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4篇帖子。
(轉載知乎)日本已经没有未来了吗?
1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8 19:25
2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8 19:25

虎博士:


在知乎上,是的。

但是我想问一句,您是选择相信:



几十年投资几乎毫无败绩,手上握着大量一手数据,现在正在真金白银并且不断扩大规模、如火如荼投资日本五大商社的巴菲特

老爷子?

还是选择相信知乎上那些:



认为平均数比中位数更能代表当地人均收入水平
面对对方拿出的常用经济指标,指责对方发明概念
25年1月拿到丰田25财年(25年4月~26年3月)财报
25年8月拿到丰田25财年第二季度(25年7月~25年9月)财报
在日本公布24年GDP增速后,强势宣布预测日本24年GDP增速并预测错误
用日本24年(24年1月~24年12月)和23财年(23年4月~24年3月)GDP数据计算GDP增速
引用某网站香港数据,但不引用同网站日本数据,甚至杜撰日本数据进行比较,并自称客观
使用一眼Excel或WPS制作的简体中文日本都道府县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但日本并没有公布完整数据
使用自媒体报道的日本可支配收入数据、但日本并未公布直接数据、间接验证计算后数据偏差高达10%

的专业知识菜鸟、一手信息盲流和数据大发明家呢?

以上可都是我在知乎真实遇到的、铁了心认为“日本丸辣”的大小V和其支持者闹出的笑话哦。

还是说,您要同时赌:



赢了一辈子的老爷子就这次会输
接了一辈子回旋镖的就这次会赢

那我只能说一句:远离赌毒,人人有责。

回到问题本身,如果从到25年7月为止公布的数据和信息来看,我的观点还是和上一篇回答一样:



实际薪资增长将是日本经济正常化的最后一关

先看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外贸。

从消费来看,进入25年之后消费扩张明显,除了2月和4月均保持实际正增长,3个月移动平均全部保持正增长。

25年7月「家計調査報告」(图源:日本総務省)

从投资来看,日本国内「設備投資」(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三年保持正增长,并且增幅持续扩大。

而根据JETRO已公布的23年为止的报告(24年尚未公布),来自外国的累积直接投资连续十年保持增长。

日本国内固定资产投资推移(图源:日本政策投資銀行)


23年为止对日直接投资余额(图源:JETRO)

从外贸来看,得益于日元贬值,20年开始出口开始扩张,贸易逆差在23年后持续改善,得益于此,日本的国际收支的总账经常收支项目连续一坤年(2年半)创历史新高。

日本进出口和贸易收支(图源:日经新闻)


日本2023财年经常项目顺差创新高-新华网www.news.cn/world/20240510/d8747a6decc04485bc51308fd428ce73/c.html


日本2024年经常项目顺差创新高-新华网www.news.cn/20250210/9024ed372e3d4077863bbb03c63b6495/c.html


上半年日本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超14万亿日元-央广网news.cnr.cn/sq/20250808/t20250808_527308470.shtml

然后再从某些人最喜欢聊的产业来说。

汽车产业,丰田继续高歌猛进,连续4年半保持销量增长,蝉联世界第一车企;本田和日产承压明显,尤其日产在某些人嘴里已经快倒闭了,但25年上半年销量仍保持在全世界前十内,勉强超过比亚迪和起亚;铃木更是异军突起,杀上榜上第七。

当然,受到美国关税影响,25年日本车企的利润肯定都会大幅降低,到时候肯定又可以欣赏到某些人在国内车产销上赢、在日系车利润上赢的“双赢”滑稽剧了。

关于半导体,台积电

日本熊本工厂24年底进入量产,Rapidus

研发2纳米级别芯片取得重大进展,依旧是且听龙吟(三爪)。

TSMC熊本工場が量産開始 国内半導体供給網の整備進むwww.nikkei.com/article/DGXZQOUC274RZ0X21C24A2000000/


日本造出本土首颗2nm晶体管-观察者网www.guancha.cn/economy/2025_07_21_783742.shtml

至于某些人嚷嚷个没完的AI,又有多少人知道那个扶持起阿里巴巴的软银

,这次又和OpenAI展开了紧密合作呢?

