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共發了122篇帖子。 字體大小:較小 - 100% (默認)▼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1609 121
(轉載知乎)为什么新加坡人喜欢在外面吃饭,一年中很少在家做饭吃?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91樓 發表于:2024-12-3 21:14

某匿名用户:


读一下东京梦华录,汴京人也不怎么自己开伙,后来江户时代的江户人也这样。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92樓 發表于:2024-12-3 21:15

某匿名用户:


因为热。

坐标新加坡隔壁,我有两次在市场上买了豆腐,走回去发现都酸了。还有一次订送货上门的肉,晚拿了半小时,酸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93樓 發表于:2024-12-3 21:15

知乎用户R9UJhY:


首先是新加坡工资高物价低

既然人人安居乐业,那不需要自己动手做饭了

其次是,食阁的饭菜真的好便宜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94樓 發表于:2024-12-3 21:16

新加坡劳工平均工作时长亚太区首位。人上班都忙成狗了,哪儿还来的时间自己做饭。况且热带地区,做饭如果开空调,油烟呛死,不开空调人热死,油烟也不让排去室外,都是用滤网室内解决。

再一个食品卫生抓得紧,在外面吃基本上不必担心食品安全,而且各民族各地区的食物都有,选择多样,一周甚至一个月天天吃不重样也没问题。在我看来,只要有食品安全兜底,多样性选择足够丰富,饮食外包是很合理也很高效的办法,就是全社会吃食堂嘛。谁高中大学没吃过几年?而且疫情期间,送餐跑腿服务也在新加坡崛起了,连高租金导致的餐饮业场地问题也解决了。



作者:LeoZ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2517379/answer/302865570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95樓 發表于:2024-12-3 21:26

布衣之人:


我也想过天天点外卖吃还不肉疼的生活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96樓 發表于:2024-12-3 21:45

某匿名用户:


因为没有地沟油,食物安全,肉量实在,国内那几薄片肉炒菜,怎么满足一天所需营养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97樓 發表于:2024-12-3 21:45


lwangls:


有地方放心吃当然可以。我同学是北大老师,他家里就不开伙。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98樓 發表于:2024-12-3 21:45

就这吗:


天天吃外面的食物,不会三高吗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99樓 發表于:2024-12-3 21:46

汉弗莱:


政府提供加班便利。毕竟吃完饭闲着也是闲着,不去加班吧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00樓 發表于:2024-12-3 21:47

新加坡天气潮湿炎热,很多人都没有在家做饭的习惯。小贩中心的食物丰富多样,价格亲民,一顿饭只需要几块新币。大家把小贩中心当作“食堂”,一日三餐都在小贩中心解决。从中式的福建炒面、海南鸡饭、辣椒炒蟹、肉骨茶、炒粿条,到马来叻沙汤米粉、沙嗲烤串和印度飞饼、印度香饭,以及日餐、韩餐、意餐等世界各国的餐点,一摊一味,应有尽有,不禁让人食指大动。小贩们从这些文化的融合中汲取灵感,根据当地的口味和背景不断改进菜肴。像咖喱鱼头就是将印度咖喱与中国鱼头煲相结合产生的一道菜,华人与印度人都爱吃。它已经不再单纯是中国菜或印度菜,而是一道独具特色的新加坡菜。



作者:非遗新译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2517379/answer/353186718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01樓 發表于:2024-12-3 21:47

吃不饱就生气:


不懂怎么得到这种错误结论的,可能你接触的都是租房的外来人。 大部分土著都是自己做饭吃,我的同事们每天都自己带饭盒过来。 另外,不管是hdb还是condo,厨房都特别大。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02樓 發表于:2024-12-3 21:47

水贝珠宝老司机:


第一次去泰国的时候,机场那边有很多针对中国人的地产广告,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有个广告特地给中国人科普说,泰国的公寓是没有厨房的,甚至不通燃气,因为泰国人不怎么在家做饭吃。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03樓 發表于:2024-12-3 21:48

水清木华:


可以假设哈,

第一,如果在外就餐,与自己在家做饭的成本差距巨大,那肯定就会回家做饭的多吧;

第二,家庭经济收入上,肯定可以相对较轻松的支撑外出就餐的成本费用吧;

