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55篇帖子。 字體大小:較小 - 100% (默認)▼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83 54
(轉載知乎)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晋升?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31樓 發表于:2025-8-23 17:09
作者:小v先森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3170596245/answer/11441708934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知乎上,关于年轻人“拒绝晋升”的现象,讨论热度一直很高。作为一个观察职场多年的答主,我结合调研报告、身边案例和年轻人的真实反馈,总结了以下几个核心原因:

一、性价比崩盘:晋升的「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调

- 职场内卷化:晋升往往需要承担 「3倍工作量」换「1.5倍工资」*的代价,996、PUA、背锅风险成为标配。年轻人精算后发现,“卷到中层不如保住头发”。

- 中层陷阱:大厂“高P裁员潮”和传统行业“中层架空化”让晋升变成高危选择,“升职加薪3千,ICU挂号费3万”的段子广为流传。

- 隐性成本飙升:管理岗看似光鲜,实则要处理复杂人际关系、替公司“擦屁股”,情绪劳动价值未被量化,年轻人用脚投票:“这福气给你要不要?”

二、价值观重构:从「向上爬」到「向宽活」

- 反成功学觉醒:Z世代更早看透“职场游戏规则”,拒绝用健康、尊严换取头衔。正如豆瓣小组热帖所言:“副总裁的胃溃疡和外卖小哥的胃溃疡,疼起来没有阶级差异。”

- 人生体验派崛起:《2023职场心态报告》显示,62%的95后认为“下班后的我才是真实的我”,露营、剧本杀、宠物带来的幸福感远超“张经理”的虚名。

- 平行赛道分流:短视频博主、独立开发者、数字游民等新职业打破晋升垄断,“月入5万的自由职业者不需要向月入2万的总监敬酒”。

三、组织形态变革:传统晋升路径正在失效

- 扁平化架构冲击:互联网公司砍掉中层、“阿米巴模式”流行,“专员→专家”比“专员→主管”更吃香,技术岗收入反超管理岗已成常态。

- 35岁红线焦虑:晋升意味着加速逼近年龄危机,“爬上管理层才发现自己是成本最高的耗材”(某被裁中层自述)。

- 画饼学信用破产:公司大谈“未来期权”,年轻人只信“现钱到账”,“与其赌三年后当总监,不如现在跳槽涨薪30%”成为理性选择。

四、终极真相:不是不想晋升,而是拒绝「伪晋升」

年轻人抵触的从来不是成长,而是 “假晋升真压榨”的职场PUA。当企业还在用“主管”头衔掩盖“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时,年轻人早已发明了新型对抗策略:

- 反向上管理:“下班后拒接工作电话”写入00后简历;

- 绩效躺平学:精准完成KPI的80%以避免被塞更多任务;

- 副业透明化:当着老板面讨论“如何靠小红书赚工资两倍”。

结语

这种现象本质是 生产关系滞后于生产力的爆发性变革。当年轻人用“拒绝晋升”倒逼企业重塑价值分配体系时,职场文明的迭代或许才刚刚开始。

(评论区已出现HR破防现场,懂的点赞)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32樓 發表于:2025-8-23 17:10

作者:圈圈圆圆天天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3170596245/answer/11153061019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以前呆过的一个公司,我那个岗位当时就我一个,也就是光杆司令,基本上所有的事都是我做,所幸的是当是业务量少,一个人也能应付,后面业务量多了之后,公司就打算再招一个,然后从找简历,电话面试,约现场面试,也都是我来干,最终人员定来了,当然待遇不是我定的,我只管能力这一块。面试的时候问到,为什么从上一家离职,他说是业务量少,自己得不到提升,当然我是不信的,这年头,有几个说实话的呢。

