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90篇帖子。 字体大小:较小 - 100% (默认)▼  内容转换:不转换▼
 
点击 回复
1103 89
(轉載知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61楼 发表于:2025-6-14 20:55

Xiaoning Jiang:


一个人一个宿舍的好处就是,你不用被迫看你的室友秀恩爱,可以不被抱怨的打开音箱玩游戏看电影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62楼 发表于:2025-6-14 23:33

四年下来感觉并没有学到什么,可能因为我的专业比较玄学,没有太多实际的东西,毕业了之后又没有从事和我专业相关的工作。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有非常非常厉害的老师,也有啃数据不善表达教学质量一般的老师。至于课余生活嘛,除了写作业还是写作业,毕竟不膜bell curve god就没有出头之日。




作者:lightchaser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24102/answer/7712452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63楼 发表于:2025-6-14 23:34

作者:小坡岛留学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24102/answer/236223256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看一下NUS MIM的真实就读体验吧~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NUS

NUS是亚洲首屈一指的一流大学,在QS排名也非常高,基本上一直稳定在前二十以内。而且地处亚洲经济

金融高度发达的新加坡,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占据优越的地理位置,对于读书和就业都是非常有利的优势条件。

MIM是NUS本身的管理学项目,具体见下图介绍:

来源:NUS官网

除此以外,还可以同时申请CEMS+MIM双学位的项目。CEMS全称是The Global Alliance in Management Education,前身是欧洲管理学协会,集合了全球三十来所顶级高校的商学院

,主要是以欧洲、亚洲为主,北美有加拿大,鼓励学生互相交换和交流,促进管理人才的全球化、多元化的培养。

CEMS项目与MIM不同的是,项目时长是1.5年,三个学期,第一个学期在NUS就读,其他两个学期可以去两所联盟大学

交换,国际化视野更加开阔,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学位是NUS的管理学硕士学位,和CEMS联盟的国际管理

的硕士学位。

从课程设置来看与MIM差别不大,更注重对个人能力和企业家领袖精神的培养。如果从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来看的话,CEMS更适合有志于尝试在海外寻找工作机会的同学,就业认可度更高,尤其是在欧洲地区。


就读体验:

在新加坡留学本身的学习节奏真的挺紧张的,完全不输国内一流大学的压力,经常感到“鸭梨山大”。项目的第一学期,要求有五门课,基本上每门课都有比较多的预习、作业以及小组作业的要求,印象中最多的一周总共要看140多页的论文,30多页的作业。

大部分课程比较难的地方主要是在于有很多的小论文、小组作业、pre、考试、小组合作写学术论文

等,所以在课程的专业性要求上面还是比较高的;有的课是涉及到R语言

的编程,也会有点难度。

项目学术负责人Dr. JUMANA ZAHALKA来源:NUS官网


下面举两个例子:

◆Python Programming for Business Analytics

这门课其实就是Python数据可视化

/数据分析入门,我们学习了numpy和pandas这样比较常见的数据处理

和分析工具,以及matplotlib

这个常用的图表工具。

与Big Data不同的是在这门课程中我们会更加注重理论知识背后的原理。教授从最基础的数据类型讲起,由浅入深一步步讲解到数据分析

的具体操作,非常容易理解。Python的final project和Big Data类似,同样是自己寻找数据集,做EDA和data analysis,并且要求我们提出的report可以解决一个真实存在的商业问题。


◆Consumer Culture Theory

这门课程主要学习消费者心理学

,老师对各种消费者理论的讲解非常细致,同时能与Marketing的内容紧密结合,是一门比较偏理论的课程。

课程每星期都会有论文布置下来,每周抽一组讲解论文做pre,期中有小论文,期末是pre+论文。总体来说课程难度不高,但作业量比较大!

不管是MIM还是CEMS,选择课程的自由度很高,如果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去选课的话,本身难度不会特别大,基本都可以顺利结业。


同学和教授

MIM录取人数大概在100-120左右,CEMS大概有40-60左右。一般课堂容量都在40人以内,也有一些课程有较强的一对一要求,所以人数会比较少,可能只有十几人。

整个项目多元化非常强,能遇到来自亚洲各国和欧洲各国的同学,每个学期还会接收来自其他CEMS学校的交换生

,同学之间文化差异非常明显,但是彼此交流和合作不成问题,大家都还是很友好滴~

不过新加坡作为一个东南亚的国家,学生来自东南亚国家的比例非常高,很多学生是来自于印度,缅甸,泰国等。课程设置上也会以亚洲为主,经常探讨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问题。

来源:nus-mim-review


就业前景

MIM专业的就业面也是比较广的,通过学院举办的校友分享会,可以接触到了不少前辈,对我们找实习和工作还是很有帮助的~

在新加坡,留学生允许每周工作两天。学院也会把所有的课程排在一周中的3天,让同学们可以在另外两天做part-time,这一点非常适合希望有一些海外实习经历的同学。

班里的大部分同学都有在做实习,咨询、对冲基金、投行、VC的都有。工作单位的话从小的VC,到做高频交易

的对冲基金

、银行/资管公司都有,毕业后的去向也是五花八门。实习工资的话不同的单位也会变化很大,从全职1000刀/月-数千刀/月的都有。

想之后在新加坡想要找到一份好实习的同学,建议可以在国内多做一些相关的实习,同时学好英语;另外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第一个学期先在一家小公司实习,之后再一步步地往大公司走。最最最重要的是,保持身体健康和良好作息,课业压力繁重+实习压力,真的会非常非常累!

其他事项

对于想要回国的同学来说,秋招

的时间会与课程有一定的冲突,课程考试会在11月中下旬结束,但一般9月甚至更早,国内秋招前期的面试笔试就开始了。一部分公司接受远程或者电话面试,也有的需要到现场参加。当时班里有同学做“空中飞人

”,来来回回折腾了好几趟~


总的来说,项目质量是非常高的,而且最近还有其他的双学位

组合可以供大家选择~师资和学院的就业帮助也是相当给力,工作/实习机会都是丰富多多。这个项目能提供一个不错的平台,并且不会限制住你的发展,剩下的其实更多地看大家自己啦,希望大家在申请的过程中能越来越清晰地认识自己,也希望就读的小伙伴能获得非常不错的体验!


希望以上的回答可以帮助有同类疑问的你,更多留学问题欢迎留言交流。

@小坡岛留学

我们的专业留学老师将给到您一对一免费的留学评估!

请小伙伴们赞同、喜欢、收藏三连~有动力,就可以常常更新啦~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64楼 发表于:2025-6-14 23:35

作者:老游说留学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24102/answer/265092736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新加坡国大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

齐全,目前设有人文社会科学院、商学院

、计算机学院、持续教育与终身教育学院、牙科学院、设计与环境学院、杜克 -国大医学院、工程学院

、综合科学及工程研究生院、法学院、理学院、杨潞龄医学院、杨秀桃音乐学院

、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国大博学计划、耶鲁-新加坡国大学院等17所学院。

2.国大的学习宗旨是采用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新加坡的教育方式,是公认的亚洲最幸福教育方式。

3.新加坡一般采用英文教学,由于政府工作语言是英语,全民英语素质好,加上77%的华人,形成特殊的双语环境,为中国学生提供了一个极其容易适应的语言环境。

4.截止到2020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已发表的研究/学术论文高达46838篇,国际论文期刊数量高达10878篇,其中共有3476篇文章具有高度影响力,还有235篇文章被引用次数比学科平均水平高20倍。

5.在师资力量方面,NUS拥有2400余人的高素质教学科研队伍,其中教授88人,副教授525人。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最近发布的一项关于世界顶尖学者排名的研究显示,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的13名教授跻身世界顶尖2%的学者之列。强大的师资队伍,使学校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6.新加坡国立大学校园位于肯特岗下段,位于新加坡西南部,离市中心12公里,距东郊樟宜机场(Changi Airport)30分钟车程。

7.校区被肯特岗

大致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为学区,行政楼,和康乐设施;后部主要是研究所和学生公寓。

8.校区毗邻新加坡科学园

(Singapore Science Park)和国立大学医院

(National University Hospital),科研条件十分便利。校区南临巴西班让

集装箱港口,可以俯瞰港区风光。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65楼 发表于:2025-6-14 23:36

Cherry好姑娘:


又又又来占坑了

2023春入学博士,即将成为涂航老师的开门弟子我好开心啊!

焦虑宿舍能不能分到,焦虑新加坡天气,还没开学就焦虑起了资格考。希望和杜克的问题一样我能在半年后愉快地来填坑!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66楼 发表于:2025-6-14 23:36

孙程程:


用生命上大学。。。。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67楼 发表于:2025-6-14 23:37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24102/answer/187233236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工科某专业硕士,想到啥说啥

教学本科不怎么了解,硕士的话看选课,选硬课就project考试很累,想水也很简单,教学质量实在不敢恭维,感觉好的讲师全都放给本科了,搞研究的教授讲课大多不是很好。

吃的还凑合,pgp的更好吃点,也比较贵;utown的就比较一般;工学院食堂比较难以下咽;理学院食堂还可。其他的没去过。

气候每个人感觉不一样,我这种喜欢干燥喜欢冷的在这可以说非常难受。新加坡的气候也导致了新加坡基本上没有任何穿搭时尚可言。市中心、商圈倒是还能看。

足球场只有一片,nus field,经常不让踢,要去旁边的菜地踢。

nus位置还算可以,离东部西部都不远,西海岸离得近,工学院能看海,风景勉强吧,对比度比较高,但是西部工业多,海上全是起重机和船。

中国人很多,印度人很多。来这边的硕士博士博后不像去英美的那么有钱,基本就国内普通大学生模样,所以也没啥攀比。

没啥深刻的感受,一年基本上都在肝project了,有时间去市中心买买衣服,去jurong east吃个饭,基本也就这样了,这气候白天也实在出不去。

快要回家了,很开心,对于nus的评价见仁见智,就我来说略低于预期。硕士来一年,一年半拿个文凭不亏,博后来两年水个海外经历,也还好。新加坡人大都还比较友好,基本不会有歧视的问题。

缺点还是很明显,国家太小;没法开车;气候问题;酒太特么贵;全是华人,留学体验一般...

