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椰子小姐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9475337/answer/141202973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為一個從脾氣差到好脾氣的人的感受
脾氣差的時候是在宣洩情緒、解決對抗方這個人的問題。而改變過來後,是解決事兒的問題。
脾氣差的時候意識不到自己脾氣差,只會覺得別人的做法簡直不可思議,不明白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但又不聽別人解釋,自以為是覺得別人只是為了掩飾,而自己早已看穿一切,爭吵是為了吵贏而不是基於事實的溝通,這個意思是,為了吵贏可以捏造事實,比如我本來就是你說的那樣的想法,但我拒不承認,因為承認我就佔了下風,本質上知道自己的做法不對但還是為了贏去扭曲事實。
脾氣變好後才發現以前的自己脾氣好差,一點就炸,不能好好溝通,不能好好說話,不明白心平氣和溝通就能解決的問題為什麼非得選擇冷嘲熱諷和指鹿為馬,反而把事情處理的更加糟糕和不可收拾,脾氣變好後發現處理事情變得很簡單,只需要調整自己說話的態度和明確溝通的目的就能四兩撥千斤,提升共情能力,更好的去理解他人處境,創造共贏局面,而不是要求對方忍讓退步,注意分寸,營造和諧的氛圍,那麼處於這個氛圍的所有人都將是愉悅的。
至於我是怎麼從差脾氣變成好脾氣的,一方面是來自婚姻的影響,畢竟差脾氣也會把家庭弄的氣氛緊張,他的關心和包容讓我自己卸下防備開始反省自己,剪掉了我出自原生家庭的倒刺;另一方面是自己用既有的脾氣習慣處事總感覺不太順心,本着誰不舒服誰改變的原則開始修心,所以那句「自己看到的外在世界其實是自己內在世界的投射」還是蠻對的。
情緒,無論你管不管它,它都會過去。不搭理它,它就散了。越是迎它,趕它,越是在餵養壯大它。要記得,人只有在靜態中才可以發出智慧。
「當你看見河,你已在河之外。
當你看見山,你已在山之外。
當你能看見自己的任何情緒,你就在情緒之外。」
你就是自己的觀察者,這就是覺。
去安住當下,安佳當下的另一層含義就是,該幹什麼就去幹什麼。一切的答案都在自身,莫向外抓取。擺平了自己,心外無事。
分享一篇類似相關回答的「有哪些你結婚後才發現的道理」: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