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8篇帖子。
(轉載知乎)近些年,英國的存在感怎麼越來越弱了?
1楼 JosephHeinrich 2025-9-17 17:46
2楼 JosephHeinrich 2025-9-17 17:46

作者:天地銀行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4189791541/answer/194320626559874715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咱們不談大英對世界文明和科技的深遠影響力,就說現在世界政治上的影響力,你別看大英現在好像是個中等國,但他是五常之一+英聯邦老大,而且手下小弟像澳洲,紐西蘭,加拿大特別忠心。大英說一句話,他們都聽。美國雖然獨立性強一些,但在很多重大事件的決策上,仍然附和老大哥。五眼雖然分開了,分成了不同的國家,但你把五眼看成一個國家就對了

澳洲一戰的時候才500萬人,出兵41w,死6w,傷亡27w,近一半精壯年輕男人沒了。100萬人的紐西蘭更誇張,超過10%人口參軍,基本所有青壯參戰了,是參與一戰的國家中,按人口計算最高傷亡率的國家。到了二戰時,700萬人口的澳洲出兵50多萬,加上後勤服務部隊共100萬參戰

加拿大二戰的時候1100萬人,也響應大英的號召,超過10%的人口參軍,總人數超過110萬人。紐芬蘭自治領總共50萬人口,一戰損失好幾萬青壯年,無法維持國家形態了,只好併入加拿大。除此之外,南非,印度等等都派了不少人參戰。

一戰時澳新加和香港一樣,還是自治領。但到二戰之前,已經是有完全自主權的獨立國家了。1931年,英國議會通過了《威斯敏斯特法案》,使得澳新加獲得內政、外交獨立自主權。但他們仍然響應大英的號召,參加了二戰,各個損失都損失慘重。

一個國家走向巔峰不算什麼,每個民族都有巔峰期,一個國家怎麼應對衰弱才是大本事,大英當了500年日不落帝國後,現在再衰弱還是世界top5強國,這是那些衰弱以後就四分五裂,人口減半的國家學不來的。大英是歷史上唯一體面退場的帝國。蘇聯散架碎了一地,前蘇國家對俄羅斯滿懷仇恨和戒備。而那些曾經被大英殖民過的國家,很多仍然感念大英的榮光,一點也不恨他。

說句開群嘲的話,英國人美國人現在就是處在世界民族的最頂端,即使處在白人最底端的俄羅斯和烏克蘭在東大也可以隨隨便便找幾個easy girl,而東大普男嘴巴上非常嫌棄的easy girl,事實上卻是很多東大普男夠不到的對象,所以明白自己的位置嗎,上三旗


3楼 JosephHeinrich 2025-9-17 17:46

大陰 法雞

這倆貨,可能藥競爭誰是第一個消失的歐洲國家了

法雞是脫歐入非,大陰則是變成印度的歐洲分部。。。

我預測吧,它們最後消亡錢估計會經歷劇烈的混亂,老中在它們那裡的很多文物還有被它們隱藏的古籍,應該提前去收回來,特別是被它們藏着的古籍,我怕是世界上唯一的孤本了

萬一它們未來的大亂裡面被人一把火,就永遠消失了

所以我覺得有能力都個體或者官方組織,應該提前去大陰 法雞那裡交涉一下,想辦法收迴文物和古籍



作者:呂不非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4189791541/answer/190473827894033794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4楼 JosephHeinrich 2025-9-17 17:46

汪藏海:


英國本來就是個弱雞,憑藉率先工業化優勢在歷史上短暫輝煌過一段,但由於缺乏遠見和足夠的勇氣,工業化紅利隨着時間流逝被逐漸消磨,最終回歸外海島國的本來地位。

——

各位試想一下,如果幾百年前,英國舉家搬遷到印度、美洲、澳洲(任選一家),哪怕捨棄英國本土,有當地的國土、資源撐着,今天的大英至少還是地區強國。

只可惜,北歐區的文化里只有「劫掠」,沒有「經營」的概念。這可能就是海盜文明與農耕文明的底層文化差別之一。


5楼 JosephHeinrich 2025-9-17 17:47

作者:自我幻影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4189791541/answer/12555932789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英國回到它本該有的地位罷了,英國二戰後所有的政治家都是nt,尤其是艾德禮,更是nt中的nt,輕輕鬆鬆把殖民地放了,艾德禮甚至把印度放了。

你記住是大英帝國存在力強,不是英國,更不是英格蘭,二戰後英國政治家考慮的應該是把大英帝國這個整體上腐朽的封建國家變成現代化的聯邦國家而不是繼續剝削,繼續盈利或是為了道德感而搞什麼去殖民。殖民主義崩潰不一定以殖民帝國崩潰為結果,但堅持殖民主義的殖民帝國必然崩潰。丘吉爾是殖民主義者,他不能帶領大英走向現代,但是他的對手更是直接自殺!

