助县委副书记、副县长、县长;
王学文于2011年6月任互助县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而李青川等人与另外3人虽不存在工作上的明确交集。但是,另外几人也曾在海东市(互助县是海东市的下辖县)地委办公室、交通局
等部门工作过。
因此可以推测,在这次培训班学习期间,洪涛、陶永利等人与李青川等人偶然间相互确认身份后,有着尽快融入同一官场社交网络的刚性需求。而通过酒局结识,是最快捷、最直接的第一步。
至此,这酒就不能不喝。
其次是治理任务的非制度化
。“非制度化”意味着资源分配与绩效评价的巨大弹性,这不是“照章办事”可以简单评判与分配的。例如下级部门为争取上级部门拨款,需要与上级官员构建更良好的关系;例如下级部门为了凸出本部门工作的重要性,需要时常在上级领导面前“露脸”。甚至于,为了把一些临时性的任务落到实处,上下级之间的深入互动也是必须的。
例如一位干部就认为,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给下级敬酒也是常事:
每次下乡吃饭, 我肯定要给在场的每个乡镇干部敬杯酒。咱得给下面同志留下好印象, 好让他们认真完成我的工作。毕竟我不是书记, 乡镇干部能多努力地落实我的工作,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我的认可程度。但县里干部太多, 乡镇又远, 而我工作忙, 平时没机会接触, 就得抓住酒桌上的机会(W29, S4省某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2014年6月)。在青海酒局中,担任青海省政府秘书长的师存武已经是省政府党组成员
,前途相当远大,但他就能够主动张罗酒局,并且柔软地放下身段:
利用职权要求省政府机关食堂为其提供并安排公务车运送菜肴。而与喝酒身亡的海北藏族自治州委书记多杰,是地方的实职一把手,能调动相当多的资源。但他却成为喝酒最猛的一个,直至第二天身亡。
他们这种“你敬你的,我敬我的,互敬互爱,共同进步”的复杂关系,随着热热闹闹的酒局而遽然升温。
可惜,坏就坏在某位同志的身体不允许哇。
最后是组织激励不足的问题。我国的地方治理呈现出“越往下, 任务越繁重、工作越难做、压力越大”的特征,而上级部门所能提供的具体激励措施其实有限(提拔是有坑位的,灰色收入是被严查的,加班甚至是没有加班费的)。
为了凝聚下级官员的干劲,以酒文化为代表的“非正式激励
”、“精神激励”显得很有必要。
例如访谈中有人说到“婉拒的逻辑”:
和机关干部喝酒, 我主要看身体, 状态好、人不多, 敬我的酒我就干了;状态不好, 我就随意。但在乡镇, 状态再差, 该干的酒、该敬的酒, 我绝不会少。他们这么辛苦, 我喝酒不是为自己喝, 我是代表县委县政府喝, 代表县委县政府感谢做出牺牲和贡献的干部(D27, J2省某县县委书记, 2015年6月)。可见,酒文化不能给出具体的承诺与物资的激励,但有助于构建组织成员紧密的关系网络。这种非正式制度
嵌入正式的人事制度中,可能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
青海酒局中,参与者身份包括省政府秘书长、省农村厅厅长、省文旅厅厅长、省国资委书记、省交控集团董事长、地委书记等人,他们的行业背景各有不同,工作过程中的压力与委屈也存在差异。现在有机会聚在一起,分享下各自经历,释放下内在情绪,还能由此结下“心有戚戚”的情谊,似乎…挺好的?
更妙的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之下,一些埋在官员们内心深处的话才会说出来,一些平时听起来毕竟敏感的话也能“听后即焚”。
——所以这酒,必须喝得干脆,喝得投入。大家都喝高了就你清醒,你这是要淦什么?
❸ 解决之道
早在2008年,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雪光
曾提出一个重要的学术理论:
在政府运作层面, 许多看似违背正式制度的潜规则恰恰是制度环境的产物。它在更大层面上满足了整个制度体系和治理的需要, 因而具有广泛的合法性基础。从表面看,官员的饮酒行为似乎破坏了既定制度(例如“八项规定”),但它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官场的人情逻辑与社会治理的需要。
具体而言,因为中国地方治理存在着的金字塔科层结构信息不足、治理任务非制度化、组织激励不足等三方面困境,官员之间的饮酒行为发挥了构建信任、提供激励的作用,也部分地缓解了以上冲突,提升了组织治理绩效。因而具有“屡禁不止”的生命力。
从这个角度看,提升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水平,是彻底解决官场酒文化的必由之路。同时,以正式制度替代上级个人,为组织提供激励,也是扭转酒文化困境的前提条件。
但无论如何,制度的沉疴不应当成为个人放纵的借口。
尤其是2012年提出“八项规定”以来,因其详细具体的规定,有针对性的特征,让上下级之间都有了明确的“挡箭牌”,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强制性社交”,因而得到了众人的好评。
一位体制内的朋友曾吐槽说:
以前是钱少事多身体差。现在嘛,至少“三高”指标下来了…所以,在“八项规定”提出10周年后,你说这样的政策规定,大家资瓷不资瓷啊?
我就明确告诉你,肯定是要资瓷滴!
欢迎阅读全文:
6名厅官喝7瓶白酒致1人死亡,官场酒文化为何屡禁不衰?​
mp.weixin.qq.com/s?__biz=Mzg2NjY2NjU3OQ==&mid=2247488852&idx=1&sn=a622ce7e084b48b8df8000846abdda09&chksm=ce460468f9318d7e8bb37b421c5fb39842c56ee432d9845aaa81f6196c59dac7300c07beb54b&token=384952895&lang=zh_CN#rd更多内容请访问公众号将军箭
(jiangjunjian31)。左走天堂,右走金盆,弓开弦断,一往无前。本号关注财经与民生,虽是自娱自乐,仍求立足干货!欢迎关注,欢迎转发!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8樓 發表于:2024-3-30 22:55
何足道​:


