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48篇帖子。
(轉載知乎)紙質火車票將成歷史,10 月起由電子發票全面取代,你保留過哪些有意義的車票?你期待未來車票是什麼形式?
1楼 JosephHeinrich 2025-9-2 21:46

大河財立方

已認證機構號

近日,不少網友發起一波回憶殺,紛紛曬出自己的紙質火車票,因為從10月1日起,紙質火車票將正式退出歷史舞台。根據鐵路部門規定,9月30日之後,紙質報銷憑證將全面停用,由電子發票取代。

紙質火車票將成為歷史!10月1日起由電子發票全面取代_騰訊新聞​

news.qq.com/rain/a/20250831A05UYV00

2楼 JosephHeinrich 2025-9-2 21:47

作者:不靠譜的糖餅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45801709701039355/answer/194582062245530873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考慮到電子發票報銷,以XML文件為基準,PDF僅是作為佐證材料,希望未來的電子發票PDF比例可以更協調、樣式可以更美觀一些,在特定時期可以採取不同背景圖案、文創體裁促進鐵路文化的發展,如有適當的紙質憑證就更好了。

由於2012年之前的車票因為到站收票等原因,未能保留下來,所以本文從2012年開始,以年為單位復盤。

2012年:第一次為了坐車而坐車

2012年7月15日,石家莊-藁城往返。這次出行純屬是為了去藁城轉一圈,當時還是從舊石家莊站經石德線往藁城,如今車票上的兩趟管內普通快車已停運,舊石家莊站已關閉,藁城站也已停辦旅客乘降。目前河北省有利用石德鐵路

開行市郊列車的計劃,希望藁城站能早日恢復旅客乘降。

2013年,直達票取消有效期後第一次張通票及中轉簽字

2013年2月17日,舒蘭-吉林-口前。這張票算是妙手偶得,當時4362次到達吉林之後直接變換車次擔當K7376去大連,於是就買了通票。列車上還問我車上補價還是下車補,因為心疼兩塊錢手續費,就下車去售票處簽了一張。

口前是永吉縣

的縣城,也是我第一次乘坐火車的地方,我對這個車站感情深厚。但瀋陽局集團公司以疫情為名將口前站旅客列車削減至0.5對,又以年客流量不足5000人為名,於6月25日起取消了永吉縣所有車站的旅客乘降業務。然而在疫情以前的2018年,口前站憑藉3趟列車實現客運收入 539.8萬元,是年計劃的131%,客發送人數3.7萬人,是年計劃的181%。瀋陽局先削減列車、後說客流不足,真的是吃相難看。

2014年,第一張到達補計算機票

2014年10月5日,上安-石家莊北。這張票其實也是有問題的,上安站是不辦理客運業務的乘降所,但是列車補票均按照井陘至石家莊北補票,使得每人每票多收2元手續費。反正到站也要收手續費,於是沒有在車上補,而是下車到補票處補了一張。同行的朋友主動補票還被石家莊北站收了1元加罰,與值班員理論了半天終於把那一塊錢退回來了。

2015年,「不可能的到站」

2015年12月5日,三家店-官廳(西)。豐沙線上下行線因年代及地形原因,部分車站是分設的,其中以官廳、官廳西這一組規模最大。豐沙線下行車路過的是官廳西站,但《鐵路客運運價里程錶》及鐵路售票系統內將官廳和官廳西視作一站,均按照官廳站計算里程及票價。由此,出現了這張三家店-官廳的補票。2016年,TRS系統內增加了官廳西站,使得可以購買到到站為官廳西站的車票,這種「不可能的到站」也在豐沙線上成為了歷史。

2016年,第一張鐵路客運雜費收據

2016年8月4日,亞復-吉林。因亞復站客運上按乘降所辦理,無人售票,在列車上也沒找到補票員,於是下車主動補票,吉林站使用雜費收據辦理。本票仍有缺憾:核收種別「客快票價」誤寫為「客票票價」、經辦人未使用規定名章。

2017年,贈票夜走拉濱線

K2038/5次曾長期是拉濱線拉法至舒蘭段的唯一一趟下行客車,趁着問卷中獎,兌換了一張敦化至拉林的臥鋪,解鎖了這段線路。K2038/5/6/7次列車2019年1月改經吉、舒,不再經由拉法;2021年1月停運,從此五常口再無直通客車。

2018年,大石頭南變大石頭難

2018年7月19日,吉林-大石頭南,中鐵銀通卡

乘車。2018年4月10日起,長琿城際線大石頭南站開始辦理客運業務。由於走得匆促,沒有提前訂票,到吉林站後憑中鐵銀通卡取了席位號,乘坐C1005次列車去大石頭南站。到了大石頭南站後出站閘機不識別中鐵銀通卡,無法出站。經與車站工作人員溝通,才發現當年長琿城際線中鐵銀通卡改造時候把當時不辦理客運業務的大石頭南站略過了。於是工作人員開具了客運記錄,並告知可到延吉車務段管內辦理銀通卡業務的車站處理不完整交易。