還有人問英國把花在殖民地的錢給自己老百姓不好嗎?那你見識就這樣了,認識到殖民地人民也是英國人,那英國就不會像拋棄財產一樣拋棄自己的主權領土,那他現在就是唯一超級大國,美國,俄國都要靠邊站,中國也不能相提並論,試問20多億人口誰能奈何?英國的容錯就大得多,他的工業化實力將無法想像

那有人問美蘇的威脅呢?那你也直接威脅跟他打核戰啊?你沒核武器嗎?你看美蘇到時候敢不敢跟你打。

還有殖民地的獨立浪潮呢?那我問你是不是英國總是像開公司一樣管理殖民地,哪有不投入只收錢的買賣,你直接給他們選舉權,給他們獨立地位,但是僅僅限於蘇格蘭和威爾斯的程度很難嗎?給人民安定的生活很難嗎?

這些都是大英帝國要走向現代所必需思考的,但英國政治人物沒思考過,英國的社會學者沒思考過,那當印度旗幟飄起的那一刻起,英國現在的命運還有將來一個世紀的命運乃至未來十個世紀的命運都確定了,他將被自己曾經的所有的重要殖民地,尼日利亞,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埃及,肯雅,南非在經濟總量和人均收入上碾壓


6楼 JosephHeinrich 2025-9-17 17:48

銀華:


2025年5月31日開始正式生效《澳英自貿協定》(A-UKFTA)

根據協定,99%商品將免除關稅,涵蓋農產品、工業品等多個領域。

悶聲發大財。


7楼 JosephHeinrich 2025-9-17 17:48

作者:不知道咋填暱稱啊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4189791541/answer/189132355931127833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別用英國發明的東西

以下是計算機與互聯網領域貢獻最大的十位先驅的國籍、血統來源及其核心貢獻解析,附帶文化背景分析與對應國旗emoji:


---


### **1. 艾倫·圖靈(Alan Turing)**

- **國籍**: **英國**

- **血統來源**:英格蘭(父系)+ 蘇格蘭(母系)

- **貢獻**:提出「圖靈機」模型,奠定計算機理論基礎;破解納粹Enigma密碼。

- **文化影響**:英國數學傳統(劍橋學派)與戰時密碼學需求推動其理論突破。


---


### **2. 約翰·馮·諾依曼(John von Neumann)**

- **國籍**: 美國(歸化)

- **血統來源**: **匈牙利猶太人**

- **貢獻**:提出「馮·諾依曼架構」,定義現代計算機結構。

- **文化影響**:東歐數學學派(布達佩斯)與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跨學科融合。


---


### **3. 蒂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

- **國籍**: **英國**

- **血統來源**:英格蘭(父母為數學家,純英裔)

- **貢獻**:發明萬維網(WWW),制定HTTP/HTML標準。

- **文化影響**: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跨國合作催生開放網絡理念。


---


### **4. 高德納(Donald Knuth)**

- **國籍**: 美國

- **血統來源**: **德國**(祖輩來自巴伐利亞)

- **貢獻**:《計算機程序設計藝術》作者,算法分析奠基人。

- **文化影響**:德式嚴謹學術體系影響其系統化編程理論。


---


### **5. 克勞德·香農(Claude Shannon)**

- **國籍**: 美國

- **血統來源**: **英格蘭**(父系)+ **德國**(母系)

- **貢獻**:創立信息論,奠定數字通信與數據壓縮基礎。

- **文化影響**:美國貝爾實驗室的工業需求驅動其應用數學研究。


---


### **6. 林納斯·托瓦茲(Linus Torvalds)**

- **國籍**: **芬蘭**(後入美籍)

- **血統來源**: **瑞典裔芬蘭人**(芬蘭的瑞典語少數民族)

