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55篇帖子。 字体大小:较小 - 100% (默认)▼  内容转换:不转换▼
 
点击 回复
1675 54
(轉載知乎)独生子女为什么都不想要父母生二胎呢?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31楼 发表于:2024-5-2 18:46
某匿名用户:


因为不想去当被端歪的那碗水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32楼 发表于:2024-5-2 18:47
“都不想要”,过于绝对了,也不是所有独生子女不想要。
本人独生子女,我也不是不想要兄弟姐妹,我只想要姐姐哥哥 
我父亲,兄弟姐妹共有5人,大女二女三儿四儿五儿。据我父亲说,生下我五叔时家里穷,差点把我爸卖了(我爸好惨hhh)。
我母亲,上面有三个姐姐,外公外婆重男轻女,姐姐们的情况都很惨,唯独她是最小的孩子稍微比其他姐姐好点,当然比不上儿子。
懂了吗,小的孩子一般更受宠,大的孩子除了被忽略外还需要帮助父母带孩子等等(多数情况下)。
生不生二胎,是父母的权利,但父母应该肩负起对孩子公平对待的责任。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6106751/answer/134592539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33楼 发表于:2024-5-2 18:47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6106751/answer/135136331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非独,不知道他们想要不想要。我儿子从会说话就要弟弟。妹妹刚出生爱的不得了。现在妹妹两岁半了,对妹妹一点不好。我说你不是整天要弟弟妹妹吗?他说,谁知道长大了这么烦人,爱哭还抢东西。
我比弟弟大10岁,那时候生二胎是必然,但父母还是问了我一声,我说我不要(我觉得“我不要”和“我不同意””两码事)然后我妈就生了个弟弟。我今年都三十过半了,还记得清楚。那天早上天还黑乎乎的我起床,遇到爸爸从厕所里出来,说,你妈给你生了个弟弟。我说哦。当天放学我就去同学家写作业天黑了也没回家。我爸去找我说怎么不回家看看弟弟呢。我说,刚出生的孩子头上黑乎乎的跟屎一样,太丑。我不看。我爸再三保证我弟弟白白胖胖的一点也不丑,我才回去看了一眼。白白嫩嫩干干净净的。
后来呢,我弟成了我的小跟班,调皮的时候气的跳脚,乖巧的时候又爱的不行。每次拿了零花钱买完零食都会纠结一路要不要自己偷偷吃掉,还是回家分弟弟,最后都拿回家和他分享。他再大点,我们一起去田里拔草,边拔边唱,在平房上乘凉玩成语接龙。他再大点,衣服只要我买的,觉得我妈买的不好看。我在外地上班,周末晚上开着视频聊天聊到半夜,推荐他玩我喜欢的游戏,他新手被怪物砍的到处跑,大喊,姐姐,救我。第一个男友妈妈不愿意,弟弟说,我姐愿意就行了。父母吵架,他给我打电话咋办呢。那几年流行杀马特,他朋友很多因为不理发和父母闹僵。我回家前他就理好发,因为我不喜欢杀马特。我回家,好吃的留给我,好玩的和我分享。还有很多小事。
如果退回当年,我爸问我,我还是会说我不要。但是迄今为止,有了弟弟我不后悔,绝不。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34楼 发表于:2024-5-2 18:47
月光魅影​:


感谢国家独生子女政策,不然我现在得睡大街上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35楼 发表于:2024-5-2 18:48
日久:


我儿子想要妹妹,但是我不确定是不是生的是妹妹,就没要二胎,但是只要大人和大宝沟通好应该不是问题吧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36楼 发表于:2024-5-2 18:48
彭葵​:


相当于生了三个女儿,不放弃总算盼来个儿子!闭着眼睛都知道你父母就是想要儿子!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37楼 发表于:2024-5-2 18:48
白玛多吉​:


有很多让生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38楼 发表于:2024-5-2 18:48
某匿名用户:


因为邻居阿姨告诉我,爸爸妈妈有了第二个孩子就会不爱我。
而我父母也没有给我定心丸说,有了第二个孩子还会和以前一样爱我。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39楼 发表于:2024-5-2 18:48
某匿名用户:


