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203篇帖子。 字體大小:較小 - 100% (默認)▼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3098 202
(轉載知乎)澳大利亚会成为下一个阿根廷吗?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81樓 發表于:2025-2-5 20:11

净江烟:


经济结构非常接近个屁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82樓 發表于:2025-4-19 18:22

抛开事实不谈,澳大利亚完蛋了,是不是意味着东赢经济完蛋买不起澳大利亚的资源了?

这一天天的从德国到澳大利亚没有一个不是完蛋的。

你自己要变富也没必要把别人变穷啊?再说了你富了换这些国家给你打螺丝呗。咋地你富了还真把钱锁地下啊?不吃点好的牛羊肉,不穿点好衣服,不带点好包包吗?

还是说你的想法是自你以上富的流油,自你以下穷逼吊糟?



作者:绝对忠诚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6061158/answer/9361145193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83樓 發表于:2025-4-19 18:22

这个问题下面魔怔的回答让人无法吐槽……
我只想说,警惕那些伪装成中介的人…
真想要了解就去看看那些晒工资单的(税后),以及当地的物价,否则都一律算作瞎编乱造,打肿脸充胖子而已。

另外,澳洲是典型的白人主义国家,亚洲人来了什么待遇,具体做什么工作希望真心想来的人详细了解,否则全都是空谈。



作者:Pluto1132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6061158/answer/11981896395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84樓 發表于:2025-4-19 18:22

道友:


不会的,澳大利亚资源太过丰富,国土面积广大,人口太过稀少。

嗯,人口太过稀少。

所以澳大利亚不会成为下一个阿根廷。

但是澳大利亚大概率会和加拿大一样,成为下一个印度。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85樓 發表于:2025-4-19 18:22

作者:EE扫地畜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6061158/answer/11091657933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个人是非常不喜欢直接丢数据的,因为定量数据虽然能显得自己很怎么,但往往深度不太够,解读难以超越数据信息总量本身,不过还是发一下大家最喜欢看的ECI数据,因为这里边说的很清楚了。

经济复杂度指数

The Economic Complexity Index (ECI) and the Product Complexity Index (PCI) are, respectively, measures of the relative knowledge intensity of an economy or a product.

Here we provide estimates of economic complexity based on trade data (ECI trade), patent data (ECI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publication data (ECI research).

其中2023年澳洲排名75,13,4。 阿根廷61,52,21,东大21, 29,103, 美帝10 25 1,加拿大30 11 3、

总结下就是离主要经济体这么远的国家,本国市场又小,你搞工业品,运费至少1/4~1/2个地球,你能赚到发达收入的钱吗?

原文用AI翻译以后:

今天,最常用的复杂性度量标准基于贸易数据。然而,贸易数据可能会遗漏关于创新活动的关键信息,比如专利申请和研究出版物,这些信息对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地理分布可能非常重要。例如,研究和技术可以塑造生产过程,进而影响工人的技能和薪酬,以及工业活动的排放强度。此外,基于贸易的复杂性度量可能会系统性地低估那些远离全球市场的经济体的复杂性,这反过来可能会扭曲关于其包容性绿色增长的预测。也就是说,某些资源丰富但远离市场的经济体(如澳大利亚、智利和新西兰)的复杂性,可能更好地反映在它们能够生产的成果上,比如科学研究和可专利的创新,而不是精密的出口产品。同样的情况也可能反过来适用于深度融入邻国价值链的重制造经济体,比如墨西哥或捷克。这些国家有着复杂的可贸易产品部门,但正如我们将展示的那样,它们的研究和创新部门相对不那么复杂。

参考文献
https://oec.world/pdf/multidime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86樓 發表于:2025-4-19 18:22

Yanhuang:


所谓的资源诅咒只会出现在文化制度落后的国家,而挪威不会,盎格鲁撒克森族群更绝对不会。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87樓 發表于:2025-4-19 18:23

风轻轻吹:


欧美体系中的资源国为什么会过得那么肥?

其他体系的资源国为什么会过得那么惨?

光是国家治理的原因吗?

澳大利亚为什么一直自诩为英美文明的马前卒?两次世界大战,澳大利亚都远离主要战场,为什么都要派兵参战?

阿根廷也曾经是发达国家。可惜北美有一个美国。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88樓 發表于:2025-4-19 18:23

莫谈国事:


阿根廷还是算了吧,

每四年才攒足一个月的流量,且种类单一。

袋鼠尾巴切了也能甩它十万八千里。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89樓 發表于:2025-4-19 18:23

很明显澳洲是板上钉钉的发达国家,国内外没一个组织不承认的。很多人认为澳洲不是发达国家主要归因于“工业”这个概念的模糊性吧,模糊到我都可以说乌拉圭是发达国家,不过事实证明乌拉圭虽然人均2w+但是其工业水平没有达到让全世界信服的程度。

知乎就是太搞了,把所有有工业但不强悍的国家全都归为伪发达国家,甚至可以凭借城建、人均gdp等指标否认一些国家的发达性(如韩国、希腊、立陶宛等),殊不知发达国家还真不是掉下来的馅儿饼,这些国家制造业不说吊打阿根廷,我觉得至少还是能够吊打阿联酋的。



作者:Francesca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6061158/answer/10337485575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90樓 發表于:2025-4-19 18:23

鱼进锅:


肯定不会。

因为我看过澳洲人踢球,没那么厉害。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91樓 發表于:2025-4-19 18:24
作者:深具世界眼光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6061158/answer/10283543460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澳大利亚就是没有矿,人均国土都很大啊!