八项规定不仅仅是限制干部,同时也是保护干部。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9樓 發表于:2024-3-30 22:56
六人七瓶酒,人均一斤左右。
一斤左右白酒,就能把正厅级给喝没了???
卧槽,这是什么玄幻故事…
这样看来
酒文化
在体制内显然是不吃香了嘛
这酒量比起以前可是差太远了啊…
玩笑话玩笑话————
实际上这种喝法也实在谈不上什么酒文化。
这个级别的干部,少说也是四十多岁的人,要么不喝酒,要么就是一斤起步的量,就这人均一斤的数,实在谈不上喝大酒,也就是大家攒个小酒局喝个开心,第二天起来不耽误正事的量。
谁知道这哥们儿有基础病
,第二天死逑…
处分最重那个不出意外就是攒局的,直接双开了,剩下的看这架势,也爬不动了。
正厅级干部在培训学习的时候死了,这事儿哪个有胆子敢按下来?
省管高级干部非正常死亡
,一查,是违规喝酒,完了犯病…
又丢人,又气人,那不直接抓典型吊起来打?
现在不太讨论酒文化了。
不是什么事都非得喝酒才能谈,不是没酒喝就办不得。
但酒毕竟是人与人的润滑剂
,除非滴酒不沾,要不,属实难免。
未必多好那口,但人在江湖,总有那身不由己的时候。