还有一个感觉就是感觉新加坡这个国家一直在夸大对外宣传和买榜,各种榜单,虽然我也没有什么证据,也可能是因为中国的体验太好了感受不出新加坡有什么比中国更好的。

优点,特殊时期,新加坡比较安全,英语不好的也不大用担心(虽然我不觉得这是优点),硬件都还可以,生活成本不算高。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68楼 发表于:2025-6-14 23:37


coupdefoudre:


清华经管大三的交换生来NUS商学院,半个学期过去,觉得“课业压力要更大一些”。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69楼 发表于:2025-6-14 23:38
作者:Carla学姐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24102/answer/273220322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Hello,大家好,我是Deniece学姐。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硕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与文化硕士专业。

1.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中文系是和北美一些学校都是一样的,是非常典型的这种海外汉学系。就是说它虽然叫做中文系,但是不能完全跟国内的这种中国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划一个等号。包括香港的一些院校也是一样的,中文类的这个专业是用中文来对中国相关的这个文化、历史、语言现象进行研究的一个学习,叫做中文系。

然后我们开设的课程是包括中国文学、中国的历史的宗教与哲学,电影或者是流行文化的相关的,都在我们开设的一个范围内。所以说如果你比较想去学习一个就是文史哲

交叉的这样的一个领域的话,你选择这个路也比较好。因为你越往上读这个研究生或者做研究的话,他本身是就是按照我们常见的一个学者他是往一个纵深的方向去走的。但是在出国留学这个赛道上,他还是比较宽泛,它要求你对于文史哲都有一定的了解和接触。

在新国立中文系这边的一个要求是大家经常要分组去做一个小组作业,然后你做小组作业的时候,你要和优秀的人去合作,然后组成一个小组去完成读书报告或者是某个课题的一个研究。这个要求大家互相要具备一定的这个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还有学习和汇总知识,然后并把它报告出来的一个能力。所以说对于学习的这样的一个综合要求比较高,不是说你只要能够去听讲,然后完成作业就可以了,这样是不够的。所以说他能够比较大程度上去锻炼你的一个能力。


除此之外,在我们上课的一个过程中,老师常常是一个主导者,主导这个讨论的一个角色,他并不是完全去照本宣科,或者说他去给你灌输一些知识,不是这样的,是大家共同去探讨一些问题。同时呢海外他的这个留学的课堂氛围要相对来说自由一点,就是说你的观点不一定要跟老师的一样,你和老师有不同的观点也可以。然后你可以自己去发散一些内容,你可以有你自己的一个观点,只要你能自圆其说就可以。

国立大学

中文系的老师都特别好相处人特别好,不论你有什么问题,你随时可以发电邮给到他的邮箱,然后他都回复的很快,有任何问题他都会给你一个答复。所以说整个师生关系让人感觉到非常舒服,然后每天也感觉跟老师在一起特别快乐,有一些老师上课也比较风趣幽默。如果你特别热爱中文的话,新加坡的环境也是非常友好的,在这里上学是非常好的一个体验。

2.

除此之外的话,我们的同学也都比较优秀,基本上都来自于中国这个大陆的985/211院校。然后也有一些海本的同学,然后也有香港来的,大部分都是汉语言背景。然后也会有一些比如说历史,或者说是东亚研究这种相关的专业背景,还有一些新闻学或者是博物馆学

这种就是跟中文打交道的,或者说跟中文有这种交叉关系的的学生也会申请,还有戏剧影视文学

这些专业,汉语国际教育

这些都是可以拿到offer的。

所以说只要你能够去说明你申请的这样的一个动机,然后能够展示出来你对于中文学习的兴趣,或者说你在中文方面的一些能力,它都是可以来衡量你能不能够来我们这个学校就读的。然后除此之外,它对于你的一个标化的一个要求是原则上来说,985/211背景,还有就是中文系或者说中文相关专业的一些头部院校,你的均分80以上,你就可以尝试申请。当然是分数越高越好,然后雅思的话官网要求是6,这个倒是一个不是很高的一个要求,因为我们这个专业它是中文授课的,所以说你只要到达6,你就可以满足这样一个申请的条件,而且这个6是没有小分要求的。

另外一个你在申请的过程中,要注意把你自己的一个跟中文相关的优势,或者说你为什么要申请这个专业,你的申请动机你一定要在文书里面陈述出来,然后同时你要谈你自己对于你申请这个专业的一个认识,比如说你对于我们新国立中文系的一个了解有多少,或者说你要在这个专业你要收获什么?然后说你未来要做一份什么样的工作,然后你就读这个专业的话它能带给你什么样的帮助?这些点在申请的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3.

来到新加坡国立这个亚洲第一的平台,你能收获什么呢?首先我觉得很多申请留学的同学都会比较介意排名这个问题,我也很理解大家的这个愿望,在疫情的这个情况大的背景下,如果说我们还要出国留学,我们要去国外上学的话,那我的爸妈要支持我,我的家人要支持,经济上有一个比较大的付出。然后除此之外,我自己也会觉得这个学校我非常喜欢,我非常想去,然后我觉得非常值得。

那么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其实新加坡国立大学算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因为他目前的一个排名是世界第十一,亚洲第一,而且他已经雄踞亚洲第一多年了。就是说不论是你自己在申请的过程中对于你自我申请的一个高的目标,和你毕业以后你要用这个文凭去求职或者进一步深造发展的话,他都是比较好的一个选择。

除此之外呢,你到国大读书的话,你会有一个很综合的一个世界名校的一个留学体验。然后他整个学校的环境,还有就是教职员工的一个素质都是非常一流的,然后学校的食堂饭也特别好吃,你要去哪里的话你都可以做校巴到达。而且从校园的一个设施上来说,就是不论是我们中文类的一个图书馆,或者说一个综合的一个图书资源都非常丰富,而且除了这个纸质的实体的这个图书资源以外,还有电子的资源,你要查找资料或者说寻求一些学术方面的一些知识什么的都是很方便的。

4.

最后来和大家聊聊中文专业的就业问题,就是说我以后想要去考公务员,那我的学历认证是什么样的?我想要做老师,我能不能考教师编,然后或者说有没有什么限制?根据我目前掌握的一个情况,其实我们中文类专业它在考公或者考编的一个过程中是比较友好的。因为首先我们这个专业它认证过来是叫做中国语言与文化,然后国内的一个中文类的这个专业叫做中国语言文学,然后它是比较接近的。

根据往届的这个学长学姐的经验的话,像北上广深或者新一线城市

的话,你直接以我们的这个学历认证书去报名的话,他是直接通过的。然后如果说有一些单位他不通过,或者说他联系到你问你这个专业是什么样的?然后你可以找国大中文系给你开一个证明,可以把你这个学科上什么课进行说明,然后建议让他们参照中国语言文学来进行一个认证,这就是考公方面的一个情况。

关于考教师编,这个是我们的同学里走向比较多的一块,很多人最后都是去到深圳或者杭州

,广州这些地方,还有苏州这些城市去做一个语文老师,然后不限于是高中、初中还是小学都有。备考流程其实和公务员是比较类似的,也是你先去报名,然后拿着你的毕业证书,教育部留学生服务中心对你的一个学历认证书以及你的一个毕业材料去进行一个报名。然后审核通过以后会有一个笔试和面试。然后从大家的一个就业方向来看的话,其实现在像深圳的这个老师的话,还挺偏爱新国立中文系的这个硕士的。大家就业的一个情况,或者说这个专业的认可度,口碑都还算不错。

另外还有一部分人最终选择了去互联网公司,进大厂,或者从事一些文秘工作

,这些同学也很多,然后也都不错。另外还有一部分人是选择了去到一些比如说大专,高职去当老师,或者继续读博深造。

总体上来说我自己也觉得到新国立读书是非常值得而且非常难忘的一段旅程,我本人是中国西北的一个985的本科,然后我自己出国留学以后,我能感觉到我视野的那种开阔,我自己的一个为人处世,我的性格都有了一些变化。我觉得如果你也想换一个角度去看世界,或者说你也想让自己的人生体验或者说眼界有一些新的感受。那你不妨就去做这个选择,我觉得你会觉得不虚此行,而且觉得很值得的。

PS:以上内容由夜航星留学申请导师Deniece Lin分享。

夜航星留学

汇集了世界TOP100名校的硕博学长学姐,专注英国、新加坡、香港,澳大利亚

的硕士申请,给大家提供更丰富的申请信息,更全面的留学经验分享。开创专业导师一对一指导模式,做你留学路上的领航员

任何关于留学的问题,欢迎咨询nightstar009.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70楼 发表于:2025-6-14 23:40

本科时在国大交换过一学期,分享一下有限的经历。



教学楼分散,交通不便。学院与学院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如果你不幸选了不同学院的课,就得翻山越岭或者坐校车前往下一堂课的教室,路上浪费不少时间。
食物便宜。同水准的食物,比起其他地方便宜不少。这年头,还能吃上不到3刀的西餐也是让人感动。
中国留学生众多。坐校车时听到车上全是中国人在讲话。可能也是因为中国人讲话大声吧。。。
不上课会被老师逮着。交换的那学期,我没有去教室上过一节课,是的,一节都没有上过,只在最后期末考试去考试了,半期考都没去。但期间好像每门课的老师都发现了我没去上课,还发邮件问我怎么了>< 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知道我没去上课。。。
期末考试的成绩可以通过Appeal也就是“求情”得到提升。由于我期间一节课都没上过,我很担心期末成绩不过。但学校有个制度是,考完以后,阅卷之前,可以通过“Appeal”的legal方式阐述自己为什么没有考好,并请老师手下留情给个好分数。于是我照做了,结果当然是每科都pass了,哈哈哈。