2019年,第一次乘坐CR200J

及動車組二等臥

2019年3月25日,結束了在南京、上海的觀光旅遊,返程選擇了CR200J擔當的D710次列車。時刻不錯,車也不錯,票價也不錯,就是包廂里某位大叔使用的紅花油味道有億點點大……

2020年,搶救性的通化之行

預料到通化站

及梅集線

將改線,十一假期專門去了一趟通化。本來想乘降一下東通化站,但正好趕上東通化施工改造,於是就去了一下水洞。水洞站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一個候車室只有十幾平方米的小站居然還有室內衛生間。水洞站也將在2021年6月停辦旅客乘降業務。取票的時候售票員吐槽:「你這票價都不夠票紙錢。」然而根據《關於公布客票系統發展金管理辦法的通知》,這張票已經支付了0.5元的發展金用於印製車票、維護售票系統。

2021年,第一次使用代用票

2021年3月20日,黃土店-沙城。之前因為黃土店不售票,老年人出行不便,與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記者同志聊了聊,受到了中國老齡協會有關同志的關注,之後又有熱心網友向中國人民銀行反映了黃土店站不接受現金的情況。受此影響,黃土店站自3月中旬開始發售代用票。但此票有一個問題:S2線車票有效期為當日使用一次有效,北京北直屬站指導寫法記載為「在當日內到有效」,使得車票產生旅客可以中途下車的歧義。

2022年,最後一張通票

2022年在是特殊歷史時期內出行最少的一年,全年一共只有6張車票。這是當年國慶到涉縣八路軍129師紀念館觀光旅遊時購買的通票。由於2023年1月1日起中國鐵路不再發售通票,故這是本人使用的最後一張通票。

2023年,再次見到「已檢」

根據工作安排,2023年8月至2025年2月外派北京,到北京時正趕上海河流域洪水的餘波,京原、豐沙等線旅客列車停運。2023年11月16日,京原線

恢復旅客列車,於是乘坐6437次到乘降上萬站。因上萬站在客運上為旅客乘降所,在系統內其車票仍採取2020年4月29日之前紙質票和電子票並存且可單向轉換的模式。這也是第一次拿到普速的「已檢」票。後續乘降北京境內各旅客營業站和旅客乘降所事,在此不提。

2024年,久違的L字頭列車

根據國鐵北京局集團公司61004號客調命令通知,因汛期運輸調整,京原線客車6437/6438次臨時停運:2024年7月3日至7月31北京西開6437次停運。2024年7月4日至8月1日大澗開6438次停運。根據國鐵北京局集團公司61035號客調命令通知,京原線加開臨客L7655/6次

:2024年7月6日、7日北京西~淶源間加開臨客L7655次;2024年7月6日、7日淶源~北京西間加開臨客L7656次。

睽違多年的京原線白天列車及L字頭列車再次開行,且正巧是個星期六,於是坐901路趕赴燕山,乘車到野三坡景區一游。得虧是首發當日迅速行動,因7月7日的L7655次運行至淶源站後,不再開行L7656次返回北京西,不少體驗該車的真車迷被迫在淶源等站另尋返京方式。自此,L7655/6次如同幽靈一樣不定期開行,讓人摸不到頭腦。

彩蛋:百里峽站的行程信息提示是2019版本的。

2024年番外:

因為一些機緣巧合,赴港辦事,抽空參觀了在港鐵紅磡站舉辦的「站見」鐵路展,獲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發行的「九廣鐵路

彩色塑膠單程車票」(成人單程票紀念版),得以一窺九廣鐵路上世紀車票設計語言。

2025年,在火車上睡得最好的一次

趁着五一假期,經梅河口、通化、鴨園、臨江,到達鴨大線理論終點大栗子,參觀了溥儀退位前的「行宮」。返程經江源、白山市、五女山、小市、本溪到瀋陽,告別了舊通化站改線部分及沈丹線吳家屯改線部分。

雖然沿途風景很好,但是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返程的K54。上車前發現還有三張軟臥,直接衝到辦公席,果斷拿下最後一張上鋪。大概車還沒到大成就睡著了,一直睡到北京站停穩,可以說是近三十年來在火車上睡得最安穩的一次。

2025年番外:

承 

@中國鐵路

鐵道科學研究院、知乎 

@知乎小紅星

信任支持,2025年7月9日參加了2025 年第 12 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並乘坐了CR9001次和CR9006次測試列車。

具體情況詳見:從 CR400 到 CR450,中國高鐵有何改進?會如何影響未來出行方式?能代表世界高鐵發展方向嗎?