更何况,国内最好的AI是谁?DeepSeek吗?也许吧,但是通义千问

的跑分可是和DS不相上下的,Qwen的老板是谁?还是阿里巴巴。

也就是现在软银是两头押注,AI大战不管中美谁赢,软银手上都有筹码,什么叫风险对冲啊。

豪赌OpenAI,孙正义又“一把翻身”了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53210

所以最后某些人能怎么办呢?只好拿着发明的数据在实际工资的话题下面团建一下、转进如风了呗(乐)。

2025.9.23 如何评价日经报道,因为通胀严重日本实际工资降幅已经接近雷曼时?288 赞同 · 157 评论 回答

但他们敢面对一下日本应届生的第一笔工资和就业率吗?

25年日本应届生工资(图源:産労総合研究所)


大卒就職率98.0%、過去2番目に高く 「安易に決めた」学生4割www.nikkei.com/article/DGXZQOUE159TO0V10C25A5000000/

我猜他们不敢。

哦,对了,企图狡辩日本就业率只统计有就业意愿人群的,下面是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失业人口和失业率的标准,您猜:

②在调查时点前3个月内找过工作;③如果有一份合适工作,能够在2周内立即开始工作。

符不符合“有就业意愿人群”的描述?

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定义(图源:国家统计局)


失业率计算公式(图源:国家统计局)

3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8 19:26

作者:洋海江川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4717076905259499/answer/195558228766934290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里必须进一步纠正知乎网友的错误概念,即所谓的日本产业停滞会使日本变为失败国家。日本直到今天,依然在脱亚入欧。这个国家的现代化,西方化改革以及启蒙运动依然在路上。就跟国内现在流行的力工理论,性压抑理论,安卓理论是一样的启蒙,是以人为本,以个体的福祉为本的启蒙。

日本已经不再是典型的,单纯的生产型外贸国家。这与中国,韩国以及越南,孟加拉等国家已经出现了代差。比如说观光立国,比如说一亿总中流,再比如说对底层人近乎免费医疗(大病上限制度)的国民健康保险和良好的养老,生育,教育等社会保障。甚至还有全民发钱。

特别是,安倍晋三时代的劳动法改革直接解决了日本的过度加班问题。以上所有行动的目的都是为了将国家变为内需型,消费型,服务型国家。这创造了大量的第三产业岗位需求。说得夸张一点,安倍的劳动法改革,专门打击制造业,提升制造业成本,提升劳动者收益。劳动者有钱有时间了就开始大量消费,从而创造海量需求。所以日本是真缺人,明年四月毕业的大四学生,已经内定就业率94.8%了。

日本确实在产业发展上面临很大问题,但这远远不会使日本跌下发达国家的神坛。究其原因,是因为科技的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得原来需要大量劳动力生产的产品现在只需要更少的人。这必然导致产业萎缩。但这种萎缩不是坏事,因为多余的人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产生新的需求,从而进一步诞生新市场,推动新产业。

就像当年大炼钢铁,结果造成的反而是农业劳动力的占用,以及钢铁的浪费,而今天更少的钢铁工人就能产出高质高量钢铁一样。而当我们拉长时间看,新产业的不断发展最后同时推动了钢铁业和农业的生产率发展。

建立一个简单的模型,一个100人的原始社会,要有90个人狩猎,剩下的10个人酒池肉林骄奢淫逸,其中1个人脑子一抽醉心研究。然后社会缓慢进步,生产力缓慢增长。点亮了农业。

然后到了农业社会,100个人要60个人耕种,10个人搞手工,10个人经商,20个人骄奢淫逸,这20个人里头有3个人非得搞天工开物,研究自然现象。然后社会中等进步,生产力中等增长。点亮了工业革命。

然后到了蒸汽时代,这回只需要40个人生产就能满足全社会所需了。剩下的人干啥的都有,然后这60个人里头有40个,有的没事让苹果砸头,有的思考啥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有的喜欢吃喝玩乐。余下的20个人就搞服务业,专门满足上面人的需求。结果科技快速进步,生产力飞速增长。点亮了各种现代科技。