当然,很大就肯定有矿。

澳大利亚才应该接受难民,只不过难民去不了澳大利亚。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92樓 發表于:2025-4-19 18:24

Asheng:


不知道,因为现在真的不熟悉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93樓 發表于:2025-4-19 18:24

1.澳洲会中美对抗划分平洋的最前线,中国会在南太设立军事基地。,。2.看看澳洲出口的前10位,铁矿石天然气,牛羊肉,黄金.….卖资源的国家。一个大号的沙特。这几年随着。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放缓,对大宗资源性出口产品需求量的减小。澳元兑人民币汇率也在下降,3,澳洲高薪职位少。税率高。房价房租贵,物价贵。税后收入中位数4200澳元(同样也是卖资源的国家。新西兰高薪次机会更少。根据物价。澳元和新西兰纽币包括加拿大元兑人民币只是1:2.澳洲中位数相当于在国内交了五险一金和所得税以后到手8400元的生活水平,3.华裔作为有色人种里面的少数民族。快递外卖仓库搬运。体面的工作成长空间有限。在这边是华裔澳洲三宝。幼师护工和社工




作者:晓风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6061158/answer/10116960403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94樓 發表于:2025-4-19 18:24

东亚这样人口密度,如果没有工业,都是死,特别是中国,会比南亚还惨。

人口稠密的国家,不具备大农业的条件,想活的舒服一点,唯一的选项只有工业。

只有大规模工业才能养活这么多人口。

发达工业,高度法治是成为发达国家的前提。

澳洲过去一直是发达工业发达国家,现在也是衰落中的发达工业国家。

农业、服务业、金融都是依靠发达工业作为支撑的。

单纯的农业是撑不住的。

最简单的乳糖不耐受奶粉生产,中国一些品牌达标了,但是成本就是比人家高。

依靠技术的农业,就能占领市场。

包括现在的阿根廷,保留的还有工业结合农业的底子,依然是农业发达国家,肉牛、奶牛养殖成本依然比中国低。


所以,澳洲、新西兰的工业生产力要是持续下降,别说阿根廷了,能到南非水平就算不错了。

否则,非洲也不缺地啊。

就是没工业,没技术。



作者:荣值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6061158/answer/10033920081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95樓 發表于:2025-4-19 18:24

momo:


是因为没把美国给盼死,所以退而求其次吗?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96樓 發表于:2025-4-19 18:25

Megalodon:


英语国家+高度法治社会+资源丰富 = 非常难输

但是澳洲政界确实太拉胯太没有追求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97樓 發表于:2025-4-19 18:25

只能看一眼:


被澳大利亚的人口翻一倍,然后停掉除了矿产,旅游,养羊,养牛以外的一切产业。他都不会受到影响。全球都去澳洲买铁矿,平均 60% 的含铁量那就是个铁疙瘩。光是卖铁矿石他都赚的盆满钵满。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98樓 發表于:2025-4-19 18:25

尹天圣:


资源开采行业也是工业。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99樓 發表于:2025-4-19 18:25

猫九命:


他喵的,澳大利亚太富裕了,期待三战中国把这里收入囊中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200樓 發表于:2025-4-19 18:26

白毅:


不大可能从发达国家变发展中国家,七百多万平方公里面积才那么点人,就是卖矿也能成为发达国家,更何况在南半球季节和北半球相反,这也是优势,人口少管理成本什么的低,再不济杀光袋鼠养牛都能成为发达国家。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201樓 發表于:2025-4-19 18:26

非必要不消费:


必然会,因为你比北极鲶鱼一家加起来都聪明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202樓 發表于:2025-4-19 18:26


Mint:


不会,因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国情可以成为中国未来的事实殖民地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203樓 發表于:2025-4-19 18:26

澳大利亚的华人很多,移民圈儿过去有句老话:富豪移民美利坚、技术移民加拿大、金融才子去伦敦、贪污腐败大利亚。

今天是什么样不知道,据我上次出国已经十年了,老了也不想动弹了。

先说事儿吧

一句话带过阿根廷为什么会从发达国家衰落成如今


“去工业化”

70-90年代,阿根廷经历过两次去工业化,工业产值占总GDP的30%到现在不足10%。

这就是根本原因


然而澳大利亚的工业产值却在连年攀升,其实归根结底还是中国人越来越多,干活儿的人多,加上富饶的矿产等资源,我们可以确定:


在后工业化时代,澳大利亚地广人稀的特点一定会成为中国的重点培养对象,尤其是工业和制造业

未来人类文明等级攀升之前,只要还需要化石能源,那么澳大利亚就算躺平也会很舒服。


不过看看你的评论区,我也就一笑。

去澳大利亚还各种高调的,我建议你学一下瑙鲁的历史。

有些事情,低调一点挺好。



作者:喝酒不能输气势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6061158/answer/9567211134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3098 回複數:202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5-4-19 18:26
 
©2010-2025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