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共發了68篇帖子。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1485 67
(轉載知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博士生齐太磊持枪袭击校园致 1 死,死者疑为一名华人副教授,如何评价这一事件?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61樓 發表于:2024-4-2 20:35
作者:留美强叫兽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624530/answer/337744166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研究政策期刊:比利时3659名在读PhD博士生心理压力研究,51%有至少两种心理问题症状;平均年龄28岁,71%有伴侣,13.5%有孩子;首要预测因素:工作冲击家庭;其次:工作要求;第三:家庭影响工作美国某知名教育集团做的上海教育市场调查部分内容,为内部资料。是在该集团实习员工发到网上,不同于媒体按赞助费广告费给的评比标准。知名度排名:1.金吉利 2.新东方 3.美勤 4.启德 5.新通;专业度排名:1.美勤 2.棕榈 3.中智 4.再来人 5.学美;录取满意度排名:1.美勤 2.世毕盟 3.中智 4.学美 5.澳际

《研究政策期刊 Research Policy》Work organization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PhD students | 博士生的研究工作与心理健康问题
March 2017
Under pressure?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 work stress that PhD students face can have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ir mental health. 在压力之下? 这项研究发现,博士生面临的工作压力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Authors
Katia Levecque; Frederik Anseel; Alain De Beuckelaer; Johan Van der Heyden; Lydia Gisle
Institutions
Ghent University; ECOOM; Bocconi University; Radboud University Nijmegen;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Institut Scientifique de Sante Publique; OD Public Health and Surveillance
Countries
Belgium; Italy; Netherlands; China
Highlights


One in two PhD students experiences psychological distress
; one in three is at risk of a common psychiatric disorder. 二分之一的博士生经历过心理困扰; 三分之一的人有患常见精神疾病的风险。
The prevalence of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s higher in PhD students than in the highly educated general population, highly educated employees and higher education students. 博士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患病率高于高学历普通人群、高学历职工和高等教育学生。
Work and organizational context ar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PhD students’ mental health. 工作和组织环境是博士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预测因素。Table 1. Context box: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European and North American (U.S.) PhD programs.Abstract
Research policy observers are increasingly concerned about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current academic working conditions on mental health, particularly in PhD students. The aim of the current study is threefold. First, we assess the prevalence of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PhD students in Flanders, Belgium (N = 3659). Second, we compare PhD students to three other samples: (1) highly educated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N = 769); (2) highly educated employees (N = 592); and (3) higher education students (N = 333). Third, we assess those organizational factors
 relating to the role of PhD students that predict mental health status. Results based on 12 mental health symptoms (GHQ-12) showed that 32% of PhD students are at risk of having or developing a common psychiatric disorder, especially depression. This estim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btained in the comparison groups. Organizational policies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prevalence of mental health problems. Especially work-family interface, job demands and job control, the supervisor’s leadership style, team decision-making culture, and perception of a career outside academia are linked to mental health problems.
研究政策观察家越来越关注当前学术工作条件对心理健康的潜在影响,特别是对博士生的影响。 当前研究的目的有三个。 首先,我们评估了比利时佛兰德斯
博士生代表性样本(N = 3659)的心理健康问题患病率。 其次,我们将博士生与其他三个样本进行比较:(1)普通人群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N = 769); (2)受过高等教育的员工(N = 592); (3) 高等教育学生 (N = 333)。 第三,我们评估与预测心理健康状况的博士生角色相关的组织因素。 基于 12 种心理健康症状
 (GHQ-12) 的结果显示,32% 的博士生有患或发展常见精神疾病的风险,尤其是抑郁症。 该估计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中获得的估计值。 组织政策与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显着相关。 尤其是工作与家庭的界面、工作要求和工作控制、主管的领导风格、团队决策文化以及对学术界以外职业的看法都与心理健康问题有关。
Fig. 1. Evolution in ratio between faculty positions and PhD students, 1999–2014, Flanders (Belgium).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European and North American (U.S.) PhD programs.
Similarities