到了现代,只需要10个人生产了,剩下90个人各有各的需求,大家互相服务满足各种需求。比如其中的60个人喜欢游戏,就有5个人专门服务他们。一个设计计算机硬件,一个编写计算机软件,一个负责游戏运营,一个负责网吧运营,一个负责快餐制作。结果游戏玩着玩着,大家对图像要求越来越高,结果又多出来一个人给他们造显卡。这不是76个人了嘛,结果剩下24个人里有个搞研究的,发现显卡搞人工智能贼好使。得了,人工智能爆发,反作用于生产。结果都不需要10个人生产了,6个就够。多出来的4个劳动力2个搞人工智能,一个骄奢淫逸,一个又去搞啥星链了。社会爆发式进步。所以其实要以骄奢淫逸为荣,要让所有穷人都能骄奢淫逸。

你看,只有需求,才能促进产业的发展。而不是先产业升级。任何重视产业的国家,都是后发国家,这些国家因为长期以来生产不足所以秉持农业思维。哪怕社会已经进入生产过剩,依然不出清多余生产力,反而害怕这种出清所带来的变革。

但实际上,是不断提升的公民生活水平,创造了更多的需求,从而推动了产业的升级。而如果仅仅重视产业升级,而不推动社会变革和推陈出新,那么只能加剧社会的萧条和停滞。

马克思的时代,是生产力不足的时代,因此他得出了错误的结论,生产就会有价值。但实际上,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时代,只有需求和市场才是珍宝。而日本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创造市场,从而实现了真正的内循环。这种情况下,岗位需求自然越来越多。

而在重视生产的农业思维国家,无论如何刺激生产,都会导致更多人失业。


4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8 19:26

35号庇护所:


哈哈。

经济是否有实质性复苏就看两个方面:

1.就业/薪资增速是否显著高于通胀、利率,因为这是支撑薪资-物价正循环的关键。

而不是看社会消费/GDP等总量性指标的增速,一些人均性指标的参考价值都不大,比如总量巨大虽然内部结构是金字塔甚至倒图钉型,那么人均性指标也可以持续上涨、很好看。

2.资产的价格和投资收益,比如房地产/重要生产设备的销售增速是否能稳定增长。

如果稳定上涨,那么说明投资有收益,且投资活动的投入产出比高于银行存款和其他金融资产。

说明,投资增长是良性的,最关键的是经济增量对债务的依赖性低。这比直接看一些所谓的工业增加值

增速要靠谱的多,因为工业增加值或行业的固定投资完全可以通过刺激生产、借债发展实现。

这两个方面没问题,那么需求和消费、投资和生产,多半是没有问题的。

日本这两方面的情况是这样的:

1.2025年日本全国平均最低时薪涨到1121日元(人民币大概55元)。对比2024年涨了66日元增幅6.3%,不管是在日本本地打工的人,还是打算去兼职的留学生都直接受益:

最关键的:年轻人就业率持续上升。

日本权威媒体NHK的数据显示:今年日本大学生就职率高达98%,是自1997年有就业统计数据以来的第二高点(2024年为98.1),连续2年以上高于98%。

疫情结束后日本的大学生就业率就没有低于过95%:

2.日本房价地价持续上涨,来自境外的投资资金热度很高。

9月16日日本国土交通省发布的最新数据:

2024年全国基准地价同比上涨 1.5%,这是日本连续第4年上涨,更是自1991年泡沫经济

崩溃前夕以来的最大涨幅。

东京/大阪/名古屋三核心大都市圈涨幅明显:东京圈的涨幅5.3%、大阪3.4%、名古屋2.1%。就连一直低迷的地方圈,也罕见的涨了0.4%。

日本不是个别城市,而是全境都在上涨。

巴菲特清仓比亚迪后,增持了日本商社股。

上面说的这些迹象并不是日本的经济/政治体制造成的,而是有两个根本原因:

1).二战后经济重建和日本因广场协议

而不得不选择对外进行大规模产业投资的最大受益者--上世纪40年代中后期、60年代两波婴儿潮的人,逐渐“物理退场”,让等级森严的社会环境下相对年轻的人获得了财富传承,自然的社会地位也会上升、阶层迁跃的可能性更大。

2).日本巨额的遗产税

,让年轻人之间的贫富差距比之前吃到了时代红利的、和没吃到的普通人之间差距小很多;再加上不断增长的公共福利、没有落下的产业科技和教育质量,整个社会在经济增长、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上开始出现新的活力。

在所谓“失去的三十年”整个过程中,客观的说,日本房地产的债务/价值泡沫出清,让一部分吃到了时代红利的投机者的财富也被出清,这就留出了增长空间。

日本现在最大的风险是,在要增加美国进口商品的前提下,如何让刚刚开始的经济复苏不被输入性通胀打断,以及不要卷入地缘冲突之中。

5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8 19:26

日本有没有未来很重要。

日本要是没有未来,那出生率比日本还低,经济比日本还差,执政水平比日本还低的国家怎么办?

