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20篇帖子。 字體大小:較小 - 100% (默認)▼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183 119
(轉載知乎)为什么韩国sky高校录取率(2%)高于中国985录取率(1.62%),但韩国高中看似更卷?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91樓 發表于:2025-2-1 23:03

我的微博:


因为好的工作岗位太有限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92樓 發表于:2025-2-1 23:03

马略的百夫长:


中国还有211啊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93樓 發表于:2025-2-1 23:04

无畏上将高尔察克:


事实上就是最不卷的上海,区重高三一般也要学到2,3点,市重甚至是4点。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94樓 發表于:2025-2-1 23:04


Na4XeO6:


因为韩国的保底机制很差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95樓 發表于:2025-2-1 23:04

天空:


sky对应的甚至不是985,而是清北,韩国985有个10来所,录取率要到20%以上了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96樓 發表于:2025-2-1 23:04

许斌俊:


你的gwy朋友会发自己八点下班的朋友圈表达自己加班多么辛苦,因为他们只是偶尔八点下班。

你的程序员朋友不会发自己9点下班的朋友圈,因为这是常态,而且他们怕自己的朋友圈被自己父母看到让他们担心。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97樓 發表于:2025-2-1 23:04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98樓 發表于:2025-2-2 23:41

糯米打狗:


因为喜欢作秀是韩国人的天性,在一个从竞争人口,竞争环境,成果产出都不如我们的情况下,怎么可能是韩国高中更卷,我就说一点,油管上大批韩国高中生直播,你觉得这在中国可能吗?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99樓 發表于:2025-2-2 23:41

haohaoh4:


一般人吃苦,吃多了会觉得累,觉得累会喊。

有些人吃苦,吃多了只会吃出幻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00樓 發表于:2025-2-2 23:42
回復99樓 @JosephHeinrich 的內容:
haohaoh4:
一般人吃苦,吃多了会觉得累,觉得累会喊。
有些人吃苦,吃多了只会吃出幻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底下評論精選


小嘴不凉了:「因为有的人并不是“人”,人形生物而已」2讚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01樓 發表于:2025-2-2 23:42

汗二维码:


中国是因为人太多经济发展不平衡引发的高校建设跟不上人口潮所以录取率低。南朝鲜也是这个原因吗?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02樓 發表于:2025-2-2 23:42

录取率是个没有太大意义,而且因为统计口径不同经常造成严重误导的数据,没有讨论的价值,只有毛入学率(raw enrollment rate)才有价值,就是用录取人数除上适龄人口,也就是当年年满18周岁人口总数。比如东大1980年代高校录取率(本科大专)在25%左右,看上去竞争不激烈吧?而毛入学率在2%左右,也就是说92%以上的适龄人口根本就没有受过高中教育无法参加高考!而能在25%这么不激烈竞争的录取率下面能考上大学的,都是社会金字塔尖2%的顶级精英。




作者:rundstedt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0533644/answer/9135772288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03樓 發表于:2025-2-2 23:42


张清河:


泻药,人在首尔地下室自习室,刚关掉凌晨三点的计时器。不会吧不会吧,居然有人用录取率论证东亚内卷高低?这数据哪是打脸,分明是打鸣——叫醒那些以为韩国人只在韩剧里卷的傻白甜。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04樓 發表于:2025-2-2 23:42

知乎用户CC:


蛮夷之邦没见过世面罢了。

就像阿美莉卡,吃不上原切肉排,用碎肉炖豆子,午餐肉罐头来代替,就哭天抢地,还“Great Depression”

泱泱大国,哪次不是嗯造两脚羊?这些蛮夷见过什么世面啊?真是的没见识……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05樓 發表于:2025-2-2 23:42

录取率是一回事,就业率三六九等。

韩国的sky有80%的学生来自保送。

中国有这个保送率吗?研究生保送生源占比50%都被黑种姓制度了。

然后是大学录取率基本上90%,但是韩国自己的数据,有社保的就业率只有35%,对标国内基本上和上海一个档次。

你觉得上海卷那韩国也卷,你觉得上海不卷那韩国也不卷。



作者:没救了自动出院吧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0533644/answer/9125763997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06樓 發表于:2025-2-2 23:43

作者:天天混毕业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0533644/answer/9104641788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韩国的SKY高校(首尔大学、延世大学、高丽大学)录取率约为 2%,而中国985高校的整体录取率约为 1.62%。从表面数据来看,韩国的名校录取率似乎更高,但韩国的高中生似乎比中国的更“卷”(竞争更激烈)。这背后涉及多个因素,包括录取体系、教育资源分布、社会文化压力等。

1. 韩国SKY录取率为何高于中国985?