先写这么多吧。



作者:熙熙攘攘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24102/answer/22766441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71楼 发表于:2025-6-14 23:41

某匿名用户:


一个清华大三来商学院交换的学姐:“这里比清华经管的学业压力大。”以前并不觉得nus有什么特别的,听了这句话才感受到。。。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72楼 发表于:2025-6-14 23:42

作者:河马留学课程辅导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24102/answer/355878324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比如商学院的课程更加注重课堂互动和团队合作,帮助大家锻炼在未来工作中快速融入团队、完成团队任务的能力。会有有很多大佬级别的教授进行授课,每个教授上课的风格特点不一样,开学前两周可以根据需求和体验drop&appeal调整自己的课表但教授们的共通点是都很平易近人,鼓励大家问问题,会认真回复大家的每一封邮件,而且回复速度很快


学习压力的大小我个人认为主要取决于学期初选课以及小组作业。如果选到workload很大,并且组里全是free-rider的话,大概时常都会在崩溃边缘游走

所以选课之前一定要看syllabus,提前了解学期的课程安排,充分利用前两周试课的机会。


对于本科的学生,大一就可以开始规划之后SEP/NOC的计划了,SEP是交换项目,有寒暑假交换/一整个学期交换的,这种需要叠你的做义工+比赛+成绩+创业经历(如果有)+CCA课外活动的。一般SEP到欧洲/英美的大学比较抢手,一个学校可能只offer两三个位置,分高者得。所以入学后可以开始做做义工/参加课外活动了,也方便自己多交朋友扩宽社交圈。

SEP是纯学习项目,NOC是创业创新项目,一般是在海外创业公司实习+学习。学习方面如果有 partneruni就是在uni上课,没有就是nus的网课。NOC更注重你对创业的想法以及个人经历,与义工JCCA关系不大


小组作业研究,课堂氛围自由,经常要分组去做小组作业,在这个过程中是有机会和优秀的人去合作,共同完成读书报告或者是某个课题的一个研究。

老师常常是主导讨论的一个角色己,他并不会完全照本宣科,而是大家共同去探讨一些问题。

不论你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随时发邮件,老师的回复都很及时,整个师生关系让人感觉到非常舒服。


最后学习的生活肯定是充实并且累的,NUS非常注重实用性,所以作业会比较多,不喜欢的写作业的同学可就有福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73楼 发表于:2025-6-14 23:44
作者:知乎用户80b4xB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24102/answer/7818324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曾经去上过一个暑期的暑期实践课程 当时是leong hon wai教授给我们上的算法

课(因为以前都学过也没怎么听QwQ感觉有点对不起他老人家)教授上课挺用心的 然后课后的tutorial shuzhi助教也是尽心尽力 有一次我提前做完了东西在搞自己的事情后来shuzhi看见了问我做了没有然后我把来龙去脉都给他讲了一遍他才放心。感觉环境还是不错的 全程上校车不带伞淋不到雨 下课以后就去utown那边的writing room 感觉环境很不错 一阅览室的mac简直亮瞎双眼(毕竟国内我们学校是没有这种待遇的毕竟⋯⋯)吃饭当然是喜欢那边的鸡腿饭啊 淋上焦糖棒棒哒 就是七刀还是太贵了点(毕竟乡里人)


附上一张当时看见的有人结婚的场面 (烧烧烧)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74楼 发表于:2025-6-14 23:44

某匿名用户:


有计算机背景的别来,还没有中国培训机构好呢!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75楼 发表于:2025-6-14 23:45

哈欠:


知道为什么知乎上面这么多新加坡大学的帖子吗??

因为都是中介啊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76楼 发表于:2025-6-14 23:46

作者:豆豆博士ing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24102/answer/210093828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几何留学有丰富的新加坡国立大学申请案例,看到这个问题,豆豆博士邀请了就读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定量金融专业的央财学姐,请她分享一下在新国立就读的体验。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新加坡留学的院校、专业就读体验与选择,欢迎留言~

几何留学-学员就读体验

几何留学学员:某学姐 本科院校:中央财经大学 本科专业:统计专业 就读新加坡国立大学定量金融专业

每天的日常:图书馆、教室、家三点一线

不知不觉,我已经在NUS学习接近四个半月了,现已临近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在备战期末之余,我打算给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我就读定量金融

专业的感想及经验。

有关这个专业的课程配置信息,我想大家都能从学校官网或者是百度上直接搜索到,所以我就不一一赘述。在这四个月的学习过程中,从我自身而言,我的编程能力和独立自主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每天的日常就是穿梭于图书馆、教室和家。

首先,班里的同学大部分来自国内985和211名校,大家都会很认真地对待课程和作业,竞争压力较大。而且还会和NUS的本科生、博士和在职硕士

一起上课。其次,上课的教授都较优秀,如果有问题,可以直接向他们提问,他们也都会耐心解答,且他们会以非常认真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学习,虽然他们平时会布置较多的Assignment,但这是一种很好的让我们进行课后复习和练习的机会,而且教授或者助教会耐心的批改每一份作业并纠错,这一点很值得重视,毕竟平时作业都和期末成绩挂钩的。 

专业的收获:实践性很强,能力提升很多

接下来谈一下课程内容,毕竟这个专业还有一个名字叫做金融数学

,它对自己的数学、统计和金融知识都是有一定要求的,上课之后,老师并不会花很多时间来让学生回顾基础理论知识,所以如果想选择这个专业的话,最好自己先做好准备。

除此之外,目前我修的四门课中,一共有三门需要编程,虽然目前只用到R语言和Matlab,但之后还会有Python和C++的课程,所以这个专业确实如它的名字一般,会让学生大大提升自己量化能力。对于之后想要做量化交易

的同学,再合适不过。

其次就目前的课程来说,大多学的是金融衍生品

的不同定价方式,所以这个专业的实践性较强,而非太过理论性。

留学体会:学费虽贵,但是值得

当然,这个专业的学费并不算便宜,很多人在申请前都会想值不值得花这么多钱来读这个专业的问题,就我而言,我认为是很值得的,因为无论是我的英语能力还是数学编程能力,各方面均有提升。

学校还会持续发布很多实习工作的招聘信息,也会有简历修改机会,加上近年来学校的排名情况,就业前景还是很不错的。

总的而言,如果你想增强自己的量化能力,如果你想体验美好的狮城

生活,那就强烈建议你选择这个专业,丰富自己的简历!

美英港新留学-央财大牛学姐在新加坡国立大学NUS 读数学/量化金融QF是怎样的体验?​

www.hksg.org/experience_1755

几何留学-央财大牛学姐在新加坡国立大学NUS 读数学/量化金融QF是怎样的体验? https://www.hksg.org/experience_1755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77楼 发表于:2025-6-14 23:46

Pivot中枢留学:


主讲人

D学长

北京邮电大学 计算机科学

与技术 17级

申请季斩获

NUS-Computer Science Specialisation

Edinburgh-Computer Science

UCSD-CSE-CS75

UCSD-ECE-EC93

分享内容:

1、除了美国,我们还可以申哪里(非美国家及地区高含金量EECS项目介绍)?

2、以英国、新加坡为例,非美国家和地区EECS项目申请难度及具体流程如何?

3、低年级同学现阶段可以做什么,该如何合理安排规划,给学弟学妹一些小建议

4、NUS就读体验分享

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来给大家带来我留学经验分享,主要分享一下我在非美国地区的申请经验以及我现在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就读的一些体验。

首先是这次分享的目录,我主要把它分为了4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非美国项目的介绍;第二部分是与美国项目相比,这些项目的申请难度以及差异;第三部分是我们大学期间的规划,在大学期间我们最好都要在什么时候去干什么;最后一部分也就是我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就读体验分享了。

首先是介绍一下非美国的项目,按照国家地区划分的话,我主要把它划分为了这4个部分,英国、加拿大、新加坡以及欧洲地区,我会从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的角度来谈一谈在这些地方的大致印象。在具体细分之前有一些点是比较通用的,如果你之后是考虑回国内工作的话,有一种说法基本上是只看学校排名的,所以你选校的时候可能会只看排名就好了。当然作为EECS的学生,肯定也要求我们有一定的代码或者算法

的基础,不能光去看学校的排名。另外一点要注意的就是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其实在这些地方的生活可能是会有一定的折扣的,如果你比较害怕新冠,像我一样整天都待在家里上网课不出门,但如果你没那么害怕,你还是能体验到一部分当地的文化的,这样的取舍是要看你个人的。

按照国家划分的话,第一个是英国,英国最厉害的两所肯定是牛津以及剑桥了,当然这两所学校申请难度也是很大的,之后比较好申请的那就是帝国理工以及UCL了。再往下比如说爱丁堡,华威,曼大

之类的,英国坏处是这里的生活费和学费是比较高的,比如说在伦敦的话,你可能租房一个月就要1000英镑,而且英国学习学制一般是硕士学制,一般是只有一年的,所以说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他没有太高的含金量,但是在学习上的好处是这些学校基本上都是老牌学校,所以说认可度以及排名还是比较高的。在英国本地的工作方面,听说最近了放新开放的工作签证,但是不知道这个工作签证

效果怎么样,到底有多少人会选择在这工作。不过有一个缺点是在英国的话,工作机会基本上都在伦敦大都市这儿,所以说当地的税生活物价还是比较高的,但是英国在文化上比较好的一点就是老牌帝国,它的文化娱乐活动还是非常丰富的,比如说你在爱丁堡大学

读书的话,你可能会体验到爱丁堡文化节,你在英国的话,比如说前几天我看朋友圈有人在游行之类的一个活动,还是文化活动还是比较丰富多彩的。

第二个要介绍的国家就是加拿大比较知名的学校应该是UBC英属哥伦比亚

,多伦多大学以及滑铁卢大学

。加拿大大学在申请上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加拿大大部分申请都是学硕,有学术型硕士