作者:范逸超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8174442/answer/300511546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0樓 發表于:2024-3-30 22:56
作者:MUMA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8174442/answer/300486485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首先,体制内不禁止饮酒,禁止的是在公务接待中饮酒。或者更具体一点,在表现方式上体现为公务接待中可以报销餐饮费用,但不能报销酒水费用。故如果公务员在私人宴请中饮酒,或者自己在家独自饮酒,是不违反八项规定的。
其次,不同地区或不同单位的纪律部门对饮酒的要求相差比较大。有些是工作时间禁止饮酒(非工作时间可以喝);有些延伸到工作日的中午也不允许饮酒(防止下午酒醉无法上班)但下午下班后可以喝(比如答主本地参加同事的婚礼这种非公务聚餐就不禁止喝酒);有些工作日不能喝,只能在休假期间喝(大多见于部队);大部分体制内培训会明文规定培训期间不允许喝酒——本次通报违规的就属于培训期间喝酒。
第三,在八项规定颁布之前,公务接待中喝酒还是很普遍的(当时酒水普遍可以报销),之后公务接待中喝酒就很少见了(餐饮报销审批更严格且酒水无法报销)。考虑到八项规定颁布才十年左右,故相当一部分年纪大的公务员仍然保留之前的喝酒文化并不奇怪,就像这几年政府办公场所禁止吸烟了,但相当一部分公务员仍然保留了吸烟的习惯,时不时还是会跑到吸烟区去抽一根一样。
综上,对于公务员来说,八项规定的颁布在很大程度上重新塑造了公务员体系内的很多习惯和行为规范,除了第二和第三项规定还需持续加大落实力度外,相当多的之前答主认为是一阵风式的整改在十年时间内被较为严格的坚持了下来,以致于后续很多这几年新入职的公务员会将当年八项规定的某些纪律约束看成是小题大做,进而产生了不把红线当红线,越过也不会有什么重罚的错觉。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1樓 發表于:2024-3-30 22:57
作者:煮酒杂谈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8174442/answer/300421618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种丑事,境外马上就会转载,有的能规范转载,有的则会添油加醋。
日本《朝日新闻》6个厅官喝7瓶白酒,还喝死了一个人。
6个全部都是一把手,青海省政府秘书长、省农业农村厅长、省文旅厅长、海北州委书记、省国资委主任、省交投董事长。
喝的什么酒?没说。
死的是谁?通报也没说。据说死的是海北藏族自治州委书记多杰。
这说明了几个道理:
1.白酒喝多了,都一样。日本的相关报道中,直接用的茅台的图片。实际上喝的什么酒,无从而知。但是,大家可能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茅台、五粮液。
总之,是高档白酒,这大概是确凿的。但是,还是喝死了一个人。
可见,最高端的酒,喝多了也是一样的。
台湾媒体报道有的网友脑补说,是送礼者不知情买了假茅台,以为是真茅台。农业厅厅长李青川当然也不会查验真伪,于是就带过来了。结果喝的是假酒,所以才喝死人。
当然,这只是网友的脑补。真是情况如何,到底是真酒还是假酒,不得而知。
2.没有一斤三,不要上厅官。6人喝7瓶,按照常规每瓶500毫升,人均1.16斤。但是,1.16斤的量,还是出事了,可见还是不够的,可见要当好厅官,至少要一斤三。
3.网传酒量地图,是靠谱的。
网友形容说,青海的酒量就是瓶级的,这次通过6位厅官的高端局进行了验证,确实是瓶级的,不能再多了。
还有各地喝酒的文化。
喝死的,都是酒量好的。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2樓 發表于:2024-3-30 22:57
作者:顾礼先生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8174442/answer/300474934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6个正厅级干部,喝掉7瓶白酒。一个喝死了,一个烂醉如泥缺席省里重要会议。
这么劲爆的故事,恐怕《人民的名义》
都不敢这么写,可它却偏偏真实发生在青海省委D校
里。
事情发在去年12月11日晚的青海省委D校的学员宿舍里,参与酒局的分别是:
青海省政府秘书长师存武
;省农业厅厅长李青川;省文旅厅厅长王学文
;省国资委主任洪涛;省交通集团董事长陶永利
;海北州委书记多杰。


6个人,都是正厅级,其中5个还都是当地重要部门的一把手,甚至连副职都不配参加这个酒局。
他们当天聚集在这里,本来是参加省里组织的一场重要培训,整个培训班接近300人,也就是说整个青海省的重要领导干部都到场了。
当着全省干部的面,干出这等事,不得不承认,这6个人是真的胆大,想必平时也是嚣张跋扈惯了。
D校是什么地方,让他们来这里是为了求知修心。他们倒好,在这个神圣的地方直接端起酒杯寻欢作乐。
按理说宿舍是供学员休息的地方,没有办酒局的条件,这6个人又是怎么喝起来的?我们太低估了这些人的能力。
当天攒局的是省政府秘书长师存武,他一个电话让机关食堂把菜做好,并用公务车直接送到宿舍门口。农业厅长李青川更是大手一挥,拿出8瓶白酒。
当晚,这6个人相见恨晚,愣是干掉了7瓶白酒。这几位干部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还能有如此好酒量,想必平时也是没少锻炼。



培训还在继续,宿舍里却出事了。师存武烂醉如泥缺席省里重要会议,海北州委书记多杰则直接醉死在宿舍里。
这6位身居高位,本应该是久经考验
的干部,如今却成为了“酒精考验
”,让人啼笑皆非。
虽然现在这几人都被纪委通报,撤职的撤职,问责的问责,但还是有几个疑问。
一、他们背后的问题有没有彻查?
这6个人都是担任一把手的省管干部
,作为领导干部,不仅不以身作则,反而洋相进出。这也从侧面证明,他们平时的作风不会好到哪里去。如果平时不是嚣张跋扈惯了,仗着自己位高权重,他们或许也不敢这么肆意妄为。而我们从通报中发现,这几人中除了师存武被双开外,对其余几人的处理都是不痛不痒。