后面入职后就和他分了工,一人负责一个版块,新版块肯定交给他来弄,因为旧的版块我比较熟,教一个新人去上手,还不如让他搞个全新的版块。有一次我搬家,本来是准备开公司的车去搬东西的,后面他主动说他开车去帮忙, 所以我也就没有再叫同事和开公司车了,由于我都是提前打好包了的,去的时候他就在楼下开车等着, 然后我一件一件的搬到车上,好不容易搬完,然后他开车到新小区,那个新小区是没有人车分流的,所以里面有车停路边的, 有行人,有骑电瓶车的,总之是比较窄的,车不太好开,然后这时候他来了一句,要不我就送到这里吧,我一听头都是大的,我就问他,那东西下到这里,我不得一件一件搬过去吗,你觉得是开车方便一点还是手动搬方便一点,然后他也就没说话了。

本来我开公司车再叫个同事帮忙,简简单单的事,搞到他这里,又是主动要来帮忙,又要中途把我丢下去,这人的情商也太差了点。后面好不容易到了楼下,我就开始托搬东西了,他呢,就坐在车上,是的,车都没有下,就拿着手机看。我下完之后就直接跟他说,你可以回去了。然后头也不回的就顾自搬东西了。

话题扯远了,我觉得年轻人不愿意晋升,可能是因为老板画的饼不愿意吃了,光升职不加薪,我想大多数人都不怎么会愿意,加钱的话,应该大多数还是愿意的。最后祝大家早日加薪。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33樓 發表于:2025-8-23 17:10

Summit Ni:


我只想打工,没想过要入伙啊

你想把保姆取过来就可以免费使唤老婆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34樓 發表于:2025-8-23 17:10

bad boy:


是不愿意晋升吗?难道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你品丝品 都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反而是做得越多就错得越多,而且事情也会越多,这样反复后谁还愿意去上进。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35樓 發表于:2025-8-23 17:10

火红日头:


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愿晋升,主要有以下原因。职场竞争压力大,晋升之路充满挑战,需付出大量时间精力,有人不想被工作过度束缚。且晋升后工作责任加重,压力倍增,而薪资涨幅未必匹配。还有人追求多元生活,更重视个人兴趣与自由。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36樓 發表于:2025-8-23 17:12

作者:茶颜观色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3170596245/answer/10948362182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 对工作与生活平衡的重视

晋升往往意味着更长的工作时间、更高的责任和更复杂的职场关系。许多年轻人意识到,升职后的薪资涨幅可能无法抵消牺牲个人时间、健康或家庭生活带来的代价。

拒绝内卷化: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晋升可能被等同于无休止的加班和过度竞争。年轻人更倾向于选择效率优先而非“耗时间”的工作方式。

2. 价值观的转变

年轻一代更注重工作的意义和个人兴趣的匹配。他们可能认为,晋升后的管理岗位(如会议、汇报、人事协调)偏离了自己的核心技能或兴趣。

传统意义上的“升职加薪”不再是唯一的人生目标。自由职业、副业、兴趣创业等路径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年轻人更愿意通过灵活的方式实现自我价值

3. 对管理岗位的负面认知

部分技术型人才认为,晋升到管理岗位会让自己脱离一线工作,导致专业能力停滞,甚至可能因管理压力而失去职业成就感。

年轻人对层级分明的传统管理模式接受度较低,更倾向于扁平化、协作型的工作环境。晋升带来的“权力”吸引力下降。

### **4. 经济与职业环境的变化**

高薪陷阱:在高房价、高生活成本的压力下,晋升带来的薪资增长可能杯水车薪。例如,一线城市的中层管理者收入未必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

职业安全感下降:经济波动和裁员潮让年轻人更倾向于“稳中求进”,而非承担晋升后的更高风险(如业绩压力、裁员优先级等)。

机会成本考量:部分行业(如互联网)的晋升通道逐渐收窄,年轻人可能选择横向跳槽而非纵向晋升来提升收入。

5. 社会文化的代际差异

反鸡血文化:年轻一代更反感“画饼式激励”和“牺牲奉献”叙事,对企业的忠诚度降低。他们更关注当下体验,而非未来的“可能性”。

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对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关注,使年轻人更谨慎地评估晋升对心理健康的潜在影响。

