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4篇帖子。 内容转换:不转换▼
 
点击 回复
201 13
(轉載知乎)毛泽东当年为什么没有去国外留学,为什么一辈子鲜少走出国门?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1楼 发表于:2024-4-26 18:35
关于毛泽东,有一个疑问似乎总是时刻围绕着我们,即他为什么鲜少走出国门,无论是青年时期的出国留学,还是建国之后的出国访问,抑或在其他领导人中较普遍的出国休养(养病),毛泽东似乎总是最不“积极”参与的那一个,这究竟是为何,有没有什么特殊原因?
首先,在新中国15位开国元勋名单上,即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陈云、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刘伯承和罗荣桓等15人,毛泽东是屈指可数的几个鲜少(仅两次)走出国门的领导人之一。(仅刘伯承和罗荣桓出国次数少于他,仅为一次。)
据粗略统计,在这15人中,建国前未曾出国的人其实并不在少数,但这些人大多都在建国后常常出国访问或休养,而唯独毛泽东即使在建国后,也极少走出国门。他平生仅有的两次出国,分别是在1949年末~1950年初和1957年11月,当时去的国家都是苏联。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2楼 发表于:2024-4-26 18:36
第一次出国,他是为了给刚刚诞生的新中国争取来自苏联的经济援助和政治支持;
第二次出国,则是为了亲自参加莫斯科会议,此前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放出了一颗“深水炸弹”,即举世关注的强烈谴责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对共产主义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毛泽东当时亲自出访苏联也是更加透彻掌握国家形势的变化。

除此之外,毛泽东再无其他任何身居异国的经历。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3楼 发表于:2024-4-26 18:36
▲第一批勤工俭学生赴法前在上海的合影(后排右1为毛泽东)。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4楼 发表于:2024-4-26 18:36
其次,在上世纪20年代,赴法勤工俭学其实是中国士子普遍向往的梦想,而毛泽东在多方条件完备的条件下,依然没有踏上出国之路。
在赴法浪潮最热烈的1919~1920年期间,前后共有20批多达1600余人奔赴法国,这其中有许多后来都成长为了党的重要领袖,比如周恩来、陈毅、邓小平、李富春、聂荣臻、蔡和森、向警予等等,而身处这场风暴中心的毛泽东,不是没有机会出国,甚至可以说,他其实拥有某种程度上的优先权。1918年~1920年,他身为组织者,多次领导了湖南学生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帮助同学们筹集资金,亲自到上海送他们上船,所以如果他当时愿意的话,赴法留学是极有可能实现的。
这里想要讨论的问题是,毛泽东当时为什么没有跟随历史的洪流,奔赴法国(或其他国家)留学以探索救国之路,而从始至终都坚定不移留在国内从事革命斗争?
在此之前,其实有很多人已经研究过这个问题,他们同样百思不得其解,毛泽东当时究竟是怎么想的,或者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总的来说,关于这个问题,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种说法:其一、“经济拮据说”;其二、“语言不过关说”;其三、“更想去俄国留学说”;其四、其他个人原因。
这里想要说明的是,无论是事实依据还是理想假设上,前三种说法都是站不住脚的。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5楼 发表于:2024-4-26 18:36
▲1919年11月26日,新民学会在长沙合影,后排左起第四为毛泽东。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6楼 发表于:2024-4-26 18:36
其一,说毛泽东是因为经济拮据而无法留学,显然是有些不符合实情的。当时他的家庭虽然不算很富裕,但其实在韶山冲是家境较好的,毛泽东的父亲毛贻昌颇有经商头脑,早年在毛泽东刚出生的时候,家里已经有水田15亩,年收产稻谷60多担,经过多年苦心经营后,等到1918年的时候,毛家已经算是韶山当地标准的富裕人家了。
虽然在1918年和1919年,随着毛泽东的双亲相继因病去世,毛家遭受了致命打击,但毛贻昌留下的田地房产依然是足够应付一次出国留学的。事实上,后来是毛泽东亲自劝说弟弟们,先是变卖家产,后将钱财分给了穷苦人家,带着毛泽民、毛泽覃一起走上了革命道路。
另外,即使毛泽东个人无法承担留学经费,他当时的恩师杨昌济,特别是由杨昌济介绍而结识的爱国民主章士钊,是绝对有能力资助其出国留学的,而这两个人对毛泽东都颇为欣赏和器重。事实上,当时毛泽东组织的几批赴法留学生,最后都是受章士钊的资助才成功赴法。
1920年毛泽东带着杨昌济写的推荐信,在上海找到了章士钊,之后章士钊帮他筹集了多达2万元的留学经费,毛泽东拿到这笔钱后,将大部分给了赴法的湖南留学生,最后还剩余了一小部分,都用在了后来的湖南反革命斗争上。
所以,从当时的实际情况上来说,毛泽东是不大可能因为经济拮据而被迫放弃出国留学的。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7楼 发表于:2024-4-26 18:36
其次,说毛泽东是因为语言不过关而无法留学,也是非常有失偏颇的。事实上,毛泽东的普通话虽然带着浓浓的湖南方言特色,但是他从始至终并不怯于表达,甚至可以说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1918年和1920年先后两次来到北京,他成功与李大钊、陈独秀、胡适、蔡元培、章士钊、熊希龄等社会名流结识,主动与他们探讨时政和学术问题,并受到了广泛的赞赏。
1919年前后,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做图书管理员的时候,会主动去跟当时的新文化运动学生领袖傅斯年、罗家伦等人交流,毫不怯于自己的身份和口语劣势(湖南口音普通话),虽然最后并未成功。
“在那些来看报的人当中,我认出了一些新文化运动的著名领导者的名字。如傅斯年、罗家伦等,我对他们抱有强烈的兴趣。我曾经试图同他们交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些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讲南方土话。”——《红星照耀中国》,埃德加·斯诺

