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K提到,包含熊在內等野生動物造成的危害,部分原因是人口老化,導致獵人短缺,因此東京都政府正在努力加強獵人訓練。自去年以來,獵人考試次數由每年五次增加到六次,並鼓勵更多民眾獲得獵人執照。
報導指出,整個東京都約有8,000人持有獵人執照,但每年實際狩獵的人數只有400人左右。為了鼓勵持有獵人執照者外出狩獵,東京都政府將與獵人協會合作,於10月舉辦一場活動,希望民眾們可以體驗包含獵鹿等各種活動。
東京都政府表示,擴大獵人團隊和增進持有執照的獵人技能非常重要,希望與相關單位合作,培養未來的獵人。
報導回溯,9月1日新的「緊急持槍狩獵」制度正式實施,這項制度源自2025年4月18日通過的《鳥獸保育管理及狩獵合理化相關法律》,地方政府在熊或野生動物出現在居民生活區周,且可能對人造成威脅時,依法放寬市區獵槍使用限制,進行緊急獵捕。但這項政策在地方政府仍難以徹底落實,NHK向上個月發生傷亡事件的29個地方政府詢問,是否具備「緊急持槍狩獵」的執行系統, 11個地方政府(38%)回答具備,18個地方政府(62%)回答沒有。
NHK指出,鶴岡市政府在上月20日曾接獲熊出沒的通報,在中午由市長同意啟動新修法上路的「緊急獵殺」程序,準備允許獵人在市區使用獵槍,但當時獵人沒有緊急狩獵所需的臂章等識別證明,就在許可傳達過程中,熊突然衝出。警方當場決定准許獵人開槍,熊當場被擊斃。
除了東京都之外,飽受熊患的北海道也持續精進獵人育成政策;根據讀賣新聞報導,北海道地方政府1日宣布,正對道內21個獵槍練習場所進行調查。作為獵人培養的一部分,計劃就如何改善環境,與狩獵協會和當地行政機關等相關單位進行溝通。
北海道野生動物管理科提到,自7月底以來,他們一直以書面形式向各射擊場詢問允許練習的獵槍種類和射擊距離。在收集了回饋意見後,他們計劃進行實地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