能在这回答问题的,你问问他们父母多大岁数,能生是可以,有精力去养吗,哪个是给谁生,给谁找的是,自己得有点数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40楼 发表于:2024-5-2 18:48
因为以前得到的喜欢太多了嘛,我一想到万一回家要我做饭做家务咋办,我啥也不会,看了好多疼痛文学疯狂代入,说什么以后就要承担责任照顾别人之类的,最主要也是没人管我干啥就比较懒,以前酱油瓶子倒了不知道扶,后来发现还是不用我做,网上的故事看多了就容易被骗hhh照顾小孩挺好玩的其实(除了带小朋友打游戏原来会被一起骂呜呜呜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6106751/answer/245126621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41楼 发表于:2024-5-2 18:49
茶禅一昧​:


见多了有二孩的悲剧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42楼 发表于:2024-5-2 18:49
雪精灵​:


为什么要二胎呢?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43楼 发表于:2024-5-2 18:49
十里坡剑神​:


因为任何有生命的东西都是自私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44楼 发表于:2024-5-2 18:49
首先,我不是独生子女。
但是我非常讨厌非计划意外,比如我的存在。
你有多爱一个人,通过身边对比就能看到差距。
同样,不被爱的感受,也通过身边对比从无数个细节告诉自己。
人们对自己的第一份礼物,第一次结婚,第一次有孩子,所有的第一次,都充满着期待。就算不是一次中靶,也同样欢欣鼓舞。
很显然,第一胎获得的爱超过了父母最想要的三胎男孩,其次才是二胎,就是我。
没办法说她是如何不爱我,只有说不完的她不够爱我。
更没有办法欺骗自己,因为是她的女儿,就能得到她的爱。
生活中总是被忽视,小时候难过极了也会问,为什么不能对我像对他俩一样好?她说人心,就像手指有长短一碗水端不平,总是有偏心。
这个问题我曾经问了三次,后来再也没开过口。但是我已经明白了,得不到的东西无论如何也不会得到,不如放弃。
后来姐姐结婚,蜜月去了哈尔滨。走之前,让我替她用手机给姐姐转了帐,说是:路上留着喝口茶
听到的那瞬间我的心头眼角泛起酸,二十年来从没有这一刻让我发现,她真的很爱姐姐,爱意从她的心里由这句话溢出了整个世界。
希望每个被生下来的孩子都能有被心爱的幸福。


作者:止水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6106751/answer/134225457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45楼 发表于:2024-5-2 18:50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46楼 发表于:2024-12-27 18:43

笑死,搞得你不是自私基因组成的人类,而是圣母白莲一样。

女儿四岁的时候说,妈妈你生个小妹妹弟弟陪我玩,我说可以,但是生了之后,在她像你这么大之前,妈妈要天天照顾她吃喝拉撒,哄她睡觉,陪你玩的时间也要分给她一半这样可以吗? 女儿立马被劝退,说出了她的真实想法,我只想和她玩玩,不想让她住我们家。

懂了吧,人家想要的只是玩伴,而不是潜在的撕逼对象。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6106751/answer/260472753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47楼 发表于:2024-12-27 18:43

月光魅影:

感谢国家独生子女政策,不然我现在得睡大街上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48楼 发表于:2024-12-27 18:43


互联网鲁迅:


因为资源集中很爽啊 一个人就是奥迪 两个人就是奥拓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49楼 发表于:2024-12-27 18:43

某匿名用户:


我是独生子女,我不希望父母生二胎,我自己也不生二胎。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50楼 发表于:2024-12-27 18:43

嫣婗:


那我换个问法。你要结婚嫁人了,结婚对象有两个选项

A:父母来自城市,双方有稳定收入,家中有住房一套,存款若干。家里有四个孩子,两男两女。你要嫁给其中一个儿子。

B:父母来自城市,双方有稳定收入,家中有住房一套,存款若干。家里仅仅有一个孩子,你要嫁给他家独子。

你结婚选哪个???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51楼 发表于:2024-12-27 18:43

日久:


我儿子想要妹妹,但是我不确定是不是生的是妹妹,就没要二胎,但是只要大人和大宝沟通好应该不是问题吧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52楼 发表于:2024-12-27 18:44

彭葵:


相当于生了三个女儿,不放弃总算盼来个儿子!闭着眼睛都知道你父母就是想要儿子!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53楼 发表于:2024-12-27 18:44

白玛多吉:


有很多让生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54楼 发表于:2024-12-27 18:44

燕园李老师:


