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纳勋爵强调,皇家铸币厂法院部分属于列级建筑,不能声称被删去的房间细节“不影响规划”。他举例指出,争议涉及房间潜在用途、消防与结构安全等,都应接受完整审查。他并警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馆舍内享有“外交豁免”,对其中发生的事情将拥有“完全自由”。
2024年,时任住房大臣雷纳(Angela Rayner)已将此案“收回”审查,将最终决定权交由中央,而非地方塔村自治市议会(Tower Hamlets Council)。她曾致函中方,要求解释为何部分图则遭“涂灰”,但中方仅厘清部分用途,对其余房间则拒绝说明,仅称“使馆内部配置不同于其他专案”,并引用美国九榆树(Nine Elms)新馆案例作比较。
另一争点是中国计划让部分场地对外开放,供民众参观熙笃会修道院(Cistercian abbey)遗迹与新设的中国文化遗产中心。但外交部与内政部警告,该区属于中国领域,警方与紧急服务无权进入,万一发生事故恐无法处置。中国仅承诺“必要时允许警方进入”,但班纳勋爵认为此举“不可执行”,因《维也纳公约》保障大使馆及馆员豁免,使中国得以随时翻转承诺。
新任住房大臣瑞德(Steve Reed)预计最晚于10月21日作出裁决。部会发言人仅表示不宜评论个案,以免影响最终结果。皇家铸币厂法院居民协会则直言,有了班纳勋爵的法律背书,若政府仍执意通过,将陷入司法复核的窘境。
除规划与法律疑虑,保守党人士还忧心中国若成功取得该址,可能接触到邻近建筑物下方承载伦敦金融城(City of London)核心机构敏感资料的光纤电缆。中国驻伦敦大使馆则回应,建馆目的是促进中英理解与友谊,并声称“新大使馆将有助于更好履行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