三年的,所以你需要提前跟教授套磁,虽然说你之后可以转成专硕

,但是你还是在申请上还是有所不同的。在加拿大的话,工作上比较好的一点就是它离美国比较近,而且和美国时区

相同,所以说有一些在美国大厂工作机会,你在加拿大你也有可能同样也能够得到。

之后就是新加坡了,新加坡比较知名的两所学校,NUS新加坡国立大学以及NTU南洋理工大学

,在学习上新加坡一点好处就是生活费和学费比起英国来说还是比较便宜的。而且据我所知至少NUS是这样,你可以省一年转博,省一年转博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现在感觉自己实力不太够,但又想读博士,可以先去申请硕士,然后在读硕士的过程中再转成博士学位。你的博士学位需要的毕业时间是少一年的,他会把你硕士的一年也算进去,这是一点好处。在工作上的话,新加坡本地也还是有一定的工作机会的,新加坡虽然说地方很小,你可能没有太多景观让你去参观,但它毕竟也是一个华人社会

,所以你可能会有比较强的融入感归属感。

最后一个地方也就是欧陆区域了,这个我其实了解的不太多,但是比较知名的两所学校,瑞士比较知名的,两所学校ETH和EPFL如果你是大牛,而且想去做研究的话,当然欢迎你去这两所学校了。

接下来我会介绍按项目去介绍一些非美国的项目,比较传统的肯定就是computer science和master of engineering了,比如说帝国理工的话会有advanced computing以及computer science,UCL的话会也是有computer science,爱丁堡也是,NUS的话会有computer science track,这些传统项目的好处的话肯定是申请的人数非常多,你可以参考的历史也非常多,也可以大概知道你能不能去申请这些项目。但是其中有一点要注意,有些项目是给科班开的,科班是什么意思?也就是你本科也是计算机科学基础

的,比如说帝国理工

的话,就是advanced computing是给科班开的,computer science是给非科班开的;像UCL的话,computer science也是给非科班开的;NUS的话CS track基本上只有科班,

NUS的话像computer science基本上是只有科班,然后像Information system这些话可能非课班也可以去申请一下,你申请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楚他到底是给转专业的还是给科班的,如果你申请的不对话,很可能是直接被拒掉的。

除了CS和Meng的话,其他项目比如说AI,machine learning,software,engineering等,比如说NUS话会 Ai track,帝国理工的话会有applied machine learning,这些其他项目的好处就是bar可能会有一定的波动,所以说你可能会有一个不太高的录取条件,但你可以进到这些比较好的学校。但是缺点的话就是这些课程和传统的项目的课程并不一定完全相同,如果你以后想去转码或者想从事去互联网公司工作的话,这些项目可能并不一定非常适合,所以在申请之前嗯一定要看这些项目是不是符合自己的预期。

上图是我给出的一个按照学校的排名参考,这只是一个个人的随意排名,仅供大家参考,它不一定和你申请难度挂钩。而且如果你有特定想去的地区的话,其实你想去的学校基本上也已经定下来了。排名的话,首先彩票校肯定是ETH和EPFL了。然后根据地区的不同,英国你可以先去申申IC,UCL;然后新加坡的话可以生成NUS,NTU;加拿大的话也可以去申请UBC,多伦多,再往下可以去英国申请爱丁堡,曼大,华威

,加拿大申请滑铁卢之类的。

关于项目它具体是什么样的,最简单的办法肯定是最简单最直接办法肯定是去官网查看。当然其实在此之外,像每个学校基本上也都会有飞跃手册,飞榜之类的东西,你也可以去那里头看一下往年学长学姐的申请结果。这样参考的一个好处就是基本上学长你可以找到GPA和背景和自己非常相近的学长学姐,也能比较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一个定位。

总结一下关于非美国地方你到底想去哪些项目的话,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地区,你到底想不想去这些地区,然后是这个项目的课程,这个课程你喜不喜欢适不适合你?然后是未来的工作,就是当地或者回国的就业环境是怎么样的,然后还可能比如说是生活环境,你喜不喜欢当地生活?就说你想去英国更体验一下留学生活,还是说新加坡这种可能没有那么感觉像出了个假国的学生活。

接下来我们会来介绍一下非美国项目的申请难度,首先我们先看看我们要准备的材料,准备的材料其实大致都是相同的,比如说硬实力

肯定是GPA,语言成绩的话是托福和GRE,英国的学校也同样可以用托福的,他们有一套换算的标准可以去他们学校的官网查看。软实业包括你的文书科研背景以及推荐信,这些其实跟美国申请都是一样的,但是也有一些和美国申请不太一样的地方,第一个最重要的就是有些项目它可能是rolling制

的,rolling制什么意思?他会陆续发放offer,根据你提交材料的早晚陆续发放,所以说像这种项目申请的时候一定要趁早,因为可能你申请晚了,你提交材料一定要趁早,因为比如说你提交材料提交完了,可能offer已经发没了,虽然你的背景很优秀,但他们也要不了你了。

另外一点的话就是像英国和新加坡,他们要的推荐信可能只要1~2封,所以说推荐性的比重是比较低的,而且如果比如说你推荐信不是大牛的话,推荐信占比会进一步降低,在此情况下你的GPA肯定也就是更加的重要了。最后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这些学校大部分可能还是会要求GRE的,在新冠背景下,好像有些美国学校其实是已经不要GRE了,但是有些学校还是会需要的,但它并不一定会卡的很严。比如说像NUS的话,它的GRE有一个要求是Writing要3.5,但是我3.0的话其实也过来了,所以说在线附近的话你也可以大胆申请试一试。

扫描右侧二维码填写问卷预约学长学姐同款导师线上一对一咨询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78楼 发表于:2025-6-14 23:47

Pivot中枢留学:


主讲人

D学长

北京邮电大学 计算机科学

与技术 17级

申请季斩获

NUS-Computer Science Specialisation

Edinburgh-Computer Science

UCSD-CSE-CS75

UCSD-ECE-EC93

分享内容:

1、除了美国,我们还可以申哪里(非美国家及地区高含金量EECS项目介绍)?

2、以英国、新加坡为例,非美国家和地区EECS项目申请难度及具体流程如何?

3、低年级同学现阶段可以做什么,该如何合理安排规划,给学弟学妹一些小建议

4、NUS就读体验分享

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来给大家带来我留学经验分享,主要分享一下我在非美国地区的申请经验以及我现在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就读的一些体验。

首先是这次分享的目录,我主要把它分为了4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非美国项目的介绍;第二部分是与美国项目相比,这些项目的申请难度以及差异;第三部分是我们大学期间的规划,在大学期间我们最好都要在什么时候去干什么;最后一部分也就是我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就读体验分享了。

首先是介绍一下非美国的项目,按照国家地区划分的话,我主要把它划分为了这4个部分,英国、加拿大、新加坡以及欧洲地区,我会从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的角度来谈一谈在这些地方的大致印象。在具体细分之前有一些点是比较通用的,如果你之后是考虑回国内工作的话,有一种说法基本上是只看学校排名的,所以你选校的时候可能会只看排名就好了。当然作为EECS的学生,肯定也要求我们有一定的代码或者算法

的基础,不能光去看学校的排名。另外一点要注意的就是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其实在这些地方的生活可能是会有一定的折扣的,如果你比较害怕新冠,像我一样整天都待在家里上网课不出门,但如果你没那么害怕,你还是能体验到一部分当地的文化的,这样的取舍是要看你个人的。

按照国家划分的话,第一个是英国,英国最厉害的两所肯定是牛津以及剑桥了,当然这两所学校申请难度也是很大的,之后比较好申请的那就是帝国理工以及UCL了。再往下比如说爱丁堡,华威,曼大

之类的,英国坏处是这里的生活费和学费是比较高的,比如说在伦敦的话,你可能租房一个月就要1000英镑,而且英国学习学制一般是硕士学制,一般是只有一年的,所以说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他没有太高的含金量,但是在学习上的好处是这些学校基本上都是老牌学校,所以说认可度以及排名还是比较高的。在英国本地的工作方面,听说最近了放新开放的工作签证,但是不知道这个工作签证

效果怎么样,到底有多少人会选择在这工作。不过有一个缺点是在英国的话,工作机会基本上都在伦敦大都市这儿,所以说当地的税生活物价还是比较高的,但是英国在文化上比较好的一点就是老牌帝国,它的文化娱乐活动还是非常丰富的,比如说你在爱丁堡大学

读书的话,你可能会体验到爱丁堡文化节,你在英国的话,比如说前几天我看朋友圈有人在游行之类的一个活动,还是文化活动还是比较丰富多彩的。

第二个要介绍的国家就是加拿大比较知名的学校应该是UBC英属哥伦比亚

,多伦多大学以及滑铁卢大学

。加拿大大学在申请上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加拿大大部分申请都是学硕,有学术型硕士

三年的,所以你需要提前跟教授套磁,虽然说你之后可以转成专硕

,但是你还是在申请上还是有所不同的。在加拿大的话,工作上比较好的一点就是它离美国比较近,而且和美国时区

相同,所以说有一些在美国大厂工作机会,你在加拿大你也有可能同样也能够得到。

之后就是新加坡了,新加坡比较知名的两所学校,NUS新加坡国立大学以及NTU南洋理工大学

,在学习上新加坡一点好处就是生活费和学费比起英国来说还是比较便宜的。而且据我所知至少NUS是这样,你可以省一年转博,省一年转博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现在感觉自己实力不太够,但又想读博士,可以先去申请硕士,然后在读硕士的过程中再转成博士学位。你的博士学位需要的毕业时间是少一年的,他会把你硕士的一年也算进去,这是一点好处。在工作上的话,新加坡本地也还是有一定的工作机会的,新加坡虽然说地方很小,你可能没有太多景观让你去参观,但它毕竟也是一个华人社会