谢邀。并不是这样的,不能以偏概全。

何况,生育的决策权在夫妻双方,不需要任何第三人参与决策。

理性分析,深入思考:普通家庭,两个孩子是最好的。

二胎不是三胎,二胎还是很有必要的。

只生一个孩子,决不是最优选择,会存在巨大风险,10%的失独风险(即:独生子女死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几率≈10%,触目惊心) ,16.6%的失能风险(即:60岁以上生活无法自理的比例≈16.6%,这才仅是夫妻单方),如此高的风险,绝不容忽视。北京大学人口学家穆光宗教授的研究结论: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属于高风险家庭。为了自己好,为了孩子好,为了全家所有人好,正常家庭两个孩子是标准配置。

两个孩子好,两个孩子远远好于一个孩子,绝不是2倍的关系,至少20倍的关系。

二胎不同于三胎,二胎十分必要,但三胎不是十分必要,三胎因人而异。

实事求是的讲,二胎家庭越来越多了,比比皆是。二胎家庭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才是最安全的幸福,才是最稳定的幸福。

现在已经是三胎时代了,由于刚刚出政策,目前三胎家庭尚不多。然而,二胎是个最不需要纠结、最不需要犹豫的事情。

不生二胎的理由有哪些?答案是:任何站得住脚的理由都不存在,任何经得住时间考验的理由都不存在,没有理由,只有借口。

客观的讲,二孩是必须的,但是三孩不是必须的。二孩属于雪中送炭,而三孩属于锦上添花。生三孩的人群,都是条件允许的人,都是好上加好的人,都是令人羡慕的人。三孩,可有可无,有了更好,没有也行!但二孩必须有!

2孩是必须的,2孩的好处太多太多了,2孩是人生家庭的最优选择,2孩是一个家庭最标准的配置。

2孩才是常态,仅仅是2孩,2孩本不该作为一个问题来讨论,理所当然的事情!

被扭曲了!被洗脑了! 1孩怎能是常态? 1孩是太少太少了,1孩的弊端太多了,1孩问题很严重,1孩细思极恐。仔细想想:2孩算多吗?2孩不多不少,2孩恰到好处。3孩也不能算多,3孩属于锦上添花。客观的讲,4孩以上才算真正的多。

自2016年1月1日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以来,这一时间段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少了。二孩家庭占比越来越多,一孩家庭占比逐年降低。至于三孩,因为刚刚出政策,所以三孩家庭目前尚不多。

关于二孩三孩这个问题,此刻回答肯定是众说纷纭,意见不一。但如果10年后、20年后大家再回答,可能就意见一致了。目前人们的观念已被扭曲很久了,有些人尚未回过神来。纵观全世界全人类,我国过去30年间的独生子女是人类历史上唯一的奇葩,问题太严重了!

不建议1孩,建议2孩,如果条件允许3孩也挺好。一个家庭,2-3个孩子,才属于正常家庭。

分析如下:

一孩太少,独生难教,风险太高,责任太重,失独无解。
二孩太好,雪中送炭,好事成双,共同成长,两全其美。
三孩也好,如果条件允许,这属于锦上添花,好上加好。

略举5例 失独家庭:

1.远房姑姑的儿子,独生子,14岁时,在学校与同学肢体冲突,被一脚踹裆,当场死亡,法医解剖,把内脏都掏空了。这个姑姑惊闻噩耗,昏厥抢救。总算挺过来了,几年后又生了一个儿子,然后紧接着又生个女儿。

2.大学同学,也是独生子女,21岁,那年冬天,在宿舍睡梦中去世,第二天早晨才被室友发现。他父母悲痛欲绝,办理完后事就走了,后来不知所终。

3.本部门的女同事,很优秀的学者,她的独生女,白血病医治无效,13岁去世。该同事请假半年,很快就离婚了。半年后回来上班,完全变了个人,沉默寡言。至今也没有再婚。

4和5.还有两个同事,不是本学院的。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都不满20岁,一个是疾病去世,一个是意外去世,两个家庭都失独了,但已丧失生二胎的能力。很多年了,都无法恢复,心如死灰,度日如年。

从父母的角度分析:

年轻时失独,属于不幸中的万幸;老来失独者,处境真是太悲惨了!

失独家庭是个不发声的群体,往往被人们忽视,存在感极低,实际的失独问题远比媒体报道的要严重得多。10%左右的失独概率,风险绝不容忽视!也就是说,每100个独生子女家庭,未来将有10个失独家庭,细思极恐啊!