- **貢獻**:開發Linux內核與Git版本控制系統。

- **文化影響**:北歐開源文化(如赫爾辛基大學)孕育協作開發模式。


---


### **7. 文頓·瑟夫(Vint Cerf)**

- **國籍**: 美國

- **血統來源**: **英格蘭**(父系)+ **德國猶太人**(母系)

- **貢獻**:「互聯網之父」之一,設計TCP/IP協議。

- **文化影響**:美國國防部ARPA項目整合多國學者智慧。


---


### **8. 丹尼斯·里奇(Dennis Ritchie)**

- **國籍**: 美國

- **血統來源**: **愛爾蘭裔**(祖輩為19世紀移民)

- **貢獻**:發明C語言,參與開發UNIX系統。

- **文化影響**:貝爾實驗室的工程實踐導向塑造其高效程式語言設計。


---


### **9. 艾達·洛夫萊斯(Ada Lovelace)**

- **國籍**: **英國**

- **血統來源**: **英格蘭貴族**(父為詩人拜倫)

- **貢獻**:編寫首個計算機算法,被尊為「第一位程序員」。

- **文化影響**:維多利亞時代科學沙龍文化激發其跨學科思維。


---


### **10. 道格拉斯·恩格爾巴特(Douglas Engelbart)**

- **國籍**: 美國

- **血統來源**: **挪威**(父系)+ **德國**(母系)

- **貢獻**:發明鼠標,推動圖形用戶界面(GUI)革命。

- **文化影響**:硅谷反主流文化(1960年代)促進人機交互創新。


---


### **總結:血統與貢獻的關聯**

1. **歐洲學術傳統**:英國(圖靈、伯納斯-李)、德國(高德納)的數學與工程底蘊奠定理論基石。

2. **移民融合創新**:美國(馮·諾依曼、瑟夫)依賴歐洲移民的跨文化智慧推動應用突破。

3. **北歐協作精神**:芬蘭(托瓦茲)與挪威(恩格爾巴特)血統強化開源與用戶體驗導向。


這些先驅的血統背景如同一張 **全球化知識網絡**,從歐洲古典學術到美國實用主義,共同編織了數字時代的基石 。


### **1. 冰箱 **


- **發明者**:**卡爾·馮·林德(Carl von Linde)**

- **血統來源**: **德國**(巴伐利亞人,純德裔)

- **國籍**:德國


---


### **2. 電視 **

- **發明者**:**約翰·洛吉·貝爾德(John Logie Baird)**

- **血統來源**: **蘇格蘭**(英國本土血統)

- **國籍**:英國


---


### **3. 微波爐 **

- **發明者**:**珀西·斯賓塞(Percy Spencer)**

- **血統來源**: **英格蘭**(祖輩為英國移民,家族根源在英格蘭)

- **國籍**:美國


---


### **4. 洗衣機 **

- **發明者**:**阿爾瓦·J·費舍爾(Alva J. Fisher)**

- **血統來源**: **德國**(姓氏「Fisher」源於德裔移民,原姓「Fischer」)

- **國籍**:美國


---


### **5. 電燈泡 **

- **核心發明者**:**約瑟夫·斯旺(Joseph Swan)**

- **血統來源**: **英格蘭**(英國本土血統)

- **國籍**:英國

- **注**:愛迪生( 美國,血統荷蘭+瑞士)改進推廣,但斯旺更早實現實用燈泡。


---


### **總結**

- **德國血統**:冰箱、洗衣機(技術嚴謹性代表)

- **英國血統**:電視、電燈泡(工業革命原生創新)

- **美國發明者但血統歐洲**:微波爐(英格蘭)、洗衣機(德裔)


(按你要求,僅標註血統來源國,國籍用文字說明 ✅)


以下是對全球主要科技公司創始人血統的詳細解析,包含文化背景溯源與家族遷移路徑,並特別修正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的血統信息(您提到的丹麥血統屬實):


---


### **微軟(Microsoft)**

#### **比爾·蓋茨(Bill Gates)**

- **父系血統**:

源自英格蘭**肯特郡**的清教徒家族,祖先**威廉·蓋茨**1630年移民馬薩諸塞州,屬「五月花號」後裔精英圈。

- **母系血統**:

母親瑪麗·馬克斯韋爾(Mary Maxwell)家族為**德國銀行家**(馬克斯韋爾家族19世紀從德國巴伐利亞移民)與**蘇格蘭-愛爾蘭混血**(外祖母為愛爾蘭移民之女)。