尽管韩国SKY高校的录取率比中国985高校稍高,但这并不意味着考上SKY比考上985更容易。这主要与两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和招生方式有关。

(1) 供给 vs. 需求:名校数量 vs. 高考人数
韩国SKY高校中国985高校
顶尖高校数量  3所  39所  
本科录取率  69%(近年数据)  42%(2023年数据)  
考生人数  约50万  约1340万  
985高校录取人数  约22万  约22万  
985/SKY录取率  2%  1.62%  


韩国的大学录取率较高(69%),意味着考上大学不难,但考上SKY竞争激烈。
中国的高考竞争激烈,但985高校数量多,录取比例低是因为全国竞争范围更大。(2) 录取机制差异

中国985录取依赖高考分数(统一考试制)


985高校主要通过高考择优录取,部分高校有自主招生或特殊招生渠道,但比例较小。
高考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复读生比例较高,考试当天的发挥极其重要。

韩国SKY录取机制更复杂(综合评价制)


韩国的大学录取不完全依赖高考(CSAT,韩国的“高考”),还包括学生综合评价(综评),如学校成绩(GPA)、课外活动、推荐信等。
许多SKY高校的招生是**“综评+考试”双轨制**,这导致高中生需要在多个维度“卷”起来,而不仅仅是应试能力。(3) 韩国的名校认可度更集中

在中国,985高校有39所,头部大学如清北复交等的认可度远高于其他985,考生的目标分散在多个985、211高校中。
在韩国,SKY三所大学的地位几乎等同于所有985的总和,尤其是首尔大学的社会认可度极高,使得竞争极度集中。2. 为什么韩国高中生看起来更“卷”?

虽然录取率稍高,但韩国的高中生似乎比中国的更“卷”,主要原因包括:

(1) 教育资源过度集中

首尔大学等SKY高校几乎只录取顶尖高中生,尤其是来自首尔地区的名校,如“江南八学群”。
地方生源竞争劣势明显,农村或非首尔地区学生考SKY的概率远低于首尔学生,导致高中竞争格外激烈。(2) “综评+CSAT”双重压力

韩国学生不仅要准备CSAT,还要卷GPA、课外活动、竞赛、志愿者服务、推荐信。
在综评体系下,家长愿意砸钱送孩子去补习班、夏令营、国际学校,以提高竞争力。
这就造成了韩国高中生不仅需要“死学”考试,还要全面发展,从而加剧内卷。(3) 课外补习文化

韩国的补习文化极度发达,80%以上的学生上补习班(“hagwon”),而且补习班营业时间往往到晚上10点甚至12点。
中国学生虽然也有补习,但学校管理较为严格,且近年来“双减政策”降低了课外培训热度,而韩国的补习班仍然主导教育体系。(4) SKY高校的社会影响力过大

“SKY=成功” 的社会观念非常强烈,进入SKY高校几乎决定了未来的职业和社会地位。
大企业(如三星、现代)招聘时对SKY学历非常看重,甚至设有“SKY优先”潜规则。
这使得家长和学生不惜一切代价争夺SKY的名额,即使录取率相对985略高,竞争强度仍然极端激烈。3. 结论:韩国更“卷”,但不代表985更难考

录取率不能简单衡量竞争激烈程度


SKY高校录取率 看似比985高(2% vs. 1.62%),但韩国学生面临的多维度竞争更激烈,不是单纯考试决定的。
中国985录取主要靠高考分数,考试一次定终身,但复读机会较多,准备周期长,反而在心理压力上有所不同。

韩国的竞争更加全面化,而中国竞争更集中于高考


中国学生的“卷”体现在高考复习,高考后压力相对缓解(除非冲击清北等顶级高校)。
韩国学生的“卷”是全方位的,从高中GPA、活动经历到最终CSAT,时间线更长,压力更持久。