北京大学人口学家穆光宗教授: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属于高风险家庭。

清华大学潘 妙良教授:我是35岁有了孩子,等我70岁正要用他的时候他就走了,凡是独生子女的家庭都是在走钢丝,只不过我们从钢丝上掉下去了。

国家卫计委发展规划与信息司前副司长郭震威的论文《独生子女家庭丧子概率的测算》研究结论:按最新人口普查资料,把各个年龄段的死亡概率累计起来计算,至少有9.65%的独生子女会在55岁前非正常死亡。其中,至少有一大半的“失独事件”发生在丧失生育能力之后,也就是说,5%的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将老无所倚,另4%的家庭失独后尚具生育能力可补生二胎。

《独生子女夭亡家庭生存状况 调查》(人民网,2009)一文告诉我们,全国大约有5.4%的人在25岁之前死亡,12.1%的人在55岁之前死亡。

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陈雯、何雨的《独生子女:我国 人口安全视野中不容忽视的焦点》研究结论:至少有9%的独生子女在55岁之前因患病或其他原因非正常死亡。

中国社科院人口所王广州教授,根据人口普查资料推算,3.91%的人18岁前死亡,5.1%的人在30岁前死亡,至少10%的人在55岁前死亡(《中国人口科学》2008第1期)。

学者冯 学荣的研究结论:父母在独生子女25岁之前“失独”的概率约为4%,而如果将时间拉长到独生子女55岁,则其父母的“失独”概率为10%左右。

据社科院人口预测专家王广州发表的《独生子女死亡总量及变化趋势 研究》,我国每年新增独生子女死亡数量为9.5万 ,未来累计死亡独生子女数量将达1184万人。

人口专家易 富 贤的研究表明,中国未来将有1009万人在25岁之前离世。

独生子女死亡的规模越来越大,积累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需要引起高度关注。未来1000万个失独家庭,2000万个失独老人,冰冷的数字背后,是多么惨痛的社会现实。

失独,是这个世界上最残忍的词汇。这世上最悲痛的事,不是葬礼,而是一对年迈父母出席自己唯一孩子的葬礼。精神支柱没了,生活动力也没了,这是一种无法想象的痛苦。“时间能治愈一切”成了空话。对于失独的人来说,任何劝慰都是苍白无力的。

现在的生育政策,真是功德无量!



以上是从父母的角度分析,接下来从子女的角度分析:
等独生子女渐渐长大,需要扛起家庭的责任,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时,才发现我们的人生其实是:合千万孤独于一体。

独生子女家庭的“高危性”在于它是最不稳定的“倒三角”结构,意味着全部的负担都落在独生子女身上。

这个问题,40岁以上的独生子女,最具有发言权。30岁的独生子女,才刚刚迈入发言权的门槛。

独生子女的中年,最怕听到父母生病的消息,父母生病就像个定时炸弹,随时准备摧毁一个家庭多年的努力与积累。没有兄弟姊妹、没有退路的独生子女们必须背负起两倍、三倍的经济压力。

据统计,目前我国60岁以上失能老人已超4200万,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约为16.6%,换句话说,我国每6位老年人中就有1位生活无法自理。北京大学一项人口学研究显示,到2030年,我国失能老人规模将超过7765万,失能老人去世前,平均将经历7.44年的失能期。

21世纪,什么最重要?
人才?不,是护工!
很多在一二线城市打拼的独生子女们的月薪,也就刚好够给护工发工资。

在知乎上看到有人问:用一句话概括作为独生子女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其中点赞最高的回答说:不敢穷,不敢生病,不敢远嫁,甚至不敢死,因为父母只有我。

都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可真的站在三十岁、四十岁的分岔路口抬眼看去,人生中都是依靠我们的人,而没有我们可以依靠的人。没有兄弟姐妹可以商量,朋友永远不能感同身受,孩子还在嗷嗷待哺的年纪,可父母已经佝偻了身体。
这,才是现实。

曾经看过一句话:“远嫁的孩子,都是父母失去的孩子。”提到这个话题,就必须要提一下“远嫁”,因为这是一个被反复提起,却总会戳到人心的话题。对于独生子女来说,不敢远离父母工作生活,更不敢嫁去远方。“你的爸爸躺在地上,可你却在通讯录里。”成了世上最遥远的距离。

独生子女不敢穷,因为这个家的未来得一个人撑起来,不敢病,是因为父母渐渐老去。哪怕有个弟弟妹妹呢,他们也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温暖,懂得守护,一份责任,永不放弃。可惜我们没有!但我们依然有一个梦,一个永远都实现不了的梦……