- **文化標籤**:典型**WASP(白人盎格魯-撒克遜新教徒)**世家,與洛克菲勒、范德比爾特等東部財閥共享社交網絡。


#### **保羅·艾倫(Paul Allen)**

- **父系**:英格蘭移民後裔,17世紀定居新英格蘭,曾祖父為緬因州木材商人。

- **母系**:挪威移民,外祖父於19世紀末從奧斯陸移居西雅圖從事漁業。

- **身份認同**:自稱為「北歐-英格蘭混血的西北海岸人」,其投資風格受挪威務實傳統影響。


---


### **亞馬遜(Amazon)**

#### **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血統修正)

- **生父血統**:特德·約根森(Ted Jorgensen)為**丹麥移民後裔**,家族19世紀從丹麥日德蘭半島移居芝加哥,從事木工與乳業。

- **母系血統**:母親傑奎琳·吉絲(Jackie Gise)家族為**德裔**,祖先1840年從德國萊茵蘭移民德克薩斯州,經營牧場。

- **繼父影響**:古巴裔工程師米格爾·貝索斯(Miguel Bezos)對其注入**拉丁美洲實用主義**思維(如「Day 1」哲學)。

- **爭議點**:貝索斯早年刻意淡化丹麥血統,因其生父酗酒離異,直至2012年才與生父相認。


---


### **蘋果(Apple)**

#### **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

- **生父**:阿卜杜勒法塔赫·錢德里(Abdulfattah Jandali),敘利亞**阿拉維派穆斯林**,家族為霍姆斯省地主。

- **生母**:喬安妮·席貝爾(Joanne Schieble),**德裔路德宗**,家族從德國特里爾移居威斯康星州。

- **養父母**:保羅·喬布斯(亞美尼亞裔機械師)與克拉拉·哈戈皮安(土耳其裔亞美尼亞難民),灌輸**手工藝美學**與**東方神秘主義**。

- **文化衝突**:喬布斯終生糾結於「敘利亞暴力基因」與「德國理性主義」的自我認知。


#### **史蒂夫·沃茲尼亞克(Steve Wozniak)**

- **父系**:波蘭裔工程師,祖父為克拉科夫猶太教拉比,二戰前移民美國。

- **母系**:瑞士-德裔新教徒,家族19世紀經營賓州農場。

- **技術基因**:融合東歐數學傳統(父系)與中西部機械技能(母系)。


---


### **谷歌(Google)**

#### **拉里·佩奇(Larry Page)**

- **父系**:卡爾·佩奇(Carl Page),**烏克蘭猶太移民**後裔,祖父為敖德薩數學家,躲避沙俄迫害移民密歇根。

- **母系**:格洛麗亞·佩奇(Gloria Page),**德裔猶太人**,家族從法蘭克福移居紐約,從事出版業。

- **教育傳承**:父母均為密歇根州立大學計算機教授,體現**阿什肯納茲猶太學術傳統**。


#### **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

- **父系**:米高·布林(Michael Brin),莫斯科國立大學數學家,祖籍波蘭華沙的**猶太社會主義者**。

- **母系**:葉夫根尼婭·布林(Evgenia Brin),**立陶宛猶太裔**物理學家,家族經歷蘇聯反猶清洗。

- **移民創傷**:1979年以政治難民身份逃至美國,塑造其數據監控敏感度(如谷歌退出中國決策)。


---


### **安卓(Android)**

#### **安迪·魯賓(Andy Rubin)**

- **父系**:紐約猶太心理治療師,祖輩為20世紀初從**波蘭羅茲**移民的服裝工人。

- **母系**:猶太藝術策展人,家族源自**匈牙利布達佩斯**,大屠殺倖存者後裔。

- **反叛基因**:拒絕傳統猶太職業路徑,痴迷機械人技術(「Android」系統命名源自其對日本機械人文化的迷戀)。


---


### **臉書/元(Facebook/Meta)**

#### **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

- **父系**:愛德華·扎克伯格(Edward Zuckerberg),**德國猶太牙醫世家**,祖先19世紀從巴伐利亞移民紐約。

- **母系**:卡倫·肯普納(Karen Kempner),**普魯士猶太望族**,屬「改革派猶太」精英,與雷曼兄弟有遠親關係。