3楼 JosephHeinrich 2025-9-2 21:47


盧雨靚:


寧局鮮有真綠皮,18年春節時恰好有非空臨客,打了張0元簽

第二天早上掛失補0元簽證,售票員看着0元票價愣住了

4楼 JosephHeinrich 2025-9-2 21:47

阿亮:




9月30日之後,紙質報銷憑證將全面停用,由電子發票取代。也意味着,從10月1日起,紙質火車票將正式退出歷史舞台。

第一個反應是,保留着紙質票的那些傢伙又要發財了。

轉念一想,發個屁,紙質火車票的發行量可能是全世界全人類有史以來數量最大的紙製品,沒稀缺性的東西自然沒啥炒作價值。

聯繫到這幾天國家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平台上線的消息,這些事情全都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社會上雲。

中國社會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單一市場,人,就是最充沛的生產要素,在這個市場上擺脫傳統紙張時代的各種桎梏,將會賦予這個市場巨大的自由度。

歷史上記憶最深刻的紙票退出還是糧票吧?

糧票為啥要推出?因為糧食不夠吃,要按住供給側憑票供應,餓不餓死你另說,先確保別把糧庫清空。

糧票為啥要退出?因為夠吃了,而且交易市場逐漸恢復了,再拿行政力量管束人的嘴,不現實了。

糧票退出以後,靠什麼維繫秩序?靠人民幣嘛。

那現在車票退出、身份證退出(早晚的事),靠什麼維繫秩序?

靠數字系統,靠雲上信息。

我想說,退出的還是有點晚了。

火車票早幾年就和人們的出行習慣脫節了,都是拿着身份證刷一下就進站了,很多人之所以堅持要紙制票是為了報銷。

現在全社會的公費報銷也逐步數字化了,開發票也是電子發票。

那還留着紙質票干毛用呢,早點退出好。

身份證也是一樣的道理,現在人臉識別技術已經是很入門的東西了,到哪兒都拿着身份證像個原始部落群眾一樣,幹嘛呀?

早就該這麼幹了。

不過這種社會上雲的歷史進程,可能對於體制內的某些人是利空。

以前拿着一個紙質證明可以隨便拿捏辦事群眾,基層的很多不要臉的東西就憑這套變現模式一年撈摸十萬八萬輕輕鬆鬆,你別說你沒見過去辦事人家明着告訴你要兩百塊錢……

這種人不知道自己不要臉嗎?他比誰都清楚。一個單位的都瞧不起他,但時間久了他也麻木了,那張臉要來幹啥用,他不要,而且這種人最可笑的是反貪的時候還查不到丫,因為都是些雞零狗碎……

電子化以後這些人吃飯怕是沒那麼香了。

說白了,這就是用國家統一電子系統收回了很多基層的辦事權限。

如果步子大一點,怕是很多崗位都要被電子化,不需要了嘛,群眾辦事登陸系統就行了,養着他們幹啥?

不過可能也是咱犯了幼稚病了,人家要想拿捏人,電子化以後照樣可以拿捏,因為系統還是掌握在體系手裡,你登陸進去和人家登陸進去不一樣。

就比如這幾天換領社保卡,登陸進系統選擇寄送到發卡銀行,家門口具體是哪個網點呢?您就往下拉吧,幾百個網點,就不能讓你自定義搜索……這幫孫子如果不是故意的我願意中彩票一個億。

電子化以後,是電子化以後的問題。

並不是問題消失了。

但我相信總體而言還是要好一些的。

你知道的,我是一個樂觀的人。


5楼 JosephHeinrich 2025-9-2 21:48

Agoni:


我保留過上學來回的所有紙質車票,也不多,十幾張。本來今年旅遊的時候想再打印出來,結果機器都沒有了,就只能電子發票了。

感覺紙質車票挺好的,可以回憶一下,但是我有幾張才一兩年車票都快成空白的了。

撤掉也是綜合考慮的吧,我們只能接受。

6楼 JosephHeinrich 2025-9-2 21:48

海諾:


對於消費者來說,最理想的狀態是多元化。可以用手機,也可以用現金和實體車票。

作為一個正常人而言,智能手機並不是必需品,手機也不是必需品,只是工具而已。

當下出門必帶手機的現象,只是在中國近十幾年才出現的。事實上並非全人類都如此,離開了手機寸步難行。刷卡和現金在很多時候遠比智能手機更加安全。

全面的智能化,對於工作人員來說更方便了。對於管理來說也更加有利了。但是乘客手機沒電了,卻可能帶來更多的麻煩。遠不如從前拿着錢包和紙質車票更加方便。消費者可能連買條內褲的私隱都不存在了,遠不如現金消費。

一切都透明,本身就是一種病態!