近期的社会新闻,值得思考
28岁厦门大学教师情侣惨死人行道,4个失独老人的哭诉,牵动1000万中国失独家庭
01
23岁新手司机开着无运营资质的共享汽车,以71.9公里的时速冲进人行道,撞死一对年仅28岁的厦门大学教师情侣李健和赵榕榕。
发生在9月7日的这起惨案,已经有了判决结果:肇事司机胡某荧,判处有期徒刑4年,赔偿2.4万元,并支付医疗费用。
可一夜之间,两个家庭4个老人骤然失独。
“4个老人,失独家庭,老无所依,余生将进入思亲的无尽深渊,谁看得到?”失独母亲的一番话,字字泣血,句句含泪。
从前,李健的妈妈爱美、爱笑,经常和两个年轻人出去游玩,但是每当想起曾经的点点滴滴,现在就变成了“每天只会哭”。李健的爸爸更是整夜整夜睡不着觉,一闭上眼,就看见儿子冰冷的身体,躺在车轮下对他说,“爸爸我好痛”。
赵榕榕的妈妈每天晚上睡觉时,都要用枕头捂着胸口才能入睡,早上醒来,从女儿的房间里走进来、又走出去……如此反复。
在处理儿女身后事的时候,悲痛欲绝的李母和赵父相继被送进医院。
今年,原本是李健和赵榕榕30岁虚岁生日,也应该是他们组成新家庭的第一年。家人们说:如果孩子们还在,他们肯定会像之前一样,在厦门煮上一桌菜,买上一个蛋糕,在烛光中看着孩子们,和以前每次生日一样,闭上眼睛认真许下美丽的愿望。如今,老人再也看不见孩子的笑容。只剩下孤零零的坟茔,见证着一个名叫李健的男孩和一个名叫赵榕榕的女孩,曾经来过这个世界,愿结为夫妻。
“精神支柱没有了,生活动力也没有了。这是一种无法想象,无法体会的痛苦。”这世上最悲伤的事,不是葬礼,而是要求一对年迈父母出席自己唯一孩子的葬礼。
《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中国15岁至30岁的独生子女有1.9亿人,这一年龄段的死亡率约为万分之五。以这样的数据计算,每年就会新增9.5万失独家庭,而这仅仅是其中一个年龄段而已。
2012年,《大国 空巢》作者易 富贤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指出:中国从1975年到2010年共有2.18亿个独生子女家庭,而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每出生1万人,会有360人在10岁之前不幸夭折,有463人在25岁之前离世,760人在44岁之前死亡。 结合两组数据,推断在现有的2.18亿独生子女中,会有1009万人在25岁之前过世,这就产生了 1000万失独家庭 。
为人父母者,半生皆已过。骤然失独,望身前,死神隐约可见;望身后,来路空无一人。
02
江苏扬州,大圣寺 这座并不出名的寺院里,收留着一个特殊的群体:失独者。一个网名叫做“世态炎凉”的女人,常常对着一个日记本发呆。随便翻开一篇日记,都是一个母亲止不住的眼泪:
远德,儿子,今天是除夕之夜,原本是全家团圆、合家欢乐的好日子,可现在的我却登上了去杭州的车,选择了漂泊逃避。 远德,儿子,我知道你们也难受,可我们在不同的地方,承受着不同的痛苦,也许我们都背着痛苦在哭泣,儿子,你说我们怎么办……
“世态炎凉”来自镇江农村,丈夫曾是一位乡村教师。即便很想多要一个孩子,可因为国家政策,他们始终无法如愿。唯一的儿子在一次事故中丧生,彻底压垮了这个朴实的农村妇女。比丧子之痛更绝望的,是村里人对她这个“绝户”的指指点点。此后,她一个人背上行囊,四处流浪。最后来到大圣寺,成为一名居士。只是这里也并非她的归宿,不过是一时的栖身之所。为了能和儿子在另一个世界再次相聚,她早早给自己买好了一块墓地,为自己的后事做好了一切准备。在一篇日记的最后,她写道:儿子,你要等我,奈何桥边等我,我一定会来的。 你等我时,我最开心,因为我相信,我会跟你战胜天。 天堂那边没有痛苦,我们母子会在那里相会。与其说这是一篇篇日记,不如说这是一封封遗书。
唯一的子女生命走到尽头,孤守世间的父母,终生不过在奈何桥上逗留。
03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几年前,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提起的失独老人潘妙良。潘妙良老先生是清华大学教授,当年为响应晚生晚育的国家政策,和爱人34岁才结婚,35岁才有孩子。从清华大学退休后,独子潘小宏的婚姻大事也终于有了着落。眼看着就是安度晚年,共享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却不曾料到,意外来得猝不及防,又铭心刻骨。正在筹备婚礼的潘小宏给妈妈发了一条短信:“妈我心脏不舒服。”就是这样一句寻常的话语,竟成了儿子最后的遗言。白发人送黑发人,等到潘教授赶到医院时,儿子已经离他而去。事后,潘教授把儿子发的最后那条短信,默默地转到了自己的手机里。这支旧手机一直被他带在身边,好像总有一天,那个属于儿子的号码会再次响起。随着年岁的增长,两个踽踽独行的老人渐渐无法照料自己。万般无奈下,潘教授老两口去了养老院,但养老院需要子女签字担保,才能入住。最后他们还是回到了那间满是回忆的房子,陪伴他们的只有餐桌上,儿子去世当天吃剩的半块馒头。馒头用保鲜膜封存着,上面贴着一张黄色的便签:这是小宏那天早晨吃剩的最后一块馒头。每一个字,落在纸上都是心碎的声音。在无人关照,无人依靠的世界,活着的人能守着的,只有回忆。