,所以你可能会有比较强的融入感归属感。

最后一个地方也就是欧陆区域了,这个我其实了解的不太多,但是比较知名的两所学校,瑞士比较知名的,两所学校ETH和EPFL如果你是大牛,而且想去做研究的话,当然欢迎你去这两所学校了。

接下来我会介绍按项目去介绍一些非美国的项目,比较传统的肯定就是computer science和master of engineering了,比如说帝国理工的话会有advanced computing以及computer science,UCL的话会也是有computer science,爱丁堡也是,NUS的话会有computer science track,这些传统项目的好处的话肯定是申请的人数非常多,你可以参考的历史也非常多,也可以大概知道你能不能去申请这些项目。但是其中有一点要注意,有些项目是给科班开的,科班是什么意思?也就是你本科也是计算机科学基础

的,比如说帝国理工

的话,就是advanced computing是给科班开的,computer science是给非科班开的;像UCL的话,computer science也是给非科班开的;NUS的话CS track基本上只有科班,

NUS的话像computer science基本上是只有科班,然后像Information system这些话可能非课班也可以去申请一下,你申请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楚他到底是给转专业的还是给科班的,如果你申请的不对话,很可能是直接被拒掉的。

除了CS和Meng的话,其他项目比如说AI,machine learning,software,engineering等,比如说NUS话会 Ai track,帝国理工的话会有applied machine learning,这些其他项目的好处就是bar可能会有一定的波动,所以说你可能会有一个不太高的录取条件,但你可以进到这些比较好的学校。但是缺点的话就是这些课程和传统的项目的课程并不一定完全相同,如果你以后想去转码或者想从事去互联网公司工作的话,这些项目可能并不一定非常适合,所以在申请之前嗯一定要看这些项目是不是符合自己的预期。

上图是我给出的一个按照学校的排名参考,这只是一个个人的随意排名,仅供大家参考,它不一定和你申请难度挂钩。而且如果你有特定想去的地区的话,其实你想去的学校基本上也已经定下来了。排名的话,首先彩票校肯定是ETH和EPFL了。然后根据地区的不同,英国你可以先去申申IC,UCL;然后新加坡的话可以生成NUS,NTU;加拿大的话也可以去申请UBC,多伦多,再往下可以去英国申请爱丁堡,曼大,华威

,加拿大申请滑铁卢之类的。

关于项目它具体是什么样的,最简单的办法肯定是最简单最直接办法肯定是去官网查看。当然其实在此之外,像每个学校基本上也都会有飞跃手册,飞榜之类的东西,你也可以去那里头看一下往年学长学姐的申请结果。这样参考的一个好处就是基本上学长你可以找到GPA和背景和自己非常相近的学长学姐,也能比较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一个定位。

总结一下关于非美国地方你到底想去哪些项目的话,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地区,你到底想不想去这些地区,然后是这个项目的课程,这个课程你喜不喜欢适不适合你?然后是未来的工作,就是当地或者回国的就业环境是怎么样的,然后还可能比如说是生活环境,你喜不喜欢当地生活?就说你想去英国更体验一下留学生活,还是说新加坡这种可能没有那么感觉像出了个假国的学生活。

接下来我们会来介绍一下非美国项目的申请难度,首先我们先看看我们要准备的材料,准备的材料其实大致都是相同的,比如说硬实力

肯定是GPA,语言成绩的话是托福和GRE,英国的学校也同样可以用托福的,他们有一套换算的标准可以去他们学校的官网查看。软实业包括你的文书科研背景以及推荐信,这些其实跟美国申请都是一样的,但是也有一些和美国申请不太一样的地方,第一个最重要的就是有些项目它可能是rolling制

的,rolling制什么意思?他会陆续发放offer,根据你提交材料的早晚陆续发放,所以说像这种项目申请的时候一定要趁早,因为可能你申请晚了,你提交材料一定要趁早,因为比如说你提交材料提交完了,可能offer已经发没了,虽然你的背景很优秀,但他们也要不了你了。

另外一点的话就是像英国和新加坡,他们要的推荐信可能只要1~2封,所以说推荐性的比重是比较低的,而且如果比如说你推荐信不是大牛的话,推荐信占比会进一步降低,在此情况下你的GPA肯定也就是更加的重要了。最后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这些学校大部分可能还是会要求GRE的,在新冠背景下,好像有些美国学校其实是已经不要GRE了,但是有些学校还是会需要的,但它并不一定会卡的很严。比如说像NUS的话,它的GRE有一个要求是Writing要3.5,但是我3.0的话其实也过来了,所以说在线附近的话你也可以大胆申请试一试。

扫描右侧二维码填写问卷预约学长学姐同款导师线上一对一咨询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79楼 发表于:2025-6-14 23:48

地球联合理事会:



硬件来看,有Utown这样的生活区+自习室,外加全校八个图书馆,150公顷的面积有8条校车线路覆盖,山上还有各种野味比如松鼠、蜥蜴、蛇和野猪等,应该能满足一个学生对高等学府的所有幻想了吧?

软件方面见仁见智,但是达到以上标准应该也不难。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80楼 发表于:2025-6-14 23:49


职场内参君:


不明白哪有那么多可以写。

Utown饭还行, 图书馆空调很冷, 校园不大, 上下坡蛮多.但是很精致.. 校车全校跑还免费.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81楼 发表于:2025-6-14 23:50

某匿名用户:


会极大提高你对薪资待遇的期望,同样也会给人裸辞税后30+的信心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82楼 发表于:2025-6-14 23:51

我不叫不紧张:




一年有11个月夏天

在冷冻柜与烈日下游走

自嘲为national university of sleeplessness

但还是很爱这里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83楼 发表于:2025-6-14 23:52

不打辅助:


NUS真的棒…看看大神校友们我都不好意思上来凑数哎…给母校丢人了(逃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84楼 发表于:2025-6-14 23:52

某匿名用户:


作为一个city state的大学 NUS的竞争压力以及毕业后就业的竞争压力都比国内小 凭这一点就能使聪明勤奋的你占尽优势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85楼 发表于:2025-6-14 23:53

kyky:


同意楼上几位(非中介)的观点 时光倒退不会来这里读书 学费一年一涨 也没见课程多好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86楼 发表于:2025-6-14 23:54

留学帝:


本文引用于一起留学网:

2020年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申请条件与入学要求-留学学费-专业世界排名


www.17liuxue.com/uninus/




新加坡国立大学概述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成立于1905年,坐落在新加坡西南部的肯特岗,共有31265名学生。新加坡国立大学通过艺术和社会科学、商务、计算机、牙科、设计与环境、工程、法律、医学、科学、公共政策、综合科学与工程、学者计划、音乐、英语语言交际、系统科学与数学、科学学院等,为学生提供单学位、硕士、博士、研究生文凭的课程。
2新加坡国立大学基本信息


学校中文名:新加坡国立大学
学校英文名: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立校性质:公立
创建年份:1905年
在校人数:40000人
咨询电话:028-85922278
官方网站:http://www.nus.edu.sg/
学校地址:21 Lower Kent Ridge Road Singapore 119077
专业大全:https://www.17liuxue.com/uninus/course/
Offer库:https://www.17liuxue.com/uninus/offer/




4新加坡国立大学专业排名

商科/会计工程计算机信息教育学人文艺术与设计建筑医学法律生命/辅助医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音乐视觉创意其他待整理分类
5新加坡国立大学学校历史

1823年,莱佛士爵士(Sir Stamford Raffles)与著名汉学家兼传教士马礼逊博士(Dr Robert Morison)会面,商讨在新加坡兴办一所高等学府,设有理科、文科与伦理道德科系,招收各大种族学生。
1903年,华人立法议员陈若锦率领数位华社代表,与新加坡各种族社群代表连署,上书海峡殖民地新加坡总督安德逊爵士(Sir John Anderson),呼吁政府兴办医学院。
1905年,新马及东南亚各地华社集资筹款87000元,包括陈若锦个人捐出12000元,协助创办海峡殖民地与马来亚联邦政府医学院(Straits Settlements and Federated Malay States Government Medical School)。医校首届招收23名学生,上课地点设在四排铺一所旧女子精神病院内。