此外,毛泽东还经常写作文章,并在北大旁听期间主动参与学校的许多讨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他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想深度是受到了李大钊的充分认可的。
除了普通话,毛泽东其实对外语是颇有兴趣,且具备一定的外语学习基础。从17岁开始,毛泽东初次接触了英语后,在几年学习经历中,无论是湘乡的东山高等小学堂,还是后来的省第一师范学校,毛泽东一直坚持英语学习,所以客观来说,他对于外国语言是具有浓厚的兴趣和良好的认知的。
换句话说,毛泽东当时如果真愿意出国留学,相信是不会让语言成为了他的“拦路虎”,众所周知,毛泽东拥有十分强大的自学能力,和乐于为学习而吃苦的品质。
1912年秋冬,时年19岁的毛泽东主动从湖南全省第一中学退学,后来,在1913年春考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之前,他独自一人在长沙的省立图书馆,度过了他“学习历史上最有价值的半年”自修生活。
当时毛泽东在长沙并没有固定居所,一直是被迫寄居在城里的湘乡会馆,那里距离省立图书馆大约有三四里地。当时为了多看点书,他每天总是第一个进馆,最后一次出馆,只有在中午才会外出买点烧饼或米糕充饥,日复一日,雨雪无阻,一直坚持了半年时间。
据当时图书馆的李姓管理员后来回忆,“那时候,图书馆每天早上一开门,迎接的第一个读者就是毛泽东,他每天天麻亮就动身,到图书馆已等候多时了;每天下午关门,要‘欢送’毛泽东,因为他走得最晚,不提醒他,他还不走......”后来,毛泽东在回忆这段经历时也曾说:“我贪婪地读,拼命地读,就像牛闯进了人家的菜园,尝到了菜的味道,就拼命地吃一样。”
在这段时间里,毛泽东自己拟定了一个以攻读社科书籍为主的自修计划,还制定了别具一格的学习蓝图,最终通过高效率的学习,阅读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书籍,学识上、思想上都得到巨大提升。结束这半年的自修生活后,毛泽东就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成功考入了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后并入省立第一师范)。
所以,从毛泽东的自学能力和肯吃苦的事实上看,如果他真愿意去法国留学,语言应该不会成为其中的阻碍。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8楼 发表于:2024-4-26 18:37
再次,说毛泽东是因为想去俄国而放弃了去法国留学的说法,从事实看是有一定的依据的,不过,当然这也不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早在1918年到北京的时候,毛泽东当时的世界观还比较局限,对西方的思想政治理论了解并不多,后来是在李大钊的引导下,才逐渐对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列主义产生兴趣,并认可其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
所以,从1918到1919,毛泽东思想经历了一个从欧洲转向俄国的变化过程,到1919年底,毛泽东已经基本丧失了对赴法留学的兴趣,对俄国留学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1920年春,毛泽东在给周世钊的一封信中写道,“我觉得俄国是世界第一个文明国,我想两三年后,我们要组一个游俄队。”后来,其还曾在《致陶毅信》中说:“彭璜君和我,都不想往法,安顿往俄。”
同毛泽东一样,陶毅和彭璜也都是湖南湘潭人。陶毅时有“长江以南第一才女”之美称,新民学会时期,毛泽东曾与其交往甚密。彭璜早年曾与毛泽东共同创立湖南党组织。

