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4篇帖子。
(轉載網易)日本超市為何出現「現金主義」逆流?
1楼 JosephHeinrich 2025-11-11 19:13

沒有刷卡聲,也沒有手機掃碼的藍光,只有顧客從錢包里掏出鈔票、硬幣,叮叮噹噹落入的聲音。這上世紀購物的風景,在二維碼、信用卡滿天飛的今天,又悄悄出現在了日本的一些中小超市。

店門口掛上了「現金のみ」(只收現金)的旗幡,看上去是頑固不化的逆流,但是,對於許多的日本商家來說,這是通脹風暴中的「生存智慧」——他們要用省下的每一分手續費,給顧客「便宜1日元也好」的實惠與安心!

2025年4月,仙台市著名的食品超市「生鮮館村主」宣告終止所有非現金支付,重回純現金時代。這家超市為什麼要這麼做?村主芳治社長算了一筆明賬:信用卡手續費從最初的1%漲到3%,二維碼(QR碼)從零跳到2%,一個月光這筆「隱形稅」就高達200萬日元!200萬日元是什麼概念?是10萬元人民幣,夠辦幾十場特賣、降低幾千種商品的價格。村主社長直言:「電子支付手續費成了經營的絆腳石。砍掉它,我們才能真正為顧客省錢,也為門店鬆綁。」

2楼 JosephHeinrich 2025-11-11 19:13
3楼 JosephHeinrich 2025-11-11 19:14

那麼,回歸現金支付後,顧客如何反應呢?一位40多歲的上班族媽媽說:「剛開始真不習慣,手機支付多快啊!可現在每周買菜前先數錢,支出清清楚楚,硬是幫我守住了通脹防線。金錢感覺變得敏銳起來了!」另一位30多歲的年輕母親補充說:「食品漲價潮停不下來,在這兒能夠買到打折的鮮魚、蔬菜、雞蛋,太感激了!」

村主社長說,本來,來店客戶的電子支付只佔4成左右,回歸現金主義後,銷量和客流幾乎沒變,但利潤增加了。現金自動收款機比刷信用卡還快,反而加快了結賬流程。

大阪府吹田市的「八百鮮」,是一家連鎖經營超市,共有10店,從頭到尾「只收現金」。公司把省下的手續費一分為二:一半用在降價上,一半發給員工。結果,店長年收超900萬日元(約42萬元人民幣),20多歲的採購經理也達到700萬日元(約32萬元人民幣)。這一收入水準,在日本超市界可是「高薪天花板」。八百鮮超市集團的2024年度銷售額達到82億日元(約3.8億元人民幣),激增4成,目標是5年後達到150億日元!

日本全國超市協會2025年統計數據顯示,日本超市總計2萬3039家(2024年末數據):大型店1778家(減3%),中型店1萬6005家(增8%),小型店5256家(增20%)。日用品被網購搶走,實體店只能靠「新鮮+便宜」突圍。

現金主義的核心邏輯是什麼?省手續費→降商品價→贏顧客心→穩門店命。全國94.5%的超市引入電子支付,但純現金店佔比從4.4%微升至5.5%。對於顧客來說,現金支付逼你「看到花出去的錢」,養成理性消費習慣,增強生活防衛能力。

超市的現金主義在日本並非孤立案例。經濟產業省數據顯示,2024年底為止,日本電子支付比率從4年前的29.7%,猛增到42.8%,但對比韓國99%、中國83%,日本仍低。為什麼?因為日本人愛現金的「安心感」,而且正好對上「省錢優先」的國民心態。

超市不是科技秀場,而是生活戰場。日本超市這波現金逆流,讓中小店在夾縫中殺出重圍。這一現象告訴我們:在物價高企的時代,便利不是唯一,實惠才是王牌。

4楼 JosephHeinrich 2025-11-11 19:14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