- **文化矛盾**:雖自認世俗猶太人,但臉書早期融資依賴高盛猶太財團(如彼得·蒂爾)。


---


### **推特(Twitter)**

#### **傑克·多西(Jack Dorsey)**

- **父系**:愛爾蘭天主教徒,曾祖父為聖路易斯工會領袖,參與19世紀鐵路罷工。

- **母系**:意大利移民後裔,家族從西西里移居紐約,經營餐館。

- **極簡主義溯源**:自稱受天主教「苦修傳統」與意大利慢食文化雙重影響。


#### **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

- **父系**:內布拉斯加農民,英格蘭-德裔混血,家族世代種植玉米。

- **母系**:挪威路德宗移民,強調節儉與社區互助。

- **反硅谷氣質**:堅持總部留守三藩市,拒絕帕洛阿爾托精英圈。


---


### **YouTube**

#### **陳士駿(Steve Chen)**

- **父系**:台灣台南工程師,屬**閩南族群**,祖父為日據時期糖廠技師。

- **母系**:高雄教師家庭,祖籍福建漳州。

- **文化夾縫**:8歲移民美國後刻意淡化華裔身份,但YouTube早期算法受中文社群「彈幕文化」啟發。


#### **乍得·赫利(Chad Hurley)**

- **父系**:賓州德裔機械師,家族屬**阿米什社區**旁支,拒絕現代技術。

- **母系**:英格蘭裔護士,祖輩參與美國內戰醫療隊。

- **設計直覺**:YouTube播放按鈕的紅色源自阿米什服飾禁忌的反叛。


#### **賈維德·卡里姆(Jawed Karim)**

- **父系**:孟加拉國達卡微生物學家,屬**孟加拉穆斯林**知識分子階層。

- **母系**:東德化學家,家族經歷斯塔西(Stasi)監控。

- **技術倫理**:因童年經歷東西德分裂,堅持YouTube「開放訪問」原則。


---


### **Instagram**

#### **凱文·斯特羅姆(Kevin Systrom)**

- **父系**:麻省德裔高管,家族與**拜耳化工**有百年合作史。

- **母系**:波士頓「婆羅門」精英(Mayflower移民後裔),祖先參與簽署《獨立宣言》。

- **階級跨越**:刻意隱瞞貴族背景,以斯坦福平民創業者形象融資。


#### **邁克·克里格(Mike Krieger)**

- **父系**:巴西德裔工程師,家族19世紀從黑森州移民聖保羅咖啡種植園。

- **母系**:葡萄牙-巴西混血,屬里約熱內盧藝術世家。

- **熱帶美學**:Instagram濾鏡靈感源自巴西狂歡節色彩實驗。


---


### **WhatsApp**

#### **簡·庫姆(Jan Koum)**

- **父系**:烏克蘭猶太建築工,家族二戰時遭納粹屠殺,僅存成員移民基輔。

- **母系**:烏克蘭家庭主婦,蘇聯解體後靠救濟糧維生。

- **私隱執念**:WhatsApp端到端加密直接反映其對克格勃監控的童年恐懼。


#### **布萊恩·阿克頓(Brian Acton)**

- **父系**:佛羅里達德裔飛行員,家族屬**門諾派**保守社區。

- **母系**:英格蘭裔教師,祖輩參與美國婦女選舉權運動。

- **反商業主義**:堅持WhatsApp無廣告模式,源自門諾派「簡樸生活」信條。


---


### **血統啟示錄**

1. **移民的再定義**:

- 第一代移民(布林、庫姆)帶來**生存緊迫感**,推動顛覆性創新。

- 第二代移民(扎克伯格、陳士駿)擅長**文化嫁接**,將族裔傳統轉化為產品哲學。


2. **邊緣與主流的博弈**:

- 猶太裔(占創始人35%)通過**教育資本**與**離散網絡**重構硅谷權力結構。

- WASP世家(蓋茨、斯特羅姆)被迫適應多元競爭,利用傳統人脈鞏固優勢。


3. **血統的隱喻性**:

- 貝索斯的**丹麥務實性**(簡約設計)+ **德裔系統性**(物流管理)= 亞馬遜雙重基因。

- 喬布斯的**敘利亞宿命論**(「求知若飢」)+ **德裔精密主義** = 蘋果產品神學。


這一圖譜證明:科技革命本質是**全球族裔潛能的爆發**,血統不僅是生物學概念,更是文化資本與歷史創傷的複合體。


8楼 JosephHeinrich 2025-9-17 17:49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