6. 企业与制度的信任危机

晋升机制不透明:如果晋升被认为依赖关系、资历而非能力,年轻人可能选择“躺平”以示抗议。

支持体系缺失:许多企业缺乏对新晋管理者的培训,导致年轻人对晋升后的角色缺乏信心。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37樓 發表于:2025-8-23 17:12

江西吉安捞鱼哥:


压力大,都想躺平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38樓 發表于:2025-8-23 17:12

虽然现在年轻人目的就一个,搞钱,但是他们却不愿意做一些表面功夫和浪费时间在无效社交上。

如果说是在体制或者国企里晋升,那个难度很大,因为基本不是说你肯努力就有戏的,没有一点背景或者后台,大概率一辈子只能是牛马,既然如此何必那么拼呢,准时上下班就好,其他真不用管。

如果在私企,那也不见得要晋升,晋升意味着活更多,压力更大,不一定付出和收入成正比,而且现在这环境随时有裁员可能,那还不如把时间用来搞副业香。



作者:小柠檬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3170596245/answer/11236720116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39樓 發表于:2025-8-23 17:13

潘先生:


不愿意晋升的原因多半是事多了工资没多。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40樓 發表于:2025-8-23 17:13

因为晋升是需要付出代价

而且代价也可能换不回相应的回报

甚至可能是让人寒心、失望的分配和待遇

不晋升可能只是做回本来的工作,只是不进步

但是晋升,可能带来了更多的工作量、新的工作挑战,来自平级、下属等质疑以及上级晋升你的期待,一个晋升可能就想换回2个人的工作量,并起来这个人是迭代的期待

说白了,加钱了,肯定要加活吧,那加级了,那活的难度也得升级了

当然有人就会说,那难度高的都完成了,是不是就代表了成长了

但是成长后,是否需要有一定的风险,当然好的是更好,但是部分公司不咋地

可能发现晋升了发现成长不够匹配或者期待值,而且没有任何时间空间

那就会晋升了,还得满足领导的更多需求,而且这些需求谁来判断是合理或者对的

完不成不了可能还会降级吧,存在一定风险

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就会觉得为啥要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了

辛辛苦苦地做事情,晋升了,到时候不被认可,而且不认可只是领导的不认可

那领导的能力好不好又是上级的领导主管判断,所以为啥他不认可就被否认晋升了

所以为啥要绕着一个人的喜好生活工作呢

所以那还不如不要晋升,没必要去赔了夫人又折兵

不如开开心心在舒服圈,或者重新在外面跳槽呢



作者:可立里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3170596245/answer/11060516028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41樓 發表于:2025-8-23 17:14
作者:李士谦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3170596245/answer/11277694825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前几天和一个初中的同学吃路边摊聊天。这位同学在县区里的银行工作,就叫老贾吧。

我说老贾你都奔四的人了怎么连个领导都没混上?

老贾说当领导太累。

老贾对现在的状态很满意,老婆是小学老师,孩子还没上幼儿园,双方父母都是本地职工,有养老金,身体也没什么大毛病,平时给老贾两口子带孩子。老贾两口子自家厨房从来没开过火,都是在双方父母家吃。