1912年,爱德华七世纪念基金(King Edward VII Memorial Fund)捐赠124800元予海峡殖民地与马来亚联邦政府医学院,设立生理学教授基金。为纪念这笔捐款,医校同年更名为爱德华七世医科学校(King Edward VII Medical School)。马来亚种植人协会也捐出1629元成立Bailey奖学金,纪念已故的 W W Bailey。 W W Bailey纪念基金也同时获得雪兰莪的英国高原地区及低地区橡胶种植公司(Highlands and Lowlands Rubber Company)与双溪路(Sungei Way)橡胶园承诺每年800元捐款。生理学教授基金委任坎贝尔医生(Dr J.A. Campbell) 为首任教授,任期由1913年至1921年。
1916年,爱德华七世医科学校颁发的内外科医学执照获得英国医学教育总会正式认可。同年,马来联邦政府斥资兴建马来联邦宿舍,供72名男生寄宿。
1920年,爱德华七世医科学校医校再更名为爱德华七世医学院(King Edward VII College of Medicine),学术地位升格为大学,提供医学专业培训,也增聘了解剖学、医学、助产及妇科、临床外科及外科教授。
1925年,爱德华七世医学院获洛克菲勒基金会(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35万元捐款,增聘细菌学、生物化学及生物学教授。
1926年,医学院新大楼在欧南路落成,由总督基理玛爵士(Sir Lawrence Guillemard)主持开幕。
1929年,医学院牙科系招收首批学生,并于爱德华七世医学院开设公共诊所。
1934年,医学院获国际联盟(The League of Nations)认可,获选为疟疾学国际课程学习中心。
1942年,二战日军占领时期,爱德华七世医学院由日本政府接管,成了日军总部,也是日军血清研究单位所在地。
1945年,日军投降,英军重返新加坡,医科学生呼吁英国政府复办医学院。
1946年,爱德华七世医学院在二战结束后重新开放,所颁予的牙科外科学位获英国医学委员会(British Medical Council)认可。
1948年,莱佛士学院薛尔斯医生(Dr Benjamin Sheares)受委为医学院妇产科主任,他于1971年成为新加坡第二任总统。
莱佛士学院
1918年,莱佛士开埠一百周年纪念,以海峡殖民地辅政司佐治.玛史威公爵(Sir George Maxwell)为首的百年纪念委员会成立,成员包括本地社区领袖。委员会建议兴办一所以新加坡创立者史丹福莱佛士爵士命名的学院,以示纪念,也充作未来大学的起步。
1919年,由英国殖民政府提学司H W Firmstone率领的工作委员会提呈报告书,建议创建一所高等教育学府,名为莱佛士学院。
1922年,创建莱佛士学院的法令正式通过,英国殖民政府举办全帝国建筑设计比赛,广邀建筑师为新学院提呈设计。
1928年,莱佛士学院招收首批43名学生。
1929年,莱佛士学院由海峡殖民地总督兼马来联邦高级专员克里福爵士(Sir Hugh Clifford)正式开幕。海峡殖民地与马来联邦政府均拨款资助,民间华族社群与欧裔社群也分别捐赠540000元及426563元。当中,华商领袖黄仲涵、陈思源与余东旋均以个人名义分别捐出150000元、120000元及100000元, Manasseh Meyer爵士也捐出150000元。提学司温士德(Richard Winstedt)受委为莱佛士学院首任院长。学院开办文凭课程,设有英文、历史、经济学、地理、教育、物理、化学、数学等科系。
1934年,英国殖民地政府实施新政策,海峡殖民地民事服务部门每年录取两位莱佛士学院杰出毕业生担任行政职务。
1938年,莱佛士学院开办为期一年的教育研究生课程,让被选中的教育系毕业生有机会继续深造。
1940年,莱佛士学院聘请首位本地讲师林溪茂(Lim Tay Boh)。
1941年,二战爆发,莱佛士学院被殖民政府医疗服务处征收,充当疗养院以及医疗辅助服务急救站。
1946年,二战结束,莱佛士学院重新开课,委任W E Dyer 为院长。
马来亚大学
1940年,在英国驻东南亚最高专员麦唐纳 (Malcolm MacDonald)的倡议下,英国政府通过了《殖民地发展与福利法案》(Colonial Development and Welfare Bill),支持各殖民地加速推展发展项目。伯明翰大学校长Raymond Priestly 博士受邀到马来亚视察,建议在这里兴办一所大学。
1946年,爱德华七世医学院首届毕业生陈树楠医生及医学院校友会呼吁英国军事管制政府尽速建立一所大学。
1947年,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院长卡尔桑德斯爵士(Sir Alexander Carr-Saunders)领导的委员会,着手研究在新加坡兴办大学的可行性。
1948年,《卡尔桑德斯委员会报告书》(Carr-Saunders Commission Report)发表,建议创办可颁授学士学位的全方位综合大学。
1949年,马来亚大学成立,由英国驻东南亚最高专员麦唐纳出任名誉校长,爱德华七世医学院院长乔治艾伦(G V Allen)博士担任校长。马来亚大学理事陈振传出资制作大学权杖,由英国银器珠宝商Mappin和Webb先生设计。
1953年,图书馆新大楼竣工落成。马来亚联邦政府与新加坡殖民地政府成立联合委员会,检讨马大医科教育的未来发展。
1954年,设于新加坡的马来亚大学获得英国纹章院(College of Arms)颁授纹章。就马来亚大学未来发展进行检讨的联合委员会提呈建议,主张放弃迁址柔佛新山的计划,在新加坡与吉隆坡分别选定适当建校地点,并在吉隆坡开设农业系、工程系,以及建立文学院。医科教育检讨委员会提议进一步扩充医学院。马来亚大学协会(University of Malaya Society)成立,以更好地代表和推动马大毕业生权益。
1957年,伯明翰大学校长R S Aitken受委领导一支五人咨询委员会,对马来亚大学的组织结构、行政、财务与扩展进行全面检讨。马来亚大学在吉隆坡开课,筹备在马来亚联邦成立马来亚大学吉隆坡分校。
1959年,马来亚大学新章程生效,马来亚大学更名为新加坡马来亚大学(University of Malaya in Singapore)。印度学系、马来研究系、地理系及工程系迁至马来亚大学吉隆坡分校。
1961年,新加坡大学条例(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rdinance) 取代马来亚大学条例(University of Malaya Ordinance)。
南洋大学
1955年,新马华人社群捐款集资,兴办南洋大学,简称南大。
新加坡大学
1962年,马来亚大学两所分校分道扬镳,成为各自独立的两所大学。新加坡分校更名为新加坡大学,由拿督李光前出任新大首任名誉校长,首任校长是斯里尼瓦森医生。
1963年,新加坡政府与新大联合设立七人委员会,探讨在新大开设科技学院或应用科学学院的可行性。新大东南亚社会科学研究中心(Centre for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in Social Science)在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的协作下,第一次主办国际大型研讨会,主题是“亚洲领导与权威( Leadership and Authority in Asia)国际研讨会,由李光耀总理主持开幕。
1964年,新大与新加坡理工学院接受科伦坡计划专家建议,把新加坡理工学院发展为先进科技学府,设有工程学院、会计学院、建筑学院,结业时颁发新大学士学位。
1966年,新大宣布将做特别安排,为新加坡理工学院建筑、会计、工程学士课程毕业生颁发新大学位。校外进修计划正式升格为校外进修部门。
1967年,新大录取第一批以马来文考获高等中学毕业证书(Higher School Certificate)的马来学生。为响应平等对待四大语文源流的教育方针,新大扩大汉语与汉学研究系以及马来社会文化研究系,并重新推出印度研究课程。以糖王黄仲涵(Oei Tiong Ham)之名命名的黄仲涵堂扩建后改名为黄仲涵楼。
1968年,世界卫生组织选择新加坡作为其亚洲区域免疫学培训与研究中心,中心设在新大医学院内。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专家向新大呈交一份1亿5000万元的重组计划书,列出新大为因应新加坡迈入1970年代的经济需求所须采取的重组措施,包括搬迁校园、开设工程学院、把新加坡理工学院所有的学士课程转至新大。医学研究生院改为独立机构,不再隶属于医学院。
1969年,新大授予新加坡总统兼新大校长尤索夫伊萨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Doctor of Letters)。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柬埔寨、老挝、越南这八个亚洲国家联合成立区域高等教育与发展研究所(Regional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所址设于新大。
1970年,新大副校长 Reginald Quahe 为临床医学系的肾病部门主持启用仪式,这个新部门收治肾脏病人,是新加坡抗肾病的斗争中取得的一大突破。
1971年,原为每年五月开课的新学年,改至七月开课,一学年分三学期改为两个学期,这是为了让所有大一生可以完成部分的国民服役。
1972年,世界银行给予新加坡2850万元的贷款,作为新大扩建和搬迁的经费。邵仁枚为妇产科系所创立的人类生育部门主持开幕礼。这个部门设在竹脚医院,该医院是世界卫生组织指定的十所人类生育临床研究中心之一。
1973年,新大与南大设立联合招生委员会,以协调两所大学的招生事务,促进双边联系。
1975年,新加坡国会通过新加坡大学修正案。
1976年,建筑与建筑学学院从淑女山校园迁至肯特岗新校园,这是首期工程中第一个落户新校园的学院。
1978年,新大的武吉知马校园成为南大与新大的联合校园,以协助南大转型为以英文源流大学。
1980年,新加坡政府颁布新加坡国立大学法令,批准新加坡大学与南洋大学合并为新加坡国立大学。陈庆炎博士受委为国大首任校长。
开拓奋进
新加坡国立大学
1980年,新加坡政府宣布《新加坡国立大学法令》,让新加坡大学与南洋大学合并,成立新加坡国立大学(简称国大)。时任教育部长的陈庆炎博士受委为国大首任校长。肯特岗宿舍及莱佛士宿舍启用。
1981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合作,创建了系统科学院(Institute of Systems Science)。
1982年,新加坡国立大学融合了新加坡大学和南洋大学两所大学校徽的特点,设计并启用全新盾徽。
1988年,妇产科学系利用显微精子转移受精 (Micro-Insemination Sperm Transfer)技术,完成了全球首个显微注射受孕成功案例。这项技术可协助精子数量极少的男士解决不育问题。
1989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同设立于新加坡科学园的两台超级电脑之一联系起来。
1991年,国大光纤网络NUSNET于4月11日正式启用。NUSNET采用了亚太地区覆盖范围最广的先进校园网络,通过互联网与世界约3000所教育研究机构连线。
1992年,采用一种影音双向通讯网络科技,国大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进行了一堂远程授课,创本区域大专院校之先例。
1994年,系统科学院获选为日本真实世界计算(Real World Computing)组织的合作伙伴。
1996年7月,国大推出才能发展计划(Talent Development Programme”)。
1997年,国大举行首届教职员颁奖典礼,颁发三大类别奖项,包括:卓越教学奖、杰出研究员奖及员工成就奖,分别对教学、科研、服务三方面表现优越的教职员给予表彰。
1998年,预科试点计划(Pilot Preparation Programme)推出,协助国大生做好准备,到非英语系欧洲国家交流实习。国大与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合作建立影像处理与应用联合实验室(Image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 Laboratory)。这所实验室属双方研发协作计划下开展的项目,设于国大,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医学应用中视频数据及3D影像的索引与检索。
1999年,新加坡-麻省理工学院学术联盟(Singapore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lliance)首届全时间研究生课程与研究计划同在7月推出,提供的学位包括先进材料理学硕士、工程系统高性能计算理学硕士、工程学硕士及哲学博士。
2001年,国大博学计划推出。这项计划分别从文学暨社会科学院、商学院、计算机学院、设计与环境学院、工程学院和理学院等各大学院遴选最杰出的资优生,为他们提供一个可激发求知欲并最大限度发挥潜能的环境,让他们集中学习。
2002年,国大宣布新愿景新使命:国大将秉承发展知识、鼓励创新,教育学生、培育英才,服务国家、回报社会这一使命,实现跻身全球知识企业之列,使教育、研究、创业,协同发展这一愿景;以期在一个知识推进、飞速创新的全球经济体,更好地迎接新挑战、抓住新机遇。
2004年,国大在智利举行的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PRU)常年校长大会上,获推选连任主席,在新的两年任期内继续领导这个由36所顶尖研究型大学组成的联盟。
2005年,国大同亚、澳、欧、美四大洲的9所顶尖研究型大学签署协议,成立研究型大学国际联盟(International Alliance of Research UniversitiesIARU)。
2006年,国大与上海复旦大学及韩国高丽大学合作,共同成立了上海、首尔、新加坡大学联盟(取三座城市英文名,简称S3大学联盟)。
2008年1月31日,大学城(University Town)奠基仪式在原沃伦高尔夫球场举行,由李显龙总理亲临主持。国大与欧洲宇航防务与航天集团(European Aeronautic Defence and Space Company EADS)签署科研承包框架协议(Contract Research framework Agreement)。
2009年,国大校长陈祝全教授宣示国大的新愿景、新使命:国大将秉持着立足亚洲、放眼世界、影响未来的世界级顶尖大学之愿景,立志成为一所受认可为足以影响亚洲未来走势的权威学府。
2010年,国大在中国开设第一所研究院—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
2012年,国大和淡马锡基金会联合推出"淡马锡基金会—国大大学领袖计划"(TF-NUS Programme for Leadership in University Management )。
6新加坡国立大学校区环境