韩国的高等教育更集中,名校认可度极高


由于社会资源高度向SKY三所学校倾斜,使得韩国高中生不得不拼命“卷”进SKY,否则在社会竞争中劣势明显。
在中国,虽然985竞争激烈,但学校数量更多,选择面更宽。4. 总结

韩国的SKY高校录取率比中国985稍高(2% vs. 1.62%),但由于SKY的社会认可度极高、招生制度复杂、高中竞争激烈,韩国学生的学习压力并不比中国小,甚至更大。
中国的竞争主要体现在高考,而韩国的竞争则是全方位的“学业+活动”竞争模式,因此韩国高中生的“卷”不仅体现在刷题,还体现在日常成绩、竞赛、补习班等多方面。
中国学生拼的是一次考试,而韩国学生拼的是整个高中三年的表现,导致韩国高中生的竞争压力更持久、更全面。

因此,尽管录取率数据看似不同,但韩国的“卷”是长期且多维度的,而中国的“卷”更多集中在高考本身。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07樓 發表于:2025-2-17 22:07

知名魔法少女:


某司空降日本领导,领导落地掷出豪言:我可是加班巨狂魔,软弱的东西不配做我的组员

开工第一天,组员:您22:00就想下班是吗?

领导:这不人道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08樓 發表于:2025-2-17 22:08

沈建一:


因为录取率高≠分数线低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09樓 發表于:2025-2-17 22:08


Satanic Mills: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之前写过类似的

而且人家韩国这个比例是在没有五五分流的情况下…这一点我还忘提了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10樓 發表于:2025-2-17 22:08


Justsoso:


不能只按照录取率。以前大学的录取率没有现在高,但孩子多,总有可以出头的,况且社会在发展中,每个人都有机会。现在一个娃,容不得失误。韩国更不用说,整体门阀垄断,产业被抢,总体下降势头下,没有选择权才是内卷。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11樓 發表于:2025-2-17 22:09


绯叶剑心:


你也说看似了,给你看他想给你看的内容呗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12樓 發表于:2025-2-17 22:09

作者:被咯去我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0533644/answer/10201199509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真的很不理解中国人嘲笑东亚其他地方卷,实际上中国是最卷的。在东亚其他地方,没有中考55分流,中学下午一般都是两三点放学,哪怕自己补习也绝没有中国那样全校上晚自习到10点,早上6点又上早自习的情况。就像中国人均GDP只有1万美元的东三省生育率0.7左右,却常嘲笑生育率1.3的日本,生育率只有0.5最低工资2690元的上海嘲笑最低工资1万人民币生育率0.8的韩国。

日本50万人参加高考,京都大学,东京大学招收7000人,2024年河南省136万人高考,清北招收420人,在河南省考19040名相当于在日本考第7000名,勉强读个末流211(如果加上55分流的原因,河南省第38080名也只能上个双非1本)。虽然日韩新台也有孩子上补习班,但那和中国孩子全校上晚自习到10点,早上六点又上早自习根本不是一个档次。日韩的学生可以从初中起每天边进行专业足球训练(下午两三点就放学),边正常上学考入普通高中和大学(不走体育生渠道)。如果中国孩子初中每天进行几个小时专业足球训练,连普高都考不上,因为初中起就根本没有几个小时的自由时间,初中起就要上晚自习了,所以中国篮球足球运动员经常被笑没文化,因为他们为了投身体育,必须放弃正常升学渠道,走体校生渠道,学的知识并不系统完整。


香港2024年49026人参加高考,香港大学录取本地生3000多人,香港中文大学录取本地生2200多人,香港科技大学录取本地生1000多人。也就是香港前12%的人就能读内地清北人才能读的学校。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13樓 發表于:2025-2-17 22:10

戴帽子的胚芽鞘:


在谈韩国卷不卷的问题前我想先对比一下上海和韩国高考,个人认为网上的主流声浪高估了韩国的高考难度。

90-95年韩国每年出生72万人左右,2010年前后sky在国内每年招生11000人,按照占同龄人比例换算相当于上海清北复交一共招生1160人。到2020年时上海和韩国高考难度发生了反转,2002年韩国出生人口50万人,sky一共招生11500人,相当于在上海清北复交一共招生1750人(和当年清北复交在上海的招生总人数基本持平)。现如今随着韩国少子化问题的凸显,韩国学生考sky已经比上海学生考清北复交更简单,然而韩国目前还在盛行“四当五落”,上海却是不少人心目中的“简单模式”。