这样的处理是不是有点草率?是不是应该深挖他们背后有没有存在更大的问题。
他们那么喜欢喝酒,说明他们平时对酒局就有着很深的执念与爱好。在这种“爱好”加持下,谁能保证他们能两袖清风,尤其是在这之前就有前车之鉴。



原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成员
、副局长赵洪顺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他在被留置的当天,中午还参加酒局喝了一瓶50年的茅子。
赵洪顺钟爱茅子,办案人员曾在他的住所内查获了2900多瓶茅子,和各类珍贵物品。赵洪顺在被留置前一个月的某次酒局中,一桌人就喝掉了5瓶15年的茅子,消费4万多。



同样都是爱喝酒,谁又敢肯定这几人背后有没有涉及更大的问题?
二、如果不是喝死人,是不是这几人毫发不伤?
这几人如今被通报,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当天的酒局喝死了人。如果说那次没有喝死人,这是不是意味着参加酒局的几位厅官,都会毫发无伤,甚至连“罚酒三杯”都不会有?
三、他们当晚喝的是什么酒?其中有没有利益输送?
前些日子,某地基层人员喝了一瓶白酒,在通报中都详细写明了其价格是20元。那这次出了这么大的事,在“含权量
”这么大的一场酒局上,他们喝的又是什么酒?应该不是20元白酒吧?
另外,这几瓶酒都是农业厅长提供的,他的酒是从哪里来的?自己买的?还是别人送的?如果是自己买的,又花了多少钱?如果是别人送的,别人又是因为什么原因送给他的?
四、这几人到底是什么关系?有没有小团伙?
6个人喝掉7瓶白酒,还是在宿舍里,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他们的关系并不一般。尤其是师存武、李青川和王学文,这3人都曾在青海互助县
一同搭班子。多杰和洪涛,则都曾在海北州
工作。
他们之间,是简单的喝酒,还是有利益牵涉的小团伙?
最后,还有个建议,应该严查送酒的人到底是谁?给领导送的是不是假酒?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3樓 發表于:2024-3-30 22:58
某知乎用戶:


我只想知道为什么通稿里不敢明说死的人是谁
明明通过排除法就知道了
而且去年12月就有人在百度知道上问多杰是不是喝酒喝死了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4樓 發表于:2024-3-30 22:58
龙之丑牛:


多杰后台很硬啊,都没有被处理!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5樓 發表于:2024-3-30 22:59
回復14樓 @JosephHeinrich 的內容:
龙之丑牛:
多杰后台很硬啊,都没有被处理!
節選該回答的一些高讚評論:
「阎王爷就是他的后台」
「被殡仪馆处理了」

「已终生被处理了」
「无害化处理」
「阎王:要怎么处理?是你来找我说说,还是我来找你说说?」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6樓 發表于:2024-3-30 23:00
处理这么重,问题的关键是喝酒吗?问题的关键是在什么时候喝酒!
党政主要领导学习二十大精神培训班,是什么规格的培训班,是什么性质的培训班,这是个简单的培训班吗?你看看中央的这个培训班是谁开班的?在这样的培训班期间,一群厅级一把手集体喝醉酒,还喝死人,这是作风问题吗?这是严重的政治问题好不好。中纪委为啥会提级审查原因也就在此,不然全国成百上千的厅官,哪天不喝醉几十个,中纪委管过谁?
要是这几个领导在其他时间,哪怕是工作时间喝酒,也喝死一个,撑死就是个记过处分。不会这样处理。


作者:日落闲云归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8174442/answer/300588391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7樓 發表于:2024-3-30 23:00
一名基层干部表示,原来实在搞不懂为什么领导都爱喝酒。有一次和县领导吃饭,看到书记、镇长拼命的样子,我才明白喝酒确实是一种服从性测试。再有就是对于上级领导来说,你工作干得怎么样、能力怎么样我是很难有时间关注的,饭桌上是下级少有能和上级交流“工作”、感情的地方。
当然他们几个的倒台也是一个地方派系的倒台,其他派系可要偷着乐。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8174442/answer/300613351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8樓 發表于:2024-3-30 23:00
POKERFACE:


请不要糟蹋文化两个字,遗留至今的各种糟粕和陋习里,聚众喝酒是排在第一位的。青海的禁酒令应该全国推广。茅台的价格不跌到300,反腐和体制改革就没有成功。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9樓 發表于:2024-3-30 23:00
石二郎:


看来我当年不当公务员的选择是对的,
按这规格,我半斤的酒量还没当上副科就得殉职啊。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20樓 發表于:2024-3-30 23:01
作者:职场思维导图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8174442/answer/300538713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省政府秘书长组局,其他厅局的领导敢不参加?厅局领导参加了酒局,敢不喝酒?做政绩,往上走,需要“人际关系”!
高层也是人,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有圈子。在江湖中,在圈子中,酒是最好的服从性测试。故,高层也无法避免酒文化

应该深挖秘书长组这个局是纯粹为了联络感情,还是为了搞团团伙伙;还是为了帮助自治州一把手做政绩?感觉帮助自治州一把手做政绩以及搞团团伙伙概率大!
农业厅、旅游厅、国资委、交投
四个实权单位一把在一起,都是自治州一把需要讨好的对象。于是从通告中看到,自治州一把死亡,这4个实权单位的一把被处理;再加上秘书长被处理。一个酒局,6个干部……
省委委员、省政府党组成员
、省政府秘书长,纵横捭阖的实权人物;
农业厅、旅游厅两个在美丽乡村建设
中具有实权的厅,厅长是实权人物;
国资委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协调相关企业投钱的实权单位,一把是能组织各路财神爷的实权人物;
交投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修桥、修路投项目,一把是财神爷;自治州一把估计是太想带着自治州发展好一点,让老百姓过好一点,自己政绩好看一点。拼命的喝,最终搭上了自己老命。
再深挖一下:
6位干部不太可能喝一般的酒,指定是特供级别的酒。8瓶酒不是一箱,一般一箱6瓶。这里是8瓶酒,而且是与政府秘书长喝酒,李厅长肯定拿出了自己珍藏的好酒。8瓶好酒呀,8瓶什么酒?市场价多少?李厅靠自己收入买,也肉痛吧。不过到了这个级别的人,不用自己买酒喝了。有句话“买好酒的人不喝好酒,喝好酒的人不用买酒。”
6人7瓶酒,如果不是因为有人死亡,人均1斤多呀,这酒量可以,平日里没少喝。应该查一查,这几人累计喝过酒的价值。再查一查李厅及其他各位一把家里的酒窖,看看剩余酒的价值。


体制内的喝酒事故
2016年,某集团军
军长,在军部与另一集团两名军老部下喝酒,导致一人死亡,最后该军长被撤职,由正军降到副军免职。国防部表示,这是“一起发生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顶风违纪的典型案件”。
2013年12月17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中央纪委通报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的消息,第一例就是黑龙江省副省级干部付晓光
因私公款消费,大量饮酒并造成陪酒人员“一死一伤”严重后果这一典型案件。酒桌上一般谁坐C位,谁可以收放自如想喝就喝或想不喝就不喝?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21樓 發表于:2024-3-30 23:02
香樟连翘​:






酒桌文化那源远流长,不论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都是很常见的现象。
全人类就是爱喝酒,你说酒文化能避免?
我们反对的是恶习,恶俗,是不良的酒文化。就那么几个人,喝了七瓶白酒,最后都喝死了一个,你说严不严重?
喝酒关键看时间,体制内也是经常发禁酒令。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公务餐不喝酒,就会有的东道主们大半夜来叫醒你,用私人名义带你去撸串喝酒,或者喝酒唱歌。
公职人员在工作时间内(含节假日值班及执勤等)和工作日八小时外一律禁止饮酒;严禁外出参观考察、培训学习期间相互宴请饮酒。至于私下行为,你如何禁止呢?
但是,你说曹操的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笑谈间樯橹灰飞烟灭是不是酒文化?诗仙李太白更是自称臣是酒中仙,天子呼来不上船。
这些不是优秀的中华文化吗?
曹孟德和周郎不是相对于体制内高层吗?
公务接待不上酒,反四风,大家很赞成。
公务活动之外,很多都是多少年的老关系,吃完公务餐,作为东道主,请朋友晚上去撸个串,喝点小酒,聊一聊,也不行?
无酒不成席
酒文化本身没有错。人类就是喜欢酒精这种东西的。
发乎情,止乎礼,不逾矩。
我觉得只要恪守中庸之道,并没有什么不合理的。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这是句戏言,可是一场饭桌上没有酒,那真的很尴尬。能喝的多喝点,不能喝的少点,过敏的就以茶代酒。不要强迫,不要浪费,怎么就不能宾主尽欢呢?
就像彩礼,我们反对的是不带回来的彩礼,反对的是拿彩礼给女方弟弟结婚。我们欢迎的彩礼是男方拿30万,女方添20万最后一起给小家庭做启动资金。
中国人最注重人情世故,饭圈文化、或者说酒桌文化,这种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了,民间有句俗语说得好:“握一千次手,不如喝一次酒”很多东西化干戈为玉帛,在酒桌上,轻松就把事情解决了。
中国人最讲排面,有些东西只有在酒桌上才能说的出来。民以食为天,吃饭喝酒在中国举足轻重。所以中国人喜欢组饭局。更喜欢在饭桌上把事情敲定了。
中国最有名的一顿饭是什么?
那必须是鸿门宴呀!
2000多年前的时候,项羽和刘邦剑拔弩张。明明项羽拥有绝对的优势兵力,只要发动雷霆一击,刘邦集团必然土崩瓦解。
但是楚霸王
偏偏选择要请刘邦吃顿饭。
这里就有中国人酒桌文化的影响。只要双方坐下来吃顿饭,喝口酒。刘邦认个怂,尊项羽一个大王。并且还有樊哙
一通慷慨激昂的演说,项羽也不好意思对刘邦动手呀!
但是刘邦这顿饭吃的一点也不踏实呀!可以说是胆战心惊。
他看见范增
屡次向项羽暗示,一会举个玉佩,一会安排个高手舞剑。赶紧起来上厕所,带着樊哙跑了,安排张良
断后。他连告辞都不敢跟项羽辞行,就怕自己被扣下来。
想想范增也是很有意思,小动作不断,但是始终保持着饭桌上的礼仪,从未撕破脸。这大概也是中国酒桌文化的特色之一吧。
鸿门宴,作为中国最出名的酒局,也充分说明了,一顿饭吃好了,胜过雄兵百万