新加坡国立大学主校园位于肯特岗(Kent Ridge),位于新加坡西南部,离市中心12公里,距东郊樟宜机场(Changi Airport)30分钟车程,为高凸不平的丘陵地形,校内以免费公车为主要交通方式。校园北界是亚逸拉惹高速公路(AYE),南界为巴西班让路(Pasir Panjang Rd),西临金文泰路(Clementi Rd),东濒南波那维斯达路(South Buona Vista Rd)。校区占地150公顷,前身是殖民地时代英军驻新加坡巴西班让(Pasir Panjang)空军基地。校区被肯特岗大致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为学区,行政楼,和康乐设施;后部主要是研究所和学生公寓,校园内,任意两栋建筑物间可以透过走廊、空桥连接,无需离开遮蔽物。校区毗邻新加坡科学园(Singapore Science Park),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和国立大学医院(National University Hospital),科研条件十分便利。校区南临巴西班让集装箱港口,可以俯瞰港区风光。
新加坡国立大学另一个校园则坐落在武吉知马前教育学院院址,在2006年九月开始,法律系(Faculty of Law)和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Lee Kuan Yew School of Public Policy)开始在武吉知马校园(Bukit Timah Campus)运作,两个校园之间有免费内部专线巴士联系。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第三个校园位于欧南园(Outram Park),是2007年由美国杜克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创办的杜克-国大医学研究生学院(Duke-NUS Graduate Medical School),毗邻新加坡中央医院(Singapore General Hospital)。
7新加坡国立大学院系专业

新加坡国立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设有人文和社会科学、理学、工学、商学、法学、建筑学、电脑学、杨潞龄医学院和杨秀桃音乐学院。另有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东亚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校园内还分布着淡马锡生命科学研究所(TLL)和属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的数据存储研究所(DSI),信息研究所(I2R),材料研究和工程研究所(IMRE),分子细胞生物研究所(IMCB),量子科技中心(CQT)等高级研究机构。
院系专业
文学暨社会科学院
法律学院
商学院
理学院
量子科技中心
工程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设计与环境学院
牙科学院
杨潞龄医学院
杨秀桃音乐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国大博学计划
雅丽国大书院
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
国大综合科学及工程研究生院
杜克-国大医学研究生学院
8新加坡国立大学荣誉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根据2015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3所卓越研究中心(RCEs)及26所大学研究机构与中心,此外学校也是新加坡第五所卓越研究中心的合作伙伴(专注于量子技术、癌症和生物力学),并与16所国家级研究机构与中心紧密联系。
卓越研究中心(RCEs)(3所):Cancer Science Institute of Singapore、Centre for Quantum Technologies、Mechanobiology Research Centre of Excellence
其他大学研究机构(中心)(26所):Asia Research Institute 、Centre for Advanced 2D Materials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Law 、Centre for Maritime Studies 、Centre for Healthcare Innovation and Medical Engineering 、Centre for Remote Imaging, Sensing and Processing 、East Asian Institute 、Energy Studies Institute 、Institute for Mathematical Sciences 、Institute of Real Estate Studies 、Institute of South Asian Studies 、Interactive & Digital Media Institute 、Life Sciences Institute 、Middle East Institute 、NUS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 、NUS Global Asia Institute 、NUS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Initiative 、NUS (Suzhou) Research Institute、Risk Management Institute 、Singapore Institute for Neurotechnology 、Singapore Nuclear Research and Safety Initiative 、Singapore Synchrotron Light Source 、Solar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ingapore 、Temasek Laboratories 、The Logistics Institute - Asia Pacific 、Tropical Marine Science Institute
科研成果
科研概况
根据2015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在工程、生命科学及生物医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等领域国大研究实力备受公认;其中2013年,学校有研究活跃的科研人员2400余人,接近8000篇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外部获得研究经费超过5.89亿美元,申报的国家项目超过2200项,共获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等知识产权51519项,其中341项发明在国际期刊上被公开。
影响因子
根据2014年3月《自然》发布的年度自然出版指数(全球机构排名)报告,新加坡国立大学2013年《自然》杂志高质量论文的贡献指数位列第46名,CC3指数为17.61,Articles4指数为62。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2年底,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系统由6个图书馆组成,即中心图书馆(馆藏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有关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建筑学、工程学等领域的图书)、汉语图书馆(位于中心图书馆)、理科图书馆、医学图书馆和洪水森纪念图书馆(Hon Sui Sen Memorial Library)。全校馆藏图书(含报刊装订本)166万册,期刊16570种,微缩胶卷33532个,显微照相卡片183032张,视听教材7468份。
展示馆所
根据2015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新加坡国立大学艺术中心、新加坡国立大学博物馆等展示馆所。
9新加坡国立大学入学要求

本科入学要求
要求已经完成高考的学生3月1日后将会完成高考的学生最低要求


高考成绩高中成绩单 一个很好的高考成绩,
同时满足下面其中一项的要求分数。
(i)雅思 (ii)托福在2016年6月要有一个很好的高考成绩,
同时满足以下其中一项考试的要求
(i)雅思 (ii)托福大学入学考试没有要求没有要求课程资格有资格获得所有课程没有资格申请牙科/法律/医药/护理申请截止日期2016年2月29日2016年2月29日
补充说明:
1.申请者如果申请了建筑和工业设计专业,即使已经收到了录取结果,在录取后还会有一次检查,看学生是否适合建筑和工业设计。
2. 一些国家的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如果不把高考作为毕业考试,此类学生应该归为“其他高中资格”申请。
3.对于要在2016年高考的学生,请在2016年6月28日向新加坡国立大学招生办公室提交最终成绩。优秀成果
虽然学生的学术成绩在高考录取中起着关键作用,但是同时我们也考虑在课外活动和比赛中取得的卓越的成绩。您必须在这些活动中取得非常高的名次或者处于领导地位。比如说获得国际科学奥林匹克的奖牌,国家级别的最高奖项,国家队运动员和顶尖大学入学考试中获得的特殊等级(例如IIT / AIEEE排名等)。
参与的活动和成就包括在学校内,在社区或者班级(例如最优秀的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在科学/艺术/文化项目方面获得奖励等)如果有这些学术成绩额外的奖,将会对你的申请起到很大的作用。
课程选择
所有申请人被允许最多选择五种课程。请根据您的喜好去谨慎选择。你选择的课程的顺序不会影响你申请这五种课程的机会。然而,你应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排列顺序,这样你会更容易被你排列的排名最高的课程录取。
申请结果
你的入学申请的结果将会在五月到七月的时间内通知。
上诉
对与申请者的录取决定,是招生选拔委员会在看过申请者的学术成绩和非学术成绩后,再加上该专业的有限的名额限制方面的考虑,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的。
招生的上诉条件是申请者要有和之前提交的学术成绩和非学术成绩不同的额外的申请信息材料。
你应该从五月下旬至2016年六月初之间通过网上申诉网页(OASF)提交在线申诉。请申请者不要同时联系大学的多个部门。如果向大学的多个部门群发邮件,将只会导致我们处理程序的放慢。我们学校的招生办公室将会对申诉做出最后的决定。
文件的验证
如果提交的文件验证通过,成功被录取者将在学期开始时收到通知。
当申请人在抵达新加坡,入学到新加坡国立大学时,必须要带着他们较早申请时的身份原件,初中成绩,高中成绩以及其他材料文件。
对于被要求提交雅思,SAT和SAT科目考试和/或托福成绩,雅思,SAT和SAT科目考试和/或托福成绩的申请者需要先把这些资料发送到我们的办公室来。申请人一旦能够得到成绩单,就要把副本交给招生办公室。
大学保留开除不能证明文件真实性或未能提供所需文件的学生的权利。
英语语言要求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教学语言为英语。为了使您能够从新加坡国立大学教育中受益,我们希望你能已经达到英语水平的最低水平。对于某些资格,你还需要额外提供英语语言测试成绩。
申请者可出现以下任何一种履行的英语语言要求:
考试最低要求EL1119C6IELTS总分6.5,阅读与写作是6.5分。MUET200TOEFL总分最低580/网络基础是 92-93请注意,只有在两年内取得的雅思或者TOEFL成绩予以考虑。例如,对于申请截止于2016年3月1日,有效期为分数是从2014年3月1日至2016年3月1日(包括首尾两日)。
研究生入学要求
对于研究型课程的最低要求
考生必须通过一个共同的入学考试(例如,科目GRE,GMAT)或者招生考试以及面试来表明自己做好了要成为国大研究生的准备。
成功录取研究硕士课程通常需要一个良好的荣誉学位或同等学历的学位。也可能承认具有良好的学士学位的学生或者有相关研究和工作经验或者个别特殊的优秀个案的学生,最后的结果由研究生的董事会(BGS)决定。
10新加坡国立大学奖学金