个人认为该现象可能是三大原因导致的:一是韩国人口比上海更多、网络普及度更大,且早年韩国远比中国富裕导致韩国人的声量在中文互联网上被放大了,韩国高中的实际压力和中国比还是小了不少;二是韩国自身人口结构的原因,韩国85前每年出生人口还有70-80万,当时sky招生规模也比现在少,所以导致考上sky在目前韩国社会中坚人群的认知中还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三是企业招人的偏向性,韩国大公司更偏向sky的毕业生,考生们为了追求更体面稳定的生活不得不卷生卷死去考sky,而在上海复交天坑专业毕业生进大手公司的概率远不如下位学校王牌专业的毕业生。

我在2020年参加上海高考并考入五角场某985大学,我其实挺希望上海的大手公司能像韩国财阀

对待sky毕业生一样对待复交毕业生,但现在随着经济下行企业降本增效,未来像我这样的冷门专业学生还能不能找到工作都不好说……哎,真希望我硕士毕业的时候复交毕业生能和日韩top学校毕业生一样被大手抢着要啊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14樓 發表于:2025-2-17 22:11

海德葳:


韩国高考只占50%成绩。不同阶层录取率完全不同。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15樓 發表于:2025-2-17 22:11

夜色:


现在的中国中学教育和25年前相比哪个更卷?

如果你看数字能轻松得出25年前更卷。

实际上是现在远远远比25年前卷。

导致卷的是期望值。

录取率降低其实是破卷的。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16樓 發表于:2025-2-17 22:11

sleep:


给个参考

珠三角985录取率没有想象那么低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17樓 發表于:2025-2-17 22:11

太阳神马自达:


我记得前几年有个流量明星叫孟美岐,我查了下是东北人。

她自称为了参加创造101,连续练舞7天,一天最多睡1个小时。

体质堪比希特勒想象中的雅丽安超人。

据我所知,东北人虽然好吹牛,但没吹自己多卷的。

这妹子有韩国留学的经历。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18樓 發表于:2025-2-17 22:12

贼王纳粹美国父:


好一个胡搅蛮缠,你怎么不拿SKY对比中国的清华录取率?

sky高校录取率应该对标的是中国的双一流录取率4.7%,是韩国的两倍,当然是韩国更卷。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19樓 發表于:2025-2-17 22:12

Eric Qiang:


纯内卷。

知乎上一个月经话题:其他省份为什么不学衡水高中模式?

你要是省教育厅负责人,你是否会允许省内重点高中在全省范围内中考 “掐尖”,还是像既有模式那样只允许在本县、本市区内招生?

前者就是衡水模式的本质。

作为省领导、省教育厅领导,允许超级中学在全省范围内收割好苗子,对你、对全省有什么意义?

所以,韩国高中过分的残酷卷,意义多大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20樓 發表于:2025-2-17 22:12

阿伦桑:


上面钱辰Chen Qian说对了,美国亚裔上学是天堂模式,别说加州这么多亚裔的地方了,其他州的那些公立旗舰对亚裔来说也是有手就能上,竞争压力放在国内比上重本都不如。

加州就更不用说,除了那些小学校和Stanford Caltech,UCLA和Berkeley都是相对好进的,而且进不了也没啥,UCSB UCSD不见得差多少,这几家录了快两三万亚裔了,加州美高才多少亚裔?录取率高到爆炸了,而且再不行读两年cc再去Berkeley一样可以。

教育资源和北京上海差了上千倍的级别,完全是一个天一个地。

加拿大也是教育资源比较充沛的,普通亚裔上个多大滑铁卢没任何问题,没听过死活考不上的。

香港会稍微卷点,但是也保证了一年四万多适龄的本地学生,三千多能上港大,八千能上港三。

新加坡就更好了,适龄人口才三万多,NUS和NTU录了整整一万人,还没算头部一大堆出国的。

韩国这种2%录取率和当地的经济水平是完全不匹配的,纯属是没苦硬吃,被老儒家洗脑洗坏了。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183 回複數:119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5-2-17 22:12
 
©2010-2025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