当时光走过一千年。
在距今1000年左右的时候,中国又出了一顿著名的酒局。
请客的主人是刚刚登上皇帝宝座的赵匡胤

老赵把一起发家的老哥们留下喝酒,酒兴正浓时,他叹了一口气,口吐苦衷,说:“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为此我一直在心里念着你们的好。然而,我太难了,还不如做节度使
快乐,我整个夜晚都不睡不好哎啊!”老伙计们等人惊骇地忙问其故,老赵继续说:“你们部下如果想要富贵,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候恐怕也是身不由己了。”
老伙计们全都吓尿了!长跪不起,求老赵给条活路。
老赵缓缓说道:“大家都是兄弟,人这一辈子不过是想多聚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后代免于贫乏而已。你们不如放弃兵权,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为子孙立长远产业;多买些歌姬开趴体,岂不美哉?”
老伙计们纷纷表示,老大哥说得对!
第二天,老伙计们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告老还乡!
赵匡胤聪明就聪明在,他从一开始就将自己的地位放得很低!首先他设酒宴邀请众将领,没有摆出丝毫皇帝的架子,而是如同之前军旅生活一般与将领们以兄弟称呼,既是兄弟,自是要为之而分忧,在酒局之上,赵匡胤总是愁眉苦脸,再加上旁敲侧击,表明意愿,将领见此,自是明白为何。其实各将领也不傻,赵匡胤这明摆着是:要么你自己走,要么我请你走!加之古往今来卸磨杀驴
的例子还少吗?于是选择明哲保身,更相当于卖皇帝一份人情。
一顿酒吃好了,化解了一场危机。
这也就是酒桌的魅力所在。[br>所以知道为什么各行各业的大佬喜欢组酒局吧?酒局是朋友圈,是博弈场,更是交流会。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22樓 發表于:2024-3-30 23:02
确实有点过分了,且不论官职高低,单说这个岁数,起码都55岁左右了,6个人喝2瓶酒就可以了,一个人相当于喝3两酒。至多喝3瓶酒到头了,相当于每人半斤酒,一切平安无事。这回可好,酗酒喝死了人,说明个人素质差于常人,不配担当领导重任。
唉,其实很多人到了四五十岁都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特别是长期饮酒的人,很多人不自知,一旦饮酒过量很容易在睡梦中脑溢血或者心梗,特别是喝酒量这么大,酒真的不要喝了。


作者:知乎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8174442/answer/300576424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23樓 發表于:2024-3-30 23:02
作者:longjf126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8174442/answer/300499209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

喝酒喝死了人,不管你有问题没有问题,都有问题。
何况现在很多省市禁止党员干部工作日喝酒,但凡是工作日喝酒喝出了事,仕途也就断坎了,一步慢,以后步步慢,当然都做到了厅官,再想升职,难度系数
也是指数级上升了。


