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化”竞争或激烈价格战
另一个导致中国商品面临降价压力,推动经济进一步陷入通货紧缩的因素是,从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到外卖服务等各个领域产能过剩,中国出现“内卷化”竞争或激烈价格战。
7月11日,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艾丽西亚‧加西亚‧埃雷罗(Alicia Garcia Herrero)在网络研讨会上表示,Natixis对2,500家上市中国公司的研究凸显这样一种情况,即交易量在增长,而价值却受到通货紧缩压力的打击。
她补充说,表面上这些公司在市场上似乎占据主导地位,但实际上却为此付出了高昂代价,即无法获得继续运营所需的收入。
外卖是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之一。中国市场领头羊美团正面临来自阿里巴巴和京东的激烈竞争。这两家公司都在推出优惠券折扣,以争夺业务,压低价格。导致三者的利润大幅下滑、营销费用大幅增长。今年二季度,京东、阿里、美团同比少赚约264亿人民币。
高盛预计,在今年7月到明年6月的12个月之内,阿里的外卖业务会亏损410亿元,京东亏损260亿元,美团EBIT减少250亿元。
尽管“内卷式”竞争使得消费者的购买价格更低,但也加剧人们担心经济会陷入通缩恶性循环,这将迫使企业裁掉更多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