之后,毛泽东确实曾计划去俄国学习马克思主义,不过后来因为党内事务繁重,1921年国内政治形势风起云涌,最终并未成行。
总的来说,无论是事实依据上,还是理论假设上,上述三个外在客观原因,其实并不能成为毛泽东没有赴法留学的阻碍。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9楼 发表于:2024-4-26 18:38
最后,要说毛泽东当时之所以没有跟随大流出国留学,最根本原因其实还是在其价值观和性格上。简单说, 他当时也许根本就不想去国外,换句话说,要想寻找救国之路,他更认可通过在国内学习和实践的方式去探索,而不是“盲目”地出国留学。
多年后,1936年毛泽东在接受斯诺采访时,解释自己不去法国的原因,是“我对自己的国家还了解得不够,我把时间花在中国会更有益处”。
事实上,当时无论是出国留学的周恩来一类人,还是留在国内的毛泽东一类人,他们的初衷都是一致的,就是寻找救国的“药方”,即毛泽东后来所述的:“吃饭睡觉都是想的如何把中国搞好。”而毛泽东之所以更愿意留在国内探索,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在毛泽东看来,世界文明可以分为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而东方文明则以中国文明为主。对于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毛泽东有着超乎一般人的浓厚求知欲。在他看来,如果不了解本国历史和文化,贸然出国的结果不会好,最终归来可能仍旧是“糊涂”。
二、在毛泽东看来,想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并不一定拘泥于地理位置,亲身经历虽好,但书本同样可以提供大量的知识。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10楼 发表于:2024-4-26 18:38
早在省立图书馆的半年自修生活里,毛泽东对国外的文学、思想名著,欧美国家发展史等书籍,都已经是如数家珍了,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赫胥黎的《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等等。后来1919年在北大图书馆工作的时候,毛泽东又在李大钊的帮助下,“近水楼台先得月”,大量阅读了北大图书馆里的许多西方书籍。
应该说,1920年前后,毛泽东通过读书,对西方思想政治理论已经有良好的认知,书本上的知识对他来说已经是浩如烟海,他十分认可和擅长这种学习方式。
所以在1920年3月,毛泽东在给好友周世钊的信中,极力抨击了某些人罔顾本国文化知识,盲目出国追求西方戏论的作法,是错误的、愚蠢的,即“我觉得求学实在没‘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出洋’二字在好些人看来只是一种迷。中国出国洋的,总不下几万甚至几十万,好的实在太少,多数呢?仍旧是糊涂,仍旧是莫名其妙。”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11楼 发表于:2024-4-26 18:38
三、毛泽东当时对中国人自己的文明史和国内社会实践,有着更浓厚的兴趣,更愿意以此来寻求突破。
据蔡和森回忆,“当1918年他因足疾在北京同仁医院医治,一个月中在床上看了全部《资治通鉴》,且加批注。”后来,毛泽东一生都非常喜爱读这本书,据统计前后一共读了17遍,《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中国古典文学无一不是通读了一遍又一遍。
除了对国学的理论研究,毛泽东还对社会实践非常看重,尤其是农村地区、农民相关的革命斗争。事实上,在1919~1920年,中国士子争先恐后出国留学的这段时间,毛泽东一直都在湖南从事反革命斗争,率领湖南穷苦大众反动军阀政客的无理欺压,即当时著名的“驱张运动”。
受母亲影响,毛泽东从小养成了良好的价值观,尤其对穷苦大众富有极强的同情心。早在童年时期,毛泽东在韶山私塾上学时候,当时其家境尚属优渥,班上有些学生因为穷,中午都不吃饭,毛泽东知道后便把自己的午饭分给他们吃,自己通常饿着肚子回家。后来其母亲偶然发现这件事后,非常赞赏他的作法,后来便主动给毛泽东准备了两份午饭,让他和没有带饭的同学一起分享。
正是由于对底层群众的浓厚的同情心和同理心,让毛泽东对于中国革命的成功之路,一直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他更愿意去农村实地探访和调研,从实践中探索真理,这也是他后来总结后提出的“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所以在那段普遍向往留学的时期里,毛泽东一头扎进了湖南广大农村地区,为他们伸张正义,带领农民进行反革命斗争。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12楼 发表于:2024-4-26 18:38
▲1919年,李大钊(左六)和毛泽东(左四)等人在北京陶然亭合影。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13楼 发表于:2024-4-26 18:38
总的来说,当时毛泽东之所以并没有随大流,去法国或其他国家留学,主要还是他自己不乐意出国,这是由他的家庭教育、成长经历和学习经历所共同决定。
他出于对中国本土文明的求知欲和责任感,而选择率先、着重研究本国的历史和文化;他出于对底层群众的同情心,而选择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农民反革命斗争中去;他出于对社会实践的向往,而选择走遍祖国大好河山,特别是农村地区,去探索一条更适合中国的革命道路;他出于对过往自学经历的高度自信,而选择留在国内,通过大量的书籍、刊物、老师学者等渠道去研究外国思想、外国文化和外国革命经验。
所以,长时间以来毛泽东都很少出国,直到建国后出于公务才出访了两次苏联,而1957年从苏联回国后直到逝世,他都再没走出国门。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14楼 发表于:2024-4-26 18:39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快捷键:Ctrl+Enter)
 

本帖信息

点击数:201 回复数:13
评论数: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后回复:JosephHeinrich
最后回复时间:2024-4-26 18:39
 
©2010-2024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