Emphasis on independent, individual research aimed at an original contribution to scientific knowledge 强调独立、个人的研究,旨在对科学知识做出原创贡献
One or two main faculty advisors, assisted by a guidance committee and ultimately an examination board 一到两名主要教授指导,由指导委员会和最终考试委员会协助
Provision of a structured PhD program with courses on specialist topics and transferrable skills 提供结构化的博士课程,包括专业主题和可转移技能的课程
Predominance of universities with centralized PhD program policies 集中博士项目政策的大学占主导地位
Wide availability of funding opportunities (depending on prior qualifications) 广泛的资助机会(取决于先前的资格
Universities tend to cooperate with other PhD programs internationally, although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Europe is more pronounced than in the U.S. 尽管欧洲的国际化比美国更为明显,但大学倾向于与国际上的其他博士项目合作。Table 3. Characteristics of PhD students, Flanders 2013 (N = 3659): percentage (%), mean (M), standard deviation (SD), minimum-maximum (Min-Max).Differences


Fees. Considerable variation in fees in US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but generally higher than in Europe. In Belgium, the PhD program fee is less than €300 (around 325 USD). A similar fee is charged for the PhD defense

费用: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学费差异很大,但普遍高于欧洲。 在比利时,博士课程费用不到 300 欧元(约合 325 美元)。 博士学位答辩也收取类似的费用。
Degree. Unlike in the U.S., in most of Europe obtaining a Master’s degree is not part of the PhD program, but an entrance requirement
. In the U.S., most PhD programs require a Bachelor’s degree (4 years of study) or a Master’s degree. 学位:与美国不同,在欧洲大多数国家,获得硕士学位并不是博士学位课程的一部分,而是入学要求。 在美国,大多数博士课程都需要学士学位(4 年学习)或硕士学位。
Variation in publication requirement. While publication requirements
 vary considerably across countries and disciplines, European PhD models may put more emphasis on having published research by the time of dissertation submission. 发表论文要求:虽然不同国家和学科的发表要求差异很大,但欧洲博士模式可能更强调在提交论文时发表研究成果。
Time-to-degree. Although there is significant variation between disciplines, median time-to-degree in the U.S. is 7 years (often due to the mandatory integration of a Master’s degree), and, in Europe, 5 years. 完成学位时间:尽管不同学科之间存在显着差异,但美国获得学位的中位时间为 7 年(通常是由于硕士学位的强制整合),而在欧洲为 5 年。
Finance. In the U.S., being accepted into a PhD program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a scholarship that not only pays the fees but also a stipend. In Belgium, the majority of PhD students has a fixed-term formal employment contract with the university
 (as research assistant or project researcher) or received a personal PhD scholarship
