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athLover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4552264/answer/331763163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说话也要看人下菜碟。
如果一个人有机会不做博后,我会说:“博后就是临时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才去做博后”。
如果一个人已经打算去做博后了,我就会换成安慰人的话,“博后有机会和大佬建议联系”、“可以再发一些好文章”、“方便申请博后基金”……
知乎没发区分读者,一不小心就显得我情商低、刻薄了。
如果让我不顾别人高兴不高兴,说实话,我觉得博后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去做。
1.博后很容易被分配一些费力不讨好的工作
比如大科学装置建设、工程项目,这些都没法发文章,但是耗时间,一般人又搞不定,很容易到博后头上。
2.博后浪费两年青基时间
如果博后期间申请青基,很可能需要拿面上去评副教授,那就非常坑了。如果不申请青基,只申请博后基金,那么女性还可以,男性就有青基年龄压力了。
3.学术圈就是水涨船高
两年博后如果没有像样的文章,没能实现崛起,那么相比于年轻博士,就是大了两岁,没有任何的卵用。博后之后,还是要就业的。
4.博后要有目的,没有收益的博后,容易成为弱点
有些人在北京做博后,图北京户口。有些是图能够认识大佬,有些图能够留校,有些是图能够发大文章。
但是一旦做过博后,就很容易让人觉得你好打发,好忽悠。
因为像我这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怎么可能为了所谓的“科研热情”去做博后。
有的时候也很无奈,越是老实、厚道,对科研有真正热情的人,反而不一定能混的好。
5.博后就是因为一时的困顿,暂时的选择,并不能真的改善就业压力
我自己当时找工作,博后都是贵贱不看的。
现在甚至有人去做企业博后,我也真的是无奈了。
企业连编制的没有,为啥不直接招成正式员工呢?
当然,凡事不能教条。有些人年轻27岁博士毕业,有些博后人才补贴多,一年60万。谁跟钱都没仇。而且读两年博后也就是跟师兄读完回老板那去,没啥就业风险。这确实也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