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逝世,享年103岁。2015年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回归中国国籍,并劝说其他科学家效仿此举。
清华大学网站发文称,杨振宁周六在北京因病去世。
1957年,诺贝尔奖委员会就杨振宁与李政道合作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思想对两人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与李政道均出生于中国,后加入美国国籍。在1956年两人发表相关论文之前,物理学界普遍认为粒子在镜像下的行为应保持一致,他们的研究颠覆了这一理论。
在此之前,从未有华裔获得过诺贝尔奖。
在2020年出版的《杨振宁文集》中,他在封面上表示,“我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帮助改变了中国人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作用。”
1946年,杨振宁赴美国公费留学,就读于芝加哥大学,两年后获得博士学位。在芝加哥大学,诺贝尔奖得主恩里科·费米对杨振宁极为欣赏,将他推荐给了原子弹之父、时任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的尤利乌斯·罗伯特·奥本海默。
应奥本海默邀请,杨振宁加入该研究所并工作了17年,结识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弗里曼·戴森。奥本海默后来描述杨振宁的工作时,称其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基本概念简洁明了以及强大的分析能力。此外,还体现了良好的品味、克制力和批判性的判断力,这对于一位如此年轻的科学家来说相当了不起。”
为了方便在美国工作,杨振宁1964年加入美国国籍。杨振宁表示,这是个让他“痛苦”的决定,也让他感到后悔,他的父亲即使在临终前也不肯原谅他。
2015年杨振宁改变了这一决定,放弃美国国籍,恢复了中国国籍。“美国是一个美丽的国家,是一个给了我做科学研究非常好的机会的国家,”杨振宁在谈到自己的选择时说道。“我感激美国。”
杨振宁曾表示,“我的身体里循环著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