. A small minority of PhD students are employed elsewhere or are unemployed. 资助:在美国,被博士学位课程录取通常与奖学金相关,奖学金不仅支付学费,还提供津贴。 在比利时,大多数博士生与大学签订有固定期限的正式就业合同(作为研究助理或项目研究员)或获得个人博士奖学金。 少数博士生在其他地方就业或失业。
PhD program. In the U.S., more emphasis
 is put on formalized intensive coursework with PhD students needing to pass qualifying exams before they can proceed. In contrast, European PhD programs may put more emphasis on personal “on-the-job” training by an advisor. 博士课程。 在美国,更加重视正式的强化课程,博士生需要通过资格考试才能继续学习。 相比之下,欧洲博士课程可能更注重顾问的个人“在职”培训。Table 5. Predictors of common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PhD students, Flanders 2013 (N = 3659): odds ratio (OR),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95% CI), level of significance, relative weights (RW – only reported when p < 0.05).Katia Levecque, Frederik Anseel, Alain De Beuckelaer, Johan Van der Heyden, Lydia Gisle, "Work organization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PhD students", Research Policy, Volume 46, Issue 4, 2017, Pages 868-879, ISSN 0048-7333, https://doi.org/10.1016/j.respo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62樓 發表于:2024-4-2 20:35
作者:Sovie-1028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624530/answer/318824102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唯一比较好的是,他没有自杀,而是匹夫一怒,血溅五步。
我敢打赌,他在监狱里的地位也未必差。他这种抽刀向强者的罪犯,在罪犯的等级中也属于比较高的。
只要他不死刑(也大概率不会,撑死终身监禁),利用他的学识和能力,搞不好在监狱里能迎来人生学术第二春,真不夸张。
-------
另外有人和我争论是不是学生全责的问题,甚至有相关人士去说,这个还真说不好什么情况。对于指控我为杀人犯辩护的,我声明我是支持他判刑的,终身监禁,而且检方也是这个想法。只不过他在监狱中会成为神话罢了,但他相比陶崇园无疑是赚很多的。他比陶崇园的唯一优势是他有张嘴。
此外他是不是白眼狼真还两说,可以看看这个回答,解释了这种原因
如何看待34岁北卡罗来纳大学中国籍博士生因琐事杀害华人导师?1835 赞同 · 230 评论回答另外还有一个瓜,
如何看待34岁北卡罗来纳大学中国籍博士生因琐事杀害华人导师?888 赞同 · 261 评论回答子弹真得飞一会儿。说来我导师说过,就是国内导师,就是不管风评好还是不好,对于学生的控制力也都是非常强的,有些喜欢很独立工作的人,他真的很不容易适应。外国,外导,非华人,特别是六七十岁七八十岁这种老师,他相对来说真的非常自由,你不找他就跟死了一样。而且你心态建设也比较好建设,我已经有觉悟了,做不好就做不好,做好了自然好,不会出现那种拧巴心态。可能有人会觉得不好,但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反正我是不喜欢给我管的太严格的导师,为了自由我宁可烂掉爱咋咋地,最好方向再选一个贼难贼难发文章的,直面惨淡的人生,选好发文章的,你发不过别人,你的焦虑就是非常大。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63樓 發表于:2024-4-2 20:36
作者:知乎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624530/answer/318875108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看到一个PhD学生和老师发生的悲剧,咱说一些题外话。
从学生的角度看。
读PhD压力很大,要和同门好好相处,多交朋友。出去开会/暑校等等就是交朋友的好机会。朋友多了,自己的精神状态就不会走极端。
我是做理论物理quant-ph方向,平常就是研究和尝试理解一些量子态的entanglement structure,相较于实验方向,我更多的是读文章/算东西/写代码以及老板教我的“理解”物理。
我很多时候工作喜欢在学校里面山坡上有个户外的座椅上弄,因为空气,天空,和太阳让我感到开心。太阳落山后去gym锻炼也让我开心。
很多实验的同学的工作都只能在地下室搞,然后缺少阳光/空气。这样其实会导致抑郁情绪,让自己感到绝望,因为光照导致缺少维生素d。然后实验时间没办法随着作息走,很多时候黑白颠倒,更缺少阳光的照射。人也开心不起来了。解决办法大概是多从实验室出来走走,多锻炼,让自己脑袋里面多一些多巴胺。