其实以上都不重要,很多人靠骂日本得流量,更多人靠贬低日本取得自信,以此对未来充满希望。

现在不是50年前,只能从屈指可数的影视剧里看到浮光掠影,还觉得日本比较没有未来的人差不多是属于国家固定资产基本盘。

而且去次日本也花不了多少钱,7、8千一个人玩个一星期也不是很寒酸。当然也不算很便宜,差不多一个苹果手机了。

但既然达成某种共识,背后自然有其存在的道理。

要扭转这种共识,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很明显,我不想付出这种代价。



作者:英语不会不改名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4717076905259499/answer/195562698170299295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6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8 19:49

chen:


2023年中长期生活在日本的中国人有82万人。

2024年中长期生活在日本的中国人有87万人。

25年的数据还没有出,让我们且听龙吟。

(数据来自豆包)

7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8 19:49

作者:行止文礼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4717076905259499/answer/195485406448030250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先看日本的现状,再展望未来!

首先日本经济的宏观面。近年来,日本确实依靠旅游业赚得盆满钵满,外国游客数量屡创新高,带来了表面的繁荣。但旅游业终究是“输血”而非“造血”,它能支撑经济,却无法驱动经济实现质的飞跃。一个曾经的“电器大国”、“制造业强国”,如今越来越依赖“旅游大国”的身份,这本身就是一种产业空心化和竞争力衰退的信号。没有高科技与核心制造业的持续创新与突破,日本经济的长远发展必将遇到瓶颈。

正如一位日本新能源专家所言:“日本的技术没有落后,是产业布局落后了。”这句话一针见血。日本人擅长将一件事做到极致的“匠人精神”,但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却常常缺少高瞻远瞩的战略布局眼光。从家电到手机,再到新能源汽车,日本在多个关键领域节节败退,正是这种战略短视的苦果。

随着中国的崛起,日本社会的心态也在发生着微妙而深刻的变化。过去,它是亚洲的优等生,是许多国家学习和仰视的对象。如今,面对中国的迅猛发展,它显得有些无所适从。

跟随美国唱衰中国,除了进行负面报道外,还频繁拿意识形态说事,标榜自己的“民主自由”来贬低中国。这种做法,像极了改革开放前,我们因不自信而通过诋毁西方来抬高自己的宣传策略。当今天的日本在做同样的事情时,恰恰暴露了其内心的焦虑与不自信。一个真正自信的国家,应当是开放包容的,能够坦然面对并理性分析竞争对手的崛起,而不是一味地抹黑和排斥。

这种不自信,也直接反映在其经济民生上。由于长期的经济停滞和衰退,国民财富持续缩水,曾经引以为傲的福利体系也难以为继。日本政府已经开始公开讨论如何削减老年人的福利支出,这对于一个老龄化严重的国家而言,无疑是令人担忧的信号。经济的“堪忧”,最终会传导到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中。

因此,日本的未来到底会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8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8 19:50

等我一下,我帮你去问问。




作者:陈同学你多少钱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4717076905259499/answer/195561019200474336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9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8 19:50

海得拉巴:


国运没有永久的昌隆,任何国家都有兴衰之势。

屁民们的眼界至远不足眼前的十年,口气却往往大过上天。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5-9-28 19:50

here hiro:


日本人均GDP是4万美元。

我国、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的人均GDP为1万美元。


人家的血厚的程度是你的四倍。

当你骂别人没有未来的时候,你最好先看看自己,别回旋镖打过来都不知道。


整天说摸着石头过河。

你最好祈祷日本有未来,这样你还能够继续摸石头。

如果连日本都没有未来了,请问,你去哪里摸石头呢?


人家总量确实比你低。

但是人家需要解决的问题也确实只有1亿人的问题。就算爆了,一亿人、人均四万美元GDP,是很容易解决的。

你是14亿人,人均GDP一万美元。

你的难度比别人更大,血比别人更薄。


该不会真想着“再大的困难,除以十四亿,也是小问题吧。”

分钱的时候没见你除以十四亿啊,总是除以一千万。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共享創意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