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3篇帖子。
鼻行動物
1樓 名字不能给用 2011-5-8 14:11
鼻行動物的故鄉      現知鼻行獸全圖(1)
在南太平洋哈伊艾伊群島       哈伊艾伊群島
上生息着一種奇妙的哺乳類動物,它們的奇形怪狀遠遠超出人們的常識——腦袋朝下、尾巴朝上,倒着走路,這群另類的精靈在動物分類學上被稱為「鼻行類動物」。   位於南太平洋的哈伊艾伊群島,於1941年由瑞典人謝姆維斯特發現。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謝姆維斯特從日本戰俘營里逃脫,漂泊到了哈伊艾伊群島中的哈伊達迪菲島上。這是一個南北長32千米、東西寬16千米的小島,由石炭岩和粘板岩構成,上面還聳立着一座高為1 752米的活火山。這個面積為1690km平方的群島,有大小二十多個島嶼,遍生熱帶植物,分佈着固有的特異生物部落。   哈伊艾伊群島的氣候全年變化不大,人們對其上生長的熱帶植物的情況尚不完全清楚,但已發現許多古生代的特有種群。從地質上看,群島地層幾乎全是古生代地層。儘管總面積僅1690平方千米,但是島上特有的奇異生物群比紐西蘭群島的還要豐富,這意味着該群島自古以來就存在,或許是在白堊紀後期就從大陸分離出來了。島上曾經生活着土著居民700多人,他們把這個小島稱為「太古之島」。但遺憾的是,島上的土著人被後來登上島的外來者攜帶的流感所傳染而滅絕了。   在群島中的馬伊爾維利島的東海岸有一座達爾文研究所,供國際生物考察隊在此進行研究工作,也就是在這裡科學家發現了奇異的鼻行動物,並獲得了大量的生態觀察資料和記錄。鼻行動物的發現及其科研成果轟動了國際動物學界,被一致認為是20世紀動物學領域裡最偉大的發現。   最大的鼻行獸叫暴君鼻行獸,身長1.7米以上,有3個鼻子,頭朝下,用4個鼻子走路. 在島上,科學家共發現14科189種鼻行獸。       Emumctator sorbens(即會釣魚的鼻行獸)
編輯本段鼻行動物的滅亡      Otopteryx volitans(即飛行鼻行獸)
遺憾的是,1957年美國在南太平洋進行的一次秘密核武器試驗導致南太平洋的哈伊艾伊島沉入海中了,整個鼻行類也隨之消失了。從1941年發現到1957年滅絕,鼻行動物展現在人類眼前僅僅只有短短16年,連一個活標本或影像資料也沒留下。因此,也有很多人質疑鼻行動物的真實性。所幸的是,動物學家哈拉爾特·施頓普凱留下了一本彌足珍貴的著作——《鼻行獸》。哈拉爾特·施頓普凱只寫了1半,便不幸去世,由他妻子繼續完成。書中記錄了各種此類動物的解剖圖和生態圖,為後人了解鼻行類動物提供了難得的信息。    Otopteryx volitans的骨骼示意圖
編輯本段哺乳類中的特殊種類 1 鼻行類動物是胎生哺乳動物      現知鼻行獸全圖(2)
僅就目前所知,它們擁有一個很大的家族,共有14科189種,在生物進化史上佔有獨特的地位。它們的祖先很可能是一些食蟲類動物,在特殊的地理環境鼻行類動物的最大特徵是它們的鼻子構造極為特殊,有的種類只有1個鼻子,有的則有4個鼻子或更多。它們的鼻子千姿百態,奇形怪狀,有的像柱子,有的像喇叭,有的像蝸牛。鼻行動物的鼻子有眾多功能,鼻子不但可用來爬行、跳躍,甚至還能用來捕捉蟲子,在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主要作用還是移動身體、支撐身體,這在為數眾多的脊椎動物中還是僅有的,難怪有動物學家給它們的鼻子起名為「鼻性步行器」,簡稱「鼻器」。所謂「鼻器」只是一種功能性概念,並不是形態學上的概念,與象、豬或其他動物的鼻子不可同日而語。    Hopsorrhinus aureus的鼻器跳躍圖
2 鼻行類動物的另一個特徵是四肢逐漸退化  它們的四肢作為移動器官早已失去了本來的功能,其功能已由鼻子取代。後腿有的退化成兩條短小的贅物,有的乾脆就消失了。而前腿作為一種抓握東西的器官依然存在,但很少使用。 3 鼻行類動物的第三個特徵是大部分體表有毛  皮毛有各種顏色,有的身上甚至有硬鱗。皮毛一般細膩、有光澤,十分漂亮。而在足尖、耳朵、頭部沒有毛。 4 鼻行類動物的第四個特徵是尾巴比較發達  有的尾巴比身體還長,尾巴不僅能套取食物,有的甚至還帶有毒鉤,能置敵人於死地。 5 鼻行動物的繁殖力不太強  一胎只懷一個仔,很少一胎多仔,妊娠7個月到1年。由於棲息的群島天敵較少,所以存活率較高。 編輯本段最具特色的幾種鼻行動物  1.大型鼻行獸   2.飛行鼻行獸   3.蛞蝓鼻行獸   4.會釣魚的鼻行獸   5.似花鼻行獸       Corbulonasus longicauda(即似花鼻行獸)
   Mamontops Wsulus(即長毛鼻行獸)
6.互助鼻行獸   7.另類鼻行獸   有一種鼻行動物性格溫文爾雅,白天在洞中蜷縮成一個球睡覺,到了夜裡才從洞口向四周伸展出4條或6條帶狀的東西。這些紅色的帶子寬2~3毫米,長達30厘米,在漆黑的夜晚猶如閃光燈似地閃爍着吸引昆蟲來到近旁。其實,這些帶狀東西就是鼻行動物的鼻子,上面具有黏液,能捕捉前來的昆蟲。這種鼻行動物警惕性很高,一旦有光照到洞口,它們立即麻利地退縮進洞中。   另外,還有一種全身長着長毛被稱為「長毛鼻行獸」的。這種鼻行獸彷彿是靠父系社會維持着,以年長的雄性為首帶着一小群生活。它們以胡蘿卜為食物。4個管狀鼻子粗壯有力,只輕個體或雌性不一樣,銀灰色的尾巴非常醒目,它們揮動尾巴便能引起群體的追隨效應。早先的動物學家曾經做過實驗,即人為地把尾巴染成金黃色的雌性放入群中,結果同樣引起了追隨效應。       Emumctator sorbens(即會釣魚的鼻行獸)