這種現象在發達國家是不存在的,反而被我們當成了「進步」。詐騙電話可以精準鎖定每一個潛在客戶,手機也越發成為了鏈接每一個牛馬的工具。


7楼 JosephHeinrich 2025-9-2 21:48

翻湧的小瓜瓜:


火車票早已經是全面電子化了的,現在只是紙質「報銷憑證」,只不過大家叫習慣了沒改。

記得應該22年、23年開始實行身份證刷票進站,我在火車站入站前不止一次給旅人解釋不需要車票,直接刷身份證就可以進站了,他們或許是務工的工人,來到這裡的時候還是取票進站,或許是年長的老人過來看看孩子...過渡總歸有陣痛真空期,至今過了三年,現在大家都已經習慣了刷身份證進站不是。

總體是利大於弊的。

求學時,取學生票進站是需要拿着補了磁、刷一年4次的固定次數固定區間才能用的學生證和身份證一起才能在發票機打印學生票,不知道現在有沒有簡化。

那個時候乘車,尤其是冬天,總能撞上務工返鄉的人和其他學校的學生。離家遠的票真不好買,一天就一趟,只能搶到封校前最後幾天的票。通地鐵之前,學校會幫忙安排接駁車,真好。

學校安排的去火車站的接駁大巴

站外的取票機前大擺長龍,有時終於向前跨一步走到機器眼前,打開學生證,取下手機殼夾着的身份證,結果設備壞了,學生又臊,到另外的隊尾重新排着了。那個時候大家都想着回家,心焦氣灼,大包小包,有人推搡,有人咒罵,有人叫賣加了配重塊的劣質充電寶,有人叫喊幫搬行李到二樓只要十塊,甚至還有扒手遊走...

上學的時候第一次坐高鐵

,要回到另一個故鄉,和親戚同行,還說是帶我見識見識(指坐高鐵...),不慎丟了票,被數落,至今少有的見面時間還時不時還會被提起。真是令人頭大...

後來在上大學的城市安了家,因為工作原因需要經常坐火車,一周坐車次數頂上學時候的一年。火車票電子化對我個人的幫助是真的很大,少了很多耗費的心力,至少擁堵在門口的情況大大縮減了。

我個人報銷倒是一直拿紙質票,安心,電子票只有一次修改的機會,開不對了就得自掏腰包了,現在也得和以前的人們一樣適應新變化了,時代總是滾動向前,只有一次又一次邁開大步才能跟上步伐。

非報銷的票我也會打出來,按年份夾好,算是一個輕度的收集。

從下往上依次近三年沒報銷的紙質票(報銷憑證),本以為25年年底厚度還能超24年呢

我不建議在紙質發票全面下線的這一個月內的某些鐵路迷下單就為了收集一些偏遠站點的紙質票,不過或許車務段上級也可以預設一些不同格式的電子票,雖不至於上NFT,但也可以響應粉絲鐵路文化

嘛,說不定還能聯名地方特色或某些IP,這一小小張票能承載的可多嘞。

比如說淄博有燒烤專列,也可以有燒烤專車票(笑)

8楼 JosephHeinrich 2025-9-2 21:49


大星行:


2014年7月1日,張家口站(張家口人口中的北站),京張鐵路的終點站,在他105歲這年停止運營,我特意在網上買了最後一班4416,讓媽媽去火車站取了票留了紀念

9楼 JosephHeinrich 2025-9-2 21:49

冷知識:要火車票是為了報銷的打工人,其實在12306 手機app就可以自己開發票了,單位的名稱都可以自己填了。

購進的旅客運輸服務可以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以前拿着紙質發票,還要附加一個證明乘車人是本單位員工的紙質文件,現在不需要了,直接在手機上填本單位的名稱和稅號就行了,直接可以報銷。

當然了,還是需要考慮照顧不會操作智能手機的老年人,他們如果需要報銷,也可以在出站的時候去出站口自助式上打印報銷證明。

如果都不需要報銷憑證,那直接刷身份證是最方便的。未來身份證也會電子化,國家已經推行統一電子身份號碼了,綁定個人身份證之後就可以用。



作者:ilangge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45801709701039355/answer/194617380727971445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0楼 JosephHeinrich 2025-9-2 21:49

趣說漫語:


鐵路部門這規定過於粗暴,不贊同!

時至今日,仍有很多人去窗口買票的,這種要怎麼給票?

時至今日,任然有跟多老年人用的功能機,這個群體需要拿着票對號入座,沒紙質票怎麼辦?

時至今日,還是一言堂,拍腦袋做決定,無紙化時代就非得取消紙質票?有沒有更好的方案?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