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45篇帖子。 字體大小:較小 - 100% (默認)▼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336 44
(轉載知乎)新加坡的公立学校的学生和中国比谁更卷一点,能差多少?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31樓 發表于:2025-4-11 17:17

我觉得中国和新加坡的卷个有不同特点吧,但是整体哪里都不小,主要差异就是在卷这个方法上,中国的话就是集中高压型,高考一考定终身竞争全国化,初中开始熬夜刷题,高中日均学习12小时以上,家长疯狂投入学区房补习班,心里焦虑所编青少年抑郁率攀升,新加坡的话就是属于那种分流持续型,从小学开始层层分流 POLE——A水准每一步都影响升学路径,小学六年级已经被称为小高考了,补习低龄化严重,分流后的快捷班学生也是需要高强度追赶,中学的课程对标国内高中,还有就是双语压力大,课外活动也纳入了升学评分,总结下来中国会更“惨烈”一点,因为人口基数大,优质资源少,高考压力呈“断崖式集中”新加坡更“持久”分流制度让压力从小学贯穿到大学但是路径相对多元化,中国的学生卷在“短跑冲刺”新加坡卷在“马拉松耐力”各有各的累吧




作者:北岛听风语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0503289/answer/11894691070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32樓 發表于:2025-4-11 17:18

Eric:


中国。

我是高考生,某种程度上来说当地学生只有个别能考过我们的,其他大部分也就是一般水平()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33樓 發表于:2025-4-11 17:18

当然是中国卷。

中国高考大多数省份前1%才能上985,然而即使985毕业后月收入三四千的大有人在(比如文科类专业、劝退专业)。

新加坡如果是前1%,去英国上牛津剑桥那是稳的,出来后那是精英。NUS,NTU这种全球排名前10的大学 前10%就能进,而在中国前10%只能去个三本甚至专科。



作者:相忘于江湖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0503289/answer/358437786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34樓 發表于:2025-4-11 17:18

我在你身旁:


除非新加坡全面执行996,否则我绝对不相信新加坡比中国卷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35樓 發表于:2025-4-11 17:21

阿尔法狼:


我高三时期的时刻表

看自觉吧,如果你四点多放学还一直学习学到晚上的话,那你就跟中国学生一样卷

如果你四点多放学,放学后做完作业就去玩的话,那你平均每天比中国学生少卷4个小时左右


虽然新加坡上大学的比例比中国高(新加坡只有30%的学生能上大学,中国好像是16%),但新加坡人对大学没那么执着(大部分本地人都是polytechnic技术学院毕业),只要认真读书的话,上一个差一点的专业问题不大。

新加坡的高考是a level,它的算法是这样的:

H2的科目,A(70%以上)是20RP,B(60%~70%)是17.5RP,C(55%~60%)是15RP,D(50%~55%)是12.5RP,E(45%~50%)是10RP,S(40%~45%)是5RP,U(40%以下)是0RP

H1的科目,A(70%以上)是10RP,B(60%~70%)是8.75RP,C(55%~60%)是7.5RP,D(50%~55%)是6.25RP,E(45%~50%)是5RP,S(40%~45%)是2.5RP,U(40%以下)是0RP

每个人最少要读三个H2的科目和三个H1的科目,所以A level 的满分是90RP


如果和中国做一个对照表的话应该是这样:


大专= 65RP以下

三本= 65-70RP

二本 = 70-75RP

一本 = 75-80RP

985/211 = 80RP以上


经评论区提醒,已修改本文错误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36樓 發表于:2025-4-11 17:21

风佳雪:


哪个更卷我不知道 但是想凭着多刷题 死背拿高分 在新加坡肯定是行不通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37樓 發表于:2025-4-11 17:22

作者:天伐炼狱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0503289/answer/354991150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 陈婧

更新: 2024-07-03 08:48:27 

发布: 2024-07-03 05:00:00

《联合早报》是一份新加坡的报纸,为什么它的网站上有这么多中国的新闻 ?4 赞同 · 0 评论回答

「卷出来的中国速度」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就要有效扩大需求,让人们不必那么卷,也能保住饭碗,提升收入。
在北京,随处都可见到外卖配送员。

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去年发布的第九次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由货车和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和外卖配送员等群体组成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突破8400万人,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但对无法出海的企业而言,国内市场内卷的空间越来越小;即便继续降价提速,也很难再取得突破。
回到新加坡家里,又从衣橱里收拾出一堆旧衣物。还是在网上找了家回收公司,同样选择上门取件,提交订单后网站弹出通知:我们的快递员将在10天内联系您……
生活服务方面遥遥领先的中国速度,得益于先进的物流系统和巨大的人口红利,也和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业界生态越来越卷有关。
内需滞缓的大环境下,内卷加剧导致大量民众收入增长缓慢,消费需求随之受抑,这又进一步限制了内需增长。中国制造业的产能无法被国内市场消化,转而愈发依赖出口,从而遭致外界“产能过剩”的指责。
差距最大的是超市配送。在上海时最常用的超市App,不管买几件商品,最快半小时后就能送达。回到新加坡,到网上超市买了四件日用品,显示最早的配送时间是两天后——两天内不能送吗?也可以,就是有两件商品备不齐。
另一方面,中国国家邮政局