老贾非常烦喝酒,不管你是什么局,一律滴酒不沾。我和他吃路边摊不是大窑就是可乐。

老贾说他们行长一周最少三个酒局,这还是推了不少的情况下。只要有酒局,晚上10点回家都算早的,搞不好就得半夜,第二天还得正常上班。

老贾晚上正点回家,吃现成饭,吃完饭两口子连碗都不刷,带着孩子回家,老婆看孩子,老贾看电影或者刷手机,一直到睡觉。

最近老贾迷上了拼装玩具,买了一个某BBA授权的汽车拼装模型,总时不时给我发阶段性成果图。

他有专门的一间书房,里面的书架上摆着已经拼好的变形金刚

、汽车模型,还有几本当年在学生时代很著名的网络小说。

老贾说,去年红旗路支行

在本单位内部公开招聘行长,我领导给我说了三次,让我去试试,我都糊弄过去了。竞聘行长要面试,面试官好几个是和我同年入职的同僚,他们都说只要我参加,肯定让我上。

但是我才不愿意当行长呢,又拉业绩又要和政府的人打交道又要应付上级检查又要督促下面人干活,忙里忙外一年比我多挣顶天五万块,这要让我牺牲掉我的业余生活,划不来。

老贾拿起一串洒满孜然和小胡椒面的肥瘦,一口撸进嘴里,紧接着咕咚一大口大窑下肚。

“爽!”老贾喊道。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42樓 發表于:2025-8-23 17:14

春原阳平:


那叫不愿意吗?那是升不上去吧。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43樓 發表于:2025-8-23 17:14

作者:巴布论职场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3170596245/answer/11063095728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年轻人越来越不愿当领导了。最近,就有网友发帖说:现在年轻人怎么都不愿意当领导了?以前的老板恨不得退休前再培养几个接班人,现在倒好,都躲得远远的。

有数据显示啊,在某企业里,中层以下员工主动离职率高达 30%到 40%,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对晋升机会少、发展空间小感到不满。甚至有些刚毕业的学生就表示,自己只要找到合适的工作就会立马辞职,哪怕这个工作薪水没有那么高,或者需要从基层做起,他们都愿意接受。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现在的年轻人早就看透了职场的本质,明白了一味地埋头苦干,并不一定会得到好的结果。就比如有些人呢,明明能力很强,却总是在原地踏步,反倒是那些能力平庸的人,却被捧上了高位。而这种不公平的现象,也导致了很多年轻人都开始摆烂了。

有网友就说,与其费尽心思往上爬,还不如躺平享受当下,说不定还能多活几年。还有网友调侃道,以前的领导是靠拍马屁上位,现在的领导是靠关系上位,但凡有点实力的人都不愿意去跟这些没本事的人打交道。

虽然说网友们说得比较夸张,但是也不难看出,现在的年轻人确实更加注重自我感受了。他们不想像父辈一样拼命赚钱,而是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追求更加快乐的生活体验。

当然,也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年轻人,毕竟很多公司为了节省成本,都会故意打压员工的积极性,能不用你就不用你,能让你加班加点干活就让你加班加点干活,还美其名曰要对你负责,不要让有能力的人被埋没。可实际上呢,公司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榨取你的剩余价值罢了。

所以说,大家还是希望公司能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员工,别让老实肯干的人寒心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44樓 發表于:2025-8-23 17:14


max:


说的好像想晋升就能晋升一样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45樓 發表于:2025-8-23 17:15

我个人而言,主要是以下三点:

一是晋升难度大。

毕竟管理岗就那么点,不可能想去就能去,从日常到面试表现,平时有没做出什么成绩,业绩有无亮点,还有最重要的,有没有人脉。很显然我没有。

二是晋升了又能怎么样呢?

管理是一件很累的事情,上面施压,下要部署,夹在中间,像个被坐了一屁股的汉堡。

而且就我的行业,晋升后,工作量3,工资1.5,感觉性价比也不够高。

三是性格因素。

不喜欢管理类的工作,更喜欢做好手上的事情,摸摸鱼。

天塌了上面有领导盯着,我只需要对自己负责就行。



作者:Shaw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3170596245/answer/188823497397631559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46樓 發表于:2025-8-23 17:15

职务晋升,就意味着身上的责任增加、工作强度增加、压力增大。

晋升——付出与得到的回报好像也没有增加多少。

这可能让年轻人觉得晋升的代价太大。

进一步分析不愿晋升的因素,可能年轻一代对价值观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更重视生活质量、而非职业成就;

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稳定比晋升更重要;

技术发展带来了工作方式的改变,比如远程工作可能影响晋升的吸引力;

