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載知乎)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愿意吃苦了?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知也:
但凡是一个正常的人,谁愿意吃苦? 一个“鼓励吃苦“和“只有苦吃”的社会,肯定是反人类的垃圾社会。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妖浪咒海:
喜欢吃苦就有吃不完的苦,钱都不给还加班呢?今天少摸20分钟鱼我都要检讨下自己。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超时空管理委员会:
主要原因是越吃越苦,同时看不到未来!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待到山花烂漫时:
他们明明就在吃苦,你却看不到。 你只是嫌他们吃的苦少,你好贱啊。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作者:小风哥哥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9268098453730067/answer/194263201124109580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问题一:今天的年轻人真的不愿意吃苦了吗?
我不知道这世界上有没有关于”吃苦“的数据,如果有的话,请麻烦哪位告知我一下,我也挺好奇的。
吃苦,分客观上的吃苦和主观的吃苦。举个例子,今年大饥荒,没有多少粮食,你只能每天吃2两饭,连菜都没有,这叫客观吃苦,不以你的意志转移。今年物产丰富,丰衣足食,你决定每天只吃2两饭,这叫苦行,叫主观吃苦。
那么不吃苦呢,就是你每天都有吃饱饭的条件,而且你确确实实吃饱了。
人类,或者说所有动物的本能都是驱易避难的,总不能没事能吃饱,非要饿着肚子吧。现代社会生产力已经很高了,是人类从未企及的高度,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接下去只会更高。这就意外着,人类的选择性非常足,不像古代,你要是个农民,不种田可能要饿死的。而且以后的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会越来越成熟,发展科技正是为了让人类从劳作中解放出来,能让人活的轻松些,幸福些。
那么,这世界上大部分传统的吃苦是可以不吃的。
但若是你要去干件事情,期间必定遇上各种困难的事情,那甚至不能叫吃苦,那叫实现自我价值,主观的吃苦一般都不算的,那是为了实现自我啊,怎么能叫吃苦呢,那可是心甘情愿的,哪天不愿意了,就放弃了。
所以,现代的年轻人生活在一个生产力大大高于任何一个前代的人,干嘛非得没苦硬吃呢。不吃苦才是人类的目标,这是进步。不然发生世界大战,大家都一起吃苦!
问题二:“吃苦”到底还是不是一种值得被推崇的价值?
我的个人观点是”吃苦“不该推崇,吃着吃着说不定你身体就垮了。但是敢于吃苦是该推崇的。为了完成工作,为了健身,为了理想,为了爱人等等,有些困难的事情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去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必然要吃苦,不然哪来的甜呢,所以得敢于吃苦。举个例子,明天定好app要上线了,结果今天发现了一些问题,但是已经下班了,该不该今天加班把这些问题处理掉呢,我相信只要跟公司没仇,都会的。不能把是否吃苦只归于个人单方面的问题,这个问题永远是双方甚至是多方的。
最后表明,不要没苦硬吃,但困难来临之际,我们要敢于面对,敢于吃苦,即使最后失败,也不会后悔!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王元苓:
答:盲目的吃苦从来不是值得歌颂的事。 .  . 老辈人经常说,年轻人要多多吃苦,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他们认为年轻时被社会毒打 摩擦,才能让人变得强大。 可是,他们不明白,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经历社会毒打后没有变强,却被避开了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拒绝吃苦,选择躺平。 其实,这反映了一个认知问题,就是老年人是否全都等同于智者?清醒的人一定说,肯定不是所有的老人都等同于智者呀。 是的,很多年长的人只是活的久,如果他只是拿活的比你久说事,那这样的人一般都没啥大成就的。 活的久不等于通透,不等于思想深刻,不等于逻辑清晰,更不等于穿越过苦难有能力给予你指引。要分人,分人... .  . 事实上,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等同于财富。只有一个人正面迎接苦难,取得胜利后的战利品才能称为财富。 好莱坞大片中的那些主角,都是在遇到苦难后拼命得打败苦难,化茧成蝶才能变成拯救世界的英雄。 苦难是主角成为英雄的诱因,真正原因是他们自身的勇气与认知,没有足够的认知,主角成为不了主角,更不可能成为英雄。 这个世界上的人,没人缺少苦难,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苦。人们缺少的从不是苦难,是面对苦难的勇气,正确认识苦难的认知,以及如何解决苦难的选择与态度。 为什么有人可以渡过苦难,成为人们口中经受住苦难磨炼的人;而有的人会选择对苦难低头,成为了被苦难拦住的人? 根本的原因,是对苦难的理解不同,对生命的看法不同,是的不同。 物质并不是人们痛苦的根源,即便回到往前的任何一个时代,缺钱少物是生活过的苦的原因之一,但没有人规定必须要物质充沛才能实现理想。 . 
