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西西里的普洱茶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5187601/answer/195632935202009528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曾经作为游客,以为新加坡无非是规矩稍微多些,比如禁止售卖口香糖、夜间禁酒等等。
但真正和新加坡人深聊,就时不时会发现一些让人不解甚至冲击的事。
比如,一个4岁就离开新加坡、移民海外的男性,成年以后可能再也回不去,否则会被视为逃兵役,要被抓去坐牢。
又比如,很多新加坡组屋的油烟机,只能把过滤后的空气重新吹回屋内,不能向外排烟。
这些事,是我在加拿大租房时,从一位姓 Li 的新加坡华人房东那里听来的。
当时,我和他聊起亚洲旅行。我就试图套近乎,说新加坡发展真快,街道也很干净。
他却好奇地反问:“Really?”然后问了我一堆关于新加坡的问题:比如赌场开了以后治安怎么样?鞭刑现在还有吗?
我懵了:你一个新加坡人,怎么比我还像游客?于是我问他,你不会偶尔回去看看吗?
他的回答却让我愣住:“我进不去。”
我第一反应是:这大哥难道犯过什么事?
他解释道,他4岁就随家人移民加拿大了。但根据新加坡法律,公民必须满21岁才能自主放弃国籍。所以,在法律上,他现在仍然是一名新加坡公民。问题来了:新加坡规定所有男性公民必须服兵役(通常是18岁左右)。他当时已经三十多岁,如果踏上新加坡国土,就会被当局视为逃兵役,很可能面临有期徒刑。
我当下懵了。一个人,在毫无记忆的幼年离开一个地方,之后从未在那里生活过一天,却成了那个国家的法外之徒?
后来有次聊起烹饪,他说他父母刚来加拿大时很不适应,因为不太会做饭。
我下意识问:“是因为新加坡食材贵吗?”
他说不是,是因为他父母在新加坡住政府组屋时,家里装的是一种“内循环式”油烟机。这种油烟机不把油烟排到室外,而是在内部过滤后,再把空气吹回屋里。那种我们中式厨房常用的、直接把油烟排出去的油烟机,在新加坡很多组屋是被限制安装的。
所以一旦煎炒烹炸,家里立刻仙气缠绕。也正因如此,他父母平时基本都去食阁
解决吃饭问题。
至于原因,官方说法是为了保持公共走廊和邻里的空气洁净,避免油烟交叉污染。
但还有一种更引人深思的解读:这某种程度上,是新加坡不希望民众下班后花太多时间在繁琐的做饭上,于是鼓励大家去社区的食阁用餐。这样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就能投入到工作中。
如果这个解读是真的,那新加坡就是把“在家做饭”这种最基本的家庭生活行为,也纳入了社会效率的整体考量。

查了查,似乎是真的。据装修公司称,新加坡很难安装排气那款油烟机。<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abbd67a6f9c43614bfeb630016919e70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rawwidth="711" data-rawheight="221" data-size="normal" data-original-token="v2-93e4dae6664596a8838a3d85057ff5a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1" data-original="https://picx.zhimg.com/v2-abbd67a6f9c43614bfeb630016919e70_r.jpg?source=1def8aca"/>

倒也不是说禁止安装,只是组屋的建筑规划不能大改,但原有的规划通常没有排风孔,所以大部分人只能选了内循环式的油烟机。

貌似是有漏洞的,不过大部分人不敢这么做,因为可以去举报。HDB指的是新加坡的建屋发展局
以前总听说新加坡像个“家长式”国家,觉得无非是管得严一点。但效果也很好,新加坡干净、安全且繁荣。
直到听了这些故事才明白,这位家长不仅仅是在你高考前收走手机,而是从你出生那一刻起,就为你规划好了所有路径。每个个体都像是这个庞大精密机器上的一个齿轮,你的个人选择和意志,必须在系统设定的轨道内运行。
我很难说这样的大家长模式是好还是不好。只是显然这位新加坡房东的父母不太喜欢这位家长,于是离家出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