社会对成功的定义趋向多样化,不再局限于职位高低。



作者:wangjh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3170596245/answer/10881490185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47樓 發表于:2025-8-23 17:16
作者:雾绕空山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3170596245/answer/11093127837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很多人不愿意晋升,有一些主要的原因,有很多时候自己没有背景关系,你如果升上去做错事,或者你的上级做错事就会背锅,但是你如果有关系,有人罩着你,就没关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尤其是金融业中的银行。眼见一个领导翻了错还能步步高升。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48樓 發表于:2025-8-23 17:17

作者:麦克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3170596245/answer/11135012815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晋升,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这些原因主要集中在工作压力、生活态度、职业发展路径以及职场现实等方面。

1. 工作压力与责任增加:

加班与高强度工作:晋升通常意味着更多的工作量和更大的责任。许多年轻人已经在现有岗位上感受到了不小的工作强度,他们不愿意再承担更多的加班和更高的工作标准。

复杂的人际关系:晋升后需要处理更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决策风险,这让一些年轻人感到压力巨大,宁愿维持现状。

2. 生活态度与价值观转变:

工作与生活平衡:现代年轻人更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他们不愿意为了晋升牺牲个人的休闲时间和兴趣爱好。

健康优先:许多年轻人认为健康比晋升更重要,不愿意为了职业发展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

3. 职业发展路径多元化:

多样化的职业选择:如今,职业发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晋升模式。年轻人可以通过培训、学习新技能、从事专业领域的研究等方式实现自我价值,而不一定非要通过晋升。

新职业的涌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许多新职业的出现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他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晋升路径。

4. 职场现实与晋升障碍:

晋升收益有限:体制内的晋升往往带来的收入增长有限,而付出的努力和承担的责任却成倍增加,这使得许多年轻人觉得晋升得不偿失。

论资排辈与潜规则:体制内的晋升往往受论资排辈和潜规则的影响,年轻人即使努力也难以上升,导致他们对晋升失去信心。

职场不公:年轻人目睹了职场中的不公和暗箱操作,对晋升的期望值降低,更加理性地看待职业发展。

5. 社会背景与成长环境:

宽松的成长环境:90后及更年轻的群体成长于相对富足和开放的环境,较少面临生存压力,他们更注重自我实现和生活品质。

年轻人不愿意晋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个人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的转变,也有对职场现实的认识和职业发展路径的多元化选择。这些原因共同影响了现代年轻人对晋升的态度。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49樓 發表于:2025-8-23 17:17

首先,晋升往往伴随着更大的工作压力和责任,可能导致失去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其次,职业发展路径多元化,使他们更倾向于深耕专业领域或追求个人兴趣,而非传统晋升。

此外,部分晋升机会薪资增长有限,性价比低,且职场晋升机制可能不够公平,导致年轻人对晋升失去信心。

同时,随着副业和多元化收入渠道的兴起,年轻人不再依赖晋升来提升经济收入。他们更看重工作与个人价值观的契合,追求工作中的意义和满足感。

经济形势不稳定也让他们对晋升后的职业前景感到担忧。


@医械销售小A妹

关注小A妹,职场少吃亏。




作者:医械销售小A妹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3170596245/answer/11151013361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50樓 發表于:2025-8-23 17:17

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愿意晋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工作与生活平衡的考量

现代年轻人更加注重生活质量,追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他们认为晋升往往意味着更多的工作时间和责任,可能会牺牲陪伴家人、朋友以及个人休闲娱乐的时间,导致生活压力增大,影响生活幸福感。

职业发展观念转变

传统观念中,晋升是职业成功的主要标志,但现在年轻人更看重职业的多样性和个人兴趣的满足。他们认为在自己擅长和喜欢的领域深耕,即使没有晋升也能实现个人价值,不一定非要通过晋升来证明自己。