本科生奖学金
科学与技术本科奖学金
科学与技术本科奖学金提供给来自亚洲国家的(不包括新加坡)优秀的新生。
只要是被录取的亚洲国家的学生都可以申请,此项奖学金不需要再额外申请。
申请人必须:
是亚洲国家的公民,不包括新加坡
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潜力
有优秀的合作课程活动记录
拥有优秀的高中成绩
是新加坡国大的计算机技术、工程、科学(包括医药学)的全日制本科学生
奖学金的好处
免学费(教育费补助补助费)和义务费
6000美元的年度生活津贴
入学时的200美元一次性解决津贴
每年相当于至少双人宿舍费用的住宿补贴
第一次来新加坡的得票费和最后完成课程离开新加坡的机票费用
条款和条件
奖学金的申请者是生物医学工程、化学工程、土木工程,计算(商业分析)、计算(计算机科学课程)、计算(信息系统课程),计算机工程,电气工程,工程,工程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研究(只是环境生物学专业),工业与系统工程,材料科
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与科学(包括医药)的学生。
申请者是全日制正常上课的学生
该奖学金获得者(学者)都在一个新加坡的注册公司需要购买一个为期六年的债券。
申请者没有大学的批准不得兼得其他任何奖学金,奖学金,助学金,助学金。
该奖学金申请者将被要求达到每学期提供的学者保持平均成绩3.5个点以上的好成绩。
我们不保证为申请者提供就业毕业。
如果申请者决定退出大学或者过早终止奖学金,大学保留权利,所有发放给学者的奖学金予以还款。
适用于研究生研究课程的的奖学金及其所在院系
1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奖学金是颁发给追求更高的研究层次的学习研究课程的研究生准备的。
2 总统的研究生奖学金是颁发给表现出卓越的研究承诺或成就的学生。
各院系可得
3 李光前研究生奖学金是给予那些学习成绩优秀,具有领导力和服务精神的最新一届的博士生的。
各院系可得
4 英联邦奖学金是颁发给来自英联邦国家的研究优秀的研究生。
各院系可得
5 NGS奖学金
新加坡国立大学科学与工程研究生院
6 SMART研究生奖学金
理学院
工程学院
杨潞龄医学院
7 新加坡国际研究生奖(SINGA)
理学院
工程学院
计算机学院
杨潞龄医学院
8 SAP行业博士生奖学金计划
计算机学院。
适用于研究生学位课程的的奖学金及其所在院系
1亚洲开发银行 - 日本奖学金
商学院
2NUS-亚太经合组织奖学金
商学院
适用于研究生学位和研究课程的的奖学金及其所在院系
1 LBKM - THK社会服务奖助学金
艺术与社会科学学院
11新加坡国立大学其他介绍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校长陈祝全教务长陈永财企业机构执行总裁曾莉莉副校长贝烈炜、何德华、约瑟·慕立尼、黄聿立、杨国柔、陈月玲、李慧洁、黄载贤副教务长陈清贤、江莉莉、墨翰·阚阚哈里、曾永顺历任校长 
时期在任时间姓名新加坡国立大学2008年迄今陈祝全2000年至2008年施春风1981年至2000年林彬1980年至1981年陈庆炎新加坡大学1975年至1980年关世强1968年至1975年杜进才1963年至1967年林溪茂1962年至1963年斯里尼瓦森 (Baratham Ramaswamy Sreenivasan)马来亚大学(新加坡分校)1961年至1962年斯里尼瓦森1960年至1961 年奥本海姆 (Alexander Oppenheim)1959年至1960年桑德山姆 (Arthur Anantharaj Sandosham)马来亚大学1957年至1962年奥本海姆1952年至1956年薛尼肯因 (Sydney Caine)1949年至1952年乔治艾伦 (George V Allen)莱佛士学院1948年至1949年乔治艾伦1946年至1948年戴尔 (W E Dyer)1938年至1941年麦克欧文 (George McOwan)1937年至1938年吉尔 (Alexander Keir)1935年至1937年莫顿 (Federick Joseph Morten)1932年至1934年沃森 (James Watson)1928年至1931年温斯德特 (Richard O Winstedt)爱德华七世医学院1947年至1949年法利斯 (Desmond William George Faris)1929年至1947年乔治艾伦1918年至1929年麦卡利斯特 (George Hugh K MacAlister)1909年至1918年基思 (Robert Donald Keith)1905年至1909年弗瑞尔 (Gerald Dudley Freer)历任名誉校长 
时期在任时间姓名新加坡国立大学2011年迄今陈庆炎1999年至2011年纳丹(S R Nathan)1993年至1999年王鼎昌1985年至1993年黄金辉1981年至1985年蒂凡那(C V Devan Nair)新加坡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1971年至1981年薛尔思(Benjamin Henry Sheares)1965年至1970年尤索夫伊萨(Yusof Bin Ishak)1962年至1965年李光前马来亚大学1949年至1961年麦唐纳(Malcolm John MacDonald)学生宿舍
国大目前有六个学生宿舍分布在学校内,共有大概三千个空缺让学生们居宿。因为这些学生宿舍有许多充满活力的课程辅助活动,历史和文化,很多学生们都被它们吸引而入住。
每个学生宿舍都有一个由校长和教授组成的委员会,专门照顾学生们的利益和一个由当选的学生们组成的委员会,把学生宿舍丰富的学生生活推广给更多的学生们。
那六个学生宿舍分别是:
尤索夫宿舍Eusoff Hall(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尤索夫学院;1988年改制;345单人房;70双人房)
肯特岗宿舍Kent Ridge Hall(1980年成立;507单人房)
爱德华七世宿舍King Edward VII Hall(1957年成立;1988年迁往现址;350单人房;60双人房)
莱佛士宿舍Raffles Hall(1958年成立;1983年迁往现址;213单人房;128双人房)
薛尔思宿舍Sheares Hall(1988年成立;509单人房)
淡马锡宿舍Temasek Hall(1988年成立;345单人房;70双人房)
学校公寓
新加坡国立大学也有三个单独的学校公寓,其中每层楼被分割成11至15个单人间或双人间,月租价格约一千星币,多数房间不配备空调。每层的厨房和卫生间为公用,厨房中配有基本的用品、厨具和冰箱。每个学校公寓都有由大三和大四的学生、部分教授和专职管理人员共同组织的委员会,定期组织课外活动,并来协助需要帮助的学生们。
那三个学校公寓是:
Prince George's Park Residences(2,854单人房)
Ridge View Residences(593单人房;72双人房)
Kuok Foundation House(203单人房)
准备清单
你出国门之前,请确保您已完成下列操作:
在规定的最后期限,检查您已经完成了注册。
确保你的住宿。
移民事务
获得有效护照。
如果你的学生证网上报名与报到(太阳能)申请获得批准,移民局(ICA)将给你一个原则性批准(IPA)的信。如果你
是从要求签证的国家来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会向您发送电子邮件IPA信,你可以将它的扫描件作为一个单次入境新加坡的签证使用。
如果你的求学时间是半年或者半年以上移民局会要求你提供体检报告单。您可以选择要么在新加坡进行体验,要么在中国体检。体检报告不能与申请时间间隔超过三个月。如果你决定做海外的检查,请确保医疗报告是英文填写,并且要写清楚,同时附上ICA的体检报告。
旅行事项
用一个有信誉的旅行社完成您的旅行安排。
如果您需要定期服药,从你的医生获得一些充足的药、完整的处方或者相关文件。
财务事项
有组织的进行财务安排,让你有足够的钱支付交通费,登记费和抵达时的生活成本、和完成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87楼 发表于:2025-6-14 23:56

樱干前辈:



好多印度人,好多外国人,好多年轻人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88楼 发表于:2025-6-14 23:57

借机吐个槽~

答主不是国大的~但经常去国大(Utown)蹭饭。

那边有个western store,我几乎每次都吃这家一个六块五的套餐,然后每次都会付十元大钞~大家都造新加坡纸币最小面值两块,所以一般来说应该被找零一张两块纸币,一个一块硬币和一个五十分硬币。

答主一般不会注意找零的钱。。然后。。有不下N次,那个阿姨用二十分冒充五十分找给我!我前几次都懒得去找她理论于是这事发生的越来越多,前几天终于和她说了。。

至于怎么发现的呢。。是我习惯买完饭之后直接用找零的硬币去买刚好一块五的milo。。然后卖milo的阿姨收了我的钱直接骂了我说我想用二十分冒充五十分。。不能再冤。。。然后都过去了我也没法再回去找western store了。。估计他们也不认帐。。

而且有了这个教训的我竟然下次还没有注意。。同样的事重复N次我才终于吸取了经验,,,也是微醺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24102/answer/8270187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89楼 发表于:2025-6-14 23:58

某匿名用户:


NTU校车实在太舒服了!



NTU本科待了四年,现在NUS phd一枚...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90楼 发表于:2025-6-14 23:59

波江天文:


好友在那呆过,应该是亚洲不错的学校,和印度IIT有联合办学吧?

题外一句,近期看见一个自称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学生

@郭西瓜

这里想证实这个人是 新加坡国立 的吗?

宣称在 这读了 硕士,生物还是环境工程,很诧异新加坡国大有这样的学生。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快捷键:Ctrl+Enter)
 

本帖信息

点击数:1103 回复数:89
评论数: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后回复:JosephHeinrich
最后回复时间:2025-6-14 23:59
 
©2010-2025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