第三,在食品安全上,外出就餐没有地沟油之类的不安全担心;

以上,大概是三个都,吧。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04樓 發表于:2024-12-3 21:48

蝶恋花:


果然是,自有大儒为我辩经呀。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05樓 發表于:2024-12-3 21:48

农药打不下去了:


新加坡的组屋是不是没配厨房啊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06樓 發表于:2024-12-3 21:48

用过cad的会计:


便宜,方便,快捷……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07樓 發表于:2024-12-3 21:48

uhlunfener:


外面吃好吃又方便,只要不是很穷谁自己做啊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08樓 發表于:2024-12-3 21:49


清酒暖风:


新加坡家庭厨房没烟道,另外,外面吃跟自己在家做价格差不多。我们家是周末某一天或者小聚会才做饭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09樓 發表于:2024-12-3 21:49

作者:辛宝宝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2517379/answer/295547513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新加坡是一个美食之都,拥有着各种美食,从传统的亚洲美食到西方美食,都有着丰富的选择。由于新加坡的生活节奏较快,很多人都忙于工作和学习,没有时间在家做饭,因此在外面吃饭成为了一种习惯。以下是更详细、更丰富的解释:

1. 工作忙碌

新加坡是一个繁忙的城市,很多人都忙于工作和学习,没有时间在家做饭。他们可能需要在工作地点或学校附近的餐馆或食品中心吃饭,以节省时间。此外,许多新加坡人都在外地上班或学习,他们可能需要在外面吃饭,因为他们不在家里。

2. 丰富的美食选择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城市,拥有各种美食选择,从传统的亚洲美食到西方美食,都有着丰富的选择。新加坡人喜欢在外面吃饭,因为他们可以尝试不同的美食,享受不同的口味和体验。此外,新加坡的餐馆和食品中心提供各种美食,从便宜的快餐到高档餐厅,都有着不同的选择。

3. 家庭结构变化

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新加坡人独居或与配偶一起生活。他们可能没有时间、技能或兴趣在家里做饭,因此更愿意在外面吃饭。此外,许多新加坡人都喜欢社交,他们喜欢和朋友或家人在外面吃饭,享受美食和社交的乐趣。

4. 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随着新加坡的现代化,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外面吃饭,享受便利和舒适。新加坡的餐馆和食品中心提供各种便利设施,如免费Wi-Fi、空调和舒适的座位,使人们可以在舒适的环境中享受美食。

总的来说,新加坡人喜欢在外面吃饭,是因为他们忙于工作和学习,喜欢尝试不同的美食,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虽然新加坡人在家做饭的比例和频次不高,但是他们仍然会在特殊的场合,如节日和家庭聚会时,在家做饭。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10樓 發表于:2024-12-3 21:49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11樓 發表于:2024-12-12 16:48

因为卷啊。

大家日常都是六点半前后下班(早跑路也要6点,加个班可能就7点了),再加四五十分钟通勤,到家不就是要7点-7点半了?

(别杠,这个时间是走高速的 City Direct Bus 每天晚高峰两班的发车时间;City Direct 一般路上全程45分钟到一个多小时,基本可以算是普通打工人的中值。)

这个点已经开始饿的头昏眼花了,到了家楼下一般就有各种各样的吃的(住别墅或豪华公寓的别来扯。组屋楼下从来不缺吃的)。真很饿想赶紧吃的话四五块钱买份菜饭或鸡饭鸭饭1分钟就搞定的事(社区目前就是这个价,不要拿市中心/打工人高端办公场所附近的价格来算)。高兴等的话等5分钟吃碗板面饺子酿豆腐之类的,也远比自己回家饿着肚子做饭,哪怕再快也要半小时后才吃得上来的强啊。还不用自己洗碗。

大家的打工人是不是都很早下班?所以才能回家做饭吃?我住过北欧,商店什么的基本4点半关门。这种那有充足的时间回去陪娃做饭等等。像新加坡日常这么晚下班还要回去做饭真不现实啊。



作者:Huasheng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2517379/answer/4810588242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12樓 發表于:2024-12-12 16:49

正义使者杨主任:


新加坡所有禁止的东西都是李家不让你干,所有允许的东西都是李家让你干,没有任何例外,李家坡就是世界上最独裁的国家。

李家坡就是个巨大的流水工厂,每个人负责自己的活,其他人就出去吃饭,做饭的就光做饭。

就这么简单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13樓 發表于:2024-12-12 16:49


冷暖自知:


你要是月薪一万,也不会做饭;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14樓 發表于:2024-12-12 16:50

作者:常世万法仙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2517379/answer/4757401470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对于上班族来说,在家做饭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很多老一辈会指责年轻人叫外卖,不卫生。

但其实现代社会做饭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买菜,洗菜,切菜,炒菜,刷碗,洗锅,一整套流程下来,没两个小时下不来。

而且现在都是小家庭,家庭成员一般都是三口之家,更有甚者,很多都是单身,费劲儿吧啦,也就做一个人吃的份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个国家在不同阶段,都衍生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

比如日本,就是搞出了全职太太,在家专职给丈夫做便当。

欧美则是搞出了白人饭,中午对付一顿,晚上整点煎牛排之类的好做的菜。

ps,之前知乎著名发癫大v勃勃,就一直在鼓吹美国的大烤箱文化。

殊不知这玩意实在是欧美人懒得料理食物搞出来的东西。

中国和东南亚,则是搞出了外卖文化和食堂文化。

拼好饭甚至成了一个梗。

很多人质疑拼好饭为啥这么便宜。

其中固然有用料以次充好的问题,更关键的是,走量采购的话,其实就是比你在商超买菜要便宜的多。

不要说拼好饭了,就是以前的小饭馆,很多都是直接去屠宰场整扇猪的拿货(现在不会给你买这么新鲜的了,拜冷链所赐,现在都是进的冻货,更便宜),要的就是量大便宜。

以目前的趋势看,除非将来能搞出来跟机械公敌里面一样的家务机器人,不然以后自己做饭的情景会越来越少。

夫妻俩做饭可能会像现在周末去做手工一样,成为一种奢侈、耗时的娱乐。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15樓 發表于:2025-4-27 21:19

作者:真小浩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2517379/answer/11691841840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以为的新加坡人在外面吃饭:

享受美食❌

维持基本生命体征✅


中国太大了

而且我们国家交通便利

导致了,一个十八线小城

他的口味可能有几十万种

所以,很多人之所以在家做饭

是因为天天外面吃吃腻了

每家都有自己的味道

中国人对于吃的有种迷一般的依恋

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主义

中国人不是不在外面吃,老在外面吃容易吃腻了,或者钱包受不住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16樓 發表于:2025-4-27 21:20

chugongyao:


从充分社会分工来说

本来就应该是有人就是专门提供餐饮服务

其他人花钱去购买餐饮服务,把更多时间精力投入自己的事业

餐饮服务的直接体现就是食品,食品本质就是商品

既然大到一套房子,小到一根铅笔,都不需要我们亲自去修建和制造

为什么我们又要上班还要自己做饭?

中国人之所以喜欢自己做饭,根本原因是对外面的餐饮不放心

如果本身价格就不便宜,吃着又不放心,那只好自己做饭,不然就是花钱找虐

当国民收入达到一定程度,食品安全放心度提高,大家就会选择解放自己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17樓 發表于:2025-4-27 21:20

wdy83629:


并不是很少,而是有很多人在家做饭。

但在家做饭并不一定比食搁省钱。

只要是有家庭的,在家做饭是正常的事情。

你只是不能用锅炒的到处是烟,也有人这么干,不要经常搞被投诉基本没事。

新加坡虽然有很多强制规定,但是你不要被抓到就没事 何况做饭并不是强制。就算抓到,也不是真的就按法律来,还是比较人性化的。比如喝酒,口香糖,有人因为不满,就要偷偷爽,不被抓就没事,就算抓到,也不一定就一定罚,当然你不能是惯犯。跟穆斯林的条条框框那么严,还是有女孩子要摘头巾去玩,回家再带上一样。不要把什么事情都想得一成不变。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18樓 發表于:2025-8-12 23:21

作者:陈大发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2517379/answer/191986817374382121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说“新加坡人喜欢在外面吃饭”,不是因为无知,就是在高级黑新加坡人对饮食条件的无奈。

