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5篇帖子。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282 4
(轉載財訊)野島剛:日台逆轉!台灣超越日本變多了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1樓 發表于:2024-3-27 19:23
日本和台灣的地位是不是逆轉了?近來我對這件事的焦慮感愈來愈強烈。最近我和一些台灣朋友吃飯聊天時,他們常常說:「日本什麼東西都便宜又好吃」、「好想趕快再去日本」。在銀座「只要4千元」就能吃到非常美味的壽司,這種台灣人的話題,日圓貶值後,我都快聽膩了。四千元台幣換算成日幣是兩萬日圓耶!連我也很少吃一份兩萬日圓的壽司。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2樓 發表于:2024-3-27 19:23
台積電大舉投資 熊本已驚現台灣熊本國


賞櫻季節的到來,對我來說是一件恐怖的事。因為台灣朋友會提出邀約:「我現在在日本賞櫻,有空的話,要不要一起吃飯?」今年已經有5個人找我了,接下來應該會更多。
有一次我在台灣和朋友聊天,談到台灣在1895年到1945年是日本的殖民地。我馬上說:「以後日本應該會變成台灣的殖民地吧?台灣人都到日本買公寓,而且銀座的壽司店和天婦羅店有很多台灣人。甚至可說,熊本像是台積電的領土,熊本的GDP(國內生產毛額)是6兆日圓,而台積電在熊本的投資額據傳將達到四兆日圓,等於熊本出現另一個台灣熊本國。」不知道為什麼,我說完以後,大家都沉默不語。這些內容對台灣人來說,可能不太好笑。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3樓 發表于:2024-3-27 19:23
再說一個小故事。我現在正在準備一場熊本的演講,題目是半導體。在討論的過程中,一位工作人員說:「麻煩您準備的內容,不要讓台灣政府或台積電覺得不高興。」以前我很少接到這種要求。台灣人心目中的「日本」,和日本人心目中的「台灣」,逐漸開始有很大的轉變。
2017年,我在日本某家媒體以連載的方式,寫了一個專題:「向台灣學習的七件事」。文章內容是從我觀察到台灣可能比日本先進之處,包括民主主義、製造業、性別平等等角度切入,並加入最新的趨勢。
我那時候想讓日本人知道的是,日本應該改變「什麼都比台灣先進」的想法,在某些領域,台灣其實比日本更進步。當時的確造成一些回響,不過遺憾的是,回響程度不如我預期的大。我想當時還有很多日本讀者無法接受「向台灣學習」這種觀點。如果是現在,讀者的反應應該會更好。
通常我會比別人早幾年寫出台灣相關的新聞,它和當今社會的進展有些時間差。不過沒關係,因為這樣我更能確認,對於在第一線觀察台灣的人而言,我比日本社會上任何一個人,更早了解台灣的價值。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4樓 發表于:2024-3-27 19:23
扭轉對台印象 311、疫情、半導體


日本社會對台灣的認知,經歷過幾個階段。1990年代以前,日本可以說「忘記」了台灣。在日中友好的陰影之下,日本人認為台灣遲早會被中國併吞,台灣問題會被「解決」。因為大家認為,同樣是獨裁,中國的共產黨政權,和台灣的國民黨政權差不多了。
但是到1990年代,台灣民主化有了進展;2000年政權交替後,日本第一次開始覺得台灣出現了一些有趣的動向。隨著台灣想遠離中國的台灣本土化運動盛行,認為台灣是值得研究的對象,不過當時台灣的存在感仍然很低,如果中國是十,台灣大概只有一。
第一個轉機是2011年311日本大地震時台灣的捐款。日本最苦的時候,台灣人展現了無比的善意,讓日本人心存感激。當時許多日本人都覺得,不能無視於這樣的台灣、不能不報恩。在此之後,台灣在日本建立了「相親相愛」的親密友人地位;這和中國在習近平上台後,日本人對中國的觀感大幅惡化,應該也有關係。對日本來說,中華圈當中的友人,已經完全從中國人轉變成台灣人。
下一個轉機是疫情。這時候登場的是唐鳳。比起在台灣,他在日本更被視為偶像;當上數位發展部部長後,他在台灣的人氣下滑,在日本卻維持不墜。在日本受到尊敬的台灣人,除了李登輝,就是他了。台灣的疫情對策,使得日本人更尊敬台灣。而決定性的一擊,還是半導體。日本人很快就了解,為什麼日本政府要花超過一兆日圓,請台灣人到熊本來。在半導體領域,日本是落後國家,台灣是先進國家。
我不是說日台完全逆轉了。確實,台灣在很多方面還趕不上日本,但是日本必須追上台灣的地方也變多了,包括半導體、年輕人從政、性別平等、女性在社會上的活躍等。我感受到雙方現在的關係是互相尊敬,同時也互相學習。不過我希望日本人要記住:再這樣下去,不久的將來,日台可能逆轉。而我衷心期盼這個預感不會成真。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5樓 發表于:2024-3-27 19:24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282 回複數:4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4-3-27 19:24
 
©2010-2024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