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天混毕业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0533644/answer/9104641788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韩国的SKY高校(首尔大学、延世大学、高丽大学)录取率约为 2%,而中国985高校的整体录取率约为 1.62%。从表面数据来看,韩国的名校录取率似乎更高,但韩国的高中生似乎比中国的更“卷”(竞争更激烈)。这背后涉及多个因素,包括录取体系、教育资源分布、社会文化压力等。
1. 韩国SKY录取率为何高于中国985?
尽管韩国SKY高校的录取率比中国985高校稍高,但这并不意味着考上SKY比考上985更容易。这主要与两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和招生方式有关。
(1) 供给 vs. 需求:名校数量 vs. 高考人数
韩国SKY高校中国985高校
顶尖高校数量 3所 39所
本科录取率 69%(近年数据) 42%(2023年数据)
考生人数 约50万 约1340万
985高校录取人数 约22万 约22万
985/SKY录取率 2% 1.62%
韩国的大学录取率较高(69%),意味着考上大学不难,但考上SKY竞争激烈。
中国的高考竞争激烈,但985高校数量多,录取比例低是因为全国竞争范围更大。(2) 录取机制差异
中国985录取依赖高考分数(统一考试制)
985高校主要通过高考择优录取,部分高校有自主招生或特殊招生渠道,但比例较小。
高考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复读生比例较高,考试当天的发挥极其重要。
韩国SKY录取机制更复杂(综合评价制)
韩国的大学录取不完全依赖高考(CSAT,韩国的“高考”),还包括学生综合评价(综评),如学校成绩(GPA)、课外活动、推荐信等。
许多SKY高校的招生是**“综评+考试”双轨制**,这导致高中生需要在多个维度“卷”起来,而不仅仅是应试能力。(3) 韩国的名校认可度更集中
在中国,985高校有39所,头部大学如清北复交等的认可度远高于其他985,考生的目标分散在多个985、211高校中。
在韩国,SKY三所大学的地位几乎等同于所有985的总和,尤其是首尔大学的社会认可度极高,使得竞争极度集中。2. 为什么韩国高中生看起来更“卷”?
虽然录取率稍高,但韩国的高中生似乎比中国的更“卷”,主要原因包括:
(1) 教育资源过度集中
首尔大学等SKY高校几乎只录取顶尖高中生,尤其是来自首尔地区的名校,如“江南八学群”。
地方生源竞争劣势明显,农村或非首尔地区学生考SKY的概率远低于首尔学生,导致高中竞争格外激烈。(2) “综评+CSAT”双重压力
韩国学生不仅要准备CSAT,还要卷GPA、课外活动、竞赛、志愿者服务、推荐信。
在综评体系下,家长愿意砸钱送孩子去补习班、夏令营、国际学校,以提高竞争力。
这就造成了韩国高中生不仅需要“死学”考试,还要全面发展,从而加剧内卷。(3) 课外补习文化
韩国的补习文化极度发达,80%以上的学生上补习班(“hagwon”),而且补习班营业时间往往到晚上10点甚至12点。
中国学生虽然也有补习,但学校管理较为严格,且近年来“双减政策”降低了课外培训热度,而韩国的补习班仍然主导教育体系。(4) SKY高校的社会影响力过大
“SKY=成功” 的社会观念非常强烈,进入SKY高校几乎决定了未来的职业和社会地位。
大企业(如三星、现代)招聘时对SKY学历非常看重,甚至设有“SKY优先”潜规则。
这使得家长和学生不惜一切代价争夺SKY的名额,即使录取率相对985略高,竞争强度仍然极端激烈。3. 结论:韩国更“卷”,但不代表985更难考
录取率不能简单衡量竞争激烈程度
SKY高校录取率 看似比985高(2% vs. 1.62%),但韩国学生面临的多维度竞争更激烈,不是单纯考试决定的。
中国985录取主要靠高考分数,考试一次定终身,但复读机会较多,准备周期长,反而在心理压力上有所不同。
韩国的竞争更加全面化,而中国竞争更集中于高考
中国学生的“卷”体现在高考复习,高考后压力相对缓解(除非冲击清北等顶级高校)。
韩国学生的“卷”是全方位的,从高中GPA、活动经历到最终CSAT,时间线更长,压力更持久。
韩国的高等教育更集中,名校认可度极高
由于社会资源高度向SKY三所学校倾斜,使得韩国高中生不得不拼命“卷”进SKY,否则在社会竞争中劣势明显。
在中国,虽然985竞争激烈,但学校数量更多,选择面更宽。4. 总结
韩国的SKY高校录取率比中国985稍高(2% vs. 1.62%),但由于SKY的社会认可度极高、招生制度复杂、高中竞争激烈,韩国学生的学习压力并不比中国小,甚至更大。
中国的竞争主要体现在高考,而韩国的竞争则是全方位的“学业+活动”竞争模式,因此韩国高中生的“卷”不仅体现在刷题,还体现在日常成绩、竞赛、补习班等多方面。
中国学生拼的是一次考试,而韩国学生拼的是整个高中三年的表现,导致韩国高中生的竞争压力更持久、更全面。
因此,尽管录取率数据看似不同,但韩国的“卷”是长期且多维度的,而中国的“卷”更多集中在高考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