新加坡人频繁外出就餐的习惯,根源在于组屋居住环境的限制、高压生活方式带来的时间和成本考量,以及烹饪技能的代际流失。组屋的建筑设计和物业规定使得中式烹饪变得不切实际,而只有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才能享有在家烹饪的“奢侈”。因此,普通新加坡人并非不喜欢在家做饭,而是受限于客观条件,不得不选择外出就餐。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新加坡独特的社会和居住环境,也揭示了“美食天堂”背后普通人生活的现实。

新加坡人倾向于外出就餐而非在家烹饪的现象,表面上看是生活习惯或个人选择,但实际上深受居住环境、社会结构和经济因素的制约。尤其对大多数居住在组屋(HDB flats)的普通新加坡人来说,烹饪中餐的条件受限,是导致这一现象的核心原因。

新加坡超过80%的人口居住在政府组屋中,这些组屋以高效利用空间著称,厨房通常设计得狭小且通风有限。中式烹饪,尤其是炒菜、煎炸等需要高温和大量油烟的烹饪方式,会产生浓重的油烟,而组屋的排气系统往往不足以有效处理这些油烟。许多组屋的物业管理或邻里公约明确规定,禁止产生过多油烟以避免扰民,甚至可能因违反规定而被投诉或罚款。我的屋主反复叮咛我在屋子里只能进行简单的加热(如使用微波炉或烤箱),以避免触发投诉。这种环境限制使得组屋居民难以在家进行传统中式烹饪。

相比之下,能够在家自由烹饪中餐的华人家庭,通常居住在传统的唐楼(shophouses)、私人别墅、豪华公寓或私人小区(如condominiums)。这些住宅的厨房通常更大,配备更强大的排气系统,甚至有户外空间可以分散油烟。然而,这样的居住环境通常只有高收入群体才能负担。因此,在家烹饪中餐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特权”,与经济条件挂钩。

新加坡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高昂的生活成本也推动了外出就餐的趋势。许多新加坡人,尤其是双职工家庭,工作时间长,回家后缺乏时间和精力准备复杂的饭菜。相比之下,遍布全国的熟食中心(hawker centres)、咖啡店(kopitiams)和餐馆提供了价格实惠、种类丰富的餐饮选择。外出就餐不仅节省时间,还能以较低的成本享用多样化的美食。例如,一份经济饭或海南鸡饭在熟食中心的价格通常在3-6新元之间,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往往比购买食材、准备中餐更划算。

此外,组屋居民的厨房设备通常较为基础,缺乏专业的中式烹饪工具(如大功率燃气灶或大型 wok)。要升级厨房设备或改善通风系统需要额外投资,这对普通家庭来说是不小的经济负担。因此,外出就餐成为更实际的选择。

经过一代人的变迁,组屋生活的限制已经深刻影响了新加坡人的烹饪文化。由于缺乏适合中式烹饪的厨房环境,许多年轻的新加坡人没有机会在成长过程中学习和实践传统烹饪技巧。上一代人可能还会在有限的条件下尝试烹饪,但现在的年轻一代更多地依赖外卖或外出就餐。这种现象导致烹饪技能的代际流失,许多人即使有心学习,也缺乏实践的工具和环境。

新加坡常被誉为“美食天堂”,但这个称号更多指的是其丰富的外食文化,而非家常烹饪的多样性。熟食中心、米其林餐厅和国际美食确实让新加坡的餐饮场景熠熠生辉,但这恰恰反映了本地人对外食的依赖。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19樓 發表于:2025-8-12 23:21

刘超:


社会分工嘛,有那一俩小时的时间逛逛街,摊沙发,甚至学习不好么。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120樓 發表于:2025-8-12 23:21

不用东拉西扯,就是热,你过来天天大中午做一下试试。

我之前会一周做两三次,晚上吃的少不愿意费那个劲,中午做完饭就得冲一下。买着吃腻,做饭热,需要一个两难自解的方案。。。

至于你去公司上班,难道还天天大早上起来做饭吗?那也太勤劳了,别说新加坡人马来西亚人,我认识的国内朋友也没有几个这么勤劳的。



作者:Leslie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2517379/answer/191427117970489452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1609 回複數:121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5-8-12 23:22
 
©2010-2025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