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25篇帖子。
(轉載知乎)日本計劃引進 5 萬名印度技術人才,此舉主要目的是什麼?
1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 22:59

【#美國簽證費暴漲66倍#,印度人或湧向日本】#日本計劃引進5萬名印度技術人才#據新華社等媒體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簽署行政令,大幅改革H-1B簽證項目,要求申請人每年繳納10萬美元的費用,否則不得入境。在此之前,H-1B簽證的費用每年約為1500美元。也就是說,費用暴漲了超66倍。幾十年來,H-1B簽證一直被印度人視為通往在美新生活的鑰匙,讓他們有機會在這裡工作,並最終定居下來。目前,美國每年大約發放8.5萬份H-1B簽證。其中印度人獲得H-1B簽證數最多,占簽發總數超過70%。他們也成了受新簽證政策影響最深的群體。簽證政策日益收緊,許多懷揣着「美國夢」的印度人,不得不將目的地從美國改道他國。另一邊,日本政府已經宣布,計劃引進5萬名印度技術人才赴日工作,以填補日本國內IT、工程等領域的勞動力短缺問題。@時代周報

日本計劃引進5萬名印度技術人才s.weibo.com/weibo?q=#%E6%97%A5%E6%9C%AC%E8%A

2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 23:00

朵龍珠:


中東太危險了。

抓住精英的漏洞和短處,逼迫他們讓外人進入,因為中東已經是他們的墓地了,東亞人富裕又溫和又安全,他們太想來了。

說是印度人,誰又能數一數印度多少,猶太多少嗎?

3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 23:00

人中良月:


凱樂石計劃,十年前聽說的時候,不屑一顧

現在看看,原來莎比的是自己。

英國,日本,中國,都在一個月內強行推出一模一樣的計劃,頂着民族的壓力。殖民主義!

誰還記得日本開幕式上,代表未來人種的火種,就是黑人呢?

並且是亞洲女,被黑人入侵殖民產生的混血黑人。殖民意味不要太強。

4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 23:00


難語蒼生:


這個世界果然是猶余的花園……

階級一家親

原住民

國家 引進外來腌臢 陷入混亂 底層互害 猶余緊忙躲進高層 美美隱身 享受着奴子們的上供品質

5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 23:01

很簡單幕後都是同一個老闆在做指示

摧毀東亞純種黃皮構建

阿三這玩意作為垃圾先遣隊,比較好用

至於老闆是誰,其實都是公開的秘密

小八嘎那個漫畫看了沒有?大大的鷹鉤鼻。。。

魷魚它們總是喜歡把其他民族當成傻子它們那種狂妄有時候讓你覺得它們集體瘋子

不過想想當年六百萬魷魚被三德子做成肥皂。。。精神創傷性瘋子,仇恨所有其它民族



作者:呂不非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5751989599269071/answer/195644408529342252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6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 23:01


拉黑不等於你對:


又要天誅國賊了?

7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 23:01


眉千度:


東亞三個難兄難弟

8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 23:01

燕筱卿:


凱樂奇計劃。
比比:「我們會用自己的方式對付腳盆。」這不來了麼?

9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 23:02

三哥左右逢源,好事成雙




作者:精神科李主任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5751989599269071/answer/195657980331134302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 23:02

夏木:

2 人贊同了該回答


由人工智能引起的新一輪科技大爆發,波及到各行各業的,需要天量的人才,其實各國都覺得不夠用,尤其是坑爹的現代社會,越發達,人們越不想生娃。所以發達國家,缺人是常態,包括中國這樣的也相對的缺。

何況說的是引進知名高校畢業生,都是百里挑一的。「理論上講」相當於被引進國用巨量資源好不容易堆起來的一個人才,被你輕輕鬆鬆摘了桃子,無論如何都是引進國賺了。

所以,你看各國都瘋了,不顧國內激烈反對也要引進。除非說像美國這些國家,都反對到「你是哪種美國人」,MAGA懂王上台的地步,這就難說了。

這裡有兩個問題,有人說,中國這麼多人,缺人嗎?幹嘛還要引進?

視角一,缺不缺人是相對的,事實上是反直覺的。中國正因為人多,發展得好,才成為世界工廠,培育起超多的企業,很多地廣人稀的國家,吸引不了足夠多的產業,就業反而更困難。否則外蒙應該比我們發達了。

視角二,缺,很多需求和供給是錯位的,一邊是很多崗位招不到人,一邊是很多人寧願失業也不去。

視角三,你多引進點,別人就少點。其實是在斷別人的根,是在搶奪產業的關鍵要素。

最最重要的是執行,如果沒有切實可靠的執行措施,分分鐘就把事給玩壞了,什麼阿貓阿狗都往裡塞,一紙文憑,在很多國家都形成產業,也太好糊弄了。這才是最麻煩的部分。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