2、
很多省市的禁酒令
是工作日早中晚都不准喝酒(包括星期五晚上),现在在很多地方已经是常态,但凡公职人员因酒出事或者被查到了、被举报了,这都是违反了八项规定——哪怕不是在党校培训期间,查到了也一样属于违反八项规定的行为。

青海这个事件,发生在星期六(2022-12-11)的党校封闭培训期间,应该不属于工作日饮酒情形,而是属于其他违规饮酒情形(学习培训期间),厅官带头顶风违纪(关键是喝酒喝死了人,舆论影响极坏嘛),是被专门打的“不长眼”(俗话说嘛,不打勤不打懒专打不长眼),某些官级别上去了,心态膨胀了过分飘了,“祸事”自己就来了,门板都挡不住,根子还是自个脑子里面没上紧弦——当年 顾顺章
是怎么没的?青海师秘书长官帽子就是怎么没的,实质是一样一样的。
公务接待,党员干部一样不准喝酒,除非事前特批(比如招商引资)。


3、
民间喝酒喝死人的意外死亡事件,每个县每年可能都有那么几件发生,不少见。
有可能死者本身就有疾病隐患,只是平时隐而不发,但在喝酒状态下,酒精成为诱因,导致疾病暴发而造成猝死。

又或者死者酒醉后独处一室昏睡独卧,因无人照看,其在醉酒状态下发生 急性乙醇中毒死亡 或 呼吸窒息死亡——这种事,医院急诊科、法医可能见得多了。不信的话,可以在网络上搜索 酒醉猝死
的司法审判案例,历年以来不乏类案判例。就是在知乎搜索关于醉酒、关于解酒、关于藿香正气丸
解酒的提问回帖,可能都能找到相关的知乎帖子,本人在几年前就在相关回答中指出 千万不要让醉酒之人独处一室无人照看,也千万不要让醉酒之人处于仰卧状态,这都非常大概率出现酒醉后窒息而死而吃官司的情形。
只不过,这次醉死人的居然是厅官,故而惹人瞩目。
但在酒精面前,人人平等,绝对不会因为你是厅官,酒精就不会让你见阎王。




4、
庸俗政治学的教训和经验:
从这起青海省 6名厅官 喝酒喝死人事件看,不管你是谁、不管你是什么高干职务,不管你是作为酒局饭局的召集者,还是酒局饭局的参与者,除了准备酒菜之外,这急诊处置醉酒的熟手医生和熟手护士以及相关解酒药品也是必需的措施,最低限度也得有一个懂得临床解酒
处置的熟手护士在场收拾残局——喝醉了不要紧,赶紧解酒处置先。
否则,厅官的乌纱帽也是会被酒精干掉的——这不,喝酒喝死了人,事情性质就严重了,局面不可收拾,省政府秘书长也得双开了。


6个厅官搞定8瓶烈酒(呃,不对,是拿了8瓶,喝了7瓶),这酒量也不是盖的,平均每人干掉一斤三两三(喝了7瓶酒的话,大概平均是每人喝了一斤一两多)的茅台酒(我猜厅官们喝酒喝的是茅台,如果不是茅台也很有可能是五粮液、泸州老窖
,总不可能是青海省本地的银河白酒吧?)——本人酒量不行,年轻时候喝二两二锅头、五粮液或者蒙古王
52度啥的,就得睡大半天,现在更加是滴酒不沾了。
话说年青时,看内蒙人喝酒,有一位内蒙古猛将兄一个人 先干了3瓶白的(好像是蒙古王52度还是什么,反正是内蒙古本地产白酒),再来了一瓶50几度的五粮液,再来2瓶当地产啤酒,4白2啤,居然第二天一早就能起床上班,内蒙古酒蒙子
的水平,我是叹服的。 固然我大湖南,一位喝酒猛将一场酒局一人干掉5瓶52度酒鬼酒
的,我也是叹服的。


5、
官场上的喝酒,其实不是喝酒,本质上是一种小圈子社会的应酬交际,拉帮结伙的擦边球,在某些时候可能具有一定的“正面”作用,比如 加速某些跨部门工作事项的推动力度,加速某些跨部门工作的私底下沟通协调。但对正常行政的长期“负面”作用可能更大。
社会运行有潜规则,官场运行也有潜规则,官员聚饮本质上是一种官场润滑剂,但上层根本不想看到这种小圈子应酬交际的庸俗政治、团团伙伙
政治,这种聚饮活动与“非组织活动”的边界是非常模糊的,搞不好在未来就是保护伞诞生的温床、基层黑恶势力滋生的不良政治土壤。
所以,“不长眼”的选择是最糟糕的。
"棋从断处生",秘书长自己授人以柄,就不要怪别人群起推墙倒了,毕竟6个厅官倒了,棋盘上多出了很多可以“打劫眼”的空间,狼多肉少,手快就有,连锁反应,有很多跟班站队人的仕途命运就在快棋对弈局中,或沉或浮。


6、
藿香正气水可以解酒吗?


