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国界记者昨(9月30日)晚发布《AI时代信息控制:国家政治宣传与审查如何被嵌入中国聊天机器人》的调查报告,透过以三十个与政治和新闻自由相关的话题用中丶法丶英和日语等语言和对话方式,向由中国搜索引擎百度开发的“文心一言”丶阿里巴巴开发的“通义千问”和 DeepSeek 等最广为人知丶服务简体字受众的中国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发问100个问题,测试这些机器人应对不同语言和问题的回答是否存在差异。
该组织调查组负责人阿诺·弗罗杰(Arnaud Froger)在网上记者会公布,调查发现,中国三款聊天机器人在面对被中国列为敏感的话题时,会给出与中国政府立场一致的回答,甚至拒答。以查问刘晓波的生平为例,便出现拒绝回应丶不显示任何信息或显示无法回应丶要求转换其他话题等回答。当调查团队转用法语询问有关刘晓波的问题时,聊天机器人会拒绝将答案翻译成中文。
阿诺·弗罗杰特别提到,调查还发现聊天机器人遇到敏感话题时,会启动自我删除回复的功能。以 DeepSeek 为例,当要求聊天机器人列出中国诺贝尔奖得主名称时,机器人会先列出另一名得奖人的名字,但在列出刘晓波名字时,机器人会同时将聊天室内已回复的所有答案全部自我删除。调查团队还发现,问及有关习近平的问题,例如中国领导人是否有能力维持世界和平,同样会出现自我删除聊天室内所有答案的情况,显示“习近平”和“刘晓波”等相关问题已被刻意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