04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并不是所有失独父母,都能扛住这座山走完余生。3年、5年、10年,这是失独者给自己总结出来的时间规律。3年之内一个坎儿,最难,徘徊在生死边缘;从伤痛中走出来,面对现实,需要5年;
而到了10年,随着自己开始步入老年,对独生子女的思念又开始加剧,自己的身体和养老问题接踵而至。51岁的王玉琼没跨过去“3年的坎儿”。原本是一个女强人的她,在失去独生女后,也失去了所有的自信。唯一的女儿因病去世,生意也荒废了,和丈夫离婚后,常年住在亲戚家。最后,她把房子卖了。所得的607万,全部分给亲朋好友,然后选择了自杀。
全国政协委员袁伟霞的一份调查显示:失独家庭里的父母中,50%的人患有慢性疾病;患重大疾病的有15%。另外,心理问题严重。他们会长期沉浸在失去唯一孩子的痛苦中,60%以上的人还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其中一半以上曾有过自杀倾向。
行走在漫天黑暗中的人,如果看不到光,是没法走下去的。就像一位失独者说的那样:他们这一辈经历了无数岁月的动荡和磨难,从来没有灰心过,但是这一次不行了,彻底失败了,一点希望也没有。
05
对于80后和90后来说,独生子女是时代刻下的身份烙印。如今虽已放开二胎三胎,但80后和90后作为人类历史长河里唯一的独生一代,现实已无法改变。
有个热门帖子问:独生子女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高赞回答是:不敢死,不敢远嫁,特别想赚钱,因为他们只有我。
想起大学同学杨子的故事。从认识他的那一天开始,他一直就是个非常喜欢冒险的人。所有的极限运动,蹦极、高空跳伞、潜水……但凡能接触到的,一个不落。他还是个摩托车发烧友。入手过一辆价值不菲的哈雷,在马路上风驰电掣。但是30岁生日前的某一天,突然见他在朋友圈发了条转手哈雷的消息。并附上一句:“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原来那一年他出了一场车祸,差点没被大货车碾死。虽然人没事,但他亲眼看到赶到医院的母亲几度昏厥。那一刻他忽然意识到,自己是家里的独子,还没有结婚,更别提赡养父母了。平日里做了那么多让人心惊胆战的事情,父母为他操了多少心啊。
我们常说,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其实孩子,何尝不是父母抵御死神最坚实的那堵墙呢?
至今都还记得杨子说过的那段话:“我们的父母是中国父母中最普通的代表,他们把最好的人生给了我们,再用剩下的人生来守候。作为独生子女,我能对得起他们的也只有3个字:好好活。”
每一个失独家庭,都是一望无垠的苦海。 10%左右的失独概率,风险绝不容忽视!也就是说,每100个独生子女家庭,未来将有10个失独家庭,细思极恐啊!
每一次出门前,请告诉自己:
20岁、30岁的我们,可能拥有的是一个世界;而我们父母的世界,却只有我们。
为人子女,好好活着,亦是对父母最基本的孝顺。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项目副经理 二十三级
55楼 发表于:2024-12-27 18:45

某匿名用户:


因为邻居阿姨告诉我,爸爸妈妈有了第二个孩子就会不爱我。

而我父母也没有给我定心丸说,有了第二个孩子还会和以前一样爱我。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快捷键:Ctrl+Enter)
 

本帖信息

点击数:1675 回复数:54
评论数: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后回复:JosephHeinrich
最后回复时间:2024-12-27 18:45
 
©2010-2025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