晋升带来的压力与挑战

晋升通常伴随着更高的工作要求和更复杂的人际关系。一些年轻人担心自己无法胜任新的职位,承担过多的压力和风险,可能会导致工作和生活的失衡,甚至影响身心健康。

对公司环境和前景的担忧

如果公司的企业文化不佳,存在不公平的晋升机制、内部斗争严重等问题,年轻人可能会对晋升失去兴趣。此外,若公司发展前景不明朗,年轻人可能觉得即使晋升也没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和回报,从而不愿为之努力。

经济因素的影响

部分行业的晋升带来的薪资涨幅并不明显,与所增加的工作量和责任不成正比。年轻人可能会觉得为了有限的经济回报而付出更多努力并不值得,不如在现有岗位上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



作者:财会考证达人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3170596245/answer/11255931565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51樓 發表于:2025-8-23 17:18

作者:猜啊猜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3170596245/answer/11289642893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晋升?这届年轻人到底在想什么?

近年来,体制内年轻人对晋升的“佛系”态度引发热议。有人觉得他们躺平,也有人认为这是清醒的选择。综合来看,这种现象背后是多重现实因素和价值观变迁的叠加,而非简单的“不上进”。



1. 晋升的“性价比”越来越低


“升职加薪”的吸引力正在减弱。

晋升往往意味着更高的责任、更长的工作时间,但实际收入涨幅可能只有20%左右,甚至需要牺牲个人生活。比如,基层领导要应对上级考核、下属协调、群众诉求等多重压力,而如今的年轻人更看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不愿为有限的回报透支健康和时间。此外,随着监督机制完善,过去“灰色福利”消失,权力带来的实际收益大幅缩水,反而可能伴随更高的问责风险。


2. 晋升路径的“不确定性与不公”

“努力未必有回报”的挫败感普遍存在。

体制内的晋升机制并非完全以能力或业绩为导向,资历、关系、背景等因素影响显著。一些年轻人发现,埋头苦干多年可能不如“会来事”的同事升得快,甚至可能因“多干多错”被问责。这种机会不均等的现象,让许多人选择“与其赌晋升,不如求安稳”。更有甚者,通过遴选考试

跳到更高平台,反而比在原单位“内卷

”更高效。


3. 工作地点的“现实考量”

“从城市到乡镇”的调动成为拦路虎。

不少晋升机会伴随着工作地点的变动,比如从城市机关调往偏远乡镇。对已在城市安家的年轻人来说,这意味着远离家人、教育资源和社会便利,生活成本反而可能增加。有基层公务员直言:“在乡镇干五年才能调离,但五年后孩子上学、父母养老怎么办?”这种地域落差让许多人宁愿放弃晋升,留在熟悉的环境。


4. 年轻人的价值观转向“自我优先”

“不卷不争,舒服自在”成为新追求。

这一代年轻人成长于物质相对充裕的环境,经济压力较小,更重视个人兴趣和生活品质。有人算过一笔账:月薪4000元,租房吃饭后还能存下1500元,打游戏、打球、买平价衣服足够满足需求,“何必为了多挣几百块天天加班开会?”这种低欲望心态

背后,是对传统“升官发财”路径的理性反思——与其在职场拼杀,不如把精力留给爱好、副业或家庭。




5. 体制外机会的“反向吸引力”

“体制内求稳,体制外求变”的分流效应。

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年轻人不再将体制内视为唯一“铁饭碗”。自媒体、自由职业、新兴行业等提供了更灵活的选择,甚至有人“体制内外兼顾”。相比之下,晋升带来的行政级别提升,未必比体制外的创新空间或收入增长更有吸引力。


总结来说,年轻人拒绝晋升并非“躺平”,而是一种权衡利弊后的主动选择。

他们看清了晋升背后的隐性成本,也意识到人生价值不必与职位高低绑定。当“升职加薪”的性价比下降,当稳定的生活比权力更诱人,年轻人选择“侧卧”而非“冲锋”,或许正是时代进步的另一种体现。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52樓 發表于:2025-8-23 17:18