如何解酒?


过份醉酒后,应该如何处理?


有哪些家庭应备实惠又有用的好药?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24樓 發表于:2024-3-30 23:02
作者:体验派大师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8174442/answer/300477262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三更,我收回我之前说的一切话,最近被以案促改,正风肃纪各类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折磨的一塌糊涂 要清正廉洁、要清正廉洁、要清正廉洁、重要的事儿说三遍




本地人,半年前的事了,压了半年,本来以为都快过去了,没想到最后来了个中纪委通报,更搞笑的是这几位领导都是让纪委放开查也查不出问题的“海东帮”好官,工作还算是尽心尽力,没想到出了这种事,有些时候这种事从人性上是好理解的,多年前在一个县共事的县委书记、副书记、县长多年后走向更高层级的领导岗位,一起培训聚会,奈何身体已不是当年,有些人已经老了,虽然互助的麻雀都能喝三两,但你们已经是主政一方、为民奉献过的五十多岁老头子了呀
我现在观点比较偏激,评价标准也更多元,但如果没喝酒就是烈士、就是全体党员学习的榜样(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朱治国
),喝了酒就是学员宿舍身亡唾弃的榜样(原省委组织部党员教育处处长、原海北州委书记多杰
)、但他们都是为青海这片土地奉献过的人呀………
二更
绝大部分人的评论是看不见的,知乎的审核懂得都懂
,重点都在谈贡献、作风、组织纪律几个问题,在此统一回复
关于贡献,我没法贴出他们的述职报告
详细告诉你他们做了哪些贡献,我猜即便贴出来不认同的人也会说这是秘书吹出来的彩虹屁
关于作风最多的话就是党校培训都敢喝酒,可想而知平常什么样的作风,这种回复我是最无法容忍的,犯错受罚,但你无法用这个错误推倒平常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我在工作中与其中三位打过交道,他们绝对在同级别官员可以名列前茅,说实话如果多杰书记不是意外死亡,这只是个平常的餐叙。


最后组织纪律,你守得住,他守不住,好,你比他高尚,以及愿你不是键盘侠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25樓 發表于:2024-3-30 23:03
酒逢知己千杯少,这六位干部,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为人民服务,可谓志同道合,偶尔百忙之中抽空聚聚,自然是抓紧机会交流一下为人民服务的经验,越交流心胸越宽,心胸越宽酒量越大,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又有古代将领把酒倒进河里与士兵共饮的佳话,结合起来,就是他们肚子里是能撑船的河,倒再多酒下去都只是象征意义,这不就多喝了吗?
你看我逻辑多严密。


作者:道朗马泰尔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8174442/answer/300574690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26樓 發表于:2024-3-30 23:03
套路:


40岁左右干部:有这种好事!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27樓 發表于:2024-3-30 23:03
某知乎用戶:


6个人里咋就处罚了5个人?
居然还有一个人没受到处罚?
你们说,这奇怪不奇怪?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28樓 發表于:2024-3-30 23:04
回復27樓 @JosephHeinrich 的內容:
某知乎用戶:
6个人里咋就处罚了5个人?
居然还有一个人没受到处罚?
你们说,这奇怪不奇怪?
該回答一些評論:
「找阎王在地下给个处分吧」
「怎么,你要把处分决定书烧给他?」
「阎王:是啊,为什么呢(叉腰)」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29樓 發表于:2024-3-30 23:04
汉升兄:


好奇怪,这都能通报可见反腐决心,但是为何鲶鱼公主和周公子仍然没消息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30樓 發表于:2024-3-30 23:05
这些都是厅级干部,很多还是一把手,平均年龄都在50岁以上了。
6个50岁以上的大佬,干掉了7瓶白酒,平均一个人喝了1斤多的白酒了,还把一个大佬给喝嗝了。。。
这作风。
年轻人整治职场。
谈天说地,主聊房产,彭叔粉丝交流群第22期开放喽​
mp.weixin.qq.com/s/1hB7KEIGt8PjFgQeQzR

作者:有事问彭叔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8174442/answer/300537418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840 回複數:61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4-3-30 23:30
 
©2010-2024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