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遭起诉的2名被告分别为30岁的卡什(Christopher Cash)与32岁的贝瑞(Christopher Berry)。2人当时被控根据1911年《官方机密法》,将与英国西敏寺相关的情报转交给中共政治局常委蔡奇。
而卡什曾任英国保守党议员柯恩斯(Alicia Kearns)中国事务研究员,贝瑞则为其友人,驻中国从事研究工作。2人皆否认所有指控。
根据当局检方说法,随着法院在另一宗涉及俄罗斯的间谍案中,厘清1911年法律中“敌对国”的定义,包括在犯案时“对英国构成国安威胁的国家”,检方因此要求政府提供进一步证据,说明中国是否符合该定义。
时任副国安顾问柯林斯(Matthew Collins)代表政府提供背景说明,但尽管多次请求补充证词,检方最终发现无一文件明确指出“中方在犯案期间构成英国国安威胁”。帕金森指出,直到2025年8月底,政府仍未提供所需证词,因此“案件无法成立,只能撤销起诉”。
此案撤销后,引发英国是否真有意面对中国威胁的疑虑。英国国安顾问鲍尔(Jonathan Powell)被指控阻挡相关证据提供,但首相办公室否认此说法。
此外,1911年的《官方机密法》已于2023年底由新的《国家安全法》取代,新法将“敌对国”改为“外国势力”,范畴更广。不过法律界人士指出,英国从未正式将中国列为“国安威胁”,因此即使依照新法,相关起诉也将面临挑战。
事实上,英国对中国的定义,一直停留在“系统性竞争对手”的层级。自2021年整合国安战略起,时任首相强森(Boris Johnson)称中国为“系统性竞争者”,2023年苏纳克(Rishi Sunak)执政时也仅称其为“时代性的系统挑战”。
对此,现任英国首相施凯尔(Keir Starmer)表示,起诉行为必须依据当时政府政策与法律。他说:“若指控发生于2021至2023年间,就必须以当时法律与政策来检视;不能事后改变基础来构成起诉,这是司法基本原则,不论由谁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