体制内年轻人不愿晋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压力大**:晋升后责任增加,工作压力大,可能影响生活质量。 

2. **收入与付出不匹配**:晋升后薪资涨幅有限,但工作量大幅增加。 

3. **追求工作生活平衡**:年轻人更注重个人时间和家庭生活,不愿为晋升牺牲。 

4. **职业发展多元化**:部分人选择其他发展路径,如创业或副业,而非体制内晋升。 

5. **晋升机制复杂**:晋升过程繁琐,竞争激烈,部分人选择放弃。


中层干部或者晋升后的工作量性价比不高,现在很多年轻人进去体制内时已经有房有车了,那还有啥可追求的了



作者:搬砖的醇香土豆泥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3170596245/answer/11499743539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53樓 發表于:2025-8-23 17:18

作者:职场如战场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3170596245/answer/189518979585827383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年轻人都不热衷于晋升了?哥们说,你以为拼尽全力爬上去就能高枕无忧了?35岁还不是照样被裁掉,我认识的中年管理层,现在几乎都把,简历上的管理经验换成执行经验,就算你不换面试时候人力资源也会告诉你,你应聘的管理岗位90%的工作是执行。

我说,在60后眼里,晋升就是终身制信仰,那帮老同志把科级处级当传家宝,退休前没混个带“长”的职称,连跳广场舞都抬不起头,毕竟副科级退休金比科员多三百多呢。而咱们70后,是卡在改革开放浪潮里最尴尬一代,既赶上了60后的论资排辈,又赶上80后的绩效试点。咱们一边排班轮休靠泡党参枸杞续命,一边在领导的批评面前满脸陪笑,咱们的往上爬就是为了活给别人看,咱们活着就是为了别人。

哥们说,80后更惨,房贷车贷是我们最好的鸡血,学区房是我们最终的目标。我们这群人白天在PPT里造梦,晚上在工位上表忠心,35岁前没混个总监,高级经理什么的,连对象都找不到,等做到领导岗位了,才发现自己却是背锅侠,我们80年前后的,在为子女操心,80年末的在为婚育纠结,因为在我的意识里,职位越高工资越高,房子越大,取到的媳妇越漂亮,秃顶越快。我表弟90后的,他们这一代主打一个拼学历,在他们眼里晋升就是为了单干,他们一边喊着管理扁平化,大家都是兄弟姐妹,一般把公司的资源客户人脉网自己口袋里装,如果干的不爽,反手就甩个《劳动法》链接,感觉不开心了直接仲裁,总之钱不能少面子不能丢,但阴差阳错,在职业晋升的关键点,赶上了疫情,疫情过后,又赶上了35岁中年危机,现在我表弟送外卖呢。

我说,现在的00后可比90后洒脱多了,什么晋升不晋升的都在乎了,工资到账先算时薪:“月薪五千时薪25,如果领导要他加班?他就加钱!”领导画饼时,他们就开始低头算N+1了,同事内卷时,他们又在更新简历找下家。正应了那句,60后把领导当爹供,00后把领导当NPC用,在00后眼里晋升不如抖音涨粉一千来的实在。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54樓 發表于:2025-8-23 17:18

作者:彩云飞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3170596245/answer/193022490874452399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年轻人拒绝晋升并非“躺平”,而是一种基于现实考量的理性选择,背后是职场文化、经济逻辑与个体价值观的深层变革。结合最新调研与案例,可从以下维度解析这一现象:

**一、晋升性价比的理性计算:责任与回报失衡**

1. **薪资增幅有限,责任倍增**

- 前程无忧调查显示,45%的年轻人认为“工资提升有限,不值得承担更大责任” 。典型案例中,晋升技术主管后薪资仅增28%,但会议时间从每周4小时激增至15小时,24小时待命,时薪反降40% 。