編輯本段歷史由來      Otopteryx volitans實際復原圖
二戰期間,瑞典人埃納.佩特魯森從日本法西斯的集中營僥倖逃出,1941年經漂流輾轉來到希埃依群島,發現該群島因遠離大陸,人跡罕至,不僅尚未進行生態研究,而且有的島嶼根本無人知曉。如其中的希達迪菲島即是由埃納發現後才確定方位補畫入地圖的。該群島產生於遙遠的地質年代,至遲在白堊紀後期就已與大陸分離。因此島上生息着許多古老而獨特的生物種群,鼻行類動物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種。有的島上曾有土著人居住,後因染上「外來人」帶來的流感病毒而全部死亡。二戰後一個國際研究機構曾在群島的密羅紙利島東岸建立研究所,進行生物學調查研究,但1957年美國在這裡進行核試驗,隨着無情的巨響與蘑菇雲衝天升起,剛剛發現十六年的島嶼與研究人員收集整理的珍貴標本、圖片、調查記錄案一起葬身海底了。哈拉特書中的圖片與資料,據稱即來自對當時島上這些科研圖片與記載的殘留記憶。   日本生物學家們根據哈拉特的圖片和資料,精心製作了鼻行類動物的復原標本,引起了世界生物學家和動物愛好者們的極大興趣。如能找出確鑿的實物標本,那麼鼻行類的發現可稱為本世紀動物學史上的重大事件。但也有人認為,鼻行類缺乏在動物發展史與分類學上的依據,又沒有出土的化石之類可作參考,因此真偽還很難說。如今希埃依群島業已毀滅,埃納和哈拉特等人也均已作古。一切均已無從尋覓,真耶?偽耶?面對着復原的鼻行類動物標本,人們除了遺憾,還有無窮的困惑。   這類動物最早是在一名叫克里斯蒂安·摩根茨坦的德國詩人在他的詩中寫到了一種『用鼻子走路的動物』,這件事情是真的。克里斯蒂安·摩根茨坦(正確的譯法應該是摩爾根斯坦,Christian Morgenstern, 1871-1914)是德國的一個打油詩詩人,他在1905年創作了一首名為Das Nasobem(The Nasobame)的詩。因為我不懂德文,這裡附上這首詩的英文譯文:   Along on its proboscis there goes the nasobame accompanied by its young one. It is not found in Brehm It is not found in Meyer Nor in the Brockhaus anywhere. 』Twas only through my lyre we know it had been there. Thenceforth on its probosces (above I』ve said the same) accompanied by its offspring there goes the nasobame.   很明顯,這只是一首詼諧式的打油詩,這種名叫nasobame的動物完全是詩人的編造。不過,摩根茨坦的詩因為通俗幽默,在德國一度十分流行,很多德國人都可以背出幾首,所以這種想像中的動物形象後來竟被一些人信以為真,也是有可能的。   可能正是利用了這種心理,1957年,德國海德堡大學(University of Heidelberg)的一位動物學教授Gerolf Steiner化名為Dr. Harald Stümpke,在德國出版了一本名為Bau und Leben der Rhinogradentia的書。為了使人相信確有Dr. Harald Stümpke其人,還裝模作樣地用真名為這本書寫了後記。在這本書中,Gerolf Steiner煞有介事地編造了Rhinogradentia這個「學名」來為這類動物命名(可以翻譯成「鼻行目」或「鼻行類」),把它放在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裡作為一目,和靈長目、食肉目之類並列,並劃分為「14科193種」,一一給以命名和分類學上的詳細描述,還配了黑白線條圖,這倒頗增加了它的蠱惑性。祝大星那篇文章的東西,比如「挪威人在1941年首次發現」(而且這個挪威人還是從日本人的集中營里跑出來的)、「哈伊艾愛群島(Hi-Yi-Yi Is.)」、 「1950年代被美國人的核彈炸沉」(那個挪威人也便和他發現的鼻行動物一同遇難了)之類就全部來自於這本荒誕不經的偽「專著」。   此書於1967年由Leigh Chadwick譯為英文,由自然歷史出版社(Natural History Press)出版,題為The Snouters: Form and Life of the Rhinogrades,又給這種想像中的動物起了snouter這個諢名。此書以後又譯為日文等,成為全球性的科學謊言。(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google搜搜Rhinogradentia或snouter等詞,了解更詳細的情況。如果你懂德文就更好了,因為這個謊言本來就是德國人編的,德語的介紹網頁比英語的更多。)    鼻行獸互相廝殺圖
2樓 名字不能给用 2011-5-8 14:12
圖片呢
3樓 名字不能给用 2011-5-8 14:14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4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