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320.7亿件,同比增长19.4%。但与此同时,多家快递公司的每单收入却在下滑。数据显示,快递业者顺丰、申通和韵达今年5月的每单快递平均收入同比下滑6.6%至16.8%不等。
疲弱的内需加剧内卷,内卷又反过来抑制内需,进而影响出口。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就要有效扩大需求,让人们不必那么卷,也能保住饭碗,提升收入。
在折服于中国速度的同时,也希望这个庞大的市场能适时放慢脚步,让赶路的人有机会喘口气,欣赏沿途的风光。
离开上海前,将带不走的衣服和书籍卖给旧物回收平台。上午下单,下午快递员就来敲门,手脚麻利地拎走几大袋物件。
忽然手机铃声大作,电话那头传来夹杂在风雨声中的焦急喊话:“我很快就到,先告诉我取件码,马上就超时罚款了!”
从业人员越来越多,但整体需求没有相应地增长,于是业界陷入以价格换市场,以速度搏数量的内卷。即便吃苦耐劳、勤奋肯干,也未必能换来更好的生活。这促使越来越多年轻人走向内卷的反面:躺平。
这番言论立即引发网络舆论反弹。有网民质疑,什么人能一边卷,一边把家庭生活安排好?还有人建议:“给姚教授安排一下‘非升即走’,人到中年,正是卷的时候,也给年轻人做做榜样。”
这样的经历,在上海期间不时发生。外卖骑手在小区门口就先点“送达”,再打电话来道歉,承诺五分钟内把外卖送上门。就连坐网约车(私召车),都能听见令人焦虑的系统提示:“已为您接到下一单。请在10点前把当前乘客送到目的地,并于10点10分前抵达下一个目的地……”
平心而论,的观点并非毫无依据。在新能源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等新兴领域,中国企业正是靠“卷”获得越来越多竞争优势。
姚洋上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说:“你躺平几天,会发现这个世界离你远去,只有跟着一起去卷。”他认为,在卷的过程中,只要心态平和下来,把自己的家庭生活安排好,“你会卷出乐趣来”。
前一阵和任职于在华外企的朋友吃饭,对方说到近年来不少项目都被中国竞争对手拿下,因为他们不仅报价便宜,产品迭代也飞快,在成本控制和研发速度方面都令外企都望尘莫及。
从上海回到新加坡,立即全方位感受到与“中国速度”脱节的落差。
小岛家中的宽带网络需要激活,到电信公司网站重新签约,被告知最快要五天后才有人上门安装。回想起四年前刚到上海时,头一天签了手机和网络配套,第二天师傅就来开通网线。
在美国和欧盟带头下,越来越多国家考虑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关税。严峻的国际贸易形势冲击生产者信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PMI)连续两个月萎缩,令尚不明朗的经济复苏前景再添阴霾。
中国经济学者、辽宁大学特聘研究员陈波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中国工业PMI连续两个月维持在49.5,离50荣枯线并不远,表明萎缩幅度其实并不严重。但经济目前仍处于“弱企稳”的状态,明显复苏的迹象也尚未出现。
又一批中国高校毕业生踏入社会之际,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呼吁年轻人不能躺平,得“跟着去卷”,因为“只有卷,才能出成果,才能成功”。
离沪前夕用快递给朋友寄出临别礼物。根据平台规定,快递员要在上门时向用户获取一个特定取件码,用于确认他们按时取到物品。不巧当天暴雨瓢泼,预约上门时段还有一分钟就超时,仍不见快递员身影。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38樓 發表于:2025-4-11 17:22


cxx23:


都卷 卷的方向不一样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39樓 發表于:2025-4-11 17:22

水水水妍之墨:


如果想卷,还是在中国吧, 新加坡的卷和美国同个类型。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40樓 發表于:2025-4-11 17:22

中国学生在学业上的压力会更大一些,特别是应试教育和家庭期望让他们不得不“卷”起来。而新加坡的学生虽然也面临竞争,但学校和家庭更注重全面发展,压力相对分散一些。

不过,这只是个大概的比较,具体到每个学生和家庭情况会有很大不同。总之,两边的学生都不容易,各有各的辛苦。



作者:全球出海宝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0503289/answer/358541967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41樓 發表于:2025-4-11 17:23

哼哼哈嘿:


中国卷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42樓 發表于:2025-4-11 17:23


爱慕废客:


卷孩子不只是说明父母自己无能吗?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43樓 發表于:2025-4-11 17:23

黑暗旅人:


反正我到现在偶尔还怀念那几年天堂般的中学生活……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44樓 發表于:2025-4-11 17:23

“新加坡的公立学校也挺‘卷’,但跟中国相比,‘卷’的方式有点不一样:



新加坡的‘卷’:注重全科平衡,特别是英语和数学要求很高,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准备PSLE(全国小六会考),结果直接影响中学分流,压力可不小。但他们的课余活动丰富,强调全面发展,体育和艺术都是‘硬指标’。
中国的‘卷’:更偏向应试竞争,特别是初高中阶段,课业量更大,考试频率更高,竞争集中在中高考,‘一分定终身’的紧张感更强。

总结来说,新加坡是‘时间管理+全能卷’,中国是‘知识深度+重点突破卷’,各有‘压力点’,但都离不开‘努力’两个字!”



作者:新加坡小李说移民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0503289/answer/8462005778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45樓 發表于:2025-4-11 17:23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336 回複數:44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5-4-11 17:23
 
©2010-2025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共享創意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