- 部分企业“头衔升级但加薪微薄”,如管理岗月薪仅涨2000元,却需承担团队绩效、跨部门协调等翻倍工作量,被年轻人视为“隐形降薪” 。

2. **管理岗的“夹心层”困境**

- 中阶管理者需同时满足上级指标与下属需求,Glassdoor数据显示其工作信心指数跌至历史最低点 。58%的受访者因“工作生活难以平衡”拒绝晋升,例如晋升后双休变加班、随时响应消息成为常态 。

**二、价值观迁移:从职场晋升到生活自主权**

1. **工作意义的重构**

- Z世代中,72%更倾向做“个人贡献者”(Individual Contributor),专注专业技能而非管理职责 。广告从业者“凉水”坦言,晋升后陷入“角色扮演”,被迫应付社交与冲突,而真实自我“被人怼就想哭” 。

- 互联网从业者“小玲”在晋升失败后反思:“职级定义的成就感短暂,而压力持续”,转而追求工作与精神健康的平衡 。

2. **生活优先主义**

- 58%的年轻人将“工作与生活平衡”列为择业首要因素,超越薪资水平(51%)。典型案例中,有人为周末陪猫做绝育手术拒绝加班,此类理由在20年前“能写进单位笑话集锦”,如今却被广泛理解 。

**三、职业路径多元化:逃离“唯一成功学”**

1. **副业与自由职业的崛起**

- 近40%的年轻人倾向创业或自由职业(如博主、店主),通过多元收入实现“新式稳定” 。案例中,文旅局员工副业收入达工资3倍,驻村选调生借短视频收获百万粉丝,形成“职场逃生舱” 。

- LinkedIn数据显示,“创始人”成为Z世代增长第二快的头衔,反映其对传统晋升体系的疏离 。

2. **技能投资>职级攀爬**

- 24%的受访者拒绝管理岗以“专注于个人技能发展” 。例如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员工放弃合伙人晋升机会,选择考取司法证或注册会计师,为转型铺路 。

⚖️ **四、组织环境与代际冲突的催化**

1. **扁平化管理与反权威倾向**

- 超半数企业被评“等级森严”,而扁平化公司员工满意度更高 。Z世代眼中,理想管理者是“团队导师”(72%重视沟通能力)而非“权力执行者”,传统权威失效 。

2. **中阶管理岗的系统性危机**

- 预测2025年将迎“中阶主管崩溃潮”:因资源缩减、责任加重,近半数管理者考虑一年内离职 。32%的2023年裁员针对中管层,加剧年轻人对该职位的规避 。

3. **权力的“祛魅”**

- 政策透明化削减领导特权:公务用车需APP预约、财政支付电子留痕,一位住建局干部调侃“最大权力是决定会议室用矿泉水还是桶装水” 。与此同时,追责力度加大,如退休局长因旧案被问责,管理者沦为“戴着镣铐跳舞” 。

**五、深层启示:当工具理性觉醒**

年轻人对晋升的冷感,本质是**工具理性的胜利**——当组织激励(薪资、权力)低于个体机会成本(时间、健康、多元价值),拒绝便成为自然选择 。这种趋势倒逼企业反思:

- **重塑激励体系**:华为等企业试点“专家岗”与“管理岗”双通道,让技术人才享有同等薪酬;

- **管理轻量化**:如Spotify的“小队制”减少层级,聚焦任务协作;

- **弹性价值锚点**:提供志愿假期、技能深造补贴等非货币福利 。

**结语:拒绝晋升≠拒绝成长**

年轻人并非抗拒责任,而是**拒绝被单一剧本定义的人生**。如广告人“凉水”的觉醒:“越往高处走,越发现世界像草台班子,很多人只是在玩cosplay” 。当工作回归“价值交换”的本质,人生的投资组合亦更加多元——专业深耕、副业探索、家庭陪伴皆可成为选项。这场静默革命,终将推动职场从“权力金字塔”走向“价值共生体”。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55樓 發表于:2025-8-23 17:19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83 回複數:54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5-8-23 17:19
 
©2010-2025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