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 “吃苦耐劳”一直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但它是建立在人们知道为什么要吃苦,为什么要耐劳的基础上的。 农民知道吃种地的苦,来年才会有个好收成;工人知道吃干活的苦,可以养活家人过上好日子;军人知道吃保家卫国的苦,因为保卫国家就是保卫家人。 现在的年轻人,更多的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吃苦,正是因为不知道为什么,选择不做或选择“躺平”也是可以理解的。 现在的人不知道如何实现,“”。 现实中,有人可以躺赢,就一定会有人躺平。 但不是所有的躺平都是从此不再奋斗,更多的年轻人是不想成为别人躺赢的炮灰。我更愿意相信,是年轻人在看不清未来的情况下选择保留体力,维持生命状态的待机而动。 “躺平”这个词和“学渣”一样太负面。 没有人会真的一辈子躺平,如果一直躺着他肯定会活不下去;就如同学习这个赛道,不可能人人都是学霸,成绩不好的人也只是不擅长学习,并不能说明人生这个赛道他不擅长。 对待不同年代的人,我相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坚忍,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机遇,一代人更有一代人要吃的苦。 不要用自己的视角去定义他人的“苦”! 不管是几零后,你吃过的苦是属于那个时代的苦,不要想让其他的人也去吃一遍自己曾经的苦,更不要给自己的苦定义为“最苦”。 年轻人有属于他们自己的苦,就好比把年长些的人,拉到封建朝代去吃那个时侯的苦是一样的,没有必要。 最后,我并不认为年轻人不能吃苦,因为我见到的很多年轻人很优秀,很能吃苦。用鲁迅大先生的话做为结束,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不必等候火炬,你便是唯一的光。 . 祝开心,周末愉快!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最能驱动人的是什么呢?理想 尊严 还是希望? 这些词汇都过于美好了 其实只有恐惧 如果你对欲望无法满足 对温饱无法保证 甚至对安定无法奢求 你是否仍然有骨气给懒惰找借口 看透生活? 还是过于看得起人了 也过于看得起人性了 只不过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 只不过腆着脸回家时家里人还能给一副碗筷 只不过聊胜于无的工资还能给手机充上电躺在脏兮兮的被窝里呵呵呵 谁说付出一定要有丰厚回报的承诺才能开始付出 如果不是王炸开局的家庭 在任何时代想获得一个靠谱技能都得吃很多年的苦 凭什么你不吃苦就能得到回报 低效加班是别人造成的吗?效率高不用加班 但自己不总结不提升自己 耗时间摸鱼 有时间提升效率吗? 躺平 可以是拼尽全力后的释然 也可以是功成名就后的淡然 两手一摊的无所作为配不上任何尊重 作者:Lee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9268098453730067/answer/1942762948712961977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独钓寒江雪:
我不是不愿意吃苦,而是这样的吃苦看不到任何的希望,如果吃苦能过上自己想过的日子,那这苦我愿意吃,起码知道未来是有盼头的。可现在的情况是前途光明我看不见,道路曲折我走不完,这一路我已经吃了太多的苦了,不想再吃了,都想离开这个世界了。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作者:海盐不咸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9268098453730067/answer/194235509060321285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是吃不吃苦的问题了,是大概率想要你的命。 既要又要还要这不是开玩笑的,那命去换谁愿意呀,没点压力基本不会去卖命吧?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xxsz:
把“年轻人”改成“普通人”,这样准确些 因为年轻人里也有x二代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zxdtyzxd:
因为现在的年轻人他们家里都不太穷,所以他们没有强烈的动力去努力。 现在的年轻人,年龄段就是90后和00后,这帮人的父母就是60、70后,而60、70后基本都吃到了经济发展的红利。 只要是正常人,家庭不是太差的60、70后,基本都混的还可以,家里有车有房,有的还不止一套甚至更多,所以他们的孩子从小就是肉蛋奶不缺,自己有单独的房间。可以说是没受过苦。 而这批孩子自己也没觉得生活有多苦,也没有多大的生活压力,只要开口,父母怎么都能帮一把。 现在不就是有很多孩子买房是父母给出的首付,甚至房贷也帮着还一部分。 不像他们父母贷款买房子时可没几个家里出钱的。 所以现在这帮孩子没太大压力,自然就没动力吃苦了。没意义嘛。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作者:银鸽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9268098453730067/answer/194271733181080565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才工作的时候,我爸妈跟我说吃亏是福,但是工作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有些人是觉得你能吃亏,就要让你多吃亏。 