从招生的角度来看。
可能committee制度招的学生会更有选择一下? 这种类型的学校似乎至少能提供TA保障,让学生不至于经济上和老板绑定得太死?学生不开心了能有转组这种选择?研究组直接招生的话,学生和老板绑定得太死了,也不太好。容易出现这种悲剧状况。


从老板的角度,对自己组里面的研究生关心大概应该更人性化一点。不要把研究生当成一个棍子上支撑了一个脑袋(一个著名的phd comic) 这种?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64樓 發表于:2024-4-2 20:37
作者:常盘贵子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624530/answer/318827778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个人经历来说,齐太磊
2009高考失利复读,2010年考上武汉大学,到这里都是“小镇做题家成功”故事的一部分。
2010-2015 武大物理本科+辅修经管 5年不一定是挂科,还有另一种可能是心理问题或者是身体问题造成的休学一年。如果是心理问题,那就不难理解现在他的偏激性格,但是这一点需要武大同级的同学去验证一下。当然,如果因为辅修原因课程太多,导致延毕也并不是不可能;除此之外,在我们学校,也有和同学处不来而休学的人,所以具体原因不能妄下定论。当然,我也看到辅修好像比本专业还早一年毕业,所以还有可能是本专业花费的时间不够,辅修花的时间多导致留级?反正不好说,但是毫无疑问,四年毕业的辅修证明他肯定用心学金融了。
2015-2017 苏州新材料研究所 目前来看,辅修经管没什么用,很多人说他去金融我觉得根本不现实。所以最后走了很多物理学生走的老路,去搞材料,但是很明显他对自己的工作很不满意,又或者是他在搞材料的时候发觉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所以想去搞科研。
2017-2019 南方科技大学
科研助理 很明显他对自己处境不满意是认为自己学历不够,然而他想读phd而不是考研硕士,所以去南科大
当科研助理刷科研经历去申请美国phd(国内直博不可能了)。在这一期间发了一篇一作论文,应该给以后申美国高校打下基础。
2019-2022 LSU材料博士肄业(拿到硕士学位) 靠着南科大的科研经历成果申上LSU的博士,但是最后读了三年拿了个硕士文凭肄业。从结果而论,大概率是读不下去直接肄业了,可能因为没有很快出成果,自感按时毕业无望?又或者是因为其他原因(毕竟他在南科大和北卡
论文其实不少)离开,比如和同事的矛盾、导师矛盾或者缺少实验器材这种。反正期待后续报道他在这段时间的经历和为什么博士肄业
,这有助于大家理解他刺杀的动机。
2022- 北卡教堂山材料博士在读 刚进北卡教堂山
他的论文不算少,结果在(目前报道的时候)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杀人,其原因肯定离不开心理压力带来的心态失衡,但是什么原因导致心理压力有待观察,诸如X上说的两性关系之类的都可能是催化剂。
根据上面经历的分析,我可以大胆推论一下,齐太磊在本科时期就可能有心理上的问题,也可能和同学相处不融洽,反正留级了一年;毕业后发现辅修金融没用,所以遵循大部分物理毕业生在行业内的选择去材料行业发展,但是做了两年,可能不满当下处境(毕竟武大出来的高材生,高考分数很高),也可能自认为自己有能力和兴趣搞材料科研(事实证明他确实去搞材料科研了),然后去南科大当科研助理,南科大期间经历没看出来有什么问题,通过科研助理经历去了LSU材料博士,却可能因为跟人际矛盾或者是其他原因肄业,最后来到北卡教堂山读博,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动手刺杀自己的导师。故事可能就是这样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65樓 發表于:2024-4-2 20:37
很多个年轻,精英的美国博士,博后,甚至自称教授的回答,都宣称自己愿意俯身去查看当事人的求学经历,都一致认同其求学之路的崎岖,却出奇一致地否定当事人大龄读博的意义,都认为他该认命,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不该三十大几了还在博二,跟他们这群华人精英共事学术圈。哈哈哈哈也许齐最悲哀的就是当一个华人吧,可以想见他面对的压力里有多少是来自于跟这些答主一样的所谓客观描述,实则看不起的审视


作者:知乎用户j4Q0xA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624530/answer/318850567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66樓 發表于:2024-4-2 20:37
theBigGuy:


有的人又开始发挥起来了。
农村出身、做题家、低容错率的情况下走了弯路、从事的行业几乎于世俗惯例脱轨。
这个人对世界的基础怒气值本来就快满了,你还分析什么。
偶然性的堆叠导致灾难性结果,和各种空难的发生原因差不多。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67樓 發表于:2024-4-2 20:37
逝者安息
看了博士生的发言记录,完全感觉不到他有情绪问题。语法标准到有点生硬,完全没网络用语,更加没有粗言秽语。如果是我,我早问候对方祖宗十八代了。也许正因为情绪得不到抒泄,才导致最后爆发。
可惜了,要是他能多交几个老司机,带他出去玩玩,没准就能平衡他的心理。
至于导师有没有问题,还是等同实验室的同学爆料吧。push的导师总不会逮着一个人薅,同实验室的也会有体验。


作者:飞翼刀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624530/answer/318782737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項目組長 二十一級
68樓 發表于:2024-4-2 20:41
更多回答請見原問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9624530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1485 回複數:67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4-4-2 20:41
 
©2010-2024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