吃得苦中苦,方能更吃苦。只要能吃苦,就能多吃苦。不怕苦中苦,就一直吃苦。吃不完的苦,越吃越多苦。你若不吃苦,有人心里苦。本来没有苦,何人制造苦? 会偷懒的人享一辈子福,我也没见过哪个好吃懒做的饿死的,只是吃的用的没有别人好罢了。勤快的人不至于累死,我也没见过活活累死的但过的肯定比前者辛苦,我以前也是个很勤快的小伙,自从发现这种规律现在躺平了。 年轻的时候我也想努力一把,好歹当个科主任,后来,领导推送过来一个人当了主任,再后来从其他地方调来一个主任。现在40+了,每天只想躺平、盼着退休。人是人,妖是妖,仙是仙,想变仙的妖,最后都被练成丹。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小明:
把上一辈人吃苦后的承诺兑现了,再聊这一辈人吃苦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赛博乱诌:
资本家和农民谁赚的多?谁更吃苦? 很多普通出身的老百姓,即使有不吃苦且赚大钱的头脑,但也没有那个资本去不吃苦且赚大钱。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老登仙人: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作者:柏林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9268098453730067/answer/194235338795907085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因为“体系性压迫”的游戏玩不下去了,上车的人先焊死车门,年轻人跑出博尔特的水平也只有吃尾气的份,不可能三角的固化导致年轻人选择了躺平,凑合,啃老,而这已经是最温和的反抗了,有“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神韵,上车的人在车上交配,以使得后代继续在车上,而奔跑太用力的年轻人往往成为路边枯骨,90后出生了约2.09亿,可是已经有近3300万的90后已经去重开了,这是个悲伤的故事,我不知道这个是不是真的,因为国家统计局官员造假落马的也不是一两个了,地方统计数据造假蔚然成风的,我已经不相信公权力的“辟谣”真实性了
一只鸭子,看起来是鸭子,叫起来是鸭子,但是偏偏不是鸭子,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现实撕裂是年轻人悲观的根源,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曾言:“人若缺乏繁殖感,生活将变得贫乏无味”,现在年轻男性都已经性压抑到变态的地步了,南京红姐都不放过,而年轻女性普遍性的在在国外报复性滥交,背上牛排等侮辱性绰号,国内则体现出的流产数量比新生儿出生数量还要多的多,而国内男女对立之严重,法律对男性极其不友好,甚至能让男女能克服彼此仰慕异性的本能只顾打拳,何解?只能说环境真的恶化了
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大家共同劳动)与生产资料私有制(利润归私人所有)之间的矛盾,会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在危机中,尽管工人生活困苦、购买力不足(买不起自己生产的产品),但资本家为了维持利润,可能不会轻易降价,甚至通过削减产能、维持高价来应对,加剧了市场萧条,性萧条的现象呢,
这个时候吃苦?为他人作嫁衣裳?“劳动力产出追不上高物价”的情况下懒是自发的本能,只要剩余价值剥削机制存在,劳动者相对贫困化的趋势就难以避免!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越忙越穷:
今天跟朋友叹早茶。 讲起投机与投资。 朋友极反感投机,是坚定的价值投资者。 我则认为: 拉长时间线,一切投资活动都是投机! 如果说战乱时世家支持谁,是投资,哪怕是正确的投资,从此一飞冲天,鸡犬升天,成为王侯贵族,百年后仍要败亡。不信请看汉唐! 何况,大多数世家都没投对,不过他们只要有势力的就支持,平均投资,虽所获很小,倒也活得更久。 还有一小部分,是胜利者敌人的死忠,只好彻底解散了! 看历史,何尝不是投机? 更别说炒房炒黄金买股票了! 什么意思?与话题什么关系? 年轻人只想投机,不想投资,甚至连投机都怕苦。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为人上人是吃苦的动力! 年轻人没有吃苦的动力! 投资也好,投机也罢,这些年,资本收割速度太快,韭菜都来不及涨。 数一数: 加密货币、全民微商、资宝盘、赌球、贵金属投资、P2P网贷、区块链、买房、买基金、买股票…… 单单资金盘卷走了多少钱了! 一般人赚钱是很辛苦的! 血汗钱! 还不如在上述这些活动中进得早跑得快!那钱不费吹灰之力! 但是,很快,有些项目才搞起来两三个月就跑路了!进得早也没有用了!你也没那么快! 一壶浊酒喜相逢,惯看秋月春风…… 不如躺平! 当年的奴隶,没有几个自己自愿做的。他们为什么不去抗争?因为法律保护奴隶主,奴隶主有兵器,他们没有。奴隶主控制了他们家人,控制了他们的自由…… 当反抗只有死路一条,一般放弃反抗! 当努力干什么都没收获,一般放弃努力! 所以这个社会问题发人深省! 文明的社会要让投资真善美的人获得更久的更多的收获!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HANBOWEN:
愿意吃苦就有无穷无尽的苦给你吃。 年轻人明白了这一点。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刘喆:
回答问题前先告诉我 你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 这决定了我是认真作答 还是疯狂开怼您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乡镇幽默智慧男孩:
父母以上的那代人的“苦”多是指体力劳动和物质匮乏,但在如今这个社会,年轻人的所为的“苦”更多的是心理或者精神压力、工作强度等等等。他们更加注重的是工作体验和职业发展和个人努力所得的报酬等等等,倘若他们所从事的工作缺乏以上的意义和回报,那他们宁愿放弃那份工作也会离开的,更加不愿承受所为的“苦”。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作者:不想和人乱撕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9268098453730067/answer/194301780754248202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先来几个段子,《只要肯吃苦,就有吃不完的苦》。《今天猛加班,明天老板开路虎》。《勤劳能带来腰酸背痛唯独带不来富裕》,这样的段子可是太多太多了。在过去,吃苦耐劳被视为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很多人把“苦”当作证明自己不懈奋斗、付出的标志,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回报。然而,越来越多年轻的我们一辈开始质疑这一逻辑,认为“吃苦”不等于成功,甚至可能是智商欠费的象征。
首先,吃苦本身并非坏事,但如果“吃苦”变成了牺牲自我、无限加班、无休止拼命的代名词,那么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就是说“卷”文化把“吃苦”这个词彻底弄变味了。
在职场中,许多年轻人面临的“吃苦”往往是低薪高压和情绪劳动,说实话就是傻小子。加班过度、拼命工作,却没有相应的回报和认可,这种“吃苦”没有带来收获,而是透支身体和心理健康。所以越来越多人开始反对“吃苦”。还有就是自以为是的“老一辈”老板,用吃苦给我们画饼,更加深了对吃苦这个词的反对。
其次,现代社会讲求效率与智慧,我们不得不更倾向于追求一种更有质量、更高效的生活方式。比起盲目地去“吃苦”,不如通过优化自己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选择性地付出,来获得更好的回报。
我感觉,“吃苦”不应当是为了某种空洞的目标而自我压榨。真正值得推崇的不是无意义的吃苦,而是寻找到的平衡点,是明知道自己应该付出,但也懂得保护自己。
因此,我并不认同“吃苦”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道路,而且人家优秀的人也不用一直吃苦。在追求理想和稳定生活的过程中,我们还是得自己想想办法,通过聪明的努力获得应有的回报、幸福和尊严。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这世上最无耻最阴险、最歹毒的赞美,就是用穷人的艰辛和苦难,来当做励志故事来糊弄底层人。 当官的不去吃苦,有钱的不去吃苦,因为它们都知道吃苦根本不是好事。如果吃得苦中苦就能成为人上人,那么他们肯定抢着去吃苦。然而他们不仅自己不去找苦吃,反而劝别人去吃苦,这说明成为人上人的关键不是吃苦,而是让别人吃苦并从中获利,换句话说,就是吃人。 如果你感到负重前行,那么一定有人在替你岁月静好。现在的年轻人面临失业、996、低工资等问题,他们的努力根本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因为他们的劳动成果被别人拿去享用。认识到这一点的年轻人选择了“躺平”——既然努力和回报不成正比,那么为何要努力呢?“躺平”不是堕落,而是对分配不公的无声的反抗。 年轻人不肯做牛马了,年轻人不急,他们却急了。权利不是吃苦吃出来的,而是靠反抗争取来的。如果现在的年轻人还像当年在其它工人别人罢工要求加薪时表示给多少钱都干的中国劳工一样,劳动者的待遇只会越来越差。 因此,当代年轻人不肯吃苦耐劳不是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变懒了,而是因为他们不肯再被剥削、被压榨。只有让劳动者获得应得的报酬,才会有大批肯吃苦耐劳的人。 作者:杂草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9268098453730067/answer/1943038456075878868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
曾几何时,“吃苦”被视为一种值得颂扬的品质,仿佛唯有经历磨难才能证明生命的价值。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当下的年轻一代,却发现他们似乎不再愿意无条件地“吃苦”了。 这不是懈怠,而是一场沉默的反叛。 年轻人并非不能吃苦,而是开始质疑为何要吃苦。他们看清了某些“苦”并非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而可能是无意义的自我消耗。当努力与回报失去平衡,当996被美化为福报,当辛勤工作换不来基本的生活尊严,任何一种生物都会学会保护自己。 这一代人更清醒地认识到:苦难本身没有价值,我们追求的从来不是吃苦,而是吃值得的苦。他们拒绝为空洞的口号牺牲生活,拒绝将自我价值绑定在无休止的劳作中。这是一种进步,是对“人为何而活”的深层觉醒。 作者:寻古村的文学家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29268098453730067/answer/1943442515224142613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